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12分)

1.根据拼音写字词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1)为“两弹”事业jū()躬尽cuì()的邓稼先和为给民族寻求救济

的文化药方而目不kuī()园的闻一多,都让我敬佩。

(2)哥哥被一家大公司聘.()用了。

(3)他睁开微阖.()的眼,看见弟弟端着一碗gēdɑ()汤走了进来。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凭着锲而不舍

....的精神,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B.我了解了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

....的科学家——邓稼先。

C.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

D.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

....的。3.【2020·安顺改编】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安六(安顺到六盘水)铁路是贵州省首条城际高速铁路。

B.大疫当前,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专家组给世界人民带去了温暖与力量。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D.通过禁毒防毒宣传活动,让同学们树立和提高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的观念。

4.关于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

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

到有史以前。

④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

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A.比喻排比夸张双关

B.拟人排比比喻双关

C.夸张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夸张比喻拟人

5.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B.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

C.见往事

..耳(古义:以往的事情;今义:过去的事情)

D.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今义:更加)

二、素养清(18分)

6.(国学题)填空。(7分)

(1)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

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语言运用题)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1)请根据画面内容拟一个标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题)【2020·龙东改编】(4分)

某校七(3)班开展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长,要邀请一位援鄂归来的医务人员,于本周五下午两点来参加此次主题班会并做报告,你将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清(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治经为.博士邪(当)

B.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

C.见.往事耳(了解)

D.但.当涉猎(然而,却)

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读书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5分)

教师心中要有中国的灯火

颜维琦孟歆迪

腊尽春来,寒梢花开。春节前夕,记者如约来到于漪老师家中拜访。刚出电梯,就见于漪老师笑盈盈地立在门口。一身居家棉服,鬓发打理得一丝不乱,目光清亮有神。

“来啦,快进屋!”她一边说着,一边把我们往屋里让,招呼家人泡茶。91岁的老人身形清癯,脚步轻快,话语干脆。来之前有些担心她的健康,此刻放心了。

“我一直看《光明日报》,经常读你们写的文章,对复旦大学钟扬老师的报道特别好,就是要多传播这样的优秀教师的精神。”一落座,于漪老师就主动关心起我们的工作。上午的阳光正好,照进房间,更显出冬日的温暖。

“2019年下半年我生了一场大病,断断续续住了五回院,这几天刚好一些。前两年我还能每天上班,今年怕是做不到了。”于漪说,“基础教育是很平凡的,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是实实在在的草根教师。我这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培养学生,一是培养教师。”

1929年出生,少年时代经历过家国苦难,于漪对“国家”和“人民”这两个词有更深刻的体会。“什么是苦难?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格外珍惜今天的生活。抗日战争时期,我跟着爸爸妈妈逃难到乡下,夜里黑灯瞎火磕破了下巴,那时候哪有药啊?炉子里抓一把草灰敷上,现在还留着一道疤。”说着,老人扬起脸,下巴上一处疤痕清晰可见。

“这些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清醒。说到底,我的工作就是坚守一个中国教师的本分。”于漪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她的名字和教育紧紧

联系在一起,她的教育实践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

20世纪80年代,于漪就提出教育究竟应该是“育分”还是“育人”的问题。这是发人深省的“于漪之问”。提起多年前的这一问,于漪感慨:“目中要有人,而不只是分,任何一张考卷是考不出人的综合素质的。如果教育不追求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就是残缺的教育。作为教师,首要工作是育人,就是引领孩子走一条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孩子是最耽误不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每一站都要遇到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宝贝、老百姓的宝贝,今天的基础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于漪说,“因此我常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她反复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要打得深、打得宽。基础教育是最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全。”

“作为教师,还要清楚的是,我是中国人的教师,做好中国教师的本分,心中必须要有中国的灯火。要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树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中国人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中国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于漪说。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漪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荣誉,是一名教师的无上光荣。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常说的一句话。91岁的她,初心不改,始终谦逊,依然年轻。她说,教师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所以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长,不会有厌倦。

临别,接过记者写的春联,于漪也在我们的采访本上提笔写下一句话:“教师的责任大如天。”

(有删改) 13.通读全文,说说于漪老人对于中国教育有哪些理解、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请举例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孩子是最耽误不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张单程票……”

