《植物生理学》练习题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

北京林业大学继教院广西分院

09级(2)班林学本科《植物生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单糖是多羟基的或;寡糖是由的单糖结合而成的糖;多

糖是由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除蛋白质的部分外,还包括非蛋白质

的辅助因子或其它分子,称为;由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称为。

3.Watson和Crick在1953年提出了核酸分子结构的。构成DNA分子的

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的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联系在一起,A 与T 结合,C与G结合,这称为。

4.酶按其组成可分为和。

5.是丙酮酸氧化的产物,也是三羧酸循环的“燃料”;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可用一个式子总结表示是:

6.植物体中光合作用色素有两大类:和。后者又分为两类:

和。

7.已知植物光合作用途径可分为三类:、、

8.作为N肥施用的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后,必须在体内被还原成,才能进一

步用合成。

9.伤流和吐水现象是由引起的现象,植物体的水分从根部向高处的枝叶输

送主要依靠的力量。

10.IAA的合成部位是;GA的合成部位主要

是。

11.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和、两

类;根据接触植物后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可分为和两类。

二、判断正误

1.蛋白质的变性实质上是多肽链上氨基酸顺序的改变三维构象的改变或破坏

()

2.通过形成酶、底物和抑制剂的三元复合物,影响酶的构象,而产生对酶的抑制作用,这

种抑制剂称为竞争性抑制剂。()

3.类胡萝卜素既能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又能对叶绿素的光氧化起到保护作用。

()

4.在植物体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通过酰胺化作用形成酰胺,既能解除氨的毒害作用,又

能起到贮存氨的作用。()

5.细胞分化的前提是细胞表现出极性()

三、选择题

1.一般多肽分子量在()以上的就可以称为蛋白质。

A、3000

B、4000

C、5000

D、10000

2.许多动植物都具有三合板状结构的膜,这种膜称为()

A、生物膜

B、单位膜

C、细胞膜

D、质膜

3.有氧呼吸是一个能量利用效率最高的生物呼吸方式,其能量的总利用率可达到

()

A、30%

B、40%

C、60%

D、70%

4.“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与植物的()过程有关。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水分代谢

D、矿质营养

5.植物通过韧皮部运输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淀粉

6.蛋白质的生物学合成是以()为模板的。

A、DNA

B、tRNA

C、rRNA

D、mRNA

7.用以解释酶生成的调控假说是()

A、化学偶联假说

B、诱导楔合假说

C、电渗透假说

D、操纵子假说

8.细胞间物质运输的主要渠道是()

A、胞间层

B、细胞间隙

C、胞间连丝

D、质外体

9.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成熟区

10.引起顶端控制作用的激素主要是()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脱落酸

四、问答题

1.简述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的规律。

4.简述C4植物的特点。

5.试述阴生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6.试解释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密植”。

7.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8.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哪些?

9.简述GA的生理作用。

10.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

11.试述植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12.植物的抗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3.选择用硝酸钠还是用硫酸铵作氮肥时,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14.植物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它们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五、概念解释

1、单纯蛋白质

2、转录

3、呼吸强度

4、光合强度

5、CO2补偿点

6、自由水

7、质壁分离现象

8、共质体

9、蒸腾系数10、必需元素11、单盐毒害12、植物生长调节剂13、生长14、分化1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6、长日植物17、光周期现象18、春化现象19、C/N比学说20、生理干旱

北林大林学本科《植物生理学》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寡糖是由少数分子的单糖糖结合而成的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真脂、磷脂、糖脂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脂类物质。

3、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单纯蛋白质;除蛋白质的部分外,还包括非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或其它分子,称为结合蛋白质;由多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

4、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化学键有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引力、离子键、配位键、二硫键。

5、Watson和Crick在1953年提出了核酸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构成DNA分子的两条核苷酸链链依靠彼此的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联系在一起,A 与T 结合,C与G结合,这称为碱基互补原则。

6、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质体,含有叶绿素和其它光合色素的质体叫做叶绿体;含有其它光合色素不的质体叫做有色体;不含有色素的质体称为白色体。

7、酶按其组成可分为单成分酶和双成分酶。

8、酶一旦与配体结合,构象即发生变化,而调节酶的反应速度。这种变化称为变构效应;效应物与酶结合的部位称为变构中心。具有变构效应的酶称为变构酶。

9、乙酰辅酶A 是丙酮酸氧化的产物,也是三羧酸循环的“燃料”;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可用一个式子总结表示是:

