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能按规定的方式方法在控状态下进行,各项质量因素能有效的得到控制,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产品的质量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 生产部:

3.1.1 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和编制生产计划

3.1.2 组织人员、物料实施生产计划

3.1.3 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1.4 各个工序对生产的产品要进行自检,工序操作者

填写《自检记录表》

3.1.5 各个工序生产的产品如有下工序,在交接到下工

序时,下工序操作者要对上工序交接的产品进行

检查,下工序操作者填写《工序互检单》

3.2 技术质量部:

3.2.1 负责工艺变更的实施和监控

3.2.2 负责产品制造的图纸和工艺编制,技术通知的编

制和发放

3.2.3 生产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检查人员要填写《巡

检记录表》、《成品检查记录表》、《不合格记

录表》

3.2.4 质量信息的反馈、传递、处理和跟踪验证

4、工作流程

4.1 各个工序接到下料通知后,按照下料通知的内容进行生产

4.2 工序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对产品进行自检,检查员也要

对产品进行巡检。

4.3 有下工序的产品,交接时下工序人员必须对上工序的产

品进行互检。

4.4 产品完成后,检查员最终检查,贴上合格证方可入库 4.5 自检、巡检、互检、成品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品,按

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6 以上内容如有违反按《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6、相关表格

《工序互检单》《巡检记录表》《不合格记录表》

《成品记录表》《自检记录表》

安全检查的基本程序

安全检查的基本程序 1、告知当受检者走进安全检查专门通道,距执勤法警1.5—2米左右的地方时,执勤法警举手示意其停下,然后向其敬礼,并告知:“我是××法院司法警察,现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的规定对你进行检查,请予以配合,请出示你的有效证件。” 2、证件检查在受检者掏出证件时,执勤法警应注视对方双手、肩部和眼睛,密切注视其动作。上前接证件时要注意防备,特别是注意武器的安全。接过证件后,可后退一步,适当拉开距离,但眼睛要始终注视着受检者。查验证件时,应当将证件举至约同肩高,使证件与受检者同处于视野范围内。认真查验身份证和其相关证件,核实受检者的身份。在核实其身份时可采用盘问的方法,盘问要由浅入深,问明受检者对象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要弄清携带物品的种类、盘问中应注意其表情、动作、语言的逻辑性,善于发现疑点。 3、人身安全检查人身安全检查,是指对受检者人身可能携带、藏匿的限制物品、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依法进行搜索、检查的行动过程。只要通过证件检查发现有疑点的受检者,应立即命其站立不动,两脚分开,双手抱头面向墙站立,并告知根据《安全检查的规则》的规定对其进行人身安全检查,请予以配合。在进行人身检查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在受检对象已经被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其反抗,检查主要按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的顺序进行,重点是上肢、头部、脖颈、衣领、前胸、腋下、腰部、腿部等部位。(搜身)时一般要求用手挤压、触摸翻动,不可轻拍轻摸。(搜身时)必须认真彻底,

不留隐患。一般容易忽视但有可能隐藏凶器的器位:帽子里、衣领口、腋下腰间、皮带内侧、衣服口袋,小腿部位等。人身安全检查时,必须分工明确、站位合理,一般采取一人检查,其他人员警戒的方式。 4、对随身携带物品的检查物品检查:主要包括受检者的行李、包裹等。基本程序要求是:①必须首先把受检者与其携带的包裹分离开,再进行开包检查,防止受检人趁机使用装在包内的武器行凶顽抗。②开包检查时,要分工明确,一人检查其他警员警戒特别要加强对受检者的警戒。③查验物品要按一问、二看、三听、四闻、五摸、六开的顺序进行。要轻开、慢拉,谨慎开启,防止内有爆炸物。 ④检查物品时要从上往下地进行,特别要注意箱包的底部、角部和外侧小兜,注意发现夹层。要对物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不能掏底取物,更不能反复翻动。发现管制物品和危险物品,应马上对受检者进行控制并进行询问。对检查出的物品按《安全检查规则》的第十二条进行处理。 5、检查后的工作对经过安全检查解除怀疑的,应当立即归还证件、物品、协助理妥箱包,礼貌予以放行,并做好解释工作。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版本/版次A/0 文件页码1/2 制表批准 1目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顾客满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改进机会的识别和改进过程的实施。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实施。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 4作业流程 4.1持续改进 4.1.1改进机会的识别: 公司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日常对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按计划间隔的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等,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寻求差距,以识别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改进机会。如: 4.1.1.1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 4.1.1.2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4.1.1.3潜在的薄弱环节; 4.1.1.4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 4.1.1.5对已策划的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 4.1.1.6持续改进的具体步骤为: a)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 b)确定改进目标; c)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e)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g)正式采纳更改。 4.1.2持续改进的方式 4.1.2.1纠正措施: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消除不合格, 并防止其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2.2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不合格,针对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预防不合 格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已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采取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 4.2.2.1不合格品处理单; 4.2.2.2质检部检查报告; 4.2.2.3第二方、第三方认定或认证所发现的不合格项。 4.2.3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 4.2.3.1各有关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如发生与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实现 过程、产品的规定不相符合的事实(包括顾客投诉)。

