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意象美

论杜甫诗歌的意象美
论杜甫诗歌的意象美

浅谈杜甫诗歌意象的特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忧国忧民,以其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穷毕生精力和天才创作诗歌,存世一千三百多首。其诗把个体人格融入广阔人生,襟怀博大,至情至性,内蕴深广,众体兼善,素有“诗史”之称,其人享有“诗圣”之誉。为何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试从诗歌意象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诗歌中的意象及其重要审美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思融合的产物。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客观景物感情化了,主观情感融合在景物刻画之中。既然呈现在诗中的景物都经过诗人主观情思的熔铸,并且被诗人情感的链条连接起来,意象中的“意”(主体情感、感受)和“象”(客体形象、性质)之间的结合状态就会呈现种种差别。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对意象的创造及其审美作用都很看重。大体说来,六朝盛唐诗歌意象中的“意”和“象”大体是均衡的,景物的形貌、色泽和时空状态是真实的、客观的,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意志所改变。魏晋六朝诗在描写客观景物时强调形似,强调准确地表现客观景物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点既体现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中,也反映在当时的文论和诗论所提倡的“形似论”中。刘勰论述“窥意象而运斤”,即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提出“离形得似”的主张,鼓励诗人“略形貌而取神骨”,追求艺术的神似。盛唐诗歌不再像六朝诗歌那样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但仍然是真实地摹写物象,意象中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还是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因此诗人往往善于塑造特定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创造出带有自己民族文化情感的特定意象,比如“鸿雁”“杨柳”“菊花”“月亮”“杜鹃”“梅花”等。

二、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固然与其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题广泛等因素密不可分,还与杜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变革创新紧密相联。在杜诗中,描写景物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即强调和凸现审美主体对客观景物的独特的感觉,包括瞬间的错觉、幻觉,从而营造了一种超越客观真实的、别具意趣的审美意象。可以说杜诗独开生面,“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创造性地营造

丰富的意象,精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意绪,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

(一)、意象个性化与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甫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推陈出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杜甫素怀大志,自许甚高。他“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立志“窃比稷与契”,要“再使风俗淳”,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觉地赋予自己以时代的使命感,流露出自致隆高、凌跨世俗的强烈愿望。正是这种雄豪的性格、伟大的抱负、高尚的人格、阔大的胸怀,使杜甫在创作倾向上推崇笔力雄强、气象阔大之作,在创作实践上追求阳刚之美。体现在对意象的独特选择上,就决定了杜诗的物象选择必然会倾向于具有阳刚之美的阔大物象,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追求。

于是体现在杜甫笔下的自然景象,则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极为雄壮阔远的高山巨泽、长空大川等意象选择,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襟怀、强大的精神力量及人格魅力。而体现在杜甫的咏物诗中,则以对凤凰、马、鹰、雕一类雄强刚猛的动物的歌咏为主。“凤凰” 是杜诗中独具个性的意象。凤凰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据说凤凰出现则天下太平。自从七岁咏凤凰以来,杜甫就越来越有意识地以凤凰自况。这能带来太平祥瑞的凤凰,不就是他伟大抱负的象征,不就是他的图腾吗?《朱凤行》里那只处境艰险,穷愁潦倒,孤无俦侣,却心系百鸟,犹“愿分竹实及蝼蚁”的仁爱善良的朱凤形象,正是诗人自身仁民爱物的象征。诗人在诗中热切地呼唤它的降临,“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又观打鱼》);甚至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凤凰台》)再看诗人笔下的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这首诗借马之神清骨峻、昂藏不凡意象,言己之壮志雄心,充分表现了作者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主义气概。在《画鹰》里,诗人以鹰自比,不仅“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更期待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诗人这种抱负和情怀,精神和气魄,至老而弥盛,更增一种不妥协之心。如《瘦马行》《病马》等诗无不表现出杜甫虽至暮年而壮心不减,鞠躬尽瘁,忠心耿耿的形象。这些诗都将主体感情注入客体之中,诗人之情志与客观之事物有机契合,使其意象更加鲜明,内蕴更加深广。诗人的致远雄心和疾

