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老年社会工作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4*5'=20'

二、简答题:5*10'=50'

三、案例分析:3*10'=30'

复习要点:

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生活适应不良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低压力、引发个人潜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过程。

性质:

区别于一般的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社工专业价值理念、方法、技巧)

老年人及其家庭为服务对象

增进老年人与社会的福利为目标,“助人自助”

改变社会与家庭对老年人的片面看法(组织、宣传)

介入内容:

①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

②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使老年人产生人生完美的积极的、正面的感受;

③改善老人与家人的关系和相处问题;

④支持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使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⑤为老年人组织争取权益以及寻找各种社会资源;

⑥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丧偶、重病、空巢家庭,等等)

⑦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而减少愤怒及恐惧的消极情绪。

基本技巧:

1、会谈技巧

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老年案主向工作者袒露心声,工作者向老年案主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并籍此收集有用资料,同时向案主传递一种新的观念、希望、支持、信心,以提升老年案主的能力。

①专注(案主的语言、情绪、心理)。

肢体:面向案主,面部表情要松弛,手势要自然,眼神亲切,身体适当向前倾向案主。

心理:倾听案主的说话,观察案主的手势、神态、身体动作及语气语调,揣摩案主的心理以及体会案主话语的“言外之意”。

②真诚。真诚地表示愿意协助的态度,拒绝专业脸谱和权势吓人,降低案主的自我防御。

③同理心。

浅:只是进入了案主的浅层内心世界,并把对案主的感觉与理解作了一定的表达。

深:运用专业力量影响案主,引导案主从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同时能够明察出潜在的、隐含的或透露不足的部分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沟通。

2、辅导技巧

◆人——环境:缅怀往事、人生回顾

◆认知行为模式

11

/ 1

◆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调适模式

◆个案管理模式

3、寻找资源的技巧

在帮助老年案主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通过与拥有不同资源的个人、团体、机构合作,才能为老年案主提供最完善的服务。

有形:物质资源

无形:精神资源

正式资源:从社会福利机构或其它正式机构获得

非正式资源:从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处获得

对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为了给老年案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他必须对案主的资源网络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把握相关的资源知识,同时明确各种资源之间的区别,取长补短,使之对案主发挥最大的作用。

介入方法&疗法!!

缅怀往事(基于心理学家艾利克·埃里克森的八个成长阶段理论)

定义:

缅怀往事是通过回想过去的经历帮助老人追溯正面的事件和感受。指导老人强化他们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人的信念,改善老人的情绪状态。

缅怀往事的目的:

1)进入老人过去的快乐回忆中。让老人回忆愉快、幸福的往事,帮他们改善当前的情绪状态。(度假或过节)

2)提升老人的自尊。查看老人过去如何成功地应对人生难题来提高老人的自尊和应对技巧。工具性缅怀往事:理财、疾病或隔离的困扰。

3)改善社交技巧。疏远和隔离丧失社交技巧,除了谈论病痛已经忘了谈论别的事情。通过回想社会事件、约会、抚养孩子等帮助老人正面、双向与他人交往。

缅怀往事的成效:

1)对老人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正面影响。但不清楚是因记忆改变行为,还是过程引发感受,或是过程中的社会化因素起作用。

2)对严重痴呆症或严重精神病人效果不是很好。

3)身体或精神状态不能够集中注意力的老人不适宜。

4)轻度痴呆症老人可能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长期记忆

缅怀往事的形式和过程:

形式:可以是小组或个人形式

小组:7~9人或更多,6~12次活动,每次0.5~1小时。对于改善社会交往小组方式有明显优势。个人:听力有问题、沟通有困难、困在家中的老人。

1)为各次活动挑选主题。可按时间顺序安排,主题与干预目的一致,挑选时避免让老人参加或选的主题工作者比老人更感兴趣。避免列举人生的“第一”,选宽泛的话题如节假日活动、早年工作经历、儿时喜爱的宠物等。要考虑成员的性别、同期群的共同经历、地区和文化等。

2)道具使用。让成员带一些与过去生活有关的东西来参加小组活动。

缅怀往事需要注意的问题:

11

/ 2

1)缅怀往事的目的是要让老人通过追溯过去的生活经历并跟其他小组成员和社会工作者分享这些东西,来获得良好的感觉。它的目的不是做深入的心理治疗,也不是要引发痛苦的感受。如果社会工作者在缅怀往事中发现老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未解决的问题上,或者是困扰自己的感受上,那么可以介绍老人做人生回顾治疗。

2)工作者能在必要的时候转移谈话焦点,朝着当事人想要的方向走。要睁大眼睛观察,竖起耳朵倾听。

人生回顾(基于心理学家艾利克·埃里克森的八个成长阶段理论)