测绘生产、安全控制程序

测绘生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按期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勘察测绘部测绘产品生产提供过程、放行与交付的控制。 3、职责 3.1 本程序由勘察测绘部负责编制,并指导和监督相关科室实施。 3.2 经理负责测绘生产过程和服务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相关部门负责归口管理。 3.3 总工批准《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3.4 测绘处职责: (1)编制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2)按批准的设计进行外业测量、内业成图和项目成果报告编制等生产过程的控制; (3)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负责测绘项目技术成果报告的印刷、装帧; (5)负责产品防护和技术成果资料管理; (6)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 3.5 公司办公室负责测绘生产所需材料的采购与供应。 4、程序活动 4.1 出测前的准备 4.1.1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1)测绘处负责组建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规定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并配备测绘管理所需的工作设施。 2)配备满足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符合相应资格/能力要求的作业人员,并按期进入施工现场。 4.1.2 编制《项目技术设计书》 4.1.2.1项目负责人负责收集测区资料,进行实地踏勘,编制《项目技术设计书》。 4.1.2.2《项目技术设计书》应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 1)设定项目的质量、安全目标、施工进度计划和生产技术要求。 2)规定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 3)明确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规范、标准、图纸和作业指导书,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 4)识别并提供过程所需人的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需求和配置。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编写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外协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的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加工零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3.0职责: 3.1研发部负责外协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保障。 3.2采购部负责按生产计划进行配料并及时反映用料情况,客户信息计划并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加工的全过程的产品有效进行,同时督促、反馈生产计划实施情况,对外协承制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认定,外协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外协件的验收、并对外协件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负责等外协项目过程处理。 4.0程序 4.1过程控制 4.1.1计划的来源 外协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本所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原材料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工件要严格检验。对特殊工种和典型工艺我所责任工程师与质检人员需进行现场监督 4.1.2计划的制定和传递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前,拟制加工方案,由质管办会同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对加工方案进行评审后方能生产。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记录卡",并经我所质检人员认可,交本所质管办存档。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文件更改和器材代用,必须有更改文件并经我所设计人员和课题组负责人签字认可。如有重大改动须经工程指挥部总工艺师批准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出现不合格品,其责任由外协承制单位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按QA/PF-DC文件规定执行。 4.2生产计划的落实 4.2.1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 4.2.1.1生产部根据计划采购部所发出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安排排班计划、人员组织、物流安排、场地安排、检查安排等,并制定《生产日报表》反映生产进度。 4.2.1.2物资部依据生产部开出的《领料单》配料和发料,生产部开出的《领料 单》必须以计划采购部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为依据。 4.2.1.3品质部按照产品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品质检验和品质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4.2.1.4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缴库单》, 物资部负责产品数量验收、入库,并反馈计划采购部。 4.2.2生产计划的跟进与反馈 4.2.2.1计划采购部开出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至各相关部门,并由计划采购部存档。 4.2.2.2生产领料时如有欠料状况,物资部必须将相应欠料情况以第一时间反馈给计划采购部;如物料不能按时供应,计划采购部需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或安排,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确认和分发、落实。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与原生产计划通知单以版本号进行区别。 4.2.2.3生产部各车间根据计划安排生产,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反馈至计划采购部;对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由计划采购部和相关人员对问题统一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4.2.2.4如生产计划无法如期完成,生产部通过《工作联络单》,至少在计划出货前一周将信息反馈给计划采购部,由计划采购部将信息反馈给客户部,由客户部与顾客协商处理。

