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2009年AIDS疫情评估报告

卫生部2009年AIDS疫情评估报告
卫生部2009年AIDS疫情评估报告

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北京

二O一O年五月三十一日

目录

缩略语表 (3)

内容提要 (4)

一、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 (6)

(一)主要结果 (6)

1、现存活HIV/AIDS及死亡人数估计 (6)

2. 估计现存活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 (7)

3. 现存活艾滋病病人数估计 (7)

4. 新发感染人数估计 (7)

(二)方法与过程 (7)

1. 疫情估计方法 (7)

2. 疫情估计数据来源 (8)

3. 疫情估计过程 (8)

(三)质量控制 (8)

1. 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质量提高 (9)

2. 疫情估计的工作人员强化培训 (9)

3. 重点省份专项督导 (9)

4. 国际组织积极参与 (10)

二、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10)

(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10)

(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11)

(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 (13)

(四)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16)

致谢 (17)

缩略语表

内容提要

为客观反映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情况,制定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中国卫生部、UNAIDS和WHO联合对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估计。

在2005年和2007年艾滋病疫情估计的基础上,2009年疫情估计工作仍然采用WHO 和UNAIDS推荐的符合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的Workbook模型作为基本方法。在综合考虑抗病毒治疗效果后,采用直接病死率计算法和WHO和UNAIDS推荐的EPP和Spectrum 模型对新发感染及死亡人数进行了估计。截至2009年底艾滋病相关累计死亡人数估计采用Spectrum模型法、死因构成推算法、病例报告漏报比例推算法和病例报告死亡存活比例推算法四种方法进行了估计。与以往疫情估计工作相比,2009年疫情估计工作质量在四个方面有所提高。第一:艾滋病监测哨点数量从2007年的845个增加到2008年的1080个;2008~2009年在61个城市开展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专题调查以及其他相关调查为大、中城市的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疫情估计提供了信息。第二:强化国家级和省级工作人员培训;第三:加强了重点省份的技术督导和支持力度;第四:加强了国际组织的共同参与和技术支持。

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74万人(56~92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人(9.7~11.2万人);女性占30.5%;全人群HIV感染率为0.057%(0.042%~0.071%)。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4.1~5.5万人),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6万人(2.2~3.0万人)。15岁以下HIV/AIDS占全国估计数的1.2%(0.9万人)。现存活74万HIV/AIDS中,经异性传播占44.3%,经同性传播占14.7%。经静脉吸毒传播占32.2%,其中6个省/自治区(云南、新疆、广西、广东、贵州、四川)的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估计数占全国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估计数的84.2%。经血传播(主要为既往有偿采供血)占7.8%,其中4个省(河南、安徽、湖北、山西)的估计数占全国该人群HIV/AIDS 估计数的91.4%。经母婴传播占全国HIV/AIDS估计数的1.0%。

2009年疫情估计结果和病例报告数据提示,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复杂,疫情进展呈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第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第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第四,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上述结

果提示,应进一步明确艾滋病疫情状况和流行因素,加强针对高危人群开展的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工作。

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疫情监测,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进一步提供规范化服务,强化部门间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都是中国未来能否取得艾滋病防治成效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在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承诺,遏制艾滋病流行,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危害,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

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艾滋病预防控制力度,全面开展综合预防干预措施,积极开展治疗关怀工作,也掌握了更多的中国艾滋病相关数据信息。为客观反映中国艾滋病疫情的最新情况,在2007年疫情估计的基础上,中国卫生部、UNAIDS和WHO 联合对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了估计。

(一)主要结果

1、现存活HIV/AIDS及死亡人数估计

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74万人(56~92万人),女性占30.5%,报告15岁以下HIV/AIDS约0.9万人,占全国估计数的1.2%。全人群HIV感染率为0.057%(0.042%~0.071%);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人(9.7~11.2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4.1~5.5万人),2009年艾滋病相关死亡2.6万人(2.2~3.0万人)。截至2009年底,估计全国累计艾滋病相关死亡22万人(20~24万人)。

表 1. 2003~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主要结果

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

存活HIV/AIDS人数840,000

650,000

(540,000~760,000)

700,000

(550,000~850,000)

740,000

(560,000 ~920,000)

艾滋病病人数80,000

75,000

(65,000~85,000)

85,000

(80,000~90,000)

105,000

(97,000~112,000)

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

25,000

(20,000~30,000)

20,000

(15,000~25,000).

