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在医生指导下训练

●若锻炼过程中疼痛加剧,需终止锻炼并到门诊复查

●患者采用本手册上的哪种康复形式需个体化指导

●应遵守训练医师指导的运动类型及运动量

●本手册的运动以右肩为例

1.垂肩旋转运动

向前弯腰90°,胳膊放松,使放松的胳膊向顺时针

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耸肩运动

反复耸肩运动。

3.扩胸运动

站立位,手掌向前做扩胸运动。

4.肩关节被动内收和拉伸

肩关节被动前屈90°,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肘关节并向背侧压,感到松弛即终止,之后胳膊放松。

5.固定滑轮被动上举肩关节

屈肘90°拉绳,健侧手向下拉绳,患侧胳膊放松,随线被动上举,维持10秒。

6.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双臂伸直成肩宽,抓住棒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上举肩关节到额头前,患侧为被动活动,维持10秒后慢慢还原。

7.持棒屈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侧肘关节着地并作为支持点,抓住棒左右摆动,

每次摆动需维持10秒,之后向反向摆动。患侧为被动活

动。

8.持棒屈肘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屈肘90°与肩等宽抓住棒放在胸前,

维持屈肘90°上举肩关节到额头,患侧为被

动活动。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臂伸直与肩等宽抓棒,抓住棒左右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如图示抓住棒,健侧手向后推,使患侧

被动上举。

11.背后持棒被动内旋肩关节

站立位,手在背后抓棒,患侧胳膊在下方,用健侧手

向上提拉,辅助患侧肩关节内旋。

12.持棒被动外旋肩关节

仰卧位,将棒尾顶在患侧掌心,用健侧手向下压,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外旋,维持10秒。

13.持拉力器前屈45°上举肩关节

手掌向下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肩关节。

14.持拉力器外展45°上举肩关节

掌心向上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肩关节。

15.持拉力器上举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前上方上举肩关节。

16.持拉力器向健侧拉伸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健侧斜上方拉伸。

17.持拉力器等肩高扩胸运动

两手抓住拉力器,掌心向上平举并做扩

胸运动。

18.持拉力器屈肘前屈肩关节90°

掌心向内侧抓住拉力器,屈肘90°并维持向上拉至肘

半月板术后功能锻炼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术前锻炼 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10 分钟。 2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直腿抬高抬起高度为脚跟部离开床面15cm。保持 5 s,放下放松1 s 。反复 循环。每次做60下,每日2次。 2下肢肌肉绷紧锻炼每次绷紧后保持9s,放松1 s。反复循环。每次做 100 下,每日2次。 4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术后锻炼: 当天 1 主动踝关节柘屈背伸锻炼、小腿三头肌锻炼,2次,每次15分钟。 2股四头肌等张锻炼,两次,每次10分钟。 第1-6天 1 锻炼方法同上,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膝关节等长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第7-14天 1锻炼方法同第1-6天。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屈曲膝关节,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出院指导: 1 继续上述各种锻炼方法,进行适应性下床站立练习。渐进性踝膝关节练习。 2站立平衡和行走练习。每日根据病情,体能酌情增加活动度和量。 3一周后复诊,视病情做踝关节得阻力锻炼,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4术后1个月逐步增加锻炼阻力。避免剧烈活动:提重物下蹲、跳高等。 5术后2个月可进行日常活动。 髌骨软骨病保守疗法功能锻炼 第一周:1 掌握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方法。 2 先做股四头肌放松,然后直腿抬高锻炼,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第二周:1 渐进性抵抗性等长运动,即负重下直腿抬高。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2 股内侧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 2 避免对髌骨关节面有压力得活动,如:上楼、爬坡、深屈膝、长时间坐位。 第三周:锻炼方法同上,应遵循循序渐进增加阻力和活动量。 出院指导:1终末伸膝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应避免体育运动、剧烈活动。 3避免屈膝90-30度得活动。 4减少上下楼梯、爬山、跑跳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1一2周: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2股四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10 分钟。 3终末伸膝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第2-4周: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2股四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 分钟。 3渐进性抗阻力直腿抬高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出院指导: 1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将终身坚持。 2 注意膝关节保暖。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肩关节镜清理松解术后康复计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 肩关节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肩关节疾病得到广泛应用。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肩关节松解清理术后的围手术期康复,对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的提高,降 低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早期康复训练,通过活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临近关节的骨端静脉充血,减低骨内压,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有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另外,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既能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也可抑制痛觉信号的上传而缓解术后疼痛。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增强上肢肌力,增加关节的稳定性,避免、减轻或延缓关节退变,提高肩关节镜手术的远期疗效。 注意事项: *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术后可能有发热、疼痛等不适。成功的手术固然重要,但仅占50%,另外50%是要靠患者的康复锻炼。但良好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及时正确的康复功能练习,故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克服恐惧、惰性等不良情绪,尽早进行功能练习。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良好的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肩关节良好功能的保证,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地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下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注:康复训练可能会加重上肢的肿胀,如肿胀明显加重则可适当减量。 术后第1-7天康复训练计划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本锻炼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酌情改变整个康复计划。比如对于肩关节复发脱位的病人如果进行关节镜下手术,那么在手术后4-6周内上肢不宜进行上述锻炼。因此,针对每个病人具体的锻炼方法应听从主治医生及理疗师的指导。 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时,每天应尽可能做5-6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进行锻炼前可对手术侧肩关节进行充分的热敷以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锻炼后肩关节进行冷敷,以利于消肿。病人一般在手术后3-4天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一般需要在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回我院复查4次。以后每到术后整年时复查一次。复查的目的是让医生检查您的肩关节康复情况,是否存在问题,指导您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我院肩关节手术后复查时间是每周三下午1:30开始。复查前需挂肩关节复查号。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锻炼(一般在术后前三个月内进行) 1 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

