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作业4及答案

社区护理作业4及答案
社区护理作业4及答案

社区护理作业4建议完成时间:第16周得分:

学生姓名:学号:教学点:

批改教师:批改日期:

(9-12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

2、社区康复护理

3、心理健康

4、危机干预

5、老年痴呆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全面康复是指帮助患者达到()

A.肢体功能的全部恢复B.全身功能全部恢复

C.心理功能的恢复D.器官功能的全部恢复

E.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生活的整体恢复

2、社区康复的护理对象包括()

A.残疾者B.残障者C.年老体弱者

D.慢性病患者E.以上都正确

3、对于使用假肢或瘫痪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的重要锻炼方法是()

A.扶持行走训练B.扶杖架拐训练C.立位移动训练

D.轮椅移动训练E.推车移动训练

4、关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患者可以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最合适的体位是健侧卧位

B.偏瘫患者应尽早开始被动运动

C.鼓励患者做桥式运动

D.被动运动的原则是先下肢后上肢,先小关节后大关节E.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5、骨折后期的康复训练重点不包括()

A.全面的肌肉和关节活动训练B.恢复关节活动度

C.增强肌力训练D.恢复ADL及工作能力训练

E.肌肉收缩训练

6、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错误的是()

A.有充分的适应力

B.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恰当地估计

C.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作无限度的个性发挥D.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E.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7、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导致精神病复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是否坚持服药B.生活压力大C.人际关系紧张

D.工作和家庭的矛盾E.孤独

8、关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指导内容错误的是()

A.保持有规律的生活B.建立良好沟通

C.禁止患者外出,以免发生意外

D.合理安排生活环境E.加强自理能力

9、在灾害现场,黄色标志着应在()内接受治疗的伤员A.1小时内B.2-3小时C.4-6小时

D.7-8小时E.12小时内

10、社区健康档案保管时要求()

A.统一编号B.集中存放C.专人保管

D.保密原则E.以上都是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5分)

1、简述康复护理工作内容。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完整版上海交大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1.同时抛两枚不同的硬币,恰有一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单选) 选择一项: 炒a. 1 炒b. 1/8 O c. 1/4 同d. 1/2 2.对于连续型数据的分组()选择一项: a.水平法 b.累计法 c.推算法 d.直接法 ) 4.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 项: a.最小值 C b.取大值 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 d.零 ) 5.下列统计指数,不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选择一 项: a.零售价格指数

b. 产量指数 诃c?收购量指数 因d.工资总额指数 6. 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 a.性别 □ b.年龄 "c.职业 d.月收入 门e.职称 7.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 (单选)选择一项: U a.发展速度 拥b.增长速度 目c.发展水平 d.增长量 8. 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 选择一项: 炒a.对比基期的不同 °b.对象范围的大小 ⑥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 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 9. 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 炒a.发展水平 b.增长量

炒a.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平均数的代表性甲数列高于乙数列 同c.平均数的代表性乙数列高于甲数列 口d.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判断 11.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 选择一项: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系数 ‘ c.全距 * d.平均差

」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 □ 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巫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門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15.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 a. 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 * 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 口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 口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16在实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单选)选择一项: ⑥a.互斥事件 口b.必然事件 c. 独立事件 d. 不可能事件 17. 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 选择一项:

社区护理技术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本学科课程介绍,明确学习目标(20min) 讲述《社区护理技术》在社区护理学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重要成员的社区护士,在现阶段和今后都有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义务,社区护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员已迫在眉睫。 学习《社区护理技术》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能够建立从事社区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按照专业的要求系统、全面地掌握社区护理基本技术,以便在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条件下,对服务对象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课程的结构:重点章节是社区护理中的基本护理方法和技术,其他章的内容是根据社区护理发展的需要新增的内容。 重点章节:第一章社区和家庭基本护理技术 第二章社区和家庭常用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第三章社区和家庭用药管理 第六章社区和家庭常见症状护理 次重点章节:第四章社区和家庭特殊护理技术 第五章 2、3、4、5、6和8节 学习此课程的需要明确的基本观念: 1、护理对象是个体、家庭、社区,主要面向家庭护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提高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本课程共68个学时,课程学习方法:整本书的学习有三大板块,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识记的知识点要求同学们当堂完成,领会的部分课堂上听懂,应用的知识内容通过动手练习掌握。

