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读《教学设计》第四章第67页至112页有感

教育管理高禹

此书已借来许久,这是一本我感兴趣的书,但是最近才开始翻看,才看了我最感兴趣的章节。我才发现,之前我所认为的教学设计是如此的浅显,我之前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我单从标题上看,认为这是一本教方法的书,但读过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富含大学问的书,这也更加强了我要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的想法,想来如果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对于我在一线教学的思路和做法、乃至效果都会有很大提升。

这里我读的是第四章,关于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一章,和我平时的做事风格有关,我喜欢直奔主题,但也习惯于谋定而后动。这一章恰恰开始步入教学设计的实质阶段,真正开始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前期,了解一些情况,分析一些问题,是搞好教学设计的起点。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理想的实施方案。在教学设计之初,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

需要分析的问题很多,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书中这部分里,主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习需要的分析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起点。那什么是学习需要呢?是指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指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学习需要的分析是一个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因此,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首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透彻了解,充分围绕着我的教学目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我的学生达到期望水平。而每一阶段,我应该认真思考,(1)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2)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3)我用的教学媒介(传送信息方式)是否得当;(4)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学生学习更易获得成功;(5)所教授的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是否容易接受;(6)对于我的学生起点分析是否正确。这样反复思考,一定能让我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成效。

二、学习内容的分析

学习需要的分析,查明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学设计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接下来需要分析和确定学习者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其实这也是对于教学目标的一个分析,因为新课改之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也分为:知识目标(Knowledge Objectives)、能力目标(Skill Objectives)以及态度目标(Emotional Objectives)。书中也提到,学习内容的分析,将

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水平,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媒体的选用效果等。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就是要对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新了解到一个词——“刺激点”。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传统的学习内容范围分析中,学习内容范围是指学科范围或知识领域,其范围越大,刺激点就越多,学习者的行为也就越复杂。”这让我眼前一亮,在我的教学中,应该制造一些刺激点,而这些刺激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刺激点也同时要控制在课堂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这些刺激点的数量和类别也要通过多次试验,让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三、学习者的分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主体就是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和发挥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指导学习者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教学角度而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学习者情况的掌握程度。只有以学习者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者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使教学获得成功。因此,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

我相信这一点不仅对于我,也是对于各位老师最难做到的,尤其是在中国强调“因材施教”,这个“材”指的就是对学习者的分析。作

为教育者,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要达到目标,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这就包括知识起点能力的分析、技能起点能力的分析以及态度起点的分析,同时我们还要了解心理学上对于学习者一般特点的分析,最后我们还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固定的方式方法,但学习者往往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想要这么透彻的了解他是需要花费很多心血和时间的,何况我们所要教授的是许多个学习者。但是既然有了教学设计这门学问,相信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的、有效地做到,让我们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更深的了解了教学设计这门学问,也再一次意识到教育者任重而道远,希望我能尽快将我通过这本书的所学所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017年10月24日

小学五年级习作读后感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习作读后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导写重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最近读过什么书,你有些什么收获呢?谁来把自己的读书感受说一说?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当时有没有把这些读书的收获和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呢?如果你们能把刚才所说的感受并联系你的实际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读后感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写读后感。 师:请同学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范文引路,了解写法。

明确写读后感的几个环节 1、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来看看课本上的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 的? 课件出示问题: 1、这篇读后感中哪些段落是课文的内容? 2、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感受?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写的怎样? 师:不错,写读后感,“感”应该作为重点详细来写。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因何产生的呢? 生:是因为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 师:也就是说,要写读书感受和收获,要先?? 生: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 师小结:是啊!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2、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各段写了什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是的,第一段点名所读的篇目,抒发作者的感情,点击课件。这是写读后感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我们把它就做点。板书:点第二段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