定义:

人生回顾是由社工引导下的生命重温过程,可以帮助老人处理一些在早期生命中没有妥善处理的问题,从而解决长期的心结。

人生回顾观念的另一个隐喻是基于对生命过程的看法,并着重于追溯个人和家庭成员不同的社会身份。老年社会学者将生命过程看成一个串联的时钟:

生理时钟:代表着从婴儿成长至老年的过程。

人群时钟:社会动力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境况下塑造的个人身份。

年龄时钟:用一般性的指标去塑造老人独特的生命。

家庭时钟:是指个人和家庭根源以及家庭生育所拥有的关系。

运用人生回顾的适宜时机:

1)用于帮助经历了丧偶等人生危机,正竭力想构建“新的自我观”的老人。(生活重心是“我”而不是“我们”)

2)用来帮助老人面对慢性病或伤残等危机。(从一生角度来看待健康问题,健康问题只是一生中非常小的一段时光,接纳疾病而不是自怜自伤。)

3)可能对竭力寻找人生意义和目的的老人来说最有帮助。(生命的价值,活着和死去有什么关系)人生回顾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这个方法对于正在为寻找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老人是很有用处的。

缺点:对于由于主观性格问题而拒绝改变的老人,人生回顾未必是最好的辅导方法。引出的负面问题可能会引起老年期精神疾病,特别是抑郁症。工作者要在人生回顾前仔细掂量出现的几率。人生回顾的目标

人生回顾的目标与缅怀不同,人生回顾的焦点是老人生命历史中正负两面的时间,也是重新建立老人的成长阶段和生命阶段。

人生回顾的形式和过程

1)形式:以小组或个人形式。

2)评估与治疗。人生回顾的评估标准是看它是否有治疗作用,并对受辅导的老人是否有正面的影响。回顾前为情绪健康状况评估(可以利用老年抑郁量表或生活满足感指数Life Satisfaction Index,LSIA)

3)结构安排。会面次数根据老人参加的目标、健康状况、社工和老人的意愿,一般8-10次,每个阶段大约2次。内容和方法可由社工自行安排。注意过程中老人没有提及的东西,是否刻意还是记不起来?(失败的婚姻、去世、疏远的孩子、有问题的社会关系等)社工的直觉很重要。4)社工的角色。编辑,挖掘、重新梳理往事,接纳负面或痛苦的人生经历(性侵犯和乱伦事件);协助确认生命历程主题,识别丧权与赋权主题。(丧权:焦虑、否定、绝望、无助、隔离、孤独、

丧失。赋权:纽带、应对、效能、希望、信任等)

11

/ 3

5)评估与总结。是人生回顾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形成成果可能有益处(影集、影带或生命历程日记等),社工可斟酌是否要做。形成对自己一生的看法:想改变什么?保留什么?对什么满意?对什么失望?最骄傲的是什么?正面事件与负面事件的平衡,“解放”,在余生继续前行;协助老人讨论接下来还想做什么。

人生回顾的功能:

人生回顾并非要把老人固定在过去的事件里,而是要利用从过去所领悟的去告别过去的矛盾,继而进入现在有生命力而又满足的生活里。

认知行为治疗(基于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及行为上的反应是可以从学习中获取的)定义:

一种常见的干预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群的当事人,用来解决多种多样的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这一疗法探讨的是想法(认知面)与其后的感觉与行为的关系。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最终目的是改变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在老人工作中的适用情况:

1)最有效:口头表达能力不错,认知受损伤不太大的老人,能识别自己的想法并讨论感受(抽象思考、分析自身行为),愿意在社工面前自我披露。

2)作用有限:高度自主、极难开口求助或接受他人帮助的老人。

3)不适用:记忆力有严重问题,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老人(严重焦虑、抑郁、痴呆);有自杀意念的老人。

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工作者与老人建立关系,讨论(适宜干预的)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症状,包括病因和疾病的影响,并确定情况可以改善;解释认知行为疗法,为什么识别情形、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目的:

①让老人仔细考虑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角色,澄清期望。

②让工作者有机会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是不是适合老人的正确方法,并为发展与老人的主人关系奠定初步基础。

2)改变阶段

当老人认识到事件、想法和感受之间的联系,他们就能着手识别和矫正自己在认知上的扭曲。我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什么不对头?我的反应理性吗?我有曲解别人的意思吗?

