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实验报告 (1) (5)

SDN实验报告 (1) (5)
SDN实验报告 (1) (5)

信息网络基础研讨专题实验

(SDN网络部分)

姓名:单赟吉

学号:

班级:通信1109班

指导教师:赵永祥

实验时间:第十周周二

(一) openflow交换机的手动配置

1、实验目的

1.数据openflow交换机的手动配置环境

2.配置openflow交换机初始信息

3.手动配置转发表,实现主机之间通信

2、实验原理

关于openflow交换机的实验系列由五个实验构成,这前四个实验须按顺序进行,因为后面的实验需要应用前面实验搭建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第一个实验“openflow交换机的手动配置”熟悉交换机的手工配置环境,实现转发表的手工配置,配置交换机控制端口的地址;第二个实验搭建控制器的软件环境,实现控制器和交换机的互联,运行控制器应用程序,把openflow交换机的功能通过程序实现为一个二层交换机;第三个实验编写一个简单的控制器软件,实现一个简单的广播交换机功能;第四个实验编写一个控制器软件,实现流表的下发和删除,通过这个实验测试控制器提供的编程接口。

第五个实验研究在仿真软件中测试控制器程序和功能,同学们可以在自己计算机上调试好程序以后,再到真实的物理机器上实验,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

分组交换机按照转发表把某一个输入端口的分组搬移到另外一个输出端口

上输出。转发表实现分组目的地址和交换机输出端口之间的映射。转发表决定了交换机的行为。

传统的交换机根据标准协议形成转发表,这部分代码封装在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交换机的运营者不能对转发表的形成继续修改,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交换机的速率和可靠性。但是,运营者不能根据网络的具体特点和业务特性对交换机的转发行为进行专门的定制和设计,影响新业务的提供和增加网络运营成本。

OpenFlow交换机把控制层面和转发层面分离,交换机的转发表可以由运营者手工本地配置,或者通过控制器远程修改和控制。在实际使用环境中,通过控制器远程修改和控制交换机流表。一个控制器就可以控制全网的交换机,控制器可以从全网的角度对每一个交换机的流表进行配置,从而实现全局优化和快速提供新的业务,极大降低了人工运营成本。

国家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了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的消息格式和交互过程,基于OpenFlow交换机的网络又称为软件定义网络,在大的数据中心已经实用。

在OpenFlow网络中,所有的转发决策从各个交换机转移到控制器上,由控制器集中管理数据包的转发策略,通过OpenFlow协议负责与所有网络交换机进行交互,配置数据转发路径。

OpenFlow网络示意图如上图所示,所有的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由控制器(Controller)统一控制决定,OpenFlow交换机只负责转发数据包。

控制器通过对交换机下发流(flow)来实现上述控制流程。一个OpenFlow 交换机通常包含多个流表,每个流表含有多条流表条目(flow entries),每条条目由匹配域(match fields),计数器(counters)和指令(instructions)组成。匹配域定义待匹配的数据包特征,如数据包到达的交换机入端口、源以太网地址、目的以太网地址、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VLAN标签。计数器用于对匹配流表的流量统计,更新进入OpenFlow与流匹配的数据包个数以及总字节数。指令用于修改匹配报文的动作集合,决定报文的转发操作,通常的操作有输出数据包到某端口、修改数据包首部信息等。

