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DE 经过点A ,DE ∥B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A

B =∠EA

C B .∠EAC =∠C C .∠EAB+∠B =180°

D .∠DAB =∠B

2.如图,直线a ∥b ,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

数为( )

A .30°

B .32°

C .42°

D .58°

3.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 ,B ,C 为直线m 上三点,PA =4cm ,PB =5cm ,PC =2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 A .4cm

B .2cm ;

C .小于2cm

D .不大于2cm

4.如图,已知AD

EF

BC ,BD GF ∥,且BD 平分ADC ∠,则图中与1∠相等的

角(1∠除外)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5. 如图,a ∥b ,点A 在直线a 上,点B ,C 在直线b 上,AC ⊥b ,如果AB=5cm ,BC=3cm ,那么平行线a ,b 之间的距离为( )

A .5cm

B .4cm

C .3cm

D .不能确定

6.如图,在△ABC 中,AB=AC ,CD∥AB,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若∠A=30°,则∠DCE 的大

小为( )

A .30°

B .52.5°

C .75°

D .85°

7.如图,若180A AB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2∠=∠

B .24∠∠=

C .13∠=∠

D .23∠∠=

8.已知//DE FG ,三角尺ABC 按如图所示摆放,90C ∠=?,若137∠=?,则2∠的度

数为( )

A .57°

B .53°

C .51°

D .37°

9.已知,//AB CD ,且2CD AB =,ABE △和CDE △的面积分别为2和8,则

ACE △的面积是( )

A .3

B .4

C .5

D .6

10.如图,1∠与2∠是同位角的共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已知:如图,直线a ∥b ,∠1=50°,∠2=∠3,则∠2的度数为( )

A .50°

B .60°

C .65°

D .75°

12.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EF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线段A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EB ; ②点C 的对应点是点B ; ③AC ∥EB ;

④平移的距离等于线段BF 的长度.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3.如图, 已知//AB CF ,//CF DE , 90BCD ∠=?,则D B ∠-∠=_________

14.如果1∠的两边分别平行于2∠的两边,且1∠比2∠的2倍少30,则

1∠=________.

15.如图,AB ∥CD,BF 平分∠ABE,DF 平分∠CDE,∠BFD=35°,那么∠BED 的度数为_______.

16.一个七边形棋盘如图所示,7个顶点顺序从0到6编号,称为七个格子.一枚棋子放在0格,现在依逆时针移动这枚棋子,第一次移动1格,第二次移动2格,…,第n 次移动n 格.则不停留棋子的格子的编号有_____.

17.已知∠ABC=70?,点D 为BC 边上一点,过点D 作DP//AB ,若∠PBD=1

2

∠ABC ,则∠DPB=_____?.

18.如图,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AD ∥BC ,所添的条件是__________.

19.如图,ABC ?沿着由点B 到点E 的方向,平移到DEF ?.若10BC =,6EC =,则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

20.如图,AD ∥BC ,∠D=100°,CA 平分∠BCD ,则∠DAC=________度.

三、解答题

21.如图,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含有30°、60°的三角板如图放置,PA 、PB 与直线MN 重合,且三角板PAC ,三角板PBD 均可以绕点P 逆时针旋转. (1)①如图1,∠DPC = 度.

②我们规定,如果两个三角形只要有一组边平行,我们就称这两个三角形为“孪生三角形”,如图1,三角板BPD 不动,三角板PAC 从图示位置开始每秒10°逆时针旋转一周(0°<旋转<360°),问旋转时间t 为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是“孪生三角形”. (2)如图3,若三角板PAC 的边PA 从PN 处开始绕点P 逆时针旋转,转速3°

/秒,同时三角板PBD 的边PB 从PM 处开始绕点P 逆时针旋转,转速2°

/秒,在两个三角板旋转过程中,(PC 转到与PM 重合时,两三角板都停止转动).设两个三角板旋转时间为t 秒,以下两个结论:①CPD

BPN

∠∠为定值;②∠BPN +∠CPD 为定值,请选择你认为对的结论加以证

明.

22.为了探究n 条直线能把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 ①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 ②两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4部分; ③三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7部分; ④四条直线可把平面最多分成11部分; ……

把上述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列表分析: 直线条数 把平面最多 分成的部分数 写成和的形式 1 2 1+1 2 4 1+1+2 3 7 1+1+2+3 4 11 1+1+2+3+4 …

(1)当直线条数为5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写成和的形式:______; (2)当直线条数为10时,把平面最多分成____部分; (3)当直线条数为n 时,把平面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23.如图,已知//,60AM BN A ?

∠=,点P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与点A 不重合),

BC BD 、分别平分ABP ∠和PBN ∠,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 D 、

()1CBD ∠=

()2若点P 运动到某处时,恰有ACB ABD =∠∠,此时AB 与BD 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

理由.

