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戏曲艺术的认识

浅谈对戏曲艺术的认识
浅谈对戏曲艺术的认识

浅谈对戏曲艺术的认识

反复地斟酌这篇文章的题目,觉得既像是一篇职工入职前的考题,又像是以戏曲艺术为论述核心的学术论文。但无论题意究竟是什么,在初识许昌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初识中心各位领导的今天,我谨以下面寥寥短文,以此来表达对中心及中心领导给予我面试机会的感激之情!

在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随便找个搜索引擎就能很轻易的找到许多与戏曲艺术相关联的文章与材料。但我完全摒弃互联网的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只是凭着自己对戏曲艺术的有限认知和理解,对“戏曲艺术”这个宏大的议题做一个简短、非专业甚至是幼稚的阐述,不足和偏颇之处请中心领导和老师及时给与指正。

一、戏曲的艺术性

戏曲作为一种以说唱与表演相结合的舞台表现形式,以演唱和叙事为主要艺术表达载体,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与艺术研究价值。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多年的传承发展,如今的现代戏曲以专业化的唱腔,脸谱化的角色,故事化的情节,影视化的表演,辅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俗配乐,将历史典故与现代风尚有机结合,兼顾高雅与通俗,使中国戏曲这一独一无二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整个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逐渐享有越来越高的盛誉,其中作为中国戏曲

代表之一的京剧成为我国三大国粹之一。

豫剧、曲剧、越调作为河南本土戏曲,自起源至今经过几百年的兴衰与发展,历经多代表演艺术家与传承人的共同努力,如今,河南本土戏曲已逐渐从过去的草台班子演绎逐渐登上高雅、专业的艺术领域大雅之堂,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时,这也标志着河南本土地方戏曲以过往民间通俗娱乐表演形式实现向专业学术领域及艺术鉴赏领域的有效过渡,通过多年的艺术积蓄与沉淀,最终体现出其自身所具备的高度艺术价值与艺术专业性。

二、戏曲的群众性

纵观戏曲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其具备广大的群众性及参与门槛较低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戏曲在各地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流传广泛的经典戏目大多耳闻能详,具有较高的传唱度,戏曲爱好者甚至是非戏曲爱好者都能随时随地的唱上一段,哼上一曲。以豫剧、曲剧、越调为主的河南本土戏曲在本省更是群众基础深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许昌人,打小就对河南戏有着特殊的情感。儿时,跟着祖父逛戏园、看大戏,许昌剧院、春秋剧院、西湖公园的露天戏园子留下自己热闹、兴奋的足迹;少年时代,一部《倒霉大叔的婚事》令人难忘,任宏恩老师嘹亮的唱腔,滑稽的动作夹杂着浓浓山药蛋味儿的本土许昌话至今让人铭记于心。毛爱莲、桑振君、张晓凤等许昌本土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名字也在这时涌入我的记忆;青年时光,《梨园春》的热播

让河南戏红透大江南北,逐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父亲悠然的坐在沙发上清唱着一折又一折豫剧选段,略显半吊子的唱腔朦胧中让人仿如隔世。戏曲伴着我成长,也伴着每一个许昌人、河南人甚至是中国人的成长,庞大的群众基础、较高自由度的准入门槛,使戏曲能够非常自然的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

三、戏曲的学习性

戏曲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很多时候,我们在欣赏戏曲、传唱戏曲的同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可以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态度,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目的。从没上过一节历史课的祖父说起包公铡美、秦香莲吊孝、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而我也曾经费心费力的去搜寻《下陈州》中的“陈州”如今到底位于何处。

因为戏曲,我爱上了历史;因为戏曲,我爱上了文学;也因为生活中有了戏曲,我对未来与理想充满了憧憬与希望。一折有意义的戏目,可以歌颂好人好事,弘扬社会正能量,可以去揭露、批判社会现实中的诸多不公与丑陋,也可以用一段段唱腔、一幕幕表演去记录人生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在戏曲中,人物是鲜活的,灵魂是真实的,我们从虚拟的戏目中看到真实的自我,学到做人的准则,明确奋斗的方向。

四、戏曲的发展与推广方向

1、追求艺术性

戏曲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戏曲的发展与推广离不开其自身所具备的高度艺术性。因此,现今戏曲要想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轨迹,应当继续着力追求其艺术性,从创作中和表演里寻找艺术特性和专业特点,构筑完美的戏曲表演气质。

2、加强宣传

现今,戏曲的群众基础深厚夯实,但依然面临受众群体年龄偏大化、戏曲表演者、欣赏群体接续无力的窘境。在如今娱乐方式众多、精神文明建设载体丰富的局面下,如何稳定发展戏曲道路,保证戏曲的有效传承,将成为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河南地方戏为例,我们应继续以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为核心载体,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特点,加大戏曲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与戏曲表演等一系列主题推广活动,融合互联网+,全面引导年轻人逐渐认识戏曲、了解戏曲、喜欢戏曲,从而使其最终爱上戏曲,切实参与到戏曲的长效发展中去。

