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25.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25.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民族认同研究回顾Ξ

唐 胡 浩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近年来,我国民族认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我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制定相应政策、方针,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总结前辈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20(2006)0520095205

民族认同①是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核心内容之一,建国后受政治气候影响一度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沉寂,直到历史步入20世纪80年代,民族认同研究才得到缓慢发展,进入90年代后,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展开探讨,使民族认同研究逐步推向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综述学者们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试对相关研究提出自己的评述。

一、

(一)民族认同概念的阐述

民族认同一词中的“认同”原本属于哲学范畴,后又在心理学研究中受到关注,如今该词的使用几乎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利。学者一般认为民族认同是后天形成,并在民族互动基础上发展而成,从未与外族接触过的人不会在头脑中形成民族认同,费孝通教授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1],即民族认同是在民族互动过程中以民族间的差异性为基础而产生的。

王希恩认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陈枝烈认为民族认同“是关于个人的思考、知觉、情感与行为组型归属于某一族群的情形”[3]。陈丽华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人对某个族群团体的归属感觉,以及由此族群身份所产生的想法、知觉、感情和行为”[4]425。以上对民族认同的界定虽有差异,但从中可以看出民族认同概念与群体成员的态度、价值观等有密切的关系。认同不仅仅是对自身所属民族的心理上的趋同,而且包括对“他族”的区分,因此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是“以族群或种族为基础,用以区别我群与他群,是同他族他群交往过程中对内的异中求同、对外的同中求异的过程”[5]。民族认同一词的外延逐渐扩大,“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过程”[6],兰友林认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1)族群认同的情境性;(2)族群特质;(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

(4)族群类型[7]29230。

(二)民族认同理论的探讨

民族认同理论包括“原生论”和“工具论”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前者又称为“根基论”,认为民族的情感纽带是“原生的”。这种“原生性”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是元始的,是最基本的,对于个人来说,出生于特定的家庭,既定的血缘、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是先赋的,他因此就从该群体那里获得了原生的情感联系,从而否定民族认同来源于社会互动。“工具论”又被称为“场景论”,其立场与“原生论”相反,它关注社会互动,强调群体成员的理性选择,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互动与竞争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是群体成员作出选择的出发点。随不同情势、不同环境而变化导致民族认同是可变的、不稳定的,因而民族认同也具有多重性。兰友林认为“根据原生论模式的观点,族群归属感持续,它是个人认同的根基。因为社群即以亲属关系、邻里、共同的语言和关于超自然的信仰以及某些该群体起源的叙事和神话,甚至包括神圣的归属感这些原生要素为基础的,所以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场景论模式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层次性。为了适应多元社会中的经济生境,一个群体可能强调共享的族群认同作为增强协作的手段,将族性视为不同利益和地位群体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7]29230。罗柳林通过

2006年9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06第34卷第5期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Social Science)V o l.34,N o.5

Ξ收稿日期:2006206214

作者简介:唐胡浩(1978-),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①由于民族和族群两个概念的使用在学界没有形成一致观念,本文中所使用的“民族认同”与文章中所引用其它学者文章中的“族群认同”,其内涵是一致的。

对两种理论的比较指出,“‘原生论’过度强调了民族认同的原生维度,没能理解民族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性。因而,原生论被认为是一种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民族认同观,缺乏解释力”,而“工具论批判了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民族认同观,避免了‘族群互动通常导致同化’的旧论。……然而与民族成员相关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心理需求则被忽视了”[8]。

由于民族认同问题的复杂性,在实际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把“原生论”和“工具论”二者综合运用。如周大鸣教授对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指出:“族群认同的根基论与情境论两种理论在实践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族群认同是以族群互动为前提”,并认为在上述研究地“经过认同与运动过程的族群关系呈现的是多元模式的局面”[9]。