恶刚肠所体现出的忠君爱国,必然升华为对人民命运深切关注的仁民爱物。前者所体现的英雄情结与后者所体现的人道情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由此杜诗还表现出对微小柔弱的或被摧残遗忘的物象的歌咏与关注。如《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里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亦纷纷。”战乱频仍,人民漂泊流离,诗人同情悲切之心流露无遗。全篇皆以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观照立言,客观物象鲜明地打上诗人主观感情之烙印,构成特色独具的意象,诗歌意蕴内藏,思想容量极大。在对小生命的观照中,形象地展现着作者的精神世界。爱憎分明,至情至性,真是“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此外,病树、病桔、枯棕、古塞、秋云、残炬……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落日、寒月等等;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等,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总之,杜甫一生不管穷与达、安与危,都始终充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抱着以自己的生命去殉所热爱所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其气至大至刚,其情至悲至痛;而其独具个性的诗歌意象,融自然景物、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寄慨遥深,使真实壮阔的时代生活画面罩上了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感情豪壮悲怆,笔触苍老遒劲,鲜明地形成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意象生成的或“喷薄而出”“壮丽高朗”的阳刚之美,或“透彻温醇”“情韵缠绵”的阴柔之美,只不过是其诗歌风格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已。杜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二)、意象的密集组合及其对近体诗自身格律限制的克服

诗歌意象的组合或跳跃,是一种最凝练精粹的意象表达方式。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这就犹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这种高度浓缩的诗句,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句的力度;不仅使诗中的意象群鲜明突出,而且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同李白诗歌意象的“疏宕”不同,杜诗善于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容量也

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比如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首诗的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特别是首联和颈联,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用字遣词极为精当,无一虚设。“万里”一联关合多层意思,且不觉堆砌,历来为人所激赏。另有人则云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况当秋风萧瑟四可悲,登台易生悲秋五可悲,亲朋凋零独去登台六可悲,扶病而登七可悲,此病常来八可悲,人生不过百年却在病愁中过却九可悲。这里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诸多意象交错组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序而无时序,交织共时,一目尽收眼底。诗中秋景已非夔州实录,而是“离形得似”的艺术幻境;诗中悲秋之情也不仅是杜甫个人独有的情绪,而是从个人生活经验中提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经验,真正做到了“写现实而超越现实”。再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象之密集,组合之紧凑,非如此不足以道出此诗的丰富、复杂、曲折、隐微、沉痛之处。首联“国破”的残壁与“城春”的生机蓬勃构成鲜明对比,突出勾画了长安沦陷后的破败景象,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司马光赞赏道:“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此言‘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

杜诗在以天然景物构成意象时,还开创了意象叠加的方法,即全用实体性的名词意象拼接浓缩,省去诸名词意象之间的关联词语,“语不接而意接”,以高度的诗化语言,扩大了近体诗的容量,达到了言约义丰、以少总多的艺术境界,增添了审美价值。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苹”(《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赵广州》)等都是意象密度极大的句子,其意象间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实际上这是诗人有意为欣赏者留下的空白,它延长了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过程,增加了审美趣味。此种意象叠加法,杜甫以后仿效者渐多,且不乏佳构,如“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柳永、马致远等人也有精妙的借鉴与创新。杜甫对意象组合方式的开拓与创新,克服了近体诗自身的局限,扩大了这一体裁的容量,丰富了近体诗的表现技巧,使诗人情感的表现更为自由灵活多变,从而使近体诗具有一种异于古诗的新的审美特征。