3、贴近生活

戏曲源自生活,且高于生活。在戏曲的创作表演过程中切忌曲高和寡,过分的追求艺术性而忽略其群众性。高参与度和低准入门槛促成了如今数量众多的“票友”,因此在戏曲的下一步发展和推进中,尤其是现代戏的发展,必将离不开现实生活。戏曲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成就戏曲的稳定发展,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4、加强戏曲人才培养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戏曲艺术的发展同样需要专业人才。我们应以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为纽带,联合诸多职业技术学校与民间戏曲教育机构,培养人才、吸纳人才、帮扶人才,将戏曲艺术后续人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纳入长效工作机制,为戏曲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人才资源保障。

戏曲艺术是一个宏观的专业性、理论性命题,作为一名戏曲非专业人员,本文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与业内术语,只是凭借在日常接触戏曲艺术过程中的些许经验,去浅议一些肤浅的戏曲问题,不足和偏颇之处,还望中心领导和老师及时给与指正和帮助。

最后,再次感谢许昌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给予我这次宝贵的面试机会,并谨此祝愿中心在今后经营发展中披荆斩棘、展翅高翔!让豫剧、曲剧、越调三种经典剧种在中心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古老的魏都大地继续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相逢即是缘份,另祝中心领导及全体同仁工作顺利、事业更上一层楼。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

浅谈戏剧舞台艺术 戏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演给活人看的综合艺术,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特魅力。尤其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它一直是人类文化生活中最有群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艺术门类。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道德面貌,以及政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否具有戏剧艺术鉴赏力,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虽然是编导专业的学生,但对戏剧戏曲的了解仅仅止于课堂之上,在亲眼见到大四学长学姐的毕业汇报演出之前,我所观看的戏剧都是来自于媒体,并且对戏剧不怎么喜欢,但是真正坐在台下观看过一场表演后,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时的我才感受到戏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那是从媒体上观看戏剧时所感受不到的奇妙感觉。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戏剧。下面由我发表一下自己对戏剧的浅薄的理解。 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是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国,戏剧一般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古代民族、民间的歌舞、技艺演变而来的。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构成了戏剧的特有艺术形式。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演员和布景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教育和审美的目的。 戏剧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戏剧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现。戏剧是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音乐是时间艺术,美术是空间艺术,而舞美是时间艺术

和空间艺术的结合体。它通过布景.灯光.道具.服装.装置及音响效果等艺术手段,来美化舞台空间,营造并渲染所需要的艺术氛围,把各类表演艺术衬托的更为美,更具生命力。若说表演是艺术“红花”,舞台就是“绿叶”,红花虽美,还需绿叶陪衬。 戏剧中舞台设计的空灵性和时空转换的自由性是令我惊奇的,一部戏剧,通过舞美的设计就可以横跨时间和地点。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用一个空空的物理空间表示无限丰富的审美空间。常见的一桌二椅的舞台设计本身并不体现戏剧行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历史氛围、文化特色,不提供行动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在演员上场之前,这个空间不表示任何地方;但随着演员的表演却又可以表示剧情需要的任何一个审美空间。写实话剧大多采用闭幕的方式,用幕间歇表示时间的流逝,以布景的改变表示空间的转移。戏曲由于采用空灵的舞台设计,不表示任何固定地点和时间,所以戏曲的时空转换从来就不是问题。在我所观看的戏剧中,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暗恋桃花源(台版)》中,舞台上仅仅靠着一座秋千和一座老式的路灯这两件道具,再配合着灯光的照射和男女主人公的服装,在女主人公的优美歌声中,观众一下子就被带到了几十年前的老上海,这便是舞台设计的空灵性和时空转换的自由性的体现,也是戏剧中奇特的地方。而想要表现这两点,横跨时间和地点,则是与舞美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舞台美术(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舞台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它涉及到许多艺术门类,以其独有的特性区别于一般美术的规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

浅谈对中国戏曲的认识教学文案

浅谈对中国戏曲的认识 通过选修本门课程,我更好的了解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通过老师对戏曲的讲解,我更好地提高了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不但可以增长我们这方面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提高艺术素质,同时还能培养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门戏剧艺术。它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在我的印象中,戏曲文化一直是我国艺术宝库里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中华名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继承和传播这笔文化。也许你并不擅长表演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欣赏它﹑喜爱它。也许你并不擅长品味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认识它﹑了解它。 纵观戏曲的历史,戏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很繁盛的一种文化形式。从平民百姓到官宦之家都喜欢,而且很多人都懂。戏曲从诞生起就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具有很广

