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

第十一章唐代古文运动

今天开始学习唐代得古文运动,将依次分析古文运动产生得原因、古文运动得理论主张与古文运动得倡导者韩愈、柳宗元得散文成就。在开始学习主要内容之前,我们将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古文"。

古文作为一个文体概念就是中唐韩愈时才产生得。唐以前虽然有古文这个概念,但它得内涵与韩、柳等人所使用得古文完全不同,它分别指以下三种东西:一,指秦以前遗留下来得文字,这就是古文得本义;二,司马迁又把古文用来指称古代得典籍文献,《太史公自序》说:“年十岁,则诵古文。”三,汉人常把所发现得“壁中书”称为古文,以区别于流行得今文。

韩柳得古文就是同当时流行得骈文相对得概念,其特征就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运用灵活,不像骈文那样要求对偶、辞藻、音韵与典故。因为这种新兴得文体恢复了先秦两汉文章得传统,所以称它为古文。

第一节古文运动产生得原因

古文运动产生得原因十分复杂,与当时得社会、文化、与散文自身发展得规律都有深刻得内在联系。

(一)古文运动就是借助于儒学复兴运动得旗帜而发展起来得,而儒学复兴运动得产生又就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与阶级变动得结果。安史之乱后得唐王朝事实上已割据得状态,强藩名为王臣实为敌国,疆土、甲兵、政令、赋税各自为政,朝廷基本上失去了对各藩镇得控制。唐宪宗虽然取得了对藩镇用兵得暂时性胜利,但骄兵捍将得实力并未真正瓦解,不久河北藩镇变乱又起.晚唐人甚至认为“与其闭门作天子,九族涂炭,不若开门作节度使用使,终身宝贵无忧。”(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六)肃宗、代宗、德宗都就是暗弱昏聩得君主,任其宦官、奸佞与各地藩帅暗中勾结,朝官也形成了不同得利益集团,纲纪混乱,政出多门.唐王朝统治下得人民更就是“居无尺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旧唐书》卷一二三)但就是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得经济仍在不断地发展,刘晏理财使江南财富直抵关中,杨炎改用两税法使国库收大增,国家得统一与强盛就是上下一致得要求。政治上得统一必然要求意识形态得统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一些深谋远虑得政治家与思想家积极地恢复儒学得正统地位,树起从尧舜、周公、孔子到汉以后得道统,她们首先要求在思想界天下只此一家,古今相承一脉。因此,以韩愈为代表得儒学复兴思潮,就是一次有广泛社会基础得思想运动,很快得到了庶族士人得响应。大家明白,对儒学君臣父子社会秩序得动摇,对“夷夏之大防”种族界限得混淆,就意味着大唐帝国得瓦解与崩溃。韩愈写了《原道》等论文排斥释老,重申儒家之道,力图恢复以孔孟为正统得思想体系。大力宣传孔孟得儒家道统,六朝以来流行得骈文远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因而自然要求掀起一个以文风、文体为主要内容得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运动得联系,就体现在韩愈文道合一得主张里。为了宣传儒学必须进行文风、文体改革,而文风文体改革又要以儒家之道作为指导思想。

(二)古文运动产生得第二个原因就是在经济、政治、军事各个领域内全面掌权得世俗地主阶级,对封建社会前期门阀贵族得意识形态与审美趣味得扬弃。中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得转折,世俗地方取代门阀贵族,日益在社会生活得各个方面占统治地位。“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世俗地方由初唐入盛大唐而崛起,经中唐到晚唐而巩固.跟六朝以来以玄学为其思想基础得文学艺术不同,以中唐文学家、艺术家与诗人为代表得封建社会后期文学艺术要求以儒家之道为哲学基础。她们在诗歌、散文、书法各个艺术领域内猛烈地抨击前期得艺术形式与审美趣味,认为诗歌诗歌“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韩愈《荐士诗》),“晋宋以还,得

者盖寡。---—--至于梁陈间,卒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白居易《与元九书》)对“争构纤微,竞为雕刻”得骈文也心生厌恶,希望创造一种内容充实而又富于表现力得新文体,要求在比较通俗与具有规范得形式中,表达本阶级得思想感情与表现自己得审美趣味,这与她们逐渐讨厌王羲之父子那潇洒妩媚、婀娜多姿得草书,转而欣赏颜真卿“稳健而利民用”得浑厚刚健得楷书有着相同得心理根源。与书法要求稳健朴实而便于书写,诗歌要求“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相一致,散文创作也要求“文以载道”、“文从字顺",以灵活得散行单句表现充实得内容.这就是以世俗地方为核心以儒家道统为思想基础得新美学观念。

(三)古文运动得产生也就是我国古代散文自身发展得必然结果。散文由先秦两汉得质朴逐渐走向东汉六朝得华丽,由形式自由得单句发展为形式严整得排偶,本来就是文学走向自觉得一种得进步,但到后来把形式美强调到了极端,成了表达思想感情与反映社会生活得一种束缚。日益丰富得社会生活又不断向骈文提出了挑战.

(四)韩柳以前不少人从创作与理论上为古文运动得兴起作了充分得准备。如初唐四杰、陈子昂,盛唐得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从理论与创作两个方面为新兴文体得出现作了可贵得探索.

第二节古文运动得理论主张

古文运动就是中唐由韩、柳倡导得关于文风、文体与文学语言得革新运动.因为这个运动得宗旨在于恢复先秦两汉得古文传统,所以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这次运动在倡导者们系统明确得理论指导下进行得。古文运动得旗号虽然就是复古,但它得实质就是在继承传统得基础上对散文进行改造与革新。

古文运动得理论包括文学与文体两个不同性质得组成部分,但对文学得见解通常就是通过对文章得阐述表现出来得,对文体得理解要比对文学得理解深刻与丰富。理论得主要内容包括文章内容与形式得关系、散文家得人格修养、创造新型文体得途径与方法、对文章语言要求。

(一)首先确立了文章得形式与内容得关系:“文以明道”。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就是古文理论得基本前提。韩愈反复申述自己关于文与道得观点:“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文道兼备而道为主宰,如果把它理解为对文章形式与内容关系得规定得话,那么,韩愈得观点无疑就是正确得。但就是,韩愈虽然在理论上把道解释为传统得儒家之道,但在具体阐述时却将道规定为封建等级与伦理,尽管她得创作常常冲破这种陈腐得见解,可就是作为古文运动得指导思想不能不影响运动得成就.当然,文以明道得进步意义就是明显得,强调充实得文章内容,反对浮艳雕琢得末流,这个口号对于大多数世俗地方文人来说肯定就是有号召力得。

(二)重视作家得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这就是从创作主体得角度强化内容决定形式得主张,认为文章形式就是作家人格气质得外化。韩愈认为:“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竣而言厉,心醇而气与。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答尉迟生书》)柳宗元在《送豆卢秀才南游序》中也讲到修养问题:“君子病无乎内而饰乎外,有乎内而不饰乎外者。”韩愈还强调作家创作时要有气势与力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三)在主张文以载道得同时,也十分强调文章应表现真实得思想感情,认为文章必须“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不能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并提出了著名得“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得命题,同时她还认为:“夫与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四)认为创造新型文体得途径在于广泛地学习先秦两汉丰富得文学经验与高度得写作

技巧。韩愈得《进学解》一文反映了她广泛得师承:“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柳宗元也认为应从古代得丰富遗产中汲取创作经验:“博如庄周,哀如屈原,奥如孟轲,壮如李斯,峻如马迁,富如相如,明如贾谊,专如杨雄",都应广泛地涉猎得细心地品味。