(三)、意象的新奇构造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

当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不能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时,诗人就会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对客观事物加以变形重铸,让心灵孕育的意象,以新奇的构造方式妥帖地传达诗人的情意。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总是自觉地造语作新,尤在诗歌语言上“独开生面”。为此,后人曾指责杜甫:“在于好奇,作意好奇则天然之致远矣……细观之,觉几回不自在。”其实,“作意好奇”正是杜甫自觉的追求,“不自在”正是杜甫诗歌陌生化的效果。诗人往往用紧缩省略、颠倒错综、反接实描、动词变义等种种变形方式,使语序多“以意为之”,铸成新奇别致的意象形态,显示出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这种变形看似“反常”“无理”,然而它却更深刻更有力地显示着所描写事物的本性、神髓、风采,因而具有着“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的特点,形成了审美意象的灵趣与奇趣。它看似破坏了先前意象的自然亲切感,却具有一种新奇性与陌生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如“碧瓦初寒外”(《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初寒”之气充塞宇宙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碧瓦何能独居于外?但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审美经验和想象力,领悟到诗人因瓦之碧色联想到草木之青翠,再由“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生活经验,则眼中之碧瓦的的确确独居于寒气之外;而且仰视巍巍玄元寺,感觉碧瓦之高已超然乎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寒气,则非“外”字不可了。诗句借碧瓦之实体,将诗人对高耸壮丽的玄元寺的独特感受和拜谒时的崇敬心理传达给读者。再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月或有“言圆缺,言明暗。言升沉,言高下,未有言多少者”,“今曰‘多’,不知月本来多乎?抑傍九霄而始多乎?不知月多乎?月所照之镜多乎?”叶燮指出这一“多”字有“不可名言”之妙:“试想当时之情景,非言明、言高、言升可得,而惟此多字可以尽括此宫殿当前之景象。他人共见之,而不能知、不能言;惟甫见而知之,而能言之。”其实“多”只是感受,是诗人任拾遗值班时因忧国事不成寐而看月的独特感受,其中不乏诗人夜宿左省的甜蜜幸福感。故只有“多”字才足以表达他复杂的心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想象力的竞赛,创构新意象,让意味与诗的形式得到最完美的化合,乃是诗人神圣的使命。杜甫创构的新奇意象乍看悖于常情常理,实则是利用所谓“阻拒性原理”与“陌生化”原则,使那些已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而那些从个人生活经验中蒸馏出来的细节,经由诗人主观感情的点化,并用自己独特的用词遣句、意象结构,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意象,创造出全新的感觉世界。如《放船》中的“青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由第一眼的印象到引起感受的情绪,再到理性判断,秩序井然,不正是“意识流”所追求的效果吗?试看“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春日江村五首》)这样的语序,不是惟妙惟肖地绘制出了诗人因感受的强烈才引起对事物的关注的思维轨迹吗?杜甫还善于利用汉字的

视觉性,将一些客观上无序的共时画面组合成有序的诗的语法,看似不经心实则精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如“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在自然界,桃花、扬花本是错杂纷下,而黄鸟、白鸟也无所谓谁伴谁飞;一经杜甫组织入诗,“逐”“兼”二字顿然化无序为有序,而人情便宛然在其中。这种新奇的意象构造,开创了由具有现实特征的意象向超现实的意象迈进的物化抒情方式,突破了旧的审美心理规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态发展过程中,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主要参考文献:

①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 邓魁英、聂石樵选注《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③江裕斌《试论杜甫对诗歌意象结构与音律的开拓与创新》(见《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2期)

④郎保东《审美意象的趣味》(见《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

⑤林继中《杜诗情感意象的一种构图方式》;姜耕玉《论诗歌中的联觉意象》(均见《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