泛的民间性的特点。戏曲虽然涉及的主题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表现的也多是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但是却反映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传统戏剧里蕴涵着传统的价值评判,传递着一个时代对历史、对现实的思考,又拥有中国独特的表演体系。这些东西,本身就是来源和生长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有着我们传统血脉的根本,是一种文化的源。因此,欣赏戏曲,更多的是欣赏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也说明了戏剧赏析中的两种境界。所谓“看热闹”,也就是看到戏剧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往往注意离奇的故事以及热闹的打斗场面等。所谓“看门道”,就是注意戏剧艺术的审美特性,对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舞台对话以及各个剧种的特定表现技巧作充分的玩味与鉴赏,看到戏剧真正的美学价值。这就需要鉴赏者有健全的文化感官、广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的情感动力。总而言之,不管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都是对戏曲赏析,赏析者也都能从戏曲中品出各自的味儿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中国戏曲雅俗共赏,不仅被文人墨客所称道,也能广泛地流传于平常百姓之间。 中国戏曲集中国各民族文化之大成,是经过无数艺术家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晶,是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并且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发展过程,我

中国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审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剧艺术等等,作为文化的观念层面,构成某一种文化特色的价值体系。戏曲对于中国文化,意义尤其重大: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古代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从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一条是由原始歌舞到隋朝“九部乐”的制定,再到唐代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的演出,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官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代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历代歌舞艺术和民间说话、讲唱、影戏、杂扮等技艺的成就,对滑稽故事表演和歌舞戏两条线索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产生了宋杂剧、金诸宫调、金院本以及戏文等新的文学形式。到了元代,在金院本和宋杂剧的基础上,元杂剧具备了成熟戏曲的诸种因素,形成了前景壮观的发展势头。 读戏的过程是对戏曲鉴赏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欣赏障碍的克服过程。鉴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作品的感受,准确的感受来源于生活积累,主要是欣赏经验的积累。初看戏曲的人,感受可能是肤浅的,但随着看戏数量的增加,感受就会深刻起来,从常人都懂的作品内容到只有有心人才懂的作品含义,最后达到只有内行才能懂的作品形式。歌德说“内容人人看的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戏曲美,重在形式美。是否能够欣赏戏曲的表现形式,从中获取审美愉悦是区分内外行的标准之一。就拿表演来说,首先,懂得戏曲表演的形体动作程式语汇,不再对演员的表演动作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在干什么?其次,懂得戏曲程式化动作的组合规律,即懂得表演“语法”,知道演员为什么这样做;第三,懂得形体动作的舞蹈美,包括韵律美,变形、夸张、含蓄美等,感觉到演员这样做的优劣。戏曲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征需要在欣赏剧目时加深认识,即“情感态度方面的鲜明倾向性,和谐完满的整体结构”。当然,戏曲精神价值所涉及的其它方面也需要在欣赏时加强认识。

我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一、中国戏曲的简介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文字、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门戏剧艺术。它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比较着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在我的印象中,戏曲文化一直是我国艺术宝库里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中华名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继承和传播这笔文化。也许你并不擅长表演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欣赏它﹑喜爱它。也许你并不擅长品味它,但这并不妨碍你去认识它﹑了解它。 二、中国戏曲的特点与赏析 中国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这种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对中国戏曲的赏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欣赏角度,所以戏曲的赏析也很难有

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也说明了赏析中的两种境界。所谓“看热闹”,也就是看到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往往注意离奇的故事以及热闹的打斗场面等。所谓“看门道”,就是注意艺术的审美特性,对冲突、人物形象、舞台对话以及各个剧种的特定表现技巧作充分的玩味与鉴赏,看到真正的美学价值。这就需要鉴赏者有健全的文化感官、广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的情感动力。总而言之,不管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都是对戏曲赏析,赏析者也都能从戏曲中品出各自的味儿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中国戏曲雅俗共赏,不仅被文人墨客所称道,也能广泛地流传于平常百姓之间。 三、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今天,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节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的音乐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戏曲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如何能真正地被80后90后乃至世界所接受 首先,戏曲的发展需要有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敢于尝试艺术创作新路的、有才华同时热爱戏曲事业的创作人员来提供优秀的戏曲剧目和演出剧本。只有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才能给戏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革新。 其次,戏曲的发展和一批对艺术不懈追求的舞台表演者也密不可分。没有一批拥有观众群的戏曲艺术家,戏曲的发展和创新也无从谈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 戏曲鉴赏心得一:戏剧鉴赏的心得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是以演员艺术为中心同时又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我国的戏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从先秦以前的巫舞,到汉代的角抵戏、晋时的参军戏、北齐的踏摇娘、唐朝的滑稽戏。一直到宋元杂剧,戏剧这种艺术形式才基本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戏剧博采众家之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经过长期的酝酿.我国的戏剧最终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倍受民众青睐,甚至不胫而走,享誉海外.可谓成绩斐然。其中不乏有社会历史的偶然因素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的功能方面。戏剧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形象生动、避实就虚的艺术形式.而且体现在它社会关照、理性思考的具体内容。 戏剧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它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在于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成为播撒于民众心底的及时雨。戏剧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 一、娱乐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是促使广大观众走进剧场或戏院的根本动因。因为戏剧是一种最终以舞台呈现的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艺术。它的直观性极强,接受者的层次又极为复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并不高,因此.我们戏剧的娱乐大门要比其它艺术门类敞开得更大一些。这是从外部因素,也就是观众对戏剧的接受方面来考虑戏剧的娱乐功能。进一步从内部因素,也就是戏剧自身来说,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从最初的傩舞娱神,到之后的角抵戏、参军戏、滑稽戏等,逐渐地由娱神为主转变为以娱人为主,在此过程中,戏剧的娱乐功能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只是娱乐的对象由神变为人。人逐渐成为戏剧艺术的欣赏主体和接受主体。因此,戏剧就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娱乐因素,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使人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欢娱。 二、教化功能 戏剧的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但决不能认为它是戏剧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功能。

