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

1.如图所示,四轮马达纳米车是用纳米技术制造的一种新型药物输送系统,它可以在血管

中穿行而不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下列情况中可以把纳米车看作质点的是( )

A. 研究纳米车的组成时

B. 研究纳米车运动的快慢时

C. 研究纳米车如何治疗疾病时

D. 研究纳米车马达的工作时

2.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

C. 质点在1s末速度为2.5m/s

D. 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为2m

3.如图所示,轻轩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的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

滑斜面上.若杆与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θ.

且θ+β<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缓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及轻杆受力T和地面的支持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FN逐渐减小

B. 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

C. 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增大

D. 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B,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μ相同,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向上推物体A使两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B对A的压力平行于斜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减小A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不变

B. 只减小B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会增大

C. 只减小斜面间的倾角,B对A的压力大小减小

D. 只减小两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B对A的压力不变

5.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传送带以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速度保持不变,

传送带左右两端各有一个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和传送带相连(紧靠但不接触)。现有一物块在右端水平面上以速度v2向左运动,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可能的是

( )

A. B.

C. D.

6.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

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

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

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 152kL

B. 223kL

C. kL

D. 2kL

7.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

的摩擦力Ff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改用

F=30N的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2,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 )

A. 22s

B. 1s

C. 2s

D. 3s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8.如图所示,xpy为直角支架,杆xp、绳ao均水平,绳b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如果在

竖直平面内使支架沿顺时针缓慢转动至杆yp水平,始终保持ao、bo两绳间的夹角120°不变.在转动过程中,设绳ao的拉力Fa、绳bo的拉力Fb,则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a先减小后增大

B. Fa先增大后减小

C. Fb逐渐减小

D. Fb最终变为零

9.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两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传送带对物块A、B的摩擦力都沿传送带向上

D. 物块A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小于物块B下滑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

1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

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5

B. 10

C. 16

D. 20

11.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形状大小均相同,将它们通过轻绳和光滑定滑轮连接,如图甲

所示,绳子在各处均平行于倾角为α的斜面,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不考虑M、m与斜面之间的摩擦。若互换两物块位置,按图乙放置,然后释放M,斜面仍保持静止。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的拉力等于Mg

B. 轻绳的拉力等于mg

C. M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sinα)g

D. M运动加速度大小为M-mMg

12.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

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2M+m)g

B.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2m)g

C. 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μgd,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 当F=μ(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桌面边缘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A;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

代表符号L0 LA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4.35 27.35 29.34 31.31 33.40 35.35 37.4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 。

(2)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 的

差值(填“L0”或“LA”)。

(3)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 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 g(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4.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

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E.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

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如图3,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

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

A.2tanθ

B.2tanθ

C.2k

D.1k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5.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

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

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

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求:

(1)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大小;

(2)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m的A、B两个小球均以v0=10m/s向右运动,

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m/s2.

求:

(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是多少;

(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

17.如图所示,一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且以v1=2m/s的速

度沿顺时针方向传动。一小物块以v2=4m/s速度从底端滑上传送

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5,传送带长L=2m。

(1)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上滑行的时间;

(2)小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3)小物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

18.如图甲所示,长为L=4.5m的木板M放在水平地而上,质量为m=l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

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开始时两者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M上,通过传感器测m、M两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M的质量及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开始时对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F=29N,且给m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4m/s,求

t=2s时m到M右端的距离。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一物理

期初试卷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研究纳米车的组成时,涉及车的形状与大小,所以是不可以将纳米车看做质点的,故A错误;

B、研究纳米车运动的快慢时,纳米车的形状与大小能忽略不计,能看做质点,故B正确;

C、纳米车如何治疗疾病时,要考虑车的动作,不能用质点代替,故C错误;

D、研究纳米车马达的工作时,马达是旋转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看物体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形状大小能不能忽略.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即看物体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

2.【答案】D

【解析】解:AB、根据图象可知,纵轴截距为0.5,直线斜率为0.5,因此直线方程可表示为:xt=0.5t+0.5(m/s),变形得x=0.5t2+0.5t,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2对比可知,v0=0.5m/s,a=1m/s2,所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故AB错误;

C、根据速度-时间的关系可得质点在1s末速度为:v=v0+at=(0.5+1×1)m/s=1.5m/s,故C错误;

D、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为x=vt+12at2=(1.5×1+12×1×12)m=2m,故D正确。

故选:D。

先使用数学方法,写出图象的直线方程,再将方程整理成标准的运动学方程,与位移-时间公式进行对比,即可得到初速度和加速度,进而按照运动学规律求出其他选项的值。

本题考查运动学的图象问题,在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图象时,切莫想当然,要注意xt-t图象不能等同于v-t图象,要使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避免误判。

3.【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出支持力和杆的弹力的表达式;再对斜面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地面支持力和推力的表达式,最后分析讨论.

