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教案设计

《光现象》教案设计
《光现象》教案设计

《光现象》教案设计

节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

西安东仪中学黄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

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

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

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源的概念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

.色光的混合。

.光具有能量。

教学难点

.色光的混合。

.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PPT、三棱镜、光屏、手电筒三只、红色、绿色和蓝色玻璃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

[师]播放灯火节视频,引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引入第三章光现象

?节光的色彩颜色?的学习。

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看PPT图片并阅读课本P54页内容,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答]……

[老师总结]……

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一、光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分类: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师]月亮是光源吗?

[师演示]手电筒照镜子,发光。

[师]漆黑的夜晚能看到镜子吗?

强调:月亮不是光源。

[师]再观察以上各图,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它们的色彩相同吗?17世纪前,人们认为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太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

学生分组实验:分解太阳光,将现象及结论填入报告单。

节光的色彩颜色教学设计

现象: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上的颜色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二、光的色散

定义: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师]介绍牛顿光色散实验。

[师]白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七色光能变回白光吗?

学生分组实验:七色光再通过三棱镜观察现象。

现象:七色光又变回白光。

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色光的混合

[师]怎样用简便的方法从白光中得到一种色光?

学生实验:让太阳光通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并记录现象。

总结: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绿光。

利用这个特点人们制成了:滤色镜

[师]介绍滤色镜

[师]两种色光重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学生实验: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

[师]实验表明: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身却无法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色光。

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显示器屏幕。

[学生答]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显示器屏幕上显现出画面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的。

四、物体的颜色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是五颜六色的,我们是怎样感觉到这些物体颜色的?

教师展示:各种颜色的物品。它们既不是光源,又不是透明物体,为什么它们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师]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他所透过色光颜色决定的。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联系回声,猜测原因。完成报告单内容。

[师]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红光;

蓝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蓝光;

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师]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师]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有色不透明物体,让学生观察现象。

五、光具有能量

[学生]阅读P55页“生活物理社会”光具有能量

[师]光具有的能量,这种能叫光能。

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光源及分类;

.光的色散;

.色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光能。

课堂练习

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_____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_,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

太阳正在发光的电灯萤火虫月亮燃烧的蜡烛发光的水母电影幕布

冬天在阳光下人感到暖和,这说明光是具有_____的。

一名演员穿着白色上衣,红色裙子在台上表演,若一束绿光照在她身上,在台下的观众看到的该演员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这种颜色?

布置作业:

.阅读复习本节课文。2.课本P581、2、3、4题。

板书设计:

第三章光现象

节光的色彩颜色

一、光

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2.分类: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月亮不是光

二、光的色散

定义: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色光的混合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色光。

四、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五、光具有能量

光具有的能量,这种能叫光能。

光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

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 (3)

单元: 光现象 教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 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有传授者、引导着、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属于合作者的关系;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及难点,一点一点的剖析,理论结合实验,有条理有逻辑的讲述让学生能够听的明白,体现新课改的重点及教学目标。首先对一般的光现象引入并同学生讨论,最后进入我要将的主题。 学生需求分析: 因为光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必备的常识。了解它的本质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指引方向,对社会科技的发展也很重要。 学情分析: 多少会知道太阳光,灯光,烟火绽开时所放的光忙;但对于光的原理及直线传播、反射等系统知识可能不太理解,或者说是很茫然。 本模块包含的教学内容: 1.通过激光电筒打开时光在液体气体固体中传播的实验,观察并总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速为:c=3×108 m/s 2.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通过平面镜和硬纸板观察光的反射时的规律。 3.通过移动蜡烛,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5.了解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和凹面镜的会聚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本章总共光的直线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1.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1.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不同,知道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过程与方法: 2.1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简易小孔成像学具,激光电筒直射发光等实验并且自习观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