《浅谈舞台美术组织戏剧动作空间》

浅谈舞台美术组织戏剧动作空间 摘要 对舞台美术设计中组织戏剧空间进行了学术上的研究,在实际的进行中参阅国内国外的大量书籍,参考许多舞台美术家的舞美理论,对自己提出的论点进行了论证,还采用对比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报告了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组织戏剧空间的现状,结果显示在舞美设计中组织戏剧动作空间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了组织戏剧空间就像杠杆没有支点。 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查,最终得出结论组织戏剧空间是舞美设计中的支柱,是支点,没有支点就不可能翘起万物。 关键词 舞美设计组织戏剧空间写实与非写实舞台美术舞台灯光舞台多媒体 引言 舞台美术组织动作戏剧空间 何谓支点,两到三个物体所构成的一个空间为支点。在戏剧中,两到三个支点构成戏剧空间。组织戏剧空间,也就是组织支点,就是组织在有限的舞台戏剧空间内来表现出无限的戏剧演出空间。组织戏剧空间具有可变性、随意性。 组织戏剧动作空间,也就是组织具体的戏剧空间,用具体的事

物,客观存在的事物来组织戏剧空间。关于组织戏剧动作空间,尚无详细的报道研究,本文目的研究舞台美术中组织戏剧动作空间在各方面的表现,掌握组织戏剧空间的变化与舞美的关系,探讨空间的规律,为科学的研究舞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何谓空间,空间即支点,支点构成空间。 “舞台美术就是要在有限的舞台戏剧空间表现无限的演出空间。” “我们可以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之下走进这个空间。这边足以构成一幕戏剧了。”(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 空间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绝对抽象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元本体和元实体组成的对立统一体,是存在于世界大集体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个体成员。我认为戏剧空间,由具体的戏剧空间和抽象的戏剧空间。何为具体的戏剧空间,就是由具体的事物来表现出抽象戏剧这样的形式,具体的戏剧空间用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是处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中的来表现戏剧的具体事物。何为抽象的戏剧空间,就是人们对戏剧的认识空间,思想空间。 组织戏剧动作空间,也就是组织具体的戏剧空间,用具体的事物,客观存在的事物来组织戏剧空间。何谓空间,空间即支点,

浅谈戏剧艺术的现实作用

浅谈戏剧艺术的现实作用 戏剧是艺术众多门类中的一种,它既有文学的色彩与修辞,也有舞蹈音乐的多样性和立体感。我认为鉴赏戏剧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戏剧本身,而是通过戏剧的表演形式窥探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信仰、宗教乃至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我对戏剧的了解并不多,仅以看过一些戏剧及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的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修《戏剧鉴赏》这门课时,观看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其中《巴黎圣母院》使我印象深刻。这部音乐剧中,人物通过对话、独白和歌唱表达内心想法,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卡西莫多嘶哑的声音,佝偻的脊背,丑陋的面容,让人心生同情和怜悯。艾丝美拉达的纯真、善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使观众不然而然的喜爱和羡慕。弗洛罗的狡猾,虚伪,私欲,倒并不让人觉得是极其可恶,在我看来,这更是由社会的黑暗面所造成的,也是人物性格决定的,是人性中本来就潜藏的劣质的突出表现。原剧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作,原著揭露了当时法国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讽刺君主的昏庸、社会的腐败,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字激发了民众的觉悟,推动社会思潮运动和社会进步。再返回到98版《巴黎

圣母院》音乐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基于原著的基础上,新版音乐剧已加入新的思想,着重表现了音乐美,舞蹈美,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反倒没有了原著中强烈的反射与讽刺意味。我想这也是戏剧多样性的缘由之一吧。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从几个不同的场景中的故事逐渐了解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当时浓厚的时代氛围,如同作者为读者勾画了一个真实的文化革命时期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虽然从一个小的角度,即以个人的角度来铺开整个故事,但隐隐约约却又明明白白地把宏大的时代特征和背景放在读者眼前。后来这个剧本由姜文导演成一部电影。不得不提一下《为黛西小姐开车》这部剧作同时也是一部电影,以上两部剧作我都是先看的剧本,然后看的电影。虽然说当今社会影视图像比文字信息更吸引人眼球,但是剧本毕竟有剧本的优点。在看这两部剧作时,我都被其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在英文中,戏剧被叫做drama,而这个单词本身有“戏剧性的,曲折的”意思。戏剧之所以具有吸引人的魅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跌宕起伏的剧情,动人心魄的情节,陡转而至的结果。戏剧的曲折性、夸张的表现手法、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是它本身的重要特征,也是戏剧在文学上独树一帜的标志。 就以悲剧为例来说,悲剧中人们认识到世事的无常,命途多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思想。亚里士多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5]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汉族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浅谈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摘要: 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但是,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戏曲音乐已经在慢慢的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使传统戏曲音乐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并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中国教育部2008年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育界、戏剧界顿时引发了多种争议。作为一线工作的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和戏曲教学的点滴经验,就“戏曲教学走进校园的的意义”做以下阐述:1、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2、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3、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4、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 关键词: 戏曲校园素质教育好处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有戏曲300余种,它将唱念做打熔一炉,集诗画歌舞为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今名人、名曲、