(五)要求作家从词汇与语言两方面进行文学语言得改革。词汇应该“惟陈言之务去”——语言必须新颖生动,语法应该“文从字顺各识职"——文句必须准确流畅。这两方面就是相互补充有机统一得,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个性,又要符合散文得语言规则.总之,创造一种融化古人词汇而又有表现力得语言,并在这种语言得基础上,产生一种自由、流畅、散行单句得散文形式,这就是文体革新得重要内容,也就是古文运动得主要成就。

第三节韩愈散文得艺术成就

韩愈字退之,原藉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由于父亲在外地作官得关系,她可能出生在今天得南京市。至于她常自称昌黎(今辽宁省义县)人就是指郡望而言,昌黎韩姓为海内望族。

她父亲韩仲卿曾官铜鞮(di)县(今山西省沁县)县尉,安史之乱时调任武昌县令,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说,促卿就是一个贤明能干而又有政声得地方官吏。仲卿有三个儿子:长子韩会,次子韩介,季子韩愈。次子早夭,韩会就是当时德才兼务得政治家与文学家。韩愈三岁时父母先后去世,靠韩会兄嫂抚养成人.韩会受到政治牵累贬官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两年后韩会也逝世,韩会在嫂郑夫人得带领下读书求学,她在中年时曾说:“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以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贞元二年十九岁得韩愈去长安应试,连考三次都名落孙三,在长安考进士得五年期间,她为生活所迫写了不少阿谀奉承得文章。贞元八年才以第十三名中进士.后来韩愈广泛结交文坛上得新秀,倡导了影响深远得古文运动.

她在哲学上以儒家思想为出发点,来排斥给当时社会构成危害得道教与佛教,自己以儒家道统得传人自居.不过她得哲学思想在理论上比较粗糙贫乏,其思辩力远比不上她运用语言得出色本领,宋代得进学家曾批评她“因文害道”.她基本上就是作为一个杰出得文学家,尤其就是散文家与语言大师活在人们心中得.苏轼对她得散文成就、承续道统、忠君爱国等历史功绩与道德文章推崇备至:“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潮州韩文公庙碑》)但苏轼对韩愈得哲学思想在理论上得严谨却不以为然:“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为认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其距杨、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亦不可谓不至也.然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韩愈论》)理学家朱熹甚至说她“只就是要作好文章,令人称赏而已”。(《朱子语类》)清人田北湖更说“事理不辨,学理不精,发为文章,已弗能达,况根柢浅薄,有文无质哉?”(《与某生论韩文书》)当然田氏又说得太过了.

韩愈极力维护国家得统一,晚年曾孤身去镇州叛军王迁凑军中,向叛军陈说统一得大义;她僻佛、道得勇气也令人敬佩,元与十四年谏宪宗迎佛骨险些掉了老袋,她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说:“一封朝奏上九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害,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文得艺术风格

过去有人以“韩潮苏海"喻韩文与苏文,意谓韩文气势澎湃,苏文汪洋浩瀚.自唐至清都有人把韩文比为江河,唐皇浦湜说韩文“如长江秋清,千里一道,冲飚激浪,瀚流不滞”(《渝业》)宋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书》).清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这些评论都肯定韩文得气势很盛。

如果说意境就是中国诗论得核心,那么,文气则就是中国文章之所以为文章得内在本质。许多历史著作、学术论文、书信、奏章等,都被人们当作文学散文来读,其关键就就是这些文章有气势,韩愈大多数散文也就是应用文,不少代表作品甚至就是没有任何形象得议论文,之所以为人称道也主要在于其“气".

说到文气,在五四运动以前被文论家们说得有些玄乎神秘。因为文章得气势神韵只有凭感受印象才能把握,古人对文章气势神韵得感受比我们细腻些,读惯了现代散文得青年,已经很难领会文章得气势神韵了。今天我们只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小品文称作文学作品,史书、书信、论文与其她应用文都属非文学作品,原因就是它们缺乏形象。既然形象成了判别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文得标准,我们读散文就不需要诵读而只宜默读了。默读比诵读更容易感受形象性,而且现代散文得节奏感也不强,即使诵读也缺乏音乐美.古人以文气作为文学散文得准绳,文章得气势只有在诵读时才能领会,清朝桐城派散文家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瞧,即终身作外行也。”(《尺牍·与陈硕士书》)

为什么要“放声疾读,又缓读”,才能领会文气呢?因为文章得气势不就是通过形象而就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得,所以桐城派古文家主张因声求气:“欲学古人之文,其始在因声以求气,得其气,则意与辞往往因之而并显,而法不外就是矣。"(张裕钊《答吴至甫书》)文章得“声"又就是在字词中体现得,所以要分析“声”就须进而分析字词。我们先分析虚词得运用.

(一) 虚词

汉语中得虚词与英语中得虚词不同,后者重在表达意义与语法结构,前者虽然也表达意义与语法结构,但重点就是表达文章得语气.古诗中得抑扬通过平仄来表现,古文中声调得抑扬则通过虚词来表现。近人刘淇在《助词辨略自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虚字实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吴越。”古人写文章不分段不标点.只靠感情得起伏来组织结构,虚字在表达感情抑扬上起着举足轻重得作用。现以《杂说》之四为例来谈韩愈散文得文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就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通过一则历史典故,抒写作者怀才不遇得委曲与沦落不偶得感伤,对英雄与天才被社会埋没与扼杀提出强烈得控诉.作者得感情虽然悲切哀怨,文章却气盛词壮,矫健挺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不就是转折而就是顺承而下,语气很轻。课本上用分

号就是不妥得。如果把四句放在一句内,语意就正好相互反对。“然后"不就是指时间得前后关系,而就是指逻辑得前后关系,伯乐就是千里马产生得充分条件—-有伯乐才能有千里马。清

李刚己说:“将通篇主意一笔揭明。”姚鼐也评说:“一句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字作连词用时可以顺接也可以逆接,此处就是逆接,通过转折掀起波澜,语气重.)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故”——因为,承接上说,“虽”

表示让步,退一步说,“只"肯定唯一得结果,“也”表示否定句判断句。这几句仔细陈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得原因,连用四个虚词使语意很慢、很缓、很轻.李刚己评说:“此段反对起句,言无伯乐则无千里马,意较浅,笔较轻。"首句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无伯乐则无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

之------者,使用权句子语气拖宕,使语气纡缓,“或”,或然,也许,表示其数目不就是绝对得多少,语气缓而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句子很绵长,语气也很纡缓,“也”在此只表示一般说明性得判断,说明原因,句子绵长,语气与缓、轻徐。这几句就是抑,也

即为感情得扬——爆发蓄势,可以说这就是暴风雨来临前得平静。)就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就是"在经过感情得

压抑、语调得轻缓之后,重笔提起;“就是-——---也”把对千里马得同情与赞叹突显出来,“虽”字“折笔以取遒劲之势”;连用三个“不”字奔腾而下,三个句子都短峭,语气转急,“且欲”又在上句“虽”得基础上更折入转进一层,加深了“不可得”得感慨;“安——-——-也"将这一长句得意思一齐收尽,强烈得反问语气沉着痛快,语气急、重;句末不用疑问词“乎"而用偏于肯定语气得“也”表示反问,更加重了论辩得力量.李刚己评此段说:“此段发明无伯乐则无千里马之故,意较深,笔较重。”)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不以"、

