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学

儿童保健学
儿童保健学

儿童保健学:

概念:主要研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儿童群体和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以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儿童权利的目标。

儿童保健工作对象:重点对象仍是7岁以下儿童。

儿童保健工作特点:

1.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

2.群体医学和个体医学相结合

3.躯体保健和精神卫生相结合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4.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相结合

5.临床工作和社区工作相结合

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胎儿期:

①胚卵期:受孕后最初2周;②胚胎期:受孕后3~8周;③胎儿期:受孕第9周至胎

儿娩出。保健重点:保护胎儿正常生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新生儿期:出生后自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的定义是:胎满28周至生后7天。国际上常以围生期死率来衡量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卫生水平。

保健重点:定期访视、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防治疾病,降低死亡率。

婴儿期:出生后28天至未满1周岁

1.是生后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2.由于生长迅速,婴儿对营养和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大,

3.其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4后半年因从母体所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消失,易患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断奶和添加辅食,开展计划免疫。

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未满3周岁之前.

1.神经心理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增强

2.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

3.由于自身免疫力尚不够健全,故仍应注意防止传染病。

保健重点:开展早期教育,建立合理膳食与生活制度,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继续作好

计划免疫,定期开展体格检查。

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至6~7岁入小学前.

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模仿性强。由于该时期的儿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保健重点: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学龄前儿

童易患免疫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学龄期:6~7岁入小学,女到12岁,男到13岁青春期开始之前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保健重点:注意防止近视眼和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

习和锻炼,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防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保健重点:除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外,还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加强教育

和引导。

儿童体格生长及其评价:

体格生长:

生长: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

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通常涉及人体

达到功能成熟过程中所

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即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不断发展。是

质的改变。

成熟: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心理方面已全面达到成人水平。(表现为身高、体重达

到一定水平;各系统功能基本完善;骨骼牙齿钙化基本完成;

性器官具有繁殖子代能力……)

生长发育(体格生长)的一般规律:

1.体格生长是连续而有阶段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

2.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速度的不均衡性.( 从胚胎到成人期,机体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在胎儿中期至婴儿期;第二次在青春发育初期;胎儿中期升高和体重是一生中增长最快阶段。)

身体各部分发育的不均衡性。

性别差异。

各系统生长发育不平衡如图:

3.生长发育是有序的变化过程:

头尾发展律。

正侧发展律。

向心律。

4.个体差异:

5.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生长轨迹现象:儿童的生长过程将按照一定轨迹变化发展。

赶上生长:原有发育障碍的儿童(如患病儿童),在克服或消除了阻碍生长的因素后,以

超过正常速度加速生长、恢复到正常轨迹上的现象。关键生长期:在该时期细胞的生长方式是以增生为主,若在此期发生永久性损伤或异常的生长,会使器官的正常发育受

到干扰。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定义:指儿童生长速度加快,发育和成熟提前,成年期身高增加以及寿命延长等现

象的综合性概念。

遗传度:反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大小的指标。

家族聚集性:遗传倾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是逐步表达的,越

是在接近个体的成熟阶段表现得越充分,这种现象

称生长发育的“家族聚集性”

体重:是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高的比例还可以辅助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

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 0.7 (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2.7

2~12周岁(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岁) ×2 (kg) +8 (kg)

身高(身长):是从头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身高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

的指标,不易受暂时营养失调影响。

出生平均身长:50cm。

生后第一年内增长最快,约增加25cm,前3个月增长,大约等于后9个月的总增长值;

约为75cm。

2岁大约为:85cm。

2岁—12岁身高=年龄*7+75

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到青春期时,下肢生长最快。

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3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

坐高(顶臀长):是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坐高的增长代表脊柱和头的发育,可间接反映下肢与躯干的比例。

由于下肢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长速度加快,因此坐高占身高的比例也随之下降。

头围:自眉弓上缘经枕骨枕外隆凸最高点绕头l周的最大周径。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

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34cm

儿童保健学试卷A

新疆医科大学 200~200学年第()学期妇幼卫生学专业本科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儿童保健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年月日午 12:00—13:40(北京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型题(1~50题) 1.胎儿头颅占身长的 A.1/8B.2/8 C.3/8D.4/8E.5/8 2.在我国现阶段,儿童保健的重点研究对象为