控制器和OpenFlow交换机之间通过OpenFlow消息实现信息交互。当一个数据包到达交换机时,如果与流表中的某一条流相匹配,便顺序执行该条流指令

11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11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理与电阻串并联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 表测量电压、电流。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 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 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 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 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三、实验数据分析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测量值验证 (1)对于最左边的外围网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U1-U2-U3?20V-8.889V-11.111V?0故满足KVL。 (2)对于最大的外围网孔,取逆时针为参考方向得: U1?I5?R3-U2?20V?(-0.111?100)V-8.889V?0 (3)对于节点4,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I1?I2?I3?(--0.444)A?(-0.222)A?(-0.222)A?0 (4)对于节点7,取流进节点的电流方向为正得: -I3?I4?I5?(--0.222)A?(-0.111)A?(-0.111)A?0 理论计算值 U1?I1?(R1?R2//R3//R4) IU1204 1?(R?A?A 1?R2//R3//R4)459 I3//R4 2?R RR?I?1?4A?2 1A 2?R3//4299 I(I422 3?1-I2)?(9-9)A?9A IR1 312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数学分析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09级数本一班 学号: 2009403078 姓名: 王h 实验一 函数极限(黑体三号) 【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Matlab 求极限的方法2.通过Matlab 实验理解掌握极限的定义。 【实验内容】1.求函数极限 2. 求数列极限 3. 了解函数在某点连续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软件平台】实验使用MATLAB 软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阐述实验的原理、方案、方法及完成实验的具体步骤等,对于必须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实验,要附上编写的程序) 一、 实验原理:1.运用数列极限的定义。2.函数极限的定义。3.函数) (x f 在0x 点连续的定义。4.运用极限)(lim x f 与)(lim x f 存在的充要条件。 二、 实验方案与方法:首先了解极限的定义,然后运用Matlab 软件编写 程序求极限。在使用Matlab 时要会运用声明符号变量syms,并且针对函数求极限的情况(左极限或右极限以及趋近于某点的左右极限等不同情况)编写相应的程序。 三、 实验步骤: 1. 先确定函数极限求∞ →n lim n n ,) 1ln(cos 1lim +-→x e x x x ,2 2 ) 2(sin ln lim x x x -→ ππ ,x x arctan lim ∞ →, x x x x 2) 1( lim +∞ → 2. 以第一个为例编写程序如下:

3.再求数列极限618 .02 15lim 1 ≈-= +∞ →n n n F F (其中已知数列 ] )2 5 1( )2 5 1[(5 1F 1 1 ++--+= n n n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与讨论】

计算机手工模拟实验报告.doc---完整版---副本

计算手工模拟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郑州大学商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实验概况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此账套的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网络,使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学习和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础的操作方法,以加强我们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于基本操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对于基本会计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的双向统一。另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个人亲自尝试出纳员、存货核算员、成本核算员、工资核算员、记账员、会计主管等多项工作,从而对会计的各个岗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达到学生从全面角度,认识、了解、掌握会计工作的要求。 二、实验的要求 1、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规范等基础知识; 2、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实验企业所发生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3、掌握模拟实验企业建立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实 务操作流程。 第二部分:实验的内容及具体操作的程序 一、实验内容: (一)模拟企业概况 单位名称:天海振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住所:天海市珠江道15号 法定代表人:杨帆

纳税识别号:19547365 开户银行:工行陈塘分理处 账号:60488-148 行号:604 设立日期:2002年12月20日 电话:2 (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 1、会计核算方面采用科目汇总表记账程序(每半个月汇总一次)会计核算。 2、企业使用机打“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营业税5%、教育费附加3%, 核定每月交纳一次增值税。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存货采取永续盘存制。 4、固定资产折旧采取平均年限法。 5、企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6、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应付福利费分别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1.5%、14% 提取。工会经费提取后划拨工会账户,职果张经费采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7、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按受益原则,根据计量记录、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制造 费用按生产人员工资进行分配,生产成本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8、企业业务招待费按年销售额的0.4%限额列入管理费用,年末按照应收账款余 额的0.5%提取坏账准备金,差旅费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报销。 9、企业每月按25%的税率预缴所得税,于每月结束后10日内办理完税入库手续, 年底清算,多退少补。 10、利润分配:按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 然后按45%比例向投资者分配红利。 (三)本次实验过程 1、期初建账。建立明细分类账,日记账,总账。登记期初余额。 2、经济业务处理。