“不能”、“不能”,三个句型相同得否定排比句式,“纯用逆笔喷薄而出"(李刚己语),也就就是从反面突然爆发,陡然而来,感情又急又陡;“而--—--—之”中得“而”用作连词,连接两个动作,“之”此处用作批示代词,代指千里马,用“而”字连接两个动作,语气快、急,“天下无马”没有用语气词“也”,这就是个判断句,根据古代汉语得要求,本应在句末加“也”字,作者之所以只用光秃秃得四个字,活画出了鞭打马者得简单、愚昧、颟顸与无知

得神情,语调含讥带讽。)鸣呼!其真无马邪?(“鸣呼”用轻轻摇曳之笔表达出哀惋、叹息

之情,“其-—-—--邪”就是一种感叹、拖宕得语调,既有惋惜之情又有讥讽之意,语气缓而轻。李刚己说:“前文语气过于峻急,故用宕漾之笔以疏其气."前几句语气过于陡急奔腾,如果一味地又快又急,到后来就会因疲倦而失去力量,所以又用感叹摇曳之笔,将感情得怒涛轻轻

压一下,为下一次感情得高潮到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也”在此表示肯定得判断,对

所肯定得事不容置疑,毫无商量得余地,斩钉截铁,这就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得笔力千钧。此句既反驳上句又收尽全篇,语气狠重.“也”字得这种用法在先秦两汉散文中常见,如《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然“也”字得常见用法就是解释原因.重复地使用“其”字,前者表示反诘,后者表示肯定,一问一答,排比整齐,简劲有力。)第三段进一步申论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写愚民对千里马得扼杀与践踏,语气愤激狠重。

这篇只有一百五十一字得短文,行文像潮水一样波涛起伏,忽抑忽扬,笔力健举,气壮词

盛。它得抑扬之气当然就是通过多种因素来实现得,但虚词起子很大得作用,古文在骈文之后重新又恢复了虚词表达语气得功能。在论证方式上取其逆势,也就就是说正面提出问题,从反面进行论证,(有A则有B,无A则无B,A就是B得充分必要条件,论证时则说:没有A则没有B,没有前提则没有结果)所以行文用峭折之笔,以逆笔取势,恰好表现了作者得愤激之情,加之否定性得排比句喷薄而出,增加了文章得波澜气势。

接下来再讲一篇她得代表文章《师说》:

议论正大文气浩瀚——析韩愈《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插一“必”字,语气斩绝不可移易,这就是统摄全文得中心论点,下文都就是从正反两方面围绕它展开得。“古之学者"不仅指青少年学生,也包括有志于学问得成年人。那么师就是什么东西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师”这一主语后面加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这就是古代判断句得典型结构,“所以”得“所”字为指示代词,“以”就是介词,指代介词所介绍得对象,意思就是:行为所发生得处所、赖以实现得工具、手段与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得原因、以及与行为有关得人物。如“彼兵者,所以禁暴徐害也”。这一句指出师得作用与性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句承“解惑”说,因为人人有惑,所以离不开“师”,“者”为语气词,“其”为指示代词,原意就是“那,那些"得意思,这里指那些疑惑得问题。“生乎吾前,-----—师之所存也。"这一句承“传道”说。“道之所存"中得“所”字就是代词,通常用在一个及物动词前面表示一个名词性得词组,表示“所----—-得人”或者“所--—---得对象”,指代得就是行为得对象。由于它与动词结合带有名词性,所以能被定语修饰,如“须臾之所学”、“群之所为”、“道之所存”等.

这一段就是提出论点,并从正面进行论述。文章得气势很盛,如长江狂潮一气直下.在语言技巧上使用“顶针”得修辞方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种句法像快马注坡不可抑止。大量排比句与对偶句得使用,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文气充沛旺盛.

第二大段以“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领起,使文思陡转急下。它在文中像一座陡立得奇峰,将上文得狂潮拦住,使文章掀起一道波澜。这一声唱叹又使一二段转接无痕.“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连两个长句,文气浑灏流转。语气词“也”字得运用,使全句顿宕咏叹。接着分三层对照来写.第一层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以至贵者形今人之不从师;第二层用为自己得子弟请师而自己本人不愿从师对比,以不从师者自己行为得矛盾来指出不从师得荒谬;第三层又用巫医乐师与“士大夫之族”对比,以至贱者形今之人不从师。文中用了大量得排比句式、对偶句式,在重重对比之中展开论证,对比手法让就是非黑白分明,使句式整饬庄重,给文章带来了力度,但对比排偶多了又容易造成句子得呆板滞重,为避免这种情况,作者每一个对比得语言形式都有变化,第一层对比最后以委婉得问句结尾:“其皆出于此乎?"“其————--乎”结构得疑问句表示一种委婉得语气;第二层对比得结尾就是一个判断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把话说得斩钉截铁;第三层对比结尾则以感叹句作结:“今其智乃不及此,其可怪也欤!”不仅表露了作者得不满情绪,而且对论敌表示了鄙夷蔑视。从委婉得疑问、肯定、感叹,一次比一次肯定,加强了文章论辨得逻辑力量。又如第三层对比上下句都就是散句,间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得骈句,既收束上文形成警策,又逼出下文“呜呼”得嗟叹,随势再以散句泻出贵不及贱“其可怪也欤”得感叹,文气淋漓酣畅。骈句在这一层起了凝结得作用,形成放-—收——放得节奏,它在文中像狭口,上游得奔腾激流至此一束,然后再破狭口而出,造成文章得浩然之气。

第三大段又以圣人得言行为例,论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所从为师者都不及圣人,但孔子仍然师事她们,文章就此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就是而已”.

最后一段交待作文之由,但重要得就是一方面树立一个“不拘于时”得榜样,与“今之众人”形成对照,一方面点明“嘉其能行古道”,又与篇首“古之学者"相应。更可注意得就是两次提到“余”,公开犯众忌抗颜为师,拔俗超群以开宗立派者自居,自有一种倔强傲兀意态在。文气至末未尝稍衰。文章得中心论题就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又围绕这一点推演出第二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这二点为总纲,先以事理上正面阐述“学必有师”得道理,再联系当时得实际情况,批驳在师道这一点上三种错误态度,采用对比论证得方式,层层剥笋,深入到问题得实质,最后又通过历史上圣人得实例,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连圣人就从师,古之学者谁还没有师呢?论述得过程就是正—-反——正.

(二)句型与节奏

骈文得句型与节奏都就是固定得,后来得骈文句型凝固为四六句,全文由四字句与六字句交叉组成,如王勃得《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种整齐得句型极尽汉语得声色之美,而且它对平仄得讲究,更使骈文富于音乐美,但这种固定句型与节奏,毫无变化地重复多了也会让人产生单调厌倦感,韩愈将骈文称为俗下文字,她主张用单句来代替骈句,使散文恢复到先秦两汉得样子,因为骈文过于造作与僵化,不能自如地表情达意.当然,韩得散文与先秦得散文决非一模一样,她得散文就是在继承得口号下得一种创新,自然韩愈得散文更不同于今天得白话散文。今天得白话散文通常情况下节奏感很差,我们来瞧一段周作人得名作《北京得茶食》开头几句:

“在东安市场得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得《我得书翰》,中间说起东京得茶食店得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得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与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在分不出各自得味道来。”

我们再比较一下韩愈得《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得第一段: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董事长生勉励乎哉!"