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方面应该让老人有决定权,即“做些什么才能让我自己感觉好些”。采取积极的步骤为老人赋权,让他能重新获得对环境的掌控。

这一阶段所用到的行为技巧包括控制刺激来源(刺激控制)和行为训练(行为预演)。

①刺激控制:指的是重新安排、消灭或尽量减少带来困扰的刺激。如一位新近丧偶的老人感觉周日下午特别难熬,因为常常会让他想起和老伴在一起做的特别的事情。

②行为预演:指的是学习和演练新的行为模式,以应对有问题的老情形或一再出现的情形。

3)巩固和结束阶段

①巩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改变。跟老人一起回顾他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讨论在识别情绪和想法方面老人有了哪些优势,强化老人靠自己也能处理未来挑战的信念。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策略供老

人将来重新遇到情绪困扰时用,消除他的恐惧。

②与老人告别。逐渐减少约见或改为电话交谈。讨论这段助人关系对双方的意义。

11

/ 4

验证疗法(认同治疗)(世纪年代由老年社会工作者内奥米·费尔发展出6020

的一个与痴呆症老人沟通的方法。)

方法建立的假设:

痴呆症患者的所有行为都受需要的驱动。就是说,即使老人所说的东西对任何人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但是老人每次说的东西都是在试图与照顾者和他人沟通。

验证疗法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眼中的现实世界,运用老人的现实世界而不是照顾者的现实世界去理解老人,明白他试图传达的信息。

验证疗法的原则

1)验证疗法中照顾者和专业人员从不会与痴呆症老人争论现实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力图引导老人有时间感或方位感,除非老人清楚表明想要辨别时间和方位。认为退回到人生的另一个时间阶段可能是试图重建安全感和保障感。

例:一位丧偶的痴呆症老人的丈夫已去世多年,但她还是不断问:“我丈夫在哪?”验证疗法不会去矫正老人,提醒她丈夫已经去世多年,而是会说“你一定很想你丈夫”或者“你现在孤单一人感到害怕吗?”把她的话解释为她的需要,表达了丈夫没在身边的孤独感和悲伤。

2)验证疗法不会去强化或消除带来麻烦或讨厌的行为,而是接受这些行为,把它看成是老人尝试把他的需要、想法或感受告诉其他人。

例:护理院里一位痴呆症老人总是在洗澡的时候激动不安,吵闹。他可能要表达的是个人对由比较陌生的人给自己洗澡或在机构里常常失去隐私的强烈反应。验证疗法不会禁止老人的行为或跟他讲道理,而是认同他的感受,表示同感并保证已经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他的隐私。

3)验证疗法的主要着眼点是保持与痴呆症老人的沟通,而不是积极抗拒因病引起的认知衰退。验证疗法建议照顾者和家人接受老人所处的现实世界而不是驳斥他。

验证疗法的效果

科学效度没有得到一致证实,但小型定性研究和事实支持它是有效的。老人的语言表达有所改善、不那么退缩,哭泣减少、游荡行为减少,步态、与他人互动和眼神接触有所改善,攻击性和暴力性行为减少,探访时能更好的沟通。

危机调适模式年,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者家属适应研究。年,林德19461943(曼

和卡普兰)

突然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危险事件,带来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可能导致个人身心混乱。

危机调适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过程。

初级目标:减轻老人生理、心理不适感;帮助其恢复到危机前状态甚至更好;协助其了解危机的原因;协助家庭及社区支持老人。

终极目标:协助老人进一步了解现在危机和曾经危机、冲突的联系;形成新的思考方式和培养应对问题的能力。

危机类别

成长危机

情境危机

自然环境危机:地震、火灾、水灾等。

社会环境危机:亲人意外死亡、车祸、受到生命威胁等。

个人危机:疾病、自杀等。

危机调适原则:

①及时接案和处理。为避免错过转机,产生伤害。危机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11

/ 5

②有限的目标。解决眼前最关心的问题,避免节外生枝。

③输入希望。

④提供支持。利用老人的人际关系资源适度(独立与自尊)支持。

⑤培养老人自我独立生活能力,避免对社工的依赖。

任务中心模式

雷伊德(Reid)和艾士旦(Epstein):有限的时间达成明确的目标

1)老人明确承认的问题

2)可以清楚加以确定的问题

3)工作者可以采取行动予以解决的问题

4)问题来源于老人自身未满足的需要而不是他人的界定

5)老人希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人生某一方面的改变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机构照顾理论

哀伤理论(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死亡与临终》)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最知名

的研究可能就是她识别出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几个阶段.包括:1)否认期。刚得知死亡或濒临死亡的消息时感到震惊和麻木,人们常常在心理上拒绝这一念头,说“我不相信!”或者“不可能是我!”

2)愤怒期。当麻木感消失后,濒临死亡的人或其家人可能会感到非常愤怒。愤怒的对象可能是上帝、神等,也可能是医护人员或是垂死的人。典型的例子是:“为什么上帝要惩罚我?”,“那些医生应该更早发现这个病!”