光现象教案doc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自然光源是指自然存在的光源,如太阳、星星、闪电、萤火虫、磷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3、人造光源是指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篝火、火把、油灯、烛光、电灯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3、解释现象: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等。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射击要“三点一线”、手影、皮影戏等。 三、光速 1、光能在真空和透明物质中传播。 2、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非常接近,通常也取C=3×108m/s。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光速约为3 4C,在玻璃中的光速约为 2 3 C。 第二节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两种物质的交界面(或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对“一点二角三线”的认识: 一点:入射光与反射面的交点叫入射点,用“O”来表示; 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用“AO”来表示,不能说成“OA”,经反射面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叫反射光线,用“OB”来表示,不能说成“BO”, 过入射点O并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做法线,用“ON”来表示; 二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i”来表示,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r”来表示。 光的反射规律: 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共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可逆)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平滑物体表面,反射光平行射出,这样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不再是平行的,而是杂乱地射向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叫做漫反射;新|课|标| 第|一|网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要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4、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 1、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等都可看出平面镜。 2、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具体特点为:(1)像与物大小相等(等大),(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等距),(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中考物理专题光学教案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2课时) 蒋中初三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 2、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及它们的主要特征和应用 4、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并能用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5、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了解其应用 二、知识回顾 1、______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 禾廿___ 。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 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________ 。 3、光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________________ 。 4、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________ 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色光决定的。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 _______ 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 色光决定 5、光具有的能量叫____ 。太阳的热主要是以_______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6、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_____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它能 ______________ 。 7、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 影子,这说明光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像。②像的大小 与物体的大小 ________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_______ 。⑤像与物以镜面_____________ 的。 9、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 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发现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 像。

新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教学设计4(精品).doc

课题: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学案 一、学习活动目标 1.知道并会运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并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学习活动设计 一、光沿直线传播 条件: 事例: 应用: 1.(盐城200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 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2.(浙江省丽水市2006)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主要是因为() A.光速极大B.光沿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4.(08天津)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经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B.光在光导纤维中始终沿直线传播 C.光导纤维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金属丝 D.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5.(08福州市)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成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来解释日食的成因,如图所示。现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电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排列的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图中的横线上。 6.(08连云港市)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影子的长度变,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二、光速、光速测距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米/秒为__________千米/秒。 光年是的单位,其值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7.(长沙市)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光速要远远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声速。 8.月球自己不能发光,夜晚人们看到明亮的月光,这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发生反射的缘故,因而月亮不能称为光源。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但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差不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就认为空气中的光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已知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1.3s,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 三、平面镜成象及作图。 特点:(1) 像与物大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光现象物理教案

光现象物理教案 光现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 …物体有光线射 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进行新课: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 (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

3、光的速度: 讨论:光有没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初中物理中考光现象复习课教案.docx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一) 南京民办旭东中学吴永余 [ 设计意图 ]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 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 教具和学具 ]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 课前准备 ]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 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 6 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 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过程 ] 教学阶 段与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间分配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复习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理知识识点? 框架 (10 分钟)学生活动:利用实物 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 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 预习情况得到 认可。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学生讨论与交流,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二、课 堂教学 学生:通过光的色 (20 分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钟)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实验演示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讨论与交流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投影仪作为光料的混合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4cm × 4cm 的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孔)来实现。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资源] 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 [教具和学具] 平面镜、玻璃、相同的棋子两个、光源、光的反射装置一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中考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及时批阅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起来做好分析,在本节课上进行校正。 [教学过程]

光现象优秀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以及小孔成像实验,理 解实验是研究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激光灯、牛奶水及容器、蔗糖、热水、搅拌器 学生:激光灯、喷雾器、牛奶水及容器、玻璃砖、蜡烛、火柴、自制小孔成像器具【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 【提出问题】 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是哪里人吗? 他为什么要偷光? 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 【导入语】有了光,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光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它有哪些性质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现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板书课题:光沿直线传播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枣庄人 光可以让人看见竹简上面的字 学习匡衡读书时刻苦用功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典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枣庄、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二、新课 讲授 (一)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光线

