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手电脑“大本营”灰幕

揭秘二手电脑“大本营”灰幕
2009年春节,记者返乡过年时发现,在人均收入不高的县级市里,电脑的家庭普及率却并不低.询问后记者发现,售价几百块的二手电脑成为低收入家庭用上电脑的重要原因.
这个城市不乏联想专卖店、DELL体验中心、七喜专卖店等品牌电脑的销售点,是各大厂商竞相争夺的五六级市场.在新电脑的夹击中,二手电脑以自己的低价顽强地瓜分了一大块市场份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高速增长的中国IT市场,伴随着海量报废IT产品的产生.作为硬件产业曾经的中坚,淘汰下来的旧电脑,它们的去向如何?在庞大的IT产业之外,谁在掌握它的命脉?它是应该被忽视,还是被重视?本报记者摸底调查二手电脑产业链,揭示出一个另类而令人吃惊的二手电脑生存图景.

摸底“大本营”

记者以有意为外地某网吧购置50台二手电脑为由,接触了多个经销商.在一个柜台询价时,摊主表示手头没那么多货,但是可以带记者去库房看看.走出硅谷电脑城,拐过三四个弯后,记者被带到了电脑城西南角的一个小院子里,门口写着“美达豪二手电脑”.这是一间大约15平米的平房,进门的左边设了一个前台,一个 20岁出头的小姑娘正在接听电话,另一个20多岁的男孩正在鼓捣一款主板.屋子沿墙壁整齐地码放着几百台旧电脑机箱,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大部分是 DELL的一款小机箱主机,也有清华同方等其他几个牌子的电脑主机,但数量只有十几台.

这个地方叫“利康金桥旧电脑市场”,位于中关村硅谷电脑城的地下一层.从外面张贴的资料上看,这里号称是“华北地区二手电脑集散地、IT设备租赁服务基地 ”.整个地下一层云集了几百家二手电脑经销商,他们对台式机及其配件进行回收、组装、升级,在批量买进与卖出之间谋求利益.

一位姓王的女士是主要经营者之一.坐下来后,记者注意到对面墙上有一个监控录像画面,监控着门口和前台周围的区域,记者和王女士都在画面上.瘦小的王女士精明干练,她的名片上写着“主管”.她首先询问记者想花多少钱买电脑,在得到六七百元的回答后,她低头在手里的计算器上敲敲打打,随即报出了几种不同的配置和价格.比如,一款清华同方的主机,配置为奔4 2.93G(775针),80G硬盘,1G内存,256M的独立显卡,开价760元.

王女士并不想隐瞒什么.她直接告诉记者,1G内存是由两条512M内存组成的.如果将CPU换成AMD 4000+(940针),则要900元.

记者表示对DELL那批机器很感兴趣,她表示,那批机器都是集成显卡,只能满足办公需求,网吧绝对用不了.显示器也有多种型号供选择,纯屏的可以100元拿货,什么牌子的都有,每个牌子都能满足记者50套的要求.液晶的则要贵很多,长城17英寸液

晶卖430元,优派19英寸液晶卖550元.

得知记者不是马上提货后,她提醒说,可以等到提货前再来电话确认一下报价,到时可能会有一批新机器进来,价格上也可能有下降的空间.送记者出门时,她告诉记者,她做这个生意已经有一二十年了,从286、386时代就开始收电脑,主要是学校、网吧等淘汰下来的,至于来货渠道,她表示“绝对不能透露 ”.

此后,记者两次电话联系王女士,希望得到她个人以及二手电脑生意的进一步信息.第一次她简单回答了五六个问题,随后以接电话为由挂断了手机.

王女士是四川人,1990年来到北京,最初从事印刷工作,和老公认识并结婚后,开始和老公一起做二手电脑生意.从1997年算起,已经12年了.2003 年之前,生意还算好,那时公司有一支 20~30人的队伍,专门去回收电脑.之后,进入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多,新电脑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各种因素导致生意越来越难做.次日,记者再打电话时, 王女士口气非常冷淡,表示不愿多说.

美达豪的网站上介绍说,“美达豪二手电脑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北京乃至全国的二手界都有很大的名望……始终站在二手的前沿,成为二手界的中流砥柱”. 公司网站还表示,“长期以来,我们与国内的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写字楼、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欢迎有淘汰的电脑以及周边办公设备的单位及个人联系洽谈回收事宜,对提供成功业务信息者提供业务佣金.”

对于这种业务佣金,王女士在电话中简单回答说,提供大批量电脑回收信息的人,一般一台提5~10元钱.更容易让人理解的表述就是,发现有单位大批量卖旧电脑时,你可以自己先收下来,比如300元一套回收,之后再以320元的价格卖给美达豪,这就相当于每台提成了20元.