杜甫诗常见意象解读

得法课内 杜甫诗常见意象解读 黄昏 黄昏自古就是文人吟咏的题材,诗人在那独特的自然美景下,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并创造出了许多情景交融的美好诗篇。 在杜甫的笔下,黄昏的意象显得极其凄凉,因为他是从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突然进入了动荡不安的国难时期,那本容易让人伤感的黄昏对他的心灵冲击才如此剧烈。杜甫在不少诗中都道出了他在漂泊途中黄昏时的凄凉感受,如“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发秦州》),日落时候却要踏往远方,等待着作者的是漫漫黑夜与渺茫前途寂寥的落日下,不时传来乌鸦凄厉的号叫。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在成都住过几年,离开成都后准备乘舟东下回到中原,途中在夔州住了一年多,《秋兴八首》这一组诗就是在夔州度过第二个秋天时有感而作的。其中第一首中就有“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的句子。联系前面出现的“孤舟一系故园心”,我们可以知道,诗中写的是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可是他没有机会回到“故园”。其中的“暮”字将深秋日暮的悲怆和凄凉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而《咏怀古迹》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二句中也有黄昏的意象。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黄昏”与无边的大漠相连,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是那样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墓草长青的青冢,却永远存在,这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沉重之感。杜甫当时正漂泊异乡,远离故土,处境和昭君相似。所以昭君的悲剧引发了作者心中无限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 可见,凄清寂寞的黄昏是杜甫诗中的常见意象之一,他将自己的人生感受与黄昏相交融,构成了或凄清或恬淡或苍凉的意境。表现的是诗人在大千世界的孤独无助,表达了一种阔大而无限伸展的悲凉感。 孤舟 杜甫诗中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等写孤舟的诗句。 孤舟意象多在大历三年(768)至五年(770),这恰是杜甫人生的暮年,所以孤舟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概括。它象征了杜甫漂泊一生、终于零落的生命历程;也象征了杜甫超绝尘俗,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顾名思义,孤舟近似于孤帆、孤槎,它并非聚集在狭小津驿边桅帆错立的众舟里的一只,与高大华美的贵族楼船舸舰有着天渊之别,它的破旧、单一、游离和诗人的生存状况默契地达成了内在的共鸣。孤舟是不完美世界的一丝曙光,维系着杜甫内心的平和冲淡,张显了一种孤高兀傲、目下无尘的人生境界。 杜诗里频繁地显示“江湖”、“扁舟”等字眼,“江湖”是文人的江湖,隔绝是非、冥合天地的江湖。据《史记》记载,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后世就用“扁舟”、“范蠡船”指代无拘无束、潇洒飘逸的浪漫生活。饱经沧桑的杜甫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具扁舟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一生写过1400余首诗。他以诗宽心,以诗遣兴,“山鸟山花吾友于”,花鸟鱼虫,草木城池,皆可以入他的诗中,而其中要算以燕子这个意象为最频繁。 一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部分。它和声律一同构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体。意象的语源,最早出于《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但那时,关于“意”跟“象”只是用于算卦上,而且意跟象分开。最早将意象一词,用于文学评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到:“……然后使玄解之宰,学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自后来,意象便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何谓意象呢?所谓象,是指物质世界的客观表象,比如一棵树,一阵风;所谓意,即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包括诗人的感情在内。结合起来说,意象指的是作者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的融合。陈植锷先生在《诗歌意象论》一书中,从理论上概括意象的含义是:“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为什么要强调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呢?我们知道,同样一个词语,它有着两种不同的功能,在日常语言中,它代表的是一种固定的抽象概念,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就可以形成一种意象,那么此刻它代表的,则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含义,而且还是具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某种含义(或者说是象征)。即以燕子为例,查《汉语大字典》“燕子”条,如下: 燕子:鸟纲燕科各种类的统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分叉呈剪状,喙扁短,口裂深,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属候鸟(汉语大字典1043页)。 这是日常语言中的燕子,它只能是一只燕子,一只普遍的,人们都认识的固定的燕子;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燕子,甚至超过了本身的“燕子”含义而发展成其他物象。比如,杜甫《去矣行》中的:“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这句诗里的燕子,就不仅仅是一只燕子,它被赋予了诗作者的主观意念,就有了一种象征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含义。由此也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这种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