3)讨价还价期。讨价还价的特点是向上帝、其他人或自己提出一系列的“交换条件”。比如,

一个人可能会许诺做一个更好的父母、祖父母或是配偶,以此为条件要求多或几年。这便是在讨价还价。诸如:“上帝啊,如果你能让我活下去,我会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就让我活着看到孙女的婚礼吧”都是典型的讨价还价的说法。

4)抑郁期。当愤怒和讨价还价都不能改变死亡一定会降临的事实时,人们常常就会抑郁(沮丧)。死亡成了真真切切的事,个人被迫要挣扎着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人们常常会变得非常绝望或者退缩,有典型的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5)接受期。当濒临死亡的个体或丧亲的人已经达到能“安静地期待”死亡来临的状态时,便进入了接受期。他们尽管没有绝望或者屈从死亡,但是不再与不可避免的死亡苦苦抗争。

重点在于甄别处于哀伤的那个阶段

鲍尔比的丧亲哀伤阶段论

第一阶段,个人出于震惊或麻木状态。

11

/ 6

第二阶段,渴望,追忆。

第三阶段,涣散或绝望。

第四阶段,重组期。

临终关怀() Hospice发展历程及内容: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英国护士桑德斯1976年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临终关怀也称“善终服务”,他的焦点在于为末期病患者提供纾缓服务,而非替他们寻找治疗的办法,让病人留在熟悉的环境中,被亲人和朋友爱护之时,通过积极的缓和临终病人的痛苦和不适,以维持他们的尊严和生命的良好质量,可以说是“临终关怀”的精髓所在。

1)死亡被视为生命历程中的正常事件,既不应该加速也不应该延缓其进程。

2)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3)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让病人在熟悉的环境里,有家人和朋友相伴左右,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维护尊严。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内容:

在美国,临终关怀主要是家居照顾。病人躲在自己的家中接受服务,已有部分人选择入住医院和护养院。家庭照顾服务教授病人和家人欢迎。

理念:为临终病人和家人提供重要的支援网,避免他们在病人逝世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有感到孤立无援的危机。

最重要环节:着重控制末期病患者的痛楚和不适。

社工角色:

1)在适当的时候,社工需要协助家人并主动帮助他们在理性上明白正常悲伤情绪的过程,鼓励他们如何有耐性地照顾自己,以使他们不会因自己的悲伤情绪而更焦虑,使它们能够安心地经历这些难过但也是必须的治疗过程,了解和体谅自己的家人。

2)教导家人将丧亲悲伤看做是一个学习机会,一个正常不过而又是必须的学习机会。

3)支援有需要的家人重整生活,特别是丧偶的老年人。

临终关怀的原则:

1、病人及家人是主要照顾对象。临终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在临终者离世的过程中有一些特殊需要。

2、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提供临终照顾,团队成员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满足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老年社会工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的心路历程,其中不包括( )。 A 否认期 B 愤怒期 C 讨价还价期 D 抑郁期 E 逃离期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国外学者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总结了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一个由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组成的心路历程。所以选E。 第2题 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不包括( )。 A 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B 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 C 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 D 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 E 因为老年人的判断力有限,工作者可以代替老年人做决定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老年个案工作的特点包括:在接案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在介入阶段要定期追踪进展情况;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价。所以选E。 第3题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 )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 经济保障 B 就业休闲 C 健康维护 D 居家安全 E 婚姻家庭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所以选C。 第4题 在下列老人服务中,( )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 A 生活自理 B 居家养老 C 机构照顾 D 社区照顾 E 生活照顾小组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提示] 在所有老人服务中,机构照顾往往是老人最后选择的服务方式,所以选C。 第5题

社会工作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教学提纲

社会工作专业词汇中 英文对照

社会工作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Theories & Methods for Social Investigation 社会调查方法 Methods for Social Investigation 社会工作 Social Work 社会统计分析与SYSTAT应用 Social Statistics Analysis & SYSTAT Application 社会统计学 Social Statistics 社会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Social Problems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lgy 社会学简论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社会学理论专题 Current Issues in Theories of Socilolgy 社会学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Sociology 社会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of Sociology 社会主义财政学 Finance of Socialism 社会主义各国政,经体制讨论 Discussion on Political & Economic Systems in Socialism 社会学 Sociology 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 案主 Client 社会问题 Social problem

社会心理 Social mental state 社会调查 The society investigates 个案社会工作 Social cases work 团体社会工作 Social group work 社区社会工作 social Community work 社工导论 The introdution of social work 社会调查应用 the application for society investigates 家庭暴力 Domestic violence 失恋 Disappoint in love 人在情境中 Person in situation 弱势群体 disadvantaged groups 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社会福利制度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社会公德 social morality 单亲家庭 single parent family 独生子女 the only child 失业率 rate of unemployment 民工 the imigrant worker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社会工作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国外社会学学说 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the West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精选、)