(三)民族认同要素

对民族认同要素的分析也是学者们对民族认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周大鸣教授认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是族群认同的一般要素。同时,家庭、亲属、宗族的认同也会影响到族群的认同[10]。张海超从微观视角对民族认同进行审视,认为“族群认同的依据最少包含三个方面:文化是族群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历史记忆为其提供合法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成为认同本身的组成部分;上述两者必须接受社会因素的改造”[11]。毫无疑问,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在民族互动中维持着本民族的主体性地位,正是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从而引导人们区分“我族”和“他族”。但这些表现一个民族显著特征的客观文化实体在现代民族认同中的作用也受到了怀疑,吴燕和教授在《族群意识?认同?文化》一文中从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裔移民子孙的“华人认同”、中国境内的汉人后裔的土著化、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指定或认定,以及同一民族文化内的异质性等几个方面指出:“现代民族认同是社会政治情境,而不是客观文化实体。……关于族群文化的现实是一个关于信仰、阐释、协调和象征性的问题。如果没有文化,就无所谓现代族群意识,然而文化在族群认同形成过程中却是如此变化无常。”[12]另外刘莘等通过对中国古代的部族意识和族群意识中血缘认同与始祖神话功能的探讨,指出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族群认同中血缘认同是象征性的,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对族群的历史与文化的认同[13]。

(四)民族认同的层次性

群体的划分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一般来说,个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根据所处环境自下而上地形成不同层次的认同,如个人认同可以包涵对家庭、社区、地区的认同,也可以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根据

不同的情境,对某一群体的认同会凸现出来,因而这种对不同群体的认同所表现出的内涵上的差异,导致民族认同在表现形式上的层次性。有学者认为“由民族认同的逐步发展过程,体现出民族认同的层次性,即由语言、地域、经济的认同发展到价值观念、审美意识、道德、宗教的认同。由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扩大到异民族的认同”[14]。通过对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发展的特点与民族认同表现出的与文化认同的密切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分别是:族群认同,即最初的民族认同;“民族—国家”认同;较广义的文化认同。并认为“全球化时代的民族认同表现为以上三个不同层次的相互交替、相互依存,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文化’的分层认同模式”[15]。通过对我国西南跨国民族地区的研究,周建新和罗柳宁在《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一文中指出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中所产生的民族认同包括多样性接触中的自我意识、民族意识、多重认同、超民族认同等四个层次[16]。综观以上种种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各民族经济、文化互动的日益频繁确实造就了认同的多重性,即“认同形式的多样性加上族群是在一个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下建立的,共同促成了族群认同层次的产生”[17]。

民族认同可能会使群体成员只关注自身所属群体的利益得失,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从而使得民族关系恶化,导致社会动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协调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有学者指出民族认同和国族认同既有冲突也有一致性,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和一致性,认为“对于一致的一面,我们要善加利用,以利于国族的统一和稳定;对于冲突的一面,则要通过构建包容性的价值取向、平等的酬赏制度和各族群间的交流与沟通予以克服”[18]最终,促进各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增强各族人民的相互认同,使中华民族的国族生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

(五)民族认同的作用

不论是民族国家内部族群间互动,还是不同民族国家间的互动,不论是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或是群体间政治、经济利益的争夺,互动的双方总是以自身所属群体的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者一般认为以民族认同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在民族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消极作用。对于民族认同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对社会稳定的协调和有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机制构建的重要因素,它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起着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等四个方面的作

69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用”[19]。而消除消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就是将民族认同意识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度”内,即把握民族认同意识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分界线[20]。从“民族分层”的角度出发,何群认为“要促进民族认同积极方面(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在各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繁荣的前提下,民族政策的有效调整,关键是做到公平合理,解决民族结构性差异问题;找到各类群体可以接受的各种资源重新分配的方法”[21]。对民族认同的消极作用进行深刻全面剖析的是新疆大学的姜勇,他在《论庸俗民族认同观》一文中指出民族认同中的消极因素扩大就会形成庸俗民族认同观,并对庸俗民族认同观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应通过提高各族成员政治修养、开展积极思想斗争、促进民族交往、加强各族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等途径消除庸俗民族认同观[22]。

