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库存控制

供应链库存控制
供应链库存控制

供应链库存控制

摘要:本文根据企业库存控制的实际要求重点论述了需要控制的流通库存和安全库

存。本文采用数学函数来表示这两类库存,通过对函数变量的分析来系统地探索、研究企业库存控制的方法。提出了响应速度和库存控制正向相关的新观点,挑战了长期以来认为响应速度和库存控制相互对立的观点。通过对VMI和传统生产运作流程的比较指出了未来企业生产控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库存,响应速度,VMI,信息传递,订单解析。

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于供应商的订单响应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在对客户订单响应速度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同时发现,企业的库存也正在随之水涨船高。这些库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运营资金,降低了资金的收益率,同时这些库存还需要保管,产生大量的仓储费用,而且这些库存还存在贬值、报废的危险,大量地吞噬了企业本可以获得的利润。如何在保证对客户订单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库存就成了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要想知道如何能够有效地控制库存,企业首先要弄明白库存是如何产生的。库存按照持有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投机性库存。主要是持有库存希望以后库存升值以赚取差价。

2、周期性库存。这种库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批量的规模、经济运输批量、存

储空间的限制、补货提前期、价格-数量折扣计划以及库存持有成本、客户需求的

周期性波动等因素。

3、流通库存。由于运输、生产等环节并非瞬间完成,所以一定会有一些库存以在途

原材料、仓库原料、车间在制品等形式存在,这种库存被称为流通库存。

4、安全库存。是指企业为了解决需求和供应的时间差异的不确定性而准备的库存。

其中第一种情况下是企业主动去持有库存,没有必要去讨论如何降低这种类型的库存。而第二种库存又取决于公司面临的客观经营环境,所以也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通常我们所说的库存控制其实主要是指控制第三、四类库存。

对于第三类库存,可以看成是每个时间段的需求与流通时间(生产时间)的乘积。假设每个时间段的需求为Q,流通时间(生产时间)为Lm,则第三类库存的函数表达式为Q*Lm。

企业的安全库存是因为企业的生产备料周期长于客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为了防止客户的需求较预测的需求(或平均需求)大而相对于预测的平均需求多准备的库存,这些库存可能并不在企业的仓库中,很多时候这些安全库存是存在于供应链上各个供应商的仓库中的,但却是企业必须承担责任的库存。往往企业在产品切换时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切换期,就是因为需要这么长的一个切换期去消耗掉这些安全库存。这说明这些安全库存仍然是企业必须承担责任的。而且这个很长的切换期也降低了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的敏捷度。

对于安全库存,为方便研究,可以假设每天的物料需求是一个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这符合很多企业的经营现实),并假设其的期望为Q,均方差为σ。那么未来(Ls- L d)时间段内需求的期望为Q*(Ls- L d)。这样企业希望以一定的订单满足率实现客户需求的问题就转变成了希望以后的实际值以一定的概率落在一个置信区间的问题。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所以需要考虑的只是置信区间的上限。这个上限等于正态分布的期望加上一定倍数的方差,即Q*(Ls- L d)+kσ。其中σ=cv*Q*( Ls- L d),则安全库存为k*cv*Q*( Ls- L d)。

其中k为常量(取决于置信度,也即前面提到的订单满足率),cv为变异系数。变异系数cv 与正态分布的时间因子的平方根(√(Ls- L d-1))成反比。这样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把这个系数中的与时间相关的因子简化为√(Ls- L d),并提出来与前面的时间因子(Ls- L d)相消,并将k与消去了时间因子的变异系数剩余部分的乘积以δ表示,得到第四类库存的函数表达式Q*√(Ls- L d)*δ。当客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长于企业正常的生产备货周期时,企业可以根据确定的需求去备料、生产,无须准备安全库存。

这样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企业生产、流通中需要控制的第3、4类库存。

I= Q*Lm +Q*√(Ls- L d)*δ当Ls>L d时 1.1

I= Q*Lm 当Ls

其中I代表库存,Q代表企业的日均物料需求,δ代表预测精度, Lm代表企业生产周期;Ls代表企业的供应周期;L d代表客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

可以看出等式1.1右边的前半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三类库存:流通库存;而等式右边的后半部分则为第四类库存:安全库存。当客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长于企业的生产备料周期时安全库存为零,此时就只有第三类库存,库存函数变成了等式1.2。

现在回到上面的公式,针对流通库存,可以很容易地发现降低流通库存的手段就是缩短生产周期(Lm)。而具体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就是通过缩短物料的无效等待时间,减少物料的流动距离、提高流水线的速度、采用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消除生产中的瓶颈工序等手段来减少各个工序的完成时间,甚至是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工序,如对某些供应商的来料实行免检,通过这些手段来缩短企业的生产周期,进而减少企业的流通库存。

针对这类库存,在现实生产中企业也采用了大量值得借签和学习的做法。如就近寻找供应商,许多在其所在行业中具有龙头作用的大企业如丰田,要求他们的供应商在他们的生产基地附近设厂,要求供应商实行零缺陷管理以便来料可以免检,甚至直接上生产线,采用机械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这些手段使运输时间和来料检验时间、制造时间缩短,大大减少了流通库存,这也使丰田的零库存式生产成为可能。此外工厂的布局、选址也日益成为一门科学,合理的生产、物流布局,恰当的选址可以使企业的无效的物料流动距离大大缩短,从而也缩短了企业的生产周期。而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同时还降低了库存。而且生产周期的缩短也意味着企业提升了自身的产能。