正文:(70min) 第一节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临床称之为生命体征。本章将介绍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方法,以及异常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是一个温度范围,而不是一个温度固定值。临床上通常以测量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但在日常工作中,以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方便。正常体温范围是: 口温 37℃(36.2℃~37.2℃) 腋温 36.7℃(36.0℃~36.7℃,比口温低0.3℃~0.5℃) 肛温 37.5℃(36.5℃~37.5℃,比口温高0.3℃~0.5℃)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体温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存在个体差异。 1.运动 2.进食 3.情绪 4.年龄 5.性别 6.时间 7.环境 8.疾病 (三)测量体温的技术 1、体温计的种类 1.水银体温计(glass thermometer)是最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分口表、肛表、腋表三种。水银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 2.电子体温计(electronic thermometer) 3.可弃式体温计(disposable thermometer) 4.感温胶片:胶片上有数字的黑带,可随体温而改变颜色。 5.红外体温监测仪:可以测量额头、手心、脸、耳部等部位的温度,测额头温度时其额头部位不要有头发遮挡。

社区护理学第6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妊娠期女性在以下哪一时间段内应避免性生活? [1分] A.妊娠4周至20周内 B.妊娠8周至24周内 C.妊娠12周至28周内 D.妊娠20周以内 E.妊娠32周以后 2. 老年期痴呆病人最早的特征表现是 [1分] A.意识改变 B.记忆改变 C.思维改变 D.行为改变 E.人格改变 3. 女性青春期性发育最早出现的特征是: [1分] A.臀部变圆 B.腋毛的发育 C.骨盆变大 D.阴毛的发育 E.乳房发育 4. 下列与社区康复护理目标不符的是: [1分] A.建立以社区整体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模式 B.建立生活“自我护理”的病人教育目标和技能

C.立足以人群保健为中心 D.实施对社区康复环境、服务需求的评估 E.重视残疾或意外伤害、预防的护理 5. 社区居民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箱应最长不超过多少时间进行清洗消毒: [1分] A.9个月 B.1年 C.1年半 D.6个月 E.2年 6.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 [1分] A.高热 B.干咳、少痰 C.呼吸道卡他症状 D.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E.腹泻、稀便或水样便 7. 对于老化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1分] A.随着年龄的增长 B.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的退行性变化 C.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 D.指人体从出生到老年期 E.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 8. 我国老年保健策略除外下列哪项? [1分] A.“老有所依”

B.“老有所乐” C.“老有所学” D.“老有所医” E.“老有所教” 9.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周的新生儿。 [1分] A.32 B.35 C.36 D.28 E.37 10. 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分] A.母婴垂直传播 B.血液传播 C.虫媒传播 D.性传播 E.器官移植 11. 关于孕期检查,以下哪项错误? [1分] A.孕12周以后每4周复查一次 B.孕28周以后每2周复查一次 C.孕32周以后每1周复查一次 D.初查在孕12周之前 E.孕36周以后每1周复查一次 12. 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起源于? [1分]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 49 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 平均花 费 8.6 元,标准差 2.8 元。试以 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8.6-0.8 ,8.6+0.8 )即( 7.8 ,9.4 )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 2000*7.8 ,2000*9.4 )即( 15600,18800)元 9* 2.82 2)必要的样本容量: n 9* 2.28 110.25 111 0.82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的看 法,分别抽取了 150 名男学生和 120名女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02.05 (1) 3.842, 02.05 (2) 5.992, 02.05(4) 9.487 解: H0: μ1 =μ2 H1: μ1μ2 不相等 = 0.05 Df=(2-1)(2-1)=1 决策: 在 = 0.05 的水平上不能拒绝 H0 , 结论: 可以认为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相同 客有 2000 人); 2)若其他条件不变, 查? 提示: z 0.0455 1.69 要将置信度提高到 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 z 0.0455 / 2 2 ; z 0.0027/2 3 , z 0.0027 2.78 ) 解:( 1)、 x 24.89 0.4 , x 2 0.4 0.8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讲座的听课者,有时是中级管理者,有时是低级管理者。该咨询公司认为,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讲座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对听完讲座后随机抽取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满意度评分如下(评分标准从1——10,10 代表非常满意): 高级管理者中级管理者低级管理者 7 8 5 7 9 6 8 8 5 7 10 7 9 9 4 10 8 8 经计算得到下面的方差分析表: 1) 2)请用= 0.05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方差分析。(15 分) 1) 1 2 3 提出假设: H0 : 1 = 2 = 3,H1 : 1, 2 , 3 不相等 (2)解:P=0.0008< = 0.05(或发F=11.76>F =3.68),拒绝原假设,表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平均满意度评分之间有显著差异。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高职护理专业 《社区护理》课程标准 撰写:高仁甫 课程名称:社区护理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 参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社区护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社区护理》是护理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也是护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前期课程为医学基础课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及临床专业课(如成人护理Ⅰ、成人护理Ⅱ)、护理学基础课程等,集护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精神于一体,涵盖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岗位最常用的技术,重在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必需的护理能力,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 在充分调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以及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确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

