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摘要:目前,大学生学习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热情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就其原因来看,多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因此,培养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成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对动机理论进行梳理,从动机形成机制、动机强化机制角度分析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的完善自我。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得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来源于需要,当出现能实现需要的目标时,就有了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五种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的动机是因为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产生的,通常人的动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时而产生的。斯金纳认为动机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尤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班杜拉认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效能感,它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来自于对结果的期待,而且来自于对效能的期待。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而结果的强化,不仅来自于本人,而且来自于替代性的强化,先行性强化。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由学习需要,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它有利于引发学习行为,决定学习方向,维持、调节学习活动,影响学习进程和效果。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的水平与学习的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以达到最佳学习成效的动机强度为最佳动机水平,在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成效不断下降。尽管对动机研究的出发点不一样,但有几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一、动机来自于需要,有内在的需要,也有外在的需要。二、动机有利于引导人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三、强化作用对动机有影响。四、动机水平与效果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的形式来源有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起和身心状况。它能够决定个体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已有行为的表现。

二、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男性和女性各自担当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区别,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的影响又十分巨大,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男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是比较巨大的。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女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比男生高,对学习的态度也相对男生要显积极认真。这是因为,当代社会的进步使得女性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她们开始为自己能够和男性在这个社会上拥有同样的话语权而努力。她们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积极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作为女性佼佼者的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更强,她们不甘心将来只是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她们渴望能够独立地生活,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存在。这在学校中就表现为女生试图通过学习成绩的比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女生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满足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因而,女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她们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需要能将女生的学习活动引向一个高目标,这就导致女生一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往往会导致高成就,高成就又反过来提高其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使得女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她们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使周围的同学受到感染,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男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没有女生那么强,但男生会关注自身知识面的拓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对男性的期望比女性要高,因而男性身上的责任与压力会比女性要大。在传统的社会角色建构中,男性承担的是养家糊口的重任。男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塑造为自主决断,勇于承担责任的角色。因而他们的自主意识会比女性要强。现实中部分男生由于将学习当作工具,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动机上存在许多的问题。相对于女生,诱因在激发男生的学习动机上起着略显重要的作用。男生往往会在某一诱因的作用下激发学习动机,朝着某一目标努力。当达到这一目标时,男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男生的学习动机便会降低,

从而使其处在学习相对不活跃的状态。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分析

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不习惯大学的教学方式,对自己的专业要求不了解,加之部分大学一年级学生将大学当成终极目标,因而,他们容易在学习上产生困惑,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大学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的生活充满憧憬,因而他们的抱负起点会相对于高年级学生要高,他们对未来的设想也相对较多。但大学生活比较复杂,除学习之外,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低年级大学生容易在这方面产生心理问题。高年级学生经过了与大学的磨合期,逐渐适应了大学的教学模式,且通过课余时间不断地接触社会,其社会化的程度会比低年级学生要高。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与择业的压力,他们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当到了高年级阶段,认知内驱力已成为高年级学生的主要需要。它使得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了学习任务本身,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励应该由学习本身提供。对知识的渴求使得高年级学生更能体会到学术的魅力,部分学生更是渴望进入学术殿堂进行深造。总体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的问题会比低年级学生要少。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专业差异分析

文科专业学生和理工科专业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文科专业学生想问题的广度会比理工科专业学生要广;理工科专业学生想问题的深度会比文科专业的学生要深。由于专业性质不同,理工科专业学生追求的是工具理性,他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的获得;文科专业学生追求的是价值理性,他们会更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自身的成长。文科生比较重视对知识的追求,因此,文科生通常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们的价值追求往往是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从而为国家建言献策。文科专业学生更向往自由,学校的管理制度往往会对文科专业学生产生一定的束缚。理工科专业学生更愿意遵守规章制度,按制度办事则更符合其思维习惯。相对于文科专业学生,理工科专业学生更愿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结于自身的能力原因,将学习上的失败归结于外部的原因。所以,理工科专业学生即使遭遇失败,也不会削弱其学习动机,反而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更加努力,其积极的情绪和努力程度对其学习行为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理工科专业的研究对象会比文科专业的研究对象稍显具体,因而理工科学生更容易获得明显的成

