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一、判断题(40题)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体检表的主要用药情况中,西药填写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

3.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第三段3位数表示乡镇(街道)。()

4.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最后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5.2013版省服务规范中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作为免费项目来检查。()

6.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8.动态使用记录中建档时健康体检是属于符合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之一。()

9.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未开具处方。()

10.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承担为个人建立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12.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3.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14.常住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接受医疗服务时应询问了解健康建档或更新内容。()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6.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由县以上专业机构负责。()

17.自愿与引导是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原则。()

18.使用居民健康档案要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

19.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20.居民身份证号是建档居民身份识别。()

21.以县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2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中,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不需粘贴保存归档。()

23.健康档案管理要配备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达到“八防”管理标准。()

24.中医药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25.健康体检表中医体质识别相关内容由医务人员填写。()

26.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27.吸烟是家庭健康档案家庭主要问题之一。()

28.离婚不是家庭健康档案家庭主要问题之一。()

29.体育锻炼是指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

30.足背动脉搏动是糖尿病患者必检项目。()

31.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和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32.居民健康档案填写可用红色笔书写。()

33.居民健康档案涉及疾病名称应遵循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

34.居民健康档案编码最后5位数表示居民个人序号。()

35.填写健康档案的其他表格时,必须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编号,但只需填写后5位编码。()

36.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内容齐全、完整就可认定为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37.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填写空项、漏项或错项3项以内健康档案视为不合格。()

38.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涉及日期类项目按年月日顺序填写。()

39.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率以常住人口为基数。()

40.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可以>100%。()

二、单选题(40题)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服务要求是()。

A.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B. 健康档案的监督和管理

C.健康档案信息更新

D.健康档案保存

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原则是()。

A.自愿

B.人人必建

C.引导

D.自愿与引导相结合

3.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

A.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

C.孕产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户籍居民数Ⅹ100%

B.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Ⅹ100%

C.健康档案建档数=建档人数/辖区常住居民数Ⅹ100%

D.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Ⅹ100%

5.《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2014年版)》要求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和健康档案使用率分别是:()

A.≥70%和≥50%

B.≥80%和≥70% C.≥80%和≥50% D.≥70%和≥70%

6.《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2014年版)》要求电子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

A.≥90% B.≥85% C.≥80% D.≥70%

7.下列哪项不是家庭主要问题?()

A.发生日期

B.主要问题

C.处理结果

D.以上都不是

8.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下列哪个时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9.下列哪项不是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标准?()

A.档案内容涵盖家庭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基本医疗服务、重点人群健

康管理等卫生服务内容

B.档案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填写规范

C.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动态记录连续、完整

D.电子健康档案与纸质档案信息一致

10.下列哪项不是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途径?()

A.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建立

B.开展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时,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建立

C.开展入户调查工作时,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建立

D.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中提取有效信息建立

11.在考核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合格率时,如果()项未填则一票否决为不合格档案。

A.血压和空腹血糖

B.体温和脉搏

C.血压和体质指数

D.足背动脉搏动和空腹血糖

12.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部门或机构是()。

A.乡镇(社区)卫生院

B.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C.各级专业机构

D.以上都是

13.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的原则()。

A.强制

B.指导

C.自愿与引导

D.以上都是

14.健康档案在使用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

A.姓名与年龄

B.电话号码

C.个人隐私

D.以上都是

15.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位制编码。

A.16

B.17

C.18

D.19

16.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以()为单位。

A.村(居)委会

B.街道

C.县(市、区)

D.省(市)

17.居民健康档案中将()作为身份识别。

A.身份证号

B.社保证号

C.户口证号

D.其他证号

18.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要具备必需的档案保管设备,按照防盗、防晒等()防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

A.5防

B.6防

C.7防

D.8防

19.家庭健康档案内容包括()。

A.家庭基本信息

B.家庭成品信息

C.家庭主要问题

D.以上都是

20.居民健康档案填写疾病都应以()医院的诊断为依据。

A.乡镇(社区)医院

B.村卫生室

C.卫生服务站

D.一级以上医院

21.居民健康档案填写性别按照国标分为()。

A. 男

B.女

C.末说明的性别

D.以上都是

22.居民健康档案填写根据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顺序填写。

A. 年(4位)、月(1位)、日(2位)

B.日/月/年

C. 年(4位)、月(2位)、日(2位)

D. 以上都不是

23.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为()