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能力。以校医合作为技术支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构建了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三、设计思路 《社区护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以校医合作为切入点,组建专兼结合的特色教师团队,同行业专家一道分析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确定十九项重点实训项目。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将素养教育全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实训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项目设计以技能为主线,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技能,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医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社区护理》总学时36,在第三学期开设。

社区护理学作业答案

社区护理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4、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5、健康社区: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 二、单选题 1.健康的含义不包括(e )。 A.心理健康 B.躯体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道德健康 E.人际关系良好 2.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B.健康是绝对的 C.健康与疾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D.疾病与健康可以相互转化 E.真正健康的人占绝大多数 3.下列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环境因素的是( c )。 A.医疗卫生服务 B.噪音 C.微生物 D.遗传 E.老化 4.社区护士指导社区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40岁以上女性进行乳房自检,这是(a A.-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临床期预防 E.病因预防 5.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 e )。 A.一定的地域范围 B.特定的文化背景 C.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 D.生活方式 E.相对不固定的人群 6.社区的主体是( c )。 A.地域 B.生活服务设施 C.人群 D.生活方式 E.生活制度 7.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的是( d )。 A.为高血压病人进行饮食指导 B.为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提供支持 C.为孕妇进行围产期保健的指导 D.为肾衰病人做肾移植手术 E.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 8.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重点服务人群的是( d )。 A.妇女 B.儿童 C.老年人 D.亚健康人群 E.慢性病病人 9.下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中的患病人群 B.社区卫生服务的地点是社区医院 C.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时间,应适应居民的需求 D.当居民的健康问题得到解决后,社区卫生服务即可停止 E.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是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10.有关社区护士基本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e )。 A.必须是护理本科毕业 B.从事护理工作3年以上 C.有护士执业资格,但不必注册 D.必须通过学校设置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E.必须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11.下列不属于社区护士职责的是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 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 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 B、工人工资 C、工人性别 D、工人体重 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 B、职工人数 C、利润额 D、设备台数 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 B、数量标志 C、指标 D、报告单位 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 B、均为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 B、产量 C、企业数 D、库存额 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以上都不对 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 B、102.86% C、60% D、160% 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答: (1)总体:统计所研究对象的全体,即由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许多个别事物所组成的集合。单位: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 (2)了解某企业的设备情况,每台设备是单位,所有设备是总体。 2、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0 01p q p q 中, 00 1 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社区护理学作业规程指导及答案