26,000

(22,000~30,000)

HIV新发感染人数—

70,000

(60,000~80,000)

50,000

(40,000~60,000)

48,000

(41,000~55,000)

全人群HIV感染率0.064%

0.050%

(0.042%~0.058%)

0.054%

(0.042%~0.065%)

0.057%

(0.043%~0.071%)

2. 估计现存活HIV/AIDS传播途径构成

现存活74万HIV/AIDS中,经异性传播占44.3%,经同性传播占14.7%。异性传播多分布在艾滋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同性传播多分布在大、中城市及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经静脉吸毒传播占32.2%,其中,云南、新疆、广西、广东、贵州、四川6省(自治区)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估计数都在1万人以上,6省(自治区)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估计数占全国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估计数的84.2%。

经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占7.8%,其中,河南、安徽、湖北、山西4省估计数占全国该人群HIV/AIDS估计数的91.4%。

经母婴传播占全国HIV/AIDS估计数的1.0%。

3. 现存活艾滋病病人数估计

现存活艾滋病病人10.5万人,其中,4.2万(40%)为异性传播感染,3.6万(34.3%)为既往有偿采供血以及经血/血制品感染,2.1万(20%)为注射吸毒感染,0.4万(3.8%)为同性传播感染,0.2万(1.9%)为母婴传播感染。

4. 新发感染人数估计

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感染人数约4.8万人,其中异性传播占42.2%,同性传播占32.5%,注射吸毒传播占24.3%,母婴传播占1.0%。

(二)方法与过程

1. 疫情估计方法

2009年疫情估计工作仍然采用WHO和UNAIDS推荐的符合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的Workbook模型作为此次疫情估计的基本方法。在综合考虑抗病毒治疗效果后,采用直接病死率计算法和WHO和UNAIDS推荐的EPP和Spectrum模型对新发感染及死亡人数进行了估计。

截至2009年累计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估计工作采用Spectrum模型法、死因构成推算法、病例报告漏报比例推算和病例报告死亡存活比例推算四种方法进行了估计。

2. 疫情估计数据来源

疫情估计所用人口学资料主要来自2007年人口统计年鉴;各类人群HIV感染率资料主要来自近两年艾滋病监测系统、专题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人群筛查以及文献检索等。人群规模资料主要来自高危人群规模调查、行为监测、公安筛查和登记的数据、文献检索及专家估计等。

3. 疫情估计过程

在卫生部的统一部署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UNAIDS、WHO、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 CDC)等专家组成“2009年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国家工作组”。中外专家通过回顾2005年和2007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过程、估计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可利用数据情况,讨论并制定了《2009年全国HIV/AIDS疫情估计数据收集和使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对各省及全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

2009年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国家工作组赴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四川、新疆、湖南、北京、浙江共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省级疫情估计工作组合作,一起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估计。在国家层面,国家工作组和更广泛的专家及UNAIDS、WHO 总部的专家举行了三次研讨会,对估计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达成了共识。

(三)质量控制

与以往疫情估计工作相比,2009年疫情估计工作质量在四个方面有所提高。第一,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质量更高;第二,强化国家级和省级工作人员培训;第三,加强了重点省份的技术督导和支持力度;第四,加强了国际组织的共同参与和技术支持。

1. 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质量提高

2009年疫情估计数据来源广泛,2008年上报艾滋病监测数据的1080个监测点监测数据全部纳入本次疫情估计,其中国家级监测点512个,省级监测点568个,监测点数量比2007年增加235个。

最近两年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了61个城市的专题调查,获得了较为详实的信息。此外,大部分省市针对高危人群规模、低危人群家庭内传播也开展了大量专题调查,这些调查数据均应用到2009年的疫情估计中。

2. 疫情估计的工作人员强化培训

为了配合此次疫情估计工作,性艾中心疫情估计工作人员多次参加国际组织相关培训:2人参加了2009年4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亚太地区疫情估计方法培训班;2人参加了2009年6月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亚洲模型的应用培训班;1人参加了2009年7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高危人群规模估计方法培训班,通过培训掌握了国际上疫情估计方法的最新动态。

