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真题] 1998年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

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第1题:

雷丸用于驱虫,宜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章驱虫药,要求考生了解雷丸的特殊用法。在煎煮中药时,对于某些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的贝壳、甲壳及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龟甲、磁石等,必须先煎,对于某些含挥发油的芳香性药物如薄荷、砂仁等,久煎而致香气挥发,药效损失,应该后下。雷丸为多孔菌科雷丸菌的菌核,既非贝壳、甲壳、矿石类药物,亦不是芳香性药物,故备选答案D、E是错误的。雷丸含有一种蛋白酶,为驱虫的有效成分,受热(60℃左右)则药效丧失而无驱虫作用,既不能与其他药同煎,也不能另炖,故备选答案B、C亦是错误的。雷丸用于驱虫,必须研末服,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2题:

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A.萆?Z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要求考生掌握木通和泽泻、熟悉革?Z和石韦及了解地肤子的作用。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泻热和通乳作用,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泻热作用,革?Z具有利湿浊、祛风湿作用,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止咳作用,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水、止痒作用。总结以-l:五味药物的功效,唯木通具有利水通淋、通乳作用,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

第3题:

白术不能

A.补气

B.健脾

C.发汗

D.利水

E.燥湿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七章补虚药,要求考生掌握白术的功效。白术性味甘苦而温,专人脾胃二经,甘温补中,苦可燥湿,故为补气健脾要药,亦为燥湿常用药物,脾气得健则水湿可利、肌表可固,故又有利水、止汗功效;至于安胎作用,亦是取其补气健脾之功。由此可见,白术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而无发汗作用,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

第4题:

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求考生掌握解表药的药性特点。在五味中,苦味具有泄和燥等作用,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等作用。解表药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一类药物,多具有辛味,能使表邪外散或从汗而解,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

第5题:

莱菔子的功效是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九章消食药,要求考生掌握莱菔子的功效。莱菔子味辛而能行散,功擅消食化积而行气消胀,又能降气化痰而止咳平喘,为治食积腹胀、痰壅咳喘之常用药物。既无化痰除痞、活血祛瘀作用,又无疏肝下气、涩精止遗功效,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

第6题:

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四章安神药和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要求考生掌握朱砂、磁石、龙骨、石决明、牡蛎的用法及使用注意。龙骨、磁石及石决明、牡蛎为质地坚硬的矿物或贝壳类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后,能使之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此四味药均可火煅,故备选答案A、B、C、E是错误的。朱砂含硫化汞,为有毒药,若持续服用,可致汞中毒;又朱砂虽为矿物类药,但切忌火煅,因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大毒。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

第7题:

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一章止血药,要求考生掌握地榆与白茅根的不同功效。地榆功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茅根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故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解毒敛疮,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8题:

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要求考生掌握利水渗湿药的配伍方法。治疗水肿日久、脾肾阳虚之证,在应用利水渗湿药时,不宜配用补脾阴或滋肾阴的药物,以免助湿恋邪;亦不应单独配用健脾药或温肾药,以免药力不济;必须

配用温补脾肾药,方能药证相符。故本题最佳答案为E。注:此题于1997年已考

第9题:

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七章温里药和第八章理气药,要求考生掌握干姜、吴茱萸及橘皮、木香、沉香的功效。干姜与吴茱萸均属温里药,干姜善于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又能通心助阳,有回阳之功;吴茱萸长于温中散寒而止痛、疏肝下气而降逆,且有燥湿之功,但两药都无温肾纳气作用,故备选答案C、D是错误的。橘皮、木香、沉香同为理气药,其中橘皮与木香皆能理气、调中,橘皮还能燥湿、化痰,木香尚能止痛,此两药亦无温肾纳气之功,故备选答案B、E也是错误的;沉香除能行气止痛、降逆调中外,还有温肾纳气作用,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10题:

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药物是

A.苍术

B.独活

C.厚朴

D.薏苡仁

E.藿香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四章祛风湿药、第五章芳香化湿药和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要求考生掌握独活、苍术、厚朴、藿香、薏苡仁的功效。独活为祛风湿药,功能祛风湿、止痛、解表;薏苡仁为利水渗湿药,功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比较两者的功效,独活能祛风湿而无健脾功效,薏苡仁能健脾而无祛风湿功效,故备选答案B、D是错误的。苍术、厚朴、藿香均属芳香化湿药,苍术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湿,厚朴功能行气、燥湿、消积、平喘,藿香功能化湿、解暑、止呕,厚朴与藿香均无祛风湿功效,故备选答案C、E亦是错误的;唯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双重功效,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11题:

《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总论中第一章,要求考生熟悉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的概况。《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陶弘景所著,该书载药730种,对魏晋以来300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期,在《本草经集注》之前,《新修本草》、《证类木草》《本草纲目》及《木草纲目拾遗》均成书于《本草经集注》之后。故《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神农本草经》,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12题:

地龙可用于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要求考生掌握地龙的主治病证。地龙性味咸寒,能清热息风而治壮热惊?G、抽搐,平喘而治痰鸣喘息,通络而治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利尿而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等证。因地龙无温中止呕、安神、疏肝、补肾缩尿等功效,故不可用于胃寒呕吐、心悸失眠、肝郁胁痛、肾虚尿频诸证,备选答案A、B、C、E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最佳答案为D。