果。所以,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比文科专业学生要高。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生源地差异及分析

农村大学生由于深知家庭培养的不易,因而其学习动机最主要的是报答父母。他们学习勤奋刻苦,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或一份好的工作以报答家庭。所以,农村大学生的学习的内部动机会比城市大学生的学习的内部动机要强。农村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大多比不上城市大学生的家庭条件,因而农村大学生会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争取。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因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已成为其学习的主要需要,即其外部动机在其学习动机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农村大学生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当学习上的失败就会威胁到其自尊心,使其自尊无法满足,但这也会反过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这是因为尊重的需要是一种缺失需要,是生存所必需的,它一旦得到某一程度的满足,由此产生的行为动机就会消失。此外,由于国家在财政上对贫困的农村大学生有特殊照顾,因而农村大学生对国家常怀着感恩之心,他们常想着努力学习以回报国家和社会,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也由此增强。

三、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培养大学生的成就动机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其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成就动机大的大学其学习动机也越强。成就动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的。成就动机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就动机越高,就越容易抵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侵蚀。所以,教师可通过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产生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避免失败的意向。具体的可从“注意、感知、内化、行动”四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注意”是指让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让学生对这些行为有印象,要让学生知晓哪些是高成就动机的具备行为。“感知”则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对成就动机的有关行为进行体验,从中体会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成败与目标的关系,成败与感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让其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某种行为策略。“内化”即让学生将对成就动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紧密结合,加深对成就动机的认识,从而激发自己的成就动机,提高自己的成就动机水平,这时想取得成就已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行动”即让学生将从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策略运用到学习中,从而取得高成就,高成就又会

导致学生的高成就动机,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

2、培养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如果每位学生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其学习动机就相对来说容易培养与提高。由于竞争激烈,很多考生存在着专业被调剂的现象。这就可能会产生对自己所要学的专业不了解从而不感兴趣。如果在低年级时无法培养学生对其专业的学习兴趣,就会耽误其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院方在对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加强对本专业的宣传介绍。建议以系为单位,对入学新生开展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其对自身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就业前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了解。在大学一年级期间,各系要有意识地组织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小规模、短阶段的实习,了解本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消除学生对专业的困惑,真正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还可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的兴趣,将该兴趣与课堂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学生的归因倾向和心理健康状况

归因理论认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或将失败归因为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的学生并不会对其学习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提高自己挫折承受力。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会有对成功的渴望,对学生学习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心理上会产生失落感和无力感即学习无助感。此时就需要教师帮助有学习无助感的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设立阶段性目标,使之能够在逐步地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深化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即使遇到失败,也要使其认识到这和自己的能力无关,而和自己的努力有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其学习会产生影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4、正确进行奖惩,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加强其进一

步学习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反馈,多表扬学生进步的方面,建立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5、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

建立的目标应该确实可行,即能达到又有一定的难度,又有办法实现。当学生通过努力达成任务之后,学生的自主性就会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就会得到激发及增强。