本题关键是先对小球受力分析,再对斜面体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运用合成法列式求解出各个力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

【解答】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和杆的支持力T,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sinβ=Tsinα=mgsin(α+β)

解得

N=sinβsin(α+β)mg=mgsinα?cotβ+cosα

T=sinαsin(α+β)mg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到推力F、重力Mg、支持力FN和压力N,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sinα=F

Mg+Ncosα=FN

解得

F=Nsinα=sinαsinα?cotβ+cosαmg=mgcotβ+cotαmg

FN=Mg+Ncosα=Mg+mgtanα?cotβ+1

故随着β的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F增大,FN增大;

故选C.

4.【答案】D

【解析】解: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A+mB)gsin θ-μ(mA+mB)gcosθmA+mB=FmA+mB-gsinθ-μgcosθ,

设A和B之间的弹力为N,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Bgsinθ-μmBgcosθ=mBa,

解得:N=mBFmA+mB,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压力:N'=N=mBFmA+mB;

A、只减小A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N'=mBFmA+mB变大,故A错误;

B、只减小B的质量,B对A的压力大小:N'=mBFmA+mB=F1+mAmB变小,故B错误;

C、只减小斜面的倾角,B对A的压力大小N'=mBFmA+mB不变,故C错误;

D、只减小两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B对A的压力大小N'=mBFmA+mB不变,故D正确。故选:D。

以两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以B为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B与A间的作用力,然后根据该作用力的表达式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判断B对A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求出B对A

的压力表达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

5.【答案】C

【解析】解:设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μmgm=μg保持不变;

①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零时物块仍然在传送带上,然后物块反向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v1>v2,物块向右运动时会一直加速,当速度大小增大到等于v2时,物体恰好离开传送带,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v'2=v2;

如果v1≤v2,物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增大到等于传送带速度时,物体还在传送带上,之后不受摩擦力,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v'2=v1;

②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时速度不为零,物块离开传送带后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物块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一定小于v2,故A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一种情况,物块速度减至零时仍然在传送带上,然后反向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1与v2的大小关系分析答题;第二种情况,物块在传送带

上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从传送带左侧离开传送带。

本题关键是对于物体的可能运动过程分析,物体可能向右一直加速,也有可能先加速后匀速运动。也有可能直接向左滑出传送带,注意对称性的运用。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胡克定律知,每根橡皮条的弹力为:

F=k(1.5L-L)=0.5kL。

设此时两根橡皮条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知:cosθ

2=(1.5L)2-(0.5L)21.5L=22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弹

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F合=2Fcosθ2=2×0.5kl×223=223kL,故B正确,ACD错

误。故选:B。

当橡皮条的长度最大时,橡皮条的弹力最大,两个弹力的夹角最小,则两弹力的合力最大,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函数求出最大弹力。

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与力的合成的综合,对几何知识的应用要求较高。

7.【答案】A

【解析】解: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平拉力F小于2N时,小物块与长木板逐间的摩擦力等于0,小物块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等于0,小物块的加速度等于0,此时木板也处于静止状态;当F大于2N后,二者一起做加速运动,所以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f地面=2N;

当F大于14N后,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小物块的加速度不变,而随F的增大,木板的加速度一定还会增大,所以当F=14N时,二者恰好要发生相对运动,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f小物块=4N

用F=30N的水平拉力拉长木板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小物块:Ff小物块=ma小物块

对长木板:F-Ff小物块-Ff地面=Ma长木板

代入数据解得:a小物块=4m/s2,a长木板=12m/s2,

设经过时间t小物块从长木板上滑落,长木板的长度:L=2.0m

小物块的位移:x小物块=12a小物块t2

长木板的位移:x长木板=12a长木板t2

小物块从长木板上滑落是:x长木板-x小物块=L

代入数据得:t=22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图乙所示图象分析清楚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运动过程,求出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的滑行时间。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与图乙所示图象分析清楚长木板与小物块的运动过程,求出长木板与地面间、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

8.【答案】BCD

【解析】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绳ao的拉力Fa、绳bo的拉力Fb,作出Fa、Fb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此合力保

持不变.在转动过程中,作出四个不同位置力的合成图

如图,由图看出,Fa先增大后减小,Fb逐渐减小,Fb

最终变为零.故A错误,BCD正确.

故选:BCD.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两个绳拉力

的合力,此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知两个

绳拉力的合力保持不变,作出三个不同位置力的合成

图,由图分析Fa、Fb的变化情况.