()3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APB ∠与ADB ∠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写出它

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24.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所以在某些探究性问题中通过“构造平行线”可以起到转化的作用. 已知三角板ABC 中,60,

30,90BAC B C ∠=∠=?∠=??,长方形DEFG 中,

DE

GF .

问题初探:

(1)如图(1),若将三角板ABC 的顶点A 放在长方形的边GF 上,BC 与DE 相交于点M ,AB DE ⊥于点N ,求EMC ∠的度数. 分析:过点C 作CH GF ∥,则有CH DE ∥,从而得

,CAF HCA EMC MCH ∠=∠∠=∠,从而可以求得EMC ∠的度数.

由分析得,请你直接写出:CAF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EM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 类比再探:

(2)若将三角板ABC 按图(2)所示方式摆放(AB 与DE 不垂直),请你猜想写出

CAF ∠与EM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5.(1)如图1,已知直线//m n ,在直线n 上取A B 、两点,C P 、为直线m 上的两点,

无论点C P 、移动到任何位置都有:ABC

S

____________ABP S △(填“>”、“<”或“=”)

(2)如图2,在一块梯形田地上分别要种植大豆(空白部分)和芝麻(阴影部分),若想把种植大豆的两块地改为一块地,且使分别种植两种植物的面积不变,请问应该怎么改进呢?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中画出相应图形并简述理由.

(3)如图3,王爷爷和李爷爷两家田地形成了四边形DEFG ,中间有条分界小路(图中折线ABC ),左边区域为王爷爷的,右边区域为李爷爷的。现在准备把两家田地之间的

小路改为直路,请你用有关的几何知识,按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说明方案设计理由。(不计分界小路与直路的占地面积).

26.已知直线AB CD ∥,直线EF 与直线AB 、CD 分别相交于点E 、F .

(1)如图1,若160∠=?,求2∠,3∠的度数;

(2)若点P 是平面内的一个动点,连接PE 、PF ,探索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当点P 在图2的位置时,请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②当点P 在图3的位置时,请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③当点P 在图4的位置时,请直接写出EPF ∠、PEB ∠、PFD ∠之间的数量关系. 27.(问题提出)

(1)如图①,已知 AB ∥CD ,求证 :∠1+∠MEN+∠2=360°

(推广应用)

(2)如图②,已知 AB ∥ CD ,求∠1+∠2+∠3+∠4+∠5 +∠6的度数为___________. 如图③,已知 AB ∥CD ,求∠1+∠2+∠3+∠4+∠5 +∠6+…+∠n 的度数为_________.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1,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连接AC、BD.

(1)已知A(﹣3,0)、B(﹣2,﹣2),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内,且三角形ACO的面积是6,求点C、D的坐标;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定点M(1,0),两个动点E(a,2a+1)、F (b,﹣2b+3).

①请你探索是否存在以两个动点E、F为端点的线段EF平行于线段OM且等于线段OM,若存在,求出点E、F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E、F重合时,将该重合点记为点P,另当过点E、F的直线平行于x轴时,是否存在△PEF的面积为2?若存在,求出点E、F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逐一判断可得.

【详解】

解:∵DE∥BC,

∴∠DAB=∠A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E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选项正确;

∠EAB+∠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过点A 作AB ∥b ,∴∠3=∠1=58°,∵∠3+∠4=90°,∴∠4=90°﹣∠3=32°,∵a ∥b ,AB ∥B ,∴AB ∥b ,∴∠2=∠4=32°,故选B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3.D

解析:D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直线外的点与直线上垂足间的线段的长,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答案. 【详解】

当PC ⊥l 时,PC 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2cm ,

当PC 不垂直直线l 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PC 的长,即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2cm ,

综上所述: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不大于2cm , 故选D . 【点睛】

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4.D

解析:D 【分析】

依据AD EF BC BD GF ∥∥,∥,即可得到

1,1ADB DBC FGC EFG EHB ∠=∠=∠=∠=∠∠=∠,再根据BD 平分ADC ∠,即可得到

ADB CDB CFG ∠=∠=∠.

【详解】

解:∵AD EF BC BD GF ∥∥,∥,

∴11ADB DBC FGC EFG EHB ∠=∠=∠=∠=∠∠=∠,, 又∵BD 平分ADC ∠, ∴ADB CDB CFG ∠=∠=∠,

∴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7个,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充分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等量代换就可以解决问题.

5.B

解析:B 【分析】

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并由勾股定理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C ⊥b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B=5cm ,BC=3cm , ∴22AB BC -2253-(cm ),

∴平行线a 、b 之间的距离是:AC=4cm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勾股定理,关键是掌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

6.C

解析: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求得∠B=75°,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DCE=75°.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两底角的值,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问题.

