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习作能力是指学生有写作的兴趣、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在习作命题上能自主拟题,能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②在习作来源上除了能写纪实作文外,还要写想象中的事物;③在习作体裁上,能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④在习作选材上,无论是立意、构思、用词、造句,都能开阔思路,自由表达,有求异思维的能力;⑤在习作评改上,能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认为习作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来看,小学生的自作能力普遍比较低下,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错字别字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最致命的一点是学生普遍产生“厌作”、“怕作”心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没有生活,缺少素材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对孩子不敢放手,而是事事包办,造成了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浑然不知,麻木不仁。过多的溺爱又使得他们情商下降,不知感恩。学校方面这些年出于校园安全的考虑,一味地追求“和谐”,减少了或者干脆停止了运动会、春游、扫墓等活动,小学生的节假日也被大量的补课、特长等占据,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人,教育成了一道公式,家长们按此填空,我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允许孩子有创造的教育,是听话的教育,是分数的教育。孩子天真的个性被扼杀,孩子的兴趣、爱好统统被“锁定”,这样单调、枯燥的生活,自然会造成写作时没有内容可写,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只有上课、放学、写作业、睡觉、吃饭、生病这几个固定的圈圈。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说假话、空话、套话,缺乏真情实感,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二、学生不会表达,逻辑混乱

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变成多样化立体化。如今网络、电视、电影等电子传媒艺术的普及已经彻底击败了传统信息收集的方式。这样虽然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但并不一定是好事。电子传媒是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他们能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思维、审美情趣等语文素养产生独特的影响。它们虽然也有静态的图片、文字,也有动态的动画和可操控的人物和可影响的情境,但是由于小学生更关注可操控的行为和场景,更关注那些给人提供娱乐的信息,而忽视了图片、文字和动画提供给人们的关于语文素养方面的信息。

小学生普遍不会听,更不会有逻辑地说话,就是由于动漫、电视、网络等声光电的影响,对于内容的理解,小学生的注意力只停留在画面和简单的对话,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说,前后句该怎样去承接,则显得很愚钝。语文的四项功能是听说读写,听和说过不了关,就无法谈及读和写的能力提高了。

三、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抑制学生思维

1.一直以来,老师们遵循着教师讲解、读范文——学生列提纲、写草稿——学生修改、誊写的双课时模式教学。遇到一个习作题目,教师害怕学生不理解,无从下笔。因此,总是教师讲在前、学生写在后。殊不知,这样一来就牵制了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让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习作。结果,学生写出的习作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没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师留给学生的写作时间过长,学生没有充分利用,习作质量不高。虽然学生有两节课的时间写作,但一读他们的文章,就会觉得许多同学的提纲与内容不相符。这是为什么呢?细心观察学生的习作课堂,不难发现,学生自己习作时,出神者有之,讲话者亦有之……学生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写作,总是等到要交习作时才手忙脚乱地写起来,用词欠考虑,思维不清,语病较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习作次数太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

一般学校的布班计划是每周两节习作课。但教师们为赶语文教学进度,一般两周才上一次习作,一学期共八次,加上单元测试卷上的习作,一学期也不过十多个习作。但这之中还有些习作题是雷同的,学生习作也是“换汤不换药”,思维没有得到全方位的训练。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结合当下新课改的理念,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阅读中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出明确要求: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健全个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限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高,而阅读则是提高语文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段)不少于160篇。

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积累: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每学完

一篇课文,我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因此,对于词语积累具体操作如下:如让学生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词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拾金不昧、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这一类词语,如果再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积累出与以上品质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忘恩负义、卖国求荣……”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句子的积累,一方面可以分句式积累,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类别;另一方面可以分修辞积累,依据不同的修辞手法划分不同的类别。另外,在句式的积累中,对于部分句子还可以做上批注,或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在学文的同时也进行了随文积累,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词佳句的熏陶。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丰富学生的见闻。具体做法:(1)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把订的报刊杂志,学生自己捐的各类书刊,挂在“图书角”内,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学生随时翻阅。我还把自己的藏书也捐赠出来,借给学生阅读。(2)利用午读时间,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背诵经典文章。(3)发动学生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或办读书借阅卡,随时阅读,扩大知识面。(4)周六、周日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读书感受。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