A.新生儿 B.1岁内的婴儿 C.3岁内的婴幼儿 D.学龄前儿童 E.学龄儿童 3.2个月婴儿,足月平产,母乳喂养,夜间喜哭,易惊,从未预防接种。目前进行下述哪项接种是正确的 A.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B.卡介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C.卡介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E.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4.家庭因素中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因素是 A.家庭人口数 B.家庭经济收入 C.父母文化素养与育儿方式 D.家庭健全与否 E.早期智力开发 5.长期营养不良对下列哪项指标影响最大 A.体重 B.身高 C. 皮脂厚度 D. 胸围 E. 坐高 6.某7岁男儿童身高实测值为129.5cm,当地7岁男孩身高标准均值为126.27cm,标准差为5.27cm,用等级评定法评价该儿童身高发育等级为: A.上等 B.中上等 C.中等 D.中下等 E.下等 7.婴儿第一个学会的动作是 A. 摇头 B.抬头 C. 转头 D. 爬行 E. 直坐 8.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是 A. 只有一次突增期 B. 有两次突增 C. 第一个十年发育迅速

儿童保健试题及答案版

儿童保健的法律法规及基础知识试题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所涉及的儿童保健对象岁儿童。 2、机构是辖区内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的技术指导中心。 3、新生儿期访视次数不少于次,首次访视应在出院天之内进行,访视内容包括和。 4、根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为儿童提供健康检查的次数为:1岁以内婴儿每年次,1~2岁儿童每年次,3岁以上儿童每年次。 5、根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7、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 8、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 9、应鼓励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个月 10、体重读数记录以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位;身高读数记录以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位。 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三个死亡率指:、、。 二、单选题 1、县(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用房总面积不少于()平方米。

A 60 B 80 C 100 D 120 2、《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自()起施行。 A 2010年11月1日 B 2011年1月1日 C 2010年10月1日 D 2010年1月1日 3、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4、儿童离开托幼机构( ) 月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机构。 A 1月 B 2月 C 3月 D 4月 5、小儿活动期佝偻病初期,血生化会有较轻微改变,()。 A: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B:血钙、血磷正常或稍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 C: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6、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正常范围,属于营养不良的哪一型()。 A 体重低下 B 生长迟缓 C 消瘦 D 营养性水肿 7、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正常范围,属于营养不良的哪一型()。 A 体重低下 B 生长迟缓 C 消瘦 D 营养性水肿 三、多选题 1、根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发现有一下那些高危儿童应该进行专案管理() A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B中重度营养不良 C单纯性肥胖 D中重度贫血、E 先心病 2、托幼机构有下列()情形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

儿童保健学精华习题

儿童保健学 第一单元体格生长发育 1、以下现象与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不符的是(D ) A、生长发育呈连续性与阶段性 B、生长发育的速度呈波浪式进展 C、生长发育涉及生理和心理两个密切 D、脑、脊髓、视觉器官的发育具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E、在疾病的恢复期往往伴随有赶上生长现象 2、出生后第一个10年内基本不发育的系统是(C ) A、淋巴系统 B、神经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呼吸系统 3、生长轨迹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 A、遗传因素 B、内分泌系统 C、营养 D、地理与气候 E、疾病 4、生长发育长期变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B ) A、营养的全面改善 B、身高一代比一代高,性发育的提前 C、肥胖儿童增多 D、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下降 E、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5、正确描述生长发育影响因素是的(B ) A、遗传因素决定一切 B、遗传赋予了生长潜力,环境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C、基因决定其最终身高 D、营养决定其最终身高 E、体育锻炼决定其最终身高 6、躯干与下肢的比例主要取决于(A ) A、种族遗传 B、营养状况 C、体育锻炼 D、家庭遗传 E、地理环境与季节 7、青春期早期的主要表现(A ) A、生长突增阶段,骨骼系统发育迅速 B、女孩乳房发育,男孩睾丸增大 C、阴毛、腋毛开始发育 D、性腺开始发育 E、性激素呈脉冲式释放 8、促进乳房发育成熟的主要激素是(D )

A、雌激素 B、孕酮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催乳素 E、生长素 9、青春期素质发育特点中,表述错误的是(B ) A、速度发育较早 B、速度耐力发育最晚 C、腰腹肌力发育较早 D、下肢爆发力居中 E、臂肌、静止性耐力发育比较晚 10、青春中期发育特殊主要是(B ) A、性腺基本发育成熟 B、出现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 C、第二性征发育成熟 D、骨骼基本愈合 E、体格发育基本停止 11、评价女性性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是(B ) A、乳房的增大 B、月经初潮 C、外阴色素沉着 D、脂肪体得增加 E、男女朦胧的爱慕心理出现 12、男性青春期性发育的第一个信号是(A ) A、睾丸的增大 B、首次遗精 C、身高生长突增 D、阴茎增长 E、喉结出现 13、不仅适用于正态分布,也适用于偏态颁布的评价方法是(C ) A、指数法 B、离差法 C、百分位数法 D、等级评价法 E、曲线图法 14、能准确评价个体儿童发育水平的方法是(C ) A、年增加百分位数 B、标准差分法 C、等级评价法 D、指数法 E、曲线图法 15、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正常范围,其类型属于(B ) A、体重低下 B、生长迟缓 C、消瘦 D、营养性水肿 E、以上都不是 16、坐高/身高的比值最小是出现在(C ) A、婴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发育早期 D、青春发育中期 E、青春发育晚期 A2型题 1、20世纪20年代初,在印度发现狼孩,7~8岁时被人发现时已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独立行走,尽管专 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但直至6年后才开始行走,这与训练动物的时候不相上下,