本题运用图解法研究动态变化问题,也可以采用函数法,得到两个拉力与转动角度的关系,再分析其变化情况.

9.【答案】BCD

【解析】解:ABC、AB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两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大小也相等,故两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滑到底端时位移大小相

同,故时间相同,故A错误,BC正确;

D、划痕长度由相对位移决定,A物体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划痕较少,故D正确;

故选:BCD。

AB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两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均沿斜面向上,大小也相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

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AB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降低了本题的难度,若没有这一条件,同学可思考一下会怎样

10.【答案】ABD

【解析】解:设P、Q两边的车厢数为x和y,

当机车在东边拉时,以Q西边的车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ym?a,

当机车在西边拉时,以P东边的车厢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m?23a,

根据以上两式可得:y=23x

车厢总数:n=x+y=53x,其中x为正整数,

总的车厢的数目可能是5、10、15、20、25……,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根据题意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求出车厢的节数。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关键的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P、Q两边车厢节数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答题。

11.【答案】BCD

【解析】解:

第一次放置时M静止,则:

Mgsinα=mg,

第二次放置时候,由牛顿第二定律:

Mg-mgsinα=(M+m)a,

联立解得:

a=(1-sinα)g=M-mMg。

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

T-mgsinα=ma,

解得:

T=mg,

故A错误,B正确,C正确,D正确。

故选:BCD。

由第一次放置M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可得M和m的质量关系,进而可求第二次放置M的加速度,轻绳的拉力。

该题的关键是用好牛顿第二定律,对给定的情形分别列方程,同时注意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应用。

12.【答案】AC

【解析】解:A、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的摩擦力:f=μ(M+m)g+μMg=μ(2M+m)g,故A正确。

B、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砝码:μMg=Ma1,

对纸板:F-μMg-μ(M+m)g=ma2,

纸板相对砝码运动需要满足:a2>a1,

解得:F>2μ(M+m)g,故B错误。

C、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μgd,砝码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小于(μgd)22a=μgd2μ

g=d2,

纸板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小于(μgd)22a'=μgd2μg=d2,则总位移小于d,不会从桌面掉下,故C正确。

D、当F=μ(2M+3m)g=2μ(M+1.5m)g时,砝码相对纸板滑动,砝码未脱离纸板时的加速度a1=μg,纸板的加速度:a2=F-μ(M+m)g-μMgm=2μg,根据12a2t2-12a1t2=d,解得:t=2dμg,则此时砝码的速度v=a1t=2μgd,砝码脱离纸板后做匀减速运动,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μg,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x=v22a'=(2μgd)22μg=d,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2a1t2=12×μg×(2dμg)2=d,则砝码会离开桌面边缘,故D错误。

故选:AC。

应用摩擦力公式求出纸板与砝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然后求出摩擦力大小.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要使纸板相对于砝码运动,纸板的加速度应大于砝码的加速度,然后求出拉力的最小值.当F=μ(2M+3m)g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出砝码和纸板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分离时砝码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砝码速度减为零的位置,从而判断出砝码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求拉力大小,应用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大小,知道拉动物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3.【答案】L5 LA 4.9 15

【解析】解:(1)由表格中的测量数据的单位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故L?5的数值记录不规范;

(2)由于m-x图象过坐标原点,横轴是弹簧挂砝码后弹簧长度与弹簧挂砝码盘时弹簧长度差,所以横轴是弹簧长度与LA的差值;

(3)图象的斜率与该地重力加速度的乘积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mg△x=60×10-3×9.812×10-2N/m=4.9 N/m

根据表中的数据和胡克定律得mg=k(LA-L0),LA=27.34cm=0.2734m,L0=24.35cm=0.2435m,代入数据,解得m=0.015kg=15g。

故答案为:(1)L5; (2)LA;(3)4.9,15。

(1)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即可明确记录不规范的数据;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后读出弹簧长度;把砝码盘挂在弹簧下面,记下此时弹簧长度;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弹簧的伸长量为放砝码后弹簧长度和挂砝码盘时的长度差;

(3)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进行求解即可劲度系数,再根据胡克定律即可确定砝码盘的质量。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利用图象法分析测量数据求解可以减少误差。

14.【答案】BCE 0.48 C

【解析】解:(1)AD、由实验原理图可以看出,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到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故不需要测砂和砂桶的质量,也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故AD均错误;

B、为保证绳上拉力提供合外力,必须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正确;

E、为了多测几组数据,需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多做几次实验,故E正确。

故选:BCE

(2)由题意知,相邻计数点的间隔为T=0.02×5 s=0.1 s,把纸带分成两段,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x36-x03(3T)2=(2.8+3.3+3.8)-(1.4+1.9+2.3)(3×0.1)2×10-2m/s2