2 被动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关节牵拉练习(一般在术后三个月后进行) 1.上举牵拉练习 病人面对墙站立。患肢抬高,患侧手扶在墙上。使身体尽量贴近墙面,手尽力伸向上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1分钟。

2.外旋牵拉练习找一处比病人上身宽度略宽的门框,将两臂抬平,肘关节屈曲,双侧前臂扶在门框上,使身体尽量向前倾,达最大程度时保持1分钟。

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

文/罗维丝(中国羽毛球队队医) 最近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询问关于肩伤的问题。根据信中的描述,我发现这些肩部的伤病中,大部分都是肩袖损伤造成的。之前对肩袖损伤的问题曾经做过一些解答,在本期我将对肩袖损伤的判断和康复训练进行系统的介绍。 首先来说说肩袖损伤自我判断的一些方法。肩袖受伤时,疼痛部位常位于肩的前方和外侧。当你举起上臂或把什么东西举起超过头部时,疼痛感通常会有所加重。这种疼痛甚至会使你连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抬起胳膊都不能完成。如果你的症状与上面所述基本一致,那你很可能就是肩袖受伤了。在医生确诊之后,大家除了要按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外,还要做一些康复训练,帮助恢复。 康复训练要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疼痛初始阶段——有限活动范围的练习 图1

方法:站立、弯腰、面向地面、手臂悬垂,以肩为中心用手臂画圈(图1),在肩膀感到酸胀时停下来,每天做2次至3次。 二、疼痛减轻阶段——肩袖部的加强训练 图2 图3 方法:取一根橡皮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用患侧的手抓住另一端,小臂抬起与大臂成90度,然后以大臂为轴,小臂分别向内侧(图2)或外侧(图3)转动90度,用力拉伸橡皮条。以8次至10次为一组,每天2组至3组。 提示:以感觉肩部稍有酸胀感为好。在训练一个阶段肩部疼痛减轻后,可增加每组的动作次数。训练应该坚持每天做,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三、疼痛消失阶段——上肢力量加强训练