精心整理 社区护理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应具备的条件为( ) A.人口在10~30万之间 B.人口在6~8万人之间 C.人口在3~5万人之间 D.面积在50~5000平方公里 E.面积在500~50000平方公里 2.世界第一位访视护士是( ) A.威廉?勒斯明 B.圣菲比 C.丽莲?伍德 D.露丝?依瑞曼 E.罗宾森 3.社区护士任职应具备条件中正确的是 A.具有国家护士资格者 B C.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 D E 4 A.纽曼的 B.怀特的 C. D E. 5.分析社区健康护理资料中错误的说法是( ) A.原始数据资料直接用于社区健康护理诊断 B.文字资料要进行含义的解释与分析 C.立足于社区健康护理 D.注意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 E.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6.社区健康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预防和治疗疾病 B.消除人群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 C.给予相应的生活照顾和护理 D.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E.进行居家护理 7.不符合健康家庭的说法是( ) A.发挥家庭的整体功能 B.家庭成员妥善处理家庭各阶段的发展任务 C.家庭中各成员健康之和等于家庭整体的健康 D.家庭成员和睦 E.家庭很好地利用社会资源 8.家庭内在结构中错误的内容是 A.角色分配 B.义务和责任 C D.权利 E. 沟通 9.家庭健康护理评估相关性小的内容是 A B C D E 10 ( ) A B C.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D.与其它医务工作者合作,有效利用资源 E.有相同健康问题的家庭实施护理援助的方法不尽相同 11.在家庭健康护理中错误的做法是 ( ) A.从家庭的病人中可获得家庭健康的相关的资料 B.对健康问题相同的家庭可以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护理 C.护士用专业知识,站在对方的立场明确家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都不对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社区护理导论参考答案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 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挺为单位, 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 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 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 个人,家挺及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目标。 护理计划:一种由多方合作的,体现优先顺序并经历循环往返的程序以达到预期护理 目标。 护理专业伦理准则:是依据专业所认定的价值确定的,专业的成员必须认同专业的价值,通过内部控制保证服务质量,获得社会的认可。 社区护理过程评价:重点是测量社区日常护理活动和功能,强调及时收集和分析资料,以指导收集和分析护理活动的不断完善。 结果评价:指针对护理活动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进行评价。 社区护理记录格式:采用PIO格式,问题加护理措施加结果的书写格式。社区分析:社区护士对所获资料进行检查,归类和判断。生命价值论:以人具有内在的与外在的价值来衡量生命意义。 临终关怀:是对频临死亡病人的照顾,它是现代医学一个新兴领域,由多学科相互协作。社区护理伦理准则:是表明社区护理专业的基本价值,以及社会所赋予及专业所应承担的职责。 护理研究:是在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解决问题或评价现存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再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随机:有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是指实践对象抽样抽到或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机会 相等的方法。 健康管理:指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 指导,对已知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适当干预的全过程。 健康风险:指人的生命过程中,环境,社会等外部环境和人自身的内部因素威胁或损 害健康的各种可能性。

社区护理学第四次作业课稿

《社区护理学》第4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社区护理学” 说明:本次作业总分为30分,您的得分为30分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身体评估下列哪项不正确?[1分]2 A.功能受限 B.胸廓畸形 C.关节僵硬 D.关节肿胀 E.关节疼痛 2. 社区康复训练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改善[1分]4 A.残疾者的功能活动能力 B.残疾者的语言交流能力 C.残疾者的人际沟通能力 D.残疾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残疾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3. 一位身体健壮的62岁老人,其运动后的最佳心率是[1分]4 A.120次/分 B.130次/分 C.140次/分 D.108次/分 E.90次/分 4. 过期妊娠指从末次正常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妊娠()周。[1分]5 A.≥40周 B.≥41周 C.>42周 D.>40周 E.≥42周

5. 死疫苗安瓿启开后应()内用完。[1分]5 A.4h B.3h C.2h D.5h E.1h 6. 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应自与病人最后接触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周。[1分]3 A.4 B.3 C.2 D.5 E.1 7. 下列哪项在家访时应避免发生:[1分]5 A.护理箱应放在护士的视野内,以免小孩或宠物好奇玩弄 B.穿着合适、得体 C.访前询问、确认 D.家访前与该机构其他人员一道准备行程计划 E.家访尽可能要求护理对象单独在场 8. 老年痴呆症临床首发症状是: [1分]4 A.定向障碍 B.人格障碍 C.思维障碍 D.记忆障碍 E.睡眠障碍 9. 关于老年AMI下列哪项不正确?[1分]3 A.缺乏体育锻炼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B.胸痛不典型 C.再梗发生率低 D.常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E.并发症多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答案(第八九章)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答案(第八~九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5、B 6、D 7、A 8、B 9、C 10、D 11、B 12、C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CDE 3、ACD 4、AB 5、BCD 6、BC 7、ABCD 8、ABC 9、ABD 10、ABDE 四、简答题 1、答:(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况。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明多种产品或商品的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综合变动方向和程度。(2)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包括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变动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分析。(3)利用连续编制的指数数列,对复杂现象总体长时间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答: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01p q p q K q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1 11p q p q K p 一般情况下,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应以相应的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答:平均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特定的权数的条件下。具体讲,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00q p 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11q p 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 ∑∑= = = 010 00 00 10 000p q p q q p q p q q q p q kp K q ∑∑∑ ∑∑ ∑= = = 1 110 1111 11111/ p q p q p p q p q p k q p q p K p 4、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

社区护理的概念及特点

社区护理的概念与特点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区护理在我国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又称社区保健护理或社区卫生护理。加拿大公共卫生学会认为“社区卫生护理是专业性的护理工作,经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问的合作来开展工作,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社区护士除照顾患者及残疾人之外,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以减少疾病对人群的影响。同时对居家患者及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熟练的护理,帮助那些面临健康危机者获得健康。为个人、家庭、社区团体及整个社区提供知识,并鼓励他们建立有利