这句话对于老师来说,是要求老师要尽职尽责,教育好学生,不要耽误了孩子的一生。那么对于身为学生的你来说,你觉得平时应该怎么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怎样理解“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于漪老人在“我们”的采访本上写下的话对于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直面中考阅读题。(15分)

【2020·福建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拜谒李时珍

陈世旭

①静静地站在雨中的长廊,遥望神圣。

②蕲春①,处吴头楚尾,扼控长江。山川秀美而神秘,人文丰沛而多彩。

③竹林湖村,一个翡翠般的山谷,满是苍劲的树、怪异的竹、迷蒙的云、甘甜的泉、碧绿的水。莲叶上溅着雨花,遮住一湖天光云影。含苞的花朵,带着艳丽的霓裳,相守明镜。

④巨大的香鼎排列在开阔的山麓,万绿丛中的高处,安卧着圣者的灵魂。

⑤李时珍,一个自幼耳熟能详的名字。

⑥想起我的表叔,一个老迈的中医。几重几进的幽深老宅,洗药的天井,煎药的作坊,堆药的库房,长年累月氤氲着浓浓的药香。表叔端坐于店堂,周边是一圈紫檀的书架,架上满是靛蓝灰白的线装古籍。中堂黑色的金字招牌下,挂着“李时珍”画像:褐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清癯的脸上尽是忧戚。这清癯与忧戚似乎随医道一起传承,画像下的表叔亦是此般的清癯此般的忧戚神情。在一张纹脉清晰的紫檀桌上,青筋毕现的手,苍白而温暖,把握一个个问医者的脉息。偶尔的询问和叮咛,轻得就像亲人的耳语。仿佛踏进的是森严的殿堂,人们一个个恭恭敬敬地弯腰进来,又一个个唯唯诺诺地躬身出门。门外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⑦表叔是李时珍的私淑弟子②。

⑧一条古老的石路,横跨了数百年,我在路这端,圣者在路那端,我们彼此深情凝望。曾经瘟疫弥漫了你的眼神,多少亡灵,拥挤着天空。风雨的哀怨,堆满大地。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的村庄摇摇晃晃。日子硬撑起呼吸,苦等着一剂良药。困顿的五脏六腑深处,期昐着望闻问切的祥符。多少颤抖的呻吟,渴望着一个身影:一个杏林春暖的身影,一个悬壶济世的身影,一个妙手回春的身影。

⑨皇家宫殿丹炉旁的医者,决然走出堂皇的宫阙,回到久别的故土。国之医者,承载了太多人的命运。怀抱仁心,步履蹒跚,在苦难的漫漫长路,愿为百姓守候一生。

⑩配伍草根、花朵,调制天象、雨露,背负神农氏的典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寻寻觅觅踏遍山野。攀上高耸的断崖,潜入无底的山涧,从荆棘深处背出一篓又一篓救苦救难的“仙草”。敞开胸膛,揽尽大地的远山近水,只看到香气在飞,心静如止水。

?太阳升起的每一个新的日子,生命都正在苍天的子宫着床。在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里,一茎草的萌芽,在心里积蓄着力量。于是穷搜博采,删削订正而成《本草纲目》。苦行者的智慧,滋润了草的色泽,流溢着草的芳香。在众人的仰望中,研磨天地的精华,抚慰百姓的切肤之痛。

?一纸药方,点缀出专注的神情;羸弱而坚韧的手指,调和阴阳,由表及里;心无旁骛的针灸,以谦卑的姿态,直刺生之命门;流不完的汗水,炮制“神

膏”,敷上肿胀的苦难;不吝惜的热血,祛散肆虐的“伤风”,让涌动的脉搏,流出欢快的福音;于是滚沸的鼎釜里一缕清苦的味道,泽润了天下的老弱贫疾;于是百草温汤融入子孙的血液,而“李时珍”便刻进华夏永恒的记忆。

?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民族记录下了一个伟大医者朴素的背影。

?“李时珍”,不仅仅等同于《本草纲目》,他是永远的经典,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的魂魄。

(有删改) 【注】①蕲春:今湖北蕲春,李时珍的故乡。②私淑弟子:私下向自己仰慕敬佩的人学习的学生。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了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烘托表叔的形象。

B.文章以“一条古老的石路”连接时空,由写表叔转到写李时珍,过渡自然。

C.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李时珍离开皇宫回到故土,守候百姓的感人场景。

D.文中“圣者”“国之医者”“伟大医者”等称谓,突出李时珍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19.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的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4分)

(1)在沉重的呼吸里,枯瘦

..的村庄摇摇晃晃。(赏析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时珍的脊梁始终那么高,又那么低。(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李时珍回到故土,“为百姓守候一生”,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表现的?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清(50分)

23.【2020·宁波】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

“怎么办?”