图 4 图5 方法:侧躺,保持大臂紧贴身体,小臂与大臂成90度置于体前,手握哑铃,然后以大臂为轴,让大臂紧贴身体,抬起小臂向上转动180度(图4、图5)。每组6次至8次,每天2组至3组。 提示:当肩部疼痛逐渐消失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组数,训练以肩部略有酸胀感为度。 Tips:有关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都要以减少疼痛,恢复肩部运动能力为目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有疼痛加重的情况出现,则需减少次数和组数,或者休息1天至2天,等疼痛减轻后再开始训练。另外,做动作时一定不能让肩部感到疼痛,就是说动作的幅度要控制在不疼痛的范围内,随疼痛的消失,逐渐加大动作的幅度。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通过系统的功能锻炼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功能锻炼都可以在家里完成,骨科医师建议每天锻炼2到3次,每次20至30分钟,也可能建议进行步行锻炼。以下是骨科医师建议的锻炼方式。这份锻炼指南将帮助您在医师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功能锻炼。锻炼强度的增加会使膝关节功能障碍加重,当在某项锻炼后感觉膝关节肿胀疼痛,应当立即停止此项运动,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并抬高患肢(R.I.C.E)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则需要到门诊复查。 初期锻炼项目 腘绳肌训练:屈膝10°平躺或站立,足跟部紧贴 地板不移动,收缩大腿背部肌肉保持5秒然后放 松。重复10次。 直腿抬高训练:仰卧,健膝屈曲患膝伸直,将患 肢缓慢抬高6英寸保持5秒,继续抬高6英寸保 持5秒,再反方向运动直至回到起始点。重复10 次。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 4周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缩臀运动:仰卧,收缩臀部肌肉并保持5秒,重 复10次。

站立位直腿抬高:站立位,给身体必要的支撑。向前 缓慢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点,重复10 次。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 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中期锻炼项目 仰卧伸膝:仰卧,膝关节下垫一卷毛巾,伸膝并 保持5秒再回到起始点,重复10次。加强锻炼可 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时间内逐渐 增加至最大量5磅。 直腿抬高:仰卧,健膝屈曲患膝伸直。收缩四头肌缓慢抬高患肢直至离地12英寸,再缓慢放下回到地面并放松,重复10次,做5组。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 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扶椅半蹲:手扶椅背,双脚离椅6至12英寸,缓慢下蹲至 膝关节屈曲90度,再逐渐站直,保持5至10秒,放松。重 复10次。 站立位伸展股四头肌:以患肢站立,将脚跟缓慢拉至靠近臀 部,有大腿前部肌肉伸展感,保持5秒,重复10次。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早期功能锻炼可在伤后24小时或拔除引流管后开始,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伸屈和旋转活动,各足趾屈伸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踝关节僵硬和足下垂。健侧下肢可以做直腿抬高运动和膝关节伸屈运动,可防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僵硬,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双上肢、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前屈、后、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以保持上肢肌力,同时又有助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安全的从卧床到下地,从站立到行走,直至康复。患者要以最大的耐力维持,但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 1,如果在手术后,可以在床上行锻炼,可以下肢的踝关节和膝关节行屈伸活动,但是一定要在床上按循序渐进的进行,也可以在床上有他人辅助锻炼. 2,在手术后2各月的时候,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住双拐下地活动,患肢可以下地,但不能承重. 3,在手术后3个月的时候,可以住双拐下地活动,患肢可以承重下地.

4,在手术后5个月的时候,在家人的陪同下,可以下床自行活动,不用双拐. 5,在手术后6个月时,拍片看一下骨折的愈合情况.可以的话,可以自行自由活动. 复位内固定后,即可取半卧位休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禁止做髋关节的内收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骨折发生再移位,4-6周后可在床上做主动或被动的髋膝关节锻炼,但不宜做髋关节内收和外旋运动.2-3个月扶拐步行锻炼,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在骨折尚未愈合之前,为了防止髋关节内收畸形,并有利于骨折愈合,做到: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 术后患肢均不需外固定术后3天病员就可在床上伸屈患肢及加强股四头肌活动。1周后在床上做抬腿锻炼。2周后离床扶双拐不负重活动。 股骨颈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早期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折易移位,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练习中应绝对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