目前许多企业对第三类库存做了很多有益的控制工作,但是对于第四类库存,目前所做的工作并不多。从库存公式中可以看出,日均的需求量是一定的,影响第三类和第四类库存的主要是后面的时间因素。而企业生产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为两三天,甚至有很多电子产品的生产、组装周期在一天之内。而与此同时大多数企业的供应周期为20~30天,甚至是更久!很多时候是生产周期的10倍以上!可见控制企业的库存主要还是应该想办法控制第四类库存,尤其是对第三类库存的控制已经做了许多工作的企业,生产周期已经很短,继续在这一类库存的控制上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大,这样第四类库存的控制更成为这些企业以后库存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试想一下,如果企业能够在收到客户确定的订单需求开始之后才安排备料、生产,并且能够满足客户要求的交期的话,企业就没有任何必要保留安全库存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供应商无法达到客户要求的响应速度,于是就只有把一部分工作提前做,只有当剩下的工作的完成周期短于客户的交货提前期时,企业才能够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交货。很多企业提高订单响应速度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可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因为企业开始准备时并不清楚客户未来的真实需求,只能是根据预测或经验去预估客户未来的需求、以此来进行生产备料。这种预测和实际之间的差别就是产生安全库存的根源。这种误差越大,产生的无效的安全库存就越多,反之安全库存就小。这就造成很多公司提升了订单响应速度却增加了库存,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提升订单响应速度就必须增加库存,使库存的增加显得更加理直气

壮,而这种观念将更加不利于库存控制。

现在回到第四类库存的函数表达式,从中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如果增大Ld或者减小Ls,缩小(Ls- L d)的值,就可以减小安全库存的数量。如果使Ld>Ls,即企业的供应提前期短于客户要求的交货提前期时,企业只需要保留第三类库存即可。这样甚至可以将第四类库存完全消灭掉!

Ld是交货提前期,就是客户要求的企业从收到客户订单到交货给客户的时间周期。那么增大Ld有两种方法,1、要求客户将需求的日期推迟2、要求客户更早的把确定的需求通知给企业。其中方案1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可行,因为客户也面临着市场的压力,必须快速地反应市场和他们的客户。方案2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很多时候,信息在中途做无效的处理、停留的时间远远比信息实际传递的时间长!如果减少这些中间无效的处理、停留的时间,企业就可以更早地知道订单信息,更早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大大减少库存。比如,可以和客户建立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DI),使订单信息可以更早传递过来,而不是经过了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收到订单信息,企业就相对于原来的作业模式提前获知了订单信息,在最终交期一定的情况下就相当于企业得到了更长的交货提前期。

另一种方法是减小Ls。Ls是从收到客户的订单信息后到交货给客户的时间周期。理论上企业可以通过缩短企业自身的生产加工时间或者是缩短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来实现。缩短企业自身的生产加工时间在前面降低流通库存的时间时已经提到了,这里就不做重述了。缩短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是很多企业所乐意采用的方法。可很多时候我们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要求供应商通过多备料的方法来缩短他们的交货提前期!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假象,企业自身的库存减少了,但供应商的库存却大幅度地上升了,有时甚至超过了企业自身的库存的减少!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通过VMI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库存,VMI一时间也成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许多公司认为VMI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要求供应商备料的同时还把库存挂在供应商的名下,从而减小来自企业内部的库存过大的指责的压力。但他们并没有对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料需求信息生成、传送的模式并没有做任何的改变!前面所说的那种所谓的VMI只是转移了库存放置的地方而没有实际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库存占用资金、消耗资源去保管库存的实质并没有任何改变!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VMI库存的风险和责任已经转移给了企业。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企业必须购买进入VMI仓库的库存。还有人可能会觉得至少在企业没有付款时这还是供应商的库存,与企业无关。可是仔细想一想,没有做亏本生意的供应商。供应商的成本上升了,给企业的物料报价必然地会随之上升,而这将最终降低企业资金收益率,企业降低库存的最初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企业如何能够在不增加整个供应链的库存的前提下让供应商更早交货呢?答案在于:提升企业与供应商的信息传递的速度!有的人可能觉得很奇怪,现在有电话、传真、因特网,信息已经是在以光速在传播,难道还不够快吗?没错!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的时候速度的确是很快的。可信息在中间会有大量的时间停滞、甚至在中间等待并制造出更大的误差!只有信息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传达给了真正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反应的人或组织那里才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而这才是VMI的核心所在!VMI应该是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信息传递的一个直通车!而目前的信息传递由于中间环节过多造成反应速度慢、成本高昂,信息传递的精度也得不到保证。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牛鞭效应的产生,由于中间环节层层地处理,调整信息,致使一个微小的市场变化都可能导致传递到企业的需求信息产生巨大的波动。这种巨大的波动直接导致大量的无效库存。