二、民族认同的实证研究

由于理论构建与经验的实证研究相结合才是对一学科知识丰富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对民族认同的实证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体民族的个案研究

具体民族的民族认同研究有利于梳理我国各族成员民族认同的纷繁复杂的现状,也利于对民族认同相关理论的检验。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民族志材料对民族认同因素的讨论,如明跃玲和万建中分别通过对五溪地区苗族盘瓠神话文本的描述,分析其在民族认同中的功能,说明神话传说带来的共同记忆对族群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224]。祁进玉的《“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一文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当地口传历史和民间神话传说,讨论了经济、政治、语言、地域、村庄根基史、习俗、交往程度(譬如通婚和交友等)等因素对青海省同仁县“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与区分的影响[25]。徐杰舜等更是以详实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资料论述了族源认同作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指标对贺州市灵凤村、三加村、船家村和都江村各族成员认同的重要意义[26]。此外,广西民族学院的吕俊彪通过对海村京族人民族认同变迁的考察,对海村京族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表述危机进行探讨,为我们揭示了现代化冲击下海村人如何通过血缘关系的不可替代性来重构民族认同[27]。

丰富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学者们的心血结晶,同时也反应出我国各族人民民族认同状况的复杂性。从历史上看,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关系史本身就是一部相互交往和融合的历史,特别是建国后至今,各民族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加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生存发展状况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民族内部这种差异性也十分显著,遍布全国的56个民族间既有高度融合、相互认同的状态,同时也有坚守本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独特性的状态。民族状况的复杂性决定了民族认同的复杂性,这就使得对具体民族,甚至是具体地域的民族认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种特殊民族认同现状的研究以美国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最为突出,在其长期田野作业基础上撰写的系列考察报告与关联研究论文结集中,为我们描述了中国西南民族关系中,就族群认同而言,特定的群体与自己的族称是怎样达成认同与不认同两种情形,并指出“原发性族群情感和工具主义者的推论两者在决定人们的民族认同时不仅都起着作用,而且两者还相互影响”[28]。又如于鹏杰对湖南城步苗族民族认同的研究,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民族高度融合地区的民族认同状况,在文中他论述到现代民族的趋势之一就是客观族群要素的共同语言、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特性的逐步减弱甚至淡化,而表现为受一种政策或结构导向影响的现代性上升为主要特性[29]。另外彭兆荣以翔实的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了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区瑶麓乡的青裤瑶的民族认同,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会随着各项因素和指标的变化而产生认同上的变化,所以在研究中应当关注认同语境的变化并争取其朝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30]。

(二)特殊研究视角下的民族认同

研究视角的转换为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如沈海梅的《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一文,认为在一个族群里由于两性权力不对等,男性通常具有更多的同外界交往联系的机会,从而在社会文化变迁中逐渐失去附着在他们身上的文化特性,在族群认同中的身份就趋于客位化,与此相对,女性的主位身份却更为牢固[31]。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详尽论述了群体成员如何借助集体历史记忆和结构性健忘来增强凝聚力,以符合现实的人群组合,他指出“由于族群是以共同历史记忆来凝聚,因此族群认同变迁也是以凝聚新集体历史记忆与遗忘旧记忆来达成”[32]。孙九霞在《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一文中将研究视角定位于容纳了大量流动人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企业,该企业族群构成十分复杂,既有国内众多民族成员,也包括国外的民族,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研究者把该企业当作一个大个案,运用有关的民族理论对企业中的民族构成、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进行分析[33]。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志明教授认为族群的名称关系到族群的认同以及族群间的关系,所以他提倡“研究族群认同应当注重族群名称的分析,最好先调查一个族群