关节镜术后康复指导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医院关节镜及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在医生指导下训练 ●若锻炼过程中疼痛加剧,需终止锻炼并到门诊复查 ●患者采用本手册上的哪种康复形式需个体化指导 ●应遵守训练医师指导的运动类型及运动量 ●本手册的运动以右肩为例 1.垂肩旋转运动 向前弯腰90°,胳膊放松,使放松的胳膊向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耸肩运动 反复耸肩运动。 3.扩胸运动 站立位,手掌向前做扩胸运动。

肩关节被动前屈90°,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肘关节并向 背侧压,感到松弛即终止,之后胳膊放松。 5.固定滑轮被动上举肩关节 屈肘90°拉绳,健侧手向下拉绳,患侧胳膊放松,随线 被动上举,维持10秒。 仰卧位双臂伸直成肩宽,抓住棒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 上举肩关节到额头前,患侧为被动活动,维持10秒后慢 慢还原。 仰卧位双侧肘关节着地并作为支持点,抓住棒左右摆动, 每次摆动需维持10秒,之后向反向摆动。患侧为被动活 动。

仰卧位屈肘90°与肩等宽抓住棒放在胸 前,维持屈肘90°上举肩关节到额头,患 侧为被动活动。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臂伸直与肩等宽抓棒,抓住棒 左右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如图示抓住棒,健侧手向后推,使患侧被动上举。

向上提拉,辅助患侧肩关节内旋。 仰卧位,将棒尾顶在患侧掌心,用健侧手向下压,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外旋,维持10秒。 手掌向下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掌心向上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前上方上举肩关 节。 16.持拉力器向健侧拉伸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健侧斜上方拉伸。