名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让戏曲走进校园,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是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在刚过去的一年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让戏曲走进校园的意义。 一、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百多个剧种、二百多个曲种,这些剧种、曲种,由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不同均独具风格、各有特色。如此众多的剧种、曲种的音乐汇合起来,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我们把戏曲音乐引入校园就可以让学生去感受戏曲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戏曲音乐进而了解戏曲艺术以至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但是这种自豪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从小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使民族文化的素养融化在学生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样热爱民族、祖国的感情,就会深深地铭刻于他们的心灵。 二、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 小学阶段的戏曲艺术教育主要是了解和赏析。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教师可从戏曲的形式、发展、历史的沿革出发,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

专题二 中国戏曲剖析

专题二中国戏曲 课标要求 通过欣赏、分析、归纳等教学活动,体味戏曲音乐的魅力,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能掌握传统戏曲与现代戏曲的艺术特点。 点击高考 【07音乐:戏曲—京剧】 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京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②京剧唱腔主要使用“西皮”和“二黄” ③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④京剧人物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丑角主要是指丑陋的反面人物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A 【知识要点】 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宋代,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到了元代,戏曲形成。也就是说,元代是中国戏曲成型的时期。中国古代戏曲与一度的梵剧、古希腊的悲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剧种”,而我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二、戏曲种类 中国的戏曲种类繁多,包括昆曲、京剧以及诸多的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秦腔、评剧、吕剧等。 三、主要戏曲剧种介绍 1、昆曲 (1)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2)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3)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4)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5)昆曲代表剧目: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中国古典四大名剧《桃花扇》、《长生殿》、《牡丹亭》、《西厢记》。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 戏剧是受时间与空间制约的,由演员当众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种冲突的艺术。 戏剧再它诞生的初期,只有演员.观众.演出空间与与舞台美术中的人物造型四个因素。演员与观众是戏剧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戏剧是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活动,没有演员就没有戏剧,同样没有观众也没有戏剧,戏剧的载体是演员,演员的载体是舞台。凡是演员表演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舞台。不同的戏剧表演产生不同的表演场所。从最早的古希腊圆型剧场到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第一个镜框式舞台,而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出现拉新型的“伸出式舞台”.“可变式舞台”.“流动性舞台”等等。可见现在演出的空间变化创造,以成为舞台美术设计思考的主要课题,通过对戏剧四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戏剧艺术的一些特征:1.戏剧戏剧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2.戏剧是综合艺术。3.戏剧是演员和观众在一个场合繁荣艺术。这些戏剧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因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改变,也没有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改变,它应该是我们研究戏剧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基础。 舞台媒介的新潮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舞台美术的媒体与介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新时代舞美设计新观照,旧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媒体和介质的新潮性,因为这些新媒体与新介质是新时期舞台美术的物质材料和有形载体。 这些新媒体与新介质,白鹇在方方面面例如布景的媒体与介质,过去是布与纸制作,再由手绘的“景片”。而现在所有的“景片”早已淘汰出局,代之而起的是“电脑布景”.“激光布景”.“投影布影”.“喷绘布景”等等,既逼真感动,又快捷省事。例如舞台灯光,早已出现电脑灯.激光灯等各种新的媒体与介质,其功能完备.效果神奇,可以营造不同的环境.不同场景.不同氛围。又如服装面料,已出现许多的新潮的材料。道具制作的材料,同样也已使用许多新兴的更为心境的材质。在如音响效果,已充分利用数码录音技术,先进而又逼真,而且快速.方便。总之所有的声.光.化.电等新媒体与新介质,已使整个舞台美术真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当然也应当是新时期舞美设计新观照的重内涵。 舞台空间的广阔性 舞美设计的新观照,首先是舞台空间的广阔性。新时期的舞美设计,对舞台空间的拓展。几乎达到了无限性的程度,这又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对舞台本身空间的拓展。许多舞美设计早已摆脱了舞台的单一化,平面化的模式,而走向复杂化立体化。例如转台.升降台的运用,多台阶多表演区的营造等等,都使舞台的多姿多彩,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极大拓展了舞台空间。 其二是舞台向观众席的拓展,许多舞美设计都千方百计的向观众席中拓展。如有的舞台象正前方建一个舞台,直接伸向观众席;有的则将舞台设计在观众中间,如小剧场话剧;有的则把整个剧场作为舞台进行设计,例如音乐剧《猫》,就在观众席中设置许多的垃圾箱,使整个话剧都成为猫生存的空间。 其三是把舞台拓展到剧场之外。许多舞美设计,还大胆的把舞台拓展到剧场之外,例如音乐剧《狮子王》,就在剧场之外设置了许多狮笼,营造出一个广阔的“动物世界”。有一部外国戏剧,观众接到戏票,赶到剧场去看演出,结果找不到剧场,七拐八拐,拐进一个居民区,突然发现二战时的德国纳粹分子正端着枪站在身边,并正在毒打游击队员。观众正在吓出一身冷汗之际,却被告知演出已经开始——原来是正在看戏,舞台就比正的设计在居民区里! 其四是异地同台,时空交错。许多舞美设计充分利用追光.投影.电脑三维动画设计等手

