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的饮食护理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的饮食护理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8-24T09:08:11.4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作者:吴阳 [导读] 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 解放军第208医院传染科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病;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3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接收的34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患者33岁,最大患者69岁,平均年龄为49.5岁。临床分析: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肝炎肝硬化21例,重症肝炎2例。患者肝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厌油,肝区不适,乏力。其中几例伴有尿黄,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糖尿病的症状:体重下降、多食、多饮、多尿,并伴有低血糖等症状。 1.2治疗方法 为患者提供保肝、退黄、利尿等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使用胰岛素治疗,增加患者的运动,提供皮肤护理。 2结果 34例患者出院时病情稳定,血糖正常。患者住院最短时间为7d,最长为135d,21例治愈,11例未愈,2例死亡。结果显示,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病情观察以及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来提供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是治疗的关键,能够让干部和糖尿病患者得到恢复,对患者提供饮食控制,是非常可靠的临床护理措施。积极的进行感染预防,防止并发症出现。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是治疗该疾病的前提,医生要对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和指导,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 3讨论 3.1病情观察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告知医生来处理。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住院过程中,很多糖尿病症状都会被肝病掩盖,因此部分患者有多饮多食的症状,研究显示,肝病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其消化道受损也比较严重,仅依靠症状来进行鉴别,有很高的误诊率。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全身症状是我们诊断的依据。如果有乏力症状,可能是肝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利尿剂导致的血钾过低,突然性的乏力基本上都是血糖水平过低引起的,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观察。 3.2低血糖的护理 该研究中,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比较多,合并糖尿病症状后,很容易有低血糖症状出现。每天都要对患者的血糖测量4次,按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来调控饮食和胰岛素剂量。该研究共3例患者入院检查时血糖水平正常,在住院期间有数次低血糖症状出现,在空腹时,会突然出现心悸,心慌,大汗淋漓及全身乏力。这是由于肝功能不全而引起肝糖原代谢障碍,胰岛素在体内停留使糖异生减弱,糖尿病加重,在护理是需要注意观察。测血糖前避免紧张,因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升高造成误差。若血糖>15mmol/L,可用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入,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1h滴完,夜间或凌晨出现高血糖,于当晚10点用中效胰岛素1次。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若肝病较重,控制空腹血糖在7~8mmol/L。做好低血糖急救的相应准备,每位护士必须熟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异常。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时,立即予平卧,查血糖低于正常,根据情况给予含糖食品或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血糖过低,可加重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不利于肝病的恢复。 3.3饮食控制 合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饮食能够降低胰岛细胞的负担,让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控更加容易。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低糖,肝病患者又需要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因此,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我们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设计,针对性的进行血糖控制,如果是肝病比较严重,就需要对患者的两餐间隔增加一些高水分的食物,如水果等。我们需要让患者明白饮食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性,能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配合治疗。 3.4休息与运动 如果是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多休息,可以增加患者肝脏血流量,促进干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接受有氧运动,每周4次,30min/次,步行是非常安全的运动方式,安全可靠,因此效果比较好。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运动计划,评估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有危险出现。患者携带食品,可以在低血糖时使用,运动时要观察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3.5心理护理 肝病和糖尿病都属于终生疾病,治疗难度大,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患者长期治疗经济压力大,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丧失治疗希望。护理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和患者家属联系,一同为患者提供心理状态护理,避免患者情绪过度起伏,稳定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反应出现,影响治疗。严重肝炎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旁看护,安慰患者,缓解痛苦,增加治疗积极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患者容易有不良情绪出现,而且,很多的患者都是要持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他们担心使用后,无法停药,出院后会有注射问题存在,因此不配合。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护理和分析,叮嘱患者,适当饮食,积极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病情会在肝功能改善后有所好转,不要有过重的心理压力,积