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方法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省疾控中心的业务骨干进行了疫情估计方法培训和演练;随后开展的逐级培训将此次疫情估计的方法和要求传达给了基层工作人员。

参加2009年疫情估计工作的人员中,约75%的人员参加过2005、2007年两次疫情估计工作,熟悉并掌握疫情估计方法和要求,对如何收集和使用数据比较有经验。

3. 重点省份专项督导

由UNAIDS、WHO、US CDC专家、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高等院校专家和性艾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艾滋病疫情估计国家工作组,分赴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四川、新疆、湖南、北京、浙江共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疫情估计工作进行督导。国家工作组与省级疫情估计工作组全力配合,共同对各省各地区疫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对估计结果逐条逐项进行论证,达成共识,保证工作质量。

4. 国际组织积极参与

此次疫情估计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WHO、UNAIDS和US CDC的专家积极参加到疫情估计方案的制定、方法培训和技术督导中。在估计结果的论证过程中,UNAIDS、WHO和US CDC的专家与性艾中心疫情估计人员参与了感染者人数估计和新发感染估计方法的探讨和论证,并对疫情估计报告的撰写给出了合理建议。

二、中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2009年疫情估计结果显示,中国艾滋病疫情进展呈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第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第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第四,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一)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疫情估计结果显示,2009年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估计总数仍在增加,但是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的人数在进一步减少。与2007年疫情估计结果相比,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增加4万人,其中存活病人数增加了2万人,但是当年新发感染数由两年前的5.0万人降为目前的4.8万人。

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2.6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7万例;死亡报告5.4万例。全国历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见图1。

2004年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大筛查导致当年报告数明显高于往年。2005年以后,随着各项艾滋病防治措施的逐步落实,受检人群类别和受检人数逐年大幅增加,但是每年新发现并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相对增加缓慢。

哨点监测数据显示,除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外,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孕产妇人群的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都趋于相对平稳状态(图2),提示除男男性行为人群外,艾滋病病毒的新发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图2 1995-2009年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HIV 抗体检出率变化趋势

(二)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2009年估计的现存活7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性传播达到了

59.0%,其中异性传播为44.3%,同性传播为14.7%。在异性传播中,约1/3为配偶间性传播,2/3为非配偶间性传播。2009年估计的4.8万新发感染中经异性传播占42.2%,同性传播占32.5%,较2007年估计的新发感染中经同性传播占12.2%有大幅增加,成为2009年新发感染估计人数中的重要途径。

历年报告病例中同性和异性传播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性传播从2006年的2.5%上升到2007年的3.4%、2008年的5.9%和2009年的8.6%;异性传播从2006年的30.6%上升到2007年的38.9%、2008年的40.3%和2009年的47.1%;母婴传播波动在1.3%~1.5%之间(图3)。

图3 病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途径构成

最近两年哨点监测结果显示,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均大于1%,且逐年快速升高,成为推动艾滋病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图4),2008~2009年在61个城市开展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大、中城市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平均高达5%,在西南的主要城市,如贵阳、重庆、昆明、成都,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10%,提示艾滋病在该人群中呈快速流行。

图4 2003~2009年男男性行为人群部分哨点监测结果

(三)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

2009年疫情估计结果显示,疫情估计数超过5万人的省份有6个,占全国估计总数的61.8%;1~5万人的省份有9个;5千人以下的省份有8个,占全国估计总数的2.3%(图5)。

图5 2009年全国艾滋病疫情估计结果地理分布图

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疫情报告。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90.5%(2787/3080)的县(区、市)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病例报告数据显示,不同省份的疫情报告数差异较大,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排在前6位的省份(依次为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报告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0%~80%,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排在后7位的省份(西藏、青海、宁夏、内蒙、天津、甘肃、海南),报告人数不到全国报告总数的1%(图6、图7)。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排名在前20位的县(区、市)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新疆、河南、四川和广东。