=0.48 m/s2;

(3)由题图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2F=M?a,得a=2M?F,则图象斜率k=2M,得小车的质量M=2k,故A、B、D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1)BCE;(2)0.48;(3)2k

(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去判断正误;

(2)根据逐差法求得加速度;

(3)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

15.【答案】解:(1)设下面两个弹簧的弹力均为F,对下

端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2Fsin60°=mg

解得:F=33mg;

(2)对左侧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两根弹簧

的弹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cos60°=kx

解得:x=36kmg。

答:(1)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3mg;

(2)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kmg。

【解析】(1)对下端的小球进行受力分,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弹簧弹力大小;

(2)对左侧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关键是能够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然后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

16.【答案】解:(1)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1时间B球再滑上斜坡,则有:

t1=Lv0=1010s=1s

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为:

a=gsinθ=10×12m/s2=5m/s2。

设此时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则有:

x=v0t1-12at12=10×1-12×5×1m=7.5m。

(2)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球速度为:

v1=v0-at1=10-5×1m/s=5m/s。

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相同,以A为参考系,B相对于A以v=v0-v1=10-5m/s=5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时间t2它们相遇,有:

t2=xv=7.55s=1.5s,

则相遇时间为:t=t1+t2=1+1.5s=2.5s。

答:(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是7.5m;

(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2.5s时间两球相遇。

【解析】(1)根据位移公式求出B球刚滑上斜坡时A球滑上斜坡的时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A上滑的位移,从而得出A、B两球的距离。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球滑上斜坡时A球的速度,得出B相对A的速度,结合位移公式求出相遇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对于第二问,运用相对速度求解比较简捷。

17.【答案】解:(1)小物块在开始时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1

代入数据解得:a1=8m/s2

减速到传送带速度时所需时间为:t1=v2-v1a1=0.25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1=v2+v12t1=0.75m

此后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块的速度,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有:

mgsinθ-μmgcosθ=ma2

代入数据解得:a2=2m/s2

减速到零所需时间为:t2=v1a2=1s

故有:t=t1+t2=1.25s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x2=12v1t2=1m;

(2)物体下滑的位移为:x=x1+x2=1.75m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v2=2a2x

解得:v=7m/s;

(3)上滑过程中,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相对位移△x1=x1-v1t1=0.25m

当物体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的位移为:x=v1t2=2m

相对位移△x2=x-x2=1m

小物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x=△x2=1m。

答:(1)小物块沿传送带向上滑行的时间为1.25s;

(2)小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7m/s;

(3)小物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为1m。

【解析】(1)起先物块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至和传送带一致时摩擦力改变方向,此时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物块将在合力作用下做继续减速运动,分别求出两次减速运动物块运动的时间即可;

(2)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得两次上升的位移,下滑时,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得速度;

(3)分别求出上升过程中两个阶段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由此分析小物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

本题抓住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由于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大小的不同,两种减速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加速度不同,要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注意计算“小物块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时重叠部分不能重复计算。

18.【答案】解:(1)F大于25N后,M、m相对滑动,m的加速度为a1=4m/s2.对A,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得

μ1mg=ma1。

可得μ1=0.4

(2)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1mg-μ2(m+M)g=Ma2,

乙图知:1M=14,-μ1mg-μ2(m+M)gM=-94,

联立解得:M=4kg,μ2=0.1;

(3)给m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4m/s时,m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4m/s2,方向水平向左,设m运动t1时间速度减为零,则:t1=v0a1=1s,

位移:x1=v0t1-12a1t12=2m,

M的加速度大小:a2=F-μ1mg-μ2(M+m)gM+m,方向向左,

解得a2=5m/s2。

M的位移大小:x2=12a2t12=12×5×12=2.5m,

此时M的速度:v2=a2t1=5×1=5m/s,

由于:x1+x2=2+2.5=4.5m=L,

即此时m运动到M的右端,当M继续运动时,m从M的右端竖直掉落,掉落后m静止;

设m从M上掉下来后M的加速度天小为a3,对M由生顿第二定律:F-μ2Mg=Ma3,

可得:a3=254m/s2,

在t=2s时m与M右端的距离:x3=v1(t-t1)+12a3(t-t1)2

代入数据可得:x3=8.125m

答:(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

(2)M的质量是4kg,它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1;