浅谈戏剧艺术的现实作用

浅谈戏剧艺术的现实作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浅谈戏剧艺术的现实作用 戏剧是艺术众多门类中的一种,它既有文学的色彩与修辞,也有舞蹈音乐的多样性和立体感。我认为鉴赏戏剧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戏剧本身,而是通过戏剧的表演形式窥探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信仰、宗教乃至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我对戏剧的了解并不多,仅以看过一些戏剧及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的经验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修《戏剧鉴赏》这门课时,观看了许多着名的戏剧作品,其中《巴黎圣母院》使我印象深刻。这部音乐剧中,人物通过对话、独白和歌唱表达内心想法,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卡西莫多嘶哑的声音,佝偻的脊背,丑陋的面容,让人心生同情和怜悯。艾丝美拉达的纯真、善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使观众不然而然的喜爱和羡慕。弗洛罗的狡猾,虚伪,私欲,倒并不让人觉得是极其可恶,在我看来,这更是由社会的黑暗面所造成的,也是人物性格决定的,是人性中本来就潜藏的劣质的突出表现。原剧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作,原着揭露了当时法国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讽刺君主的昏庸、社会的腐败,具有深厚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字激发了民众的觉悟,推动社会思潮运动和社会进步。再返回到98版《巴黎圣母院》音乐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基于原着的基础上,新版音乐剧已加入新的思想,着重表现了音乐美,舞蹈美,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反倒没有了原着中强烈的反射与讽刺意味。我想这也是戏剧多样性的缘由之一吧。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从几个不同的场景中的故事逐渐了解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当时浓厚的时代氛围,如同作者为读者勾画了一个真实的文化革命时期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虽然从一个小的角度,即以个人的角度来铺开整个故事,但隐隐约约却又明明白白地把宏大的时代特征和背景放在读者眼前。后来这个剧本由姜文导演成一部电影。不得不提一下《为黛西小姐开车》这部剧作同时也是一部电影,以上两部剧作我都是先看的剧

《戏曲欣赏》资料

《戏曲欣赏》学习资料 一、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一般指1898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前存在于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具有一定流传时间和民族特色的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现代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 新音乐指20世纪初学堂乐歌产生以来,学习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创作的体现中国人思想情感的音乐,主要包括专业音乐作品和体现时代精神的革命音乐作品;现代音乐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创作的音乐,主要包括活跃在国内外的华人音乐家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 二、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戏曲以音乐为基本表现形式(声乐、器乐伴奏两部分)适应并体现戏剧性的要求,与戏剧表演密切配合。 三、戏曲音乐 继承集合了民间歌曲的抒情特征和说唱音乐的叙事特长。 (一)构成因素:声乐方面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声乐居于主导地位。 1、戏曲唱腔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散板)。 2、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组,“文场”指管弦乐部分,“武场”指打击乐部分(包括唢呐),合称“文武场”,也叫“场面”。 (二)剧种与声腔: 1、剧种是根据产生、流行地区、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的戏曲种类。 2、声腔是指具有一定音乐特征的腔调,包括与其相关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四大声腔)等。 一种声腔系统不止一个剧种,一个剧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声腔系统。 (三)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 1、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或曲牌联套体。 2、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包括调性、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四、昆曲艺术与昆曲音乐 (一)昆曲艺术 昆曲原称昆山腔,是元代后期产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由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进行