第13题:

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要求考生掌握桔梗、半夏、白芥子和熟悉昆布、白附子的主治病证。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多因痰热壅肺所致,治宜清泄肺热、祛痰排脓。半夏、白芥子、白附子虽然均有化痰作用,但三药药性偏于湿热,不宜于痰热壅肺之证,故备选答案B、D、E是错误

的。昆布功擅消痰软坚,又能利水,主要用治瘿瘤、瘰疬及水肿、脚气等证,故备选答案C亦是错误的。桔梗辛散苦泄性平,功能宣肺、祛痰,用以治疗痰证,无论属寒属热均可使用;又桔梗能祛痰排脓而消痈;亦为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的常用药物,故本题最佳答案为A。

第14题:

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要求考生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和生地、玄参的功效。石膏、知母、栀子均属清热泻火药,此外,石膏能除烦止渴、清热收敛(外用),知母能滋阴润燥,栀子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除烦。生地与玄参同为清热凉血药,生地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功能清热、解毒、养阴。在这五味药中,唯栀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故本题最佳答案为E,

第15题:

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求考生掌握荆芥、白芷、羌活、防风及熟悉藁本的功效。荆芥功效祛风解表、止血,白芷功效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羌活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藁本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在这五味药物中,唯防风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

第16题:

痰热内郁癫痫发狂可用

A.铅丹

B.硼砂

C.明矾

D.硫黄

E.炉甘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二十章外用药,要求考生掌握硫黄、炉甘石、明矾等药的主治病证。治疗痰热内郁、癫?G发狂之证,宜服用清热消痰之药。炉甘石是一味专供外用而不能内服的药物,故备选答案E是错误的。铅丹(内服)能截疟而治疟疾;珊砂(内服)虽能清肺化痰,但主要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之证;硫黄(内服)能壮阳通便而治寒喘:阳萎、尿频等证,三味药均不用于痰热内郁之癫痼发狂,故备选答案A、B、D亦是错误的。唯明矾(内服)除能止血、止泻外,又能清热消痰而治痰热内郁、癫?G病发狂之症,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

第17题:

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八章理气药,要求考生掌握枳实的主治病证。治疗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或月经不调诸证,宜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枳实善于行散脾胃及大肠气滞而无疏肝功效,故备选答案A、E是错误的。治疗水湿停滞之水肿、肾不纳气之气喘,应分别选用利水消肿或纳气平喘的药物,枳实亦无此等功效,故备选答案B、D也是错误的。枳实苦泄辛散,行气之力较猛,善于破气除胀、消积导滞,除治疗食积脾胃气滞外,还常用于治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之证,故本题最佳答案为C。

第18题:

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要求考生掌握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的功效。栀子为清热泻火药,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均属清热燥湿药,四味药都有清热燥湿功效,其中黄芩、黄连、黄柏还能泻火解毒;此外,黄芩能止血、安胎,黄柏能退虚热,龙胆草能泻肝火。在这五味药中,唯黄柏具有退虚热功效,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

第19题:

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一章止血药、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和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要求考生掌握艾叶、丹参、川芎、郁金、半夏的性味。艾叶性味辛苦而温,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半夏性味辛温,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前者为止血药,后者为化痰药,两药均无活血祛瘀作用,故备选答案B、C是错误的。丹参、郁金与川芎虽同为活血祛瘀药,但丹参性味苦而微寒,郁金性味辛苦而寒,故备选答案A、E亦是错误的;唯川芎是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故本题最佳答案为D。

第20题:

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和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要求考生掌握旋覆花配伍代赭石.的主要目的。旋覆花苦降辛开,主人肺胃二经,善于降肺气而消痰水,降胃气而止呕噫,为治肺胃气逆病证的常用药物;代赭石质重沉降,既能降上逆之胃气而治噫气、呕吐,又能降上逆之肺气而治气逆喘息。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降逆下气之功,故本题最佳答案为E。

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泻肝火

[B].退虚热

[C].安胎

[D].养阴清热

[E].清心火

第21题:

黄芩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22题:

黄柏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23题:

龙胆草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要求考生掌握黄芩、黄柏和龙胆草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火等功效。以上三味药均无养阴清热或清心火的功效,故备选答案D,E都是错误的。因此,21题正确答案为C,22题正确答案为B,23题正确答案为A。

[A].半夏

[B].竹茹

[C].瓜萎

[D].天南星

[E].旋覆花

第24题:

善治风痰的药物是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25题:

为治湿痰要药的药物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26题:

既能治胃寒呕吐,又能治瘿瘤痰核的药物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要求考生掌握半夏、竹茹、瓜蒌、天南星和旋覆花的主治病证。半夏辛温而燥,功能温化寒痰而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要药;又半夏能降逆止呕而治胃寒呕吐,消痞散结而治胸脘痞闷、瘿瘤痰核等证。竹茹性味甘寒,功能清化热痰、止呕、除烦,可治肺热咳嗽痰多、胃热恶心呕吐及痰火内扰之心烦不安等证。瓜蒌性味甘寒,功能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润肠通便,可治肺热咳嗽痰多、胸痹结胸及肠燥便秘等证。天南星能祛风痰、止痉挛而善治风痰及破伤风等证,消肿散结止痛而治痈疽痰核肿痛,然无降逆止呕作用。旋覆花性味苦辛咸微温,功能消痰行水、降气止呕,可治痰涎壅肺之咳喘痰多、痰饮停蓄之胸膈痞闷及噫气、呕吐等证,但无消肿散结之功。从以上五味药的功效和主治中可以看出,善治风痰的药物是天南星;为治湿痰要药的药物是半夏;既能治胃寒呕吐,又能治瘿瘤痰核的药物也是半夏;备选答案B、C、E都是错误的。故24题正确答案为D,25、26题正确答案均为A。

[A].乌梅

[B].桑螵峭

[C].诃子

[D].椿皮

[E].乌贼骨

第27题:

治阳萎证宜用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28题:

治肾阳虚遗尿宜用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29题:

收湿敛疮宜用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30题:

治湿热带下证宜用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十八章收涩药,要求考生掌握乌梅、桑螵蛸、椿皮、乌贼骨和熟悉诃子的功效及主治病证。乌梅功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可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及蛔厥腹痛呕吐等证;桑螵蛸功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可治肾虚阳衰所致的阳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及白带过多等证;诃子功能涩肠、敛肺、下气、利咽,可治久泻久痢、肺虚喘咳或久咳失音等证;椿皮功能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可治久泻久痢、便血、崩漏及湿热带下、蛔虫病等;乌贼骨功能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可治崩漏下血、肺胃出血、遗精、带下、胃痛吐酸及湿疮湿疹等证。从以上五味药的功效和主治中可以看出,治阳萎证及肾阳虚之遗尿证,宜用桑螵蛸,而其他四味药均无补肾助阳作用;收湿敛疮宜用乌贼骨,而其他四味药均无此功效;治湿热带下证宜用椿皮,而乌梅和诃子均无止带作用,桑螵蛸和乌贼骨虽可治带下证,但前者为补肾固涩之品,后者为性温收敛之药,均不宜于湿热带下证。故27、28题正确答案都为B,29题正确答案为E,30题正确答案为D。

[A].当归

[B].熟地黄

[C].何首乌

[D].白芍

[E].阿胶

第31题:

性味甘、平的药是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32题:

性味甘、辛、温的药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33题:

性味甘、苦、涩、微温的药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七章补虚药,要求考生掌握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和阿胶的性味。当归性味甘、辛、温,熟地黄性味甘、微温,何首乌性味甘、苦、涩、微温,白芍性味苦、酸、微寒,阿胶性味甘、平。故31题正确答案为E,32题正确答案为A,33题正确答案为C。

[A].蛔虫腹痛、吐蛔

[B].气血虚衰证

[C].肾阳不足阳萎

[D].肝肾不足眩晕

[E].寒饮伏肺咳喘

第34题:

细辛主治的病证是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35题:

附子主治的病证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36题:

干姜主治的病证是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七章温里药,要求考生掌握细辛、附子和干姜的主治病证。细辛除能祛风、散寒止痛、宣通鼻窍外,又能温肺化饮而治寒饮伏肺之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等匪;附子除能回阳救逆、散寒止痛外,尚能补火助阳而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胃寒肢冷、阳萎、尿频等证;干姜除能温中、回阳外,还能温肺化饮而治寒饮伏肺之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等证。以上三味药均无杀虫、补益气血或滋补肝肾的功效,不能治疗蛔虫腹痛、吐蛔或气血虚衰证及肝肾不足之眩晕证,故备选答案A、B、D都是错误的。因此,34题正确答案为E,35题正确答案为C,36题正确答案为E。

[A].发汗、平喘

[B].祛风解表、透疹

[C].温肺止咳

[D].祛风燥湿、消肿排脓

[E].解痉

第37题:

荆芥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38题:

白芷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39题:

麻黄的功效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求考生掌握荆芥、白芷和麻黄的功效。荆芥具有祛风解表、止血及祛风止痒、透疹等功效,白芷具有解表、祛风燥湿及消肿排脓、止痛等功效,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及利水等功效。以上三味药均无温肺止咳或解痉的功效,故备选答案C、E都是错误的。因此,37题正确答案为B,38题正确答案为D,39题正确答案为A。

[A].小便不利,水肿

[B].心悸怔忡,失眠

[C].风寒头痛,风湿痹痛

[D].湿浊蒙窍,神志不清

[E].阴虚火旺,齿痛口疮

第40题:

郁金可用于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41题:

川穹可用于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42题:

益母草可用于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要求考生掌握郁金、川芎和益母草的主治病证。郁金除能活血止痛、利胆退黄外,又能凉血清心、行气解郁而治湿温病浊邪蒙蔽清窍之神志不清及痰气闭寒心窍之癫?G等证;川芎除能活血行气外,尚能祛风止痛而治风寒头痛及风湿痹痛等证;益母草除能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外,兼能利尿消肿而治小便不利及水肿等证。以上三味药均无安神或滋阴降火的功效,不能用于心悸怔忡、失眠或阴虚火旺、齿痛口疮诸证,故备选答案B、E都是错误的。因此,40题正确答案为D,41题正确答案为C,42题正确答案为A。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有毒与无毒