7.C

解析:C 【分析】

由∠A+∠ABC=180°可得到AD ∥BC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

∵180A ABC ∠+∠=?,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B 【分析】

作GH ∥FG ,推出GH ∥FG ∥DE ,得到∠1=∠3,∠2=∠4,由90C ∠=?, 137∠=?,即可求解. 【详解】 作GH ∥FG ,

∵DE ∥FG , ∴GH ∥FG ∥DE , ∴∠1=∠3,∠2=∠4, ∵90C ∠=?, 137∠=?, ∴∠3+∠4=90?,即37?+∠2=90?, ∴∠2=53?,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B

解析:B 【分析】

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ABC 与ACD △的高相等,底边之比等于面积之比,设

ACE △的面积为x ,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AB CD

∴ABC 与ACD △的高相等 ∵2CD AB = ∴=2ACD ABC S S

设ACE △的面积为x ,则=8+=+ACD

CDE

ACE

S S

S

x ,=2+=+ABC

ABE

ACE

S

S

S

x

∴()822+=+x x 解得4x = ∴=4ACE

S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间的距离问题,由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得到两三角形的高相等,从而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概念对每个图形一一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详解】

图1:1∠与2∠是同位角; 图2:1∠与2∠不是同位角; 图3:1∠与2∠不是同位角; 图4:1∠与2∠是同位角;

只有图1、图4中1∠与2∠是同位角.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概念,熟记同位角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1.C

解析: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1+∠2+∠3=180°,再根据∠2=∠3,∠1=50°,即可得出∠2的度数. 【详解】 ∵a ∥b ,

∴∠1+∠2+∠3=180°, 又∵∠2=∠3,∠1=50°, ∴50°+2∠2=180°, ∴∠2=65°, 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

解析:D

根据平移的特点分别判断各选项即可.

【详解】

∵△ABC经平移得到△EFB

∴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E、F、B,②正确

∴BE是AC的对应线段,①正确

∴AC∥EB,③正确

平移距离为对应点连线的长度,即BF的长度,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的特点,注意,在平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对应点,仅对应点的连线之间才有平行、相等的一些关系.

二、填空题

13.90°

【分析】

根据AB∥CF,可得出∠B和∠BCF的关系,根据CF∥DE,可得出∠FED和∠D的关系,合并即可得出∠D―∠B的大小

【详解】

∵AB∥CF,∴∠B=∠BC F

∵CF∥DE

∴∠

解析:90°

【分析】

根据AB∥CF,可得出∠B和∠BCF的关系,根据CF∥DE,可得出∠FED和∠D的关系,合并即可得出∠D―∠B的大小

【详解】

∵AB∥CF,∴∠B=∠BCF

∵CF∥DE

∴∠FCD+∠D=180°

∴∠FCD+∠D-∠B=180°-∠BCF,化简得:∠D-∠B=180°-(∠BCF+∠FCD)

∵∠BCD=90°,∴∠BCF+∠FCD=90°

∴∠D―∠B=90°

故答案为:90°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将∠BCD分为∠BCF和∠FCD,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角度转换.

【分析】

由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画出图形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1比∠2的2倍少30°,∴∠1=2∠2-30°.

根据∠1的两边与∠2的两

解析:30或110

【分析】

由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画出图形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1比∠2的2倍少30°,∴∠1=2∠2-30°.

根据∠1的两边与∠2的两边分别平行,分两种情况:

如图①,根据平行可得,∠1=∠3,∠2=∠3,∴∠1=∠2,则

2∠2-30°=∠2,解得∠2=30°,∴∠1=30°;

如图②,根据平行可知,∠1=∠3,∠2+∠3=180°,∴∠1+∠2=180°,则

2∠2-30°+∠2=180°,解得∠2=70°,∴∠1=110°.

综上所述,∠1的度数为30°或110°.

故答案为:30°或11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由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15.70°

【分析】

此题要构造辅助线: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然后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

∵EG∥AB,FH∥A

解析:70°

【分析】

此题要构造辅助线: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然后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

∵EG∥AB,FH∥AB,

∴∠5=∠ABE,∠3=∠1,

又∵AB∥CD,

∴EG∥CD,FH∥CD,

∴∠6=∠CDE,∠4=∠2,

∴∠1+∠2=∠3+∠4=∠BFD=35°.

∵BF平分∠ABE,DF平分∠CDE,

∴∠ABE=2∠1,∠CDE=2∠2,

∴∠BED=∠5+∠6=2∠1+2∠2=2(∠1+∠2)=2×35°=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中的条件作出辅助线EG∥AB,FH∥AB,再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6.2,4,5

【解析】

【分析】

因棋子移动了n次后走过的总格数是1+2+3+…+n=12n(n+1),然后再根据题目中所给的第n次依次移动n个顶点的规则,可得到不等式最后求得解.