二、培养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首先,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言语表达的两端,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益;其次,说话是我们接触母语学会表达的最初形态,由浅近自然的说到生动规范的写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也是融而为一的言语体系;再者,说话和写作作为思维方式两种外化形式二者存在相同的规律,并且彼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意旨鲜明的说话也可看作是有声的文章。说话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听力的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就应该在听力和说话方面下一番功夫每一次的家长会上,我都要强调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建议家长为孩子购置相声、评书、故事等新鲜有趣的磁带或CD,并要求家长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为孩子播放并监督孩子去听。每周六周日要和孩子一起交流本周所听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听与说的能力。在课堂上,每一篇课文我都要范读领读教读,让孩子学着听,学

着有感情地朗读。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我都当作大课来讲,让孩子精心准备,让他们放手争辩,再集体讨论评选,选出最佳口才的同学。

课余时间,我多次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口头表达的活动中来。我年少时学说过相声,故而讲故事、讲笑话孩子们都特别爱听。孩子们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很多学生在参加了多次这样的活动以后,都能模仿我的样子和语气为别人来进行口语表达了。

三、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提升学生情商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小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为小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摘自《小学生心理学》)正因为小学生生活中碰到的事、物、人、景太多,在小学生脑中的信息量太大,不加以疏导,不可能全部仔细的观察过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有目的去观察,这样有的放矢,才能有收获。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根据习作要求,我会有目的地规定观察任务,并实现做好观察方法的指导工作,然后让学生带着目的任务去观察。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在于学生自己会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要注重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后,写作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水平也必将大大地提高。

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生活素材有了积累,但是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情商的培养。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在如何加强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在写作技巧上大书特书,却恰恰没有注意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到情商在整个智慧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及动力作用。试想,一个没有作文愿望、毫无作文兴趣、写作态度消极、情绪低落,写作动机不纯的学生能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吗?其结果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正常进行与学生作文效率的提高。”

学生在观察中会渐渐发现,父母亲人,朋友老师,同学邻居,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值得自己学习或尊敬的地方,对于来自于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才会激起自己内心的波澜,感恩之心才会常驻心底。有了这样的情感,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眼光会变得更加敏感,述之于笔端的文字才会愈加真挚细腻。

在家长会上,我一直对家长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给孩

子以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在自信中感知父母的爱。在生活中,即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经常会打破东西弄坏物品,也不要去包办代替。孩子的成长要付出代价,家长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孩子自我学习的机会。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灌输宽容、理解、互帮互助的思想,让更多的孩子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情商。也正是有了这些方面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习作上产生了兴趣,提高了能力。

四、改革课堂结构,提高习作质量

1.缩短写作时间,提高写作速度。我要求每次习作,学生在40分钟之内完成。学生习作时不出声、不停笔、一气呵成。若遇到写不起的字,用拼音代替或空格,写完后,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再填上去。也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较好的,予以表扬;不能完成的给予鼓励。这样限时限量完成习作,学生开小差的时间没有了,精力较以前集中了,习作质量也有所提高。

2.先写作,后讲评。我在出题之后,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我只作简单提示,然后学生自己习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学习的思维不会受到限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陆续交习作的时间内,我会迅速浏览学生习作,选出典型的习作,以备40分钟后讲评。讲评时,由学生自己念习作,要求其他同学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等方面认真倾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发表意见,同时注意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意见予以纠正。

3.小结。利用最后几分钟,我会对本堂习作课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归纳这类题目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最后再把习作交由学生本人修改、誊写。

以上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通过我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五、增加习作数量,活跃学生思维

1.加强随文练笔的指导。小学生习作训练的重点应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做到这点单靠学生每学期8篇习作是不行的。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方法。它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习作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水平的提高。教学中我分两种情况来设计随文练笔。(1)偏重内容型的。这类训练主要从课文内容出发,以课文内容为语言材料进行想象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如学习《鸟的天