读书笔记教案

读书笔记教案 【篇一:读书笔记教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笔记 一、课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课时:2小时 三、课次:第二次课 四、授课日期:2014年7月3日 五、教学目标: 1、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2、理解并体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3、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把握写作的重点。 4、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学以致用,真正为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服务。 六、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体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2、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把握写作的重点。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谁能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记忆力再好都不如多做笔记】非常好!同学们都能大概地说出自己正确的理解,那么在学习生活中,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用自己的笔头记下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在学海的沙滩上,捡拾沙滩上美丽的贝壳。 2、呈现:首先,让我们来读书笔记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1)革命前辈徐特立书,同志少年时期只上过 6 年私塾,后来在长沙仅仅读了4个月的师范学校。他的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他从19岁到43岁的漫长岁月中,每天晚上必定要读3 个小时结果成了博学的教育家。徐老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告诫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要仔细研读。还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2)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曾认真钻研过 1500 种以上的书籍,而且每本书都写了提要,每本书都有笔记可查。仅 1843 年到 1847 年间,属经济学的笔记就记了24 大本,全部力量相当于《资本论》 第一卷的两倍;1850 年到 1851 年仅一年时间,又记了 18 本; 1861 年到 1863 年记了 23 本。这些笔记再加上他的其它笔记,其总字数至今未有人能精确地统计出来。 通过上面的事迹,相信同学们对读书笔记的魅力已经有所了解。 3、讲解与训练: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读书笔记究竟是什么呢?读书笔记又称随笔、札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 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 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叫读书笔记。 因此,读书笔记对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的重要性究竟 有哪些方面呢? (1)加强记忆。做读书笔记,一方面可以弥补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忘 掉所记忆内容的许多细节这个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使我们更容易记忆。(2)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对读物内容深刻理解过程中,我们所做 的读书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 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读书笔记就是理解、消化你 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 (3)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是眼、脑、手同时并 用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 的事,“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容易发生此事。写读书 笔记则有助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4)有助于积累资料。积累资料的方法很多,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 是写读书笔记。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书读完了,宝贵的资料也 就留下来了。 (5)激发创造性阅读。写读书笔记时,由于边读边想,边想边记, 就会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由于在阅读时各种信息的相互撞击,会产生一些 新的见解、新的构思、新的发明,就会加强联想,激发创造性思维,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 过程。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读书笔记有哪几种类型?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读《爱的教育》有感 申艳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2.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时间过得飞快,很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结束了,暑假来临了。在暑假里,我读了老师给我推荐的好书。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创作的。这本书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每月例话”里面的《马里奥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十分感人。本文记述了一个十二三岁的意大利少年马里奥乘上了一艘开往马耳他岛的巨轮。在船上,马里奥结识了一个好同伴,这个女孩子跟马里奥年龄差不多,只不过个子比马里奥高了一点儿。经过聊天,马里奥知道,原来这个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样都失去了父母,是来投奔亲人

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

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读后感作文指导教案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三、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 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直接命题,一般为“读《╳╳╳╳》有 感”或“《╳╳╳╳》读后感。”另一种可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注明文章 的中心内容。副标题表明题材。 其二: 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为让学生整体把握, 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四、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 (1)叙述原文过多,无感、少感; (2)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 (4)蜻蜒点水,面面俱到。 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 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读书笔记的教学设计

读书笔记的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学目标: 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 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 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学会写读书笔记 教学步骤: 一、情景设计: 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曾认真钻研过1500 种以上的书籍,而且每本书都写了提要,每本书都有笔记可查。仅1843 年到1847 年间,属经济学的笔记就记了24 大本,全部力量相当于《资本论》第一卷的两倍;1850 年到1851 年仅一年时间,又记了18 本;1861 年到1863 年记了23 本。这些笔记再加上他的其它笔记,其总字数至今未有人能精

确地统计出来。 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少年时期只上过 6 年私塾,后来在长沙仅仅读了 4 个月的师范学校。他的渊博的知识完全是靠刻苦自学得来的。他从19 岁到43 岁的漫长岁月中,每天晚上必定要读 3 个小时书,结果成了博学的教育家。徐老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告诫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要仔细研读。还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二、知识导航 (一)、概念 读书笔记又称随笔、札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叫读书笔记。 (二)、作用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作用: 1.加强记忆。做读书笔记,一方面可以弥补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忘掉所记忆内