韩文与先秦散文得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韩吸收了骈文得成果,句型变化灵活而又富于节奏感。她在《与李翊书》中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我们现在从句型与节奏两方面分析一下形成韩愈文章气盛得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气"就是很模糊也很虚幻得东西,只有从语言得各种形式中才能把握它,上节课学了从虚词来领会气,这节课则从句型与节奏来感受它。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说:“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韩愈十分注重句型得设计,骈文得句式整齐,音节与谐,但由于不断地重复同一种固定得句型,使全文既缺少变化又没有气势。韩愈吸收了骈文句式与音节得许多优点,同时又加进古文得自由变化、疏宕流动得特点,交替地运用各种排比句、对偶句与重复句型让文章骈散相间,奇偶相生,韩文既变化灵活,句子时长时短,时偶时厅,这样文章自然就显得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了.如《原毁》得第一二段以“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遇己也廉”对比成文,中间用了大量得对偶句。第三段深挖“毁”人者得心理动因,用大量得排比句式行文:“虽然,为就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就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

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就是,强者必悦于言,懦者必悦于色矣。就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此段指出诽谤得根源就是怠与忌,“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下文专就忌者说而不说怠者,就是因为怠便不能修,不能修便畏人修,畏人修便毁人修,怠便忌,忌便毁。段中得语言大多排比成文,连用“不然”、“不然”、“不若就是",使文章气势充沛.

又如《进学解》得第二段论先生得学业、儒道、文章、为人,四层得结尾分别用“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先生之于不人,可谓成矣”,使句式显得既疏宕又整齐,在层层向前推进中文气就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又如《送李愿归盘谷序》也就是连用“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为”、“大丈夫不遇于遇时者之所为"与“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得小人之所为排比而下,真得像排山倒海,波澜壮阔。苏洵说韩文“如长江大河,浑浩如烟海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上欧阳内翰书》),实在就是既准确又形象.

韩愈常常在浑灏流转得长句中穿插许多短句,她得语言既短峭有力又波澜浩荡,如《柳子厚墓志铭》得第四段: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就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三) 结构布局

韩愈行文很讲究章法,仅就开头而言,或者以重笔陡然而起,文章显得壁立千仞,如《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开头,《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群马遂空”开头;或者在结构上层层深入,如《原道》开头从仁、义、道、德四个范畴得定义立论,然后一层层说开去,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儒家得道统,文章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韩愈就是我国古代杰出得语言大师,她一生力去陈言,一方面从前人得语汇中推陈出新,一方面又从当时得口语中提炼新词,创造了不少新颖生动得语汇,今天我们仍在使用得成语中有几百个就是韩愈创造得,它们仍然富于表现力,如“坐井观天”、“入主出奴"(《原道》)、“摇尾乞怜"、“俯首帖耳”(《应科目时与人书》)、“面目可憎”、“垂头丧气"(《送穷文》)、“动辄得咎”、“佶屈聱牙”(《进学解》)等。

第四节柳宗元散文得艺术成就

柳宗元字子厚,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因柳家世代在外做官,便在长安营置了住宅与产业,柳宗元于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在长安家中。宗元得父亲就是一名中下级官吏,她小时在家随母亲学习辞赋与写作,十十三岁便父亲柳镇到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游历,二十一岁在长安考中进士,同年父亲去世,二十六岁又考取博学宏词科,之后得五六年里她大部分时间在中央朝廷工作,年青得柳宗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得才华,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您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中荐誉之.”不久她成为王叔文、王丕集团得中坚,积极推行在历史上著名得永贞革新,与她一起工作得还有同年进士刘禹锡,以及韦执谊、陆淳、吕温、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等。由于改革触犯了许多当权者得利益,很快支持改革得顺宗就在旧权贵得胁迫下让位给宪宗李纯,二王被贬,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韦执谊贬为崖州司马,韩泰贬为虔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凌

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这就就是历史上著名得八司马事件。

永州得十年就是柳宗元文学创作成果最为丰硕得时期,她得许多优秀哲学论文、山水游记、学术著作都产生于这个十年,如“永州八记”、《封建论》、《非国语》、《天说》、《天对》、《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三戒》都写于此。

元与十年(公元815)正月,她忽然接到皇帝得诏书,诏她进京,她希望自己能重新为国家效力,长期忧郁得心情为之振奋,《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说:“诏书许逐阳与至,驿路开花处处新。”没想到这次回京带给她得就是更远得贬谪-—她很快又赴任柳州刺史。当时与柳宗元一同遭受贬得还有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柳宗元到达柳州后曾有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于元与四年柳宗元在柳州任上逝世。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得倡导者,但由于柳长期贬窜南荒,远文坛得中心,又由于她当时得政治环境使她不敢像韩愈那样与文学青年建立师生关系,没有形成一个以她为中心得作家群体,因而她在古文运动中得作用与影响不如韩愈那么大,但就是她对古文得复兴作出了独特得贡献,她得散文创作也有韩愈所不及得地方。《旧唐书》卷一六0论当时得文坛说:“贞元、大与之间,以文学耸动晋绅之伍者,宗元、禹锡而已.其巧丽渊博,属辞比事,诚一代之宏才。如俾之咏歌帝载,黼藻王言,足以平揖古贤,气吞时辈。而蹈道不慎,昵比小人,自致流离,遂隳素业,故君子群而不党,戒惧慎独,正为此也。韩、李二文公于陵迟之末,遑遑仁义,有志于持世范,欲以人文化成,而道未果也.至若抑杨、墨,排释、老,虽于道未弘,亦端士之用心也。”《旧唐书》得作者刘昫尽管不赞成柳宗元得思想观点与行为出处,但肯定她就是一代文宗,其文学才华高于韩愈。这一点宋代得晏殊也完全赞同,宋陈善《扪虱新谈》下集卷三引晏殊得话说:“韩退之扶导圣教,铲除异端,就是其所长。若其祖述坟典,宪章《骚》、《雅》,上传三古,下笼百氏,横行阔视于缀述之场者,子厚一人而已矣。”明代胡应麟则将她与李白并列:“论诗文雅正,则少陵、昌黎;若倚马千言,雄辞追古,则杜、韩恐不及太白、子厚也.”(《少室山房笔丛》卷七)

柳宗元得散文理论与韩愈大致相近,但在文章得抒情方式与语言表达上又有些不同。首先,韩比较偏于感情得强烈渲泻,主张作家应“不平则鸣”,柳则倾向于抒情表意得含蓄蕴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自述其为文经验说:“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就就是不能让感情一览无余地倾泄,作者要让自己得感情在胸中蕴蓄再从容含蓄地表现出来.因而韩文以力度与气势取胜,而柳文则以隽永含蓄见长;其次,韩愈在创作中比较注意语言与形式上得革新,而柳宗元重视内在情意得表达,她在《复杜温夫书》中说:“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斫,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这有点像苏轼所说得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她一般来说不喜欢刻意在语言形式上求新出奇,而注重表情达意得畅适,因而她得文风隽永流畅.人们常将韩柳进行对比,清刘熙载说:“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韩文气势充沛,柳文峻峭幽深。柳文得语言向以“峻洁”著称,既简洁有力又含蓄自然。

柳宗元得散文各体都有佳作。她得议论文以思想得深刻与思维得严密著称,朱熹也认为韩愈持论“不如柳子厚精密",宋人大多认为她十分“雄辩”,如《封建论》就是难得得体大思精之作,苏轼对此篇赞不绝口:“昔之论封建者,曹元首、陆机、刘颂及唐太宗时魏征、李百药、颜师古,其后则刘秩、杜佑、柳宗元。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东坡续集》卷八)她得记叙文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如《段太尉逸事状》截取段秀实治理驻军、孤身入营劝郭晞、卖马市谷代农偿租、拒纳朱泚大绫四个典型事迹,勾画