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中心(室):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分室: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实验项目名称:IEEE802标准和以太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年级:2014级 姓名:刘成学号:20140657031105 日期:2016年11月3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以太网的报文格式 2. 掌握MAC 地址的作用 3. 掌握MAC 广播地址的作用 4. 掌握LLC 帧报文格式 5. 掌握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6. 掌握协议栈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帧的过程 二.实验环境 三.实验内容 练习 1 领略真实的MAC 帧 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相应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请检查网络连接。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新建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CMP 协议)。 2. 主机A ping 主机B,察看主机B 协议分析器捕获的数据包,分析MAC 帧格式。 3. 将主机B 的过滤器恢复为默认状态。练习 2 理解MAC 地址的作用 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A、B 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B 的操作。 1. 主机B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A 的MAC 地址)。 2.主机A ping 主机B。 3.主机B 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 所发送的ICMP 数据帧,并分析该帧内容 练习 3 编辑并发送MAC 广播帧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1. 主机 E 启动协议编辑器。2. 主机 E 编辑一个MAC 帧:目的MAC 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 地址:主机 E 的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大于0x0600 数据字段:编辑长度在46—1500 字节之间的数据 3. 主机A、B、C、D、F 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源MAC 地址为主机 E 的MAC 地址)。4. 主机E 发送已编辑好的数据帧。5. 主机A、B、C、D、F 停止捕获数据,察看捕获到的数据中是否含有主机E 所发送的数据帧。●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 作为目的MAC 地址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还需回答思考问题) 本机IP :169.254.112.31 本机MAC :7427EA-F01A1B 目标IP:169.254.62.201 目标MAC:7427EA-F0FA9D 练习1.2结果截图

课 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 2012年 课程名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指导教师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验日期 **********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2013 年1月 12 日

实验项 目名称系统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上机实验 实验目的SPSS软件中factor analysis的计算机操作及结果分析,使学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要求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与结果分析,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题目: 实某地区35个城市2004年的7项经济统计指标数据(见附表)(1)试用最短距离聚类法对35个城市综合实力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验并画出聚类谱系图。 (2)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5个城市7项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内并分析其综合实力。 注: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容要求: 将SPSS软件的分析过程的关键步骤截图说明,需要计算 的地方要写出详细计算步骤。 实聚类分析:1.选择菜单项: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分析,在系统聚类分析对话 验框中将“城市编号”变量选入“标注个案(C)”中,将其他变量选入“变量框”中,如图一所步在“分群”单选框中选中“个案”,表示进行的是Q型聚类。在“输出”复选框中选中“统计量” 骤和“图”,表示要输出的结果包含以上两项。

图一: 2. 单击“统计量(S)”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统计量”对话框中选择“合并进程表”、“相似性矩阵”,表示输出结果将包括这两项内容。 3.单击“绘制(T)”按钮,在“系统聚类分析:图”对话框中选择“树状图”、“冰柱”,表示输出的结果将包括谱系聚类图(树状)以及冰柱图(垂直)。 4.单击“方法(M)”按钮,弹出“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话框。“聚类方法(M)”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方法,本实验中选择“组间联接”:“度量标准-区间(N)”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的几种度量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转换值-标准化(S)”选项条中可选项包括几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本实验中选择“全局从0到1”。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实验报告记录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实验名称:RJ-45接口与网卡设置 一.题目 二.实验设备仪器(软件环境) ⒈RJ-45压线钳 ⒉双绞线剥线器 ⒊ RJ-45接头 ⒋双绞线 ⒌网线测试仪 ⒍网卡 三.试验目的 1.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学会制作RJ45接头。 2.学会测线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网卡的安装与设置。 四.试验内容及步骤 1.网线制作 (1)按以下步骤制作网线(直通线): ●抽出一小段线,然后先把外皮剥除一段; ●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 ●根据标准排线(注意这里非常重要); ●铰齐线头(注意线头长度); ●插入插头; ●用打线钳夹紧; ●用同样方法制作另一端。 (2)网线的检查、测试 可以使用网线测试仪或万用表测试网线连接逻辑是否正确。网线制作好后,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网卡和交换机的插口内,开机后对应的指示灯应闪亮。 2.网卡的安装与设置 (1)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一.将网卡插入计算机主板的插槽内,启动计算机; 二.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双击【添加硬件】 图标; 三.弹出【添加硬件向导】,在设备列表中选择所用的网卡设备,插入带有网卡驱动程序的 光盘(或磁盘),按向导提示逐步安装驱动程序; 四.若安装成功,向导会给出正确的提示。