6、适当开展竞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教学设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体,并适当开展竞赛和竞争。竞赛取胜是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需要的诱因之一,也是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措施之一。设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团体,可以增强每个大学生对小团体贡献和成就感,获得更多人的认同以及帮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也能激发它的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陈琼探,平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林金霞.高等教育心理学.江西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史琼.《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卜荣华.《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5]李海斌.《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6]叶湘虹.《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教学提纲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一:选题背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学习动机缺乏是根本.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选题的意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核心作用。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通过加强考试和竞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部分综述了学习动机的一些理论和这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导向,从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和教学的角度提出来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三:研究的现状 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影响,同时先行的强化也会对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成功的认识的偏失,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偏向于功利化,趋向于用利益或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成功。大学也由以前的由少数人的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基本上7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上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及能否发展的很好与在学校的学习关系不大,且如今毕业的大学生的结果强化了这一点。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效能期待,因此学习的动机下降。 2、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 3、学校缺乏一种竞争的环境,外在刺激因素不够。当前学校教学,基本上只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做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3、 参考文献 (10)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火车之所以能走起来是因为有火车头在拉动,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是对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自觉性,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这里不大对劲哦)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说培养与激发会不会好些)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意义,现状 一、绪论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同样,人的学习行为也是由动机驱使。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任何外界条件(条件这个词放在这不大合适吧)都没有用。学生动机虽然是内在的,但它的产生却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我们应该正确、合理的结合内外部条件此处删掉了一个着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相互转化,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这里有必要要逗号吗后面有必要加爱好吗)爱好,对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业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回答: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简而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问题。 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所谓内部动机,指学习是出于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学习内容本身已具有足够的内在诱因价值,它无需在借助于其他外在强化物便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内在动机驱动学习。具体而言,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而非批评。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堪称隐含着成功的信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在教学时,要跟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对于成功、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对于成功、失败的不同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努力;(3)所投入的努力,就成功、失败与努力的不同认识,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4)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以上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因此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成绩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 习 动 机 的 培 养 与 激 发 姓名:熊洪 学号:20090341047 班级:物电09级1班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知道,人类的行动,常被各种复杂的动机所引起,饥和渴,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人的行为的动机,一部分是生而具有的,一部分是由学习得来的。动机产生于需要,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从社会上说,不进行教育和学习,不继承和发展前人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物质和精神活动就要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不能延续和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学习就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更不要说发展和提高了。所以从根本上讲,学习动机是社会和个体的这种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或愿望,它对学习起推动的作用。学习上的自觉性,就是指学生对社会和教育者的要求及其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使其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后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先使学生产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学习活动。有的教师善于采用问题教学法来引起学生需要的感觉。如有的数学教师在讲相似三角形时说:“学了这一切,不上树可以测得树高,不过河可以量出河宽”;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马路边上的电灯怎样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着了,天一亮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教学法之所以比讲演法更有效,是因为问题教学法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集材料或去实验的。教学时,教师若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发生迫切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能调动起来,学习成绩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二、明确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以及活动的价值,就会生发学习的需要,从而全力以赴。盲目地学习,效率必然较低。比如,在教三角形、圆形和多边形面积公式时,使学生认清掌握了这些面积公式就可以测量学校教学楼、校办厂、操场的面积以及工厂的车间、农村各种庄稼地的面积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提高;学习地理,在讲比例尺时,讲清懂得了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就能在地图上测出北京至任何一个地方的路程;学习生理卫生的某一单元时讲清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在于研究眼睛的卫生和保护眼睛的方法。学习目标讲得越具体越好。确定学习目标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可过于远大,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同时,应使远大目标与具体的目标结合起来。心理学的研究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较广,水平也较高,他们往往既有远大目标,也有切近的具体目标,两种目标结合得较好;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内容比较窄,水平较低,他们往往只有切近的具体目标,或只有空泛的远大目标,这两种目标常常是脱节的,因而学习的效果就差。 三、了解学习成绩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生孟静 学号 1016800143032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本科 通讯地址定州市怀德小学 邮政编码 073000 指导教师彭泽平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摘要 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以激励为手段,使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适当开展竞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意义,现状,激发,培养

目录 摘要 (Ⅰ) 一、绪论 (1) 二、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 (1) 1、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大,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就强。 (1) 2、学习动机对小学生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可以增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1)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4、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5、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唤起、维持、指导人们的学习行为。 (2) 三、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内部动机薄弱。 (3) 2、外部学习动机很强,长远的社会意义的学习还没有形成。 (3) 四、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建议。 (4)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3、使用多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学习动机。 (5) 4、以激励为手段,树立学习自信心。 (5) 5、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6) 6、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6) 7、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7) 8、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 (8)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方案