79

第5期唐胡浩: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的自我认同,明白了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我们才分析这些人如何表述他们的族群认同,如何以语言、神话、宗教或者习俗,甚至经济活动等等,去象征他们的族群认同。如此,我们不仅以固定的文化特征去识别族群,我们更能以动态的方式探讨族群认同及其文化认同,看一个族群如何划分巴斯所说的族群分界线”[34]。

(三)青少年民族认同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再加上国内差异颇大的各民族文化,使得青少年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难以建立起以本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认同,为此,年青一代的民族认同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对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因素、表现形式的心理学分析[35],也有对加强青少年民族认同提出的建议,如曹汉斌、杨文军就主张通过寻根、祭典祖先、解读家谱和考察节日等使青少年一代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36]。

(四)台湾地区的民族认同研究

台湾地区的民族认同研究也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得到学界重视。台湾东吴大学谢政谕先生在《两岸民族认同的问题与前景》一文中分析了造成台湾族群认同复杂情况的历史和当代因素,就如何化解两岸“民族认同”的差异做出了思考①。另一方面,台港学者注重研究中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和理论的创新,如陈丽华、刘美慧的《花莲县阿美族儿童的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一文,选取不同年龄层的花莲县阿美族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访谈的方式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其族群认同发展的过程[4]4232447。施正锋教授在《噶玛兰族人的身份认同》一文中,在经典的族群认同理论基础上加入政府政策、精英角色、学者作法等中介变量研究台湾玛兰人的民族认同,对台湾地区的族群认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②。

三、研究中的不足

民族认同研究的兴起有着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各国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任何国家、民族都不可能把自己孤立于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而在全球化竞争中,各国各民族成员都会以自身利益捍卫者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从统计资料看来,近年来全世界爆发的武装冲突,多数都是因民族间矛盾或是宗教冲突而引起。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想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民族认同的研究无疑十分重要。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间互动更是空前频繁,民族间为了本民族生存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竞争也会更为激烈,正如我们前面的论述,这种竞争如果不加引导可能会造成社会安定环境的动荡,不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面对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前辈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民族认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笔者发现,现阶段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一)个案研究深度需要拓展

我国56个民族既有聚居,也有杂居,各民族相互融合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要想全面了解我国各民族认同现状就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加深对各民族认同现状、认同因素、认同层次等各方面共性和个性的认识,同时也应当从纵向角度研究我国各古代民族的认同状况,通过比较研究梳理出民族认同随着社会变迁而变迁的深层原因,从现实与历史两方面入手,对我们加深对民族认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我国民族认同研究多以个案调查、深度访谈为主,很少用到量、统计分析的方式,笔者认为在实际研究中应当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设立一些指标,更为具体的测量民族认同及其程度。在国外民族认同研究中经常用到心理学家编制的一些量表,如H el m s编制的黑人族群认同量表,Pa rham 等人编制的族群认同态度量表,H el m s和Ca rter编制的白人族群认同态度量表。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并结合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来编制量表,加强量化研究。

(三)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整合

中华民族认同是对56个民族统一体的认同,也有人称为“国族”认同,目前的讨论大多是把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分而论之,对于二者的整合很少讨论。但我们知道,其实二者只是认同的不同层次,也都真实地存在于各民族成员之中,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要通过民族认同调动各族成员为本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积极性,又要强调各民族间的和谐发展,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各族成员认同上不同层次上的转换,协调好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和谐

89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②施正锋:《噶玛兰族人的身份认同》发表于宜兰县史馆主办,宜兰研究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族群与文化,宜兰,宜兰县史馆,2004年10月16-17日。

谢政谕:《两岸民族认同的问题与前景》,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2002年7月。

局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北京:中央民族

学院出版社,1989:7.

[2]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140.

[3]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M ].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

司,1998:275.

[4]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J ].

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学,1999,9(3).[5]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J ].广西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39.

[6]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 ].青海民族研究,

2006(1):52.