于健康的生活习惯。

”美国护理学会定义“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美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我国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特殊人群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这一“六位一体”的护理。 2 社区护理的特点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使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护理。医院内护理的设备齐全,护理分科很强,护理人才较多,护理工作主要是以护理人员之间密切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它强调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

电大-社区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社区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区护理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4、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

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5、健康社区: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 二、单选题 1.健康的含义不包括( E ) A.心理健康B.躯体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E.人际关系良好 2.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B.健康是绝对的C.健康与疾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D.疾病与健康可以相互转化E.真正健康的人占绝大多数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4、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7、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9、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社区护理学第4次作业

) A.4 B.3 C.2 D.5 E.1 A.孩子感觉缺少温暖和爱意,而到外面找异性知心人,以消除孤独感。 B.炫耀 C.爱慕崇拜异性 D.心理成熟 E.效仿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2.5小时内 D.半小时内 E.3小时内 A.残疾者的功能活动能力 B.残疾者的语言交流能力 C.残疾者的人际沟通能力 D.残疾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残疾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A.功能受限 B.胸廓畸形

C.关节僵硬 D.关节肿胀 E.关节疼痛 A.临床表现不典型 B.康复慢、并发症多 C.病情发展缓慢,不易出现危象 D.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E.退行性疾患及精神疾患增加 A.2 B.3 C.4 D.1 E.5 A.≥40周 B.≥41周 C.>42周 D.>40周 E.≥42周 A.意志坚强 B.言行一致 C.知行合一 D.智力正常 E.关系融洽 A.均小骨盆 B.孕期宫内感染 C.孕期发热 D.主动或被动吸烟

E.酒精 A.120次/分 B.130次/分 C.140次/分 D.108次/分 E.90次/分 A.功能性精神障碍 B.包括原发性抑郁和继发性抑郁 C.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 D.存在于老年期(≥60岁) E.表现为情绪亢奋、焦虑等 A.定向障碍 B.人格障碍 C.思维障碍 D.记忆障碍 E.睡眠障碍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俯卧位 D.右侧体位 E.半坐卧位 A.缺乏体育锻炼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B.胸痛不典型 C.再梗发生率低 D.常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E.并发症多

A.4h B.3h C.2h D.5h E.1h A.护理箱应放在护士的视野内,以免小孩或宠物好奇玩弄 B.穿着合适、得体 C.访前询问、确认 D.家访前与该机构其他人员一道准备行程计划 E.家访尽可能要求护理对象单独在场 A.英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E.美国 A.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B.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 C.多个性伙伴者 D.抗-HBs阳性者 E.静脉药瘾者 A.年龄中位数 B.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C.长寿水平 D.老年人口系数 E.性别比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 3.标志是( 3 )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 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 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 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 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 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 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 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①该市全部商品销售额②该市商业企业的总和③该市各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④该市所有商业系统商业状况总和 3.统计整理练习单项选择题 1.一个分配数列的构成要素有_4___。 ①分组标志和指标②数量分组标志值和频数③品质分组标志和频数④分组标志及次数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__1___。 ①230 ②560 ③185 ④515 3.有20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3,5,4,6,5,2,3,4,4,3,4,2,3,5,4,4,5,3,3,4,按上述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___1___。 ①单项分组②组距分组③等距分组④异距分组 4.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_2_____。 ①组中值②组距和组数③全距④总体单位数 多项选择题 1.对离散型变量分组_12345____。 ①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②也可采用组距分组③相邻组的组限可以不重④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 ⑤要按“上组限不在本组内”的原则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_134____。 ①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②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⑤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判断:将某市500家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形 成的变量数列,其次数是各厂的产值数。 4.综合指标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平均指标将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a ) a.抽象化 b.具体化 c.一般化 d.形象化 2. 加权算术平均方法中的权数为( d ) a.标志值 b.标志总量 c.次数之和 d.单位数比重 3. 某公司有十个下属企业,现已知每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资料,计算该公司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时,所采用的权数应该是(c ) a.企业数 b.工人数 c.实际产值 d.计划产值 4. 计算平均比率最适宜的平均数是(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5. 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小的平均数是( 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位置平均数 6.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 相等,则 ( b ) a.众数为零 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c.众数不能确定 d.众数组的组限就是众数 7.已知甲数列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乙数列的平均数为,标准差为。由此可断言( a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