下面以图例说明传统作业模式和VMI模式下程序差异。

在传统的作业模式下,企业先从客户那里得到订单,由于工作量的缘故,计划部通常会一个星期对订单进行一次集中处理,根据对以后交货的安排和历史的一些销售情况做出一个新的生产需求计划出来,而这个处理过程一般又会需要一到两天。系统会把相应的信息传递到物控部的职员那里,然后物控部的职员会根据计划部的生产需求信息以及企业自身的原料库存、半成品、成品库存做出一个物料需求计划,这个过程往往也要一天。采购部的职员会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做成采购订单需求传送给供应商。这个动作很多时候也要一两天!这样在供应商收到订单信息时与企业自身获得信息的时间相比已经过去了大约两周!相应的供应商开始备料、生产交货的时间也会向后推迟两周。但事实上这些人、这些环节所处理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本质上一样的!因为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换句话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浪费企业最宝贵的时间,最终又要花费很多资金去备许多额外的库存来弥补这些被企业浪费的时间!当企业的供应链比较长,中间的供应商环节比较多时,这种信息反复处理带来的时间延迟就更为显著了。这样做企业的供应周期往往长得让客户难以接受,为了解决这种供应和需求之间时间差异的矛盾,企业不得不在供应链中堆积大量的库存,浪费大量的金钱。而且市场对企业的反应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快,不仅要求出货速度快,对切换、变更的的响应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预先完成部分工序来达到客户要求的订单响应速度的方法对这种高速的变更和切换显然是无能为力的。

回顾刚才所提到的订单处理的流程,读者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信息一定要在几个部门之间一环一环地往后流呢?如果需求信息能够直接传送到真正需要对它做出反应的部门:如最终的物料供应商,企业岂不是有机会大大缩短自身的供应周期吗?所以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案是建立一个订单的解析系统,将企业的订单直接解析为原材料需求并直接传送给相应的原材料供应商,由原材料供应商在第一时间对订单需求进行处理。基本的作业程序可见上图中的VMI作业模式。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在VMI作业模式下,订单的需求信息直接传送到了末端的供应商那里。这样供应商就可以更早地对订单进行响应,更早

交货而不需要增加安全库存,最终使企业在提高自身的响应速度的同时能保持整个供应链的

库存不上升。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做法并没有对企业的生产周期进行改善,所以并没有减少流通库存。VMI是通过缩短订单的信息传递周期来缩短企业的供应周期(Ls),降低的是安全库存。而且VMI的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省去了很多中间处理的环节,这也有助于企业降低自身的成本。

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先决条件:部件必须是系统可以识别的。即它们在系统内部应有明确的编码可以区分。因为部件如果是要变更设计的,和已有的编码对应的部件都不一样,系统是无法去识别、分解并将相关的需求信息传递给相应的供应商的。这样每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必须由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的供应商去通知这种变更,信息的传递又回复到了传统的一环套一环的传递模式,库存又将上涨,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变慢!

最后一个影响库存的因素是δ,也就是估算系数。是企业在保持一定的库存可得率(或订单完成率)的前提下的安全库存相对同期需求的期望的比例。这个估算系数和企业需要达到的库存可得率(订单完成率)等要求相关,同时和企业所面临的客户需求的特点、物料本身的特点有关系,同时也受企业预测水平的影响。但是通过牺牲库存可得率(订单完成率)来降低库存可能会降低客户的满意度,最终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所以很多时候这种做法并不可行。此外,一般来讲企业无法改变自己的客户,所以也无法去提高自己客户需求的可预测性。但是提升产品物料的通用性,进而提高对需求预测的精确性,以及提升自身的预测水平却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一个努力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应该做到的。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零售业的沃尔玛。沃尔玛可以根据店铺所在地区的收入水平,历史的一些销售记录来预测销售,并根据这个预测来备货,他们甚至可以预测到周末的波动。这种高效精准的预测在保证同样的商品可得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库存。对于生产型企业,做的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丰田汽车,戴尔电脑等企业。丰田公司通过从设计源头优化设计来加强原材料和部件的通用性,使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种类大大减少。多个不完全相关的数列的和构成的新数列的方差小于原来各数列的方差的和,这就是说当原材料种类减少时,如果总需求金额不变,需求的波动会变小,预测的精度会上升。这意味着丰田加强物料的通用性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些物料的可预测性,进而降低了最终的物料安全库存。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企业有以下几个大的可行的方向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的同时提高企业的响应速度。

1、提高关键环节的处理速度。如提高流水线的速度、提高员工的操作熟练程度、

采用高效率的机器设备等。

2、减少不必要的处理环节。如实行来料免检、物料直接上生产线等。

3、改进和提升信息传递的方式。如前面所说的将信息由订单解析系统直接解析

成物料需求传递给真正需要处理信息的人或组织,由这些人或组织直接对信

息做出恰当、迅速的反应。

4、提高预测精度。即一方面要提高我们面对的需求的可预测性,如加强原材料

的通用性。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预测的水平,如建立客户需求预测的模型

等。尽可能精确地预测将来所要面临的情况,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参考书目:《企业物流管理》 Ronald H.Ballou 著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 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当系统没有协调时,供应链各成员自身优化而行动,结果只就是局部最优,这导致重复建立库存,无法达到供应链整体的最优。 为了实现全局最优,供应链成员应该认识到什么就是对整个系统最优,为协调供应链各成员的行为,必须获得信息,而获得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就就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这种双赢的伙伴关系,为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提供了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下面介绍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就是指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与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 在采用VMI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把握,但就是,在店铺的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店铺空间管理决策方面仍然由零售商主导。 VMI就是建立在零售商与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库存就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模式,不仅可以