戏剧艺术欣赏

第九章 戏剧艺术欣赏 在中国,"戏剧"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专指源于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之后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称之为"话剧";二是包括戏曲、歌剧、哑剧、话剧等多种舞台演出形式的总称。 这一部分则以话剧为例,谈谈戏剧艺术的欣赏。 戏剧艺术的欣赏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多种媒介的综合中居于本体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言语动作、静止动作以及多种主观表现手段。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元是场面。对伊尔形象的赏析。 简括地说,在戏剧这一综合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演员的表演艺术,这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一出戏的演出,大都有剧本作为基础。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但它却是为了演出,应该为演员的表演艺术提供基础。剧本可以供人阅读,因而应该具有可读性;但是,可演性却是一个好剧本的必要条件。由于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剧艺术的本体因素,在综合整体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要把握戏剧艺术的基本特性,一个重要问题是演员塑舞台形象的表现手段。 所谓戏剧艺术的语言,主要也是指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在戏剧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它的表现手段也不是凝固不变的。简括地说,戏剧艺术的手段( 即演员表演艺术的表现手段)是以再现性的语言为基础,逐步探索、拓展了多种主观表现性的语言。 作为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动作的内涵不仅限于形体动作,还应包括言语动作、静止动作等等。在戏剧艺术中,由这些成分构成的"动作"具有双重的本性;首先它们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人的行动藉助动作直观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就像在观众面前正在进行着的。这种现在时态的直观,恰恰是戏剧优于小说之处。同时,作为戏剧表现手段的动作的各种成分,还应该揭示行动主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一般地说,人的心理活动是非直观的,在戏剧艺术中,这些非直观的心理内容也正是通过

浅谈戏曲舞台艺术的美感刘建明

浅谈戏曲舞台艺术的美感刘建明 当前,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在戏曲的艺术世界中,通过表演服饰、动作以及唱腔使人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并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标签:戏曲美感舞台艺术 戏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通过表演服饰、动作以及唱腔使人们感受到戏曲艺术的魅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当前,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在戏曲的艺术世界中,能够欣赏到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婉约、或闲时、或激昂,不论哪种表现方式,都值得对此仔细品味,都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視觉美和声音美是戏曲艺术美中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浅显探讨。 一、戏曲舞台艺术的意境之美 戏曲舞台上的表演,就如同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只不过将其浓缩到一个空间和一段时间内,要想使观众融入到戏曲氛围中,离不开意境的营造。舞台意境的创设需要与戏曲内容完美配合,如花前月下、鹅毛飞雪,将戏曲中的情境生动展现出来,将观众带入其中,从视觉上给他们美的享受,并在感情上引起共鸣。 例如,戏曲《窦娥冤》,《窦娥冤》是我国著名的悲剧之一,其中有很多意境的设置,既要保证复合戏曲的需要,同时还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如“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可以借助灯光、LED显示屏以及道具,来设置这些场景。再如,昆曲《牡丹亭》中,对“游园·惊梦”这一场景的设计,充分利用灯光将一幅色彩绚丽的抽象布景投射在台后幕布上,体现出杜丽娘后园游春,“姹紫嫣红开遍”的意境。舞台表演的意境对演出成功有着重要影响,是影响观众对戏曲舞台表演认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戏曲舞台艺术的服装之美 不同的服装搭配能够为演员塑造不同的造型,美丽得体的服装在舞台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演员角色的塑造,各种各样的服装类型和场景衬托出表演的主体,演员的演技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塑造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戏剧角色。戏曲服装种类繁多,不同的戏剧角色,应选择适当得体的服装类型,每种服装类型能够体现一种角色的特征如年龄,身份、个性等。在舞台戏剧表演中,美丽得体的戏剧服装会提升戏剧表演效果,将古典美和人物故事情节的展现得到最好发挥,让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很多戏剧服装材料多是优质的丝绸,做工精细,多采用手工制作,色彩明丽,不同时代的服装设计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戏剧角色,衣服的设计图案也不同。有的服装是以竹子为主图设计,有的是以梅花作为主要的图案,来衬托演员的的内心刚强的一种气质,还有的衣服设计主色调,如衣服主色调为湖蓝色、水灰色等清单的颜色,以此来衬托戏剧角色的性