【详解】

解:因棋

解析:2,4,5

【解析】

【分析】

因棋子移动了n次后走过的总格数是1+2+3+…+n=n(n+1),然后再根据题目中所给的

第n次依次移动n个顶点的规则,可得到不等式最后求得解.

【详解】

解:因棋子移动了n次后走过的总格数是1+2+3+…+n=n(n+1),应停在第n(n+1)﹣7p格,

这时p是整数,且使0≤n(n+1)﹣7p≤6,分别取n=1,2,3,4,5,6,7时,

n(n+1)﹣7p=1,3,6,3,1,0,0,发现第2,4,5格没有停留棋子,

若7<n≤10,设n=7+t(t=1,2,3)代入可得, n(n+1)﹣7p=7m+12t(t+1),

由此可知,停棋的情形与n=t时相同,

故第2,4,5格没有停留棋子.

故答案为:2,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推理与论证,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运动规则,再列出式子来解答. 17.35或7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为点P在∠ABC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由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如图,当P点在∠ABC的内部时,

∵PD∥AB

∴∠P=∠ABP

∵∠PBD=∠ABC,∠A

解析:35或75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为点P在∠ABC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由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如图,当P点在∠ABC的内部时,

∵PD∥AB

∴∠P=∠ABP

∵∠PBD=1

2

∠ABC,∠ABC=70

∴∠PBD=35°

∴∠ABP=∠ABC-∠PBD=35°.

当点P在∠ABC的外部时,

∵∠PBD=1

2

∠ABC,∠ABC=70

∴∠PBD=35°

∴∠ABP=∠ABC+∠DPB=105°

∵PD∥AB

∴∠DPB+∠ABP=180°

∴∠DPB=75°.

故答案为:35或7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明确P点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进行求解. 18.∠EAD=∠B或∠DAC=∠C

【解析】

当∠EAD=∠B时,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当∠DAC=∠C时,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当∠DAB+∠B

解析:∠EAD=∠B或∠DAC=∠C

【解析】

当∠EAD=∠B时,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当∠DAC=∠C时,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当∠DAB+∠B=180°时,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

故答案是:∠EAD=∠B或∠DAC=∠C或∠DAB+∠B=180°(答案不唯一).

19.4

【分析】

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为BE=BC-EC=4,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平移的距离为BE=BC-EC=10-6=4,

故答

解析:4

【分析】

观察图象,发现平移前后,B、E对应,C、F对应,根据平移的性质,易得平移的距离为BE=BC-EC=4,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由题意平移的距离为BE=BC-EC=10-6=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要找到平移的对应点.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长度都等于平移的距离.

20.40° 【分析】

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 【详解】 ∵AD∥BC,

∴∠BCD=180°-∠D=80°, 又∵CA 平分∠BCD, ∴

解析:40° 【分析】

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 【详解】 ∵AD ∥BC ,

∴∠BCD=180°-∠D=80°, 又∵CA 平分∠BCD , ∴∠ACB=

1

2

∠BCD=40°, ∴∠DAC=∠ACB=40°.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

三、解答题

21.(1)①90;②t 为3s 或6s 或9s 或18s 或21s 或24s 或27s ;(2)①正确,②错误,证明见解析. 【分析】

(1)①由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可得:180,DPC CPA DPB ∠=?-∠-∠从而可得答案;②当//BD PC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PA BD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DP 时,有两种情况,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

//AC BD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角的和差关系求解旋转角,可得旋转时间;当//AC BP 时的旋转时间与//PA BD 相同;

(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D 在MN 上方时,当PD 在MN 下方时,①分别用含t 的代数

式表示,CPD BPN ∠∠,从而可得CPD

BPN

∠∠的值;②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CPD BPN ∠∠,得到BPN CPD ∠+∠是一个含t 的代数式,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1)①∵∠DPC =180°﹣∠CPA ﹣∠DPB ,∠CPA =60°,∠DPB =30°, ∴∠DPC =180﹣30﹣60=90°, 故答案为90;

②如图1﹣1,当BD ∥PC 时,

∵PC ∥BD ,∠DBP =90°, ∴∠CPN =∠DBP =90°, ∵∠CPA =60°, ∴∠APN =30°, ∵转速为10°/秒, ∴旋转时间为3秒; 如图1﹣2,当PC ∥BD 时,

∵//,PC BD ∠PBD =90°, ∴∠CPB =∠DBP =90°, ∵∠CPA =60°, ∴∠APM =30°,

∵三角板PAC 绕点P 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30°=210°, ∵转速为10°