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还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 加速资金与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双赢。 VMI的特点就是: 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 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与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就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瞧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 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 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此外,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 定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命名存储与 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 此外,实施VMI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库存管理)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作者:马士华 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库存决策的内容集中于运行方面,包括生产部署策略,如采用推式生产管理还是拉式生产管理;库存控制策略,如各库存点的最佳订货量、最佳再订货点、安全库存水平的确定等。 绝大多数制造业供应链是由制造和分销网络组织的,通过原材料的输入转化为中间和最终产品,并把它分销给用户。最简单的供应链网络只有一个节点(单一企业):同时担负制造和分销功能。在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不同的管理者担负不同的管理任务。不同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库存,包括输入的原材料和最终的产品,都有复杂的关系。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获得用户服务与利润的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先进的商业建模技术来评价库存策略、提前期和运输变化的准确效果;决定经济订货量时考虑供应链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的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点体现出供应链管理思想对库存的影响。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这种库存管理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单一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目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大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这些问题可综合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是各个部门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因此,这种各行其道的山头主义行为必然导致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低下。 比如,美国北加利福尼亚的计算机制造商电路板组装作业采用每笔订货费作为其压倒一切的绩效评价指标,该企业集中精力放在减少订货成本上。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不妥,但是它没有考虑这样做对整体供应链的其他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影响,结果该企业维持过高的库存以保证大批量订货生产。而印第安那的一家汽车制造配件厂却在大量压缩库存,因为它的绩效评价是由库存决定的。结果,它到组装厂与零配件分销中心的响应时间变得更长和波动不定。组装厂与分销中心为了满足顾客的服务要求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库存。这两个例子说明,供应链库存的决定是各自为政的,没有考虑整体的效能。 一般的供应链系统都没有针对全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企业采用库存周转率作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没有考虑对用户的反应时间与服务水平,用户满意应该成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2. 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来评价,或者用对用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但是,对用户

供应链过程中的库存管理 .

供应链过程中的库存管理来源:物流天下作者: 佚名日期:2009年06月16日访问次 数:学生时代,你肯定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在鼓槌落定之前,花依次地从一个同学传递到另一个手里。当鼓点急停时,花在谁手里,谁都要走上 台去表演项目。大家惶惶然,恐恐然,第一时间把花 传出,生怕拿在自己的手里。除非你是天生的表演狂,台缘很好,而且成竹在胸。存货在供应链中恰好类似游戏中的花;没有哪一家配送中心的经理愿意看到在叫停的时候,有太多的存货砸在手 里。现在,库房的角色和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从大量商品的存放地变成大吞吐量的配送中心,它不容许任何一件存货在里面长期静止不动。配送 中心也同时成为接近目标消费市场的后续制造和组 装地,是增值服务的发生地。改变了价值和理念需要新型库存管理模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存 货管理,《现代物料搬运(MMH)》杂志对两位业内资 源顾问进行了专访他们是凯捷安永(Cap Gemini Ernst & Young)的供应链管理专家John.A.White和埃森哲(Accenture)的合伙人Jeff Hutchinson。 MMH:现在库存管理有什么新 含义,相对于运去它有什么演变? White:库 存管理内涵更丰富了。现在公司上下对库存管理的 重要性有更真切的认识。在会议 学生时代,你肯定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在鼓槌落定之前,花依次地从一个同学传递到另一个手里。当鼓点急停时,花在谁手里,谁都要走上台去表演项目。大家惶惶然,恐恐然,第一时间把花传出,生怕拿在自己的手里。除非你是天生的表演狂,台缘很好,而且成竹在胸。 存货在供应链中恰好类似游戏中的花;没有哪一家配送中心的经理愿意 看到在叫停的时候,有太多的存货砸在手里。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分析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分析 姓名:XXXXX 班级:12 级物流管理 学号:xxxxxxxxxxxx

时间:2014 年4 月16 日 目录 一、库存管理方法-------------------------------------------------------- 3 (一)------------------------------------------------------------- 定义: 3 (二)------------------------------------------------------------------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 3 二、供应链库存管理类型 ---------------------------------------------------- 3 (一)----------------------------------------------------------- VMI 管理 3 (1)定义:---------------------------------------------------- 3 (2)VMI模式特点: ----------------------------------------------- 3 (3)VMI管理优点:---------------------------------------------- 4 (二)---------------------------------------------------------------- 联合库存管理(JMI ) 4 (1)定义:-------------------------------------------------- 4 (2)JMI模式特点: ---------------------------------------------- 4 (3)联合库存管理(JMI )优点:------------------------------------ 4 (三)多级库存优化控制----------------------------------------------- 5 (1)定义:-------------------------------------------------- 5 (2)控制策略:------------------------------------------------ 5 (3)模式优点:------------------------------------------------ 5 三、供应链库存管理类型间的不同--------------------------------------------- 5 (一)------------------------------------------------------------------- VMI应注意以下几点的问题: ---------------------------------------------------------------- 5 (1 )信任问题------------------------------------------------ 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