在美达豪的网站上,正在出售的产品非常多,包括14个型号的主机,如DELL270、DELL GX2等.其他还有硬盘、CPU、电源、内存、显卡等14种配件,以及14款显示器.据了解,美达豪还在硅谷电脑城里有两个门市.从货品数量上判断,美达豪可以算是一个“大户”了. 在二手电脑市场,全球PC业必须规模化运营的规律依然在起作用.

神秘来源

中海电子市场位于北四环外,毗邻太平洋数码城,和中关村海龙大厦、E世界、鼎好电子商城等隔四环遥相呼应.这个市场有近百家卖二手笔记本电脑的商铺,形成了北京最大的二手笔记本电脑集散地.

星期一下午,室外温度达到了摄氏34度,记者在中海电子市场见到了小李.他的摊位大约4平米左右,专营日本原装的东芝二手笔记本电脑.小李今年二十五六岁,在记者逗留的一个多小时里,虽然有四五个询问价格的人,却没有一个购买者.他苦笑着说,这一天他还没有卖出过一台电脑,“生意难做啊,

也就仅够糊口而已”.

小李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在七喜电脑做过一年多.2006年起,因为有熟悉的朋友有货源,他开始卖二手笔记本电脑,先在广州卖了一两年,2008 年起来到北京,只是因为这里离他的家乡——河北张家口更近.那些第一次用笔记本电脑、先买个二手货用着的人,或者已经换了好几台笔记本电脑、感觉二手本性价比更高的个人都是他的客户.同时,E世界等其他卖场的经销商也经常从他这里批发笔记本电脑.

言语之间,他毫不掩饰对于自己产品质量的信心.“前些天一个在北京开公司的65岁日本人到我这里买电脑,仔细看过产品后,他对同来的中国朋友说,这确实是日本原装的产品”.目前,他卖的一款产品是2003年在日本上市的12英寸屏的笔记本,叫做DynaBook,配置是奔3 866、256M内存、20G 硬盘、16M显卡.他合起笔记本电脑向记者展示说,最厚的地方大约1.5cm,“今天能做到这么轻薄的国产笔记本电脑也很少见”.

这些二手本的质保期从1个月到1年不等,主要取决于售价的高低.机器有着色彩斑斓的外壳,如深蓝色、大红色、桃红色等.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批本子原来的颜色都是银色,脱落后很难看,如今的颜色都是在南方喷好的.“我从来不骗客户,我会直接告诉他们颜色是后来喷上去的”.

记者非常好奇这些日本原装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来源,比如是否是日本倾销到中国的电子垃圾,小李说有这个可能,但他也不确定.他以前也多次问过自己的朋友,到底从哪里进货,但是在这一行,进货渠道是非常机密的商业信息,朋友的回答并不真诚,他也索性不再追问,安心地做一个下游的批发商兼零售商.

有时,他也很苦恼.他感慨地说,自己做这个生意还是晚了几年,已经错过了暴利的时代.2000年初,一台二手本能赚几千块,那时新电脑卖两三万元,二手的卖6000~7000元,利润空间很大.他玩游戏时用的是一款有些年头的富士通笔记本电脑,机身特别厚,大约7~8CM.这是他2006年进货时进到的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他进这台电脑花了3000元.如今,他柜台上摆的东芝二手笔记本电脑,报价为880元,电脑价格的下降速度就是这么快.

星期三上午10点,记者又来到小李摊位时,正碰上一个来自山西大同的电脑经销商从他这里进货.3台二手东芝笔记本电脑,3个电脑包,外加两个USB光驱, 一共卖了2350元.客人走后,他摇摇头说,3台本只赚了100 元,“大家都是懂行的,你要的价格高了,人家根本不买”.摊位一年的租金就有2~3万元,这笔生意只能赚出一天的摊位费来.面对记者难以置信的眼光,他说,我的收入跟上班差不多,两三千块钱吧,至于在北京买房,连想都不敢想.这种饿不死也撑不死的状态,小李也很无奈.“我也想过转行,

却又不知道做什么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直到现在,他也没搞清楚他卖的那些产品的出身.

“幸福”的游击队

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屁股上挂着“回收电脑”的条幅,天天守在你家小区的门口,也许你还曾经把家里弃置的显示器或者主机以几十元或几百元的价格卖给他们. 这个人群,就是走街串巷、深入到北京城各个角落进行电脑回收的小商小贩,二手电脑的产业链因他们而更加完整.在太平洋电脑城和中海电子城之间的林荫小路上,沿路边停着一溜儿等待拉货的面包车.早上9点,随着周边电脑城开始经营,来自各个方向的三轮车在这里汇集,三轮车的主人熟悉地彼此开着玩笑.这些三轮车上并没有注明“回收电脑”,但当你询问他们是否收电脑时,他们的眼睛一亮,忙问你是买还是卖?什么配置?有多少台?如果你还想继续问他们,电脑收来之后都卖给谁?都有哪些大型单位大批地卖旧电脑?他们就开始警惕地上下打量你,问你到底是记者还是查户口的.