A. 家庭基本信息

B. 家庭成员信息

C. 家庭主要问题

D. A+B+C

24.居民健康档案填写体质指数计算标准()。

A.体重(kg)/ 身高(cm)

B.体重(kg)/ 身高(cm2)

C.体重(kg)/ 身高(cm)*2

D.体重(kg)/ 身高(㎡)

25. 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人群年龄()。

A.>60 B.≥60 C.>65 D.≥65

26.居民健康档案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指()。

A.体力劳动B.上班走路、骑车

C.强体健身D.以上都是

27.居民健康档案糖尿病患者必填检查填写项目()。

A.血糖B.血压C.足背动脉搏动D.以上都是

28.现场考核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允许误差为()。

A.>5% B.≥5% C.<5% D.≤5%

29.现场考核抽查10份不失访电子健康档案,核查档案真实性,不真实档案数()份,现场考核不得分。

A.1 B.2 C.<3 D.≥3

30.考核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正确计算为()。

A.县(市、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县(市、区)内户籍居民数*100%

B.县(市、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县(市、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C.县(市、区)较正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县(市、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D.县(市、区)较正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县(市、区)内户籍居民数*100%

31.县(市、区)较正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指()。

A.县(市、区)自查考核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县(市、区)报送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B.县(市、区)自查考核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县(市、区)抽查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C.县(市、区)自查考核电子健康档案人数*(抽查两个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D.县(市、区)自查考核电子健康档案人数*(抽查两个机构核实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报送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

32.核实的电子健康档案建档人数指()。

A.现场核实建档人数

B.现场核实真实档案数

C.现场核对数*抽查档案中真实档案比例

D.现场核对数*抽查档案比例

33.抽查的电子健康档案合格率指()。

A.抽查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填写合格份数/抽查的档案总份数*100%

B.抽查的真实电子健康档案中填写合格份数/抽查的档案总份数*100%

C.抽查的真实电子健康档案中填写合格份数/抽查的真实档案总份数*100%

D.抽查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填写合格份数/抽查的真实档案总份数*100%

34.抽查的健康档案使用率指()。

A.抽查的健康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的档案总份数*100%

B.抽查的健康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的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总份数*100%

C.抽查的健康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D.抽查的健康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总份数*100%

35.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地市自查考核结果小于现场考核结果的,复核情况得()。

A.满分B.按比例扣分C.不得分D.加分

36.现场核查档案真实性()份失访电子健康档案计为1份不真实档案。

A.1 B.2 C.3 D.≥3

37.哪项不是居民健康档案动态记录种类?()

A.建档健康体检记录B.随访记录

C.健康教育记录D.就诊医疗记录

38.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认定标准是()。

A.2014版浙江省基卫项目考核工作手册

B.2013版浙江省基卫项目服务规范

C.2011版浙江省基卫项目服务规范

D.以上都是

39.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应给建档对象发放()。

A.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

B.责任医生联系卡

C.责任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联系电话

D.不需要提供

40.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由()调取管理对象的健康档案。A.服务随访对象

B.责任医务人员

C.社区医务人员

D.基层医疗机构

三、多选题(20题)

1. 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A.基本信息

B.健康体检

C.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D.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下列哪些人建立健康档案?()

A.户籍居民

B.户籍居民+流动居民

C.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

D.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居民

3. 居民健康档案中健康体检包括().