我国儿童营养建议内容介绍

我国儿童营养《建议》内容介绍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 ) 【关键词】儿童营养内容介绍 In troductio n of Recomme ndati on about Nutriti on in Childre nLI Hai 「g qi Childre n ' 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China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发达国家医学界陆续制定各类指南]1拟4],规范各级医生医疗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使儿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指南的制定以科学研究为依据,以儿童健康为核心。如美国儿科学会(AAP制定了涉及婴儿喂养、人乳喂养、佝偻病诊治[5]、缺铁性贫血诊治[6]以及儿童的运动方式、运动量等各种指南。2000 年AAP制定婴幼儿游泳方案,要求儿童4岁学习游泳]7],甚至有关于儿科果汁应用的指南]8]。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 (NICHD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新生儿的随访是新生儿科、神经科、心理科、发育儿科共同完成,1月龄(早产儿矫正年龄后)进行MRI与神经系统检查以预测2岁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结局;6月龄时进行肌张力、感官功能、运动、语言、认知评价(DDST;12月龄进行语

言、认知评价;18?24月龄再评价;6岁评价最终神经发育状 态]9]。在我国现代儿科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上,近30年是我国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迫切需要规范儿童保健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我国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工作者也作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婴幼儿喂养临床经验,现在制定中国关于儿童营养建议的时机基本成熟。《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与相关文献,邀请有关儿童保健、营养、新生儿等专业的专家撰写了供我国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使用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10]、《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11]和《婴幼儿喂养建议》[12]。本文简介与《建议》相关内容。 1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内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withnutritionalVitamin D deficiency )是儿科常见病。1986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在卫生部领导下制定了我国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规范了我国佝偻病防治工作。为更好地认识与处理儿童Vit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诊 断和治疗的问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7年9月邀请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以及国内有关专家对儿童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认识、规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6T11:56:55.6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崔泰银 [导读] 分析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 崔泰银 马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马关县马白镇 663700 [作者简介]崔泰银,1975年11月20日,女,汉族,专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分析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疾控中心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儿童未按计划免疫接种,实验组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对比两组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以及计划免疫具体实施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后,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预防接种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预防接种率,强化宣传力度,切实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有效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深入,人们愈加重视计划免疫工作。但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计划免疫的认知度还不够,造成儿童传染病时有发生。目前在小儿群体中危害程度较大的疾病类型就是传染病,如果出现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目前控制儿童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就是计划免疫[1]。为分析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效果,本院展开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相关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该疾控中心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儿童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实验组儿童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0.7-6岁,平均年龄为(3.73±0.51)岁;常规组儿童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为(3.19±0.34)岁。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未按计划免疫接种,实验组按照计划免疫接种,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调查的方法或监测的方法对计划免疫加以了解,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对儿童传染病例要安排专门的监测管理人员,充分利用网络发展平台,对相应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加以及时完善,同时结合儿童传染病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儿童的病情发展,同时对儿童发病及治疗报告要进行如实填写。其次,相关工作人员要以《儿童保健学》以及《医学免疫学》为重要参照标准,对儿童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详细了解,同时监测儿童各项身体指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进行正确认知,并且做好详细记录[2]。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情况以及计划免疫具体实施情况 病种传染病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儿童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肝炎以及乙型脑炎五项传染病发生情况,发生率越低,效果越好。计划免疫具体实施情况:统计两组儿童计划免疫具体实施情况,预防接种率越高,效果越好[3]。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按照计划免疫接种后,儿童病种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儿童保健学考试A

儿童保健学考试A

————————————————————————————————作者:————————————————————————————————日期:

新疆医科大学 200 ~200 学年第()学期妇幼卫生学专业本科 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儿童保健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12:00—13:40(北京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型题(1~50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 1.胎儿头颅占身长的 A.1/8 B. 2/8 C. 3/8 D. 4/8 E. 5/8 2.在我国现阶段,儿童保健的重点研究对象为 A. 新生儿 B. 1岁内的婴儿 C. 3岁内的婴幼儿 D. 学龄前儿童 E. 学龄儿童3.2个月婴儿,足月平产,母乳喂养,夜间喜哭,易惊,从未预防接种。目前进行下述哪项接种是正确的 A.卡介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B.卡介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C.卡介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E.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 4.家庭因素中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家庭人口数 B. 家庭经济收入 C. 父母文化素养与育儿方式 D. 家庭健全与否 E. 早期智力开发 5.长期营养不良对下列哪项指标影响最大 A. 体重 B. 身高 C. 皮脂厚度 D. 胸围 E. 坐高 6.某7岁男儿童身高实测值为129.5cm,当地7岁男孩身高标准均值为126.27cm,标准差为5.27cm,用等级评定法评价该儿童身高发育等级为: A. 上等 B. 中上等 C. 中等 D. 中下等 E. 下等 7.婴儿第一个学会的动作是 A. 摇头 B. 抬头 C. 转头 D. 爬行 E. 直坐 8.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是 A. 只有一次突增期 B. 有两次突增 C. 第一个十年发育迅速 D. 第二个十年发育迅速 E. 呈波浪式增长 9.从胎儿发育为成人身体各部的发育速度和增长幅度不同,上肢增长了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E. 5倍 10.机体能否出现赶上生长主要取决于 A. 营养状况 B. 疾病严重程度 C. 病变涉及器官 D. 病变是否可逆 E. 病变持续时间 11. 10岁以后哪个系统发育最快 A. 神经系统 B. 淋巴系统 C. 呼吸系统 D. 生殖系统 E. 消化系统 12.关于麻疹疫苗的初种时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生后2-3天B.生后2个月C.生后5个月D.生后8个月E.生后11个月 13.体育锻炼时,如果突然从事高难动作很容易发生: A.过度疲劳 B.运动性创伤 C.意外事故 D.心血管疾患 E.大脑工作能力下降 14.儿童生长迟缓的诊断依据是 A 年龄别体重<中位数-2SD B 年龄别身高<中位数-2SD C年龄别身高<中位数-(1-2SD)D身高别体重<中位数-2SD E 身高别体重<中位数-3SD 15.婴儿期体重的发育规律 A 前3月的增长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 B 前6月的增长等于后6个月的增长 C 前6月平均每月增长0.7Kg;后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0.25Kg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知识试题及部分答案(2017)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知识试题及部分答案(2017)

儿童保健知识试卷及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 1、足月儿的胎龄为(A ) A 37 周~42 周B、36 周~41 周C、28 周~v 37 周 D 27 周~v 36 周E、>41 周 2、过期产儿的胎龄为(E) A 40 周~42 周B、>41 周C、>43 周D、>44 周E、>42 周 3、轻度营养不良的体重为中位数(E) A、—1SD 至—2SD B、—2SD 至—3SD C、v—3SD D>—SD E 、v —2SD 4、轻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减少的部位主要是(C)。 A、面部 B、四肢 C、腹部 D、背部 E、全身 5、幼儿期进行健康检查时间间隔(A)。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E、15个月 6、婴儿期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主要是由于(E)。 A、生长迅速 B、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C生长迅速,免疫力低下 D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E、消化功能差,生长迅速

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不足等原因造成(C) A、红细胞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B、全血细胞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C、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D、血小板合成不足导致贫血 E、以上都不是&幼儿期易发生意外伤害主要是由于(D )。 A、运动功能发育较快 B、语言功能发育较快C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D平衡功能较差 E 、以上都不是 9、提倡婴儿母乳喂养的原因是(E) A、人乳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 B、人乳中的脂肪球小吸收好 C、人乳中含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 D、增进母子感情交流 E、以上都对 10、下列有关辅食添加,不正确的说法是(B) A、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助食品 B、6个月起,应添加饼干,训练幼儿咀嚼 食物的能力 C 、8个月后,减少喂奶次数,用牛奶或其他辅助食品替代 D 10个月?15个月应完全断乳E、2周一4周起添加鱼肝油 二、判断题 1、儿童保健学是一门兼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特色的医学科学。(“) (X ) 2、5岁儿童正常裸眼视力为0.6 o