……

“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学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答案

一、基础清

1. (1)鞠窥瘁(2)pìn(3)hé疙瘩(4)qīng yé(每空0.5分,共4分)

2. D(2分)点拨:“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句中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当之无愧”。

3.D(2分)

4.A(2分)

5. C(2分)点拨:C项中的“往事”古义指历史。

二、素养清

6. (1)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独坐幽篁里

(3)百般红紫斗芳菲

(4)何人不起故园情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每空1分,共7分)

7. 示例:(1)春光好,正读书(符合画面主题即可,3分)

(2)春光迷人,花枝招展,绿草如茵,蝴蝶翩翩起舞。男孩和女孩背靠着背,

跪坐在地上,他们手捧着书本,沉醉其中。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知识滋润了他们的心田。(4分)

8.示例:××叔叔(阿姨)您好!我是××学校七(3)班的班长,我们班准备开展一次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我代表全班同学,邀请您本周五下午两点来我校参加此次主题班会并给我们做报告。希望您能在百忙中抽点时间,我们热切期盼您的到来。(4分)点拨:向别人发出邀请时要说明班会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活动的主题等,语言要得体、诚挚。结尾一般要用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临”“期盼您的到来”等。

三、阅读清

(一)9. D(2分)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D项“但”的意思是“只,

只是”。

10.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分)点拨:本题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答题时要将重点词语准确地翻译出来。

11. 孙权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1分)然后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1分)

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1分)

12. 示例: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1分)以鲁肃与吕蒙“论议”后鲁肃的惊讶和

对他的夸奖表明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2分)

(二)13.①媒体、社会要多传播优秀教师的精神;②教师要“育分”,但更要“育

人”,追求德育与智育的统一;③要注重基础教育;④教师要有担当起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心。(每答出一点得1分,共4分)

14.示例: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1分)如“这些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清醒。说到底,我的工作就是坚守一个中国教师的本分”,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于漪老师对教师职责的清晰认识和她一生奉献教育事业的品德。(2分)点拨:此题采用人物描写方法作用分析法,答题时注意答出人物描写方法的种类和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15. 示例:人生是耽误不起的,人生是一张单程票,它不会从头来过,(1分)所

以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的我们,应该珍惜所有机会,努力学习,既是为了未来能很好地立足社会,也是为了对亲人、对国家尽一份该尽的责任做准备。

(2分)

16.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教师教书育人也要不断学习,学习怎么做一位更好的老师,也就是“教到老,学到老”。(2分)

17.“教师的责任大如天”言简意赅,揭示文章主题(1分),这题词正是于漪老师对自己的职业要求,反映出她作为优秀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2分)

点拨: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回答。本题只考虑内容上的作用。

(三)18. A(2分)点拨:开头描写竹林湖村的环境,营造神秘圣洁的氛围,意在

引出圣者李时珍,烘托李时珍的形象。

19.①有助于李时珍形象的具体化,让读者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②衬托李时珍形象的高大;③体现李时珍的医道仁心在后世得到了传承。(每点1分,共3分)

20.(1)“枯瘦”,干瘪消瘦,常用来形容人。结合语境,这里形容瘟疫弥漫的村

庄。(1分)“枯瘦”赋予村庄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村庄的萧条、了无生气。(1分)

(2)“高”突出了李时珍高尚的品格;“低”写出了李时珍谦卑的姿态;“高”

“低”看似矛盾,实则凸显了李时珍心怀天下、救济苍生的伟大医者形象。

(2分) 点拨:赏析句子,抓住关键词“高”“低”。“高”是指李时珍的品格高尚,“低”是指李时珍谦卑的姿态。

21.①山野采药;②编纂《本草纲目》;③为百姓治病。(每点1分,共3分) 22.①医学成就和影响跨越时代;②成为医道仁心的象征;③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彰显了民族精神。(每点1分,共3分)