如何实现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已近两年,质量管理工作日趋规范。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公司内部大力推进质量体系是希望通过管理体系在公司内部的有效运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经营管理,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了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与期望,必须坚持持续改进。 关键词:持续改进质量管理 前言:为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巩固提高,增强顾客对我们的信任度,一年来我们通过对实施的内审、管理评审特别是通过外审工作进行分析、调查,认真总结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实践中质量管理体系对持续改进的要求,调查持续改进还存在哪方面问题,针对内审、管理评审,特别是外审中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如何做好持续改进。对体系文件进行换版,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过程方法、质量保证能结合公司的生产实际,指导实践,持续改进。 一、持续改进的概念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是一种螺旋上升的PDCA循环活动,强调持续是指"PDCA"循环后又开始

新的一轮"PDCA",如此"循环不断",永无止境。换句话说,持续改进是组织为达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致力于不断提高组织的有效性的过程;“持续”的涵义是指对过程的改进要逐步前进,持续改进反映了顾客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发展。 (二)持续改进的范围包括质量、效率等方面,而质量改进含产品质量、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它不限于对已发现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存在着改进的机遇,由于外界环境不断变化,技术在发展,顾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应不断地增强,据此需要开展系列持续改进活动。 (三)通过对过程的改进实现改进,包括提高质量水平、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每个过程都存在改进的机会,据此,应对所有过程进行分析并不断改进。同时,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找出并做好主要过程。 (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动力,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旨在达到新水平,即在质量,服务和成本方面超越历史水平,不断创新记录,达到新的控制水平,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周而复始。 (四)纠正和预防的要求:公司对顾客满意情况、内部审核过程和产品状况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持续改进等过程进行策划,做出规定并组织实施,同时通过相关数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控制程序文件

标题: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编写: 审核: 批准:
程序文件
版次
修改內容
编号: 版本/次 : 日期 : 总页数:5 页
编写人
日期
发放 对象
份数
如控制图章非红色,此程序为非正式文件。所有程序文件的进行,只可参考控制文件。 控制文件持有人必须确保此控制文件传阅有关人员,并在需要时提供此文件作参考。
正本图章:
控制图章:
此份拷贝持有部门:
第 1 页,共 6 页

程序文件 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编号: 版次 :
1 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本厂生产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 安全事故,规范本厂的安全管理,提高本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及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安全控制。
3 定义 无
4. 工作程序:
负责部门 使用表单
第 2 页,共 6 页

程序文件 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编号: 版次 :
4.1 安全工作管理原则 4.1.1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严格 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安全法规,实行“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
各部门
4.2 安全管理网络 4.2.1 三级安全网,是为保障安全工作而建立的一个全方位安全 各部门 工作监督体系,它是在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下,由公司 安全领导、厂领导、部门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员构成的三级 安全网。
4.2.2 安全工作责任制,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和落实《安全生产 各级人员 责制》。
4.3 安全工作目标管理 行政部
4.3.1 行政部安全员每年初根据本公司情况制定安全工作目标, 并策划、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 评、验证效果,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具体按《目标、指标 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4.3.2 各部门应将安全工作目标、措施传达到员工,并制定年度 各部门 班组年度安全目标加以执行,以保证本公司安全工作目标 的实现。
4.3.3 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按职责分工分级控制安全目标的实 施,对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控制。
各级安全 第一责任 人
4.4 安全教育的控制
负责部门 使用表单
第 3 页,共 6 页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对质量检验部门基本责权范围的规定,明确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管理,严格把好采购、制造过程质量关,确保出厂的每件/台产品都达到合格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①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②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③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发货时质量控制;④定型产品的图纸、明细及工艺的质量控制;⑤产品 在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6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7安装或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设计、结构优化质量考核另行规定。 贴牌产品的质量纳入采购质量控制。 用户退回改用产品及零件质量的检验程序比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三、职责 1、检验员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按、四知、五不准”原则,“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和按质量标准;“四会”即:会识图、会分析废品原因、会使用保养工量夹具、会正确评定产品质量;“五不准”