/秒, ∴旋转时间为21秒,

如图1﹣3,当PA ∥BD 时,即点D 与点C 重合,此时∠ACP =∠BPD =30°,则AC ∥BP ,

∵PA∥BD,

∴∠DBP=∠APN=90°,

∴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

∵转速为10°/秒,

∴旋转时间为9秒,

如图1﹣4,当PA∥BD时,

∵∠DPB=∠ACP=30°,

∴AC∥BP,

∵PA∥BD,

∴∠DBP=∠BPA=90°,

∴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90°+180°=270°,∵转速为10°/秒,

∴旋转时间为27秒,

如图1﹣5,当AC∥DP时,

∵AC∥DP,

∴∠C=∠DPC=30°,

∴∠APN=180°﹣30°﹣30°﹣60°=60°,

∴三角板PAC绕点P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60°,

∵转速为10°/秒,

∴旋转时间为6秒,

AC DP时,

如图1﹣6,当//

(完整word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训练(典型难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训练【难题巧解点拨】 例1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例2如图,AB、CD两相交直线与EF、MN两平行直线相交,试问一共可以得到同旁内角多少对? 例3 例3已知:∠B+∠D+∠F=360o.求证:AB∥EF. 例4如图,∠1+∠2=∠BCD,求证AB∥D E。 【典型热点考题】 例1如图2—15,∠1=∠2,∠2+∠3=180°,AB∥CD吗? AC∥BD吗?为什么? AB EDA C A B C

例2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欲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样安排才能办到? 例3已知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a∥b,a与c相交于p,那么b与c也一定相交.请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 1.图2—17中,同旁内角共有 ( )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2、光线a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AB和CD之 间来回反射,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已知∠1=35°, ∠3=75°,则∠2= () A.50° B.55° C.66°D.65° 3、如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一个五角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它的每个角的度数为() A 45 B 0 30 C 0 360 40 4、如图3,把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使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65 EFB=o ∠,则AED' ∠等于() A.50oB.55oC.60oD.65o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所成8个角中有一对内错角相等,那么 ( ) A.8角均相等 B.只有这一对内错角相等

C. 凡是内错角的两角都相等,凡是同位角的两角也相等 D .凡是内错角的两角都相等,凡是同位角的两角都不相等 6、如图,在ABC V 中,已知AB=AC ,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BD=BC ,AD=DE=EB ,那么A ∠的度数是( B ) A 、30° B 、45° C 、35° D 、60° 7、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 的方向上 平行前进,则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以是 ( ) 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B.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左拐140° D.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40° 8、已知:如图,AB//CD ,则图中α、β、γ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α+β+γ=360? B 、α+β+γ=180? C 、α+β-γ=180? D 、α-β-γ=90? 9、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部时, 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 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 =∠1+∠2 (B)2∠A =∠1+∠2 (C)3∠A =2∠1+∠2 (D)3∠A=2(∠1十∠2) 二、填空题 1、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45AOB =o ∠,并将三角板沿OB 方向平移到如图17所示的虚线处后绕点M 逆时针方向旋转22o ,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 的夹角α为______o C A B D E O B A 22o α

人教版初一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及测试题精选

人教版初一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练习题及测试题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2_______, ⊥,∠=? 127,则∠= FOB__________. ∠=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 AB⊥CD,垂足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

∠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4)余角的定义:如果说补角是 180°的话,那么余角就是90°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 A B C D O ?P A B O