2013 -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评阅人 : __________ 总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 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 16题,每小题 1分,共计 16 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 号 学 ) 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名 姓 A. 生命回顾 B. 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 怀旧 D. 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 运动。 A. 中国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3. 1987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 ) A. 社区照顾 B. C. 社区服务 D.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 )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A. ① B. ①② C.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 络 社区管理 社区福利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5. 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 1961 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答卷说明 : 1、本试卷共 7页, 6个大题,满分 100 分,100 分钟完卷。 2 、开卷考试。 3 2011 封 ) 密 (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6.1999 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 ) A. 实现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目标 B. “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的口号 C. “应当教育普通大众消除对于老龄化的消极看法、 各种不正确的说法和陈旧观 念” 的观点 D.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草案 11.1966 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人的智力包含了两个主要因素,其中 ( )是一个人生下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A . 晶态智力 B. 固态智力 C. 液态智力 D. 气态智力 12. 相互作用理论主要包括( ) ①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 ②标志理论 ③社会损害理论 ④社会重建理论 A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3. 衡量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 ) ( )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A. 座谈会 B. 社会交往 C. 健康讲座 D. 游戏活动 8.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由社区照顾”的类 型。 () A. 非正式照顾 B. 机构照顾 C. 居家照顾 D. 日托照顾 9. 老年人再婚,首先是 ( ) A. 物质上的需要 B. 精神上的需要 C. 互相照顾的需要 D. 生理上的需要 10. 基本养老金是由( )构成 7. 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 人时, ①基础养老金 ②补充养老金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 ④医疗保健养老金 A. 功能派 B. 互动派 C. 批判派 D. 冲突派 主要是以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

2020年度社区工作计划

2020年度社区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工作发展和城市社区建设的需求,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其独特优势介入到社区建设中。下面是有2017年度社区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经一年半禁毒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落实市委政法委“预防犯罪工作体系”建设和区禁毒办、自强总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复吸概率。 1、积极开展服务对象个案工作,随时掌握对象动态情况。对复吸者指导其以科学的戒毒方法逐步减少毒品滥用量和使用频率,做到阶段性戒用;对于阶段性戒断者,努力帮助其改善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恢复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防止复吸,从而降低潜在社会危害。 2、认真跟踪、评估绿色戒毒防复吸工程参与对象实施情况。 3、引入“同伴辅导”服务内容,聘请本区内一、两名戒毒成功人士担任辅导员,定期开展帮教活动,以身说法。 4、拟开展“父母心、爱子情-----快乐家园”,开设毒品常识、戒毒心理、亲子技巧等专题讲座,提高家庭助戒能力,创造条件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强化案主自然支持系统功能。 二、加强禁毒宣传,打造松江品牌。 2、每位社工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并依托松江综治网站、松江报、自强快讯等媒体,加强社工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成效的舆论宣传,创出松江特色,打造松江社工文化品牌。 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爱心服务。 (一)善于利用现有资源。

1、建立健全志愿者社会公益服务道德银行积分储蓄制度,切实 调动起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在精简有为的宗旨下,在为对象帮困解难、心理辅导;为社工站出谋划策、分担任务上发挥各自所长。 2、继续加强与基层、社区、派出所等兄弟单位的联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 (二)努力挖掘潜在资源。明年打算利用松江大学城的优势,与大学城管委会共商“伴你成长娱教乐园”合作项目。 四、修炼专业内功,提升综合素养。 “专业”是社会工作的生命所在,而社工站绝大部分社工都是非专业出身,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工作后劲的不足已日益显现,业务 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社工站将抓住市自强总社、区政法委提供的 各类培训机会,为社工及时补充工作养料;同时提倡大家加强自学, 提倡在实践中自我摸索积累经验;而广大农村地区的禁毒社会工作, 则应虚心借鉴基层干部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做到因人而异、因地 制宜;同时社工站已经利用站内例会契机建立起了社工业务轮讲制度,社工互相督导的工作方法将在明年继续深入。每位社工在掌握毒品 常识、戒毒医学、社会心理学、法律等专业知识,在提高心理辅导、访谈技巧等实务技能的基础上,争取在近一两年内全部通过社会工 作师(助师)职业资格考试。用实力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根据我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xx年,我们将努力实现三大发展目标,完成七大发展任务,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 目前市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只有40人。按照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通过外部引进和 内部培育,力争每年新增50名,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 工作人才队伍。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社区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精品