(3)t=2s时m到M右端的距离是8.125m。

【解析】(1)F大于25N后,M、m相对滑动,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求得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F在0-25N内,M、m相对静止,对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求得M的质量以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F=29N,M、m相对滑动,物块A恰好滑到木板B的右端时两者位移之和等于L.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公式解答。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一上期第三次定时练习 物理试题卷2014.12 物理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理学史是物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落体运动”、“运动与力的关系”等问题中所犯的错误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单纯依靠“观察”和“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 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丰富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笛卡尔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D.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其方向由质点的运动路径决定B.路程即位移的大小,是标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D.同一运动过程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向东,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能向西 C.物体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由此可知,加速度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抛出去的物体,脱手后能继续向远处运动靠的是惯性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的惯性大 D.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5.将甲、乙两物体从地面上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而甲的初速度是乙初速度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是乙加速度的一半B.甲上升的最大高度是乙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C.甲上升时间是乙上升时间的一半D.不管是否有空气阻力,甲上升和下降过程所用

专题34 正态分布(原卷版)

专题 34 正态分布 一、单选题 1.(2020·山西应县一中高二期中(理))如果随机变量()41X N ,,则()2P X ≤等于( ) (注:()220.9544P X μσμσ-<≤+=) A .0.210 B .0.0228 C .0.0456 D .0.0215 2.(2020·宜昌天问教育集团高二期末)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1,)N σ,若(2)0.8P ξ<=,则 (01)P ξ<<的值为( ) A .0.2 B .0.3 C .0.4 D .0.6 3.(2020·辽宁沈阳 高二期中)已知两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2 2 2,1,22i i x i i x e x R i μσ?πσ-- =∈=的图象 如图所示,则( ) A .1212,μμσσ<< B .1212,μμσσ>> C .1212,μμσσ<> D .1212,μμσσ>> 4.(2020·通榆县第一中学校高二期末(理))若随机变量( )2 3X N σ ~,且()50.2P X ≥=,则 ()15P X <<=( ) A .0.6 B .0.5 C .0.4 D .0.3 5.(2020·湖北郧阳 高二月考)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4,3N ,若()()232P a P a ξξ<-=>+,则a 的值为( ) A . 7 3 B . 53 C .5 D .3 6.(2020·福建高三其他(理))已知随机变量()~2,1X N ,其正态分布密度曲线如图所示,若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取自黑色区域的概率为( )

附:若随机变量( )2 ~,N ξμσ ,则()0.6826P μσξμσ-≤≤+=,()220.9544P μσξμσ-≤≤+=. A .0.1359 B .0.6587 C .0.7282 D .0.8641 7.(2020·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三其他)如图是当σ取三个不同值1σ,2σ,3σ时的三种正态曲线,那么1σ, 2σ,3σ的大小关系是( ) A .1320σσσ>>> B .1320σσσ<<< C .1230σσσ>>> D .1230σσσ<<< 8.(2020·全国高三其他(理))某校高二学生在一次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数学模拟测试中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2 74,7 N ,若该校高二学生有1000人参加这次测试,则估计其中成绩少于60分的人数约为( ) 参考数据:若随机变量Z 服从正态分布( )2 ,N μσ ,则()0.6826P Z μσμσ-<<+=, ()220.9544P Z μσμσ-<<+=,()330.9974P Z μσμσ-<<+=. A .23 B .28 C .68 D .95 二、多选题 9.(2020·江苏常州 高二期末)已知在某市的一次学情检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X 服从正态分布N (105,100),其中90分为及格线,120分为优秀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附: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μ,2σ),则P (μσξμσ-<<+)=0.6826,P (22μσξμσ-<<+)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 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江西江西省景德镇一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 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D.A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2.如图甲、乙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3.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B.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C.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D.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 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3 mg和 3 mg μB. 1 2 mg和3mg C.1 2 mg和 1 2 mg μD.3mg和 1 2 mg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 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 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 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 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8.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A. () 2f M m M + B. () 2f m M m + C. () () 2f M m M m g M + -+D. () () 2f m M M m g m + -+ 9.如下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卷 2017.5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B. 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 C. 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 D. 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是矢量: 力大,冲量不一定大,A错误;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不为零,B错误;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C正确;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冲量大小一样,但方向不一定一样,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冲量的概念与理解。 2. 一位母亲与六岁的女儿乐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爬相同的楼梯,女儿体重小,克服重力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母亲体重大,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若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女儿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若母亲比女儿先到达,母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爬相同的楼梯,将自己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母亲和女儿的体重关系,利用功的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母亲和女儿做功时间多少,利用功率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功率的关系. 由题知,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母亲的体重大于女儿的体重,即,爬楼做功 ,母亲爬楼做功大于女儿爬楼做功,即,故AB正确;母亲爬楼做功多,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无法判断谁的功率大,故C错误;母亲爬楼做功