点拨:本题考查句子含义。从理解关键词语入手。“永远的经典”形象地写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医学上的成就和影响;称李时珍为“一个符号”,突出了他在医学上的地位,是医道仁心的象征;“一个民族的魂魄”赞扬了李时珍心忧百姓、不慕荣华、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他的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这句话是对李时珍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四、写作清

23. 【思路点拨】《自己决定》这个题目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有利于学生快

速选取合适的素材构思成文。题目中的“自己”既可指生活、学习中的“小我”,也可指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大我”。从“小我”的角度切入,可以选取自己在家庭生活、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事例;从“大我”的角度切入,可以关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决定”可以是家庭生活中的自立自强,对家长包办的反思;可以是学习成长中,不迷信、不盲从的一种“自主”意识;还可以表达作为社会大家庭主人的一种责任感。选材要新,要有意突破“决定”的单一,换一个角度选择与众不同的材料,譬如反思“决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探寻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自己决定”与尊重他人的关系等。“自己决定”便于学生表达个性,发现真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在构思立意时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有情趣。

例文:

自己决定

我该怎么办?

大雾弥漫,窗外一片混沌……

疫情肆虐,病毒横行,这是宅居在家的第十九天。父母没有工作,也就没收入,家里的生活都是问题了。

这天,尽管天气不好,可爸妈却有难得的好情绪,因为他们接到了进城复工的通知,而且抢到了返程的车票。

形势依然严峻,开学时间还是个未知数。三天前班主任组建了微信群,说要做好在线上课的准备。今天,群里通知:线上教学后天开始,同学们可以通过手机和有线电视参与学习。班主任要求收到信息的同学在群里回复。

爸妈今晚就要走了,家里没有智能手机,电视也没有联网,“我该怎么办呢?”我问爸爸。

“你自己决定!”爸爸瓮声瓮气地说,“咱家条件差,没有办法给你提供这些电子设备,要不你就在家里自己学习吧,你只要努力一样比别人学得好!”

晚饭后,忙着收拾行李的爸爸突然喊我接电话。

电话是班主任打来的,他问我为什么不在群里回复信息。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班主任说,有什么困难就直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学习……

“老师,我……在家自学,相信我能行。”我支支吾吾地说着。

“你不用管了!明天我联系你!”班主任稍微停顿了一下,坚定地说。

第二天,大雾散去,天空明朗。院子里的枣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

早饭后,电信局的工作人员突然登门,说是学校安排他们来给我家免费装网。不到一小时,我家的电视连上了互联网。电信局的叔叔刚走,突然又有人敲门。

打开门,戴着口罩的班主任摆手示意我不要走出门:“我给你带来一部智能手机,方便你拍照上传作业,以后有什么事一定要联系老师啊!”

班主任把一个袋子递给我,转身走了。我站在原地,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爸,这事怎么办呀?”爸爸妈妈背起行李,准备出门坐车,我急忙拉住他们。

“孩子,你也长大了,老师对你这么好,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吧!”说完,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了,留给我的只是背影。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出好成绩,以后找个好工作,报答老师的恩情!”我心里暗暗地对自己说,“就这么决定了。”

第一天的网课,我听得格外认真,每一节课都仔细做了笔记。但在处理练习的时候,我却力不从心,尤其是数学题,看着简单,我却不知道从何入手……

晚饭后,我继续做作业。那些为难我的数学题还在等着我,窗外能看到黑黢黢的天幕,隐隐闪烁的星子眨着眼睛。我仿佛又看到了视频里那个在山顶帐篷内“追网”听课的小女孩,那个方舱医院内躺在病床上看书的大哥哥……

打开课本,反复演算例题……我的眉头舒展开来,难题终于攻克!我拿出手机,把作业拍照,点击,发送……

打开窗户,夜风吹拂,却没有一丝凉意。我知道,是班主任和电信局叔叔给我带来的温暖;我知道,这样的温暖,氤氲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这份难忘的关怀与真情,将不断激励我发奋努力,将温暖传递下去,我决定了。