第43题:

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44题:

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的性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45题:

反映药物安全性的性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本组试题出自《中药学》总论第二章中药的性能,要求考生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与无毒的含义。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的性能;归经是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有毒与无毒是反映药物安全性的性能。由此可见,四气和五味,既不反映药物的作用趋向及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也不表示药物安全性,故备选答案A、B都是错误的。因此,43题正确答案为D,44题正确答案为C,45题正确答案为E。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46题:

利水渗湿药适应的病证是

A.淋证

B.痰饮证

C.水肿证

D.小便不利

E.黄疸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要求考生掌握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利水渗湿药以其味淡能渗利,味苦能降泄而共奏渗利水湿之功。本类药物能利水而消肿,利尿而通淋,利湿而退黄,适用于水湿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和水肿证、痰饮证,以及湿热下注膀胱之淋证、湿热蕴结肝胆之黄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E。

第47题:

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A.山药

B.黄精

C.天门冬

D.熟地黄

E.莲子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七章补虚药和第十八章收涩药,要求考生掌握山药、黄精、熟地黄、莲子和熟悉天门冬的使用注意。山药功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为并补气阴之药,且兼收涩之性,故可用于脾虚便溏之证;莲子除能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外,还能补脾止泻,尚具收涩之性,亦适宜于脾虚便溏之证,故备选答案A、E都是错误的。黄精功能润肺滋阴,虽有补脾益气之功,但因性质滋腻,易助湿邪,凡脾虚有湿、咳嗽痰多及便溏者均不宜使用;天门冬功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为甘寒滑润之药,因其能润燥滑肠,不宜于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

熟地黄长于补血滋阴,因其性质粘腻,易碍消化,对于脾胃气滞、痰湿内阻及食少便溏者均应忌用。故脾虚便溏不宜使用黄精、天门冬和熟地黄,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48题:

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

A.珍珠

B.钩藤

C.天麻

D.全蝎

E.羚羊角

参考答案:BC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要求考生掌握钩藤、天麻、全蝎、羚羊角和熟悉珍珠的功效。平肝息风药是以平肝阳、息肝风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钩藤功能息肝风、平肝阳、清肝热,天麻功能息肝风、平肝阳、祛风湿、止痹痛,全蝎功能息肝风、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羚羊角功能息肝风、平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珍珠功能镇心定惊、清肝除翳、收敛生肌。在这五味药物中,唯钩藤、天麻、羚羊角是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E。

第49题:

麝香的功效是

A.开窍

B.理气

C.活血散结

D.安神

E.止痛

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六章开窍药,要求考生掌握麝香的功效。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及催产等功效。在备选答案中,B.理气、 D.安神不是麝香的功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E。

第50题:

既补肾又温脾的药物是

A.鹿茸

B.益智仁

C.补骨脂

D.菟丝子

E.淫羊藿

参考答案:BC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十七章补虚药,要求考生掌握鹿茸、益智仁、补骨脂、菟丝子和淫羊藿的功效。鹿茸性味甘咸温,功能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益智仁性味辛温,功能温脾开胃摄唾,补肾固精缩尿;补骨脂性味苦辛大温,功能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功能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淫羊藿性味辛甘温,功能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在这五味药物中,唯益智仁和补骨脂是既补肾又温脾的药物,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择B、C。

第51题:

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A.温热病热入营分

B.血热妄行出血证

C.热病伤阴,口干口渴

D.消渴证

E.热伤阴液,肠燥便秘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二章清热药,要求考生掌握生地黄的主治病证。生地黄属清热药中的清热凉血药,功能清热凉血,可治温热病热人营分之身热口干、舌绛等证,以及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出血证。生地黄又能养阴生津而止渴,滋阴增液而通便,还常用于热病伤阴之口干口渴和消渴证,以及热饬阴液所致的肠燥便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E。

第52题:

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乳香

B.青皮

C.沉香

D.鸡血藤

E.五灵脂

参考答案:AD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八章理气药和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要求考生掌握沉香和熟悉青皮、乳香、鸡血藤、五灵脂的功效。沉香与青皮属理气药,沉香功能行气止痛、降逆调中、温肾纳气,青皮功能疏肝破气、散结消滞,两药均无活血止痛功效,故备选答案B、C都是错误的。乳香、五灵脂和鸡血藤均为活血祛痰药,乳香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五灵脂功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鸡血藤既能活血祛瘀而止痛,又能补血、舒筋活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E。

第53题:

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痛的药物是

A.香附

B.青皮

C.枳实

D.佛手

E.川楝子

参考答案:ABD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八章理气药,要求考生掌握香附、枳实、川楝子和熟悉青皮、佛手的主治病证。对于肝气郁滞胁痛之证,治宜疏肝理气以解郁。在这五味药物中,香附、青皮、佛手和川楝子均有疏肝理气的作用,都可用于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疼痛证;唯枳实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主要用于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诸证,无疏肝理气功效。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择A、B、D、E。

第54题:

白豆蔻的主治病证是

A.湿阻中焦证

B.胃寒呕吐证

C.风寒湿痹证

D.脾胃气滞证

E.肺燥咳喘证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五章芳香化湿药,要求考生熟悉白豆蔻的主治病证。白豆蔻辛香温燥,功能化湿、行气,既可治疗湿阻中焦证,又可用于脾胃气滞证;又白豆蔻性温,且人脾胃二经,具有温中止呕功效,尚可治疗胃寒呕吐证。白豆蔻无祛风湿作用,不能治疗风寒湿痹证;又白豆蔻为温燥之品,亦不宜于肺燥咳喘证,故备选答案C、E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55题:

菊花的功效是

A.解毒

B.透疹

C.明目

D.利咽

E.疏风清热

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

本题出自《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要求考生掌握菊花的功效。菊花属解表药中的辛凉解表药,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在备选答案中, [B].透疹、 [D].利咽不是菊花的功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E。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史上最全的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 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 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 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 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 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 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 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 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 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版(必背)

《中药学》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导言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如何讲?——突出重点,引导学习。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总论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繁多,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单元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1.《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5.《本草纲目》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李时珍。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三品。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思考:为何称为“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7.《中华本草》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8980种。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本草。中国最经典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2020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

2020 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策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属于职业准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注册、统一管理、分类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考试用书经过7 次修订,考试命题越来越强调“以用定考”以“用为先”以“人为本”以“业为重”。2016 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成绩已于12月19日公布(2016年执业药师成绩查询入口),接下来新一轮执业药师复习也即将开始。本文总结近两年应考内容,把脉2017 年命题趋势,助力考生一次通过。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以下简称中药一)包括中药与方剂、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内容,是执业药师考试中涉及科目最多也是与临床应用极为接近的一门课程。 重点突出,紧扣大纲 中药一2015、2016 年各章节分值分布见表6。其中分值占比较大的 3 章是第3、6、8 章,分别占到总成绩的1/4,而第 1 章考点比较稳定,两年均分值为5 分,且分布在最佳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上。整体分析,2016 年中药化学知识部分考点中结构类型判断占据了主导地位,约60%,稍高于2015 年。从章节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第3章的第2、3、5、8、9 节,覆盖面较广,4种题型均涉及。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型较多,是难点。可选择记忆,在掌握每类成分的基本结构基础上找到共性和差异,有助于理解记忆。 第 6 章中药制剂与剂型考题中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外用膏剂等 是考试重点与高频考点。2015年,注射剂分值为 6 分,丸剂分值为 5 分;2016 年,片剂分值为 4 分,丸剂分值为 4 分,故在复习时,要掌握重点,牢记高频考点,攻克疑难点。第8 章常用中药的鉴别考查的内容繁多,但有重点,即题 目集中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重点药,其次为果种类中药以及皮类中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也是必考内容。2015年未考茎木类、藻菌地衣类,2016 年每个部分均出现 1 题;而2015年花类有 1 题,2016年却没有。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历年试题及答案 1、蒸制熟地黄的传统质量标准为 A.外表色黑,内部棕黄 B.质地柔软,辅料吸尽 C.质变柔润,色褐味甘 D.色黑如漆,味甘如饴 E.质柔润,色泽乌黑发亮 题型:A-E:单选 答案:D 2、地黄炮制成熟地黄的作用是 A.清热凉血 B.生津止渴 C.滋阴清热凉血 D.滋阴补血 E.补血止血 题型:A-E:单选 答案:D 3、既能活血,又能凉血的药物是 A.丹参 B.红花 C.桃仁 D.当归 E.鸡血藤 题型:A-E:单选 答案:A 丹参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红花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故选A。

4、半夏不宜用于 A.湿痰咳嗽 B.寒饮呕吐 C.寒痰咳嗽 D.阴虚燥咳 E.瘿瘤痰核 题型:A-E:单选 答案:D 5、随证配伍,可用治头痛证属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者的药物是 A.白芷 B.吴茱萸 C.细辛 D.川芎 E.羌活 题型:A-E:单选 答案:D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为治头痛要药,常配伍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6、治气虚水肿,气虚自汗宜选 A.山药 B.白术 C.黄芪 D.A+B E.B+C 题型:A-E:单选 答案:E 7、下列有关制蜜丸所用蜂蜜炼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水分 B.除去杂质 C.改变药性 D.增加粘性 E.杀死微生物,破坏酶 题型:A-E:单选

8、治湿痰咳嗽,常与橘皮配伍的是 A.枳壳 B.半夏 C.砂仁 D.香橼 E.木香 题型:A-E:单选 答案:B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为燥湿化痰之要药,两药合用燥湿化痰力增强,用治湿痰客肺之咳嗽痰多等证。 9、多与煅石膏研末同用,不用纯品的药物是( ) A.升药 B.砒石 C.斑蝥 D.炉甘石 E.马钱子 题型:A-E:单选 答案:A 升药有大毒,临床很少用纯品,多与煅石膏同用。 10、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的中药是 A.三七 B.藕节 C.艾叶 D.蒲黄 E.棕榈炭 题型:A-E:单选 答案:A 11、煅后治疗胃痛泛酸的中药是 A.钩藤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治疗时采用泄其有余、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青风春胆目泪爪酸东肝怒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赤暑夏小肠舌汗面苦南心喜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黄湿长夏胃口涎唇甘中脾思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等 白燥秋大肠鼻涕毛辛西肺悲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等 黑寒冬膀胱耳唾发咸北肾恐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五行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肾阴以养肝阴