容的许多细节这个缺陷;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使我们更容易记忆。 2.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对读物内容深刻理解过程中,我们所做的读书笔记,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你所学到的知识的过程。 3.阅读注意力的集中。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是眼、脑、手同时并用的过程。有时候,我们眼睛虽然在“看”书,可是大脑却在想着别的事,“开小差儿”了,特别是长时间地看书容易发生此事。写读书笔记则有助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 4.激发创造性阅读。写读书笔记时,由于边读边想,边想边记,就会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更加活跃。由于在阅读时各种信息的相互撞击,会产

写读后感教案

“写读后感”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写法,并写一篇有关《爱的教育》的读后感 教学重难点: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离不开做读书笔记,在平时读书时你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做读书笔记还有另一种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写读后感) 2、什么是读后感呢? 师述:读后感就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 二、找感点 1、怎样写好读后感?就是抓住感点。什么是感点?感点就是抓住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内容、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感受。下面咱们结合几个例子来说一说。出示投影 2、小组合作找一找《爱的教育》的感点 (1)小组给文章列感点。 (2)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列出文章的感点。 (3)师述:同样一篇文章,若让全班同学来写读后感,每位同学的感点不一定相同;同样一篇文章,若要你来列感点,你也许会列出许多个来,你则只需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感点来写。 三、谈感点 1、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受 2、联系实际来谈感受 3、总结写感点的方法 四、框架 一篇完整的读后感,除去写感点之外,还写哪些内容? 结合《木偶奇遇记》读后感来总结写读后感的五步曲:点、结、议、联、结 五、写法 一篇文章有详有略,不能平均用笔,这样才使内容错落有致,重点突出,按序写作,详写重点。 六、拟题。 直接拟题: 读《······》有感 读《·······》后想到的 读《······》的感想 读《······》后的感想 读《······》后 《······》读后感 《······》读后 我读《······》 有感于《······》 以感点为正题,以“——读有感”等为副题:如: 珍惜生命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书笔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读书笔记》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王村中心小学荆晓莉 【教学目的】: 1、了解读书笔记的概念及种类。 2、把握读书笔记的基本结构。 3、掌握读书笔记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的古语: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德国诗人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 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人格。书何以具有如此的魅力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书的评价,就可以找到答案: 书是顾问——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 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

友。(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 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 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 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由此可见,读书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是读书也要掌握好 的方法,否则会事倍功半,比如孔子曾说过: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相反却应该学以致用,比如苏轼在当年参加科考写的一篇 《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用了这样一个典故:尧手下一个司法 官三次判一个人死刑,尧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三次赦免了他。可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却不知这一典故的出处,经过再 三询问,原来苏轼根据《后汉书孔融传》的记载加以发挥, 自己杜撰了这么一个典故,结果欧阳修非但没有批评苏轼, 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夸苏轼读书简直读活了。 对于读书的方法,南宋大儒朱熹曾总结到:读书法,有

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写读后感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教材用3段文字叙述了此次写读后感的要求,一是列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中值得我们敬仰的一些真实或虚构的人物,请选择其中一篇自己最爱读的课文,写一篇读后感;二是明确具体写什么和怎么写;三是提示学生也可以拓展习作范围。此外还配有一幅插图,创设了写作情境。 设计理念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这个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点”,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有创造性地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写读后感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感受。 教学准备 1.你想根据本单元的哪篇文章写读后感,就再认真读一读这篇文章。 2.想写其他方面的读后感,就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回顾交流,感知读后感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的4篇课文,哪篇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交流感受) 小结:像这样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真实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文章,就是读后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读后感。(板书课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上的提示,看看本次习作都有哪些要求。 2.根据学生汇报,梳理习作要求: (1)选择范围:可以是本单元学过的文章中的人物,也可以是自己从书刊、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人物。

音乐教学读书笔记

音乐教学读书笔记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关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修炼,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下面带来音乐教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关注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修炼,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读了《新修炼》不仅让我知道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 ___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教师的基本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觉得学习真是及时啊,深刻体会到教学基本功的修炼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基本功的修炼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修炼好基本功,才能很好的使用,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音乐技术基本功实际就是音乐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一个合格音乐教师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说来就是大中专学校音乐教育专业