糖尿病人的饮食指导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指导 合理饮食的目的 ●减轻胰岛素负担 ●减肥 ●降低餐后高血糖 ●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 ●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 ●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影响血糖升高的食物(1) 又称软的、烂的、稠的、粘的易吸收的食物 粥类: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八宝粥等 面食类:面条、面汤、馄饨、包子、饺子、方便面等 油炸食物:油条、油饼、麻花、点心等 汤类:鸡汤、牛肉汤、排骨汤、煲汤等 蔬菜类:豆类菜、毛豆、豌豆、蚕豆等 影响血糖升高的食物(2) 含糖类高的蔬菜:胡萝卜、洋葱、南瓜 含淀粉多的蔬菜:土豆、山药、藕 水果类:香蕉、荔枝、桂元、大枣、葡萄、柿子、哈密瓜影响血糖升高较少的食物 又称干的、硬的,含热量较低不易吸收的食物 主食:米饭、馒头、大饼、窝头、干面包 蔬菜类:带叶子的青菜(大白菜、小白菜等) 水果类:苹果、梨、桃、桔子、草莓、西瓜 简单饮食交换法(1) ●1两米饭(50克) ● =1碗稀饭 ● =1碗面条 ● =1碗米粉 ● =2片面包 ● =6片苏打饼干 简易食物交换法(2) ●植物油1茶匙(10克) ● =花生18粒 ● =瓜子50粒 ● =杏仁果5粒 ● =开心果10粒 ● =核桃2个 酒精对糖尿病的影响 啤酒、白酒是一种高热量饮料 1毫升纯酒精可产热7千卡 酒精对糖代谢不利 A) 营养好时饮酒可使血糖升高 B) 营养不好或饥饿时可使血糖下降

C) 可使胰腺充血、水肿,损害胰腺 D) 大量饮酒,加重肝脏解毒负担,损害肝功能降低或减弱降糖药的疗效 吸烟对糖尿病的影响 升高血糖、血压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促发冠心病、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促发糖尿病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 促使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加重对机体组织细胞的损害 糖尿病生病期间的饮食 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 少食多餐 适当吃一些软食,如粥类、面汤类 要清淡,量少,适量加一些青菜 多饮白开水 注意休息,暂时停止运动 糖尿病饮食的误区 糖尿病饮食就是饥饿疗法吗? 糖尿病只要限制主食就行了吗? 糖尿病病人都不能吃水果吗? 糖尿病病人多吃豆腐好吗? 南瓜、苦瓜能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病人不能多饮水吗? *错误观念: 粮食吃的越少越好,膳食纤维越多越好,注射胰岛素可以不控制饮食,不吃糖, 吃蜂蜜,不吃水果,不限制甜味剂,不限制烹调油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计算每日总热量公式:成年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给热量:休息者25-30千卡;轻体力30-35千卡;中体力35-40千卡;重体力40千卡。全天所需总热量=每公斤体重需千卡热量乘以标准体重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配: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脂肪占30% ,蛋白质占15% *三餐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1/3。 *食品交换份:把含有90千卡热量的食物定义为一个食物交换份。 清炖山药猪胰 材料:主料:猪胰子200克辅料:山药60克调料:盐3克,味精2克做法: 1. 先将猪胰洗净,切片备用; 2. 山药去皮,洗净,切片; 3. 将山药,猪胰子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熟; 4. 加盐、味精,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 本品具有健脾、补肺、润燥之功效,可治糖尿病。 ①不宜吃的食物有: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干预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干预糖尿病的定义: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世界人口约65亿,糖尿病病人1.75亿,中国人口约1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印度首位。中国第二,美国第三。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因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逐年增多。手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利,一方面,机体对创伤、手术和麻醉的应激反应加重血糖代谢紊乱;另一方面,糖尿病骨折患者术后抗感染及组织愈合能力差。加上术后需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血糖进一步升高,或导致褥疮、感染、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如何使糖尿病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呢?现就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机体代谢的改变糖尿病对骨软组织修复及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围手术期血糖监控方法作一综述。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代谢的改变 围手术期机体会发生很多代谢方面的改变。机体对创伤、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白介素-1等炎性反应因子过量释放。应激状态下糖异生作用加强,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等糖异生原料生成增多,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全身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因此,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不利于创伤修复。另外,加上营养不良、禁食时间长、术后胃肠道反