【总评】本文叙述了在家庭条件艰苦的前提下“自己决定自学”,在得到老师的帮助之后,“自己决定好好学习,报答恩情”的事。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老师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无私爱护学生的老师形象,令人感动。“我”的心理描写,也刻画了“我”的心路历程,环环相扣,条理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 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答题模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 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 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 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 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 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不过,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 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 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 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 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 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为他学 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实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 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完整word版)部编本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 目录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木兰诗 3、卖油翁(欧阳修) 4、陋室铭(刘禹锡) 5、爱莲说(周敦颐)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7、望岳(杜甫) 8、登飞来峰(王安石) 9、游山西村(陆游)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11、河中石兽(纪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必背篇 目】 十三首古诗词(5+8) 古代诗歌五首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2.《望岳》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zhǔ)杖无时夜叩(kòu)门。 5.《己(jǐ)亥(hài)杂诗(其五)》龚(gōng)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吟(yín)鞭东指即(jí)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 6.《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sàn)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zhé)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逢入京使》岑(cén)参(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晚春》韩愈(yù)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fēi)。 杨花榆(yú)荚(jiá)无才思,惟解(jiě)漫天作雪飞。 10.《泊(bó)秦淮》杜牧 烟笼(lǒng)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yóu)唱后庭花。 1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zhú)臣,贾生才调(diào)更(gèng)无伦(lún)。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chuī)漆(qī)公店(其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biàn)无难,赚(zh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篇文言文 1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liè),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guā)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15.《木兰诗》《乐府诗集》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juàn),卷(juàn)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 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jùn)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jiàn)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huán)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xiāng)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zhuāng);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 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ji ē)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shuò),雌(cí)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shì)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jiàn)其发(fā)矢(shǐ)十中(zhòng)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dàn)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ěr)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020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 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 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 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唧(j ī)杼(zhù)鞯(ji ān)辔(pèi )头柝(tu ò)姊(zǐ)霍(huò)著(zhuó)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精品文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 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 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生字词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生字词汇总 1.《邓稼先》 元勋xūn 奠diàn基选聘pìn 谣yáo言 Zhòu昼夜昆仑lún 挚友zhì可歌可泣 鲜xiǎn为人知至死不懈 xiè鞠躬jū gōng尽瘁 cuì 当dāng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毕露妇孺rú皆知 背诵sòng 宰割开拓tuò截然不同 热泪盈眶kuàng 筹划chóuhuà殷yān红兽铤亡群tíng 燕然勒功yān 萦绕yíng 提议嘱咐zhǔfù 2.《说和做》 抱歉秩序zhì深宵 xiāo 伴侣lǚ 小楷 kǎi 硕果shuò卓zhuó越迭dié起 澎湃péng pài 大无畏锲qiè而不舍目不窥kuī园 沥lì尽心血 xuè心不在焉yān 慷慨淋漓kǎ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 dǒu niú炯炯目光jiǒng 兀兀穷年wù群蚁排衙 赫然hè心会神凝níng 迥乎不同jiǒng 一反既往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水揩kāi油碟dié捆kǔn 咳嗽sòu 调羹tiáo gēng 绞肉jiǎo 薪金xīn 校对jiào 草率悠然吩咐fēn fu 抹杀mǒ疙瘩gēda 深恶wù痛绝不以为然 5.《黄河颂》 山巅diān 劈pī开气魄pò狂澜 lán 浊流zhuó宛转wǎn zhuǎn 屏障píngzhàng 哺育bǔ 榜样浩浩荡荡澎湃péng pài 一泻万丈 6.《最后一课》 捂wǔ着踱duó步婉转wǎn zhuǎn 喧闹xuān