所开设的几门课程:如声乐,钢琴,舞蹈,合唱与指挥,视唱,练耳,乐理,欣赏,音乐史,教学法……还有层次高一点的和声,曲式,分析,作曲,配器等等音乐理论和技术课程,这对于今天的中小学音乐老师来说,不存在主课和副课,主修和选修的要求了,即使在读书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选修的课程今天也不得不补上这些必备的科目。 舞台演艺基本功本来是对职业演艺员的要求,但对于“新课标”要求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应该是必备的,否则“音乐表现能力”这一教学价值教师无法很好地实施。表现是实践性很强地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时间活动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尽管发达的现代传媒可以把世界上最高最强最好的艺术形象瞬间展现在学生眼前,但学生依然感到遥远,仿佛不是人为的,因为那是电子的,虚拟的,缺乏足够的感染力,没有活生生的人的表演来得亲切和自然,这个重要的教学实施应该是我们音乐老师尽可能的职责,所以音乐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演艺能力,即歌唱表演能力,乐器演奏能力,舞蹈表演能力等舞台演艺基本功。

《写读书笔记》教学设计

表达—读书笔记 教学目标 了解读书笔记,学会写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学习写读书笔记。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很多同学都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每每得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就爱不释手,其中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细腻、优美的写景部分,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等,细细读来,都会让我们学到很多真正的知识,获益匪浅。 要想读书收益,和好书交上真正的朋友,最佳的办法就是学会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能促使你认真读书,积极动脑筋思考,加深对文章作品的印象,提高你的思想认识和读写能力。 二、了解读书笔记 1.什么是读书笔记呢?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有哪些种类呢? 读书笔记的写法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⑴摘录式。把我们从书上、报上看到的一些精辟的、富有哲理的,自己认为重要、有实用价值的,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内容(如历史典故、名言警句、新鲜的词语或生动精彩的片断等)分类抄录下来。这种方法看起来比较费事,其实是一种省时省力积累知识的好办法。摘抄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摘录时要做到:①要有选择地抄录,少而精;②要忠实原文,字句标点都不能改动,前后和中间不需要摘录的文字,可以用省略号表示;③要在末尾注明出处。 ⑵眉批式(也有称符号式)。凡自己的书籍,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

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 ⑶提要式。要求经过对文章的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写出内容提要。 ⑷心得体会式,也就是读后感。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仔细地回味一下,然后把自己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产生的感想和见解、真情实感写下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这是首要的,连文章也没读懂,那怎么谈得上写“感”呢?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的议论。 ⑸剪贴式笔记。在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及时剪下来,经过整理就是剪贴式笔记。剪贴式笔记需要注意:①进行剪贴式笔记时要按不同的内容分类;②每一条剪贴的内容要注明出处、时间;③短小的剪贴笔记也可以作为读书卡片的内容。 ⑹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三、注意 第一,要有“读”有“感”,以“感”为核心。切忌长篇抄下原文,也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可以联系自己实际,抓住原文中对自己教育、启发深刻的一点写深写透。 第二,要有真情实感,不要造作地拼凑感受。要避免“公式化”:上半篇介绍原文内容,下半篇“对照自己”,“联系实际”来个“自我批评”,最后再装个“尾巴”写上几句空洞的“保证”。我们要放开思路,反复琢磨原文,表达真切的感受。 第三,要有独特的新鲜的感受。 四、写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读后感教案

小学语文读后感教案 【篇一:六年级《读后感》精品教案】 六年级《读后感》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题 1最近我们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班级图书角里已经有近百本书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说你平时读书会做些什么? 2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多多少少会有自己的感悟,谁来说说自己最近的读书感悟? 3指名说 4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组合成一篇有内涵的文章,这就是“读后感。” 二、明确什么是读后感 1、出示幻灯片(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写读后感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2、怎样写好读后感呢?我们今天就来学学方法。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一)读懂文章,找准感点 1、一般读完一篇文章,哪些方面能引发你的感触?(中心思想,主人公的经历、情节) 2、这些打动你,吸引你的地方就是能触发你感受的感点。(板书感点) 3、老师这有一个故事,出示《小马过河》,生自由读,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4、指名说