即: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入、不合格的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计算产值产量。 2、检验员要熟悉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技术标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关键零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工装夹具,全面掌握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岗位中所使用的技术资料。 3、合理维护、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验具、夹具、试验仪器或装置。预防检验器具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锈蚀、碰伤、形变等现象。 4、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员原则上不被抽调到供方进行质量检验,或被安排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如有特殊情况需抽调检验员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须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此时段出现的质量差错应由接替人员负责。 5、上道工序的零件在工序转移前须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车间,同时提供详细的调度单(包括图号、数量等)。下道工序的车间有权退回无检验合格标识和详细调度单的零件,若接收了不合格或没有调度单的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零件的质量责任。 6、检查过程中检验员应按规定填写检验记录等质量证明凭据,做好检验标识。各部门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检验员无权对不合格品提出降级意见,均由产生不合格品的车间(部门)提出处置申

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编号:SM-ZD-46587 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生产控制程序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台州市新立模塑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所有过程。 3. 参考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3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 3.4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4. 定义/缩写 4.1 安全检查工作是发动和依靠全体员工做好劳动保护

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发现和消除隐患、杜绝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项有力措施,全体员工都要积极参加。 5. 职责 5.1 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对本公司劳动保护工作负全部责任。 5.2 生产部为安全生产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安全生产的检查、整改。 5.3 人力资源部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伤保险的处理。 5.4 行政部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检查与奖罚。 6. 作业指导 6.1 检查范围 6.1.1 从思想、领导、组织、制度四个方面检查对劳动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贯彻情况。 6.1.2 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安全卫生状况。 6.1.3 安全活动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 6.1.4 安全制度的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各种设备工具及安全装置的运行和维护情况及危险物品的使用管理情况。

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图 (全图)

流程说明: 1.采购员在新增或变更供应商时,须执行《供应商质量审计管理规程》SMP-HR-0403,《变更控制程序》SMP-HR-0415,只有车间试用合格后才能评为合格供应商; 2.采购员在采购原辅料时,须执行《物料采购管理规程》SMP-HR-0309;各部门、车间、科室申报采购计划均执行本规程,采购员填写《物料采购台帐》; 3.原材料验收执行《物料验收管理规程》SMP-HR-0310,不合格原材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SMP-HR-0418执行(包括特采申请和审批),库管及时更新台帐、货位卡,做到帐卡物一致; 4.原材料只有经过QA开具《原材料放行单》后才能入库。入库前固体桶装液体可卸至待检区,槽车液体必须放行后才能卸车; 5.物料保管参照仓库五距要求及市场部仓库管理相关程序执行; 6.车间领料每批须验看《原材料放行单》,底物和部分主要原料还要有质量部的质检报告单; 7.换产品时,不用的零头(余料)须退库。退库程序参照《车间结退料管理规程》SMP-HR-0212; 8.在库物料检查异常时,须反馈给质量部; 9.生产部应制订制程物料内控标准,化验室对制程物料检验出具报告单,工序间交料须达到内控标准,下工序有权拒接不达标的上工序物料; 10.制程物料检验超标时,车间负责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写出纠正预防报告交质量部审核; 11.产成品只有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单后才能申请入库,只有得到生产部、质量管理部放行审批通过后,仓库才能接收;