[7]兰林友.论族群认同与族群认同理论[J ].广西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8]罗柳林.族群研究综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4(4):12.

[9]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J ].广西民族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3220.

[10]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6.

[11]张海超.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化发展[J ].

云南社会科学,2004(3):81282.

[12]吴燕和.族群意识?认同?文化[J ].袁同凯,译.广西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5.

[13]刘莘,陈捷.从真实到象征[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6):63268.

[14]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J ].贵州民族学

院学报,2003(4):35.

[1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 ].广西民族研

究,2004(2):27.

[16]周建新,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4295.

[17]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J ].中山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8(2):28.

[18]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 ].中南

民族大学学报,2005(3):5.

[19]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 ].中南

民族大学学报,2005(5):20223.

[20]徐黎丽.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 ].广西民族

研究,2005(2):28232.

[21]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

整[J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1):81.

[22]姜勇.论庸俗民族认同观[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2(2):38243.

[23]明跃玲.神话传说与族群认同[J ].广西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1294.

[24]万建中.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J ].广西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392143.[25]祁进玉.“五屯”土族的族群认同[J ].青海民族学院学

报,2005(3):28231.

[26]徐杰舜,等.贺州族群族源认同论:上,下[J ].广西右

江民族师专学报,2002(1),(2):124,124.

[27]吕俊彪.放群认同的血缘性重建——以海村京族人为

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5(3):64271.

[28]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

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 ].巴莫阿依,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53.

[29]于鹏杰.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94297.

[30]彭兆荣.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J ].广西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35.

[31]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J ].民

族研究,2004(5):27235.

[3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 ].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0.

[33]孙九霞.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上,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0221,39245.

[34]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02(1):48249.

[35]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03(4):65270.

[36]曹汉斌,杨文军.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民风民俗中加深民

族认同感[J ].延安大学学报,2004(6):1132116.

[责任编辑:王正良]

A Retrospect of Na tiona l Iden tity Stud ies

TAN G H u 2hao

(Colleg e of E thnog rap hy and S ocia l S ciences ,M id -S ou th N a tiona lity U n iversity ,H ubei ,W uhan ,43007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nati onality research has p roduced fruitful results in that relevant researches expand in w idth and deepen in dep th .T he concerned theo ries and p ractical results are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p roperly handling relati ons betw een nati onalities ,drafting relevant po licies ,safeguarding nati onal stability and unity ,and p romo ting m utual p ro sperity of all na 2

ti onalities

.T h is paper ,summ arizing results done by p redecesso rs ,raises issue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ing .Key W ords :nati onal identity ;research p ro spect

9

9第5期唐胡浩: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研究.doc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南昌工学院作为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该如何来开展,不仅是学校管理机构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校每位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出少数民族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管理 1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1学生到课率不高 在南昌工学院工作的这几年里,我接触过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在2012年时担任了2012级两个本科预科班的辅导员,班上所有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感觉这两个班级的管理比起其他班级的管理,艰难了许多。其中问题之一是学生到课率较差,每次我都会亲自到宿舍去叫学生起来上课,或者处分几个学生等多种方法都尝试过。目的是希望学生到课率能提高,可结果还是不理想,因为学生坚持不了几天。这些问题可能其他老师也都会有同感。 1.2学习语言障碍较大 在这两个本科预科班中,有几个学生学习很认真,从来没有旷过一节课。一个是柯尔克孜族学生,名叫努尔开力地.加尼巴依,一个是哈萨克族学生,名叫江俄丽,还有一个是藏族学生,名叫格桑平措。每次看到他们,不管是上课还是晚自习,都在很认真学习,可是每次考试的成绩却都不理想。我曾经找他们谈过,他们都反映老师讲的课都听不懂、以前根本就没有学过英语,可是到学校却要学习英语。他们甚至有的连汉语都说不清楚,怎么