(2)网络协议的添加(此步可略) 一般情况下,安装好网卡的驱动程序以后,最基本的TCP/IP网络协议会自动被添加到系统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我们手动添加/删除网络协议: ●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双击【网 络连接】图标; ●打开【网络连接】窗口,选中【本地连接】图标,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 【属性】; ●进入【属性】对话框,选【常规】项,单击【安装】按钮; ●弹出【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在【单击要安装的网络组件类型】列表中 选【协议】,单击【安装】; ●弹出【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在【网络协议】列表中选择所要的协议,单击 【确定】按钮。 (3)网卡的设置 网卡安装成功后,必须对其进行配置,配置前,必须到网络中心申请到合法的IP地址,并得到网络中心提供的域名及其IP地址、网关的IP地址。 (1)打开【网络连接】中“本地连接”的【属性】窗口; (2)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 (3)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分别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 网关”、“DNS服务器”等项。 3.网络连通的测试 常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连接,格式: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参数含义 -t 校验与指定计算机的连接,直到用户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由count指定数量的ECHO 报文,默认值为 4。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length 指定数据长度的ECHO报文。 默认值为64字节,最大值为8192 字节。 -f 在包中发送“不分段”标志,该包将不被路由上的 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ttl指定的数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tos指定的数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发出报文和返回报文的 路由。指定的Count值最小可以是1,最大可以是 9 。 -s count 指定由count指定的转发次数的时间邮票。 -j computer-list 经过由computer-list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 文。中间网关可能分隔连续的计算机(松散的源路 由)。允许的最大IP地址数目是9。 -k computer-list 经过由computer-list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

11级建筑《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报告(学生) 2

建筑工程测量 实验报告 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年月日 实验报告一

日期 20131013 班组学号姓名 ㈠完成下列填空 1.安置仪器后,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目镜看清十字丝,通过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转动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调焦镜消除视差,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最后读数。 2.消除视差的步骤是转动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 调焦镜使目标清晰。 ㈡实验记录和计算 1.记录水准尺上读数填入表1-1中。 表1-1 2.计算(注:依据[黑+(红-K)]/2的结果数据) ⑴ A点比B点(高、低)高 m。 ⑵ A点比C点(高、低)低 m。 ⑶ B点比C点(高、低)低 m。 ⑷假设C点的高程H C= 136.785 m,求A点和B点的高程,即:

A A= -265.715 m, H B= -471.715 m,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 I= 1019.785 m。 ㈢写出图1-1中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 图1-1 1)目镜;2)望远镜物镜; 3)水准管;4)水平微动螺旋; 5)圆水准器;6)校正螺丝; 7)水平制动螺旋;8)准心; 9)脚螺旋;10)微倾螺旋; 11)水平微动螺旋;12)物镜对光螺旋; 13)缺口;14)三角架。 实验报告二水准测量 日期班组学号姓名 ㈠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实验数据记入表2-1,进行高程的计算,并进行验算,以确保各项计算准确无误。 表2-1 水准测量的外业记录及其高程计算

续表

㈡水准测量的内业整理及待测点的高程计算将表2-1的计算结果填入表2-2,求各个待定点的高程 表2-2 各待定点高程的计算

实验报告总结(15篇汇总)

实验报告总结第1篇 课程学习和实验的操作诚然是一门专业课必须要去做的,能够使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桌面GIS的功能与菜单操作以及对地形分析等等的实验操作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我很多思,给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专题地图和数据处理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具体的认识。经过这次课程实验学习,我掌握专业软件件的简单运用;掌握地图专题制作的不一样方法,地图匹配,属性修改,数据处理,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和网络分析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制图方法和技术,也懂得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应用的实验资料主要包括专题地图的制作,GIS的矢量化分析,数据误差校正,GIS数据格式转换,空间内插等等。每一步都需要大家仔细的揣摩研究,并且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确定,也就在整体上把握住方向,接下来,就是把它细化,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实验模块。可是这个过程曲折可谓一言难尽。整个半天都是对着电脑,不然就是翻阅书本。再此期间我失落过,因为自我不懂的地方还很多。在做GIS实验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味无穷,好多数据都是一边做一边为后面的操作打基础的,如果出现误差或者错误,就会导致后面的一些实验操作无法正常的开展和完成,这更是使我体会到仅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才能做好事情。本次的这些实验加强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本事,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 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加强理解。培养我查阅资料的本事和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本事。经过实际操作,应用软件的分析方法,并培养严认真的工作作风,在制作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不是很理解,但当我做完这些实验后,有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操作时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是因为粗心造成的,也有的是用错方法,总之就是实现不。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的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得不牢固。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GIS实验中,不仅仅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本事,在各种其它本事上也都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应对社会的挑战,仅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忙。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趣味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能够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应对需要应对的事情。 实验报告总结第2篇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解决。 此次课程实验学习给自我最大的感触是,不管什么样的软件,懂的也好不懂