堂》后让学生根据“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这句,通过联想和想象,把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描绘出来。(2)偏重写法型的。这类训练主要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习作的方法,即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进行加强巩固。如《山村的早晨》介绍山村早晨的景色时,紧紧围绕中心句,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令人读了如临其境。学完这段,教师可“照本”宣科,以“××同学骑自行车的技术特别高……”“妈妈削平果真麻利……”为开头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2.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我曾经让学生种一株植物,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后来,我让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在平凡之中觉察出不平凡的东西来写在日记本上。字数不限,只要每天都记就好,这样,可以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不会无话可说。也可以让学生写循环日记,我曾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五个同学,每个同学每周记一天日记。这样,既可以对班上的一些现象在日记中进行讨论、交流,同学之间又可以互相学习。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学生平时写得多、练得多,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习作质量才能提高。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教学方法,精心施教,巧于引导,在教给学生习作方法的同时,努力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圆满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阅读兴趣—— 让低段的孩子泡在图画书的世界里 小学的低段(一、二年级)是教师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期,老师和家长再也不能疏忽,再度失去这个阅读兴趣培养的黄金期。 孩子在进入一个班集体后,如果老师把班级阅读的氛围营造起来,孩子会对阅读产生很大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营造班级的阅读氛围: 让孩子泡在故事里。每天固定一个“故事时间”,时长10-20分钟,开展丰富的讲故事活动。比如:听老师讲故事、故事娃娃、故事大王评选、故事妈妈活动(邀请家长来讲)、好故事推荐活动。故事以经典的图画书为主,讲故事的过程就是全班共读一本大书的过程,图画书图文并茂,把图画书

制作成PPT,效果会更好。 让家长重视阅读。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个别交谈等家校沟通方式,向一年级的家长大力宣传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推荐家长的必读书籍,如《朗读手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等权威书籍。倡议家长坚持给孩子睡前讲故事,为孩子做好家庭阅读的记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阅读定力—— 让中段孩子坚持每天接受持续默读的淬炼 经过低段阅读兴趣的培养,加上孩子的识字量已经达到可以独立阅读的要求了,进入中段(三、四年级),就以“培养持续默读的能力”为班级阅读文化建设为核心。老师可以利用孩子中午和下午代管的时间,固定一个时段为“静心阅读”的时间,每天在校保证持续默读30分钟以上。 这个时段全班安静阅读,不做其它的任何事情,让孩子把心静下来,持续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孩子能静下心来阅读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低段的听故事阅读方式属于被动阅读,尽管这种被动阅读孩子也非常喜欢,但阅读能力的最终培养是要让孩子能够主动地、自觉地爱上阅读,所以,中段

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及策略

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及策略 卞庄街道中心小学 邢广美 【论文摘要】 作文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怕写作文,获取材料就是基础,把握方法就是桥梁,形成能力就是目的。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体验生活写好日记积累材料流露真情 【正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就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就是口头说话,而就是笔头说。因此,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一提起作文就胆战心惊,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是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毫无新意。这种现象恰与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缺乏合理想象,缺乏写作兴趣所致。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这就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观察与体验生活

就是写作的基本功。要写好作文,就必须获得写作素材,写作素材就就是文章的内容,这些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小学生而言她们的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可就是在作文时却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就在于平时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没有积累写作必须的材料。必要把学生从狭窄的校园空间引入到自然环境,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勤于观察,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到心灵相触,情感相融。激发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思出具体生动的情节,达到丰富表达的效果。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写起作文就会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才会得心应手,笔下的人物也就会栩栩如生。此举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为这类文章的写作提供了真实的个性体验过程,避免了学生无内容可写、无法下笔的现象的发生。 二、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写日记就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就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就是智慧的主要能源。”学生学会了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写作文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什么叫日记、日记的格式、如何选择内容等,指导学生写简短的日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经常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认真地分析、判断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所观察、思考的写成日记,从而不断地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指导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黄梅 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注重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阅读方法,等于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有了获取知识的自由和能力。当前,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教师就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课文阅读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规定了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其要求之高,数据之细,是以往“教学大纲”所没有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只有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一、激趣引导,热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我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我们开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而主要在于从中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 二、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不多。很多学生的课外书籍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而这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用的。只有少数学生有《十万个为什么》、《天天都有新童话》、《天天都有新寓言》、《故事大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没有,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地浪费了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发动全班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其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一些来供课外阅读用。比如,每天中午从吃午饭到下午上课有一个半小时,我就让学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阅读范围,也保证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三、课内外结合,学会读书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尽管阅读有一定的量,但是阅读收效不大,不是读了就忘了,就是读后无所知,无所获,或者是一知半解。该怎么半呢?首先,阅读时备好《新华字典》和一本“摘录本”,生字生词查字典,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做到“看书必动笔”的习惯。牢记“初读——细读——精读”三部曲。一个阶段后,就回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如学习《赤壁之战》、《田忌赛马》再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就能从课外书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也可在上新课前去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在学习《月光曲》前,先从课外书籍中去查一查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这样既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课内教学内容的理解。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1、读说结合,加深语言行为的理解。 作者表情达意,体现在具体的文章之中,有的比较含蓄。要想领会文章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须反复阅读。积极讨论交流,从读中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交流加深对文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的研究方案