我国儿童营养《建议》内容介绍

我国儿童营养《建议》内容介绍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儿童营养内容介绍 Introduction of Recommendation about Nutrition in ChildrenLI Hai qi 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China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发达国家医学界陆续制定各类指南[14],规范各级医生医疗行为,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使儿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指南的制定以科学研究为依据,以儿童健康为核心。如美国儿科学会(AAP)制定了涉及婴儿喂养、人乳喂养、佝偻病诊治[5]、缺铁性贫血诊治[6]以及儿童的运动方式、运动量等各种指南。2000年AAP制定婴幼儿游泳方案,要求儿童4岁学习游泳[7],甚至有关于儿科果汁应用的指南[8]。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新生儿的随访是新生儿科、神经科、心理科、发育儿科共同完成,1月龄(早产儿矫正年龄后)进行MRI与神经系统检查以预测2岁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结局;6月龄时进行肌张力、感官功能、运动、语言、认知评价(DDST);

12月龄进行语言、认知评价;18~24月龄再评价;6岁评价最终神经发育状态[9]。在我国现代儿科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上,近30年是我国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迫切需要规范儿童保健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我国儿科学与儿童保健学工作者也作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婴幼儿喂养临床经验,现在制定中国关于儿童营养建议的时机基本成熟。《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参照国际相关指南与相关文献,邀请有关儿童保健、营养、新生儿等专业的专家撰写了供我国儿科医生、儿童保健医生使用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10]、《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11]和《婴幼儿喂养建议》[12]。本文简介与《建议》相关内容。 1 关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内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withnutritionalVitamin D deficiency)是儿科常见病。1986年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在卫生部领导下制定了我国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规范了我国佝偻病防治工作。为更好地认识与处理儿童Vit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问题,《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7年9月邀请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以及国内有关专家对儿童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认识、规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儿童保健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healthy 总学时:18 理论学时:18 实验学时:0 总学分:1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儿科保健学是介绍小儿生长发育、保健、疾病预防的一门科学。在整个儿科保健学教学中,要注意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保健的特别之处。同时要注意研究儿童的心理特征与疾病的预防与成人的差别之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如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与喂养、小儿的一般护理.有助于提高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儿科保健学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环节。本教学大纲将各章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即“掌握”,“了解”。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能融会贯通。对“了解”的内容,教师作一般讲授。要求学生能理解并记忆其基本概念及特点。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小儿的一般护理 第四章住院儿童的护理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四、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儿科护理学》,崔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参考书: 《儿科护理学考试指导》,林晓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六、有关说明

1.先修课程: 各门基础医学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2.适用专业: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 3.撰稿人:蒋玉宇 4.对学生培养能力的要求,该门课程为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学生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实施整体护理. 5.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大纲既供教师备课使用,又供学生预、复习时使用,已明确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与重点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合理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本大纲。 6.大纲的制订说明:大纲分为二级要求:了解、掌握。

儿童保健学答案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 二、胎儿期是指: 自卵子与精子结合至胎儿娩出。 三、新生儿期是指: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未满28 日。 四、婴儿期是指: 自出生到不满1周岁。(0岁组) 五、幼儿期是指: 从1 岁至不满3 岁。(1-2 岁组) 六、学龄前期是指:3-6岁。(3-5 岁组) 七、学龄期是指:6-12岁(6-11 岁组) 八、青春期是指: 从儿童时期过度到成年人的一个发育阶段。女童比男童早2 年;青春期为(9-12岁起到17-18岁)男童为(11-13岁起到19-21岁);青春前期2-3 年;青春中期2-4年;青春后期3 年。 九、儿童体格生长是指: 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xx 和形态变化。 发育是指: 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 十、体格生长的一般规律是: 1. 生长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 身体各部分xx 比例岁年龄而不同

3. 各器官发育不平衡性4 生长的个体差异 十一、身长和体重在生后第 (1)年增长最快,至1 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 (3)倍,身长是出生身长的( 1.5)倍。是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个高峰是(青春期)。 十二、婴儿头部高度占身高的(),成人头高占身高的()。 十三、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的发育在出生头 (2)年最快, (5)岁时脑的大小和重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出生后)生长迅速,到(青春期)达顶峰。 十四、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是指: 自19 世纪后期,欧美学者即以观察到儿童的身长一代比一代高,性发育也较前提早。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时,可使儿童生长变慢偏离其自然生长轨道,导致生长落后。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被去除后,将以超过同年龄儿童正常速度方式生长,并迅速调整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来。 十六、体重是反映(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体重增长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十七、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回升,至(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下降的体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 十八、正常足月婴儿在 生后头3 个月,平均每月增加的体重约为1000-1200克,生后3 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 倍; 第二个3 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500-600)克,