多,母亲比女儿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可知母亲做功功率大,故D正确. 3.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软绳悬于O点,若将其下端向上提起使其对折,则软绳重力势能变化为( ) A. mgl B. mgl C. mgl D. mgl 【答案】D 【解析】将绳子下端向上提起使绳对折,上部分不动,下部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为,下部分的重力为,根据功能关系得知,重力势能变化为 ,D正确. 4. 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A. 0.25倍 B. 0.5倍 C. 2倍 D. 4倍... 【答案】C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宇航员的质量为m,可知地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该星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故C正确. 5. 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L,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 k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2E k B.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4E k C.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2p D.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4p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结合分析.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根据动量定理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 一 数 学 第Ⅰ卷 客观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设集合{08}U x N x =∈<≤,{1,2,3,4,5}S =,{3,5,7}T =,则()U S C T = ( ) A .{1,2,4} B .{1,2,3,4,5,7} C .{1,2} D .{1,2,4,5,6,8} 2. 三个数20.3,2log 0.3,0.32的大小顺序是( ) A. 2log 0.3<0.32<20.3 B. 20.3<2log 0.3<0.32 C. 2log 0.3<20.3<0.32 D. 20.3<0.32<2log 0.3 3. 已知幂函数()f x x α=(α为常数)的图象过1(2,)2,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0-∞ B .(),-∞+∞ C .()(),00,-∞+∞ D . ()(),0,0,-∞+∞ 4.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是( ) A. y = B. 21y x =+ C. 21y x x =++ D. 2 1y x = 5. 设0x 是方程ln 4x x +=的解,则0x 属于区间( ) A. ()0,1 B. ()1,2 C. ()2,3 D. ()3,4 6.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2,4-,则()()()g x f x f x =+-的定义域是( ) A .[]4,4- B. []2,2- C. []4,2-- D. []2,4 7.已知函数2 23y x x =-+在区间[]0,m 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2 C .[]1,2 D .(],2-∞

2020第一学期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必修一

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2、火车在平坦的大草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后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 A. 两边的树木 B. 铁轨 C. 大平原 D. 火车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 B. 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 C. 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 D. 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 4、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9m/s B. 9.6m/s C. 10m/s D. 10.2m/s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高度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C. 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在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6、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 1、F 2 和摩 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F 2 =2N,若撤去F 1 ,则物块受到的摩擦

2020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哥白尼提出,行星和太阳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人们称其为“笔尖下发现 的行星” C. 开普勒研究牛顿的行星观测记录后,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 圆 D. 牛顿得出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并进一步测得引力常量G 2.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B.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C.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 在地面上方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小于零 3.当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量不变 B. 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 D. 加速度不变 4.鸡蛋从桌上掉下,下落相同距离掉在地毯上比掉在水泥地上安全(均不考虑反弹), 这是由于() A. 鸡蛋掉在地毯上的动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B. 鸡蛋掉在地毯上动量的变化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C. 鸡蛋掉在地毯上受到的冲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D. 鸡蛋掉在地毯上受到的冲击力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5.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将手中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以上抛、下抛、平抛三种不同的 方式抛出() A.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B. 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不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时动能相同 D. 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6.A,B两球质量均为m=1kg,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并发生正碰,A 球碰前动量为4kg?m/s,B球碰前动量为2kg?m/s,碰后两球粘在一起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A. 碰撞前、后AB系统动量不守恒 B. A、B两球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1m/s C. 碰撞过程中A球对B球的冲量为-3N?s D. 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量为-1kg?m/s 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MN固定在水平面上,轨道直径为d并与地面垂直。两个完 全相同的A,B小球以不同初速度,从轨道下端M点进入轨道,均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A小球沿轨道下端M点滑出,B小球恰好运动到N点,并从轨道上端N点水平飞出并落到水平地面静止(不考虑反弹),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两小球静止时与M点水平距离之比x A:x B=()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7月5日10:20—12:10】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物理试题共 4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1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有关实际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 B .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曲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 C .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 D .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物体动量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 D .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 3.电场中有一点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放在P 点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 点无试探电荷,则P 点的场强为零 C .P 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D .P 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所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在时间t 内施以水平恒力F 去推它,物体始终未动,那么在t 时间内推力F 的冲量为 A .0 B .mgt C .Ft D .无法计算 5.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 、b 、c 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 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 的加速度大小 B .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 C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 的周期大于24h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面时,其速度 大小为34 v 0。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 A .725mg B .34mg C .316mg D .716 mg 7.一质量为m 的汽车原来在平直路面上以速度v 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从某时刻开始,司机突然加大油门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升至某个值并保持不变,结果汽车在速度到达2v 之后又开始匀速行驶。若汽车行驶过程所受路面阻力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英语月考试题及答案-朔州市应县一中-2014学年高一第六次月考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 高一第六次月考 英语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节(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A. Cloudy, B. Rainy. C. Windy. 2.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Take a test. B. See a movie. C. Attend a class. 3. When did the film begin? A. At 7: 30. B. At 8: 00. C. At 8: 30.. 4. In what competition did Julie win first prize? A .Dancing competition. B. Diving competition. C. Driving competition. 5.What program does the man like most? A.History. B. News. C. Sports.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at did the two speakers take part in? A. A meeting. B. A party. C.A club. 7. How will the woman go home?. A. She will ride her bike. B. The man will give her a ride. C. Her husband will drive her hom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8. Why does the man make the phone call? A. To buy a table. B. To sell a table. C. To reserve a table. 9. At what time does Mr. Miller want to go at first? A. 7: 30. B. 8:00. C. 8: 30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三个小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planning to do? A. Go shopping. B. See a movie. C. Have a picnic. 11. What color shoes is the man wearing? A. white, B. Black. C. Gray. 12.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doesn’t really want to go out. B. The woman can’t decide what to wear. C. The man has got a col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6四个小题。 13. Why did the boss shout at the man?