在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省份,2007年以来病例报告数增加速度较快的地区有四川凉山州的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和越西县;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和柳江县、贺州市八步区;病例报告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有云南德宏州的盈江县、潞西市和瑞丽市、云南红河州的开远市、个旧市;新疆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河南的驻马店市和尉氏县既往疫情较为严重,但是最近几年比较平稳。

各类人群的HIV感染率差异较大,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吸毒者)HIV感染率最高,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哨点监测结果显示,HIV感染水平较高的哨点仍集中在云南、新疆、四川、广西、贵州、广东等省份,如云南省临沧市、大理州、德宏州、文山州和四川省达州市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均超过50%。大多数地区暗娼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检出率超过1%的暗娼监测点主要集中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贵州5省。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孕产妇中HIV感染水平也较高,如新疆伊宁市,1997~2008年孕产妇哨点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水平不断上升,2003年之后持续超过1%。河南、云南、广西、新疆、安徽5省母婴传播累计报告数占全国的78.1%。

图6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分布(截至2009年底)

图7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分布(截至2009年底)

(四)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病例报告数据显示,在50岁以上年龄组、青年学生和从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到低流行地区的婚嫁女性人群中报告数在增加。

病例报告数据显示,2006~2009年50岁以上年龄组报告数增加明显,其中50-64岁年龄组人群当年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从6.1%增加到10.6%,6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当年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从1.7%增加到4.3%。6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以男性居多,2005年以来男女性别比超过4.4: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对山东、山西、吉林、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婚嫁女的调查显示,异地或异国婚姻造成的婚嫁女引起的输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在全国的不同地区出现,这些输入性病例引起了配偶间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综上所述,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复杂,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缓慢扩散。应进一步明确艾滋病疫情状况和流行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工作。在中国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加强疫情监测,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进一步提供规范化服务,强化部门间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都是中国未来能否取得艾滋病防治成效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在千年发展目标中的承诺,遏制艾滋病流行,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危害,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致谢

本报告的筹划、撰写和审定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卫生部有关司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项目中国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国家工作组中方专家和成员有:郝阳、孙新华、王维真、焦振泉、易乐来、袁准、王宇、吴尊友、汪宁、刘康迈、戴志澄、郑锡文、王若涛、乌正赉、刘民、曹卫华、陈育德、李楯、潘绥铭、贾曼红、张灵麟、林鹏、倪明建、潘晓红、陈曦、王哲、刘伟、计国平、邵一鸣、王璐、刘玉芬、蒋岩、王晓春、胡虹、张福杰、吕繁、崔岩、柔克明、毛宇嵘、马烨、邢辉、刘惠、石凯、胡翼云、王岚、李东民、郭巍、秦倩倩、丁国伟、丁正伟、阎瑞雪、黑发欣、王丽艳、张公博、单多、葛增、孟晓军、明帅、孙李娜等。

国家工作组国际组织方面的专家和成员有:Bernhard Schwartlander, Mark Stirling, Marc Bulterys,Garcia Calleja Jesus Maria,Mesquita Fabio,Connie Osborne,Panakadan Salil,New New Aye,周凯、陈仲丹、张岚、何景琳、刘世亮、韦晓宇、Chin-Yih OU、李志军、Christine Korhonen、林雯、Ray Shiraishi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邮编:102206

电话: +86-10-5890 0919; 传真: +86-10-5890 0920 电子信箱: office@https://www.360docs.net/doc/ad5057370.html,

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d5057370.html,

2010年5月31日北京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之令狐文艳创作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令狐文艳 2012.7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有综合介入诊疗需求。设区的市以区为单位,区域范围内

最新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7 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 径路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 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或心胸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心血管内科。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 40

工作,床位不少于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四)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 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五)心血管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IABP 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六)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 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 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 平方

7.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常见并发症应急预案(10种)