光现象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也是信息传递一章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是反射、折射现象的基础,可以提高同学热情,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STS意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和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学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和人造光源; ②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及其应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策略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创设线性探究模块,努力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走进物理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 构建“人文·物理·社会”三维课堂,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与此相适应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 教学资源 1.学生分组:激光笔一支、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孔的纸板两张、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装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满了少量墨水)。 2.教师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笔)、水槽两个、浓度不同的糖水四种、40 瓦电灯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课前利用课间休息,滚动播放一组与光现象紧密联系的优美图片和视频:影、倒影、水面下(视深变浅)物体,霞光万道、晨曦中穿透树林的道道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极光、日晕、日幻……最后将画面停在“节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课的主题。让学生欣赏绚丽天象的同时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二章 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单元复习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复习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4 月 5 日 一、基础知识 (一)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应用及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c日食月食的形成d小孔成像。 2.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或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光速远远大于声速(340m/s)。 水中的光速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的光速为真空中的2/3。太阳发出的光大约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在任何时候看到的阳光,都是太阳在8分钟以前发出的(太阳到地球平均距离1.496×10^8千米)。1光年=9.46×1012km。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一)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阶 段与时 间分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 复习整理知识框架(1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 况,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识点? 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 影仪把学生的整理结 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认可。 二、课堂教学(20分钟)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 是丰富多彩的? 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 料的混合 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 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 下的一个暗区称为影,影的边缘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通过光的色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学生讨论与交流 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实验演示 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 投影仪作为光 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 4cm×4cm的 孔)来实现。

光现象复习教案汇总

光现象复习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 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5. 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7. 了解物体的颜色。 二、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整体把握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 (2)光的传播: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方向一般会改变。 (3)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激光准直 (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这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光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速度大,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大。 1.光的传播

四、相似对比(火眼金睛) 1、“影子”与“倒影”

O 2 A B N 12 M N P Q O 空气玻璃 1 B A 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 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 【针对练习一】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 A. 光的反射;a 区 B. 光的折射;b 区 C. 光的直线传播;a 区 D. 光的直线传播;b 区 【针对练习二】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例2.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 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 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 应为() A. 1m B. 1.5m C. 2m D. 3m 【针对练习一】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 一束光贴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D.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 【针对练习二】小洋家买了一辆崭新漂亮的小汽 车,她高兴极了,把车的里里外外都观察了个够。 通过观察,小洋发现小汽车的许多部件都用到了 物理知识,下面是她列出的几项,请你帮她补充完整.前面的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避免因__________________而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针对练习三】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 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 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 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 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

课题:光现象 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莱西市实验中学郎美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3、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4、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 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2、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 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学方法:小循环多反馈;合作交流;讨论法 教学模式:“导――练――测――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跟光有关的现象,如:阳光射入森林,我们看到光束是直的,水中有树木的倒影;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到了它;海市蜃楼等等。今天我们来复习“光现象”。 二、复习过程 光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下面大家对照提纲线复习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 3、应用:、、 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 教师点拨:光只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引导学生讨论、回顾有关内容。利用课件展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再展示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等。 学生完成题组(一):你学会了吗? 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亮着的电灯?因为它们能发光,光沿直线传播到我们的眼镜睛,我们就看到了它们。但是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不发光,为什么也能看到它们呢?因为它们能反射光.下面大家来复习第二部分: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的含义及种类,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能说出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 现象。 2.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利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会做反射光路图, 能识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会处理平面镜成像相关的作图。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能判断常见的折射现象。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复习过程,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学习梳理总结知识的方法,能将本章内容系统化。 2.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解题的方法、技巧,养成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交流学习心得,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2.通过合作探究养成学生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善于观察、总结的学习能力。 3.通过复习养成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1.光现象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运用光路图解决问题。 易错点:1、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常判断为与镜面或界面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中误认为像的大小规律是近大远小。 3、“倒影”与影子混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激光灯自制光屏平面镜玻璃板方格纸光具盘