中药药剂师 考试重点知识

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总结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由原来药理学和药物分析两个小科目,改为以药剂学和药物化学为主,少部分涉及药理学和药物分析的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很多学员对此感觉很迷惘,不知道怎么学习。 现将本科目的重点内容分期进行总结,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有好的总结和学习方法也一起分享。 第1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 一、药物与药物命名 (一)药物来源与分类 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结构与命名 药物的名称包括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 (一)药物剂型与辅料 1、制剂与剂型的概念 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按照某种剂型制成一定规格并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制剂名=药物通用名+剂型名,如维生素C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3、药用辅料 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二)药物稳定性及药品有效期 3、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控制温度、调节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逐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进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善包装。 4、药品有效期:对于药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称为十分之一衰期,记作t0.9。(三)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和相互作用 1、配伍变化的类型 2、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汇总【一】皮类中药别名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或根皮。处方别名:楝皮、苦楝皮、苦楝根皮 紫荆皮:为木兰科植物盘柱南五味子的根皮。处方别名:子荆皮、紫荆皮、紫今皮、紫金皮 姜皮:为姜科植物姜的块茎皮。处方别名:姜皮、姜衣、生姜皮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处方别名:安石榴、酸石榴、石榴皮、丹若、若榴川槿皮: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处方别名:木槿皮、川槿皮、白槿皮、川荆皮 地枫皮: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的树皮。处方别名:地枫、地枫皮、钻地风 扁豆衣: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处方别名:扁豆衣,扁豆皮、眉豆皮 绿豆衣: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处方别名:绿豆衣,绿豆皮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处方别名:大夫皮、大茯、大腹皮、槟榔皮、大腹毛、大腹绒、伏毛、腹毛、腹皮、槟榔毛、槟

榔衣、枣儿槟壳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二】中药鉴定的取样规定 依据:《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取样规定: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 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 (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期至少一年。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考点【三】中药的贮藏方法 1、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 习重点(第一章) 的更新。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 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

执业药师(中药学类)课程教学大纲

执业药师(中药学类)课程教学大纲 Z-1-03: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辨证的、合理的使用非处方中成药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中的指导作用;了解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关系;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及其与中药现代应用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执业药师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执业能力,提高其医药结合的基本意识和业务素质。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知识。 2.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及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 3.辨病论治的基础知识。 4.辨病与辨证的基础知识及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 5.中医治则、治法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6.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和中药现代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基本技能 1.辨证使用中药的基本技能。 2.辨病论治的基本方法。 3.通过辨别体质和辨病,掌握使用中药的基本技能。 4.中医基本理论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措

施。 5.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的基本方法 6.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合理、科学的使用非处方中成药。 7.中药现代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研讨专题 1.中医与中药相结合的必要性、现状和措施。 2.中医基本理论在中药临床应用和中药现代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3.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对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影响。 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系的剖析。 5.中医基本理论现代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前景。 Z-1-04:药理学教学大纲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名称:药理学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常用药物和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过程、临床应用及合理用药等内容。为执业药师从事药学工作,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五、课程重点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二)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三)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各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 (四)各类药物中其它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其应用;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三十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三十 二、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一)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 ①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朱砂莲等药材中。 ②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千里光、佩兰等药材中。 ③有些成分具双重作用,即在一定剂量内能产生药效,而配伍不当或服用过量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乌头碱、苦杏仁苷、士的宁、斑蝥素等,朱砂、雄黄、信石等药材中所含的成分。目前对中药中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等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联用等技术。 马钱子中的士的宁,斑蝥中的斑蝥素等设定了含量范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国产千里光、川楝子、苦楝皮中的毒性成分进行了限量检査,解决了常规测定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 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重金属是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镉、汞、铜等。测定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铅、镉、汞、铜重金属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想:千个共同 《中国药典》规定,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枸杞子、山楂、阿胶、牡蛎等含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砷盐检查:《中国药典》采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两种方法检查砷盐。《中国药典》规定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20mg/kg;芒硝含砷盐不得过10mg/kg;石膏含砷盐不得过2mg/kg;阿胶含砷盐不得过2mg/kg。

执业药师的中药化学个知识点

中药化学100个知识点过关(化学部 分争取20分) 中药化学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28/120) 1.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即:(1)挥发性;

(2)热稳定性; (3)水不溶性。 2. 3.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单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 4.新鲜大黄中含有蒽酚类成分,由于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蒽醌,因此贮存2年以上的大黄检测不到蒽酚。

5. 【答案解析】 6.【答案解析】考察单糖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阿拉不喝无碳糖,给我半缸葡萄糖。 鸡鼠夹击夫要命,果然留痛在一身 7. 考察萜类化合物(常用中药:青龙铁了心;也就是指青蒿、龙胆、穿心莲) 龙脑——双环单萜类