接受汉语的教学,况且老师授课的进度还比较快。这或许都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厌学、逃课的原因之一吧。 1.3参加活动积极性不高 班上每次开展活动,都是汉族的学生积极主动性要高,而少数民族的学生却很少参与进来,情况较好的他们仅仅只会做观众而已。这也是我在管理少数民族的学生时所遇到的问题,要想更好的管理好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个问题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2少数民族学生的两个突出特点 2.1进取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 由于一些历史、地理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我校还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前都是用维语或是柯语来接受教育的,入学后表现出维语或是柯语表达能力强,而汉语听力、会话及写作水平较低。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很努力学习,但是因为入学后接受教育的语言和入学前不一样,导致他们上课时很难听懂,与汉族学生的成绩总是有一定的差距。 2.2民族凝聚力强,需要理解和尊重 据我观察了解,不同民族的学生基本上不会玩在一起,他们一般都是与本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尤其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绝大多数新疆籍学生平常与自己本民族的学生都很团结,路上碰到了,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主动去打招呼或是拥抱,表现得很团结、亲密。而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学生,甚至是对自己所在班级的老师从不会有这么热情,路上碰到了能躲便躲或是装着没看见,很少主动去与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同学打招呼,更别说主动与其老师或是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我所带的两个预科班,一年来,有绝大多数学生都未与他们说过一句话,有时主动找他们谈话,他们只会听,却都一言不发,根本没法交流下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摘要]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发挥教育文化传承的功用,提升受众的多元识读能力及多模态素养,有利于增强受众的民族文化自觉和认同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扩大其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多元识读多模态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164-01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人在感受异域文化气息的同时,也受到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冲击。特别是一些青少年对以商业文化为主导的外来文化盲目地照单全收,迷恋过洋节、吃洋快餐、用洋电器、追洋星,淡漠或丧失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导致其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面对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挑战,一方面,倡导国人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推进中华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的交流与创新,增强其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民众文化认同取向,提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文化自觉、文化自立、文化自新精神。 [1]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化和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促进文化和谐、文化繁荣发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确立本民族在世界族群中的地位。[2] 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一)注重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有形或无形的历史记忆符号,如故宫、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风俗,孔子的“仁”“礼”,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传统哲学道德文化理念。这些历史的记忆上升为文化符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传承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象征。 1.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整理、保护本地区物质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办法

电信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法 针对招收来的维吾尔族学生(两名),藏族学生(一名),,我院采取以人为本,以关怀为理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管理帮扶工作。 这些学生,主要指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学生,他们的生活习惯、信仰风俗等各个方面都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校园中的生活、学习和课外生活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了群体的特殊性以及需要注意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他们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集合体,他们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特招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藏族学生信仰佛教,新疆学生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每年都有自己的重大节日,在规模最大的三个节日里,他们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隆重庆祝。 (2)生活习惯。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在饮食习惯上,新疆学生尤为明显,他们进餐的地方必须是清真餐厅或者清真餐馆。而藏族学生喜欢用代表自己民族信仰的藏饰,包括一些脸谱、图腾之类装饰自己的寝室;并且藏族学生整体上自由散漫,这也与他们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他们在家乡,大部分住在闭塞落后地区,家庭贫困。 (3)交际关系。藏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喜欢小团体聚聚,即他们大部分时间只跟自己同一民族的同学在一起。同民族的同学聚集在一起,交流也都用本民族语言,与其他同学交流很少。甚至因为生活方式、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他同学由于不了解,彼此都会觉得有差异,感觉交流困难。 (4)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来说也不例外。但这些少数民族特招生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本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与其他学生相差很远。他们存在问题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上。这是因为大部分特招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学习,并且很多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触英语,计算机就更不用说了。进入大学之后,一些课程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和那些复杂的计算机程序让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 以上是少数民族特招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这些特点,学院除了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给予许多特别关注。 第一,学院尽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学习上的进步。对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学院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掌握程度的问题,特别请基础课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更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第二,学院领导经常慰问少数民族同学,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想办法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重大民族节日,学院出资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过节,让他们身在异乡也能感到家的温暖。 第三,班导师辅导员,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争取助贫资金,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难;在学习上,经常与他们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定期找同学帮他们补习功课,共同帮助他们实现成绩的提高、学习上的进步;在生活上,经常走访他们的宿舍,解决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课题思路模板