半圆玻璃块蜡烛打火机讲义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课件展示精美图片:这些美轮美奂的风景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然地引出本节复习内容——第四章光现象 二、专题复习总结方法 【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小组抢答比比谁记得准、答得快) 1.光源: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根据成因分为光源和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属于天然光源;蜡烛、霓虹灯、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月亮_________(是或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来表示光的和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课教学案教案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课教 学案教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光现象复习课讲学稿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颜色是怎样确定的。 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3、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4、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了解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知道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 1、光源及其分类 例1、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液晶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熔炉中倾倒出的炽热的铁水 D.月亮、正在放映的屏幕、太阳、发光的水母 2、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例2、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的顺序排列的。 例3、让红光、蓝光混合后通过一蓝色玻璃后照在一红纸上,则纸呈()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例4、通过红玻璃看绿布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A.红玻璃将绿布反射的光染成黑色 B.绿布反射的光通过红玻璃与红玻璃透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 C.红玻璃几乎吸收绿布所反射的所有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将绿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透过红玻璃 3、光的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例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五章 《光现象》复习课教学设计 灵宝市实验中学叶冰 【学习目标及考纲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5、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6、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教学重点】 1、理解四个重点实验探究方案,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教学难点】 正确画出各种光现象的光路图。 【教学模式】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一、整 二、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流程: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难点突破:(中考2006)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我们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转换法 A、探究光在均匀气体中沿直线传播 气体------可以制造烟雾,比如用喷雾或将点燃的蚊香置于倒置的玻璃水槽中。 B、探究光在均匀液体中沿直线传播 液体------可以将水槽中的水变浑浊,如在水中滴牛奶、墨水或肥皂水。 C、探究光在均匀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固体-----可以用玻璃砖或果冻代替。 D、探究光在不均匀气体中不沿直线传播 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发出激光,使光屏上呈现一个亮点,亮点固定不动,将点燃的酒精灯置于光的传播路径上,发现光屏上的亮点在晃动,由此证明光在不均匀的气体中不沿直线传播。 2、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决问题 A、小孔成像 教学流程:动画演示-----总结归纳------达标检测 总结归纳 1、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 2、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和_______有关; 3、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B、日食、月食。 教学流程:动画演示------强化点拨-----达标检测 C、影子的形成等 3、光速 (二)光的反射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又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简单讲述人造光源的发展史:篝火——火把——油灯——蜡烛——电灯 分析:月亮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光的传播 与声音的传播相比较,回顾声音的传播:在真空中不传声,在介质中传播时V固>V液>V气。 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演示实验: (1)利用点燃的香烟产生的烟雾,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2)在水槽中放一些奶粉之类的物质,使水呈浑浊状态,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3)观察光在玻璃砖(一面为磨毛面)中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传播路径是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 讲述: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起称为光束。 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图线。 光线光束 4、应用——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 (1)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画出示意图) 影子 点光源不透明物体 (2)日食、月食的成因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如:瞄靶时的“三点一线”等。 5、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速度很快,单凭视觉几乎无法察觉到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才发现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现在已公认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相当于每秒能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1. 反射规律内容包括:(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1所示。 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要明确以下几点: (1)光线的性质:以入射点为垂足的垂直于反射面的线叫法线, 在图中用NO表示。法线是人为引入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一条线, 法线的引入是为了我们研究问题更方便。法线必须用虚线来表示; 法线必须与反射面垂直;法线也就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 平分线。如果镜面转动角,那么法线也转动角。 (2)图中的和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各自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切忌把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3)当入射光线靠拢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反射角减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将沿入射光线反向折回,此时入射角为0o,反射角也为0o,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重合”。 (5)在光的反射中,光线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等,反射太阳光,只会反射到特定的方向,平行光射上去反射后仍平行,这种现象为镜面反射。 漫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在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但反射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因为它们的法线不再相互平行,这就是说各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从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的反射角也不相等,因此反射光线不再平行。 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对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我们是看不到这个物体的。只有在发生漫反射时,我们才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 (2)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物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