《社区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080213 英文名:Social work of Community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 后置课:家庭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学分:3学分 课时:54课时(其中课程实习21课时) 主讲教师:许爱花等 选定教材:周沛.社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课程概述: 社区工作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和主要方法之一。本课程从纵横两个方面介绍社区社会工作的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价值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社区研究、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的意义和基本原则。针对我国正全面推进社区自治和社区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立足于中国本土性社区工作的历史和社区建设的现实进程,借鉴西方专业社区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当代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模式、内容、方法、过程和发展趋势作出回答。分析了社区工作的主体即社区工作者的角色、素质和构成。介绍社区照顾与社会保障这两个社区社会工作的工作重点与运作过程,对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工作原则和方法分别详尽分析。本大纲适用于本科社会工作专业。 教学目的: 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了解社区,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界定、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和专业方法,重点把握社区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阶段与方法;明确社区组织、发展的功能和目标、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我国社区服务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模式,了解社区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和社区照顾、社区保障的意义。理解专业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角色和素质。 教学方法: 本课程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授课。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专业理论和专业价值观,另一部分是实施专业过程的方法技能。作为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但去“想”,而且要把社会工作服务社会与人群、创造和谐与美好社会的理想付诸“行动”。因此,它就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努力通过实干,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社区社会工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到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开展实习,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其形式是集中式实习,将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知识与技巧整合、内化到工作者的工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卷评分标准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A ) 第 1 页 共 13 页 学年-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2、开卷考试。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 分,共计16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A.生命回顾 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怀旧 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A.社区照顾 B.社区管理 C.社区服务 D.社区福利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____ ___ __ __ ___ __ __ 系_ __ __ ___ __专业_ __ __ _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__ 学号__ ___ __ __ ___ __ _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大纲 一、课程名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二、总学时:48学时 三、学分:3学分 四、课程简介:本课程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进展,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准备。 五、教材: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目的: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助人活动,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围。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2)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并重; (3)要处理好课堂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和以后学生实践(实习)的关系。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 七、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八、考试方式:采取闭卷考试,百分制,60分为通过。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由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分别占该课总成绩的60%、20%、20%。其中,试卷按60分(满分)命题,试卷卷面成绩、出勤与课堂互动参与成绩、作业成绩及课程总成绩均由任课教师评定。 九、考试所用时间:120分钟 十、授课计划: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分类 一、社会工作概念的内涵 (一)国际上关于社会工作的三种认识角度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与设计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3710054 课程名称《老年社会工作》 英文名称Social Work on Aging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学分 2 适用对象本科社会工作专业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更有效地联系实际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实际的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全球和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老年社会工作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作好老年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历史演变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含义、老龄化的趋势、特征;了解老年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老年的需要;了解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因素;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类型、目标和工作范围、工作原则;熟悉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熟悉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及防治方法;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巧;掌握老年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尤其是能了解并运用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团体工作、社区老年工作;了解特殊老人的服务技能和技巧。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实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并内化专业价值理念;培养老年社会工作专业自我;专业知能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老年学与老年社会工作 第二节全球老龄化成功与挑战 第三节积极老年的理 第四节积极健康老年的决定因素 第五节积极老年政策 第六节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健康与积极老年项目中的角色第七节老年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挑战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使命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专业操守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道德操守标准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与标准 第五节老年社会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态度 第六节老年社会工作者看老年人是有能力的 第七节老年社会工作者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去看老人 第八节老年社会工作者要明白老年人是多姿多彩的群体第九节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环境 第三章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生物学基础 一、人类个体的衰老理论 二、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及其特征 三、老年人的常见病及预防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心理学基础 一、有关老年人的心理学理沦 二、老年人心理功能的变化 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问题 第三节老年社会学理论 一、微观层面的老年社会学理沦个人与老龄化的关系 二、宏观层面的老年社会学理论老年与社会的关系