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埃里克森在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阐述中提到,自我的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自我认同是由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联系性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内部状态。在少数民族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宗教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目标,为了完成自我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要对“我是谁”等民族身份和相关的文化内涵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会涉及到自我认同的构建。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青少年形成了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对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认同,是对本民族内部的传统文化及相关的种种民族特征的认可和接受。但是民族认同并不是少数民族学生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我国这个有55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仅要认同于本民族,还要在此基

础上认同于中华民族这个大民族,即国家认同,只有达到国家认同,才能使各民族团结一致、维护国家的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我国民族认同的传统做法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强调国家认同,淡化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不符合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认同特点与规律。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便是如何分析与批判我国传统的民族青少年认同问题的教育方法,进一步构建新型的、符合民族青少年认同特点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生,家长及学校老师和管理、领导人员,以及当地的普通群众和相关的宗教人士的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了解相关情况,并采用社会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对涉及民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以中国某边疆地区的朝鲜族为例 王纪芒 【内容摘要】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作者简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概念的界定、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背景 1.概念的界定。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为在现代的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

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oup);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区分民族的这几层含义是有意义的,因为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中国朝鲜族,具备了上述所有关于民族的层层含义: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族群(ethic group),与其他诸多的民族或族群一起,是中华民族这个国家(民族国家,nation)的一员,同时,它与中国境外的朝鲜和韩国的朝鲜族,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那么,对于中国朝鲜族的认同问题的研究也相应地具有三个层次: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2.问题的提出。目前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人员的流动及其带来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亦引起学者的关注,现代民族国家(nation- state)内部的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需要越来越强烈,民族国家日益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即如何让文化、民族上的多元与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内部秩序和谐并存。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复苏的时代,表现在对既有的民族国家的挑战及各地以民族性为基础的认同(重)建构;现今的历史阶段,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想要保持其完整的自主权,还是否认自己国家构成的多元性——都面临崩溃瓦解的命运。”[1] 还有学者宣称,20世纪的后半段,将会成为民族主义高涨及扩散的时代……这种要表达自己的认同且被别人确切地加以认可的急迫感有着越来越强的感染力[2]。著名学者亨廷顿更是指出,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明的或文化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属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3]。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完成版

论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认同感之关系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侮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战争本身。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可见这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同时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也使得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有助于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民族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社会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心理素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也不相同,但悠久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拓和维护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 其实近代中国的先识之士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思想和民族自我意识, 但是 直至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 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仍十分薄弱。长期的内战与分裂, 不仅妨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而且给日本侵略者实施其征服满蒙、继而征服中国的国策以可乘之机。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民族心理学家认为, 外敌的存在及其所造成的压力, 会迫使一个民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尤其当一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时, 则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为拯救自己的民族而英勇奋战。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以往列强的每一次侵略战争。在面临亡国绝种的巨大压力前,中国各族人民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认同感和同仇敌忾之气。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战军人之间或曾是同床异梦的对手,或是不共戴天的夙敌,但一句“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古训让他们深明大义而同仇敌忾。蒋介石个人的死对头,广西将军李宗仁和白崇禧把他们的全部武装力量和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他并肩战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抛弃了国共前嫌,转而支持蒋介石。抗战初期,孙陵、李初犁等发起“投笔从戎”运动,郭沫若等六十余名作家签名响应,誓以血肉之躯与日寇“死战”。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不顾佛门成法,对弟子慨然发愿:“吾人吃的是中华民族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门子弟,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自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再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中国知识文化艺术界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抗战炼狱中,一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来的晦涩柔靡迷乱浮嚣之气,直承春秋气象、汉唐雄风,为中国人的道德自立和文化复兴筑起凤凰涅槃式的巍峨高岗,培育、锤炼、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蒙、藏、回联合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曾通电表示:“国内各民族绝对不可分,惟有团结一致,牺牲奋斗,方可达到保国卫民的目的。”冀中地区的回族同胞表示:“我们回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有抗日的先天任务。”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表达了他们共赴国难的豪迈胸怀。在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分裂中国的斗争中,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气壮