孟大哥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今年42岁,来自河南商丘,已经在北京闯荡了17年.因为长得高鼻深目,老是被一起扎堆等活儿干的伙计戏称为新疆人.来到北京的最初几年做建筑工人,一天的工资仅5元、8元.2000年开始,他在太平洋电脑城附近做起了“板爷”,平时给太平洋里几家固定的经销商运货,三四年前,摸着些门道的他也开始倒腾旧电脑.

这些客户都是他平常送货结识的客户,他们从太平洋电脑城购买了一批新组装的机器后,常常就会有相应数量的被淘汰下来的旧电脑等待回收,送货的孟大哥就顺理成章地做成了一笔生意.有一家叫做章信的通信公司,是他的老客户之一,已经打了七八年交道.他告诉记者,这家公司总部在上海,在北京的保福寺财智大厦和东四十条两个地方都有办公点,每个地方都占了两层楼,是一家很大的公司,电脑用了三四年后就会淘汰,每年都要淘汰近百台电脑.

2008年奥运会前后,章信又分两批淘汰了近200台电脑.有的同行收到这样的大批量电脑后,因为难于存放,发愁电脑的销售问题,索性每台加价几十块钱再转手卖给规模更大一些的电脑经销商,或者回收公司.孟大哥没有这样做.他和老婆租住在圆明园附近一间大约15平米的平房里,这里就成为他暂时的仓库,收来的电脑堆满了,然后慢慢卖.

太平洋里一家常常找他拉货的经销商,被他称为自己的公司,公司里的人会上网,在淘宝网上也有自己的店铺.自己不会上网的孟大哥就请公司里的人帮忙,把电脑的配置、售价等信息登在网上.除了网上销售外,平常走街串户也会随机碰到一些有意买电脑的居民和学生.将近两个月后,他才把从章信那里回收来的 200台电脑全部处理

完.

相比拉货,倒腾旧电脑能够挣更多的钱.这批旧电脑平均每台带给他100~200元的收入,盈利相当可观.但是,这样的美事哪会天天有呢?有时好长时间根本收不到电脑,有时也就是从个人那里零散收回来一两台.

今年,回收电脑的生意明显少了很多,他发牢骚说,都是金融危机给闹的,国家没钱了,下面的单位也就紧张了,搁往年肯定淘汰的电脑,今年修一修还接着用.不过,他却没有放弃的打算.旁边一位来自山东济南郊区、做这一行当不足一年的大叔告诉记者,这个生意比他在农村种地的收入强多了,种地时一年几乎剩不下什么钱,现在,刨去孩子上学的开支,好歹能剩下好几千块钱,很不错了.就是这一点点的利益,吸引了更多的同乡.

人工拆解电子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经销商把低价收来的配件改头换面成新产品后再高价卖出,个人和单位更愿意将电脑卖给小商小贩而不是专业的回收公司……在二手电脑回收、再利用的各个环节,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的复杂问题.

再利用,乱

记者调查发现,经销商手中的二手电脑无外乎个人和单位两大来源,其中单位淘汰电脑是重要的来源之一,如企事业单位升级和网吧升级淘汰的电脑、公司库存积压产品等.经销商告诉记者,“个人用户直到电脑实在不能用了才会换新的,单位则不一样了,一般三四年就淘汰一次”.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村络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蒋任重告诉记者,他到过很多大型单位,看到的情况是,淘汰下来的旧电脑设备或者堆在库房里,或者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员工,更多的则通过小商小贩流入了二手电脑市场.他认为,“如果单位能够找到更合法、更环保的处理渠道,他们也不会这么做”.

2008年3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中国村络工程办公室推出了“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将大型企事业单位捐赠的旧电脑整修处理之后,再送往农村,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或者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上.

蒋任重在2008年随扶贫行动的团队来到了距离天安门广场仅50多公里的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在那里的小学,孩子们用的竟然是早被淘汰的386 电脑,有的开机要半个小时,屏幕经常花屏,还有一些电脑甚至无法开机.这让蒋任重很心酸,大城市淘汰下来的电脑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电脑了.

如何让二手电脑的再利用更加规范?绿色电脑扶贫行动同时兼顾了环保和扶贫两大要素,对于二手电脑的利用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为了避免不能用的电脑以捐赠的名义流入贫困地区,绿色电脑扶贫行动有一个绿色整修基地,由专人对电脑进行检测和维修,那些仍符合使用标准的电脑经过配件维修、软件安装、外观处理、清洁消毒、包装之后,成为

“绿色再生电脑”.同时,部分不可修电脑能够为下一步的整修流程提供可用的零部件,其余的不可修电脑则直接进入淘汰区仓库,交给专业的回收公司——北京华星环保进行拆解处理.