应(如呕吐、胃轻瘫等)、肝肾功能不全、磺酰脲类药物的应用,使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高,危险性大。 糖尿病对创伤修复的影响 一、糖尿病对软组织愈合的影响 血糖未获得有效控制的患者,创伤修复能力较差,伤口不愈合率及感染风险高。糖尿病是创伤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会增加骨折患者的术后感染率,术前、术后必须严格控制血糖和尿糖。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是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还可增加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包括表浅感染、深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 糖尿病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不利影响。Gallacher等的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与中性粒细胞杀菌作用减弱呈明显相关性,积极控制血糖有利于感染的防治。 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晚期糖化终末产物逐渐增多,并沉积在血管壁,导致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改变,进而发生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由此造成的局部缺血、缺氧也是影响创伤修复及造成高感染率的因素。在缺氧情况下,纤维母细胞趋化和增殖能力减弱,胶原合成减少,使伤口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增加感染风险。感染后各种细菌酶的释放使机体纤维蛋白和很多生长因子水平下调,进一步影响伤口愈合。 二、糖尿病对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骨折的愈合过程是复杂的、多阶段的,涉及多种细胞的调节活动。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文章目录*一、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1.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2.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3.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二、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三、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的护理还应注意什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肿瘤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的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人心理压力大,免疫力低,易合并感染,感染菌群常为混合性,不易控制。在日常护理中,应经常监测血糖、尿量、尿酮体的变化,尽量停用口服降糖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注意以下几点: 1、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放疗、化疗后可有白细胞下降, 高血糖抑制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手术后易出现局部及全身细菌感染且难以控制,代谢紊乱等原因增加了机会性感染的因素。临床上多见皮肤、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血运差,同时皮肤感觉减退,易发生创面感染、烫伤等,需特别注意隔离、消毒,经常检查,多翻身。呼吸道插管、引流、导尿等要保持通畅,定时冲洗、更换。要避免医院感染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糖尿病病人由于其合并全身的微血管病变,易并发心脑肾并发症,糖 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一倍以上,加之恶性肿瘤及手术或放、化疗的打击,特别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使病人及家属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在病人入院后,要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了解他们的心、脑、肾功能,加强心率、血压的监护,增加与家人的沟通,告知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可能性,注意血压、心率、意识、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 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3、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猪胰岛素,作用时间分长效、中效、短效、速效等,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不同品种胰岛素的规格及剂量,胰岛素的使用应小量(0.3 U/kg~0.5 U/kg)开始、剂量个体化、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特别是餐后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变化,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指导病人的饮食时间、品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确保使用的安全有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 国外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的58500名各类癌症患者中,有9%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当中,通过有效护理,并配合医 生治疗方案,从而做到对患者痛苦的减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 物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并做到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结果:手术治疗时,对患者 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做到对临床效果的明显增强。结论: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 术治疗时,通过整体有效的护理,能够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及快速康复。 关键词:骨折;糖尿病;手术治疗;护理对策 1 研究资料 本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骨折合并糖尿病 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有糖尿病病史的为32例,其中14例是在治疗检 测时所发现的。 2研究方法 2.1病症症状与观察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骨折患者在早期时, 会因疼痛,功能障碍,从而造成床上排尿、排便不方便,这时患者不敢多喝水, 因此尿量也就不多。治疗时,需对每位患者做到全面评估,不能因骨折的影响而 忽视对糖尿病症状的观察、高血糖对糖尿病症状的诊断,避免造成患者心理负担 的问题出现。 2.2 心理护理 对以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因患者对糖尿病病情有一定了解,因而患者不仅 担心糖尿病会对伤口愈合造成影响,担心手术及手术之后的患肢功能锻炼,另外,患者还不敢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担心造成高血糖等症状的发生。而对于本组入 院检测出糖尿病的患者,其大多认为糖尿病是慢性而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失去 治疗的信心,从而造成心理负担严重。患者认为随着病情的快速发展,其体内会 因各种并发症的存在,从而损害自己的器官与脏器,这时患者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而对治疗的消极对待,加速病情的快速发展,另外,患者内分泌增多,会 造成情绪降低,因此在治疗时无法做到有效合作。