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报告)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可行性论证报告

拟组建名称:水产品健康养殖及精深加工研究开发中心申请单位(盖章):

编写日期:2016年12月8日

二零一七年一月制

目录

一、组建中心的必要性及目的和意义 (3)

1、组建中心的必要性 (3)

2、组建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4)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4)

1、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4)

2、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5)

三、依托单位技术优势和现有的基础条件 (6)

1、技术优势 (6)

2、现有基础条件 (7)

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9)

1、主要目标 (9)

2、主要任务 (11)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

六、计划进度安排 (14)

七、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及运行机制 (15)

1、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 (15)

2、运行机制 (16)

八、设备购置经费预算 (17)

九、组建中心领导小组 (18)

十、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 (18)

十一、中心建成后的预期成果及对行业的带动作用 (19)

十二支撑条件和后勤保

障 (20)

1、支撑条件 (20)

2、后勤保障 (20)

十三、依托单位意见 (21)

一、组建“中心”的必要性及目的和意义

1、组建中心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粮食需求基本的到满足之后,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高。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海水养殖早就超过海水捕捞的产量,但是随着国民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养殖技术和模式已经难以解决现在问题和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因此,传统养殖模式的局限性需要新型养殖模式来替代,工厂化健康养殖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兴起的。及此同时,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考和良好的范本。

我公司作为集海水养殖、种苗繁育、水产精深加工、销售和科研于一体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政策方面,即响应《中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粤府【2013】67号文件《关于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渔业发展水平的意见》,也符合《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4日件》,在科技创新方面,可以加强及国内科研院所的深度合

作和学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整个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科技兴海。

2、组建中心目的和意义

通过组建研究中心,首先提高了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企业的技术及装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从而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其次是研究中心是有效整合技术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研究中心的组建有效地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为地方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最后研究中心的设立,有效地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为地方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部分就业岗位,安置城镇下岗待业人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养殖方面,国外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早,目前,欧美国家在工厂循环水养殖方面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现出技术成熟化、养殖产业化两个显著特征。技术成熟化主要表现为技术路线高新化,如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MEGA FISCH(德国) 、美国跑道式封闭循环水养殖

系统、美国最新的多层式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等,另一个表现则是养殖品种丰富化,从开始养鱼到后来的虾、贝等;养殖产业化主要是目前欧美国家工厂化养殖场均向大型、特大型、超大型方向发展,并以企业化运作,逐步发展成企业集团和跨国集团,形成了包括从养殖工厂设计、安装到产品养殖、销售及保险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在加工方面,国外水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现代的贮藏及流通技术日趋重要,开发水产品的保活、保鲜和精深加工,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广辟水产品流通渠道是今后水产品加工发展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水产品加工机械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为优质水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一引些高新技术如低F值杀菌技术、栅栏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及相关设备等在水产品加工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2、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养殖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虽然国内工厂化水产养殖起步较晚,但国内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同时工厂化养殖种类较为丰富,养殖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实现了自给自足,出口大于进口,进口也只是及我国水产有互补性的产品。然而,及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相比,国内工厂化养殖方式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工厂化养殖场设备相对简陋,

技术含量较低,病害发生次数频繁,这些都成为了阻碍我国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瓶颈。

在加工方面,我们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水产品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加工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快速增长,加工技术及装备建设成效明显,精深加工比例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世界渔业大国,但主要还是集中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区域,同时及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水产品的加工资源严重衰退、基础研究薄弱、加工及综合利用率比较低、加工产品品种少附加值低、装备落后、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不高等方面。

综上所述,国内外水产品未来发展趋势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种、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实现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升华过程,产品也更趋向于健康、营养、环保、方便,以满足不同层次和品位的消费者需求,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三、依托单位技术优势和现有的基础条件

1、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包含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色谱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人工

气候箱、高速冷冻离心机、无菌室、反应釜、真空油炸设备、马口铁封罐设备、多功能炒锅等先进检测仪器和中式设备在内,总投资近200万元,可以开展养殖水质检测、养殖细菌和病毒检测,同时还可以开展养殖产品、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的监测

在建设养殖、加工和科研一体化产业的同时,公司还注重公司核心团队的建设,目前拥有包括研究员、博士、高级工程师等一批科研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300多人的科技养殖队伍、水产品加工和食品开发科研队伍及市场销售队伍。

公司近年来还承担了多项省级科技及产业化项目,并及中山大学、南海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华大基因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在鱼虾生态养殖、益生菌调控水质等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现有的基础条件

2.1基础设施

我公司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海水养殖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有7300多亩使用期限达70年的养殖基地开展建设和改造工作,标准化精养池塘4000多亩,全部池塘通路、通电、排灌分流并配置相应的养殖机械;另外公司还拥有自建种苗繁育中心和实验室。

同时公司增加投资3亿元建设广东冠利海洋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400多亩,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鱼虾工厂化养殖区、水产罐头食品加工厂、水产休闲食品加工厂、调味料食品加工厂、4万吨物流冷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