杜甫绝句、律诗赏析

杜甫绝句、律诗赏析 杜甫律诗、绝句赏析--杜甫诗歌鉴赏资料三 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题解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蒙友人资助,居于城外风景清幽的草堂,心情不错。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句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 “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评解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两两对仗,写法精致考究,但读起来十分自然流畅,一点儿也不觉得有雕琢之感。因为一以贯之的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此诗就像一幅绚丽生动的山水条幅:画的中心是几棵翠绿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行白鹭映于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 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其空间感和时间感运用巧妙,使人觉得既在眼前,又及万里;既是瞬间观感,又通连古今甚至未来;既是写实又富于想象。杜甫诗精品赏读·陈才智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第四、创造地运用各种诗体,并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杜甫写得非常好。他的古体诗大概一共有五百多首,其中五古三百六十一首,七古一百四十五首。他常常运用这种体裁将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北征》、《三吏》、《三别》、《洗兵马》都是如此。杜甫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全面发展和完善了诗歌体裁,真正做到了众体皆备。将五言古诗这种诗体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并发展了律诗的形式。 第五、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综上所述,杜诗的艺术特色可谓鲜明,树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面大旗。同时中国的诗歌到杜甫又达到了一座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对我国后来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流传至今的有1400余首。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也可以这样说,杜甫诗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最高峰。杜甫目睹了民间疾苦,经历了安史之乱,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但他的叙事诗不是对生活简单的,表面化的记叙,而是对现实进行更深刻、更概括、更精练的描述,因而典型化的描写成为杜诗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主要手法有两种:一是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二是善于寓主观于客观,“三吏”“三别”可谓光辉的范例。《石壕吏》是最形象、最富有戏剧性的一首。诗人以亲历目击到的一家人的悲惨命运来揭示人民的征戍疾苦:三男全部充军,“二男新战死”,统治阶级仍然来抓壮丁,老翁只好逾墙逃跑,衣不遮体的儿媳妇无法出门,最后只好以老妪“请从吏夜归”了事,杜甫目击了事件的全过程,但他强咽下那难以控制的激情,只把那以幕幕撕裂人心的悲剧撕裂开给读者看。但从“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两句看,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一夜未曾合眼,陪着那隔壁的儿媳妇默默流泪的悲伤之情。 除了典型化,杜甫诗的叙事诗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成熟的状态,他注重细节描写,来抒发一己之情,就拿杜甫的诗《春望》来说吧,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又结合自己的经历,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我感触颇深的是最后一句话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的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这里的“簪”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固定发髻的首饰,这里的“簪”在我看来是一种细节,头发日渐稀少连发簪都无法插入,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情景的一种强烈的悲伤之情,发簪虽是一件小物品,但通过发簪所传达的感情确是强烈而深刻的,我觉得,这句诗在对对国破家亡表现出一种悲伤之外,还借发簪叹息衰老,更添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杜甫诗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的沉郁顿挫,其实与他的经历有关系,杜甫在35岁之前处于一种四处游历的状态,结识了李白等一系列诗人,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但后来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国家衰败,民生黑暗,自己内心收到了深深地震撼,再加上他歌咏的两大主题忧国与忧民之间总是横亘着激烈的矛盾,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沉郁”的风格,比如说杜甫早年的作品类似于《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我看来是多么充满雄心壮志的,但之后的“三吏”“三别”就能够充分表现出浓浓的悲伤之情,“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就拿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说,这首诗描写了人们生活的贫穷困苦,读书人不能有一个安生之所,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杜甫一家人辗转流浪终于找到了一处安身之所,好不容易建造好了茅屋但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寒冷和饥苦中度过一夜,有感而发写了这首不朽的诗篇,作品中的句子我记忆尤生,茅屋不牢,屋顶漏水,瓢泼大雨,一夜未眠,这些都是人民和读书人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诗的最后,诗人还表达了他自己的一个心愿,希望有一万间牢固的房子给全天下读书人遮风避雨,,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手动也心甘情愿,这个心愿表达出了诗人深深地无力感,也表现出诗人宽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这种情况,还在想着人民,所以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的的沉郁的和苦闷,又表现了诗人的广博胸襟。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易联,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只有与沉郁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深刻的表现出感情,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非顿挫不足以禁止;只有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这也是杜甫诗的最大特色。 除了以上几点,杜甫诗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杜甫诗的每一个语句都是经过反复斟