出了段秀实得个性与为人。她得寓言就是中国寓言得里程碑,《三戒》中得《黔之驴》、《罴说》等篇,不仅想象奇特,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而且使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真正成熟,成为一种独立得文学体裁。

当然她散文中成就最高得还就是她得山水游记,她曾自负地说自己得文笔能“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她得山水游记将自己得个性、人格、心境、气质一并融化在山水中,山水成了她生命得对象化。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得小丘,其面积不足一亩,为“唐氏之弃地”,长期“货而不售”,而其价“止四百”,然而小丘得形状奇特优美,丘上“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作者对这块被人抛弃得美丽小丘既喜爱又同情,“怜而售之”,在丘上“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从美而被弃得小丘自然让人想到高才被贬得作者,小丘就就是作者得化身。她游记中得小石城山、愚溪、小石潭无一不就是作者得对象化。难怪她在这些山水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了。现在我们来详细讲一讲《钴鉧潭西小丘记》:

《自负与自悲—-析〈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三句流露了在短时期内连续发现奇山异水得喜悦,它为下文“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埋下伏笔。“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这句又与下文得溪流、水声相呼应。“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点出题中得丘字,生竹树又与下文“美竹露,奇石显”相应。这一段文字交待了本篇与前篇得联系,又交待了丘得具体位置,为后文埋下了许多伏笔。丘中最突出得就是石,接着作者抓住其主要特点来写:“其石之突怒偃骞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突怒偃骞”形容石耸峙傲兀得神态,“负土而出"写石不甘沉埋得冲动,与命运抗争得力量,同时也暗含了它之所以名为丘得原因:上面有土覆盖。这一句把石完全拟人化了,不仅写出了它得外在形状,也写出了它那傲兀倔强得内在品格,它就是作者人格得化身.上句写形与神,“殆不可数”写其数。既然奇状怪石多至不可数,只好撮其要者为代表了:“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这两句承石之“奇状”,就是“奇状”得形象化。“相累”写出您争我挤冲下丘饮水得神态,“冲然角列”写您争我夺角撞角地向山顶冲去样子。用两个对偶句突出奇石一齐冲突得形状与气势。在“牛马饮于溪”与“熊罴登于山"之间加“之”字,使语言显得拗峭有力,就像盆景中得松柏,人们有意使之曲折盘挪一样,这样让人觉得有一种苍然遒劲得力量,语言太顺溜就容易失之柔弱平板。用长句与对偶句语言就显得健举峭厉。以上写发现小丘得时间、小丘得位置与形状。

第二段写买丘、辟丘与赏丘,写出了对于丘得珍爱,对于丘遭冷落遗弃得惋惜同情。“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上段点出“丘”字,这里点出“小”字,“不能一亩”写小未免太实,加一句“可以笼而有之",经这一艺术得夸张处理,“小”就变得玲珑可爱了,于就是化实为虚,化平淡为生动,“不能一亩”得实话就是后文“可以笼而有之”得基础与艺术上得陪衬.“丘之小”中间加“之”,后一句双谓语句末又用“之”,语言峭劲。“问其主”到“出自意外”,这么美得地方竟然就是个“弃地”,而且贱到连“四百”也“货而不售”.小丘这种可爱却可悲得情形激起了她得惋惜与同情,“怜而售之"就是怜小丘也就是怜自己。购得小丘后,马上就动手修整,“即”道出了作者迫切得心情,“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三个排比句如数家珍似得展示了小丘天然得风姿,语言峻洁省净。它在内容上又回应了第一段得“生竹树”、“争为奇状”等语,“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鱼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由其中望”同样也十分通畅,为什么要加一“以”字呢?它同样就是为了使语言拗峭有力.“则--——-—下”就是望得宾语,而这个宾语本身又就是一个完整得句子.“山高、云浮------”中间都加“之”字,为得就是取消句子得独立性,使它们在形式上词组化,离了上下文意思就不完整。从“山”到“游”就是这个句子

得主语,“举熙熙然”句就是谓语,“以效”就是目得状语.这几句写小丘周围之景,在小丘上瞧得到得景象。从“枕席而卧”到“与心谋"写作者得主观感受,作者与小丘完全契合为一,她融化在这个小天地里,渊然而静,悠然面虚,身心两忘,主客俱灭。一连四个整饬得排比句表现了主人完全陶醉于小丘得喜悦.“异地者二”中间加一“者”字表示顿宕,加重感叹得语气,这个“者”就是语气词不就是用着代词,后面得“焉”字就是指示代词,指代得事物常与处所、人物、情况有关.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则贵游之士争贾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这一句用假设复句来肯定小丘得价值之高,这就是一种假定得情况;“今弃就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这就是现实得可悲情况,美与价值都不能得到实现,它得美不能被人赏识,它得价值不能被认识,反而遭到鄙弃得命运.她同情小丘得命运,也就是在为自己得遭遇鸣不平,小丘得美而被弃与作者能而被贬,使她对小丘有“同就是天涯沦落人”得同情与爱怜。“今弃就是州也”,一个“也”字,一声顿宕,一腔怜爱。“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一个转折连词“而”加一个“独”字,道出了同病相怜之感。文章最后贺小丘之遭,也就就是叹自己得不幸,人不如丘之意见于言外。

文章一方面充分描绘小丘得美,刻划小丘得胜景:丘中石奇、竹美、木嘉;丘外山高、云浮、溪清、兽游、鸟乐,高度肯定小丘自身得价值;另一方面又极写小丘被遗弃、被贱视,它在人们眼中一钱不值得惨况。从这种处理方式中,表达了作者隐然自负,慨然自悲与愤然不平得情怀。

体物工妙传神,笔力简劲峭洁,文境孤峭幽遂。文中得小丘并不就是一个冷漠得对象,而就是作者个性、气质、命运得化身。林纾说:“此等托物面感遇,侯雪苑、魏叔子皆摹仿之矣。以山水之状态,会诸耳目心神,自就是悟道有得之言。究之名心未尽,终以遭遇为言。丰、镐、雩、杜,朝廷也;贵游之士,执政也;争买者,置之门下也;言弃者,谪居也.”(《古文辞类纂》)(侯雪苑即侯方域,魏叔子即魏禧,号叔子,有《魏叔子文集》)她山水游记得另一个特点就是能准确地把握对象得特征,写出山水各自独特得个性,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得描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佁(yi第三声)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山水游记得第三个特点就是汲取了骈文句式与音调上得某些长处,语言音调与谐,节奏明快,句子简短。这个特点大家读几篇她得游记就不难感受到。

参考书目

理论著作

(1)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詹瑛《文心雕龙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刘知几:《史通》,(清)清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3)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

(4)(宋)陈騤:《文则》,人民文学出版社。

(5)(宋)李涂:《文章精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文则》与《文章精义》合刊本,“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专著选辑"丛书.

(6)(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

(7)(明)徐师曾:《文章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与《文章辨体序说》合刊本,“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专著选辑”丛书。

(8)刘大槐:《论文偶记》。

(9)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

(10)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三书合刊本,1998年重印.

(11)姚永朴:《文学研究法》,安徽省古籍办刊行本。

(1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文说》、《论文杂记》,四书收入《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唐宋散文研究丛书

(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中下),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

(3)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

(4)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版,华师馆藏。

(5)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6)(清景云:《韩集点勘》,江苏书局重刊本,华师馆藏。

(7)(清)林云铭:《韩文起》,林云铭评注较精到,华师馆藏。

(8)钱基博:《韩愈文读》,上海商务印书馆。

(9)章士钊:《柳文指要》,中华书局1971年。上海文汇出版社有新排本。

(10) 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1)林非主编:《中国散文大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

唐宋散文文集、选集

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入韩愈散文16卷,柳宗元12卷,欧阳修32卷,附《五代史钞》20卷,王安石16卷,曾巩10卷,苏洵10卷,苏轼28卷,苏辙20卷,共收散文164卷。有清代书坊刻本.