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报告

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商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学生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实验概况与内容 一、实验的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模拟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为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操作训练,有目的地检验和复习所学的会计理论、方法、技能和技巧通过实际的操作,使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把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具体的操作,使我们能够形象地掌握各种业务的处理及记账凭证的填写方法,掌握账簿的处理及登记方法,掌握成本核算方法,掌握各种报表的编制方法,掌握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方法,同时,我们可以体验在不同岗位进行不同操作,使之在实验中,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职业工作能力,为我们今后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实验要求 ①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规范等基础知识; ②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实验企业所发生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③掌握实验企业建立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实务操作流程。 二、实验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 津阳市永安公司是批零兼营的以零售为主的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五金、百货、家电等商品,分设一部四柜组,其中一部为批发部,四柜组为小百货组、五金家电组、鞋帽组、针织服装组。

开户行及账号:中国工商银行贵溪分理处 5189958。 地址:津阳市盛兴路160号。 经营规模: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纳税人识别号:235678902283156。 所得税税率:25% 2、内部主要财务会计制度 (1)批发商品流转业务核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①库存商品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按商品品名开设明细账进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 ②“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按批发设置明细账,以便结转成本。 ③商品销售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17%。 ④商品销售成本本月末采用先进先出法,在“库存商品——批发”账户中倒算并结转成本。平时只填制出库单。 (2)零售商品流转业务核算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①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库存商品”账户按零售分设小百货组、五金家电组、鞋帽组、针织服装组分户进行明细核算。 ②“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按批发设置明细账,以便结转成本。 ③商品销售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为17%。 ④商品销售实行“价税合一”、平时“商品销售收入”反映含税(增值税、下同)销售额,月末按下列公式调整为不含税销售额,以此计算冲销已销商品收入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 ⑤商品销售成本按含税销售额随销随转办法,注销书屋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反映含税售价与不含说进价之差的数额,并按前述四柜组分别核算。 ⑦月末,按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计算并分摊已销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3)本公司采用的是非定额的备用金制度 3.实验过程

变压器实验报告汇总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机学 实验项目:三相变压器的空载及短路实验专业班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2014年11月21日 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电机学老师:曾成碧 报告撰写:

一、实验目的: 1 用实验方法求取变压器的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 2 通过空载及短路实验求取变压器的参数和损耗。 3 计算变压器的电压变化百分率和效率。 4掌握三相调压器的正确联接和操作。 5 复习用两瓦特法测三相功率的方法。 二.思考题的回答 1.求取变压器空载特性外施电压为何只能单方向调节?不单方向调节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因为当铁磁材料处于交变的磁场中时进行周期性磁化时存在磁滞现象。如果不单方向调节变压器外施电压,磁通密度并不会沿原来的磁化曲线下降,所以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如何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铜、铁损耗和参数?实验过程中作了哪些假定? 答:变压器的空载实验中认为空载电流很小,故忽略了铜耗,空载损耗近似等于变压器铁耗Fe P P ≈0,同时忽略了绕组的电阻和漏抗。空载时的铁耗可以直接用两瓦特法测得,根据公式2 003/I P r m ≈可以求得励磁电阻,由003/I U Z m ≈可以求得励磁阻抗,由2 2 k m m r Z X -=可以求得励磁电抗值。 在变压器的短路实验中,由于漏磁场分布十分复杂,故在T 形等效电路计算时,可取k x x x 5.0'21==σσ,且k r r r 5.0'21==。同时由于外加电压低,忽略了铁耗,故假设短路损耗等于变压器铜耗。短路损耗k P 可直接由两瓦特法测得,有公式k k k I P r 2/=可得k r ,k k k I U Z 3/=,故k k k r Z x 22-=。 3.空载和短路实验中,为减小测量误差,应该怎样联接电压接线?用两瓦特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原理。 答:变压器空载实验中应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因为空载实验测量的是励磁阻抗,阻抗值较大,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会有明显的分流作用,从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变压器短路实验应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因为短路实验中测量的是漏阻抗,