儿童保健学答案

一、儿童年龄分期,胎儿至18周岁,分哪7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 二、胎儿期是指:自卵子与精子结合至胎儿娩出。 三、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未满28日。 四、婴儿期是指:自出生到不满1周岁。(0岁组) 五、幼儿期是指:从1岁至不满3岁。(1-2岁组) 六、学龄前期是指:3-6岁。(3-5岁组) 七、学龄期是指:6-12岁(6-11岁组) 八、青春期是指:从儿童时期过度到成年人的一个发育阶段。女童比男童早2年; 青春期为(9-12岁起到17-18岁)男童为(11-13岁起到19-21岁);青春前期2-3年;青春中期2-4年;青春后期3年。 九、儿童体格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 十、体格生长的一般规律是:1.生长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岁年 龄而不同3.各器官发育不平衡性4生长的个体差异 十一、身长和体重在生后第(1)年增长最快,至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长是出生身长的(1.5)倍。是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个高峰是(青 春期)。 十二、婴儿头部高度占身高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十三、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的发育在出生头(2)年最快,(5)岁时脑的大小和重量已经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出生后)生长迅速,到(青春 期)达顶峰。 十四、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是指:自19世纪后期,欧美学者即以观察到儿童的身长一代比一代高,性发育也较前提早。

十五、赶上生长:健康儿童的生长总是沿着自身特定的轨道前进,但受到疾病、激素缺乏、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时,可使儿童生长变慢偏离其自然生长轨道,导致生长落后。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被去除后,将以超过同年龄儿童正常速度方式生长,并迅速调整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来。 十六、体重是反映(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体重增长是(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十七、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点,以后回升,至(7-10)日回复到出生时体重,下降的体重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早产儿体重恢复较迟。 十八、正常足月婴儿在 生后头3个月,平均每月增加的体重约为1000-1200克,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 时体重的2倍; 第二个3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500-600)克, 第三个3个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250-300)克, 第四个3月,每月平均增加体重(200-250)克,至12个月龄时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3倍。 十九、生后第2年体重增加(2-2.5)kg,平均每月体重增加200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2岁至青春期前体重年增长值约为2kg,青春期开始,年增长4-5kg,持续(2-3)年。 二十、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岁)X2+8 7-12岁体重(kg)=【年龄(岁)x7-5】/2 二十一、身长(高)是指头顶至足底的长度。3岁以下儿童立为测量不准确,应该(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可立为测量,称身高。立为与仰卧位测量值相

儿童保健试题及答案

儿童保健知识培训试题 村别: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母乳喂养的优点是() A、具有免疫功能 B、利于母亲健康恢复c、母子感情亲密 D、营养丰富全面 E、方便价廉卫生 2、下面哪一条不属于母婴同室的好处() A、有利于实施纯母乳喂养 B、有利于实施纯母乳喂养 … C、有利于婴儿语言开发 D、可向责任护士学习到婴儿护理常识 E、便于按需哺乳,早开奶 3、下面哪一条不属母婴同室产妇和家属须知内容() A、不能随意给婴儿喂开水和其它食品,督促产妇按需哺育婴儿。 B、病区内有责任护士进行24小时巡视,指导产妇哺乳,更换婴儿尿布。 C、每日下午3:00—5:00,为医生查房和产妇、婴儿检查治疗及护理时间,陪人应自觉离开病区,以免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秩序。 D、本院产科实行母婴24小时同室,每张床边配有一张婴儿床,提供婴儿睡眠休息,便于产妇观察自己的小宝宝。 E、产妇、家属应遵守住院规则,自觉保持病区清洁安静,不能随地乱丢果皮,卫生纸。 二、填空题(每空10分,共50分) 【 1、《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中规定禁止对公众进行的广告宣传。 2、产科促进母乳喂养的规定:早吸吮:生后分钟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24小时母婴同室,医疗及其它操作每天母婴分离不超过小时,按需哺乳:按小儿需要哺乳,不规定次数及时间,夜间喂哺间隔不超过小时。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帮助母亲在产后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4、产妇出院后在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产后随访不应少于次,设母乳喂养热线电话是。 5、出生后新生的婴儿仍然需要母亲的伟大慈爱,要让孩子与母亲小时在一起。 四、问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 母乳喂养有哪些好处 答: ?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儿童保健学是最具有特色的儿科亚专业学科之一,它既是儿科学的基础,又与儿科很多亚专业有学科交叉,它主要研究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环境健康、卫生信息管理等的综合性学科。儿童保健学将着重介绍正常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儿童营养及营养性疾病、疾病预防措施,同时将近年来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发育行为儿科学的新理论、新进展融入其中,既有传统的促进儿童体格生长、保障心理健康,又注重环境和社会行为问题造成的疾病谱的变化,希望医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形成关心、关爱儿童的新理念,保证儿童体格、心理、智能和社会应对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 Child Health Care is a unique specialty in Pediatrics, not only because it is the basis of all other pediatric specialties, but also it has many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pecialties in Pediatrics. It will focus on the discipline 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utrition,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health,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om fetus to puberty.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normal children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hildren nutrition and nutritional diseases. We will introduce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knowledge, but also the new theory, advance technology, et al. The aim of this curriculum is to deliver the most advance knowledge in child health care, as well as to improve students’ love and kindness to all of the children. This syllabus of pediatrics is designed for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gram for clinical medicine.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儿童保健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外语原版教科书学习相关的专业词汇。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即可。 三、教学方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通过课堂讲授、CBL(以案例为基础学习)、临床见习等多种方式,既要从书本上学习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要通过图片、基础结合临床,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育对所学基本知识,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联系的结合部、基础与临床联系的结合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结合部,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材