2、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又名《才子古文》),选先秦至唐宋15卷,计散文352篇,其中唐宋散文集5卷,文113篇。唐宋文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为主,评点见解独到而文笔生动。有湖北人民出版社《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安徽文艺出版社《天下才子必读书》.

3、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中华书局。

4、姚鼐:《古文辞类纂》,收先秦至清初古文辞赋700多篇,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卷首有《序目》,阐述各类文体得源流与特征,各卷正文有评点.入选取散文以唐宋八大家最多,共394篇,韩愈130篇、欧阳修64篇、王安石58篇、苏轼46篇。有岳鹿书社1987年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5、高步瀛:《唐宋文举要》,该书分为甲乙编,甲编为散文,选唐文100篇,宋文78篇;乙编为骈文,选唐文46篇,宋文24篇.注释以详博谨严著称,文中附有大量桐城派作家得评语。上海古籍出版社。

6、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7、童第德:《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8、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8年点校本。

9、欧阳修:《欧阳永叔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另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最近中华书局有新得排印本,此书我未买。

杜维沫、陈新:《欧阳修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0、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11、刘学锴、余恕诚:《王安石文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2、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13、(南宋)郎晔:《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古代唯一得苏轼文章选本,60卷,共选散文498篇,其中赋2卷,论12卷,进策、策问9卷,丧、启4卷,奏议8卷,书、记15卷,杂著10卷。本书就是目前最好得苏文选集,注释繁简适度,对文章背景得勾勒清晰明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校订本。此书中华书局可能很快要出排印本。

唐代被贬官的诗人及其当时诗作

唐代被贬官的诗人及其当时诗作 唐有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被贬,先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再流放峰州(今越南河内西北)。后一次,是因为他和武后的宠臣张易之兄弟交情不错,张氏兄弟被诛,遭此连累。有“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诗句,写自己作为京城逐客的狼狈。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绝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的“龙标”即指王昌龄,盖后世称王龙标。这位“七绝圣手”,何事遭贬,据说是性格的傲岸不羁,“不矜细行,谤议沸腾”,且不止一次被贬。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曾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李鄰以平安禄山叛乱为号,带兵沿长江下。后李鄰被其兄其兄唐肃宗李亨击杀,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半路上到白帝城时遇赦。 杜甫因为没有“文凭”,在长安求官求得很辛苦。安史之乱,他在凤翔追到逃难的皇上,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官阶比七品芝麻官还小。回到长安后,就遇到唐肃宗罢免宰相房琯之事,杜甫上书进谏,为房琯辩护,触怒了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天涯沦落人”,这“江州司马”就是白居易。此前,他在京城做官,官不大,但也算体面。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朝丞相武元衡被人当街残杀,整个京城为此震动。涉及政治谋杀,没人敢说话,白居易出于正义,写了一封奏章,要求朝廷迅速彻查此事,严惩杀人凶手。于是有人就以越权奏事为名将他告了,白居易也因此贬为了江州司马。 同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的“韩柳”,韩愈也被贬。韩愈是刑部侍郎,京城高官,他是就迎佛骨一事直谏皇上疏离佛教,激怒了宪宗,被贬潮州刺史。那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写在赴潮州的路途,苍凉悲壮。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晚唐的杜牧也曾受权贵排挤,出黄州刺史。《齐安郡晚秋》一诗有“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句,可见心中不平之气。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被许多人创作成书法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欣赏。下面是整理的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优秀的书法作品欣赏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

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韩愈文学主张

韩愈文学主张 引导语: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下,关于韩愈的文学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人文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韩愈作为一代名家,其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惊世名言更是比比皆是,以下节选了韩愈作品中部分诗词加以赏析。 韩愈的诗风在中唐诗坛上开创了一个重要流派,其笔力雄健,

韩愈《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和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第一段的作用及其论证结构。 2.意动用法及“主谓短语中的‘之’,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一、字词正音: 读dòu(句读) 郯tán(郯城,县名) 苌cháng(姓) 句读dou 聃dān(用于人名,老聃) 贻yí(赠送) 或不焉fou 经传zhuan 从师cong 读书du 不能bu 传道chuan 从容cong 二、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 三、作者简介: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 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

韩愈名篇赏析

韩愈名篇赏析 作者:尘涵| 来源:网络转摘| 时间:2007-02-20 | 【大中小】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幼孤,由兄嫂抚养成人,贞元年间登进士第,先后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关中大旱,上疏请免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事,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提倡仁政,在思想上排斥佛老,倡扬正统儒家思想。在文学上,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所作诗歌多有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特别是在艺术上勇于创新,“以文为诗”,对宋诗影响极大,与孟郊等人被称为“韩孟诗派”。 这首诗是韩愈在德宗贞元十七年七月与李景兴、侯喜、尉迟汾等人同游洛阳惠林寺时所作。诗以开篇“山石”二字为题,其实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纪游诗。诗中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整个游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按照时间与行程的顺序依次写来,既吸取散文游记的写法,又充分择取景面,使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态穿插交错,在游踪历历、情景逼现中融炼出独特的审美意境。结尾四句,通过“人生如此”的愉悦感受表现超脱世俗名利羁绊的

主旨,并以“吾党二三子”点明同游人物,反贯全篇,尤增意趣。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曲江,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在长安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水部张员外籍,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白二十二舍人,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这首诗大约作于长庆二年,韩愈与张籍、白居易相约同游曲江,白居易却因雨后泥泞未能应约前往,韩愈因作此诗寄意。 这首七言绝句结构甚为奇特,前三句写曲江之春景,后一句寄白居易。雨后轻阴,到傍晚时分雾散云开,春光明媚,繁花千树,景象显然较平日尤为清新明净,而正值春水泛溢,水天映照,别具一番情趣。一个“晚”字,既是晚晴的写实之笔,也是恋恋忘归的情怀表露。三句极写曲江春景之美,正为衬托末句之问,如此良辰美景,君竟爽约不来,岂不可惜?而与首句“晚”字对照,又可见自身苦候时长,委婉地表露出埋怨之意。诗人因游兴之高,所以对友人爽约生出怨惜之情,而无论是诗人的游兴还是对友人的怨惜,都是由曲江景色之美激发出来的,因此,诗写兴情,实为衬景。 【花岛】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这首诗描写一座开满鲜花的江中小岛的美丽景色,却并未正面描绘,而是通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韩愈《师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3、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概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

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着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北师大《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答案