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舟船意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诗作中含有大量的舟船意象,从诗人的住行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角度,分析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发现杜诗中的舟船意象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伴随着水上行旅生发出独特的情感体验。杜甫在《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里回顾一生,发出“哀伤同庾信”的悲叹;①在《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中又说“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两处相联,发现杜甫与庾信在漂泊他乡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庾信是南人北寓,杜甫是北人南泊。北马南船,杜甫在南方的生活,不可避免地与舟船有了联系。“关下嘉陵水,沙头杜老舟”(《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1],是南宋范成大的诗句,“杜老”即指杜甫。杜甫在《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中写道“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又在《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中说到“君今起舵春江流,余亦沙边具小舟”。范成大将杜甫的诗句“杜陵老翁秋系船”、“余亦沙边具小舟”合并浓缩为“沙头杜老舟”并写入己诗,足见杜甫在生活上与舟船是很密切的。缘此,笔者即试析一下杜诗中舟船意象的独特风貌。 一、舟船意象渊源与杜诗中的舟船意象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独木舟,随后演变出空间更大的木板船。最初“舟是指用于江河两岸的过渡工具,而船则是沿水道上下航行的远行

工具”[2],舟、船“普及之后,最先的这种过渡与远行的区分就不明显了”[3],可并称为舟船。早在先秦时,诗歌中就出现了舟船意象,如“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柏舟》)。作为诗歌意象的舟船,在言语表达层面上,由于古人分类的细致、修辞等因素,除了舟、船,尚有航、舸、桨、棹等多种表达。而先秦至盛唐,杜甫诗歌中出现的舟船频次是最多的,高达470余次。②杜甫笔下的舟船意象始于其身处北方之时,但数量较少。杜甫真正在生活上与舟船密切相关、在诗歌中大量涉及舟船意象并凸显其自身特色,是从漂泊西南开始的。 二、杜甫诗歌中舟船意象的特点 自先秦至盛唐,诗歌中舟船意象的表达情境,多为渡水场景、泛游描写,情感上多为玩乐、离情、隐逸等。而到了杜甫,时代环境的前后变迁,自身的经历与情感的参与,使其诗中的舟船意象以更接近生活的笔调呈现出来,诗中的意象与诗人自身的外在处境、内在情感联系的更为紧密。 杜甫面对安史之乱引起的社会动荡、肃宗的冷遇等情况,被迫举家流浪至相对安定的南方。然而,即使在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多次骚乱。这种情形下,杜甫不论是思北归还是避战乱,都与作为水路交通工具的舟船有了联系。更突出的是,他出峡后真正达到了舟居的地步。 ③杜甫频繁的舟居与船行,反映到创作中,就使得其诗中的舟船意象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外在处境上,丰富了水上舟船的表现角度。杜诗中的舟船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一生写过1400余首诗。他以诗宽心,以诗遣兴,”山鸟山花吾友于”,花鸟鱼虫,草木城池,皆可以入他的诗中,而其中要算以燕子这个意象为最频繁。 一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部分。它和声律一同构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体。意象的语源,最早出于《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但那时,关于”意”跟”象”只是用于算卦上,而且意跟象分开。最早将意象一词,用于文学评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到:”......然后使玄解之宰,学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自后来,意象便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何谓意象呢?所谓象,是指物质世界的客观表象,比如一棵树,一阵风;所谓意,即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包括诗人的感情在内。结合起来说,意象指的是作者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的融合。陈植锷先生在《诗歌意象论》一书中,从理论上概括意象的含义是:”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

本符号。”为什么要强调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呢?我们知道,同样一个词语,它有着两种不同的功能,在日常语言中,它代表的是一种固定的抽象概念,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就可以形成一种意象,那么此刻它代表的,则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含义,而且还是具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某种含义(或者说是象征)。即以燕子为例,查《汉语大字典》”燕子”条,如下: 燕子:鸟纲燕科各种类的统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分叉呈剪状,喙扁短,口裂深,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属候鸟(汉语大字典1043页)。 这是日常语言中的燕子,它只能是一只燕子,一只普遍的,人们都认识的固定的燕子;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燕子,甚至超过了本身的”燕子”含义而发展成其他物象。比如,杜甫《去矣行》中的:”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这句诗里的燕子,就不仅仅是一只燕子,它被赋予了诗作者的主观意念,就有了一种象征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含义。由此也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这种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叫意象。” 二 关于燕子这个意象,早在我国最古的诗歌《诗经》中,就曾多次出现过。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李白、杜甫诗歌意象特点