老年社会工作_考试笔记

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衡量标准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口总体中的中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或者青少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递减的过程,俗称“人口老化”。 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0%及其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特点:(1)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2)发达国家是以老年人口高龄化为特征。(3)人口老龄化开始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快于老龄化早的国家。(4)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5)人口老龄化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老龄化发展迅速。(3)地区发展不平衡。 (4)城乡倒置显著。(5)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服务内容。 目标:(1)调适老人生活环境,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2)促进老人人际关系,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3)协助老人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功能的迅速退化。(4)帮助老人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5)提供老人福利、老人保障、老人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总结,作为有关部门制定、修正老人政策和措施的参考。内容:(1)老年人困难的帮助。(2)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以被服务的人来区分:(1)遭遇困难的老人。(2)老人的家庭成员。(3)亲友或其他家庭的个人。 2、以老人问题种类区分:(1)长期患病、身体机能严重衰退或者残疾的老人。(2)经济困难的老人。(3)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4)人际关系不良的老人。 (5)受虐老人。(6)丧亲的老人。 3、以老人的需要区分:(1)需要解决各种困难的老人。(2)需要获取发展的老人。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上机考试复习题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上机考试复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B) A.个人行为方面有问题的人 B.弱势群体 C.日常生活方面有问题的人 D.就业方面有问题的人 2、睦邻组织运动的发起人是(C) A.汤恩比 B.里士满 C.巴涅特 D.弗洛伊德 3、“人在情境”是(D)派别个案规划工作的中心概念。 A.功能派 B.行为修正派 C.问题解决派 D.心理暨社会派 4、1917年玛丽。里士满在(B)中首次把助人的工作加以专门研究和讲授。 A.《莱恩报告》 B.《社会诊断》 C.《贝弗里奇报告》 D.《济贫法》 5、以下哪个不是社区工作的功能(A) A.社区参与自治 B. 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 C.社会教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 D.社区互动与服务 6、“危机调适”一词(C)于1944年提出,它是一种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 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办法。 A.开普朗 B.雷波 C.艾瑞〃林德门 D.巴瑞 7、除了三大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儿童社会工作领域的特殊实务方法是(C) A.诊断治疗 B.心理治疗 C.游戏治疗 D.家庭服务 8、以下哪项不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C) A.老年社会救助 B. 老年生活服努 C.老年社会关系处理 D.老年心理辅导

9、以下哪项不属于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C) A.医院照顾工作 B.社区照顾工作 C.康复训练 D. 疾病预防 10、美国学者(A)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 A.奥斯卡〃刘易斯 B.赫伯特〃丁〃甘斯 C.奥斯卡〃辛普森 D.戴维斯 11、1922年第一个为残疾人服务的国际组织(A)成立。 A.国际康复会 B.残疾人之家 C.残疾人国际 D.残疾人服务社 12、医疗社会工作者对病人提供的服务不包括(C) A.就业方面的帮助 B.经济方面的协助 C.体质方面的咨询 D.法律问题的转介服务 13、(D)于1853年创立了第一个专业的儿童社会工作机构一一纽约“儿童救助会社”。 A.贝蒂〃弗里丹 B.罗斯福 C.罗杰斯 D.查尔斯〃罗林〃布雷斯14、美国学者(D)1979年将美国社 区工作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A.罗伯特〃莱恩 B.滕尼斯 C.DN托马斯 D.杰克〃罗斯曼 15、(A)认为,如果一个老人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就会晚 年幸福。 A.连续性理论 B.符号互动论 C.社会撤离理论 D.社会交换论 16、妇女的服务的出发点是“(C)”,注重协助妇女个体的自我成长,致力 于两性平等和消除对女性一切形式的歧视。 A.还妇女平等的社会地位 B.让妇女同归社会 C.以妇女为服务本位 D. 妇女终生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老年学概论》课程教 学大纲 授课班级:社会工作13级2班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课程类别】专业课 【教学学时】34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开课专业】社会工作 【选用教材】《老年社会工作实务》(2009.2)中国社会出版社张恺悌主编【参考教材】 1.《老年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邬沧萍主编 2.《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自编教材李汉雄编著 3.《民政与社会工作》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曾岗、刘志红主编 4.《当代老年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袁辑辉主编 5.《老年心理学》中国社会出版社肖键主编 【课程性质、目的】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和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老年社会工作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基本要求】 方法能力:通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社会能力: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课堂模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在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中,逐步使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工作和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界定,了解老年人社会工作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社会工作概述 2、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3、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难点: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工作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二、加强老年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第二章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实务原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实务原则,并能说明都是什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 三、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生理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华考试论坛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

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 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13-14-2《老年社会工作》期末考查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7页,6个大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2、开卷考试。 3、适用班级:2011级社会工作 评阅人:_____________ 总分人: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 ) A.生命回顾 B.善于发现老年人的潜能 C.怀旧 D.给予老年人物质帮助 2.“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A.社区照顾 B.社区管理 C.社区服务 D.社区福利 4.老年人格类型理论认为,( )是人格调适良好的类型。 ①成熟型 ②摇椅型 ③防卫型 ④愤怒型 ⑤自怨自艾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脱离理论属于( )的观点,是1961年由卡明和亨利提出的,也是在老 年社会工作中引起争论最多的理论。 __ __ ___ __ __ ___ __ __ 系_ __ __ ___ __ 专业_ __ __ ___ __ _班级 姓名_ __ ___ __ __ ___ __ 学号__ ___ __ __ ___ __ _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老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913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社会工作导论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掌握国内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理解老年服务相关伦理议题,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标1: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相关基础知识,如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及工作方向;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递送模式等。 目标2:理解老年服务相关伦理议题,如衰弱中的生命尊严,死亡尊严等。 目标3:了解社区及机构背景里的老年社会工作角色。 目标4: 掌握老年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划分为三大板块:知识篇、伦理篇与实务篇。按照从理论到