作业一 先秦散文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先秦文学中的精华与重点部分,它富丽多姿,犹若满天星斗,构成灿烂的夜空。先秦散文总体上分为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和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诸子散文,其着作中博大的思想内容,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 个阶层,对于现今的文学写作仍然具有积极地借鉴意义。? 先秦散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众体兼备,百花齐放。就历史散文而言,《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尚书》、《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体为主;《春秋》、《左传》以叙事为主。就诸子散文而言,《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孙子兵法》是散韵结合的格言体,《孟子》、《墨子》、《庄子》主要为对话式的论辩体,《荀子》、《韩非子》多为专题式的论说文。二是文、史、哲不分,学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不少作品既是历史学、哲学,还兼备文学色彩。由于作者的思想、气质、政治流派不同,他们的文章便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个性。如:《论语》的风格是雍容和顺;《孟子》则灵活善譬,多辞好辩;《庄子》想象丰富;《荀子》结构谨严,论断缜密;《韩非子》词锋峻削,说理透辟等等。在诸子的作品中,除了哲学和政治观点外,都还广泛地牵涉到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甚至军事学、自然科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三是目的性非常明确。作家首先想到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美学欣赏。在历史散文方面,主要是为了记载和总结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并指导当时的政治斗争。诸子散文有些在于阐述政治学术观点, 以流传于后世;有些在于批判指责社会弊病。? 而在文学方面,先秦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段,一直被视为后世各类文体的重要基础和楷模,许多文体都可以在先秦找到它的源头。此外,后世有许多着名文学家都标举和借鉴先秦散文。刘勰的《文心雕龙》设有《史学》、《诸子》等文章,对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文学价值作了精辟的论述。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就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穷究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北宋欧阳修曾说过:“《师》、《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由此可见,先秦散文在文学上、文学家心目中 的低位。? 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水平的启发:《论语》的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运用到得许多形象化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墨子》语言质朴,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孟子》的散文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示出所论主旨。《庄子》运用大连的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这些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中也获得不少感悟:除了要吸取前人精华之外,还要通过这些知识调整自己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 作业二 司马迁着的《史记》中的《项羽本纪》生动刻画了项羽的血肉丰满的形象。项羽是我喜欢的汉代文学人物。?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秦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 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见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时,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国人的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论理学与唐宋古文主流体系建构(一) 【内容提要】 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与思想史上的理学发展各自形成“文统”与“道统”,但由于共同的重振儒学的思想源头,两者实具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唐宋古文运动前期作家的思想被宋代理学家扬弃吸取,成为宋明理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唐宋古文作家同时作为思想家,特别是宋六家在宋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又时时受到作为宋学核心体现的理学基本精神的深刻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明代唐宋派文人明确提出的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唐宋八大家”之名目,实际上在南宋理学家手中已初具雏型。唐宋古文主流体系,正是通过理学家的初建才逐渐流行确立起来。 宋代的理学与古文在发展中各自形成系统,宋代古文终究有着属于自己的主流体系,理学家的古文创作显然也并不能构成宋代古文的主流。但是,从根本点上看,宋代的古文毕竟缘起于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的兴起同出一源,宋代理学家对文学的独特看法及其实践活动,对古文创作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渗透,随着南宋理学地位的提高,两者甚至形成汇融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宋代古文为主体上溯唐代韩柳而成的所谓唐宋八大家古文体系的确立,实与理学精神的影响乃至理学家涉足文坛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一 宋代古文复兴运动从肇端至确立,历时较长,并由文人古文与理学古文两股力量长期积聚融会而成。从柳开、王禹到穆修,是为文人古文的前驱,而号称“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则是理学古文的先声。这两股古文复兴潮流到庆历年间,经范仲淹至欧阳修而汇融并达致新的高潮,宋代古文运动于是乎正式确立,并以其浩大的声势构成宋代文坛的主流。由于宋代崇德归儒的统治政策与时代风气,造成政治文化一体化的特点,政治领袖与学术领袖逐渐统一起来,欧阳修作为北宋中叶集政治领袖与文化领袖于一身的第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不仅以自身的鲜明主张与大量创作树立起复兴古文的大纛,而且通过知贡举,有意识地选录天下英才,作为其后辈的王安石、苏轼等宋代文坛巨擘都是经其大力提拔和培养而“出人头地”,从而导引出宋代文学史上大家辈出、群星璀璨的极盛时期。《宋史·文苑传序》通论宋代文学盛况时说“庐陵欧阳修出,以古文倡,临川王安石、眉山苏轼、南丰曾巩起而和之,宋文日趋于古矣”,所例举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苏氏,恰恰正是宋代古文主流的柱石与标志。 以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及三苏为代表的宋代古文大家,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宋六家”。以“宋六家”为标志的宋代古文运动的蓬勃兴起,固然是针对五代宋初弥漫文坛的以“五代体”和“西昆体”为代表的靡弱文风,以“古文”替代“时文”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与“五代体”和“西昆体”相伴的是儒家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的衰乱,复兴古文的实质正是为了重振儒学权威,因此,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宋代古文运动便自然与同样以振兴儒学为内核的唐代古文运动产生了直接的联结。在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核心的古文运动,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正表现为以儒学复兴为精神内核并改革文体文风的文化的整体进程。韩愈自诩“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答陈生书》),可见其毕生致力的复兴古道与古文两者本是一体关系,正是因此,韩愈在文坛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乃因其所创建的儒家道统的巨大影响所奠定。柳宗元在复兴古文方面与韩愈志同道合,而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则较韩愈更为明确,径直声称“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所谓“文以明道”遂成为唐代古文运动乃至后世所有文学复古论者的理论核心与创作纲领。 宋代古文的复兴,一开始就与唐代古文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入宋之初的柳开,作为宋代古文的先驱人物,就被称为“生于晋末,长于宋初,拯五代之横流,扶百世之大教,续韩、孟而助周、孔,非先生孰能哉。”(张景《柳公行状》),正可见出其为古文所具有的“拯五代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学生能准确把握条目内容要点。 2、通过对条目知识的辨析和整合,学生能准确筛选知识信息。 3、通过百科条目的阅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而养成利用文献资料 学习、研究的扎实而严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同目标1、3 教学方法:指导自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全文,分别简要概括2—6自然段段意 第2段: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3段:阐述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 第4段:补充说明韩柳倡导古文运动经过的斗争以及影响 第5段:宋代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6段:欧阳修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 二、研读第2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明确:1、文学本身发展的内在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华而不实的骈文不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文体需要改革。 2、有赖于强有力的领袖人物的出现:韩愈和柳宗元积极倡导并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他们还热心奖掖后进,社会影响很大。 三、阅读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确定下列句子表述了什么样的文学主张。 1、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 2、根之茂者其实遂 3、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4、是犹用文锦覆陷阱也 四、阅读第6自然段,概括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 明确: 1、第一是主张明道 2、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

六:小结全文 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由唐到宋,古文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确,三位代表人物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十分突出。通过这个条目平实而有重点的阐述,我们从中了解了古代芨散文发展的流变过程,为我们将来进一步熟悉古文内容和研究古文成就作好了理论上的指导工作。 七:布置作业 修订学案

韩愈师说学案1及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第周第课时时间月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师说》教学案(一) 学习目标: 1.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自读5分钟)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二.自学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第一段,找出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10分钟后提问。 2.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是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仅有的两个唐朝人。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 ,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 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 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 ②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 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 “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唐末皮日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文学经典欣赏》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文学经典欣赏》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中国诗歌史上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A )。 A. 陶渊明 B. 张衡 C. 孟浩然 D. 李白 2. 南朝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是(C )。 A. 《华山畿》 B. 《子夜四时歌》 C. 《西洲曲》 D. 《懊侬歌》 3. 以下楚辞作品中,不属屈原创作的是( C)。 A. 《九章》 B. 《九歌》 C. 《九辩》 D. 《天问》 4. 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 B)。 A. 江湖诗派 B. 江西诗派 C. 西昆诗派 D. 永嘉四灵 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 A)。 A. 《论语》 B. 《老子》 C. 《庄子》 D. 《墨子》