A.一般健康检查

B.生活方式

C.健康状况

D.疾病用药情况

E.健康评价

4.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要求是()。

A.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B. 健康档案的监督和管理

C.健康档案信息更新

D.健康档案保存

5.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

A.真实性

B.科学性

C.完整性

D.连续性

E.科学性

6. 1两白酒折合()。

A.葡萄酒4两

B.黄酒半斤

C.果酒半斤

D.啤酒1瓶

7.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是()。

A.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B.开展循证个体医疗服务

C.实现循证群体健康管理

D.提供科研教学资源

E.满足健康决策分析

8.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的()。

A.建立

B.使用

C.修改

D.维护

9. 健康档案的合格率是质量指标,主要考核档案的()。

A.真实性

B.完整性

C.规范性

D.动态性

10. 健康档案的真实性认定:下例一项与记录不符就可以认定是不真实的健康档案。()

A.是否进行查体

B.疾病用药情况

C.生活方式(吸烟饮酒)

D.现存主要健康问题

11.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单位()。

A.综合性医院

B.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C.乡镇卫生院

D.村卫生室

12.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的原则是:()。

A.国家统一行政区划为基础

B.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C.村(居)为单位

D.以上都不是

13.居民健康档案的保管有哪些具体要求?()。

A. 防高温、防火

B. 防尘、防潮C.防鼠、防虫 D. 防霉

14. 居民健康档案中健康体检表中医体质识别内容由基层医疗机构()填写。

A. 中医医务人员

B. 临床内科医务人员

C.责任医生 D. 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

15.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

A. 国家互联网

B. 城镇医疗保险系统等

C.新农合 D. 人寿保险系统

16.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情况下复核得满分。

A.允许误差≤5%

B. 允许误差≥5%

C.地市自查结果<现场考核结果

D. 地市自查结果>现场考核结果

17. 现场考核随机抽查居民健康档案使用()表核查。

A. 居民健康档案核查表

B. 建档原始档案

C.纪录表 D. 空白居民健康档案

18.居民健康档案真实性,通过()核查。

A. 查阅电子健康档案

B. 电话询问

C.核对原始健康档案 D. 入户调查

19.核查居民健康档案规范性,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考核的?()

A. 查阅抽查到电子健康档案记录

B. 电话询问

C.核查填写是否符合2013版浙江省规范要求 D. 入户调查

20. 核查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通过随机抽查的人群是()。

A.已建健康档案居民

B. 基卫服务重点人群

C.常住居民健康档案 D. 户籍居民健康档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健康档案管理部分)答案

一、判断题:

1-5:错错错对错 6-10:错对错错对

11-15:对错对对对 16-20:错错对对对

21-25:错错对对错 26-30:错对错对对

31-35:对错对对错 36-40:错错对对错

二、单选题:

1-5:BDBCC 6-10:CDCDD

11-15:ABCCB 16-20:AADDD

21-25:DCDDB 26-30:CCDDC

31-35:DCBAA 36-40:CABAB

三、多选题:

1.ABCD

2.CD

3.ABCDE

4.ACD

5.ABCDE

6.ABD

7.ABCDE

8.ABD

9.ABC

10.ABCD 11.BCD 12.ABC 13.ABC 14.AD 1.BC 16.AC 17.AC 18.BD 19.AC

20.AB

-1.居民健康档案(试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一、判断题(40题)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辖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x)常住人口 2.健康体检表的主要用药情况中,西药填写商品名,中药填写药品名称或中药汤剂,用法用量按医生医嘱填写。(x)西药写化学名 3.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第三段3位数表示乡镇(街道)。(x)县6个,乡镇3个,村3个,个人5个 4.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最后5位数字表示居民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v ) 5.规范中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作为免费项目来检查。(x )不做免费项目 6.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x )

7.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v ) 8.动态使用记录中建档时健康体检是属于符合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之一。(x )建档体检不算动态记录 9.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未开具处方。(x)“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10.主要用药情况中:“不服药”是指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v )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承担为个人建立规范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v) 12.已建档居民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x) 13.已建档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接诊医生应调取其健康档案、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v ) 14.常住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接受医疗服务时应询问了解健康建档或更新内容。(v ) 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v ) 16.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由县以上专业机构负责。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试题