?mmstyy 1楼? VMI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是一种在用 户和供应商之间地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地成本优化产 品地可能性,在一个相互同意地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 地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地环境. 1.VMI管理系统地原则: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 (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 (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 (4)连续改进原则. 2.VMI地实施 第一,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第二,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第三,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地合作框架协议. 第四,组织机构地变革. 3.VMI地支持技术 (1)ID代码. (2)EDI/Internet. (3)条码. (4)连续补给程序. (二)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地相互独立库 存运作模式导致地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地同步化地一种有效方 法. 联合库存管理地实施: (1)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2)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地作用. (3)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4)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地作用. 一、JIT库存控制 (一)JIT地原理 JIT(JustInTime)意为及时或准时,也有译为精练管理.它是20世纪 70年代日本创造地一种库存管理和控制地现代管理思想,在日本丰 田集团得到广泛实施,并取得巨大地成效. JIT是一种倒拉式管理,即逆着生产工序,由顾客需求开始,订单 →产成品→组件→配件→零件或原材料,最后到供应商. 具备地条件: (1)完善地市场经济环境,信息技术发达. (2)可靠地供应商,按时、按质、按量地供应,通过电话、传 真、网络即可完成采购. (3)生产区域地合理组织,制定符合逻辑、易于产品流动地生 产线. 2011-02-14 19:03

供应链上的存货管理

供应链上的存货管理 摘要 关键字供应链存货管理 一、供应链与存货管理 供应链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一条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贯穿上下游企业的链条,通过优势互补来获得整体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多赢的效果,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还贷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1。 存货管理存货是一个财务上的概念,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资产,包括库存中的、加工中的和在用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产成品以及发出商品等。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置留存货的原因一方面是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是出自价格的考虑,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但是,过多地存货不仅会占用较多资金,也会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因此,进行存货管理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作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利用率,才能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应链与存货管理的关系存货管理侧重于从企业内部优化成本,即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角度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角度看,这种存货管理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供应链角度看,一个行业存在着众多的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各自采取着不同的存货管理模式,使得整个供应链上大量积压着重复存货。多于实际需求的库存虽然可以降低缺货成本,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存货的数量大大高于真实的需求。存货远高于实际需求会极大地降低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存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存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存货成本,以合理的库存量控制

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摘要】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优化库存控制的实施方法、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等措施,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优化,达到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库存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无国界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之下,供应链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顾客服务等内容。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以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供应链成本的高低影响着供应链网络上各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其中库存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左右供应链效益的关键。因此,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对于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低成本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1.供应链管理概述 1.1基本概念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未来的生产、服务或销售但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储存物品或商品。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品、产品等三大类。对企业来说,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占有了资金,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导致竞争性亏损;另一方面它能改善客户服务,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有时甚至还有投机功能,为企业盈利。 库存管理: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即为库存。 供应链库存管理:就是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及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以达到合理地确定库存量以及合理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库存管理的目标有四个:一是降低库存成本,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方法 以库存预警时间系统为主体的库存控制方法一定会成为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的主要方法。 库存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保障了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却又是生产的负担,其本身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外物流专家都将库存作为重点来研究。库存控制显然是库存管理的核心,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库存控制方法,以期解决库存在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采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供应链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物流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新的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物流一体化尚需一个过程;二是传统的物流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运输、储存等仍未得到最佳的控制。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更新自己的观念,迎接新一轮物流革命的到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解决传统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以使我国物流有一个健康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在传统物流中,库存占据着很大比例,同时又是物流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项职能。库存过时不仅会造成其过多占用资金,导致资金周转率过低,更严重的是,它会使产品因过期或被淘汰换代而变成一堆废品,这一点在目前的“买方市场”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迄今为止,对于如何进行库存控制,国内外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原先相对于“大批量生产”提出的库存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柔性生产方式”。笔者认为,生产(或销售) 决定库存--有多大的生产需求就需要有多大的库存量来满足,生产方式(或销售方式)决定库存控制方法--有什幺样的生产方式就必须有什幺样的库存控制方法来适应。 1 传统库存控制方法与理论的不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供应链中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从库存的功能可知,库存是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需求变化、定货提前期、货物运输情况,生产时间等,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库存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要,减少资金占用,使库存总成本最低,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牛鞭效应——供应链上库存管理的新问题 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商品的顾客需求较稳定,变动不大,但是上游供应商往往比下游供应商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这种现象是由宝洁公司在调查其产品“尿不湿”的定货情况时发现的。该产品的零售数量较稳定,波动不大,而分销商向宝洁公司定货时,其定单的波动程度比零售数量的波动要大得多,宝洁公司向其供应商定货时,定单的变化量更大了。这种越往供应链上游走,需求波动程度越大的现象,称为“牛鞭效应”。 一般情况下,零售商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向批发商订货,由于存在订货提前期,零售商在考虑平均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安全库存,这样使得零售商定单的变动性比顾客需求的变动性要大。批发商接到零售商定单再向制造商订货,如果批发商不能获知顾客需求的实际数据,它只能利用零售商已发出的订单进行预测,这样批发商在零售商平均订货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风险库存,由于零售商定单的变动明显大于顾客需求变动,为了满足与零售商同样的服务水平,批发商被迫持有比零售商更多的安全库存。以此类推,到制造商或供应商处波动幅度就越来越大。虽然最终产品的顾客需求较稳定,但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的定购量变动性却越来越大,造成过大的库存,增加了供应链的库存成本、使供应与需求很难匹配,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的目标。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创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办法才能解决。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措施来减少牛鞭效应: 实现信息共享。由于牛鞭效应主要是供应链各阶段按定单而不是按顾客需求进行预测造成的,而供应链的唯一需求是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如果零售商与其他供应链成员共享POS 数据,就能使各成员对实际顾客要求的变化做出响应。因此,在供应链上实行销售时点数据(POS)信息共享,使供应链每个阶段都能按照顾客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变动性,减少牛鞭效应。同时,实行共同预测和共同计划,保证供应链各阶段的协调;从供应链整体出发,设计零售商的库存补充控制策略,由于零售商与最终顾客的购买有关,关键在于补充零售商的库存,常用VMI策略和连续补充策略。 改善操作作业。改善操作作业,缩短提前期和减少定购批量来减少牛鞭效应。通过实行牛模和其他先进的通信技术缩短定单处理和信息传输的信息提前期,通过直接转运缩短运输提前期,通过柔性制造缩短制造提前期,通过实行事先送货预告缩短定货提前期。提前期缩短了,需求的变动性相对减少了。要减少定购批量就要减少与固定定购费用有关的运输、定购、验收的费用,利用电子定货系统(CAD)和EDI减少定购费用,定购批量减少可以降低供应链上相邻两阶段积累起来的变动量,从而减少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之库存控制