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方案 一基本概念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人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驱力来源于与学习有关的生理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正是这些刺激的作用,使人产生了学习的能量和冲动,从而推动和维持人的学习行为。 二调查研究课题及背景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论题,同时也是一个核心论题。其中学习动机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观察周围的同学,发现学习的态度各有不同,由此反应的学习动机就很不相同。对于我们学校来讲,土木学院、机械学院等强势学院相比较而言的较弱势学院中的学生学习态度就各不相同,反应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各有差别。不同的专业之间,不同的班级之间,甚至是我们学生的个体的学习动机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学习道路上的困惑,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现今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以掌握现成的“双基”知识为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以做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把学习与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联系起来,更应该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发展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积极的学习动机推动下为探索知识而努力攀登。另外,大学生的学习较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督促,而是以自我教育、自我努力为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自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己给自己“上满发条”,而这种行为又是以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基础的。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从而强化和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 三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 学习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我们正走在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化的时代,学习将成为贯穿人们一生的重要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学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讲课教案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 发

从学习动机理论浅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法政学院10政本杨思佳 10102314136 摘要: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强化论、需要层次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论、归因动机理论这五种,它们分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分别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几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培养与激发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经常出现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过度焦虑等问题,从而导致成绩下滑,学习兴趣的降低。而以上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习动机理论具体有哪些方面呢?一、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人们产生某一行为的原因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

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教师的批评与表扬,会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仅凭学生的行为来推断学生的动机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行为。 (二)需要层次说 在众多的动机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有广泛的影响。他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比如:小王想要学会某项技术,于是他就会不断的联系,一旦他学会了满足了需要,他就不会再去学习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分别为: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人爱或没有收到尊重就会为了考试而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爱护并尊重自己的,不会嘲笑自己。(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开成。 2、替代经验。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它对学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未来的发展、学习的兴趣、与教师的情感沟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排除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内驱力 一、学习动机的基本内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再者就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当前,在大规模的扩招下,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在日渐增多,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就开始一味的享受大学的娱乐生活,体会各种的美好,认为这是一个生活的乐园,忘了它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胜地,导致许多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学习动机缺失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对待学习态度 (1)积极的方面:①为了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努力学习,现在我们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靠自己奋斗,大家都坚信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等因素才能使自己更优秀,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②做为一个大学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③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实现亲人的美好愿望;④希望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⑤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2)消极的方面:①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生活很辛苦,上大学要好好的休息; ②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面前,开始贪图享乐,厌学现象也油然而生;③不愿深入探究只求60分就可以,坚信多考1分是浪费,平时不努力到期末就等着任课教师划重点的现象普遍存在;④学习过于功利化,从一进入大学就为了金钱而学习,从而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⑤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实用性不强,出现经常逃课的现象;⑥很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用花大把时间去打工等等。 三、大学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动机的培养与开发

第二章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内驱力理论 四、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二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和实现某种欲望和需要而发生的。动机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作用。 2.指向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决定人是否开始采取行动,而指向功能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采取朝向什么对象的行动。动机能够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决定人的信息接受方向,即具有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接受对象的指向功能。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产生后,动机推动着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目标。 4、强化功能 当行动达到预定目标时,动机会促使有机体强化被肯定行为的发生频率,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或接受习惯。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师所提供的奖品、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而大学生是这个社会中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一直都是心理学界关注的重点。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国外学者研究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涵、特点、差异性、相关性及结构,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探讨提高其学习动机对策。 关键词:学习动机;因素分析;教育对策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The current society is a learning society,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in the society,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research has been a psychological science focus of concer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mainly includ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relevance and structur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把学校、社会、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把自己形成的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系统非常复杂,包含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等等,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部份。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技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有趣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确立积极的探究心理,设置合理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师的期望值效应,利用已有的学习动机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同时加强课外活动指导。 2,提供学习结果的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反馈是在提供给学生有关其学习成绩的信息。通过反馈,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学习成效,会产生激励作用,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及时改正,更加努力。运用反馈的方法,必须注意的是,反馈应该是清晰的,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学生。另外,反馈应及时,应该是经常性的。 3,妥善合理运用奖赏,学会赏识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如果奖励适用不当,会引起负面效果,要用欣赏和眼光和态度看待学生,并以积极肯定的评价,激起学生的努力探索和创意。要注意奖励的质量,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4,营造适度紧张的合作与竞争,调动学生好胜心 开展适当竞赛,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竞赛有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和自我竞赛。个人间竞赛竞争性最强,教师可以适当鼓励、提倡学生自我竞赛。如果过于频繁使用竞赛,组织又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效果。采用归因方法,指导学生寻找自我失败的或成功的原因。 总之: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