2018年公共卫生培训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 1.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对象是:() A.辖区所有人员 B.辖区部分人员 C.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 D.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居民及非户籍居民 2.重点人群是指:() A.患有高血压的人群 B.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C.0-36个月的儿童、孕产 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 D.0-36个月的儿童、孕产妇、老人 3.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A.居民个人基本信息 B.居民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C.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D.以上都是 4.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主要针对:() A辖区所有居民 B.辖区高血压患者 C.辖区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 D.辖区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5.BMI是指:() A.身高与体重的平方 B.体重与身高的平方 C.身高与体重的平方比 D.体重与身高的平方比 6.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简单管理间隔是:() A.至少1年4次 B.至少1年2次 C.至少2月1次 D.至少1月2次 7.高血压是指:() A.舒张压<80mmHg;收缩压>120mmHmg B.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20mmHmg C.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mg D.舒张压≥80mmHg;收缩压≥120mmHmg 8.居民健康档的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等基本健康信息。 A、既往史 B、家族史 C、既往史和家族史 9.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后()为表示居民的个人序号,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 A、3 B、4 C、5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岁以上常住居民 A、65 B、50 C、60 11.预约65岁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 A、家庭病床 B、住院治疗 C、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12.对辖区内()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A、30岁 B、50岁 C、35岁

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具体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指导 1、建立健康档案: ①采集居民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学历、职业、婚姻状 况、联系人姓名及联系电话、既往史。 ②对居民进行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 一般体格检查(心肺腹的视、触、叩、听),口腔检查尤为注意检查老年人。对既往有心脏疾病的被体检者也要着重心肺的检查。对患有心衰以及肾脏疾病的患者注意对其双下肢是否水肿的检查。 2、高血压管理: ①首诊测血压≥140/90mmHg的被体检者,嘱其进行非同三日(一般间隔2周)的血 压测量。经过三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值(血压≥140/90mmHg)的患者,进行纳入高血压管理。对既往已经确诊患高血压的患者,不管经非同三日血压的测量是否高于正常均应加入高血压的管理。 ②在患者第三次的血压测量确诊“高血压”后,将第三次测量的血压值作为第一次的 高血压随访,并测量其体重、心率,给予治疗及生活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每日摄盐量应小于6克,应忌食烟酒,进行适量运动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首次建档体检也作为第一次随访。 ③随访记录一般间隔3个月随访一次,一个患者一年至少要有4次面对面的随访。视 情况可以提前一个月,或者推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患者因外出务工务农的,于随访记录单的“原因”一栏注明其“外出”,然后填写下一次预约随访的时间。 ④每月管理者应查看其规范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数,即除了该月外出务工不在管理片区 内的患者和死亡的患者,那么该月在管理片区内的患者就是该月高血压规范管理数。 3、糖尿病管理: ①对被体检者的血糖测量,首次测量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 的,嘱其进行复查空腹血糖(因为在首次测量血糖时不知被体检者之前是否吃过含糖食物,经复查后再予以确诊),待第二次复查空腹血糖≥7.0mmol/L,才可将其纳入糖尿病管理。 ②在第二次复查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其此次复查确诊的血糖值即为其糖尿病 第一次随访的记录。然后,对其生活(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饮食、用药等进行指导。 ③糖尿病的随访管理一般间隔3个月一次,保障一个患者一年有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 访。视情况可以提前一个月,或者推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患者因外出务工务农的,于随访记录单的“原因”一栏注明其“外出”,然后填写下一次预约随访的时间。 4、老年人管理: ①对从未进行体检过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并行第一次的体检。 ②对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此次体检增加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录入程序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录入程序 一、背景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9]27号)精神,确保2009年全省居民健康档案与65岁以上老人免费查体的任务完成,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和《国家基本卫生服务规范》(征询意见稿)要求,省卫生厅决定利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平台,完成了居民健康档案统一录入工作。 二、登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方法 打开桌面上的IE,在地址栏里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39175.html, 登陆咸阳卫生信息网首页,在首页左下角找到”网上直报”,点击打开,输入用户名:xianyang,密码:xyswsj6104,验证码按随机生成的内容录入,然后点击“确认”。稍等片刻后左下角将出现状态显示信息栏,点击右下方的“启动”,启动成功后,左下角状态显示将会出现:“SSL VPN隧道建立成功”,然后点击“全网接入”处的“全省居民健康档案及病案首页管理系统”即可进入登陆界面,输入本单位的用户名和密码(各单位用户名与网络统计直报系统的用户名相同,初始密码为123456),点击登陆后,此界面就是录入界面。右上角出现医院名称。紧挨名称下,有一栏基本信息、儿童保健部分等栏目,选择“基本信息”,点击“基本信息”下的“个人基本信息登记”,个人信息登记是首先录入的信息。 录入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说明 1、在录入界面,凡是带*号的都必须要录。 2、类似“电话号码”这种格式的,是需要我们手动录入的 3、类似“民族”这种格式的,是单选框,我们可以进行选择。 4、对于身份证件类型有严格的限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15位或是18位,对于没有身份证的新生儿及儿童我们可以填写其母亲或是父亲的号,然后在加上字母n(女孩)或是z(男孩),除此之外的填写后都会报错。然后填写姓名、工作单位及出生地,性别我们可以进行选择。没有身份证的老年人选择居民户口本选项。 5、在“现在驻/户口地”这一栏中,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省份,然后紧接着我们可以选择此省份的县区,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处我们可以选择此县区的乡镇街道代码,同时“户口乡,镇,街道:”这里会自动默认为相同的乡镇街道代码,如果此人户口是外省份的,那么我们可以输入其省的代码或是名称,系统就会出现此省的信息,我们根据需要就可以进行选择。