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数学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A版

第I 卷 客观卷(共36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设集合}11|{<<-=x x A ,集合}20|{<<=x x B ,则B A ?等于( ) A. }01|{<<-x x B. }10|{<--x f x f B. 0)()(<--x f x f C. 0)()(=-+x f x f D. 0)()(≥-?x f x f 5. 问题(1)某社区有400户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有25户,中等收入家庭有280户,低收入家庭有95户,为了了解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问题(2)从10名职工中抽取3名参加座谈会。I 简单随机抽样法;II 系统抽样法;III 分层抽样法。以上问题与抽样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 A. (1)III ,(2)I B. (1)I ,(2)II C. (1)II ,( 2)III D. (1)III ,(2)II 6. 设25a b m ==,且 11 2a b +=,则m = ( ) 7. 若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31, 2?? - ??? ,则函数2(log )f x 的定义域为( ) A. 1,162?? ??? B. 1,162?????? C. 12? ? D. 12 ??? 8. 将数30012)4(转化为十进制数为( ) A. 524 B. 774 C. 256 D. 260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 .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D .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公式a =Δv Δt 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 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 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 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3.一个向正东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 内发生的位移为8 m ,在第4 s 内发生的位移为5 m ,则关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小为3 m/s 2 ,方向为正东方向 B .大小为3 m/s 2,方向为正西方向 C .大小为1.5 m/s 2,方向为正东方向 D .大小为1.5 m/s 2,方向为正西方向 4.一辆汽车,以速度为v 0=12 m/s 的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6 m/s 2 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3 s 内的位移为 ( ). A .9 m B .12 m C .21 m D .8 m 5.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 .0~t 1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 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 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6.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B .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m C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 理 试 题 卷 2017.5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B. 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 C. 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 D. 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是矢量: 力大,冲量不一定大,A 错误;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不为零,B 错误;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C 正确;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冲量大小一样,但方向不一定一样,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冲量的概念与理解. 2.一位母亲与六岁的女儿乐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爬相同的楼梯,女儿体重小,克服重力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母亲体重大,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若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女儿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若母亲比女儿先到达,母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爬相同的楼梯,将自己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母亲和女儿的体重关系,利用功的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母亲和女儿做功时间多少,利用功率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功率的关系. 由题知,爬相同的楼梯,h 相同,母亲的体重1G 大于女儿的体重2G ,即12G G >,爬楼做功W Gh =,母亲爬楼做功1W 大于女儿爬楼做功2W ,即12W W >,故AB 正确;母亲爬楼做功多,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W P t = 无法判断谁的功率大,故C 错误;母亲爬楼做功多,母亲比女儿先到达,做功时

2020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生物》1专题突破练 专题练13

专题练13种群与群落 建议用时:40分钟分值:90分 答案链接P9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江西上饶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 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2.(2019山西应县一中期末考试,22)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的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3.(2019湖北恩施州高三2月质检,4)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 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C.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样土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 D.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4.(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5)已知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害性杂草。为减少三裂叶豚草的危害,某示范区选取紫穗槐等经济作物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增长,结果三裂叶豚草的数量迅速下降,下图是该示范区部分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无紫穗槐等经济作物的竞争,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很可能是曲线Ⅰ,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样方法 B.三裂叶豚草在该区的数量增长最终可能为曲线Ⅱ,紫穗槐等发挥了重要的限制作用C.若曲线Ⅱ的Oe段代表紫穗槐的数量变化,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般应在b点砍伐 D.若想预测三裂叶豚草的数量变化趋势,应调查分析该时期其种群的年龄组成来判断5.(2019吉林集安一中期末,17)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 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6.(2019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期末考试,6)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m3的比值为1 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 A.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 B.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 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 7.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下)3月份月考(网上)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一(下)3月份月考(网上)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诸侯争霸2.《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3.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大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C.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D.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4.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适应了军务需要 5.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愤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讽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完整版)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高考)