当患者出现这两类心理状况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心理症结做到耐心的疏导, 并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紧张忧郁的情绪,也可以让同种疾病的患者一起 交流治疗心得,从而能够做到互相关心、监督,树立起对治疗信心。 2.3 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出之后,就需要做到对饮食习惯的改变,饮食治疗也是 糖尿病治疗最基本的保障。 2.3.1 控制总量 合理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活动 消耗少,热能的确定以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三餐总热量按进食习惯1/5,2/5,2/5或 1/3,1/3,1/3。合理饮食既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态,又 能提高手术效果。 2.3.2 供给钙及蛋白质 骨组织素有“钙库”之称。骨质由大量的胶原纤维及钙盐通过基质粘合而成, 因此,骨折愈合时应补充足量的钙及蛋白质。但糖尿病患者糖异生增强,蛋白质 消耗增加,常呈负氮平衡,当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来保证胶原形成,纠正负氮平衡。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沛县华佗医院韩晶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9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干预。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好转15例,无变化3例。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高血糖水平对脑血管的危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综合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cerebral infracti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rehensive care of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 the Methods for example,92 cerebral infraction merge diabetics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46 cases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ake an effective medical care to intervene. The cure 5,To show Results 23 example ,the better no change in the 15 3.Conclusion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hyperglycosemia to reduce the level of cerebrovascular to maximize the lower disability rate , rais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cerebral infraction .diabetic patients ; a comprehensive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患病人数

开题报告糖尿病病人的营养饮食护理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糖尿病对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该并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原因非常多,主要特征是慢性高血糖。糖尿病本身并不是致命疾病,但是糖尿病却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一旦不能接受及时治疗或者是正确的护理,会导致残疾甚至是死亡。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仅仅依靠药物是不能全面有效控制该疾病的。除了最基本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认可,逐渐成为了糖尿病治疗阶段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在医院接受怎样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都是必须坚持而且要不间断的终身坚持。目前,就医药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农村病人的数量占病人总人数的50%,农村人口特别是老年农村人口由于接受文化教育水平低,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少,因此对疾病知识了解的非常贫乏,普遍将药物治疗当成治疗疾病的首选,对食疗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于此,通过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对于糖尿病人进行护理,同时也为糖尿病病人的营养饮食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的意义。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 探究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护理。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并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概括。 本文的研究的目标: (1)糖尿病饮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糖尿病患者的食疗建议 三、关键词及定义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营养饮食: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与营养配餐的原理及作用、食谱编制、膳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食品的污染与预防等。 四、文献回顾 庄文兵(2019)认为: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要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病理、基本症状等知识,并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生的帮助下,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将血糖控制好。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医生的嘱托,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于丽霞(2018)认为: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仍以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为主要治疗方案,其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治疗期间受到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影响,因此,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是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加强功能练习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标签:糖尿病;骨折;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37~86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股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7例;尺桡骨骨折6例;椎体骨折4例;骨盆骨折2例。 