居民健康档案1

单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项目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根据国家和我省、市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部署要求,为做好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0年底,农村建档率不低于30%,城市建档率不低于85%;到2011年底农村建档率不低于60%,城市建档率不低于90%;到2015年,建立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健康档案。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基本原则 ㈠属地管理,循序渐进。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始建立健康档案,逐步覆盖到全体居民。 ㈡居民自愿,政策引导。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疾病谱等方面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要坚持自愿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在服务中积极引导居民主动

建立和利用健康档案。 ㈢规范建档,务求实效。所建档案要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要求,确保健康档案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可用性。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信息动态管理和有效利用。 ㈣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建立信息平台和应用终端,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实现电子信息化。 三、主要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具体内容和方法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㈠个人健康档案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包括病人的基础资料、健康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程流程表、化验及检查的项目及结果、转(会)诊记录等。二是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包括预防接种、周期性健康检查、儿童生长与发育评价、病人教育、危险因素筛查及评价等,通过预防服务的实施,达到早期发现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的目的。 ㈡家庭健康档案

最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全套)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逐步为服务对象制作发放居民健康卡,替代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作为电子健康档案进行身份识别和调阅更新的凭证。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按照标准规范上传区域人口健康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规范上报。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四)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和保存 1.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缘由包括死亡、迁出、失访等,均需记录日期。对于迁出辖区的还要记录迁往地点的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等。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详细操作手册new

目录 1.系统安装.................................................................................................................................... 2.系统登录.................................................................................................................................... 2.1.客户端登入 ........................................................................................................................ 2.2.登入权限 ............................................................................................................................ 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3.1.家庭档案管理 .................................................................................................................... 新建家庭 ................................................................................................................ 家庭成员维护 ........................................................................................................ 3.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 新建档案 ................................................................................................................ 档案管理 ................................................................................................................ 档案任务 ................................................................................................................ 3.3.综合查询 ............................................................................................................................ 居民查询 ................................................................................................................ 档案查询 ................................................................................................................ 3.4.重点人群管理 .................................................................................................................... 婴幼儿管理 ............................................................................................................ 孕产妇健康管理 .................................................................................................... 高血压患者管理 .................................................................................................... 糖尿病患者管理 ....................................................................................................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 老年人健康管理 .................................................................................................... 3.5.预防接种管理 .................................................................................................................... 选择疫苗登记 ........................................................................................................ 疫苗接种查询 ........................................................................................................ 疫苗接种参考 ........................................................................................................ 3.6.传染病管理 ........................................................................................................................ 3.7.健康教育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操作手册V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操作手册V7 1:进入谷仓医疗软件系统如下图: 双击IE游览器,输入网页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39175.html, 进入网页后,选择文件,发送,桌面快捷方式,然后桌面上面就会出现一个谷仓医疗软件快捷方式。如下图:

双击桌面的快捷方式,就可以直接进入系统。如下图: 输入自己的库号42068400007XX(XX代表自己村的编号,是由我们公司编写的,没有的人可以找任丽丽要。)密码是最后的4位数07“XX”。进入系统以后,点击健康档案管理V7系统站点1。 进入后。如下图:

输入自己的工号及密码,第一次和村卫生室一样输入Superman密码是12345 健康档案的功能分别有: 系统管理:建立工号,密码,权限,基本资料(人口总数,男人口数,女人口数等)等。健康档案管理:个人建档,家庭建档,个人体检录入,个人健康档案调阅等。 健康教育: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的健康教育,如印刷资料,教育资料等。 预防接种:小儿预防接种,防疫针,接种配置等。 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录入,疾病直报系统。 儿童健康档案:儿童健康管理,出生医学证明。 孕产妇管理:孕产妇管理录入。 老年人管理:老年人管理录入。 慢病管理: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慢病随访任务。 重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病管理。 公卫服务报表:档案分类,重性病管理,辖区档案管理等。 其他的都是一些报表功能自己多看看就可以了。 鼠标左键双击系统管理,然后进入用户组权限,点新增,然 后再用户组下面的空白处写入自己的村卫生室名字,然后点保存。然后鼠标左键点击建立好的用户组,前面的星号也会到你点击的用户组的前面,然后点击右边的选项打钩,选项自己 的权限。然后点医护人员维护,点新增然后补全个人信息,点保存。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流程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服务对象分类 确定建档对象 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 慢性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您建立过健康档案吗? 您愿意建立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 入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 已经建档 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更新档案内容 还不想建立 建立健康档案 是 更新档案内容 辖区重点管理人群 到机构接受服务者 否 0~6岁儿童 入户服务等 新生儿访视 预约建档即时建档 责任人员调取并携带受访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 是 复诊 首诊 尚未建档 否 同意建立 携带相关材料做好建档准备 产后访视 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建立健康档案填写个人基 本信息表 填写健康体 检表 发放健康档案信息 卡(医疗保健卡) 填写各相关 服务记录表 核查 归档 保存 电子健 康档案 数据库 (档案 袋) 核查填写内容的 完整性、准确性 老年人 0~6~儿童 一般人群 就诊者 必要时更新个 人基本信息 孕产妇 传染病患 者 慢性病患 者 填写 相关 重点 人群 管理 记录 表 询问病情,并 填写接诊记录 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填写转、 会诊记录 表 ●到机构就诊者或随访者 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就诊者健康档案。 ●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 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 填写档案封 面 重 点 管 理 人 群 复 诊 或 随 访是 否 需 要 转 、 会 诊 是 否 调 取 档 案 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 传染 病报 卡流 程

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设计 本报告是对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Health Docu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HDMIS)研究的设计报告。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一套完全符合目前中国实际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发的一套综合性管理软件。本软件是目前真正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六位一体,真正网络管理,网络查询的软件。医疗单位可以完全实现档案管理的全部职能和诊疗业务,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综合性软件。本系统与本公司的医院管理系统无缝结合、数据共享、支持居民健康信息卡的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以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本系统旨在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网络,集中存贮病人医疗数据,通过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站与站之间互相传递、交换信息,通过对疾病的监测、统计和死因分析,充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卫生服务医疗管理的信息化,建成一个可以浏览、报告并附带决策支持系统的最终用户访问工具,从而提高卫生服务管理水平。 以下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一、系统总体设计 1、子系统划分 体检子系统 内科外科身高体重耳鼻喉科 数据录入数 据 维 护 建 立 主 处 理 数 据 更 新 数 据 录 入 数 据 维 护 耳 状 况 喉 状 况 鼻 状 况