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谈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众所周知大学英语的学习十分重要,英语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关系密切。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细心分析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并给予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引导他们朝着有利于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及作用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为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则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人的一切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决定并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同样,学习活动也是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是大学生适应高校英语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创造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动员。是实现高校英语教育目标的~个基本措施。 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具有激活、指向作用。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方向,以学习目的为出发点,它是推动学生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学习的动力。第二,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进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敷衍,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这些差异都将取决于学习动机。第三,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高的动机水平能取得高的学业成就,学习效率高,成绩优良:而没有动机力量或动机水平很低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还可能有其他不良行为。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明显呈现出多元性的趋势。据调查分析,大体上有四种类型。 (一)考试型 考试和检查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它属于表面性学习动机,一般包括两种情况,被动考试型和主动考试型。被动考试型的特点是: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以合格过关为目的。例如:为了能够拿到毕业、学位证书,必须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英语,以便通过国家规定的四级英语水平考试。主动考试型,即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而学习,典型表现就是喜欢考试。由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仍然主要是通过考试来评定学生的,学生的绝大多数利益(例如:评先进、奖学金、入党、甚至就业)也和考试成绩相挂钩。所以,他们喜欢参加考试。这类学生,他们往往学习成绩比较好。 (二)兴趣型 感兴趣和充实感是学习的主要动力,这种学习动机是由于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的初步了解或个人的性格、爱好或觉得学习能使自己感到充实而产生的。他们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有此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学习效果比较好。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及其激发途径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大学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它是大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是直接的学习动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动机从心理态度上反映了其学习需要。它驱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前进。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和特点是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的重要前提。因此,某一心理研究所对一所高等本科师范学院某系1999-2005年级的164名大学生,采取了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我根据此调查结果就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谈几点认识,并探讨一下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从而强化和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而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随着校园生活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根据调查来看,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跳出农村,在xx工作; (2)做一个大学生有较高的声誉,能被人尊重; (3)能够获一个好的工作岗位,得到较好的物质生活待遇; (4)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5)不甘人后,超过别人,使自己在同龄人中保持强者的地位和形象; (6)自己对本专业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深造发挥自己的才能; (7)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实现亲人的美好期望; (8)对周围事物和自身有更多的了解; (9)做一个有用的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0)学业和就业压力; (11)为了逃避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希望从书堆中找到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12)为了自我设计,体现出自我奋斗的决心; (13)为将来考研做准备,把本科学习当成考研的跳板; (14)拥有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15)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研究方便,我从中选择九项进行调查. 如调查结果所示,在大学生中,正确的学习动机还是占主导地位。 调查结果从答卷反映出来的各种学习动机中选择了5种比较正确的动机,约占总数的67%,这些学习动机大都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是健康的,属于远景性动机。在大学生中,近景性的动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为5%,不甘人后的7%,学习和压力的为13%,希望得到铁饭碗的为8%。当然,这次调查只能反映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一般情况。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在一个学生身上也会有几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存在,而究竟哪一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又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就大学生来说,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一个学生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满足时,这时近景性学习动机就可能升华为远景性学习动机。例如许多大学生在入学时的主要动机是解决就业问题,而入学之后,当这个问题已经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解决时,对专业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为专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就可能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原来为就业而学习的动机被在专业上取得成就的学习动机所代替。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把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结合起来,并逐步提高学习动机的层次。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的关系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就像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动机和目的一样,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是使学生把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把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而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需要也不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成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有恒性等学习品质。 因此,教育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时,要考虑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即选择学生喜欢、想得到的物品或活动来强化其学习动机。如对希望得到获得获奖证书的学生,教师仅给予奖学金未必能有效强化其行为。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教师一味以学生的喜爱作为有效强化物的标准,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矫正其不合理需要,促使他们学习动机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即在学生没有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并引导学生把学习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持久化 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毅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永不枯竭。成就动机强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却不那么沮丧。他们的情绪积极健康,对未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达到理想的彼岸。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类学习动机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用,它能推动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应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易于接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性,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学习动机。诱导学生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不要产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倾向。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识