7.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常见 并发症应急预案(10种)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 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的特殊物品的准备和 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 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 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 医务处; 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 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 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 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记录备案。 二、实施细则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 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 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 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5、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 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 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 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遵义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冠脉介入、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一、总则 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得准备,包括设备得运行情况、物品得准备、抢救药品得准备 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得风险性,制定出详实得手术方案,做好应急得特殊物 品得准备与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 好得,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 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 同时通知医务处; 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与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 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与患者得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得抢救结束 后立即补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得原因、抢救就是否及时、存在得问题,从中 得出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记录备案。 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心内科开展得冠脉介入手术、起搏器安置与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 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二、实施细则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与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得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 ,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与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得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 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得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她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修订)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 的通知(修订) 【法规类别】卫生防疫检疫 【发文字号】卫监督发[2009]53号 【修改依据】卫生部关于修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部分内容的通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修改《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等5件规范性文件部分条款的通知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6.09 【实施日期】2010.01.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9]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为加强消毒产品监督管理,规范消毒产品生产行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我部组织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版) 二○○九年六月九日 附件: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保证消毒产品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消毒产品生产(含分装)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范。 第二章厂区环境与布局 第三条厂区选址卫生要求: (一)与可能污染产品生产的有害场所的距离应不少于30米。 (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不得建于居民楼。 (三)厂区周围无积水、无杂草、无生活垃圾、无蚊蝇等有害医学昆虫孳生地。

西藏自治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西藏自治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00-2010年西藏艾滋病病例特征,了解西藏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态势。方法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西藏艾滋病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等进行统计描述。结果西藏2000-2010年共累计艾滋病病例132例,其中AIDS患者19例,死亡9例。2009年西藏艾滋病感染率0.34/万,估计西藏成年人现存艾滋病病例感染率为2.04/万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藏艾滋病疫情正在上升,且年增长幅度较多;西藏艾滋病病例民族涉及臧、汉、彝、回、苗和壮族等;7个地区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其中拉萨市累计HIV/AIDS 93例(70.45%);林芝地区累计12例(9.09%);西藏艾滋病病例20~49岁人群占90.2%,男性比例63.63%,男女比例为1.75:1;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例累计97例,占73.49%。结论西藏艾滋病疫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上升的趋势;西藏艾滋病病例来源多源化,地区分布差异大;西藏艾滋病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西藏艾滋病疫情与贫困、人员流动相关联。 艾滋病已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共问题,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可使平均期望寿命下降;艾滋病病程长,使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费用高昂,且为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时间;当前艾滋病主要发生在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人群中,致使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艾滋病夺取家庭中顶梁柱的生命,使单亲家庭或艾滋病孤儿的增加,成为社会长期的负担与压力。西藏1994年在来藏旅游人员中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0年开始艾滋病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西藏2000年-2010年HIV阳性病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0-2010年全国艾滋病综合信息网络直报中现住址为西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1.2资料来源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信息网络直报网下载现住址为西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相关信息。 1.3统计分析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西藏艾滋病病例的检出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等分布进行了统计描述,同时分析传播途径的构成情况。 2.结果 西藏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累计132人,其中AIDS艾滋病患者19例,死亡9例。2000年开始西藏艾滋病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发现首例藏族HIV感染者,2004年开始发现艾滋病患者,2005年开始有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至2009年底全区7个地(市)均有

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

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 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确保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是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基地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推荐,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专家考核评审后确定并公布。 第三条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导师(以下简称“培训导师”)是在卫生部确定的培训基地内承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的医师。由各培训基地推荐,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专家评审培训后确定并颁发聘书。 第四条培训基地和培训导师应根据卫生部制定下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管理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工作。 第二章培训基地管理 第五条培训基地须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三级甲等医院; (二)具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0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500例。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000例,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不少于200例。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000例,其中导管消融治疗病例不少于15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病例不少于7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每年完成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100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病例不少于70例; (三)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床位总数不少于150张; (四)有至少4名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2名为主任医师; (五)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六)近3年在国内核心专业杂志或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发表有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5篇或出版临床专著; (七)举办过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六条培训基地自身规范化工作的要求:培训基地应制定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3.03 【实施日期】2009.03.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围绕卫生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卫生改革与发展成就,营造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完善各项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做好新闻信息发布工作;积极探索新闻宣传工作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现就进一步做好2009年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卫生宣传 2009年卫生宣传工作要点如下:

(一)宣传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将陆续出台,卫生部门将着力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进行解疑释惑并广泛宣传,要组织新闻单位宣传有关政策、配套文件及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各地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要宣传各地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等各项重点卫生工作。 (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项卫生工作的成就。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级卫生部门要总结回顾60年各项卫生工作的成就,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宣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曹译文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610225) 摘要通过对已有艾滋病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探究在艾滋病领域存在的相关心理学研究,以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支持两方面进行阐释,并从心理学与医学两个领域探讨艾滋病的防治现状。本文旨在了解当前社会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艾滋病研究方向的新思考。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态度;防治现状 1引言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有艾滋病病毒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力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疾病。[1] 1985年,我国发现了首例HIV感染者,此后AIDS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截至2011年10月,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万例。据中外机构联合组成的专家组权威评估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DIS, PLHIV)78 万。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即目前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2]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为准确掌握疫情、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病例报告数与实际感染数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成为了解人群实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艾滋病被普遍认为具有高度致死性,因此导致人们对它产生本能上的恐惧。 艾滋病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两大特点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国均加大对艾滋病的相关研究的投入,从预防方法、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预防艾滋病,也从有效疫苗、治疗方法等方面试图解决艾滋病这一难题。在艾滋病研究与防治这一方面,我国也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关于我国艾滋病防治状况的论文新发表数量和累积数量越来越多。[3] 2艾滋病相关研究 在HIV感染者数量逐年增长的当今社会,因HIV的高致死率以及感染途径,使民众对艾滋病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伴随着HIV感染者数量的提升,其心理健康情况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刘颖等人发表的《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中探讨了艾滋病污名形成的相关理论及社会影响因素,试图探究其污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同时就污名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其个人的发展影响与对家庭的影响,最后提出其干预措施,建议增加非感染者与感染者的积极接触以便包容与理解,除此外也加大知识传播的力度给予公众对艾滋病广泛正确的认识。 耿柳娜等人采用实验法探讨正念在吸毒人群对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吸毒者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相关不显著,而正念干预对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最终得出正念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标准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2011年版) 为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心腔或血管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包括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 1.心血管科。 开展心血管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

40。 2.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 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或者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 3.血管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检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主动脉球囊反搏仪,以及心血管有创压力监测仪;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开展心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必须配备八导联以上(含八导联)的多导电生理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

中国艾滋病现状

中国艾滋病人数2015年和2014年最新数据 提问者:傻瓜也疯狂提问时间:2014-9-1 11:27:06 记者昨天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全球平均每天有6000人感染艾滋病,其中男男同性恋成主要传播途径。中国现存艾滋病人数居全球第12位,同期死亡率下降63%。■现状 男男HIV感染率持续上升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3500多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00人感染。 中疾控性病艾滋病中心副主任孙江平介绍,多数新感染者来自重点人群,性传播的比例和构成不断增加。虽然单阳家庭夫妻间性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新发感染率逐渐下降,暗娼等异性传播人群也一直在小于1%的低水平,但男男同性恋HIV疫情却未能得到控制,感染率持续上升,“男男性传播感染率持续上升,不仅在中国较为严重,也是国际性难题”。孙江平建议,在抗艾工作中加大暗娼和男男性行为的干预力度,包括安全套推广和HIV检测。 ■举措 启动第三轮艾滋病防治工作 孙江平介绍,中国目前属于多种传染源、传播系数小的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复杂,较难控制。为改善HIV/AIDS的生存状况,10年间,中央财政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增加3.8倍,通过扩大检测,发现了更多感染者。符合治疗标准的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2005年的25%升至2013年的87%,同期病死率从17.9%降至6.6%,下降63%。 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了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工作,覆盖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亿多人,示范区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政策。 ■对话 我国半数患者不知自己患病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助理韩孟杰昨天接受采访,对当前防艾工作的焦点问题予以解答。 京华时报:马航MH17上有108位世界艾滋病研究顶尖专家,他们的遇难对学界有何影响? 韩孟杰:这是非常惨痛的一件事,但我觉得并不影响整个艾滋病工作的发展,反而可能激励大家付出更多努力。 京华时报:世界艾滋病大会对中国的艾滋病防御工作有什么影响? 韩孟杰:大会提出了很多需要努力的目标和防治措施,这些都会给中国艾滋病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 京华时报:2030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能否实现? 韩孟杰:我们仍把2030年终结艾滋病当成一种美好的期许。我们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我们2020年能否在具体目标上有所进展,这更重要。终结艾滋病可以说是我们雄心勃勃的理想和愿景,眼前的目标和努力更重要。 京华时报:我国在防艾方面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韩孟杰:在我国,只有50%的人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更谈不上让更多人接受治疗。也就是说,就算让所有知道自己患病的人接受治疗,也还有一半的人没有治疗。 京华时报:目前我国在治疗艾滋病方面能达到何种水平? 韩孟杰: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强有力了,治疗所用的药品对于延长生命很有效果。所以要让更多易感染艾滋病的人及早接受检测,检测出来后,及早接受治疗