计算机模拟基元反应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 了解分子反应动态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 2. 掌握准经典轨线法的基本思想及其结果所代表的物理涵义。 3. 了解宏观反应和微观基元反应之间的统计联系。 【实验原理】 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碰撞并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或原子的过 程,模拟出碰撞规律,发生反应的概率等,将真实的反应过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来。 本实验采用准经典轨线法,以经典散射理论为基础的分子反应动态学计算方法。 设一个简单的反应体系,A+BC ,二者碰撞时,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发生 A+BC(non-reactive collision) B+AC(reactive collision) A+BC → C+AB(reactive collision) ABC(complex) A+B+C(dissociation) 本法将A 、B 、C 三个原子都近似看作是经典力学的质点,通过考察它们的坐标和动量 (广义坐标和广义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就能知道原子之间是否发生了重新组合,即是否 发生了化学反应,以及碰撞前后各原子或分子所处的能量状态,这相当于用计算机来模拟 碰撞过程,所以准经典轨线法又称计算机模拟基元反应。通过计算各种不同碰撞条件下原 子间的组合情况,并对所有结果作统计平均,就可以获得能够和宏观实验数据相比较的理 论动力学参数。 1. 哈密顿运动方程 设一个反应有N 个原子,它们的运动情况可以用3N 个广义坐标q i 和3N 个广义动量p i 来描述。若体系的总能量计作H (是q i 和p i 的函数),按照经典力学,动量和坐标随时间的变 化情况符合下列规律 ()()i N N i i N N i p q q q p p p H t q q q q q p p p H t p ??=??-=321321321321,,,,,,,d d ,,,,,,,d d 对于A 原子和BC 分子所构成的反应体系,应当有9个广义坐标和9个广义动量,构成9 组哈密顿运动方程。根据经典力学知识,当一个体系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整个体系的质 心应当以一恒速运动,并且这一运动和体系内部所发生的反应无关。所以在考察孤立体系 内部反应状况时,可以将体系的质心运动扣除。同时体系的势能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 由体系中所有原子的静电作用引起的,所以它只和体系中原子的相对位置有关,和整个体 系的空间位置无关,因此只要选取适当的坐标系,就可以扣除体系质心位置的三个坐标, 将A +BC 三个原子体系的9组哈密顿方程简化为6组方程,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若选取 正则坐标系,有三组方程描述质心运动的可以略去,还剩6组12个方程。以正则坐标表示 的哈密顿能量函数表达式是 ()∑∑==++=31i 621642BC 2BC A,,,,2121 q q q V P p H i i i μμ 式中,μA ,BC 是A 和BC 体系的折合质量;μBC 是BC 分子的折合质量。若能知道V 就得到 哈密顿方程的具体表达式。

以太网交换配置实验报告

以太网交配置实验报告 郴州师范学校王资生 2012-11-14 任务要求: 1、掌握以太网交换原理; 2、掌握Vlan配置方法; 3、掌握三层交换原理; 4、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 实验一用trunck口实现Vlan跨交换机扩展要求: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在SW0上进行正确的配置,要求实现PC0和PC1之间不能通信,PC2和PC3之间不能通信,PC0和PC2之间可以通信,PC1和PC3之间可以通信。 IP设置: 实验步骤: 一、建立好数据连接。如上图 二、设置好各IP,具体如下: PC0:192.168.1.1 255.255.255.0 PC1:192.168.1.2 255.255.255.0 PC3:192.168.1.3 255.255.255.0 PC4:192.168.1.4 255.255.255.0 三、配置交换s1