2、功能结构设计 3、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3.1应用模式 健康档案系统EDMS (Electronical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采用C/S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应用模式比较合适。服务器端安装有DBMS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专门负责数据库的操作、维护;客户机端安装有健康档案系统前台软件,负责友好的界面与用户交互。实际上通过网络传输的只有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和结果数据,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C/S 结构具有较好的联机事务能力、开放性、可扩充性和安全性 [6]。 3.2网络连接 EDMS 网络应当在医院总的规划下组建,既可以是医院网的一个域,也可以是域下面的一个工作组。由于我院的信息化程度较高,EDMS 网络组网利用现有的资源已经足够,网络不设单独域控制器,只建立一个从属于HIS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域的EDMS 工作组。EDMS 工作组有1个数据库服务器和多个工作站(客户机),工作站承担数据接收、管理、查询等任务。 3.3主要硬件设备 EDMS 网络中使用的硬件设备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工作站、HUB (集线器)、NIC (网络接口卡)等。推荐EDMS 按照快速以太网标准组网。 数据库服务器使用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的磁盘存储系统,能增强容错能力,提高传输速率。考虑EDMS 数据增长量大但不必实时备份的特点,选择服务器硬盘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较为合适。 开始 治疗 诊断身体状 况 诊断内 心理健康 身体素质 受伤情况 患病情况 错误诊断 结束治疗 N Y 0 1 2 3 其它 居民获得自身健康信息的管理子系统流程 图

1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1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的文件,为社区医生提供了完整的、系统的居民健康状况数据,是社区医生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也是进行社区卫牛服务管理的重要前提。居民健康档案的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了完善。2009年12月,卫生部印发《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健康档案进行了近一步的明确界定,即“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高度概括了健康档案的建档主体、建档内容,明确了健康档案涵盖生命过程及健康因素的两个重要方面。 1.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背景 1.2.1 社会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内容,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这种科学理念的支配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需求应运而生,它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更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度的重要举措。居民健康档案同时也是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新医改方案对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历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对某一领域提出具体详细的目标及要求。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将对卫生行业发展、国家经济腾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健康档案的产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强化国家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1.2.2 直接原因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口号“千万不要死于 无知”,要变无知为知之,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从主观意识来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把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作为对自己努力工作的一种报答。更有甚者,把健康体检作为一种礼物馈赠,彻底改变了只有生病才想起去医院的传统观念。通过健康体验,可以及时了解身体所处的状态,及时找出隐藏在身体内的隐患,同时也可以警示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系统化的自我保健档案。从客观方面来讲,健康档案对医生节约诊治时间、对医院制定健康计划、对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制定卫生政策都能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健康档案的产生和长远发展。 1.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 健康档案是开展社区卫牛服务的依据,是开展全科医疗的必需工具,是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备措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全科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全科医生循证医疗的基本工具之一。所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是保障城乡居民健康的基本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牛服务,可以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高质量的基本卫生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以社区为基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对社区居民的生命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察与管理,维护与增进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包括居民背景资料在内的详细的健康档案记录可以帮助全科医生在接诊过程中正确理解患者提出的间题和鉴定病情症状,也是全科医生为患者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社区全科医生和预防保健人员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与之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可以有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 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精编【档案管理】陕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登陆操作方法

【档案管理】陕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登陆操作 方法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陕西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培训使用手册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背景3 二、登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4 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介绍13 1、修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密码13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整体介绍14 四、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18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录入25 六、老年人健康检查表的录入28 七、老年人健康统计分析31 八、注意事项35

一、背景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年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09]27号)精神,确保2009年全省居民健康档案与65岁以上老人免费查体的任务完成,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和《国家基本卫生服务规范》(征询意见稿)要求,省卫生厅决定利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平台,完成了居民健康档案统一录入工作。