卫生部关于印发《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

卫生部关于印发《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卫医管发[2009]38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4.28 【实施日期】2009.04.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关于印发《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 活动方案》的通知 (卫医管发〔2009〕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部属部管医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根据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和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安排,现将《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附件 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自2005年以来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就医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2009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和整体推进的一年,医院管理年活动要围绕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在总结2005年-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本年度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及范围 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和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医院管理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引导和促使医院规范执业行为,重视内涵建设,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努力让群众看好病,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 活动范围包括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公立医院。 二、重点工作

2010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数据

卫生部今日通报了我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0393例,其中病人132440例;死亡68315例。2009年,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病人约10.5万人;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6万人。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 这是全国的数据 6省数据如下: 云南 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305例,性途径传播已经为云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局长徐和平说,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2233例,艾滋病病人20072例,死亡11609例。2010年1至10月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67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892例,艾滋病病人1778例,死亡2035例。艾滋病临床治疗方面,全省累计抗病毒治疗人数18588人,在治15463人。 广西 据最新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我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550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36例,艾滋病病人19514例,死亡12037例。今年前9个月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11074人,其中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较2009年增长2.3%。14个地级市中(除防城港、北海)有12个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数超过2000例,其中柳州超过10000例。 河南 截至今年10月31日,我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744人,其中,现症病人27400人,死亡14385人。 今年1~10月,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57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9.86%。今年前十月全省共发病1986人,死亡1271人。在治人数22725人,其中服用二线药物治疗的有2781人。 四川 截至2010年10月底,该省累计检出报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3701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841例,死亡4849例。四川省艾滋病感染范围及人群不断扩大,正在逐步向一般人群扩散。

一、-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管理信息网

一、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开展情况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从1974年开始开展冠脉造影,1987年开始进行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CI)。随着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冠脉造影及PCI 的病例数逐年增加,近3年来PCI例数更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近几年我院已开展的冠脉内治疗项目包括冠脉旋磨术、冠脉血栓抽吸术、冠脉内超声检查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等,并从1999年开始全面开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诊PCI 治疗,使大量的冠心病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008年心内科心导管总例数有较大幅度增长,共完成8258 例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95% ,其中完成冠脉PCI 2436 例次,并且PCI成功率达98%以上,死亡率仅0.6%,各种并发症也只有1%左右。 我院从2000年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立5个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工作组,包括介入治疗医师、导管室护理人员和放射人员。轮流值班进行24小时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工作,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治疗。使9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疗效最好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冠脉内超声检查从科研和临床实践应用方面开展。结合无创的冠状动脉CT 以及分子生物学开展了冠状动脉斑块的病理形态学和稳定型方面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评价了血管内超声对临床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冠脉内超声在接入治疗过程中的评价治疗和指导介入作用,并进行了临床的推广。 从1998年开始,对于冠心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我们开展了综合性的介入治疗工作。包括颈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介入治疗以及主动脉和髂动脉病变的综合介入治疗。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介入治疗方案。从1998年开始开展了经皮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到2008年成功进行了颈动脉支架置入约400例。1999年开展了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每年大概进行50例左右的肾动脉支架置入。同时开展了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追踪随访,评价了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血压和肾功能改善的情况,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与核心期刊。2002年开始进行主动脉夹层的经皮带膜支架的封堵治疗,减少了患者急性期的死亡率。到2008年共进行了经皮主动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2.7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