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⑴垂线与垂线段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例题:1.两条直线相交,有_____对对顶角,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_____对对顶角. 列题2 .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B.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一定互补 C.互补的两角不能都是钝角 D.互余且相等的两角都是45° 例题3.如果∠1与∠2互补,∠1与∠3互余,那么 ( ) A.∠2>∠3 B.∠2=∠3 C.∠2<∠3 D.∠2≥∠3 例题4 ∠1与∠2互余,∠2与∠3互补,∠1=63°,∠3=. 2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 题及拔高训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课标要求 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判定与性质 例1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 变成两个角的和。如图5,过E 点引一条直线EF ∥AB ,则有∠B =∠1,再设法 证明∠D =∠2,需证 EF ∥CD ,这可通过已知AB ∥CD 和EF ∥AB 得到。 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B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已知), 又∵EF ∥AB (已作), ∴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D =∠1+∠2, ∴∠BED =∠B +∠D (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 ∥CD ,求证:∠BED =360°-(∠B +∠D )。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 点的位置及结论。我们通常所说的∠BED 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 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B +∠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 ∥CD (已知), 又∵EF ∥AB (已作), ∴EF ∥C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 +∠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 +∠1+∠D +∠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 =∠1+∠2, A B E D 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考号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3.如图,如图,要从小河引水到村庄A ,请设计并作出一最佳路线,理由是:__________. 4.如图,∠1和∠3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角; ∠3和∠2是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角; 5.如图,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 1101=∠,则=2∠(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6.如图,∠1=700,a ∥b 则∠2=_____________, 7.一棵小树生长时与地面所成的角为80°,它的根深入泥土,如果根和小树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2等于°.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剩下十分钱:;斗牛. 9.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比是7:11,则这两个角分别为. 二、选择题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0.如图,∠1=62°,若m ∥n ,则∠2的度数为( ) (A)118° (B)28° (C)62° (D)38° 11.如图,直线m 、n 相交,则∠1与∠2的位置关系为( ) (A)邻补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对顶角 12.下面的每组图形中,右面的平移后可以得到左面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2 m n 2 3 4 n m 1 2 1第( 6)题b a 1 280° 第题 第8题 2 1 图①第(5)题A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A .垂线是直线 B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一定垂直 C .过一个已知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线中垂线最短 14.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A . //,//,a b b c ∴//c d B .∵//,//,a c b d ∴//c d C .∵//,//a b a c ∴//b c D .∵//,//a b c d ,∴//a c 三、解答题(共58分) 15.按要求作图(每小题5分,共10分) (1)已知点P 、Q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 ① 作直线PQ , ② 过点P 作 OB 的垂线, ③ 过点Q 作OA 的平行线. (2)将字母A 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16.推理填空:(10分) 如图: ① 若∠1=∠2,则∥( ) 若∠DAB+∠ABC =1800 ,则∥( ) ②当∥时,∠ C+∠ABC=1800 ( ) 当∥时,∠3=∠C( ) 17.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 ∥b , 若∠1=118°求∠2为多少度?(10分) 18.如图,已知:21∠∠=, 50=D ∠,求B ∠的度数。(10 分) H G 2 1 E D C B A 32 1 D C B A

(完整word版)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四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卷含答案,推荐文档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四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如图,直线a ∥b , 直线c 分别与a 、b 相交,∠1=50°,则∠2的度数为( ) A. 150°; B. 130°; C. 100°; D. 50°; 4、如图,直线AB ∥CD ,AF 交CD 于点E ,∠CEF=140°,则∠A 等于( ) A. 35°; B. 40°; C. 45°; D. 50°; 5、在下列实例中, ①时针运转过程;②火箭升空过程;③地球自转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 的条件是( ) A. ∠1=∠2; B. ∠3=∠4; C. ∠1+∠3=180°; D. ∠3+∠4=180°; 7、如图,P O ⊥OR ,O Q ⊥PR ,则点O 到PR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 A. OQ ; B. RO ; C. PO ; D. PQ ; 8、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为( ) A. 30°; B. 25°; C. 20°; D. 15°; 9、如图,已知AB ∥CD ,∠DFE=135°, 则∠ABE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A B C D E F a b c 1 2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A B C D 1 3 2 4 1 2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A B C D E F 第9题

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及测试题 一、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 [1]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 ∠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练习: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1,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 图中有几对对顶角? 3.如图1-2,若∠AOB 与∠BOC 是一对邻补角, 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部, 并且∠BOE = 1 2 ∠COE ,∠DOE =72°。 求∠COE 的度数。 1 21 2 1 2 2 1 (图1-2)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 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 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 ⑶线段与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 例已知:如图,在一条公路l 的两侧有A 、B 两个村庄. <1>现在乡政府为民服务,沿公路开通公交汽车,并在路边修建一个公共汽车站P ,同时修建车站P 到A 、B 两个村庄的道路,并要求修建的道路之和最短,请你设计出车站的位置,在图中画出点P 的位置,(保留作图的痕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2>为方便机动车出行,A 村计划自己出资修建 一条由本村直达公路l 的机动车专用道路,你能帮 助A 村节省资金,设计出最短的道路吗?,请在图中画出你设计修建的最短道路,并在 后面的横线上用一句话说明道理. . A B C D O P A B O

(word完整版)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第二章拔高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 A.∠ABE=3∠D B.∠ABE+∠D=90° C.∠ABE+3∠D=180°D.∠ABE=2∠D 2.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 A.55°B.60°C.65°D.70° 3.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 A.60°B.65°C.72°D.75° 5.下列生活实例中,数学原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其中数学原理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 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 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如图,已知AB∥DE,∠ABC=80°,∠CDE=150°,则∠BCD=() A.30°B.40°C.50°D.60° 7.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