5、一篇文章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是唯一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出原文中的众多信息。出示幻灯片(一)找出原文中众多的信息 我觉得这个故事带给我三点感受。从小马的角度来说: 1、小马要过河而不知深浅便去问牛大伯,后来听了小松鼠的话又不敢过河,这给我们的教训是对别人的话要作具体分析,切不可轻信盲从; 2、小马盲目听信了两种相反意见,以致弄得无所适从再去问妈妈,这说明小马遇事不莽撞,善于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3、小马后来接受妈妈的教导,综合分析了牛大伯和小松鼠的话后明白了道理,大胆地“试一试”,才知道水不深与不浅,说明实践出真知。 1 【篇二: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2、运用所学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篇读(观)后感》。 (二)新授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读后感和观后感。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叫做读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等各种影视作品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2、那么本单元的读后感所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对本单元某篇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的感想。 课外阅读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故事的感想。 观看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后的感想。 3、那么怎样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2、运用所学写出一篇合格的读后感。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篇读(观)后感》。 (二)新授 1、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读后感和观后感。 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获或感想写出来,叫做读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等各种影视作品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2、那么本单元的读后感所要求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对本单元某篇课文中的人物或故事的感想。 课外阅读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小说、故事的感想。 观看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后的感想。 3、那么怎样写有新意、有感情、有见解、有体验的读后感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4、读后感的一般写作顺序——引、叙、感、联、结 5、引----引出自己观看的作品。 它分为以下几种常用方式。 开门见山式——还记得有一个学期的音乐课,我们每一堂课都去视听教室看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直接点名看作品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设置悬念式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用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6、叙——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是概括故事内容,而不是抄写故事内容。概括要简练。 7、感——自己的感受 这里也是读后感最重要,最难写的部分。那么感从哪里来呢?8、1)、理清故事脉络,弄清故事主题。 2)、重点语句、段落、镜头。 简单说就是让我们深受触动的地方,必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地方,我们一般称之为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是什么让他们有勇气在那么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接受任务并慷慨赴死的呢? 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本片文本的写作要求是从抗日的故事中抒发自己的感想,所以要先说出故事的哪个地方让你有所感想,无论是让你体会到抗日英雄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还是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丧心病狂都可以写出来。 9、联——由故事内容联系实际谈感受。 那么如何联系实际呢,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也可以使他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活动。 狼牙山五壮士爱祖国爱人民,为国牺牲。 我们爱学校、爱集体、爱班级,助人为乐。 保护学校的环境 保护集体的荣誉 保护班级的形象 例如在出席集体活动时,像参观极地馆看话剧,每个同学都代表着学校,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团结小学的校风校貌展示给外人,所以也代表着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且监督他人。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生活在这和平的时代,沐浴着美好的时光,但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我们要以光烈为榜样,增强知识,学好本领,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才能把我们的中华民族那不屈不挠的勤劳的民族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昌盛强大。

读后感教学设计

六环节作文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写读后感,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最近你看过什么书?或者读过什么文章? 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呢? 2、师述: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真正地读,是从文章中“读出自己”,好比看一场电影,看到动情处,你会流泪,这说明你不仅仅是在看电影,而是从电影中“看出了自己”;再如我每天带上随身听,徒步上班,对《老师的窗前》百听不厌,这同样是因为由此很自然地想起过去的校园生活,总之,我是把自己给摆进去了,也就是“读出了自己。”同样,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为之浮想联翩,会为之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今天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给它一个科学的名字——读后感。 3、明确目标。 读后感可以是阅读时即兴写在书旁的一句话,可以是及时写下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读后感可以是边读边做批注,可以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认真反思后写下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读完一篇文章后掩卷而思,用几段话或一篇文章写下自己的感受。(板书:写读后感)