梓醇苷——环烯醚萜苷类 紫衫醇——三环二萜类 青蒿素——单环倍半萜类 穿心莲内酯——双环二萜类 8.含挥发油的常用中药:肉搏挨饿(肉桂、薄荷、艾叶、莪术)----单贴和倍半萜 9.】三萜皂苷实例总结: 10.Ⅰ型:柴胡皂苷a,c,d,e Ⅱ型:柴胡皂苷b 1,b 2 Ⅲ型:柴胡皂苷b 3 ,b 4 Ⅳ型:柴胡皂苷g

Ⅴ型:齐墩果酸衍生物 11.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12.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有机胺类生物碱是麻黄碱 13.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稠哌啶类生物碱是苦参碱 14.具有解痉镇痛、解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的生物碱是莨菪碱 15.具有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女性闭经、生育功能受损等副作用的含生物

碱药物是雷公藤 16.川乌中所含生物碱的毒性双脂型大于单脂型大于五脂型 糖的定义 17.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是糖的定义 18.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从化学结构上看,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缩聚物和衍生物。及它们的缩聚物和衍生物。 19.按苷元的化学结构可分:香豆素苷、黄酮苷、蒽醌苷、木脂素苷等 按苷的特殊物理性质分类:如皂苷。 类型含义代表性化合物 氧苷 醇苷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红景天苷、毛茛苷 酚苷通过酚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天麻苷、水杨苷 氰苷主要指一类α-羟基腈的苷苦杏仁苷 “醇”种“红毛”丹 “水天”缤“酚”多彩 “苦”“氰”戏 21.含氰苷类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指标成分均为苦杏仁苷 苦杏仁(不低于3.O%) 桃仁(1.5%~3.0%) 郁李仁(不低于2.0%)) 22,香豆素和木脂素;香豆素分为五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 23含黄酮类常用中药化学结构类型与质量控制成分黄酮 手捧红花,银杏树下唱情歌 手捧红(满山红)花(槐花),银杏(银杏)树下唱情(黄芩)歌(葛根) 24,龙脑——双环单萜类 梓醇苷——环烯醚萜苷类 紫衫醇——三环二萜类 青蒿素——单环倍半萜类 穿心莲内酯——双环二萜类 萜类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龙胆、 25,皂苷三萜皂苷:苷元为三萜类化合物,其基本骨架由6 个异戊二烯(30 个碳)单位组成。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 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新增716种,创古本草收新药之最,完成第六次大总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 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 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 味相异。 三、五味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 连。(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 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能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昆布海藻治瘰疬,芒硝软坚泻下治便秘。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 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五味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 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 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 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 五、归经 (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2.经络学说 (三)确立依据: 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 六、有毒与无毒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九_毙考题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九 (四)理化鉴定 1.物理常数的测定 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这对挥发油、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药典》对有些药材的物理常数作了规定,如蜂蜜的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薄荷油为0.888~0.908;冰片(合成龙脑)的熔点为205℃~210℃;肉桂油的折光率为1.602~1.614等。 天竺黄规定检査体积比,即取天竺黄粉末(过4号筛)10g,轻轻装入量筒内,其体积不得少于35ml。这是一种类似测定相对密度的方法, 2.一般理化鉴别 (1)膨胀度测定: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是指每1g药品在水或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后所占有的体积(ml)。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中国药典》规定,车前子膨胀度不低于4.0;哈蟆油膨胀度不低于55;葶苈子膨胀度南葶苈子不低于3,北葶苈子不低于12。 (2)显色反应:例如马钱子胚乳薄片置白瓷板上,加1%钒酸铵的硫酸溶液1滴,迅速显紫色(示番木鳖碱),另取切片加发烟硝酸1滴,显橙红色(示马钱子碱)。甘草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1~2滴,显橙黄色(示甘草甜素反应)。 (3)沉淀反应:利用药材的某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沉淀反应来鉴别。赤芍用水提取,滤液加三氯化铁,生成蓝黑色沉淀。芦荟水提液,加等量饱和溴水,生成黄色沉淀。 (4)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利用皂苷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和溶解红细胞的性质,可测定含皂苷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或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如《中国药典》用泡沫反应鉴别猪牙皂。

执业中药师考试重点总结中药一

2016年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药师考试的中药一,相对于其他三科来说是最有难度的一科,很多考生更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那么找出考试的重点对于所有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考试重点如果熟练掌握,考分90+绝对不是问题!个人考了90+分!以下总结不仅包含了考试重点,也总结出历年的考试考点,因为每年考试都有很多历年重复的真题出现。 个人建议:无论你是学药学专业的还是其他专业的考生,个人建议在准备复习之前先做2-3套近几年的真题,熟悉一下考试内容及难度,无论错多少,无所谓,目的是对考试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方便接下来有目的进行复习,并且每一章考试分值及重点不同,上网查询历年各个章节考试分值,以便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有的章节历年都是考试的重点,务必重点复习。 2015年考试各章节考试分值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开创方药对照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藏,蒙,维,傣药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中药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 如何讲?——提炼精华,突出重点 如何学?——抓住重点,勤练习题 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与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 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 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与文献价值。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就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考试真题: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各位考生,执业药师考试报名工作接近尾声,准考证打印工作尚未开始,8、9月为考生备考的关键时期!为帮助各位考生备考本站将不断更新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经验及辅导信息,请点击文章最下面查看! 【郑重承诺】考试将于10月17、18日举行,会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敬请期待! 【考生经验抢先版】 2015年执业药师复习“五步走”和“三大锦囊” 一、“五步走” 1.复习旧知识远比学习新知识重要。这个尤其适合在职考生对于双休日和长假的利用。当复习完成一遍之后,原则上不学习新东西,要利用真题进行测验和回顾、反思,查漏补缺,复习基础知识。 2.在复习中一旦出现大的偏差要及时做出回应,用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间做出决断,尽量不要让自己改变原计划。 3.遵照考试时间,尽量多的做执业中药师考试模拟题,看解析,从真题中把握考试的时间观念、考察方向和考察重点。