A.120°B.108°C.126°D.114°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 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G处,点D落在点H处.若∠1=62°,则图中∠BEG的度数为. 10.如图,已知DE∥BC,2∠D=3∠DBC,∠1=∠2.则∠DEB=度. 11.如图,已知AE∥BD,∠1=130°,∠2=28°,则∠C的度数为. 12.如图,BE∥CF,则∠A+∠B+∠C+∠D=度. 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3.如图,若OP∥QR∥ST,则∠1,∠2,∠3的数量关系是:. 1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一定满足的等式是. 15.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此时∠ODE=∠ADC,且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 第13题第14题第15 题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6.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交于点G,H,GM⊥GE,∠BGM=20°,HN 平分∠CHE,求∠NHD的度数.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全章测试(一)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那么它们( ). (A)平行 (B)相交 (C)相交、垂直 (D)平行或相交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其中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 ). (A)垂直 (B)相交 (C)平行 (D)不能确定 3.已知:OA ⊥OC ,∠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为( ). (A)30° (B)60° (C)150° (D)30°或150° 4.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5.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 (1)∠1=∠2; (2)∠3=∠4; (3)∠2+∠4=90°; (4)∠4+∠5=18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从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与另一条也垂直. 7.∠1和∠2是两条直线l 1,l 2被第三条直线l 3所截的同旁内角,如果l 1∥l 2,那么必有 ( ). (A)∠1=∠2 (B)∠1+∠2=90° (C) o 9022 1121=∠+ ∠ (D)∠1是钝角,∠2是锐角 8.如下图,AB ∥DE ,那么∠BCD =( ).

(A)∠2-∠1 (B)∠1+∠2 (C)180°+∠1-∠2 (D)180°+∠2-2∠1 9.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 ). (A)3个(B)2个 (C)1个(D)0个 10.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 图1图2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二、填空题 11.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AB,∠1=25°,则∠2=______°,∠3=______°,∠4=______°. 12.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______. 13.如图直线l1∥l2,AB⊥CD,∠1=34°,那么∠2的度数是______. 14.如图,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FD=60°,EP⊥FP,则∠BEP=______度.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相交线与平行 线)基础练习 试卷简介:全卷共5道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30分钟。主要考察了大家对平行线的判定以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如图,∠1=∠A,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AB//FD B.ED//AC C.∠B=∠1 D.∠3=∠1 答案:B 解题思路:解:由∠1=∠A,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DE∥AC故选B. 易错点:不能够准确的找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如图2,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则的值是 ( ) A.30 B.20 C.50 D.60 答案:B 解题思路:解:由a∥b知x=30,因为3y+x=180,可得y=50,所以=20故选B 易错点:同学们不能够根据平行的到x,y的值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3.如图3,直线l1//l2,则∠α=()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D 解题思路:解:由l1//l2得,∠1=180°-110°=70°,所以70°+60°=130°故选D. 易错点:找不对同旁内角去转移角度。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 4.如图4,AB//CD,∠BAE=120°,∠DCE=30°,则∠AEC=() A.90° B.150° C.75° D.60° 答案:A 解题思路:过E做EF∥AB,则∠BAE+∠AEF=180°,所以∠AEF=60°,EF∥CD,所以

∠FEC=∠C=30°,所以∠AEC=90° 易错点:同学不能够把这些条件通过做平行线集中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5.如图5,∠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1=∠3.下列正确的结论有()个. ①DE//BF;②AB//CD;③∠1=∠2;④∠A=∠C. A.1 B.2 C.3 D.4 答案:D 解题思路:由∠1=∠3得,DE∥BF,由∠2=∠ADF,∠1=∠ABC,∠ADF=∠ABC的, ∠1=∠2=∠3,所以AB∥CD,所以∠A+∠ADF=∠C+∠ABC,所以∠A=∠C 易错点:不能够利用角平分线怎么利用。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2)-北师版初一数学下册练习题

第4题 同学你好,网校试题均为高清大图,如果你的文档出现显示不全的问题,请调整页边距,或将图片缩小查看。 第1题 L 如图,某市二环路<到长虹家电城区时,需拐弯绕城区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 角A 是130° ,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而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 A . 130° B . 140° C . 150° D . 160° 第2题 2?如图,为了加固房屋,要在屋架上加一根横梁DE ,使得DEIIBC ,如果 zABC=30° , ^[JzADE 的度数是( ) 第3题 105 3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llBC, m^AFE 的度数为( A . B . C . 。

4.如图,把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EG折叠后,点A、B分别落在A\ B r的位置上,EA与BC相交于点F ,已知力二130。,则£2的度数是() 第5题 5.如图,将一长方形纸条沿EF折叠,若N AFD=47°顼[UCEB等于() A . 47° 第6题 6 一如图,已知AB SIDE , zl=z2,则AE与DC的位置关系是() 第7题