秘密★启用前 20XX年重庆一中高20XX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卷2013.5 物理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体做下列几种运动,其中一定符合机械能守恒的运动是( ) A.自由落体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不一定有加速度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 C.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 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然可以做曲线运动 3.质量为60kg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 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 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 ) A.600 N B.2400 N C.3000 N D.3600 N 4(原创).一辆开往雅安地震灾区满载新鲜苹果的货车以恒定速率通过某转盘,角速度为ω,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苹果质量为m,它到转盘中心的距离为R,则其他苹果对该苹果的作用力为( ) A.mg B.mω2R C.m2g2+m2ω4R2 D.m2g2-m2ω4R2 5.“奋进”号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派帕在一次太空行走时丢失了一个工具包,关于工具包丢失的原因可能是( ) A.宇航员松开了拿工具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工具包“掉”了下去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具有()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储存核酸的场所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 2. 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 B 个体种群群落 C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 组织系统器官

A.A B.B C.C D.D 3.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气孔的图像,要把左图转为右图,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装片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⑤D.③②①⑤ 4. 黑藻(被子植物)和蓝细菌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的根本区别主要是 A.是否有DNA B.是否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是否有细胞膜 D.是否有核糖体 5. 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含量最高B.含量最稳定 C.分布最广泛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6.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

7.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②糖原③胰岛素④淀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之一,是利用驴皮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呈暗红的凝胶状,对于贫血、营养不良等有明显的疗效,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驴胶能用于治疗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是因为驴胶中含有Fe、Zn、Ca等微量元素,并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 B.驴皮熬制出来的驴胶呈凝胶状,说明驴皮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驴的遗传物质是DNA,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D.驴皮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由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通过对双缩脲试剂B液进行稀释可获得斐林试剂乙液 C.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某些染色剂进入细胞 D.脂肪鉴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 10. 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①氨基酸分子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链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A.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⑥一⑤B.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 C.②一①一③一⑤一④一⑥D.②一①一⑥一③一④一⑤ 11. 组成肽键中的C和O的比例是() A.1:2B.1:1C.2:1D.1:3 12. 血红蛋白、胰岛素、淀粉酶、抗体等在生物体中的功能依次是 A.免疫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催化功能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大同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阶段考试(10月) 政治 命题教师寇建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作为低成本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的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某校学生小张就是一位“换客”。他将自己的闲置物品信息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②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③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④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下表为2012年至2014年的某些日期的A国货币与B国货币的汇率情况,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国商品出口到B国的竞争力下降②A国货币兑换B国货币的汇率下降 ③A国居民到B国旅游购物成本降低④A国对B国劳务输出的劳动收益会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 美联储决定,2011年6月底以前,通过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增加货币供给,以进 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这一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有() ①我国对美国的债权贬值,外汇资产缩水 ②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加剧国际投机资本涌入 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我国物价上涨压力 ④我国出口美国商品的竞争力增强,外汇收入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采取了包括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紧缩政府财政等在内 的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力阻债务危机多米诺骨牌式蔓延,但效果并不理想,危机仍在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我国来自欧元区的外需减少-对欧出口放缓-影响经济增长 ②欧元对人民币贬值-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对欧出口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③欧元区财政支出减少-居民福利降低-消费能力下降-中国对欧贸易额减少 ④欧元区货币发行量增加-欧元升值-人民币汇率跌落-中国进口贸易增加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重庆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秘密★启用前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上期半期考试 物 理 试 题 卷 2018.12 物理试题共5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答案涂黑. 3.答题卷上,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6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9-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选对未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B. 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D. 力学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力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 ,这段时间内 A. 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 B. 加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 C. 末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 D. 它在2 t 时刻的速度越大,它通过的位移越大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小孩未推动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小于箱子推小孩的力 B. 甲图中小孩未推动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 擦力 C. 乙图中小孩推动了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摩 擦力 D. 乙图中小孩推动了箱子是因为小孩推箱子的时间大于箱子推小孩的 时间 4.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物体没有惯性 D.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5.下列图像中可以判断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