《提高中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

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⒉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关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 ⒊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

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策略.docx

提高小学生英语作文能力的策略 张丽 英语写作是小学牛最为头疼的一件事,而乂是英语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样让学牛具备此英语写作能力呢? 1训练学牛说的能力 英语作文如同母语作文一样,要想会写必须先会说,只有说出来才能写出来。但是学牛怕羞,不敢说,担心发音不准,语法不对,被人耻笑。作为老师要多鼓励孩子们敢说,想说、乐于说,你来说,她来说,全班说、小组说、变着法儿让这个话题人人都能说。在这基础上,我才鼓励学生动笔,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写出完整通顺的句子。还可以通过看图来训练孩子们的英语说的能力。因为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是引导学牛从观察具体的形象入手,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培养学牛具有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道德品质有一定影响,而且对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观察事物、分析表达事物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它是作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看图说话和写话,可以是一幅图说一句、写一句,或说几句、写几句;也可以是几幅图写一篇或一幅图写一篇。看图中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三言两语, 老师也会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激励语言:“Very good!” “It's right.”激发学生们想说、愿说、敢说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下来。平时我还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简单的句子,另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开始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动笔写,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重表扬,不批评。等到学生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后,进而提出适当的要求。如给学牛几个词,让他们组合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练习说,在会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写下来。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可以从说完整的句子过渡到写下完整的句子,在实践中初步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几点做法