《文心雕龙?神思》中“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 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所提出的“意象”,是指作家在生活中有了深切的感受和感动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一、李白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富于鲜明个性。李白所创造的最富于个 性特点的自然意象要数大鹏了,自由翱翔的大鹏宛如李白的化身 二、最明显的现象是意象集中于宏伟壮观的天象或地貌方面。据袁 行霈先生统计,在李白今存987篇诗作中,宏伟的自然意象竟出现了1100余次,其中天象类以天、日、月、云、雪五种意象运用最多,地貌类以江、河、海、山、峰五种意象运用最多。李白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三、即使是在“月亮”这个作为“伤感”代名词的意象之中,李白也 灌注了属于他的独特的情绪。只有清冷的孤月与人相伴,自然地把自己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全部寄托到了月亮身上。可是李白笔下的月亮则开朗、飘逸、洒脱,甚至是狂傲的。 四、在李白诗歌中,大量的神话题材被运用。李白诗歌中的神话意象 被注入了强烈的主观意识 杜甫 在多年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杜甫推陈出新,精研覃思,形成了个性鲜

明的意象群。这些意象群,都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 杜甫笔下的自然景象,则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极为雄壮阔远的高山巨泽、长空大川等意象选择,表现了诗人广博的襟怀、强大的精神力量及人格魅力。 杜诗在其独特的诗歌意象中把家愁国恨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这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 同李白诗歌意象的“疏宕”不同,杜诗善于把若干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密度大,容量也大,显得凝重老成深厚。比如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首诗的意象组织得十分紧密,特别是首联和颈联,意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用字遣词极为精当,无一虚设。“万里”一联关合多层意思,且不觉堆砌,历来为人所激赏。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杜甫《阁夜》诗词鉴赏

杜甫《阁夜》诗词鉴赏 阁夜 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版本二)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注释 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霁(jì):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鉴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杜甫诗四首

登岳阳楼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 ④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⑤乾坤:这里指日月。 ⑥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⑦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⑧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⑨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洞庭湖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昼夜交亘地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登岳阳楼》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作诗时已达57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登岳阳楼》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雨意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诗中有意重复“巴山夜雨”四字,将实有与虚拟之景绾合在一起:雨既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写作时的现实环境,又是诗人设想将来回到故乡、与妻子灯下相对时谈论的话题。短短二十八字,既展现了客途霖雨、归期无定的凄凉,又暗含着夜雨剪烛、西窗共话的温馨。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场景与情绪,恰恰构成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意象的基本内涵。 战国晚期诗人屈原以“雷填填兮雨冥冥,猨(yuán即猿)啾啾兮狖(yòu猿的一种)夜鸣”的阴冷环境,映衬美丽忧伤的巫山神女形象(《九歌·山鬼》),以“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涉江》),极言放逐之地的凄凉,都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但是这种以雨景烘托气氛的诗句在接下来的汉魏时期并不多见,直到南朝诗人何逊写出“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的名句,通过对挑灯长谈、静听夜雨滴在台阶段之上的情景的描写,表现离别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可以说,何逊发现了雨意象的细腻情味,并以清丽传神的笔调加以表现。从此以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地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这类主题联系在一起。 虽然现实中的离别未必发生在雨中,但是以雨为背景的诗歌显然更具艺术魅力: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江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一夜寒雨之后的黎明舟中送客,骤雨初歇的傍晚与情人分别,雨不仅带来自然的寒意,更增添心理上的凄凉,而在晚钟中迎着微雨送人登舟,那打湿衣衫的,不知是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杜甫诗歌中的燕子意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一生写过1400余首诗。他以诗宽心,以诗遣兴,“山鸟山花吾友于”,花鸟鱼虫,草木城池,皆可以入他的诗中,而其中要算以燕子这个意象为最频繁。 一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部分。它和声律一同构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体。意象的语源,最早出于《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但那时,关于“意”跟“象”只是用于算卦上,而且意跟象分开。最早将意象一词,用于文学评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到:“……然后使玄解之宰,学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自后来,意象便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何谓意象呢?所谓象,是指物质世界的客观表象,比如一棵树,一阵风;所谓意,即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包括诗人的感情在内。结合起来说,意象指的是作者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的融合。陈植锷先生在《诗歌意象论》一书中,从理论上概括意象的含义是:“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为什么要强调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呢?我们知道,同样一个词语,它有着两种不同的功能,在日常语言中,它代表的是一种固定的抽象概念,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就可以形成一种意象,那么此刻它代表的,