戏曲艺术欣赏

戏曲艺术欣赏 一、历史-文化层面 当代艺术从来源上看,不外乎三个方面,民族传统的,国外输入的,当代新生的。戏曲属于第一种,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并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戏曲作为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不仅属于“古代”,创造古代戏剧艺术的辉煌,也属于现代、当代,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戏曲都是流行艺术,拥有广大的观众,而以梅兰芳为代表的表演艺术也正是在二十世纪臻于成熟,所以有人说二十世纪是戏剧时代,但二十世纪后期戏曲观众的锐减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的急遽变化,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的多元选择,接受欣赏的“短平快”,反映了文化艺术在当代发展的一种具有共性的趋向。 戏曲本来是一种通俗艺术,或雅俗共赏的艺术,但因“历史—文化”的间阻,人们对戏曲所反映的内容所传递的信息日益陌生,不能理解,所以疏远、冷淡。欣赏戏曲,尤其是传统戏,应有较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储备,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保持客观,进入审美境界。传统戏反映的是历史生活,作者是古人,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爱情观等与今人都有相当的距离,完全以今人的眼光去要求显然不公平。比如书生、小姐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爱情,如张君瑞与崔莺莺,他们爱情的基础,爱的内容,爱的方式,在今天看来都是简单的,但在封建时代却有其积极的意义,它打破了门第观念,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寻求一种以彼此爱慕欣赏、自觉自愿为前提的爱情婚姻观。当然,当它成为一种模式后,戏曲小说里的“郎才女貌”很多时候是被用多用滥了。 二、文学层面 中国戏曲最早最多的表现为民间形态,作为民间形态的戏曲重视演出,不重视文本,艺人大多没什么文化知识,所以戏曲的文学性相对比较弱。文人士夫代表社会一种正统势力,最初对戏曲是排斥的,非常不屑一顾,认为戏曲陋恶不堪,戏曲演出有伤风化。文人染指戏曲一方面有赖于民间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文人自身观念调适改变的结果,而文人观念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客观环境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动摇、颠覆。当已有的社会地位不复存在时,他们“沉抑下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出路,在彷徨、痛苦、绝望中疏离自己原来的社会阶层,走向民间,走向勾栏瓦舍。 这种改变是从元代开始的。蒙古统治的确立,对汉族旧的秩序、传统带来极大的冲击,儒家的地位,科举的意义,文人的作用,都不被蒙古统治所认识,高高在上的文人沦为“老九”,许多人成为瓦舍勾栏的书会才人从事戏剧、讲唱文学的创作。正是文人的参与,杂剧创作演出造就了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正是文人的介入、参与,始终不入流的戏曲成为流行艺术,戏曲的文学地位确立,杂剧(元曲)被提升到可以与唐诗、宋词并峙的“一代之文学”的地位。从此,戏曲的文学创作成为必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高则诚后,李开先、梁辰鱼、徐渭、沈璟、汤显祖、孟称舜、李玉、李渔、洪升、孔尚任等都热心戏曲创作,将中国戏曲的文学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 三、艺术(表演)层面 戏曲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戏曲是舞台艺术,戏曲表演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传统,体现着民族的审美思想和构造方式。我们说戏剧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但中国戏曲的综合程度格外的高,文学、音乐、歌唱、舞蹈、美术、武术等等,被称为唱念做打,可以说无所不包,体现着中国

浅谈对戏曲人物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1639684.html, 浅谈对戏曲人物的认识 作者:张秋丽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摘要:戏曲人物的表演艺术,的确是一个细致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戏曲是一种以文学、舞蹈、音乐、美术高度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要想把这种艺术通过演员集中地而又生活真实地展现在舞台上,并能深深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实属一件不容易的事。 关键词:戏曲演员;人物角色;基功;表演;个性特征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首先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做、念、打”。练好这四项基本功是对戏曲演员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当一名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单就其“基本”二字来看,足见它的重要性。只有打牢基础,功夫扎实,才能在舞台上运用自如,洒脱自然。 二是要研究探讨剧本,当你接受剧本和将要扮演剧中某个角色时,首先要研读剧本,了解剧情,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脉络,心中构画出人物的粗线形象和在剧中运动的框架,审视你所扮演的解色在剧中的身份,社会及家庭位置,生活的年代和环境,情感的核心在哪里,有哪些个性特征等。只有深刻地理解并熟练掌握剧情,熟悉人物生活、个性、情感特征,你才会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活透亮的人物形象。 三是要注重日常生活积累,平时要多留意,善观察,有条件的可以去亲身感受体验生活。传统戏要多看,多练多请教,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舞台表演实践的积累,才是你进行艺术创造的源泉。 上述三個方面归纳为三句话就是:没有基本功的表演是美中不足,不研读剧本,理解剧情的表演是有血无肉,不熟悉生活,揣摩生活的表演是无灵无肉。 首先谈谈我对青衣一行的理解。青衣是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行当,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青衣是花旦类中的一个定性行当,其特点均是已婚的中、青年妇女,大多数家庭较为贫寒。形象特点为端庄贤淑,老成凝重,衣着朴素大方,举目谨慎庄重,不拘言笑。个性特征:刚毅坚定,能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具有善良的品质,美好的情操。在情感方面:孝敬公婆情真意切。体贴丈夫细致入微,呵护孩子情柔似水,如淮北梆子戏《卖苗郎》中柳迎春、《莲花庵》中的邵氏等等,她们是古代妇女德操礼教最佳的体现。扮演时要注重两点:一是出场时步

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0414323课程名称:戏剧经典赏析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文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 学分数:3 学时数:54 开课学期:第学期制定/修订日期:2011 年 8 月13 日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外国戏剧部分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 【2】教学重点 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3】教学内容 古希腊戏剧概况 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古罗马戏剧概况 普劳图斯《一坛金子》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2】教学重点 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 【3】教学内容 一、《威尼斯商人》

二、《哈姆雷特》 三、《麦克白》 四、《李尔王》 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 【3】教学内容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 一、高乃依《熙德》 二、莫里哀《伪君子》 三、莫里哀《吝啬鬼》 第四章 18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 【2】教学重点 《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 【3】教学内容 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 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 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 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 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 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 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 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 的语言。 【2】教学重点 《欧也尼》、《钦差大臣》、《玩偶之家》 【3】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