1.2患者合并糖尿病情况入院前有明确糖尿病病史的50例;入院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6例。 1.3血糖情况空腹血糖在7.0 mmol/L左右;电脑末梢血糖在8.1 mmol/L 左右。 1.4住院期间服用降糖药物的35例,用胰岛素治疗的15例。 1.5治疗结果治疗好转49例,伤口延迟愈合的5例;伤口难以愈合2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2.1.1本组患者多因突发意外骨折后引起躯体障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突然改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同时又因为血糖增高害怕术后切口感染,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影响预后,表现出焦虑、抑郁等。 2.1.2针对这些情况,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体贴、安慰、关心患者,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信心。 2.2饮食指导 2.2.1患者骨折后,患者往往为了早日康复自我补充骨头类汤,自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往往血糖控制不好,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取得理解、配合,使患者的饮食有计划合理搭配,做到定时、定量,禁食高糖食物,以低糖、高蛋白饮食为主,多食用牛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海带等含钙丰富的

骨科术后病人饮食护理

骨科术后病人饮食护理 骨折初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食欲低下,因此病人要多喝果汁、稀饭、豆浆、面条。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及菠菜,水果(青菜、芹菜、豆芽、紫菜、苹果、梨),也可防止便秘。 骨折中期:骨折3-4周,正是骨折的愈合期,病人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特别含胶原蛋白较高食物以及含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鸡汤、蛋类、肉皮、猪蹄、豆制品。要特别提供维生素D丰富和高钙食物,如豆类、蛋类、虾皮、海带、牛奶、大豆、蔬菜、马铃薯、银耳、花生等,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骨折后期:骨折5-6周,直至恢复阶段,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要每天喝500毫升,蔬菜400-500克,在合理搭配其他食物,做好膳食平衡和合理营养。术后第1天:果汁、豆浆、稀饭、稀粥、排骨汤术后第2天:面包片、鸡蛋、米饭、鸡汤术后第3天:馒头、花卷、鸡汤术后第4天:米饭、虾皮、海带、马铃薯术后第5天:面条、清炖排骨、蒜茸菠菜 术后第6天:千层饼、椒盐花卷、酱牛肉、虾皮西葫芦术后第7天:花卷、红焖肉、水饺、韭菜炒豆芽水果类: 苹果、香蕉、梨、桃、猕猴桃、西瓜、草莓、柚子、桔子、菠萝、大枣、葡萄含纤维量食物有: 绿豆、海带、玉米面、菠菜、芹菜、韭菜、豆芽菜蔬菜类有: 大白菜、黄瓜、茄子、胡萝卜、洋葱、南瓜、蒜苗、油菜 1 骨科病人的饮食调护 骨伤病人由于创伤或手术,机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疗程一般较长,伤后大多食欲不振、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影响创伤的修复。因此,要使机体组织从损伤到愈合,仅用药物或手术,手法治疗是不够的,还要给予足够的营养成分,临床上应根据骨伤的不同时期给予合理的饮食调护,才能达到加速骨折愈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一、损伤初期:骨伤初期,气滞血瘀,患者表现为伤肢肿胀明显,伤口出血,疼痛甚至昏迷,电解质紊乱,因卧床致胃肠道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此期饮食当以通络理气,清淡通便为主,宜食高维生索,高钠、高铁、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胶原纤维、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的食物,如新鲜蔬菜、香蕉、豆制品、米粥。理气食物如萝卜、蔗糖均可刺激肠蠕动。蜂蜜、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可适当调饮。此期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及膏梁厚味,以防热毒壅盛,不利伤口愈合或加重便秘。颅脑、颌面损伤的病员用低脂全流饮食,每日6餐。昏迷病人用管饲混合奶、匀浆膳等。 二、损伤中期:经早期活血化瘀治疗,患肢疼痛明显减轻,但气血还不十分凋和、通顺,脏腑还不够协调,骨折尚未连接,病人纳差食少,伤处仍肿痛。宜选用有调和营血,和胃健脾、消肿利尿、接骨续筋之饮食,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磷、钙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指导病人服用山楂茶(生山楂10~20g加适量水煎服),山楂粥(山楂10~12g加米100g共煮为粥服食),以消食健脾胃、散瘀止痛;赤豆红枣粥(赤豆50g,红枣10枚加米100g共煮为粥)、萝卜粥(萝卜、1个加米100g其煮为粥),以清热利尿消肿。同时也可服食丹参膏(片参1000g加水适量水煎3次,去渣合并3次药液加炼蜜250g为膏),日服2次,每次30g,以活血去滞生新,调经顺脉。 三、损伤后期:经过前2个阶段的治疗、调养,此期骨折端已生长骨痂,但不坚固,伤处肿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求。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且所有患者均合并糖尿病,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行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43例,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57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没有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及伤口感染的情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标签:颅脑损伤;糖尿病;护理;临床疗效 為探究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合并糖尿病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32~74岁,平均(56.18±7.09)岁。颅脑损伤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结果示颅底骨折11例,脑挫裂伤34例,硬膜外血肿55例。患者尿糖为+++~++++,空腹血糖在14.2~24.8 mmol/L。其中,一直坚持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的患者55例,其他没有进行有效的饮食控制的45例,同时服药也不规律。