二、登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登陆SSLVPN(目的:建立网上加密安全隧道,保证在填报数据过程中数据安全。) 登陆陕西卫生网首页,打开桌面上的IE, 在地址栏里输入:http:///或是 http://dl_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39175.html,/invc/tt/tt4.2.1setup.exe 傲游(Maxthon)浏览器 https://www.360docs.net/doc/ad6239175.html,/down/msetup_2008.zip 6、如果点击启动按钮没有反应,这个可能是由于插件没有安装完整,我们可以到控制面板里,找到“添加删除程序”,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为了您的健康,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可以在您常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为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同时为您建立健康档案,并保证您的隐私不被泄露。我们还面向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开展卫生监督协管。为0-36个月儿童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这就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维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指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

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二、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 (二)健康教育服务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4.开展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重点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的健康教育。6.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7.宣传普及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三、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1、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项目概述 (5) 1.1项目名称 (5) 1.2业主单位 (5) 1.3工程背景 (5) 1.4建设规模 (5) 1.5设计依据 (6) 1.6设计范围 (6) 2现状与需求分析 (8) 2.1项目的意义和建设必要性 (8) 2.2现状分析 (9) 2.2.1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 (9) 2.2.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2.3需求分析 (12) 2.3.1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12) 2.3.2主机系统需求分析 (13) 2.3.3业务需求分析 (13) 2.3.4机房需求分析 (15) 2.3.5数据标准与规范建设需求分析 (15) 3系统总体规划 (16) 3.1建设目标 (16) 3.2系统的总体结构 (18) 3.2.1设计原则 (18) 3.2.2系统总体架构 (19) 3.2.3平台架构 (20) 3.2.4网络线路架构 (22) 3.2.5应用系统架构 (22) 3.2.6数据中心基本架构 (22) 3.3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 (23) 3.4健康档案内容及相关标准 (25) 3.4.1健康档案的内容 (25) 3.4.2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 (28) 3.5一期建设内容 (29) 3.5.1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省级数据中心 (29) 3.5.2开发全省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 (30) 3.5.3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 (30) 3.5.4与平台相关安全体系建设 (30) 3.6质量保证体系 (31) 4本期系统建设方案 (32) 4.1应用软件系统 (32)

4.1.1应用软件系统功能设计 (32) 4.1.2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改造 (53) 4.1.3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 (55) 4.1.4技术路线与开发方案 (56) 4.2机房建设 (61) 4.3网络系统 (65) 4.3.1网络安全要求 (65) 4.3.2政务外网承载方案 (65) 4.4主机及存储系统 (71) 4.5系统软件 (75) 4.5.1操作系统 (75) 4.5.2数据库管理系统 (75) 4.5.3应用服务器系统 (75) 4.6安全系统建设 (76) 4.6.1安全系统总体内容与原则 (76) 4.6.2系统安全策略 (77) 4.7关键技术 (81) 4.7.1数据交换核心-企业服务总线(ESB) (81) 4.7.2中间件技术 (84) 4.7.3数据仓库技术 (84) 4.8标准化工作 (85) 5设备配置 (91) 5.1主机设备 (91) 5.2存储与备份 (92) 5.3网络系统与安全 (93) 5.4系统软件 (94) 5.5机房建设 (95) 6培训及维护 (97) 6.1应用培训 (97) 6.2运行测试 (102) 6.3系统维护机制与定员 (102) 7项目实施 (104) 7.1项目管理 (104) 7.2项目实施的步骤及流程 (104) 7.2.1 项目开发 (104) 7.2.2医院机构接入实施 (106) 7.3质量控制办法 (107) 7.4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计划 (107) 7.5施工注意事项 (109) 8概算编制 (110) 8.1编制说明 (110)

关于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1)

关于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1)

附件1 关于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现就在全国统一、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

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将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工作目标。到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地区建档率达到50%。城市地区建档率达到70%。 (三)基本原则。 ——政策引导、居民自愿。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建档。 ——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为重点,逐步扩展到全人群。 ——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

和管理,保证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并逐步实现信息化。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二、积极稳妥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统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居民健康档案文本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4类组成。填写内容和方法按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试行)》执行,并按照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统一档案编码、识别码和健康问题编码。 (二)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 (三)有效使用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机构在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相关的健康档案资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居民的健康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