12.产品出库时,须质量部和公司领导审批通过才能放行; 13.销售应制订运输管理规程; 14.销售应填写销售台账,并跟踪客户使用情况,及时向质量部反馈客诉。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本程序对持续改进的各项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持续改进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及质量改进攻关等活动的管理,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 职责 3.1 公司总经理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管理者代表和技术部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活动的责任对象及部门。 3.3生产部门是产品质量和制造过程改进活动的责任部门。 3.4 各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组织改进项目的实施。 4 措施和方法 4.1总则 改进应着眼于改善产品特性以及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的基础在于过程。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1)测量和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和制约产品特性、过程效益发挥的关键。2)确立改进目标,即改进的预期效果。 3)研究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价和选择方案。 5)实施所选定的方案。 6)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7)使成功的措施规范化,即纳入文件的永久更改。 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评审,以确定进一步改进的机会。改进应是持续的活动,以确保产品、过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2 持续改进的策划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由厂务部实施。 4.2.1 策划的依据 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信息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是策划持续改进的基本依据。 4.2.2 策划的内容 改进策划除遵循质量策划的一般原则外,应侧重主攻目标、活动过程及其职责。现就体系、产品、过程改进分别规定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质量方针、目标及其管理,组织结构,资源配备及其管理,测量及评价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过程活动。(2)产品的改进 产品改进策划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各阶段产品质量特性改进目标、针对产品的主要缺陷状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措施,以及相应的资源保障。 (3)过程的改进 产品实现过程的改进,涉及质量管理体系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改进一并考虑、在其技术和业务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生产过程控制的改进,过程实现手段的改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方法的完善,工作环境的改善等,以及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更多的增值。 4.2.3 纠正措施和要求 对发现不合格、缺陷的责任部门必须分析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有效的纠正措施,明确期限及责任者,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4.2.4 纠正措施信息来源可包括: a.顾客投诉或意见反馈的产品不合格、产品交付或售后服务中的不 符合问题; b.内审不合格报告; c.管理评审输出,报告中由管理者决策需采取的纠正或改进措施; d.内部审核报告中提出的纠正措施要求; e.数据分析的输出中有关过程和产品的特性趋势反映的不合格问

安全检查控制程序

安全检查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纠正违章行为,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在公司内从事生产、施工、服务的人员和单位。 3 职责 3.1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生产装置、检维修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和检查。 3.2生产运行处负责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及开、停工和正常运行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 3.3机动设备处负责施工纪律及生产设备的完整性、可靠性检查。3.4消防气防管理部负责消防、气防设施、火灾报警器的检查。 3.5人事处负责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的检查。 3.6公司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日常安全检查。 3.7公司各级人员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自的安全职责,做好本岗位的安全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安全检查的原则和形式 安全检查的原则是: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采用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项)检查、不定期检查四种形式。

4.2 日常安全检查: 4.2.1 生产单位的班组长和员工应严格进行交接班和班中巡回检查。 4.2.2 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要按专业分工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 4.2.3 各单位安全监督要根据职责对生产现场、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4.2.4 日常检查结果在岗位日志和巡检记录中保存。 4.2.5 对日常检查查出的隐患列入本单位隐患治理台账中。由各单位确定隐患项目的负责人、制定控制措施和整改时间,积极进行监督整改。 4.3 周检查: 4.3.1 周检查由各单位每周组织装置生产、设备、安全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对车间所有岗位进行安全检查。 4.3.2 检查出的问题列入各单位下周工作计划中,落实到责任人积极进行整改。 4.3.3 对查出的隐患列入本单位隐患治理台账中。由各单位确定隐患项目的负责人、应采取的措施和整改时间,积极进行监督整改。 4.3.4 隐患的发现和整改情况,每月底进行汇总,报生产运行处统计。 4.4 季节性检查 4.4.1 季节性安全检查由各专业部门负责,每次检查前下发检查通知,安排好检查内容和检查人员,保证达到检查效果。

2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实施管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使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认证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负责公司产品生产管理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程序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统计报表,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和通报有关部门。 3.2 生产车间 负责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并结合生产特点,编制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认真填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指导。 3.3 研究所、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 研究所提供产品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物流部负责采购生产原材料等;仓储部负责保管原材料、成品等;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对购进材料,产成品进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见下页) 4.2 生产准备 4.2.1 研究所组织技术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合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设计,设计绘制出技术图纸,列出合同工程的材料表。为生产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 4.2.2材料表交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储部对材料表进行再确认。所有图纸的发放、传递和保存依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实施。 4.2.3 对一般工程由生产部总监批准实施;对工期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被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合同,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根据批准意见组织生产。 4.2.4 生产车间要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配备必需的生产规范、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性文件和管理办法。 4.2.5 按生产设计要求,执行《设备管理办法》,使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生产工具的使用执行《工具管理规定》。执行《模具管理办法》,保证模具的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4.2.6 物流部依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 4.2.7 材料检验 4.2.7.1 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对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进货检