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19例,2型糖尿病81例。 1.2 血糖测定 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急诊入院后,测指尖血糖1次,24 h 内抽血检测血糖值,应用血清葡萄糖氧气化酶法,正常指数在 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值出应在6.2 mmol/L 以下;正常指数为3.9~7.8 mmol/L,血糖指数应低于7.8 mmol/L。开放治疗的是43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或加去骨瓣减压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57例患者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即可。 1.3 护理要点 1.3.1 心理护理对于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有的患者表现为神志清楚,有的神志不清。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由于患者

二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指导汇总

二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指导 摘要 目的:探讨二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17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6例,对照组患者再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指导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护理二型糖尿病患者时,可以采用饮食护理指导的护理方法,此方法能够对患者的血糖给予有效控制,使患者病情发展得到进一步延缓,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二型糖尿病,饮食,护理指导

目录 引言 (1) 1.资料与方法 (1) 1.1 一般资料 (1) 1.2 护理方法 (1) 1.2.1 总量控制 (1) 1.2.2 少食多餐 (1) 1.2.3 宜吃食物 (1) 1.2.4 饮食禁忌 (2) 1.3 评价标准 (2)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2) 2.结果 (2) 3.讨论 (3) 参考文献: (3)

引言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改变,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1】。当中,二型糖尿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病人机体当中的胰岛素作用效果相对比较低,导致血液当中的血糖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分解,造成机体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症状【2】。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二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指导的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1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饮食护理指导治疗之后,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共有17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6例,其中观察组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为(46.2±11.5)岁,患者病程4个月到4年,平均病程(2.3±1.6)年;对照组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在25-76岁,平均年龄为(47.2±12.6)岁,患者病程3个月到5年,平均病程(3.2±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①入选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②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有运动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研究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饮食护理指导治疗: ①总量控制:首先,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其每天允许摄入的食物总热量,通常情况之下,是根据每天1kg104.5千焦进行计算,当中蛋白质占总体的12%-20%;脂肪占总体的20%-30%;碳水化合物占总体的50%-65%。食物多样化是为了能够获取充足营养的首要条件,主食应以粗细搭配,同时不可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3】。 ②少食多餐:临床护理人员在确定了每天总量以后,其应该尽可能少食多餐,其对保持血糖稳定起到一定的好处。由于老年人较多,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并没有全部丧失,加上活动量明显减少,耐受低血糖的能力比较年轻患儿相对较差,少量进食能够有效避免饮食数量超过胰岛的负担,进而使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定食多餐还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保持血糖水平稳定,进而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4】。 ③宜吃食物:纤维素属于一种不能被人体所消化吸收的多糖,病人应该适当的增加食物纤维的进量,例如,玉米、高粱、芹菜、韭菜以及海带等。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上述食物可以延缓血糖升高,不但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同时还能减少饥饿感。另外,大豆属于病人相对较为理想的食物,这是由于其当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成分有益于糖尿病患者,其属于植物性蛋白质,当中不但含量非常丰富,同时生理价值也相对比较高,能够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大豆当中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豆固醇以及磷脂,对降低血液当中的胆固醇较为有利。大豆当中的碳水化合物有50%为机体所无法吸收的棉籽糖

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