4.考点要理解记忆,重视教材和法规的结合。 5.了解人类的复习状态。 每日学习过程——根据统计数据,每天记忆的时段为:上午:9点、10点、11点;下午:14点、15点、16点;晚上:19点、20点、21点、22点,共计10小时/天;其中,(二小时用于复习之前所学;一小时预习当天应当所学;不少于三个小时进行当天学习;一小时复习当天所学; 二、“三大锦囊” 1、制定学习计划 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在考前完成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脑里知识循环 人的记忆是有一定规律的,经常回忆也就是滚动的学习,我们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抽出一段时间闭上眼睛想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重要的知识点都掌握了没有。这样可以随时检测我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五毙考题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十五毙考题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归纳二 十五 炒白芍寒性缓和,以养血和营,敛阴止汗为主。 酒白芍酸寒之性降低,入血分,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 醋白芍引药入肝,敛血养血、疏肝解郁最强。 土白芍借土气入脾,增强养血和脾、止泻作用。 丹参: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多生用。

酒川芎能引药上行,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二)醋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目的 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如乳香、没药等。2.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大戟、甘遂、芫花等。 3.矫臭矫味: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每100kg药物,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甘遂

醋甘遂:每100kg甘遂用米醋30kg。 生甘遂药力峻烈,临床多入丸、散剂用。醋甘遂毒性减低,峻泻作用缓和。 延胡索 生品止痛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效果欠佳。醋炙行气止痛作用增强。 酒炙增强了活血祛瘀作用。

延胡索镇痛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醋制可使难溶于水的生物碱成盐,提高煎出率。醋制、酒制均能提高生物碱的煎出量,增强镇痛镇静作用。 延胡索中季铵碱具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治疗冠心病,宜生用。 乳香 醋乳香: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米醋,边喷边炒至表面呈油亮光泽。每1OOkg 乳香,用米醋5kg。 生品气味辛烈,胃刺激强,易引起呕吐; 醋炙或炒制刺激性缓和,利于服用,便于粉

碎。醋炙乳香还能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并可矫臭矫味。 香附 1.香附。 2.醋香附 3.四制香附(每100kg香附颗粒或片,用生姜5kg(取汁),米醋、黄酒各1Okg,食盐2kg。) 4.酒香附: 5.香附炭: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筛去碎屑。 生香附多入解表剂中,以理气解郁为主; 醋炙香附引药入肝经,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四制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将近300个必备知识点汇总

1.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属性的是寒凉 2.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属于相须 3.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君药 4.莪术属于浙药。 5.苦参中生物碱的主要类型是双稠哌啶类 6.水解 1g 挥发油中酯类成分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酯值 7.只对游离α-去氧糖呈阳性反应的是 K-K 反应 8.炒王不留行的火候应选用中火 9.醋制乳香,每 100kg 乳香用米醋 5kg 10.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的是草酸钙结晶 11.热原的性质特点①水溶性;②滤过性;③不挥发性;④被吸附性;⑤耐热性 12.清热药具有抗病原体、解热、抗炎、抗毒素的药理作用。镇痛不属于清热药的药理作用。

13.麝香具有”当门子”的性状特征。 14.地黄的主产地为河南省 15.羚羊角来源于牛科 16.金银花主产于山东及河南 17.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的是银柴胡 18.香加皮药材来源于萝藦科 19.五味的副作用: ①易耗伤气阴的是辛味; ②多腻膈碍胃的是甘味; ③易耗气伤津的是淡味; ④易伤阴津伐胃的是苦味 20.人参皂苷的分类: ①属于人参皂苷二醇型的皂苷是 A 型人参皂苷; ②属于人参皂苷三醇型的皂苷是 B 型人参皂苷; ③属于齐墩果烷型的人参皂苷是 C 型人参皂苷; ④具有抗溶血作用的人参皂苷是 A 型人参皂苷

21.中药炮制方法: ①巴豆、西瓜制霜; ②朱砂水飞; ③肉豆蔻滑石粉煨 22.片剂的辅料: ①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 ②润湿剂水; ③填充剂乳糖; ④润滑剂硬脂酸镁 23.中药材的习称: ①乌梢蛇剑脊; ②蕲蛇佛指甲; ③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④羚羊角通天眼 24.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 ①白芍置沸水中烫或蒸至透心,刮去外皮晒干;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精华考点

第一章 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精华考点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 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 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 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 载药 850 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越贡献。多。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 (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 1 卷。含药最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 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2)燥指苦 能燥湿,如苍术。(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②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故阴虚津亏5.咸:能软、能下, 6.涩: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猪苓、茯苓。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 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四、升降沉浮 (一)含义: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 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