儿童保健学

儿童保健学: 概念:主要研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儿童群体和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以达到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儿童权利的目标。 儿童保健工作对象:重点对象仍是7岁以下儿童。 儿童保健工作特点: 1.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 2.群体医学和个体医学相结合 3.躯体保健和精神卫生相结合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 4.正常状态和疾病状态相结合 5.临床工作和社区工作相结合 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胎儿期: ①胚卵期:受孕后最初2周;②胚胎期:受孕后3~8周;③胎儿期:受孕第9周至胎 儿娩出。保健重点:保护胎儿正常生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新生儿期:出生后自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的定义是:胎满28周至生后7天。国际上常以围生期死率来衡量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卫生水平。 保健重点:定期访视、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防治疾病,降低死亡率。 婴儿期:出生后28天至未满1周岁 1.是生后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2.由于生长迅速,婴儿对营养和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大, 3.其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4后半年因从母体所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消失,易患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断奶和添加辅食,开展计划免疫。 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未满3周岁之前. 1.神经心理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增强 2.对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伤害 3.由于自身免疫力尚不够健全,故仍应注意防止传染病。 保健重点:开展早期教育,建立合理膳食与生活制度,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继续作好计划免疫,定期开展体格检查。 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至6~7岁入小学前. 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模仿性强。由于该时期的儿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保健重点:要注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学龄前儿童易患免疫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学前儿童保健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学前儿童保健学》模拟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伤风感冒易可能引发的疾病有:() A、鼻炎 B、结膜炎 C、中耳炎 D、肺炎 2、符合托幼机构房舍采光状况有:()。 A、玻地面积比为1:4 B、单测采光的室深系数为0.8 C、双测采光的室深系数为0.2 D、采光系数为1.2% 3、人体生长发育中的不均衡性表现在:() A、儿童身高的增长 B、儿童体重的增长 C、儿童淋巴细胞的增长 D、儿童神经细胞的增长 4、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形态测量指标是:() A、头围 B、体重 C、坐高 D、身高 6、通过饮食传播发生的传染病有:() A、甲肝 B、乙肝 C、痢疾 D、疟疾 7、为了减少婴幼儿视疲劳,增强事物的辨别能力,提供的照度应该在()范围之内越大约好。 A、0-10LX B、10-100LX C、100-1000LX D、10-1000LX 8、促进甲状腺素分泌的正确方法是:() A、补钙 B、补铁 C、补锌 D、补碘 9、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特点是:() A、不适宜的阶段出现 B、表现过分突出 C、不易改变 D、表现出一大堆症状 10、婴幼儿每日膳食中蛋白质所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 A、10%~15% B、25%~30% C、35%~40% D、45%~60% 二、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个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2、被我国列为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是: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小 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婴幼儿腹泻。

3、幼儿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使其对于缺氧十分敏感,因而,教师应该保证幼儿每日的时间。 4、由于幼儿皮肤,幼儿使用的外涂类药物应注意其浓度。 5、在天气炎热或者疾病的时候,幼儿胰腺液和的分泌受到抑制,导致消化不良。 6、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时期,即潜伏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7、急救的首要原则是。 8、在活动室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窗户的来提高玻地面积比。 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人工喂养、肠道寄生虫病。 10、幼儿心理发育包括动作、语言、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何进行传染病发生后的检疫工作? 2、学前儿童过度疲劳的标志。 3、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4、学前儿童在唱歌时的卫生学要求。 5、激发学前儿童食欲的方法。 6、学前儿童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1、什么是身心疾病?学前儿童常见的身心疾病主要是什么?举例说明身心疾病 的预防和护理要点。 2、如何在体育活动中预防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骨折或者小伤口 出血,应该如何处理? 《学前儿童保健学》模拟试卷A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充题 1、渗透性