骨折病人的饮食指导 现在骨折的人越来越多,坚硬的骨骼愈合时间长,对人体生理干扰较大,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来临,老年骨折病人占的比例不断增多,绝大部分的病人不拌有内脏的损伤,但是由于经历了创伤或手术打击,终日卧床,运动减少,原先的生活节律被打乱,往往食欲下降,不想吃东西。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要在饮食上多下功夫。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惧佳,能刺激食欲。对骨折病人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宜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为了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该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第一阶段:伤后1~2周为炎症消退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骨折端也易发生移位,软组织处于修复阶段。此时由于创伤对胃肠道的刺激,短期内出现肠蠕动简慢、腹胀、食欲不振等。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介于正常饮食与半流食之间的软食,如:新鲜蔬菜加瘦肉末做成的软面食、豆制品、蛋类等,忌辛辣、油腻食品。 第二阶段:伤后3~5周为骨痂形成期,此时的饮食应由开始的清淡改为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用于增加全身营养。满足骨痂生长的需求,如:排骨汤、瘦肉、炖水鱼、动物肝脏、乳制品等。老年人骨折多由骨质疏松引起,钙的重吸收又加重了骨质疏松,因此还应加补高钙饮食,如:豆类、海带、虾皮、芝麻等,同时可以补充维生素D,以利钙的重吸收,戒烟、酒。 第三阶段:伤后6~8周为骨痂成熟期,这时的饮食应以滋补位为主,除正常饮食外还应加补猪、羊骨汤,炖老母鸡汤等。由于骨折后需要卧床3~12周,以宜出现便秘。因此还应多食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和水果,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500ml,按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每日3次,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据最新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 这几种微量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骨折后病人体内这种微量元素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因此,设想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 骨折病人不必“忌口”,对饮食没有什么特殊限制,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指出,就是不要吸烟。香烟与很多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和癌症,并可损害皮肤伤口愈合能力。进来,科学家们又发现,吸烟还可以影响骨折愈合。通过x射线监测,了解骨折病人手术后新骨生长情况,发现吸烟者生长1厘米新骨平均2.98个月,而不吸烟者只需要2.32个月,戒烟者则需要2.72个月。科学家认为,在香烟所含的数千种有害物质中,尼古丁在影响骨愈合中起关键作用,它能显著降低人体组织的氧含量,消弱了机体制造胶原的能力,而胶原是一种对于新骨形成有用的蛋白质。 一.骨科病人术后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有:⑴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对疾病都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⑵卧床病人减少活动,全身代谢降低,肠蠕动活动减弱;⑶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不注意蛋白和纤维素的补充;⑷忽视便意,有些病人对床上排便顾虑较多,尽量控制排便,造成大便干结;⑸精神因素,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悲观等精神因素均可造成便秘。卧床病人由于环境的改变及疾病所致,交感神经兴奋,肠蠕动减慢,形成便秘。 术后先喝一杯淡盐水,量约300~400ml,以后每日晨起。饭前先喝一杯温开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术后第一餐以咸流饮食为主,术后3天内少吃或不吃较甜的点心、奶粉,豆奶粉等,平时饮食同术前。每次进食尽量细嚼慢咽,要求患者每吃一口食物开始默默计数,数到10才吞咽,避免快速吞咽过程进胃肠较多的空气而引起腹胀。 二.胸腰椎骨折后,由于腹后壁血肿刺激肠系膜交感发生障碍,影响肠壁气体吸收,从而引起腹胀。

糖尿病饮食指南与饮食禁忌(全)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具体来说,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应该遵循一下原则:一般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0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7.5以下的,不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在指导下选用含糖量交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推荐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于10克的水果,包括西瓜、猕猴桃、西红柿、柚子、橙子、柠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萝、草莓、青梅、樱桃、椰子乳等。 慎重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为11-20克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苹果、梨、荔枝、芒果和山楂等。 不宜选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高于20克的水果,包括红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干果,以及果脯应禁止食用。含糖量特别高的新鲜水果,如红富士苹果、柿子、莱阳梨、肥城桃、哈密瓜、葡萄、冬枣、黄桃等也不宜食用。 吃水果的时间 通常情况是在两餐之间,饥饿和体力活动后,可作为能量和营养的补充,一般在上午九点或下午三点或是晚餐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的负担。 糖尿病患者怎样吃甜食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一点甜食都不可以吃,主要要根据食品的热量来决定,而且必须要限制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各种甜点心、巧克力、含糖饮料如可乐及甜果汁、或者冰淇淋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大都含有较多的葡萄糖、蔗糖,所含热量较高,吸收后会明显升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甜食: 木糖醇,是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多聚戊糖,经水解后再加氢还原成的产物。有引起腹泻的作用,应慎用,不应大量服用。 山梨糖,在很多水果中都存在,甜度仅为蔗糖的50%,热量稍低于葡萄糖,服用后不会转为葡萄糖,是适合糖尿病并发肝炎、胆囊炎者服用的甜味剂。 麦芽糖醇,甜度和蔗糖接近,不产生热量,也不含合成脂肪和刺激胆固醇形成。它是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患者较理想的甜味剂。 甘草甜素,甜度为蔗糖的250倍,与少许蔗糖。柠檬酸钠配合,不仅可减少蔗糖的用量,还可以获得甜美的口感。 甜菊苷,俗称甜菊糖。甜菊苷的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甜味特点接近于蔗糖。可降血压,促进代谢,治疗胃酸过多的保健作用。是糖尿病患者普遍选择的一种理想的甜味剂。氨基酸衍生物甜味剂,阿斯巴甜(又名天冬甜肽或蛋白糖)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剂,其主要原料为苯丙氨酸与天冬氨酸。 1.糖尿病饮食治疗十大黄金准则 1.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 3.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 4.限制脂肪摄入量。 5.