二、确定感点。 1、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只有把文章读懂了,读通了,才有感受可言。 2、理解“感点”。感点就是读完了文章后最使你感动的那一点或方面,也叫“观点”或主题。 3、阅读《大仓老师》,说说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指导学生给这篇文章列感点。 三、畅谈感受。 1、推荐文章学生阅读。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全班交流。 四、学写读后感。 1、默读例文,看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该怎样写读后感呢? 2、交流。强调重在写自己的感受。 3、除了像例文这样写之外,读后感还可以怎么写?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六、文后指导 1、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2、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3、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写作教学设计方案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种类和阅读量增多,阅读面扩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求知欲逐步增强,对所看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会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同时,也应该看到,有部分的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喜欢阅读的同学中“囫囵吞枣”“蜻蜓点水”的现象还是不少的,或者就算读懂也只是在心里,并不善于表达出来。告诉学生读写的重要性,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认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乃是本次习作训练的终点能力。 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先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先从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然后以聊天交流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印象最深的文章或书籍的感受,又借鉴例文,铺路搭桥,让学生轻轻松松“用我笔写我感,用我手写我心”。通过讲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通过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学习目标: 1、学写读后感,能通顺地表达阅读文章、书籍后真实的体会与感受。 2、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3、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努力学会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抒真情讲实话,自由表达,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教学准备: 1、教师推荐书目,布置阅读。 2、让学生再次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遇到一个难题需要你们帮忙,愿意帮我吗?谢谢,真热心!我的几个朋友找到我,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想让我这个当老师的给他们的孩子推荐一些书,我也很困惑,你们来帮我推荐一下呗?(学生交流:什么书?怎么好?) 2、总结: 看来推荐时,除了要把这本书精彩的内容告诉大家,还要说出自己阅读后产生的感受和见解,这样才能使别人喜欢上这本书。对不对? (设计简析:通过创设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这一情境,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回忆”,激起学生的表达交流的愿望,使他们能主动投入到交流活动中去,这也是对学生作前准备情况的检查,又自然地过渡到习作指导的下一个环节。) 二、阅读例文,感悟写法。 1、过渡: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读后感作文教案

六年级作文之小学读后感作文教案

小学读后感作文教案 【篇一:五年级读后感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第七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导写重点: 1、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最近读过什么书,你有些什么收获呢?谁来把自己的读书感受说一说?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当时有没有把这些读书的收获和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呢?(没有)如果你们能把刚才所说的感受并联系你的实际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读后感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写读后感。(板书课题:读后感) 师:请同学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生说)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点击课件) 二、范文引路,了解写法。 (一)明确写读后感的几个环节 1、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来看看课本上的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 的? 课件出示问题: 1、这篇读后感中哪些段落是课文的内容? 2、哪些段落是作者的感受?这部分内容在文中写的怎样? 师:不错,写读后感,“感”应该作为重点详细来写。(教师板书:感是重点)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因何产生的呢? 生:是因为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 师:也就是说,要写读书感受和收获,要先?? 生(接):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 (教师板书:读是基础) 师小结:是啊!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2、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各段写了什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是的,第一段点名所读的篇目,抒发作者的感情,点击课件。这是写读后感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我们把它就做点。板书:点(所读的书)第二段简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我们把它叫做引,

读书笔记教学教案程秀

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指导课(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意图: 有人说: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性灵不断成长的源泉。又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我们必须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仅是增长知识、完成学业的辅助手段,更是认识生活、拓宽视野、陶冶性情、提高鉴赏水平的必要条件。 课外阅读指导课和一般的语文阅读课不一样,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所以本堂课我的着眼点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会书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范例。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信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渗透。 1、交流读书方法。 2、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读书笔记指导。 1、学生汇报课前了解的做读书笔记的办法。 A、小组内相互交流。 B、全班反馈、交流。 2、师小结。(再让学生进行补充。) 3、根据实际例子向学生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 (1)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 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 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 4、出示读书笔记的例子,请生分辨分别用了哪种方法。 5、学生说说还有那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老师还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三、分析评议。

教学读书笔记

教学读书笔记 导读:教学读书笔记600字【篇一】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

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平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习、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习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习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习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