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史专题复习:全国卷选择题(真题及模拟)(高考历史含答案)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真题】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部分【模拟】

必修一·中国近代史部分【真题】

必修一·中国近代史部分【模拟】

必修一·中国现代史部分【真题】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真题】

01.(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02.(2018·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03.(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04.(2018·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05.(2017·全国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06.(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07.(2017·全国Ⅱ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08.(2016·全国Ⅰ卷·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09.(2016·全国Ⅰ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0.(2016·全国Ⅱ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1.(2016·全国Ⅱ卷·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2.(2016·全国Ⅲ卷·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13.(2016·全国Ⅲ卷·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4.(2015·全国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15.(2015·全国Ⅱ卷·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

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6.(2014·全国卷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7.(2014·全国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B.河北

C.陕西D.山东

18.(2014·全国卷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19.(2013·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0.(2012·全国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21.(2012·全国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2.(2011·全国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3.(2010·全国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4.(2010·全国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5.(2009·全国卷·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26.(2009·全国卷·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B.行政

C.监察D.司法

【参考答案】1-5:DACBA;6-10:CAABD;11-15:BBBCA;16-20:BCBCB;21-26:CCCDAB。

必修一·中国古代史部分【模拟】

1.殷墟卜辞中的“东土”一般认为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

A.海外贸易逐渐兴盛 B.商受到周威胁被迫东迁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区域文化融合趋势加强

2.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3.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5.中国古代的女政治家,如西汉的吕雉、唐代的武则天等一直被看作是不正统的。但欧洲女性位居女皇、女王却是很普遍。造成中西方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血缘宗法观念的影响 B.女性独立地位的丧失

C.女权至上传统的削弱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6.王国维曾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故衡利而取重,掣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由此可知,王国维认为() A.任人唯亲不如任人唯贤 B.宗法制易导致政局动荡

C.立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

7.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B.血缘观念的淡化

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建立

8.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 B.宗法血缘关系衰落

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 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9.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传统等级制度 B.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C.维护君主统治权威 D.削弱贵族政治势力

10.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围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11.西周时期,周天子设置卿士协助管理王畿的财政等事务,同时建立了一系列官员选拔和升迁制度。这说明了当时()

A.国家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B.蕴含着官僚政治的因素

C.贵族政治已经形同虚设 D.奠定中华大一统的基础

12.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而异姓诸侯,除了宋、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的需要 B.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C.诸侯等级的不同 D.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

13.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14.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 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

15.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A.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16.考古资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此现象说明()

A.工官制实现了标准化器物生产 B.周王以赏赐青铜器物笼络诸侯

C.宗法制注重同族文化的延承性 D.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17.西周封邦建国时,周王常通过与异姓有功的贵族联姻,形成甥舅关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这反映出()

A.受封主体发生转换 B.利用宗法关系巩固统治

C.西周礼制发生变化 D.周王直接控制区域扩大

18.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19.春秋以前,在战场上军功大多录于村社首领名下,普通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世卿世禄制规定 B.分封制体制影响

C.井田制耕作制约 D.政治改革不彻底

20.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

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21.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

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C.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22.战国中期,诸侯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A.频繁的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B.经济发展推动官僚制度改革

C.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 D.国家统一开始取代封建割据

2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华夏正统的意识 B.家国同构的理念

C.王权独尊的观念 D.国家统一的趋势

24.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25.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26.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衰落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宰相成为宦官附庸 D.二府三司制雏形出现

27.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A.伦理政治的建构 B.宗法观念的淡化

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8.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A.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程序日益繁琐复杂

C.宗法观念日趋淡薄 D.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