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锻炼

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锻炼 发表时间:2018-09-20T14:24:22.45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作者:易小慧唐丽君 [导读] 结论:肩袖损伤经过治疗后极为注重术后康复锻炼,甚至比治疗过程更加重要,因此选取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实现患者快速康复为患者带来康复福音。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外科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锻炼方式。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进行肩袖损伤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150例以及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锻炼方式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效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康复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上许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经过治疗后极为注重术后康复锻炼,甚 至比治疗过程更加重要,因此选取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有效的实现患者快速康复为患者带来康复福音。 【关键词】肩袖损伤;康复锻炼;康复方式;治疗效果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for rotator cuff injury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for rotator cuff injury. METHODS:Sixty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tator cuff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7 to March 2018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of 150 patien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irty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xercise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compare th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two group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habili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After treatment,rotator cuff injury is highly focused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erefore,the selection of correct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achiev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and bring rehabilitation to the patient. Key words:rotator cuff injury;rehabilitation exercise;rehabilitation method;treatment effect 前言 肩袖损伤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伤前肩部无症状,伤后肩部有一时性疼痛,隔日疼痛加剧,持续4~7天[1]。患者不能自动使用患肩,当上臂伸直肩关节内旋、外展时,大结节与肩峰间压痛明显。本文主要针对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锻炼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给予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入住我院进行肩袖损伤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150例以及实验组15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39至68岁,平均年龄为(52.6±4.3)岁。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39至66岁,平均年龄为(50.7±4.1)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等基本信息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待治疗完成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锻炼方式进行,具体方式为:(1)术后24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为20至30分钟,此时进行术后锻炼以手指、手腕、前臂为主要活动部位,肩部为被动活动部位。(2)此时患者肩部创伤大致康复,应嘱咐患者进行主动肩部运动,加强肩部锻炼。可以嘱咐患者进行刷牙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运动锻炼。(3)术后3个月时,患者可以再次加强肩部锻炼,例如进行游泳锻炼,但是应当注意避免进行篮球、排球等劳损过大的运动[2]。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若患者康复锻炼后能够正常进行生活生产则判断为显效;若患者康复锻炼后正常生活生产有一定障碍则判断为有效;若患者康复锻炼后正常生活生产有严重阻碍则判断为无效[3]。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其康复效果明显比对照患者好上许多,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术后康复情况[n(%)] (注:*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肩袖损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的同时严重阻碍了患者正常进行日常生活生产。本次研究特别针对肩袖损伤的术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图谱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 图谱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膝关节解剖图 术后第一天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术后3-5天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部挺直,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秒钟,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复10次。 4、股四头肌牵拉练习:站立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将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觉到大腿前面受到牵拉。保持5秒钟。重复10次。 术后2周 1、单腿部分屈膝练习:站立位,扶住椅背支撑身体。健侧膝关节弯 曲,患侧足部踩平,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慢屈膝降低身体,然后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放松。重复10次。注意这项练习不能过 度 2、前向踏步练习:站立位,前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 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3.侧向踏步练习:站立位,侧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 二、术后第2-3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 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 三、术后第4周后: 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 保护下。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 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 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45°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二、术后3-4周: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规范指南规范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 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 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 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 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 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5 ?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 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 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 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杭州骨科在线2010-04-06 12:30:50 作者:季成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肩袖又叫旋转袖(rotator cuff),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存在肩袖损伤,而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100%存在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的病因: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肩峰撞击引起,其次是分别是肩袖的退变、钙化、外伤及其他原因。 2.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 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肩袖损伤后由于患肢因疼痛减少活动,肩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粘连继而产生冻结肩。 3.为什么要手术修复肩袖: 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肩袖是保证肩关节的良好功能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所必须的。其中岗下肌和小园肌是提供肩关节外旋的唯一肌肉,而肩袖也保证了肱骨头位于肩胛盂的中心,可以避免由于盂肱关节的不稳而产生的肩关节退变性疾病。因此手术修补受损的肩袖是有必要的。 4.如何选择手术: 肩袖损伤的修补一般有开放修补,关节镜加小切口修补,全关节镜下修补。 毫无疑问,全关节镜下修补具有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可以从前后外侧等各个方向良好的观察病变区域。同时,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良好保护三角肌并避免术中对三角肌进行的分离,可以使腱-肌肉单元得到充分的松解,可以同时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发现及评估盂肱关节内部可能合并存在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袖的深层撕裂以及肩胛下肌的损伤等优势。 5.术后效果: 一般来说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年龄越轻,损伤时间越短的患者,肩袖修补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则越好。即使是巨大肩袖损伤无法进行修补的患者,在行肩袖部分修补术后(包括修补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也能达到缓解疼痛和稳定肩关节的目的。Burkhart等报道在对14例患者行部分修补术后,13例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图1:关节镜下观肩袖(冈上肌腱止点)损伤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在医生指导下训练 ●若锻炼过程中疼痛加剧,需终止锻炼并到门诊复查 ●患者采用本手册上得哪种康复形式需个体化指导 ●应遵守训练医师指导得运动类型及运动量 ●本手册得运动以右肩为例 1.垂肩旋转运动 向前弯腰90°,胳膊放松,使放松得胳膊向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耸肩运动 反复耸肩运动。 3。扩胸运动 站立位,手掌向前做扩胸运动。 4。肩关节被动内收与拉伸 肩关节被动前屈90°,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肘关节并 向背侧压,感到松弛即终止,之后胳膊放松。 5。固定滑轮被动上举肩关节 屈肘90°拉绳,健侧手向下拉绳,患侧胳膊放松,随线 被动上举,维持10秒。 6.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双臂伸直成肩宽,抓住棒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上 举肩关节到额头前,患侧为被动活动,维持10秒后慢慢 还原。 7、持棒屈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侧肘关节着地并作为支持点,抓住棒左右摆动,