安全控制程序

安全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部的物理、财产、人员安全,防止各种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控制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一切物理、财产、人员安全控制活动。 三、职责 厂长主导公司内部一切安全控制活动的策划及安排,各部门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 四、工作程序 1、场所安全控制 1)厂房周围应建筑安装有坚固的围栏或围墙,围栏和围墙的顶端最好装设尖锐的铁丝或玻璃片,以防止外来人员非法侵入。 2)所有建筑物都需要能够抵抗非法的进入和外界的侵扰:即不允许使用临时替用物料,所有的门窗、大门和围栏都需要关闭(有足够的上锁/防护装置),除非需要打开进行接收和付运作业。 3)所有门窗或者货仓内一些可打开的门窗中装设的铁条/网都必须牢固、且需要上锁,以预防偷窃。货仓或者储存区域的门和通道需要安全管制。当无人在内工作时可以上锁,有专责仓管员负责进出控制,非授权人员未经批准不能进入。 4)门窗的锁匙需由指定的授权人员或高级保安人员保管,并进行详细的分发记录。 5)大门需安排保安人员24小时驻守,以检查和监控进出的车辆、人员,防止非法侵入和流出。 6)货物装卸区、临时存放区、进出口货物通道、仓库等应装设有牢固的砖墙、铁网、围栏等隔离设施,以防止未经允许的人员、未载明的货物进入。货物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关闭门窗或上锁。 7)生产、办公、宿舍区域需安装充足的照明灯光和应急灯,尤其是生产车间、楼梯间、主要通道、宿舍、出入口、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围墙周边、停车场及客户指定区域。 8)公司应每周安排专人对建筑物、门窗、围栏、灯具、锁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9)出入口、货物装卸和储存区、围墙周边和停车场所、或者客户指定需要装设的区域需安装防止非法侵入的警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进入。该系统必须具有稳定可靠的备用电源,以便能够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全天候监控和摄录。该系统每月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维护,以确保能正常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和储存记录必须安全地存放和非授权不能接近。 2、进出安全控制 1)公司大门实行门禁管制,内部员工和车辆、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大门均需进行身份识别和登记。 非经允许,禁止携带、装运危险品、违禁品、可疑物等进出厂门。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新)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 目的 为公司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提供依据和准则。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安全和产品以及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全过程的持续改进。 3定义和术语 无 4职责和权限 4.1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特性和参数变差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和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2 生产作业部、综合管理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及目标的设 立与确定,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和保存记录。 4.3 技术质量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督促责任单位进行实施和保 存记录;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持续改进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验收。 4.4 各单位负责本部门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的设立与确定,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并保存记录。 4.5 管理者代表或最高管理者负责对持续改进项目/目标以及实施效果进行审批。5运作程序 5.1持续改进的对象: 持续改进涉及到质量、服务、交货期、环境/安全体系等方面,包括对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控制和减少。 5.2持续改进的时机: 5.2.1当产品质量、过程特性符合顾客要求,且过程稳定并达到可接受的制造能力时,仍然有可改进的机会,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使过程得到优化和改善。5.2.2 尽管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符合标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但有改进的机

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会时, 相关单位可实施持续改进, 使公司的环境/安全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5.3持续改进项目确定 5.3.1持续改进项目来源: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计划;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 5.3.2持续改进项目包括: ①消除各种浪费; ②提高安全性; ③降低废品率; ④环境/安全内外部监测改善; ⑤降低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⑥提高生产效率; ⑦降低成本; ⑧提高产品质量; ⑨顾客满意度提升; ⑩其他有利公司的改进项目。 5.3.3立项及评审 ①公司级持续改进项目: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业务计划、管理设想、各部门反 馈、管理评审报告等提出持续改进项目,交总经理批准后由技术质量部组 织实施。 ②自行申请的持续改进项目由提出单位或个人填写《持续改进报告单》。 ③技术质量部负责整理汇总《持续改进报告单》,并组织评审,评审确认后, 由技术质量部负责立项,确定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期限。 5.4效果评估 5.4.1持续改进项目完成后,由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部门或个人编制《持续改进报

安全检查管理控制程序(安全部)