气氛 fēn 诧异chà懊悔huǐ惩罚chéng fá 奴隶nú lì钥匙yào shi 字帖tiè祈祷qídǎo 强迫哽住gěng 挚痛zhì 7.《土地的誓言》 碾niǎn压誓言胸膛嗥鸣háo 山涧 jiàn 高粱 liáng 斑斓 lán 缠绕rào 亘古gèn 耻辱 chǐrǔ默契 qì埋葬 田垄 lǒng 镐头gǎo 土壤rǎng 禾稻 丰饶ráo 污秽huì泛滥谰语lán 9.《阿长与<山海经>》 搁gē着掷zhì下肚脐qí憎恶zēng wù 菩萨pú sà竹竿烦琐suǒ土匪fěi 辫子biàn 胸脯pú灸疮疤chuāng bā诘问jié 哀悼 dào 茉莉书斋 zhāi 霹雳pī lì 震悚sǒng 粗拙zhuō守寡 guǎ辟头 深不可测惧惮莫名其妙懿行 10.《老王》 蹬dēng绷bēng 捎shāo带惶恐huáng kǒng 肿zhǒng 胀荒僻pì取缔 dì降格 镶嵌xiāng qiàn 门框kuàng滞zhì笨侮辱wǔ rǔ 愧怍kuìzuò攥zuàn 抱歉 11.《台阶》 啃kěn骨头蹦bèng跳撬qiào开磕kē头 门槛 kǎn 厚道糟糕 gāo 醒悟 晌午shǎng 烦躁zào 头颅 lú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微不足道大庭广众凹凼dàng 低眉顺眼绿荫瓦罐膝盖xī庄稼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 1.《邓稼先》 元勋yuán xūn 奠基diàn jī选聘xuǎn pìn 谣言yáo yán 背诵bèi sòng 昼夜zhòu yè昆仑kūn lún 挚友zhì yǒu 可歌可泣kě gē kě qì 鲜为人知xiǎn wéi rén zhī至死不懈zhìsǐbúxiè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当之无愧dāng zhī wú kuì家喻户晓jiā yù hù xiǎo 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lù妇孺皆知fù rú jiē zhī 2.《说和做》 梳头shū tóu 抱歉bào qiàn 秩序zhìxù深宵shēn xiāo 伴侣bàn lǚ 小楷xiǎo kǎi 硕果shuò guǒ卓越zhuó yuè迭起dié qǐ澎湃péng pài 大无畏dà wú wèi 锲而不舍qièér bù shě目不窥园mù bù kuīyuán 沥尽心血lì jìn xīn xuè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 慷慨淋漓kǎ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qì chōng dǒu niú 3.《回忆鲁迅先生》 舀yǎo 揩kāi 碟dié捆kǔn 咳嗽ké sou 调羹tiáo gēng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ǐzǎo 悠然yōu rán 吩咐fēn fu 抹杀mǒ shā 疙瘩gēda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不以为然bù yí wéu rán 5.《黄河颂》 巅diān 劈pī气魄qì pò狂澜kuáng lán 浊流zhuó liú 宛转wǎn zhuǎn 屏障píngzhàng 哺育bǔyù榜样bǎng yàng 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6.《老山界》 攀谈pān tán峭壁qiào bì骨碌gū lu咀嚼jǔ jué呜咽wū yè 督促dū cù灌输guàn shū苛捐杂税kē juān zá shuì 酣然入梦hān rán rù mèng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与答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4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孰若.孤/若.为佣耕 C.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往事耳/有时见.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 B.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C.鲁肃最后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现出鲁肃的敬才、爱才。 D.本文赞扬了孙权和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告诫人们,重任在身不可不学习的道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皆以.美于徐公 B.孤常读书,自以为 ..军谘祭酒 ..大有所益/左丞相睿以为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宋何罪之.有 D.遂.与外人间隔/肃遂.拜蒙母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聚会,见大家变化很大,班长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况是分别三年了呢!”(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B.本文极简略且剪裁精当,以精炼的文笔突出人物的风采。 C.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写两人风趣的一问一答,以此来表现孙权的善劝。 D.本文写事情的结果,不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1.A 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B项第一个“若”是“及,比得上”的意思,第二个“若”是“你”的意思。C项第一个“过”是“到”的意思,第二个“过”是“犯错误”的意思。D项第一个“见”是“了解”的意思,第二个“见”是“看见”的意思。 2.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 3.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4.D 解析:没有赞扬孙权的认真学习精神。 5.D 解析:A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动词,“认为”。B项第一个“以为”是动词,“认为”;第二个“以为”是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的词组,“把……作为”。C项第一个“之”是副词,“这么”;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D项两个“遂”都是介词,“于是”。 6.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8.C 解析:应是表现吕蒙的学有所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