供应链管理之库存控制 供应链管理之库存控制 主要问题有三大类 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综合成以下方面的内容: 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 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 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缺乏合作与协调性 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 VMI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 endorManagedInventory)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能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VMI管理系统的原则: 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 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 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 连续改进原则。 2.VMI的实施

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组织机构的变革。 3.VMI的支持技术 ID代码。 EDI/Internet。 条码。 连续补给程序。 (二)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 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 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JIT库存控制 JIT的原理 JIT(JustInTime)意为及时或准时,也有译为精练管理。它是20世纪70年代日本创造的一种库存管理和控制的现代管理思想,在日本丰田集团得到广泛实施,并取得巨大的成效。 JIT是一种倒拉式管理,即逆着生产工序,由顾客需求开始,订单→产成品→组件→配件→零件或原材料,最后到供应商。 具备的条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供应链管理(双语) 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专班系物流学院业物流工程级物工(1) 学生姓名毕晓雨 学号1221220002 任课教师陆华 2016 年 1 月4 日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摘要:库存管理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供应链中的各种实体物质都有可能形成库存。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而言,生产过程存在零部件繁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库存费用往往占到了20%~40%甚至更多,库存常常是降低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点。库存管理策略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其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供应链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供应链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整条供应链的基本流程 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 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 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2.供应链中的库存和库存管理 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 (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和异常事件的消除)。 其中的库存(Inventory)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 备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3.库 存的作用 简单的来说,库存使企业各个经济环节的独立运行成为可能。它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 个部门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具体在企业经营中可分为以下五个作用:(1)供应链中库存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供给和需求的缓冲作用是通过调节库存储备来 实现的,库存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不确定的顾客需求。 (2)平滑对生产能力的要求。 (3)缓解运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问题。 (4)利用数量折扣和订货周期,以此降低单位订购费用与生产准备费用。 (5)适当囤积,避免价格上涨。

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摘要】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经过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优化库存控制的实施方法、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等措施,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优化,达到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库存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无国界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之下,供应链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顾客服务等内容。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以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供应链成本的高低影响着供应链网络上各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其中库存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左右供应链效益的关键。因此,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对于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低成本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1.供应链管理概述 1.1基本概念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未来的生产、服务或销售但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储存物品或商品。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