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足这种需要所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讲授每门学科或每章每节之前,必须生动有力地讲清目的、要求和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阐明其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另外,我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三、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此,应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出的正确答案、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我有时进行一种专项训练,让学生自行做练习,并规定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完成。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紧迫感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时取长补短激发上进心。如果没有反馈,则缺乏激励很少进步。。 四、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和表扬鼓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而后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与鼓励是我们对学生免费的赐予,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要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研究者认为,任何条件反射的建立、任何行为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强化物、得以报偿、以满足个体的内心需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强化,例如,取得好成绩、受到赞扬等,他们就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强化,如没有取得好成绩、受到批评或处罚等,学生就容易缺乏学习动机。[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三是自我强化。这几种方式可以在教育领域中结合运用。强化力量在教育领域中盛行过,在当今的教学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只强调了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有意义的工作,有兴趣地去做,而且尽自己努力去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发自内部的推动理论。换言之,所谓成就动机[3] 就是指超过他人的欲望,力争优秀和成功。麦克里兰德(Mcclellande,D, C.1965)和阿特金森(Atkinson,J,W.1958)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 麦氏的成就动机论揭示出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水平,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就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阿特金森提出了一种比较完整的成就动机理论。即人既有力求成功的需要(themotiveforsuccess,简称MS),也有避免失败的需要(themotive for success,简称MF)。正如维纳认为,对高成就需要的学生而言,失败会增强他们的动机,而成功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动机;对避免失败需要的学生则相反,成功会增强他们的动机,而失败会降低他们动机。 (三)归因理论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下困难:教师的情绪感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的学习辛苦、紧张、竞争激烈,再加上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自身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常常会出现对立消极的情绪;学生已有的内敛、闭塞、依赖、只求稳准不求冒险的性格;有些学生只会按照老师、家长的命令、指示行动,要让他(她)自己开展活动,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一、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了,达到好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学科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起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要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低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很高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弱;当问题的难度系数适中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 它对于未来的学习、工作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对于这种非智力条件的存在,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人生宛如漫长的旅程,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则是承载学生们前行的一列列火车。 学习是学生们这一阶段生活的主旋律,由简单到复杂,有技能有知识,或记忆或练习,每个人在学会了许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技巧。 学习是学生们不懈求知的过程,为学生们提供思考和创造的契机,使他们与社会和历史进行深刻的交流,发展自我,充实自我。 并会不时体会到泛舟学海的欢愉,破解难题的喜悦以及感到逐渐成熟的成就感,这些都会使他们对学习有更充分的认识,而这些知识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树立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在校的创造力,营造一种和谐学习的氛围。 一、注重专业思想培养学习兴趣无论学习哪方面的知识,都需要兴趣、动机、目标作为动力系统,提供持续学习的力量源泉和克 1/ 7

服困难、持之以恒的勇气。 所以,学会学习首先应当培养学习兴趣。 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决定着每个人未来的职业领域,如果不珍惜学习机会,不掌握扎实而过硬的本领,将来就很难立足社会,在工作上力不从心,实现更为宏伟的人生目标就无从谈起。 从培养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出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增长、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就感,感受到不断打开未知领域、拓展自己的愉悦,能激励内在的学习动机,造就终身学习的意愿。 要想使这种良性循环一直保持着近似于原有的状态,首先要让学生们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阐述的理论只是一种专业消化吸收的铺垫,关键在于要让学生们看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实在意义,以及这一专业的存在价值和工作时自身的能力体现。 其次就是要注重基础,理论性的灌输可以转化为宏观上的真正操作,或是学习探索中的一种慢速渗透,避免学生对这一专业产生理论知识的困惑而导致的厌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