2016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模拟题库详解

2016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样题) 1. 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对正确 错 2.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远离他们 对 错正确 3.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共设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对正确 错 4. 如果必须输血时,有权了解血液是否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对正确 错 5. 通常艾滋病感染者在4个月后能检出抗HIV阳性 对 错正确 6.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近千万人 对 错正确 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对 错正确 8. 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到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叫窗口期一般1——5个月 对 错正确 9. 红丝带的含义是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事业的关注,并用心参与 对正确 错 10.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是《传染病防治法》 对 错正确 11. 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100% 对正确 错 12. 关心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不属于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内容对 错正确 25. 某人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测,初筛结果HIV抗体阳性,则可以判定为感染了HIV 对 错正确 13. 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对正确

错 14. 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 对 错正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丙类传染病 对 错正确 16. 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诊试验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对 错正确 17. 到公共泳池游泳、照顾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 对正确 错 18. 既能避孕又能预防艾滋病病毒和性病传播的措施是结扎 对 错正确 19. 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区别是严重程度不同 对 错正确 20. 预防艾滋病的错误方法是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对正确 错 21.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对正确 错 22. 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正确 错 23. 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会感染艾滋病 对 错正确 24.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对正确 错 25. 每个人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对正确 错 26.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 对正确 错 27. 使用安全套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对正确 错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遵义县人民医院 欧阳家百(2021.03.07)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冠脉介入、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一、总则 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 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 方案,做好应急的特殊物品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 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 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 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处; 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 属理解; 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 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

记录备案。 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心内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手术、起搏器安置与 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二、实施细则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 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 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 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 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5、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 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 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 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

2016年艾滋病全球与全国流行情况梳理汇总贴(by-BD最新)

2016年艾滋病全国流行状况 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此为06年的数据,而且应该为估计的,仅仅作为参考不可当真) 《2013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报道,截止2013年底,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436 817例,死亡136 274例,现存活的艾滋病病人173 825例,艾滋病感染者262 992例。 截止2014年12月,全国报告现存活HIV/AIDS病例500679例,死亡15873例。2014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103501例。 截至2015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57.7万;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5万(72万-102万)。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出台新政,艾滋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标准修订为:"对所有HIV感染者提供治疗",为实现为90%HIV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提供了政策保证。 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645541例,报告死亡198523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79543例,AIDS病人265998例。2016年8月,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12130例,既往HIV感染者本月转化为AIDS病人2587例。本月报告死亡2206例中,本月死亡952例,既往死亡1254例。本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 3.6∶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3.6∶1;15岁以下HIV感染者90例,AIDS病人11例。 2016年8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 异性性传播7963例(65.6%); 同性性传播3093例(25.5%); 注射毒品传播577例(4.8%); 母婴传播79例(0.7%); 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43例(0.4%); 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9例(0.1%);

全国艾滋病疫情新特点: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

全国艾滋病疫情新特点: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 播为主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30 日发布数据报告显示,目前,全国艾滋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比例上升明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 人口的0.06%,也就是每1 万人中可能有6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截至2015 年10 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 万例,死亡17.7 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 月至10 月新报告9.7 万病例,在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6.6%,男 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已经占到了27.2%,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 而且该人群是目前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15 年全国男同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平均达8%。 数据同时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 年1 月至10 月,共报告2662 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据权威机构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感染,都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型之中发生的。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很多学生被社 会人士所利用,通过这一途径,社会上的艾滋病开始向高校渗透。近5 年我国 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转播。 北京市性病艾滋病临床诊疗中心、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介 绍,从中心近几年接待检测的人群中可以发现,14-20 岁之间的年轻人占比越来

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办法

附件: 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在心腔内或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治疗技术。 抢救性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不受本办法调整。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管理工作。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评价机构或者组织(以下简称评价机构或组织)负责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机构及人员资格的技术审核和评价工作。 本辖区不具备相应的评价机构或组织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项目的各级各类

医疗机构和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医师。 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项目和医师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活动必须遵守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 第二章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评价 第六条拟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项目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心血管内科和重症监护室; (二)有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心导管室; (三)心导管室配备心血管造影机、具有记录功能的心电及压力监测设备、除颤器等必要的设备和急救药品; (四)具有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医师; (五)有胸外科。 医疗机构拟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当配备8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最好数字化)的心血管造影机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 医疗机构拟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当配备八导联或以上的多导生理仪。 第七条独立从事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有3年以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