但大量的二手电脑,能够进入正规流通环节和回收环节的却少之又少.

早在几年前,联想就宣布推出电脑回收计划,DELL和HP也在中国推出了相似的计划,但都成效不显著.2008年,蒋任重也曾与联想接洽,希望联想能够把回收来的电脑用于扶贫行动,得到的答复是,联想原则上很支持这个行动,但是,联想当前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提升业绩,在回收和再利用电脑上暂时没有相关计划.
回收,难

正规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无利可图却又投资巨大,使得废旧电脑的回收呈现出生产厂家不愿管、专业回收处理厂收不起、私人回收处理如火如荼的怪异现象.

2008年,海淀区韩家川建成了一家集中处理电子垃圾和废旧家电的分拣中心.分拣中心的李先生对记者表达了他们的无奈,“现在的回收市场特别乱,主要是私人回收给的价格太高,远远高于我们给的价格,能够送到分拣中心的旧电脑少之又少”.

李先生说,他们一般按照年限来确定回收价格,从成本上来说,正规的回收处理厂有人工、场地、设备、税收等各项费用,正规拆解设备根据拆解程度不一样,投资从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然而,私人回收不仅不占用经营场地,不需要上税,同时,他们还把回收来的电脑进行重新组装后再卖,利润空间更大,也决定了他们可以给出更高的回收价格.目前,这个分拣中心主要接收海淀区内各级政府办事机构、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业单位淘汰的办公设备,通过社会回收的电器非常少.

正规拆解厂收不到旧货,也就无米下锅,私人拆解生意却蓬勃发展.海淀区清河后八家村、广东贵屿等地都已经形成了中国私人处理电子垃圾的集散地,虽然被媒体频繁曝光,这些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手工处理电子垃圾的行为依然存在,并未受到任何约束.

目前,国内电子垃圾回收方面的立法相继出台.比如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2008年8月通过、定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但严格意义上说,目前各种回收、销售二手电脑的行为还未进入有法可依的范畴.

同时,中国成为世界电子垃圾的倾销地.2008年,美国《商业周刊》网站报道称,许多美国电子垃圾处理企业为了牟利而将大量电子垃圾违法出口到亚洲.这篇报道说,在美国正确处理和回收一个装满电子废弃物的集装箱,费用为几百美元; 如果出口的话,一个装有未经处

理的显示器和电视机的集装箱能卖到5000美元,纯利润就为4000美元.北京二手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 DELL、IBM、HP等知名品牌的二手笔记本电脑.它们从何而来?受国人欢迎的二手电脑是否正是国外的电子垃圾?这些问题无人能够回答.

消费者,苦

硅谷电脑城一个二手电脑经销商告诉记者,他回收来的电脑一般都拆成了配件,稍微一处理,就被那些卖新电脑的商铺拿走了.“内存条用酒精一擦就跟新的一样,CPU等都不需要酒精,直接用纸一擦就干净了,肉眼根本看不出新旧”.对于这些二手配件的价格,他也如数家珍,一条新的512M内存大约 90~95元,旧的能卖到80元,80G的二手硬盘也能卖85元.

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一些小贩就是靠这个赚钱的.这些“垃圾”赚钱的秘诀,就在于收的时候按整机收,卖时却按配件卖.回收时,这些配件的价格比电子市场上的新产品便宜40%左右.

这就不难想象最终消费者购买到的二手电脑的质量了.在各大BBS上,随处可见上当受骗的消费者.

一个消费者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公司电脑升级,欲600元出售二手电脑”的信息,觉得很划算,就去上门看货.“一进门乍一看挺像一个公司的,我想自用电脑的质量应该没问题,直接拿了机器就走了”.

他刚买回去麻烦就接踵而至.先是光驱有问题,同时电脑运行一个多小时就会自动重启.第二天,他打车前往,更换了光驱,并重装了系统,回来后系统仍不能正常运行.上网一查,原来是内存条的问题.第三天,该消费者又打车前往,要求退还内存条,对方非常不耐烦,问他“买的是哪台电脑”.这时,这个消费者才知道上当了.他发现,买电脑当天被锁住的另一间屋子打开了,里面全是电脑配件,客厅里还有一台正在组装中的电脑.最终,对方也只是给他随便更换了两根内存条.

记者调查时发现,一般二手电脑的保修期都非常短,在硅谷电脑城二手电脑市场里,通行的规则是保修一个月,这包括那些卖到外地的主机和电脑配件.如果是从街边小贩那里买的二手电脑,则根本没有保修这一说.中海电子城里的二手笔记本电脑稍微好一些,保修期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在二手电脑购买中,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更需要自身加强防范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