7一已知直线a、b、c互相平行,直线a与b的距离是3厘米,宜线b与c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直线a与c的距离是() A . 8厘米 B . 2厘米 C . 8厘米或2厘米 D.不能确定 第8题 &如图,已知ABll CD , OA、0C分别平分KAC和MCD , OE±AC于点E , 且0E=2 ,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 A . 2 B . C . 6 D . 8 第9题 9?如图,A、P是直线m上的任意两个点,B、C是直线n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ll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共有对顶角(平角除外)(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2.如图1所示,∠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E 和∠AOF C.∠AOF D.∠BOC 和∠AOF 3. 如图2,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 A.∠1=∠2 B.∠B=∠DCE C.∠3=∠4 D.∠D+∠DAB=180° 4.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 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第 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5. 如图3,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 A.∠A+∠P+∠C=90° B.∠A+∠P+∠C=180° C.∠A+∠P+∠C=360° D.∠P+∠C=∠A 6. 一个人从点A 点出发向北偏东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 图1 F E O 1 C B A D 图3 D A P C B

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ABC 等于( ) A.75° B.105° C.45° D.135° 7.如图4所示,内错角共有( ) A.4对 B.6对 C.8对 D.10对 C B A D 1 C B A 32 4 D E 8.如图5所示,已知∠3=∠4,若要使∠1=∠2,则需( ) A.∠1=∠3 B.∠2=∠3 C.∠1=∠4 D.AB ∥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位角相等; 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总有三个交点; ⑤若a ∥b ,b ∥c ,则a ∥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如图6,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下列图形:△OCD ,△ODE ,△OEF ,?△OAF ,?△OAB ,其中可由△OBC 平移得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命题“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1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_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13.观察图7中角的位置关系,∠1和∠2是______角,∠3和∠1是_____角,∠1?和∠4是_______角,∠3和∠4是_____角,∠3和∠5是______角. 图5 图6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一、余角与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α的余角为:90°-∠α;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β的补角为:180°-∠β; 2、性质: ⑴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如:已知∠AOB =∠COD =90°,则有∠AOC =∠BOD ,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例如:已知∠NOE =∠NOD =90°,∠1=∠2,则有∠3=∠4,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⑵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如: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则有∠1=∠2,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则有∠ACE =∠BDF ,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3、对顶角: 1、定义:具有公共顶点,并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如下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则有∠1=∠2,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A B C D O ∵∠AOC +∠BOC =90°,∠BOD +∠BOC =90° ∴∠AOC =∠BOD (同角的余角相等) ∵∠2+∠4=90°,∠1+∠3=90°,且∠1=∠2 ∴∠3=∠4 (等角的余角相等) ∵∠1+∠AOD =180°,∠2+∠AOD =180° ∴∠1=∠2 (同角的补角相等) ∵∠ACE +∠1=180°,∠BDF +∠2=180°,且∠1=∠2 ∴∠ACE =∠BDF (等角的补角相等) 即“对顶角相等” A B C D O 1 2 A B E F D 1 2 A B C D O 1 2 ∵∠1与∠2是对顶角 ∴∠1=∠2 (对顶角相等)

(完整word版)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对一拔高

相交线与平行线 基础知识盘点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 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 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 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单元目标检测题(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个数是(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 3.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 180=∠+∠ACD D 4.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ο 30,第二次向右拐ο 30 B. 第一次向右拐ο 50,第二次向左拐ο 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 50,第二次向右拐ο 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 50,第二次向左拐ο 130 5.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 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① 2 121② 1 2 ③ 1 2 ④ E D C B A 432 1

6.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所示,已知BC AC ⊥ ,AB CD ⊥,垂足分别是C 、D ,那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 A. AD CD > B. BC AC < C. BD BC > D. BD CD < 8.如右图,CD AB //,且ο 25=∠A ,ο 45=∠C ,则E ∠的度数是( ) A. ο 60 B. ο 70 C. ο 110 D. ο 80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 A. 7个 B. 6个 C. 5个 D. 4个 10.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用吸管吸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如图①,ο 1101 =∠,则=2∠ (易拉罐的上下底面互相平行) 2.有一个与地面成30°角的斜坡,如图②,现要在斜坡上竖一电线杆,当电线杆与斜坡成的=1∠ °时,电线杆与地面垂直。 3.如图③,按角的位置关系填空:A ∠与1∠是 ; A ∠与3∠是 ; 2∠与3∠是 。 D 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2 1 图① 1 图② 30? 图③ C B A 3 2 1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121 2 12 1 2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 对,则m与n的关系是()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 A.55° B.60° C.65° D.75° 1 2 m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 2 等于另一个角的 1 3 ,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 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2

相交线和平行线 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通用)

4.2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 及强化训练 课标要求 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 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 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 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 1.判定与性质 例1 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 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 如图5,过E点引一条直线EF∥AB,则有∠B=∠Array 1,再设法证明∠D=∠2,需证 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得 到。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两直 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