代码如下: 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 和Vlan 20 Switch>en Switch#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vlan 20 2、指定两个端口fa0/1 和fa0/2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f)#interface 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0 3、设置交换机S1与S2连接端口类型,端口fa0/3允许fa0/1和fa0/2通过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r trunk 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 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owed vlan 10,20 5、查看配置情况,是否成功。 Switch#show run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1133 bytes ! version 12.1 no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Switch ! ! spanning-tree mode pvst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port mode access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会计课程实验报告

会计课程实验报告 篇一:会计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会计学专业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模拟企业会计业务处理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会计学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20 年月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会计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该课程是实践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会计理论学习的继

续。 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使用计算机,通过系统完整的练习,模拟会计主体处理会计业务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体会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训练基本技能,为进一步从事财务分析等会计管理工作做准备。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更高要求,提高在校学生实操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特点,开设本课程。 二、实验原理 严格遵照会计准则,并根据系统所提供的相关会计核算资料,按照会计学原理中会计核算的步骤进行账务处理,按照会计监督的要求进行账务核对和监督;按照复式记账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进行凭证登记,账簿登记和对账工作。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系统 四、结果预测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五、实验步骤 (一)设置账户 (二)根据会计核算资料,填制各类原始凭证

(三)根据所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四)根据每张记账凭证,详细登记日记账、明细账以及科目汇总表 (五)根据所填制账簿,登记总账 (六)查账对账 (七)根据所填制总账,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 (八)会计档案保存 六、实验结果 1、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 篇二:会计实验报告 《会计学》实验报告 实验室会计与财务实验室 所属课程名称实验类型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班级学号 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及要求】 《会计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主要阐明的是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

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注射模成型计算机模拟技术姓名: 班级: 学号: 学院: 指导老师: 日期:年月

实验一:注射过程流动分析实验 1、实验目的: ②掌握MoldFlow软件的网格划分、网格诊断、网格修复等前处理操作技术; ②了解塑料材料在模具内流动中注射工艺参数对注射制品缺陷的影响,预测 注射成型制品的缺陷,控制塑料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方式,掌握保压工艺曲线的优化方法,改善成型制品的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 2、实验内容(原始方案): 用Pro/E创建一个三维制品模型,通过STL格式导入到MoldFlow软件中,再根据制品材料选择相应的成型工艺参数,设置好合理的工艺参数。接下来对制品进行网格划分,网格诊断和网格修复等前处理操作技术,然后进行模拟填充过程和保压过程,通过填充过程得到填充时间、填充压力、熔体前沿的温度在制件厚度方向的分布、熔体的流动速度、分子趋向、剪切速率及剪切应力、气穴及熔接痕位置等,并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直观的显示出来,通过保压过程可以得到保压时间。在得到相应的工艺参数之后,再对相应的制品缺陷进行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和保压工艺曲线,从而改善制品缺陷,提高一次试模的成功率。 3、实验数据: (1)、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60o C,型腔温度60o C,注射时间为1.25s。得出制件的结果:

(2、)采用二级保压压力(70Mpa 3.5s,50 Mpa 3.5s)得到的制件情况

(3)、工艺参数为:熔体温度260o C,型腔温度60o C,注射时间为2.25s。并采用二级保压压力(70Mpa 3.5s,50 Mpa 3.5s)得到的制件情况

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doc

《宽带通信网综合实验报告》 组员:XX 组员:XX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FTTx实验 【实验步骤和结果】 1、根据图13所示,搭建系统,其中三台ONU接计算机终端,还有一台ONU 接IPTV机顶盒。用ping命令检查接入系统是否可以连通?如果不能连通,请分析原因。如果可以连通,使用tracert命令检查路由,并给出HTTx的路由信息。 图1(ping) 图2(tracert) 2、用ipconfig检查接入终端的IP地址和网关,记录下来,并与LAN接入的地 址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经比较发现,两个地址的网段不同。