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6.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食物。 7.高膳食纤维膳食。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用常规化的护理服务组,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用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手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手术后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机体炎症监测水平;不同部位感染总发生率。结果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满意程度、血糖指标、机体炎症监测水平、手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手术后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不同部位感染总发生率方面相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实施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标签:普外科疾病;糖尿病患者;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趋于年轻化。与此同时,糖尿病普外科患者人数也在增加[1]。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的自身免疫和防御功能。一般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延迟疾病的治愈率,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方面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普通外科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糖尿病本身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2]。了解和掌握普通外科糖尿病患者術后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可为有效控制此类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该研究分析了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收治的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7例。年龄范围21~77岁,平均年龄(53.24±2.81)岁。常规护理服务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年龄(53.57±2.9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服务组用常规化的护理服务组,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用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①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及家属开展传教工作,耐心解释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从心理上指导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食物的摄入和摄入时间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对手术切口产生不良影响。术前血糖控制也非常重要,通过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的目标,患者还可以注射适当的胰岛素。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查房 产科病房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产科病房的护理查房。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次查房人员。主查人:陈亚燕;以及……。 今天查房内容是: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为妊娠期糖尿病。它包括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未曾获得诊断仅在此次孕期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美国报道该病发生率1%~3%。我国GDM发病率为1%~2%.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者糖尿病机会增加. 产后6周为:2.6 % ,产后5年显著升高,产后10年达到高水平:30%左右。故妊娠合并糖尿病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查房目的:通过本次查房,希望进一步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即GDM 孕产妇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健康宣教,血糖监测方法以及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现在请主查人介绍病例,并进行护理体检。 主查人: 病例:患者汪成燕,女,24岁,末次月经为2013年2.4日,预产期:2013.11.11.患者孕期有正规产检。于2013年8.3 在我院进行糖筛查是8.5mmol/L,即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4.1-11.5-10.6 mmol/L,后至总院就诊治疗。患者于2013.11.12因:“G3P0孕40+1周,LOT ”,收治入产房并于11.13转入我科39床。患者入院后给以产科常规检查及化验,自测胎动,,糖尿病普食,七点法测血糖,后改为四点法.血糖值基本平稳.NST检测2次每天. 2013.11.22, 遵医嘱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术,剖出一足月产儿,Apgar评分10分。今术后第二三天病人一般情况好,Bp为mmHg神志清,切口干燥无渗血,宫缩好,阴道出血少,。护理体检: 术前查体:年轻女性(给病人体温表,测脉搏,观测呼吸,测血压)(拿手电筒照射)。摸乳房,看伤口,闻恶露。看婴儿(面色,脐部,臀部) 汇报:患者T 36.7度,P 次/分,R 20次/分,平稳,Bp 。神志清楚,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患者产后第三天,乳房乳汁已经分泌,无肿胀。腹部切开愈合良好,无渗出,恶露无气味。新生儿面色稍有黄疸,脐部无渗出。 汇报完毕。 提问1:该产妇为产后第三天,请主查人为产妇相关宣教。 (陈亚燕):1,护理,2饮食,3,卧位(半卧位为宜,优点)4,母乳喂养相关检查和宣教 产妇提问2:我家宝贝也点黄,请问要紧哇? 谁来回答? (周娟):我来回答。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程度较轻,先见于面颈部,偶有重者,可涉及到躯干、四肢和巩膜。有时呕吐的胃内容物和脑脊液亦呈黄色。粪便多呈黄色。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生后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但是临床在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时,除抽血查血胆红素为重要诊断依据外,必需结合病因和临床表现。我科儿科医生查房时,也会给予经皮测胆红素进行测量,当大于15mg时,结合您宝宝的实际情况,医生会给您建议进一步治疗的。所以请您不要着急,平时做好喂养,喂养得当时,宝宝的黄疸会通过大便减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