则不仅仅是一种固定的含义,而且还是具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某种含义(或者说是象征)。即以燕子为例,查《汉语大字典》“燕子”条,如下: 燕子:鸟纲燕科各种类的统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分叉呈剪状,喙扁短,口裂深,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属候鸟(汉语大字典1043页)。 这是日常语言中的燕子,它只能是一只燕子,一只普遍的,人们都认识的固定的燕子;而在诗歌语言中,它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燕子,甚至超过了本身的“燕子”含义而发展成其他物象。比如,杜甫《去矣行》中的:“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这句诗里的燕子,就不仅仅是一只燕子,它被赋予了诗作者的主观意念,就有了一种象征趋炎附势的小人的含义。由此也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这种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叫意象。” 二 关于燕子这个意象,早在我国最古的诗歌《诗经》中,就曾多次出现过。比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邶风?燕燕》),到后来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十九首》其十二《东城高且长》),“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曹丕《燕歌行》其一),无不以燕子入诗。到了杜甫则更是大量使用。据笔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杜甫总共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共出现了53次燕子,这些燕子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情感和作用。 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杜甫诗

杜甫诗歌代表作品赏析(晨读材料)

杜甫诗歌代表作品赏析(晨读材料) 杜甫诗歌代表作品赏析(晨读材料) 1.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鉴赏 上元元年(760)春,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耕读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意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意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雨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意象后,便带上了诗人浓烈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诗歌写雨的诗,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1: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2:雨不绝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3:玉芙蓉雨窗小咏 朝代:明代 作者:沈自晋 原文: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4:萤火 朝代:清代 作者:赵执信 原文: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 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 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 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5:秋雨中赠元九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篇6: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朝代:清代 作者:徐灿 原文: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古代诗歌写雨的诗相关文章: 1.关于雨的古诗句 2.古诗中描写雨的诗句带有雨的古诗句

杜甫鉴赏诗歌题高考真题

有关几首杜甫律诗的高考题型设计 一.《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首句即写出了住处的秀丽景色,还透露出的特点,为下文诗人见到客人 的心情作了铺垫。 2.“但见”的弦外之音是。 3. 最能表达客至情景的一联 是, . 4.杜诗的风格历来被称为沉郁顿拙,而该诗的格调却 是。 5..全诗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邻居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6.全诗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7.把“舍南舍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扩写成有意境的现代汉语。 二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中写旅夜近景的诗句 是, 。 2.写旅夜远景的诗句 是, 。 3.直抒胸臆的诗句 是, 。

4.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5.“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客至》的“群鸥”和《旅夜书怀》的“沙鸥”同是写鸟,其含义有什么不同? 三.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 首句一“赴”字传神,极有艺术特色,试写出你的品味赏析 2. 历来对昭君出塞评价不一,该诗塑造了王昭君怎样的形象并作如何评价? 3. 阅读下面有关杜甫身世与感情的材料,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诗人如何借古抒 写以下三组身世或感情的。 1)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甫)且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甫上书,帝怒……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新唐书·杜甫传》 2)大历元年,自云安至夔州,居之。(该诗创作这一时期) ——《杜甫年谱》 漂泊西南天地间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3)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 4. 明人胡震亨的杜诗通评论该诗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 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诗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联系前三题的分析,你是否同意,有何看法? 四.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诗人在这个岁暮的夜晚,听到了“”、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