25.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民族认同研究回顾Ξ 唐 胡 浩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近年来,我国民族认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我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制定相应政策、方针,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总结前辈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认同;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820(2006)0520095205 民族认同①是民族社会学研究中核心内容之一,建国后受政治气候影响一度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沉寂,直到历史步入20世纪80年代,民族认同研究才得到缓慢发展,进入90年代后,研究者从多种角度展开探讨,使民族认同研究逐步推向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综述学者们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试对相关研究提出自己的评述。 一、 (一)民族认同概念的阐述 民族认同一词中的“认同”原本属于哲学范畴,后又在心理学研究中受到关注,如今该词的使用几乎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利。学者一般认为民族认同是后天形成,并在民族互动基础上发展而成,从未与外族接触过的人不会在头脑中形成民族认同,费孝通教授指出:“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1],即民族认同是在民族互动过程中以民族间的差异性为基础而产生的。 王希恩认为“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陈枝烈认为民族认同“是关于个人的思考、知觉、情感与行为组型归属于某一族群的情形”[3]。陈丽华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人对某个族群团体的归属感觉,以及由此族群身份所产生的想法、知觉、感情和行为”[4]425。以上对民族认同的界定虽有差异,但从中可以看出民族认同概念与群体成员的态度、价值观等有密切的关系。认同不仅仅是对自身所属民族的心理上的趋同,而且包括对“他族”的区分,因此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是“以族群或种族为基础,用以区别我群与他群,是同他族他群交往过程中对内的异中求同、对外的同中求异的过程”[5]。民族认同一词的外延逐渐扩大,“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态过程”[6],兰友林认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1)族群认同的情境性;(2)族群特质;(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 (4)族群类型[7]29230。 (二)民族认同理论的探讨 民族认同理论包括“原生论”和“工具论”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前者又称为“根基论”,认为民族的情感纽带是“原生的”。这种“原生性”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是元始的,是最基本的,对于个人来说,出生于特定的家庭,既定的血缘、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是先赋的,他因此就从该群体那里获得了原生的情感联系,从而否定民族认同来源于社会互动。“工具论”又被称为“场景论”,其立场与“原生论”相反,它关注社会互动,强调群体成员的理性选择,认为在政治、经济、文化互动与竞争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是群体成员作出选择的出发点。随不同情势、不同环境而变化导致民族认同是可变的、不稳定的,因而民族认同也具有多重性。兰友林认为“根据原生论模式的观点,族群归属感持续,它是个人认同的根基。因为社群即以亲属关系、邻里、共同的语言和关于超自然的信仰以及某些该群体起源的叙事和神话,甚至包括神圣的归属感这些原生要素为基础的,所以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场景论模式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层次性。为了适应多元社会中的经济生境,一个群体可能强调共享的族群认同作为增强协作的手段,将族性视为不同利益和地位群体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7]29230。罗柳林通过 2006年9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Sep,.2006第34卷第5期Journal of X injiang U niversity(Ph ilo sophy Social Science)V o l.34,N o.5 Ξ收稿日期:2006206214 作者简介:唐胡浩(1978-),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 ①由于民族和族群两个概念的使用在学界没有形成一致观念,本文中所使用的“民族认同”与文章中所引用其它学者文章中的“族群认同”,其内涵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