[医学类试卷]儿童保健学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儿童保健学练习试卷1 1 A.DDST B.WISC C.发育量表 D.绘人测验 E.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1 评价2~30个月小儿智力水平 2 评价6~16岁智力水平和诊断智力低下的重要方法 3 早期发现2个月~6岁智力发育问题 4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非生物因素 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E.家庭生活质量 4 决定生长发育的速度及可能达到的程度是 5 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是 6 营养属于影响生长发育的 7 A.弱视 B.真性近视 C.散光 D.假性近视 E.远视 7 晶状体屈光度正常而眼轴过长是 8 婴幼儿时期大多数是

9 眼轴正常而晶状体屈光度过强是 10 A.进行体格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口腔及用眼卫生 B.加强护理,母乳喂养,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C.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免疫接种和疾病防治,进行早期教育D.注意孕妇营养,定期产前体检 E.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 10 新生儿期保健的特点 11 幼儿期保健的特点 12 学龄期保健的特点 13 A.维生素C B.碘解磷定 C.纳洛酮 D.肾上腺素 E.巯基丙醇 13 有机磷中毒的解毒剂 14 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 15 阿片药物中毒的解毒剂 16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前期 E.青春后期 16 从第二性征已经发育如成人的时期 17 第二性征出现之前开始体格发育的时期

18 人生第1个生长最快的时期 19 A.脚气病 B.消瘦型营养不良 C.水肿型营养不良 D.夜盲症 E.佝偻病 19 缺乏维生素D造成 20 缺乏维生素A造成 21 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 22 热量供应不足引起 23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23 易出现身份紊乱 24 易出现不信赖的心理 25 易出现内疚的心情 26 易出现自卑的心理 27 易出现羞愧和怀疑的行为 28 A.脊髓灰质炎疫苗 B.乙肝疫苗 C.流感疫苗

幼儿园保健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保健试题及答案 【篇一:幼儿卫生保健试卷及答案】 >班级:13学前教育班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a、肾脏 b、心肌 c、肝脏 d、胰 3、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骨骼肌 b、胃 c、血液 d、神经 4、大约()岁,人体的骨化过程完成。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5、幼儿咽鼓管比较短,并且呈水平位,故幼儿易患() a、泪囊炎 b、中耳炎 c、结膜炎 d、咽喉炎 6、从()岁开始,乳牙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 a、2--3 b、3--4 c、4--5 d、5--6 7、幼儿身高增长,主要是在() 8、一般同龄男孩比女孩重而高,但女孩青春期发育期比男孩早()左右。 a、半年 b、1年 c、1年半 d、2年 9、一般来讲,()季幼儿身高增长最快,()季幼儿体重增长最快。 a、春,夏 b、春,秋 c、夏,秋 d、秋,冬 10、增强机体的体抗力最主要靠()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维生素 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对人体的作用是() a、有利于作弯腰,转身运动 b、加强了椎骨之间连结的活动性 c、保证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d、能缓冲运动对脑的震荡,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12、少年儿童骨的成分比例约为(),所以要特别注意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a、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b、有机物约占1/2,无机物约占1/2

c、有机物约占2/3,无机物约占1/3 d、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1/3 1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 a、开窗通风 b、打预防针 c、勤洗手 d、锻炼身体 14、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a、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15、在幼儿时期,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使幼儿生长发育减慢,发生()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佝偻病 d、侏儒症 16、人体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能密切配合协调地活动, 起调节作用的是() a、大脑和神经 b、大脑和脊髓 c、神经和体液 d、体液和脊髓 17、新陈代谢的概念是() a、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b、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物质转变成自身物质,同时自身物质氧化分解,排出代谢产物的过程 c、人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 d、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18、幼儿在饮食中要注意补碘,下列食物中含碘较多的是() a、海带 b、青菜 c、萝卜 d、海参 19、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a、肝脏 b、甲状腺 c、垂体 d、肾上腺 20、成人平静时呼吸频率每分钟为() a、16-20次 b、20-22次 c、24-26次 d、28-30次 二、填空题(共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作的定义是:健康是、和社会方面的完 善状态,而不仅仅是和。 3、人体由、、、、、内分泌系统、和八大系统组成,在和 调节下,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组成人体的骨骼共有块,骨的形态各异。幼儿骨骼最主要的特征 是骨的与成人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