品、产品等三大类。对企业来说,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占有了资金,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导致竞争性亏损;另一方面它能改进客户服务,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有时甚至还有投机功能,为企业盈利。 库存管理: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即为库存。 供应链库存管理:就是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及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以达到合理地确定库存量以及合理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库存管理的目标有四个:一是降低库存成本,获取规模经济;二是提供平衡供给与需求的途径;三是改进物料搬运活动,实现作业的安定化;四是为不确定需求提供保障,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 牛鞭效应:指沿着供应链上游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从而导致安全库存大量增加。 除了批量订单产生“牛鞭效应”外,供货提前期、价格波动也对“牛鞭效应”有贡献。由于各级需求变化的不断放大,导致了安全库存沿供应链向上游增大而累积了大量超过市场需求的库存。控制“牛鞭效应对大幅度减少库存(安全库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2库存的分类 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供应链中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于物流来讲:每家公司都有输入和输出两条物流。库存就是可以让输入物流适应输出物流的调节阀。 对于财务来讲:库存是公司的一项有待利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位于资产这一边。库存=休眠的人民币 库存一般占企业总资产的25%左右,是流动资产的50%左右, 在服务行业,库存一般指用于销售的有形商品以及用于管理的低值易耗品。 在企业生产中,库存是由于无法预测未来需求变化,而又要保持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配置的资源。但是,过量的库存会诱发企业管理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是零库存,是指没有资金和仓库占用。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零库存是一个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并不是要求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各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这样,就可以解决仓库建设,在库品的保管、维护、装卸、搬运等费用,人员配备,库存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以及在库品的老化、变质等问题,提高库存管理效益。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零库存。因此很多企业往往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就会随之解决。零库存便成了生产企业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原有的库存控制方法实时性太差 库存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失真,进而导致需求放大现象——“牛鞭效应”。已有的各种库存控制方法, 其订货点的确定都只局限于仓库中库存量的消耗情况,而没有与生产联系起来, 或者虽然考察了企业的生产,但由于其模型固有的缺陷,不能实现实时定货,这不能不说是原有库存控制方法最大的遗憾。 源头供应商不能享有足够的市场信息, 无法做到快速回应用户的需求。库存分散、条块分割,缺乏系统的库存控制管理,传统的库存管理通常是企业自备库存,这就很容易在上下游企业之间造成“牛鞭效应”,导致库存难以实现最佳控制。 2、库存管理信息有效传递路径不畅 在同一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需求计划、生产计划、库存量、送货计划等都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供应链组织之间,要做到有效、快速地响应用户需求必须准确而实时地进行传递。然而,企业组织之间的自我封闭,人为地增加了沟通障碍和信息壁垒,使得供求信息质量下降,对用户需求信息把握相对也就不到位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信息系统可以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来完成。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信息系统相容性较差,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企业之间信息联系不充分、不准确,加上没有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使得许多重要的数据库没有实现有效的链接,信息在调用和传递的过程中存在延时,这些都将影响到预测的误差和库存量的准确性,最终导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1.供应链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图5-1供应链示意图 2.供应链中的库存

库存是任何一个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系统控制整个供应链的产品和材料移动和存储。供应链中的库存是指供应链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管理库存,是库存管理的目的发生变化,即以物流控制为目的的传统库存管理转变为以过程控制为目的的库存管理。 3.供应链中库存的作用 首先,供应链中库存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供给和需求的缓冲作用是通过调节库存储备来实现的,库存管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其次,供应链中的库存为了满足计划和需求,这是需要建立预期库存。 第三,供应链中存在的库存是为了有效的开发市场,这是需要建立预期库存。 第四,供应链中存在库存与生产和劳动力的稳定性以及资本设备的有效使用密切相关。 第五,供应链中存在库存还可以通过利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经济规模来减少成本。 前面我们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的差别以及所面临的新问题。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本节将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几种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与方法,包括VMI管理系统、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等。

3 基于供应链的库存控制

3 基于供应链的库存控制 3.1 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及问题 3.2 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与库存 3.3 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与库存 3.4 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3.5 联合管理库存策略 3.6 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3.1 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及问题 1、传统库存控制方法 2、传统库存控制的特点 3、传统库存控制的局限

3.1.1传统库存控制方法 库存的类型 单周期库存 多周期库存: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 库存补给策略 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量、固定订货点策略 连续性检查的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策略 周期性检查策略 综合库存策略 库存控制模型 确定型库存模型:周期性检查模型;连续性检查模型 随机型库存模型

订货费用成品库存在制品库存 供应 商原材料库存接收用 户 采购存储费用 ? 单周期库存:一次性订货一次性订货?多周期库存:重复性订货重复性订货 独立需求库存 需求量是不确定的,可通过预测的方法来估算。 企业生产的产成品;提供给其他企业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相关需求库存 生产系统内部物料转化各环节之间所发生的需求。 相关需求依附于独立需求,可根据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

库存控制的基本策略 库存控制的目的: 服务水平最高:快速供货; 库存费用最低: 持有成本持有成本++订购成本订购成本++缺货成本 在合理范围内达到满意的服务水平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订货间隔期: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量; 订货点问题:何时提出补充订货; 订货批量:每次订货量是多少。 库存补给策略: (Q, R )策略(R, S )策略 (t, S )策略(t, R, S )策略

供应链管理与库存优化

供应链管理与库存优化 1 工厂成本控制与价值分析 招生对象 SCM 部门、采购部、物流部、生产部、物控、销售管理 此课程常年循环在北京、苏州、上海、深圳及广州等地开课,也可以邀请老师去企业进行相应的内部培训,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w w w. W a y s. O r g. C n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课程背景: 市场需求多变是当今企业供应链主要特征之一,产品寿命周期缩短,新品不断推入市场,尤其新产品或项目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需求更具不确定性,客户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特点,造成企业生产计划与采购供应计划失控,客户产品交期短、变化多,要货急,采购与供应商跟着生产一起“疲于奔命”,到最后,客户需求还继续发生着变化,而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库存泛滥,但客户需要的产品却还来不及供货;更具挑战的是,库存往往成为企业规避缺货风险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资金链岌岌可危。课程收获: 本课程以供应链一体化成本管理为思想主线,以价值流分析为出发点,对产品的需求管理以及销售、生产、采购计划与ERP 运行中的关联问题进行深度分析,阐述

库存优化的关键问题与关联信息技术对企业全线库存管理与控制的关系与优化方法。 ?帮助企业寻找改善ERP 系统有效运行的突破口 ?需求预测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了解企业“需求管理”的精髓 ?实现供应链关联组织协同运作的方法与策略 ?企业库存优化的具体方法与工具应用 ?全面降低库存成本的技术与方法 ?认识理性的JMI 与非理性的VMI ?优化库存,供应链整体成本降低的方法 课程对象:SCM 部门、采购部、物流部、生产部、物控、销售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讲供应链管理概述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案例 ?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的客户需求,我们怎么做? ?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精益生产过程中核心企业扮演的角色?供应链战略策划 ?如何建立高效的不同模式的供应链? ?如何将产品战略与供应链管理战略相结合?