怕牺牲的精神通过语言文字就可以体会;《梅花魂》中外公的爱国心都可以通过文字让孩子去体会;而且这种认识是潜移默化的,需要长期引导学生感悟的.可以说多读书多交流是提高学生认识的最好途径. 3.结合时事:这要求教师本身也应该关注时事,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时作到心中有数.例如:今年的奥运会就是在暑假里召开的,开学第一天,我就上了〝我看奥运〞一课,大家在热烈的氛围中交流各自的意见,碰撞思维,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像这种及时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其中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很重要.你必须比学生知道得多,理解得深,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三、习作如何练? 不可否认,以往的习作训练形式单一,枯燥乏味,难免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包括现在的习作训练虽有变化,但仍有束缚学生和老师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不按照教材进度进行,而是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合时,合地,合式而练. ㈠习作课的指导 1.现在提倡课前酝酿,但是并不等于教师不闻不问,可以定期问一问学生做了哪些工作,或者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写法,就象我上的习作课《〝以小见大〞看生活》。学生开始也是觉得无从下手,我就给他们推荐了好多类似的文章,读给他们听,并且也推荐了好多我认为比较好的题目.这样第二天再问时就有好多学生试写了,交流后又会启发其他的同学打开思路,或者继续修改.这样学生和学生之间就会自然行成自我修改的好习惯.等到上习作指导课的时候学生的文章基本成型了. 2.习作课上,针对学生的试写情况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安排所选的材料,也就是如何写才会更吸引人?题材选好后,到底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需要老师的指导,这是指导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选取最能表现文章思想感情的材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写作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好奇就可以转化为学习的直接兴趣,兴趣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它能使人战胜困难。作文教学中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只要具有了这一点,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写出优秀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能够提起写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环视我们周围,很多孩子恰恰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发现和亲身体验,缺乏探究的动机、兴趣和习惯。他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张开自己观察世界的慧眼,对他们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若无睹。这就需要做教师的我们,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尝试。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带领孩子在校园中找找偷偷探出头的小草,看看柳树上新长的芽苞,闻闻迎春花的味道,看着孩子小心翼翼与春天对话的情景,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翻阅孩子的习作也是欣喜满怀。在大雪纷飞的冬季,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打雪仗、堆雪人……让欢乐的笑声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作文课孩子都喜欢上,这样的文章学生都乐于写。这样孩子会在活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新的感受和体验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善于写作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的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的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想象。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它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学生习作中缺乏条理性,说话做事颠三倒四,不符合语言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材立意过于刻板。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作文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写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要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 1、重视整体感悟 小学生年龄小,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汉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在语文教学中,直觉感悟往往比理想的逻辑思维更加重要。学习语文的最佳方法是熟读感悟熟读精思。“书忌耳传,学贵自悟”,我们应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的感悟。如《画风》一课,在交流“文中三个小朋友,你喜欢谁?”这个问题时,学生说出了“喜欢赵小艺,因为她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接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眨眨眼睛,想了想”,认真研读,相信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会用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在教学重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景,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和谐统一的时候,学生会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还会使学生将读书视为一种享受,帮助学生养成不断读书、终身读书的习惯。 2、重视各学科之间的交融 语文课堂上融合多种学科,学生就会处于“自然放松”而又“集中精力”的状态。如教学写景文章时,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请学生想想一下文章美丽的景色,美美的朗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学学聪明的乌鸦,做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语文课上充满情趣,课下学生还会感到回味无穷,这就大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3、重视语言积累。 认知心理学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这样学生就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会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作文课上,有大部分学生陷入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甚至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二、训练“说”的能力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2、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4、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发掘写作题材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这不仅能在现阶段大大提升其自身素质,更是为他进行后续中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词汇量;独立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平时口头表达能力很好,可是作文却写得前言不搭后语;或者一篇短短的文章,却总结不出中心意思;还有的甚至对短短数语的数学应用题产生误解,导致丢失了原本该拿的分数。究其根源,这都是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所致。所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重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要依靠父母的诱导。进入小学以后,兴趣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千万不可脱离文章整体,只是枯燥的讲解主、谓、宾、定、状、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他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如果生物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巧借课文激趣,当讲到《草船借箭》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演义》。 二、词汇量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提到改作文就会觉得头疼,学生听到要写作文就害怕。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物可写,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对作文没有兴趣,不想写。老师叫苦不迭是因为批改作文费时多、效率低,费力不讨好。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请每个学生轮流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年龄、家庭、爱好等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取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应当从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一点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实现人人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另辟蹊径,抓住时机、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激发学生“说”的愿望。 1 、两分钟演讲 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者早读、晨会的时间中挤出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2-3 人,要求中心明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语句连贯。能力较差的同学允许先做一些笔头的准备。活动本身的趣味性自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多少压力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教师欣赏的目光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课外读书活动 我安排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倾向一些语文知识薄弱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如请他们说说自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不定期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正是通过这些努力使原本作文能力欠缺的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开始畅所欲言,不再将作文当作负担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愿意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获取写作素材 大多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绞尽脑汁也无话可说,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为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等。有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变得丰富了。 我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注重平时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1 、扩大阅读面 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并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组织读书汇报等。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2 、观察日记

(完整版)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办法

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办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如学习了《假如》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作文用词恰当,表达清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充满了一片纯洁的爱心。这样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作文教学当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 有效的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使他们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善于找出同类事物千差万别的个性和特征。 二、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学生写议论文,大都苦于无米下锅,找不到充足的材料来证明观点,因而对写议论文的兴趣陡然下降,但现在学生的写作若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不符合时代对学生的要求的,所以要逐步训练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增,自我成就的意识也会更强烈。因此,为了解决学生兴趣下降这个难题,可经常采取比赛的方式,激励