每次摆动需维持10秒,之后向反向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8.持棒屈肘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屈肘90°与肩等宽抓住棒放在胸 前,维持屈肘90°上举肩关节到额头,患 侧为被动活动。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臂伸直与肩等宽抓棒,抓住棒 左右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如图示抓住棒,健侧手向后推,使 患侧被动上举。 11。背后持棒被动内旋肩关节 站立位,手在背后抓棒,患侧胳膊在下方,用健 侧手向上提拉,辅助患侧肩关节内旋。 12、持棒被动外旋肩关节 仰卧位,将棒尾顶在患侧掌心,用健侧手向下压,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外旋,维持10秒。 13.持拉力器前屈45°上举肩关节 手掌向下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 上举肩关节。 14.持拉力器外展45°上举肩关节 掌心向上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15.持拉力器上举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前上方上举肩关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20 赵建梅.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光明中 医,2011,26(2):383-384. 21 马冬婴.边远地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J ].中国现代 医师,2008,46(7):76. (收稿日期:2012-08-29) ·临床监护·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郭爱玲,张印会 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5医院外二科(郭爱玲);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妇幼保健医院(张印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13)02A -0143-01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极为迅速的一 门学科[1]。膝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疼痛少、并发症少、术 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采纳[2] 。关 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和术后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我科收治膝关节镜手术60例,术后通过周密的护理和系统的功能锻炼,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0~ 69岁,中位年龄41.7岁;滑膜炎24例,交叉韧带损伤7例,半月板损伤14例,骨性关节炎10例,其他膝关节疾病5例。术后6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生活能完全自理。2 术后护理 2.1 常规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 敷料渗血情况,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充血。术后给予弹力绷带、厚棉垫加压包扎,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情况,如有颜色、温度、肿胀、活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 助其进行处理。 2.2 疼痛护理 关节镜手术后患者常有轻微疼痛,一般可忍受,无需服用镇痛药物,但如疼痛剧烈,可据疼痛性质、部位等,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 2.3 引流管护理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一般采取患肢半管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可通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来判断,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敷料渗血,如出现敷料少量渗血,可给予加厚纱垫包扎即可。如出现周围敷料大量渗血,应及时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一般术后24~48h 可考虑拔除引流管,拔管时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打开伤口敷料后,先消毒引流管皮外暴露部分及周围皮肤,再挤压髌上囊,使关节内积液流出,挤压干净后再次消毒皮肤,并以无菌敷料包扎。此项操作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否则易引起伤口的逆行感染。 2.4 关节腔内积液的护理 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液,一般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但如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而影响活动时,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行必要的关节腔内抽吸,后继续加压包扎。3 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术后提倡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粘连、肌肉 萎缩,且对关节内软骨的再生和修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手术当日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在保证足跟不离开床面的前提下,做轻微的膝关节屈曲和足背背伸运动,具体锻炼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指导患者练习直腿抬高,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离开床面20~30cm ,维持5~10s ,后缓慢放松,据患者体质情况,决定每组锻炼次数,一般每天分5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锻炼次数,以患者不感觉疲惫为宜。(3)术后48h ,拔除引流管后,非滑膜手术患者可用连续被动活动(CPM )关节恢复器(CPM 机)进行被动的屈膝运动。方法:屈膝角度从30°开始,每天2次,每次30min ,角度每天增加10°,直至110°左右;如为滑膜切除或滑膜有切口患者,主张1周左右再行CPM 机锻炼,以免因过早锻炼,牵扯伤口,引起滑膜切面出血,造成关节腔内血肿、感染。(4)术后3~5d ,可鼓励患者练习下床活动。首先练习在床边坐起,家人在床边保护,患者拄双拐站立,不负重,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后逐渐加大练习时间和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劳和疼痛为宜。4 出院指导 如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热痛等症状,一般7~10d 可拆除缝线。患者拆线后,可考虑出院回家休养,嘱患者注意膝部保暖,卧床休息时患肢膝下可垫一高约10~15cm 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同时继续巩固住院期间的各项练习,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但避免做剧烈活动,如急走、急转和过量行走等。定期门诊复查,如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情况,随时回院就诊。5 小 结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膝关节损伤均可通过关节镜来进行修复和重建,由于关节镜手术在不切开关节的微创条件下完成,真正做到了诊断明确、手术精确度高,对关节腔损伤小、切口小、手术反应轻、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膝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最常用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护理、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正确的出院指导是保证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50-576. 2 丁玉珍.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 国当代医药,2011,18(25):111. (收稿日期:2012-09-20) · 341·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2月第6卷第2期上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February 2013,Vol.6No.2A 万方数据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一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 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 图2 前臂内外旋转 图3 腕、肘屈伸 z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 图5 抗阻力腕屈伸 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 z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 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 z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图8肩前后摆动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图9 爬肩梯 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z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z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 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 二、术后第2-3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 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 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 三、术后第4周后: 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 保护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