精编【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前面我们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的差别以及所面临的新问题。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本节将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理论研究成果,介绍几种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和方法,包括VMI管理系统、联合库存管理、多级库存优化等。一、VMI管理系统 长期以来,流通中的库存是各自为政的。流通环节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零售商、批发商、供应商都有各自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无法使供应商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活动都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而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近年来,在国外,出现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库存管理思想。

(一)VMI的基本思想 传统地讲,库存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因为无法确切知道用户需求和供应的匹配状态,所以需要库存,库存设置和管理是由同一组织完成的。这种库存管理模式且不总是有最优的。例如,一个供应商用库存来应付不可预测的或某一用户不稳定的(这里的用户不是指最终用户,而是分销商或批发商)需求,用户也设立库存来应付不稳定的内部需求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虽然供应链中每一个组织独立地寻求保护其各自在供应链的利益不受意外干扰是能够理解的,但不可取,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影响了供应链的优化运行。供应链的各个不同组织根据各自的需要独立运作,导致重复建立库存,因而无法达到供应链全局的最低成本,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会随着供应链长度的增加而发生需求扭曲。VMI库存管理系统就能够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库存管理模式,以系统的、集成的管理思想进行库存管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运作。 VMI是一种很好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关于VMI的定义,国外有学者认为:"VMI 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关于VMI也有其他的不同定义,但归纳起来,该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当下如下几个原则中: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和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 【摘要】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树立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观念、提高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优化库存控制的实施方法、构建和谐的合作关系等措施,推动供应链库存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优化,达到提高供应链库存管理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库存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无国界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之下,供应链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顾客服务等内容。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以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供应链成本的高低影响着供应链网络上各个企业的获利能力,其中库存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左右供应链效益的关键。因此,研究供应链库存管理对于帮助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低成本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1.供应链管理概述 1.1 基本概念 库存:是指企业用于未来的生产、服务或销售但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储存物品或商品。库存的形态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半成品、产品等三大类。对企业来说,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占有了资金,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导致竞争性亏损;另一方面它能改善客户服务,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有时甚至还有投机功能,为企业盈利。 库存管理: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即为库存。 供应链库存管理:就是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状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及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以达到合理地确定库存量以及合理地运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

供应链管理中零库存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中零库存的含义.txt33学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木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反对产品过分积压,而零库存的理想化理念便受到极力推崇,实际上实现零库存的企业已不再是神话,日本部分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目标的形成也并非所谓的偶然,其实它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事出必有因,从而追溯到实现零库存的渊源,将预期值代入生产经营的基础方程式推导出变量值,假定把购买者也就是消费者看作是变量,而消费者的范围是常量,当跨入消费者市场阶段时,主导因素实现了偏转,有时甚至优质产品并不一定成为消费者的选择,而需求的根本则是由产量和价格水平制约的,但也不能排斥有些非直接环节所起的作用。 3、实现零库存其实有两层涵义:一是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供需基本实现一致;二是实际生产数额较少,形成供小于求的局面,而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第一层涵义,也就是通过调研分析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制定与需求相吻合的生产方案,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产品积压。 4、网络时代渐渐缩短了商人与商人间的距离,也就减少了烦琐的中间环节,直接实现交易,因而由定购约束生产的经营模式将日渐成型,避免盲目生产,从而为零库存的实现做出了有效的衔接,从一个市场到N个细分市场,再从N个细分市场走向统一。 所谓的零库存,也就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但是,零库存有其正反两面: 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同的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的话,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等。 那么,企业零库存的实现,在取得以上效益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是否亦存在实施上的难点和管理上的成本呢? 在罗列零库存的具体难点和代价之前,让我们再理性和全面地审视零库存企业的典型案例:丰田汽车装配线确实可以做到生产环节的零库存,但除了本身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之外,它的上百家零配件供应商不是将配套厂设在其周围,就是有原材料仓库安排在丰田厂的四周,零库存是基于“零”距离供应之上的。 同样,Dell计算机公司可以做到没有原材料库存,因为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的方式,计算机的零部件都以供应商的名义放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仓库之中。Dell的产成品一定是零库存的,因为当你通过电话或网络下达订单的时候,Dell的客户服务人员会告诉你大约需一周的交货时间。产成品的零库存除了Dell引以为豪的供应链系统之外,也是基于非现货交易来实现的。 个人计算机生产对最低生产批量和生产设备柔性化的要求不像汽车那么大,也帮了Dell的大忙。丰田汽车起码目前还不会说产成品也力求做到零库存,国外的消费者可不会像国内的爱车族那样先把钱交了,再等上几个月来提车,因为还有更多的汽车在通用或福特的分销商那儿等您开走呢。当然,不管生产系统多么柔性,要等到客户下达的订单数足够凑足装配线的最低批量要求,也决不会是几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