图3为ipconfig命令 图4为LAN接入地址 3、用telnet远程登录R4101路由器,记录有关光接口的配置信息。 ESR实验 【实验步骤和结果】 1、搭建系统,将三台S2016交换机组成一个ESR环,确定主节点为S2016(1),从节点 为S2016(2)和S2016(3)。 S2016(1)系统地址S2016(2)系统地址S2016(3)系统地址 192.168.6.249 192.168.6.250 192.168.6.251

(1)先配置主交换机: (2)进入ESR配置模式,并将该交换机配置成主站: (3)置ESR环所用接口和VLAN,并使能该ESR: (4)配置从交换机: 先对S2016(2)进行配置:

步骤同上,对S2016(3)进行相同配置。 (5)使用ping 192.168.6.254命令查看网络,网络连通成功。 3、人为切断ESR环路,由于前面对主、从交换机的成功配置,使得ESR域的master node 控制其第二接口的阻塞实现了保护倒换功能。系统正常运行。 S2016(1) S2016(2) S2016(3) 端口连接和用途端口用途端口用途 16 连接S2016(1) 15 连接S2016(1) 15 与S2016(2)连接, 用作组建ESR环 15 连接S2016(3) 16 连接S2016(2) 16 与S2016(3)连接, 用作组建ESR环

实验报告11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输入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1303班 学号:201383097 学生姓名:王英明 同组人:刘阳 完成日期:2016年5月26日

一、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见数据报告。 二、实验结果的分析 1、整理数据,算出在测量线上测得的器件的阻抗的测量值(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标出。 测量H面喇叭天线输入阻抗 归一化阻抗为1.169-j0.55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2、实验现象及存在的问题的讨论。 调匹配过程: 从调匹配过程的史密斯圆图(见下图)可以看出调匹配过程曲线逐渐接近匹配点。当 =1.026时,由于近乎匹配,实验精度无法测量,不能计算出其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但不管转多少角度,其依然是很接近匹配点。 归一化阻抗为1.3072-j0.4558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归一化阻抗为1.204+j0.029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归一化阻抗为1.0998+j0.0622 点TP3即为该归一化值在smith圆图上 的位置 三、问题与建议、体会 1、测量微波元件阻抗时,为什么首先在测量线上确定“等效负载参考面”? 当确定其相移时,需要有参考位置才能在换上喇叭天线导致行驻波相移之后确定其相移大小。 2、测量dmin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节点的移动方向?如何决定dmin? 只有知道节点的移动方向,在利用smith圆图时才知道应该是往源转动还是往负载方向移动。 利用交叉读数取中值法确定dmin位置,所有的特征点都应该用交叉读数法以证明其正确性。 3、试说明滑动单螺调匹配时,造成匹配频率敏感性的原因,通过实验你能说明滑动单螺调匹配器有哪些特点吗? 正常工作时,工作模式在TE10模,若频率变化可能会出现别的工作模式或全部截止,导致结果有误。故匹配频率敏感性主要是多模传输造成的。 滑动单螺调匹配器是插入矩形波导中的一个穿深度可以调节的螺钉,并可沿矩形波导宽壁中心无辐射缝作纵向移动。 本实验需要耐心和细心,慢慢逼近匹配点。处理数据时学会了利用画smith圆图求归一化阻抗,验证发现smith圆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一致。Smith圆图确实是很好用的方法。

实验报告总结(精选8篇)

《实验报告总结》 实验报告总结(一): 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争取一次性做好,人生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实验报告总结(二):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经验与体会,这些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记下来与大家共勉: 1.手脚勤快,热心帮忙他人。初来匝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都就应用心去完成,也许自己累点,但你会收获很多,无论是知识与经验还是别人的称赞与认可。 2.多学多问,学会他人技能。学问学问,无问不成学。知识和经验的收获能够说与勤学好问是成正比的,要记住知识总是垂青那些善于提问的人。 3.善于思考,真正消化知识。有知到识,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你真正学会去思考时,他人的知识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4.前人铺路,后人修路。墨守陈规永远不会有新的建树,前人的道路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另辟蹊径更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