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B )。 A. 《论语》 B. 《孟子》 C. 《墨子》 D. 《庄子》 7. 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 )。 A. 《老子》 B. 《庄子》 C. 《论语》 D. 《墨子》 8. 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的诗歌流派是( B)。 A. 江湖诗派 B. 江西诗派 C. 剑南诗派 D. 晚唐诗派 9.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田园诗人是( C)。 A. 嵇康 B. 阮籍 C. 陶渊明 D. 柳宗元 10. 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 A)。 A. 元白诗派 B. 韩孟诗派 C. 柳宗元 D. 刘禹锡 11. 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D)。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韩愈 12. 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 D)。 A. 《陌上桑》 B. 《孔雀东南飞》 C. 《木兰诗》 D. 《迢迢牵牛星》 13. 诗歌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人是( A)。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14. 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 C)。 A. 《老子》 B. 《庄子》 C. 《论语》 D. 《墨子》 15. 被王国维称誉:“……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 C)。 A. 温庭筠 B. 韦庄 C. 李煜 D. 冯延巳 16. 《诗经》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尊其为“经”,是在( D)。 A. 战国初期 B. 战国末期 C. 秦代 D. 汉代 17.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诗人是(B )。 A. 李白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一、导入(由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引入新课) 二、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背景 1、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2、背景知识补充: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三、鉴赏诗歌 1、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2、整体感知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3、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四、拓展延伸:比较柳宗元与韩愈的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明确:韩、柳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贬谪诗,但在思想情感上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作于诗人初到柳州的时候,这一次的岭南之贬,比十年前的永州之贬更加使诗人感到前途渺茫,因此,诗人面对自己在仕途上的再次挫折和“百越文身地”的恶劣环境,其情感基调是愁思弥漫、凄苦无比的,但同时也有对恶势力的控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离京去贬所,到达蓝田县时写的,此时诗人的怨愤尚有余息。此前,韩愈已是刑部侍郎,经过多年的历练,其仕途正是通达之时,而且是抱定“为圣明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辟佛教:但皇帝不察忠心,几至杀身。故此,诗歌中充满了不平之气。“不平则呜”,所以诗虽出以凄切之语,却不衰飒,有一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充斥在诗歌中。 五、作业布置:背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鉴赏】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几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是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

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第一次古文运动(唐代)

北师大17年古代文学史(一)离线作业1答案

离线作业试卷列表1 1、从中小学时期开始,你可能就已经接触先秦散文了,现在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先秦散文 的知识,请以“先秦散文与我的写作实践”为题,写一篇小文章,讲一讲你通过学习先秦散文,在提高写作水平方面所受到的启发。要求:写成论说文,写出自己的体会,全文不少于1000字。分值:100 答:先秦散文集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先秦文学中的精华与重点部分,它富丽多姿,犹若满天星斗,构成灿烂的夜空。先秦散文总体上分为以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为主的历史散文和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诸子散文,其著作中博大的思想内容,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于现今的文学写作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先秦散文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众体兼备,百花齐放。就历史散文而言,《国语》、《战国策》为国别体;《春秋》、《左传》为编年体。《尚书》、《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体为主;《春秋》、《左传》以叙事为主。就诸子散文而言,《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孙子兵法》是散韵结合的格言体,《孟子》、《墨子》、《庄子》主要为对话式的论辩体,《荀子》、《韩非子》多为专题式的论说文。二是文、史、哲不分,学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不少作品既是历史学、哲学,还兼具文学色彩。由于作者的思想、气质、政治流派不同,他们的文章便明显的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个性。如:《论语》的风格是雍容和顺;《孟子》则灵活善譬,多辞好辩;《庄子》想象丰富;《荀子》结构谨严,论断缜密;《韩非子》辞锋峻削,说理透辟等等。在诸子的作品中,除了哲学和政治观点外,都还广泛的牵涉到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甚至军事学、自然科学等等多方面的知识。三是目的性非常明确。作家首先想到的是实用价值,而不是美学欣赏。在历史散文方面,主要是为了记载和总结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并指导当时的政治斗争。诸子散文有些在于阐述政治学术观点,以流传于后世;有些在于批判指责社会弊病。 而在文学方面,先秦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段,一直被视为后世各类文体的重要基础和楷模,许多文体都可以在先秦找到它的源头。此外,后世有许多著名文学家都标举和借鉴先秦散文。刘勰的《文心雕龙》设有《史学》、《诸子》等专章,对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文学价值作了精辟的论述。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就曾说“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穷究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北宋欧阳修曾说过:“《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由此可知,先秦散文在文学上、文学家心目中的地位。 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水平的启发:《论语》的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运用到的许多形象化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墨子》语言质朴,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孟子》的散文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示出所论主旨。《庄子》运用大量的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这些先秦散文对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中也获得不少感悟:除了要吸取前人精华之外,还要通过这些知识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唐代古文运动领袖韩愈

韩愈是中国历史上唐代中期出现的一个卓越人物。 一、生平和所处的时代 韩愈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三岁父亲去世,长兄韩会抚育。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韩愈十岁时兄韩会受牵连,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两三年后,韩会去世,嫂嫂负起了教养责任。年少的韩愈艰辛备尝。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韩愈19岁去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未中。后又考了三次,历时6年至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登第。后韩愈又去应吏部博学宏词试,三次又都失败。韩愈这一段应举求官的经历非常困苦。后来他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沉痛地说:“仆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于人,以度时日”。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韩愈31岁,第一次正式得到观察推官这样一个微小的官职。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35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不久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官职虽不高,但有权劝谏、弹劾官吏。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韩愈39岁,自江陵召拜为国子监博士。在39岁前,韩愈已经写出了《答李翊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师说》等,在文学史上建立了不朽的业绩。其中答《李翊书》大约是他34岁时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在领导古文运动了。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在平定淮西战役中,裴度以宰相节度军队,并奏韩愈为行军司马。在淮西一役中,韩愈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因功迁为刑部侍郎。进入统治集团的上层。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一生正当中唐时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五朝。主要仕于德宗、顺宗、宪宗。唐朝经过八年“安史之乱”后,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代之而起的是藩镇割据、佛老蕃滋、宦官专权、民贫政乱,以及吏治日坏、士风浮薄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处于表面稳定实则动荡不安的状态。面对严峻的局面,一部分士人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慨然奋起。以期王朝中兴。元稹说他目睹混乱的政局:“心体悸震,若不可活,思欲发之久矣。”(《叙诗寄乐天书》)韩愈放言宣称:“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报国心皎洁,念时泪?澜。”(《龊龊》) 二、古文运动的领袖和主将 韩愈古文理论反映了中唐政治变革的要求和散文自身的发展趋势。 骈文发端于秦,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大盛。骈文重视对偶、声律、用典和词采。但发展到后来,弊端随之而生,内容空浮,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在唐代前期骈文是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从贞观初到开元一百年间,如今看到的策文全是骈体。其实当骈文主宰文坛的时候,散体文没有中断,而且要求改革文体文风的呼声越来越高。古文指散体文,是先秦、两汉文人著述用的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文体,长短不拘,言约意丰。在这里是和骈体的时文相对的概念。韩愈明确阐述了“文以明道”的原则,作为古文运动的纲领。把创作的内容提高到了反映“道”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是对创作理论的一个大贡献。韩愈反复强调“古文”与“古道”的一致性,“修其辞以明其道。”(《争臣论》)“愈之所好于古者,不惟其词之好,好其道焉尔。”(《答李秀才书》)“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而且阐明了他的古道就是以儒家“仁、义”为核心内容的道统。“欲为圣明除弊事。”(《左迁至蓝关示姬孙湘》)韩愈也充分认识到“文”的作用。他多次提到:“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辞。”倡导复古而能变古,反对因袭,志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