安全检查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检查,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运营,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安全检查的类型、检查方案的制定、检查的实施以及检查情况的分析检讨等内容。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单位。 3 职责 3.1 安全管理部分管领导 负责安全检查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实施中的工作。 3.2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召开安全有关会议,处理安全有关事宜。 3.3 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级安全检查的组织实施及考核情况分析。 3.4 其它职能单位负责相关的设备、计量等与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检查与考核。 3.4 各单位 负责组织本单位安全检查工作的实施工作,对本单位出现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 4 工作程序 4.1 检查计划 4.1.1 公司在年度安全计划中制订安全检查计划。 4.1.2 每次检查前应制订具体的安全检查实施方案。 4.2 安全检查管理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纪律、查措施、查教育,具 体内容如下: 4.2.1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 4.2.2 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贯彻情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2.3 安全例会、员工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4.2.4 个体防护装备的发放、使用等情况。 4.2.5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4.2.6 危险源、危险场所安全监控措施落实情况。 4.2.7 生产场所各类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情况。 4.2.8 现场的文明生产情况和作业环境条件。 4.2.9 消防、用电、仓库管理、车辆安全、食品卫生等工作情况。 4.2.10 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4.2.11 事故处理情况。 4.2.12 各种安全基础资料档案。 4.2.13 值班情况。 4.2.14 其它有关安全生产情况。 4.3 安全检查机制 4.3.1 检查整改工作要采取定整改项目、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的“ 三定” 做法,同时要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确保彻底解决问题。 4.3.2 安全检查类型包括:日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 4.4 安全检查表 4.4.1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必须包括检查对象的全部主要检查部位,不能忽略主要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应从检查部位中引伸和发掘与之有关的其它潜在危险因素。每项检查要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 4.4.2 为了系统地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4.4.3 编制检查表主要依据: 4.4.3.1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4.4.3.2 国内外事故案例。 4.4.3.3 系统分析: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5 安全检查的实施 4.5.1 检查记录要求 各检查组依据公司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考核细则》及《华润燃气集团安全审核制度》等要求进行检查与考核。 4.5.1.1 依据《燃气输配系统运行安全管理控制程序》对市区管网监护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各相关基层单位视情况增加检查次数。 4.5.1.2 依据《燃气用户安全管理控制程序》和《户内燃气设施安全检查管理控制程序》进行户内燃气设施安全检查,按照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4.6 安全检查的分级及检查周期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版房负责拼版。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 性负责。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 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 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 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 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 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 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试生产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

3C产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3C产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有关的活动的持续改进。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组织对重大的或系统性的改进措施进行评审; 3.1.2负责批准各部门提出的质量改进措施。 3.2管理者代表: 3.2.1负责跟踪验证质量改进效果。 3.3 各部门负责提出与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有关的质量改进建议并负责实施。 4.定义: 4.1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和能力的循环活动。 4.2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4.3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5.工作程序:

5.1质量改进信息及建议的收集: 5.1.1品质部负责收集管理评审中提出的、内部审核或外审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及通过对过程测量、产品测量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质量改进要求。 5.1.2市场业务部负责收集顾客对产品质量改进的要求或建议及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分析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5.1.3各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在工作自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 5.1.4质量改进计划的制订。 5.1.5对重大及系统性的质量改进,品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改进的要求或建议进行分析并组织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5.1.6品质部将《质量改进计划》报总经理审批。 5.1.7质量计划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1.8非重大的或系统性的质量改进可不编制《质量改进计划》。 5.2质量改进的实施: 5.2.1重大及系统性的质量改进由品质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按总经理批准后的《质量改进计划》实施质量改进。 5.2.2管理评审提出的质量改进要求由品质部组织各有关部门实施质量改进并将改进活动记录于《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发放一览表》。

安全检查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安全检查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1)常规检查: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的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SCL)是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每个检查表均需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负责人等,以便分清责任。安全检查表的设计应做到系统、全面,检查项目应明确。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 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②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③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④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我国许多行业都编制并实施了适合行业特点的安全检查标准,如建筑、火电、机械、煤炭等行业都制定了适用于本行业的安全检查表。企业在实施安全检查工作时,根据行业颁布的安全检查标准,可以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检查表。 (3)仪器检查法: 用于获得机器、设备内部的缺陷及作业环境条件的真实信息或定量数据,以便发现不安全隐患,为后续整改提供信息。因此,必要时需要实施仪器检查。由于被检查的对象不同,检查所用的仪器和手段也不同。

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a.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b.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c.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危险因素; d.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e.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f.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记录表格或记录本; g.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a.访谈; b.查阅文件和记录; c.现场观察; d.仪器测量。 (3)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依据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找出主要问题,即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要时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检验。 (4)作出处理决定: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对复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验证,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