2CH3COCOOH + 6H2O + 10NAD+ (FAD) + 2ADP + 2Pi_——→

6CO2 + 10NADH (FAD) + 2ATP 。

10、植物体中光合作用色素有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后者又分为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1、光合作用同化力是指ATP 和NADPH 。

12、已知植物光合作用途径可分为三类:C3途径(卡尔文循环)、C4二羧酸途径、景天植物型酸代谢途径(CMA途径)。

13、淀粉磷酸化酶既可以作为一种合成酶,也可以作为一种降解酶,当PH值在 5 左右时,催化淀的合成;当PH值在7 左右时,则有利于淀粉的降解。

14、作为N肥施用的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后,必须在体内被还原成氨,才能进一步用合成氨基酸。

15、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有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

16、伤流和吐水现象是由根压引起的现象,植物体的水分从根部向高处的枝叶输送主要依靠蒸腾作用的力量。

17、根对土壤中矿质离子的吸收方式,一是通过土壤溶液进行交换,另外是直接进行接触交换。

18、IAA的合成部位是茎尖、芽等分生组织;G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嫩叶、根尖和发育的种子。

19、脱落酸的生理生理作用是促进器官脱落、诱导休眠、

抑制生长和加速衰老、调节气孔开闭。

20、根据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选择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两类;根据接触植物后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可分为内吸型除草剂和

触杀型除草剂两类。

二、判断正误

1、蛋白质的变性实质上是多肽链上氨基酸顺序的改变以及三维构象的改变或破坏(N )

2、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上开成粗糙内质网,其功能是与核酸的合成有关(N )

3、通过形成酶、底物和抑制剂的三元复合物,影响酶的构象,而产生对酶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剂称为竞争性抑制剂。(N )

4、生物的有氧呼吸途径包括:糖酵解(EMP)、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其中的每

一个过程都必须有氧的参加。(N )

5、类胡萝卜素既能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又能对叶绿素的光氧化起到保护作用。(Y )

6、通常高浓度的糖能够促进淀粉的水解作用(Y )

7、在植物体内,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通过酰胺化作用形成酰胺,既能解除氨的毒害作用,又能起到贮存氨的作用。(Y )

8、自由水增多有利于植物抗逆性的提高。(N )

9、细胞分化的前提是细胞表现出极性(Y )

三、选择题

1、一般多肽分子量在( C )以上的就可以称为蛋白质。

A、3000

B、4000

C、5000

D、10000

2、多动植物都具有三合板状结构的膜,这种膜称为( B )

A、生物膜

B、单位膜

C、细胞膜

D、质膜

3、有氧呼吸是一个能量利用效率最高的生物呼吸方式,其能量的总利用率可达到( B )

A、30%

B、40%

C、60%

D、70%

4、“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与植物的( B )过程有关。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水分代谢

D、矿质营养

5、植物通过韧皮部运输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 B )。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淀粉

6、蛋白质的生物学合成是以( D )为模板的。

A、DNA

B、tRNA

C、rRNA

D、mRNA

7、用以解释酶生成的调控假说是( D )

A、化学偶联假说

B、诱导楔合假说

C、电渗透假说

D、操纵子假说

8、细胞间物质运输的主要渠道是( C )

A、胞间层

B、细胞间隙

C、胞间连丝

D、质外体

9、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 C )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D、成熟区

10、引起顶端控制作用的激素主要是( A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脱落酸

11、大气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B )

A、HF

B、SO2

C、NO X

D、O3

四、问答

1、简述生物膜系统的功能(P4

2、161)

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P74~77)

3、简述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的规律。(P100)

4、简述C4植物的特点。(P128~129)

5、试述阴生叶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P )

6、试解释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密植”。(P171)

7、简述水的生理作用。(P173)

8、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哪些?(P227)

9、简述GA的生理作用。(P246)

10、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P303~306)

11、试述植物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P320~321)

12、植物的抗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368)

13选择用硝酸钠还是用硫酸铵作氮肥时,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14、植物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元素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它们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五、概念解释

1、单纯蛋白质(P24)——有些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称为单纯蛋白质。

2、转录(P37)——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先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这个过程称为转录。

3、呼吸强度(P95)——

4、光合速率(P132)——

5、CO2补偿点(P136)——

6、自由水(P174)——

7、质壁分离现象(P183)——

8、共质体(P186)——

9、蒸腾系数(P193)——

10、必需元素(P212)——

11、单盐毒害(P220)——

12、植物生长调节剂(P234)——

13、生长(P267)——

14、分化(267)——

15、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74)——

16、长日植物(P320)——

17、光周期现象(P320)——

18、春化现象(P332)——

19、C/N比学说(P341)——

20、生理干旱(36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