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这三大板块逐渐展开,并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与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知识篇部分涵盖了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常识、中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递送模式,核心目标与工作框架,老年友好环境促进等内容,这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在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行业发展前沿以及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要点。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在教学手段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之外,还将采用重点文献选读与分享、实地观察与分享、问题导向式讨论等方式。伦理篇部分主要围绕生死议题,包括死亡焦虑、生命觉醒、生命尊严和死亡尊严四大主题。这部分的重点是协助学生识别及理解死亡焦虑在晚年生活中的多重面貌,了解死亡焦虑中的成长契机,理解独立丧失后的生命尊严,以及临终及死亡过程中的尊严。教学难点是如何在保护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接触并促进反思死亡这样的沉重话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这部分主要借助影像的方式,通过电影片段进行主题式的讨论。实务篇包括院舍及社区照顾背景下的老年社会工作介绍,以及具体的个案辅导及小组工作方法。这部分侧重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教学手段包括邀请实务嘉宾进入课堂进行分享,将学生带入实务基地观察学习,并尝试设计服务方案,亲自参与实践。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为本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高度重视与实务前沿的紧密联系,以及与实践的结合;在教授实务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伦理为纬,帮助学生构筑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在知识、技能、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未来的实务进阶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老年社会工作期末复习---案例部分.docx

《老师强调的老年“社区”工作,社工介入策略》 1. 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 2. 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 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 4. 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 5. 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 《介入策略题型》 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 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 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 (4) 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 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牛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 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 (2) 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 (3) 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 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 (5) 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 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 (6) 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 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 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 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2) 对情感问题的介入联系殷伯伯的儿子和女儿,建议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抽时间多看望老人,或者定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3) 对精神问题的介入由于老伴去世,殷伯伯感到非常孤独,总是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殷伯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体方法有: ①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和殷伯伯聊天,缓解其精神压力; ②请殷伯伯的子女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助理社会工作师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考试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会脱离中国实际. 2.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的记忆与运用相结合,侧重能力.考试主要考能力. 3.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不会只考重点,但必须死扣考试大纲的知识点。 4.观点和表述以教材为标准,不争论. 5.考试题型为客观题.不完全是搬书上的句子,可能变换情景出题. 6.多做真题,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7.一般单选题60题,每题1分;多选题20题,每题两分。 第二部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一、排除法 1、伦理排除法:凡是违背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职业规范的选项都是错的(除非题干让你选错的选项),这些伦理包括接纳、案主自决、助人自助、社会责任等。 2、语义排除法:在单选题中,语义相近的两个选项一般都是错的;语义相反的两个选项中存在一个正确选项可能性较大;四个选项中某条陈述显著比其他三个选项要长,该选项正确的可能性较大。 3、排序排除法:连续的几个题目中,连续出现5个以上相同选项的可能性极少。如1-4题你都很有把握选B,对于第5题你没有把握,那么第5题再选B的可能性极少。 二、标识法 运用一系列的简要指标进行答案的快速定位。 1、教育者:新知识、新技能 2、矫治者:偏差行为、偏差认知 3、使能者:潜能、优势、特质、兴趣(正向的) 4、倡导者:弱势群体、不公正待遇 5、资源动员者: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组织资源 三、紧扣题干法 多选题的评分标准决定了保守比冒险更为可取,所以,在进行多项选择题的回答时,要特别注意一个原则,就是题干中提到的才选,如果题干中没有提到,哪怕该选项既符合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和方法也不能选。

第三部分实务知识的串联式理解 1.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2.**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以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为例加以说明: 1、老年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决定了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内容与方法。 2、从根本上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由老年对象的需要决定的,老年社会工作的所有服务对象和操作方法都是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需要(生存需要: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参与需要:就业休闲、社会参与;归属需要:婚姻家庭;特殊需要:居家安全、后事安排)。 3、由服务对象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工作内容主要有三种维度: 任务目标内容,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直接问题,如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精神问题的解决; 过程目标内容,如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特殊对象的特殊需要内容,如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虐待和疏于照顾、丧亲问题、临终关怀、自杀)。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上述内容必须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才能实现。对于任何一种对象来说,干预的方法都可以分为四种: 个案工作方法,如缅怀往事疗法、人生回顾疗法、验证疗法; 小组工作方法,如现实辨识小组、动机激发小组等; 社区工作方法,如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入住设施服务等; 宏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5、所有以上分析都奠定在社会工作理论模式之上。对于服务对象需要的分析最好采取马斯洛的类型学划分,并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化。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也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在服务对象处得到操作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