学生拓宽阅读视野,积累写作素材,为克服写作困难做好准备。 如开展我最喜爱的名言、格言、评语摘抄比赛。比赛前先动员学生广泛搜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责任心,比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各组的每个成员逐个在小黑板写上一条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后续者不能重复,赛后看哪一组写得多,写得好。这样的活动有效地解除了学生写作无材料的苦恼,既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选入课本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是经典,讲好每一课,让学生充分领略课文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羚羊木雕》开头以“那只羚羊哪去啦?”设置悬念,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忍不住往下看,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实际作文中模仿这种写法。 四、培养学生的挖掘能力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模仿”的形式。仿写是一种综合体现语言运用要求的语言训练形式。作为一种考查形式,它在各式各样的考试中可谓是“保留节目”。而仿写几乎涉及语言运用的全部要求――规范、简明、

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学生不愿写作文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于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性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展求提高。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前,小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了小学生写作语言的匮乏,表达的欠缺,以致出现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和“有话说不出”的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思考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几点思考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小学生畏惧作文,把作文当做思想包袱,生长在农村的小学生更认为写好作文“难于上青天”。然而,面对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知识不能仅限于作文课上,要重视学生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材料。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一些指导农村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才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和抄袭的弊端。 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二、积累素材,丰富写作 1、从大自然中积累写作素材。观察就是汲取生活的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必须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激发起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也就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我结合习作训练,经常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去观察自然,认识生活。如指导学生写《春天的景色》一文时,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我和学生一起来到校园,收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校园景物的特点。接着,走出校园,来到田野,去“找春天”,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用心去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再写下来。有的学生说“我看见柳树发新芽了,闻到了泥土的芳香”;有的说“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伸伸腰,摆摆手,好像在随风跳舞”等。这些话语来自这帮农村学生对自然的真实感受,是大自然给了他们表达的情感。 因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学生与生活的沟通时,他们有了习作的欲望,他们笔下的生活也就会因此而有了灵性。 2、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1)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多读书,读各种有益的书,通过广泛阅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2458037.html,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者:夏海云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10期 摘要:现在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其次说明了当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习作;能力;提高;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0C-0055-02 作文一直都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难题,而教师往往也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因为困难会选择放弃。但作文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使他们寻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 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写作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往往最发愁的就是写作,很多学生并不能明白写作的意义,因而对协作学习上升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大。 学生想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就必须通过不断的阅读,去吸收和储备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文化素养,让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发展,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未来的生活中会不断激励学生大步向前努力,因此,学生通过提高习作能力,可培养清晰的思维模式,迅速组织语言,学会准确表达。 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文题目的理解不足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作文题目,只有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而不少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是大致略过,并没有深刻研究文章题目的含义,部分学生甚至只是看了题目,连要求都不看,就开始写文章了,这就会导致文章与题目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学生即使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但该篇作文与题目要求不符,仍然无法得到好的分数,并且学生不经过仔细思考便开始写作,同样也无法写出更有层次的文章。 (二)作文不够真实

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标签: 杂谈 我们认为,阅读和写作,就像一对亲兄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必然会对他的写作有直接的帮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连基本阅读能力都没有的学生,他的作文能写得好。 因此,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最终可以通过其写作水平来检验。从这个意义说,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有好多老师都说自己班级的孩子语文阅读能力差,特别说是,孩子们在考试时,阅读题扣分严重,直接影响了语文学科的考试成绩。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我曾经在期末考试后对每个年级的一个班级的期末考试卷做过抽查统计。还真是发现,相当多的孩子对于一些阅读题感到无处下手。总之,什么样的问题都有。结果丢失了很多的分。统计结果,阅读题答得比较好的同学寥寥无几,不丢分的太少了,可见,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更应该找出解决的办法。 说到孩子们在语文考试时阅读题容易扣分这个问题,我认为,其中既有学生本身阅读能力(含分析判断能力)问题,也有答题的技巧问题,而这两种能力又不是靠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它需要经过一段专业而系统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们学语文,除了接受课本里的人文教育、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接受思想感情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或叫语言表达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考衡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的重要试金石。 孩子们阅读能力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根据孩子们目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