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三次采油技术研究

【摘要】对世界各国来说,石油既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能源,也是事关国家安全的的战略资源。对于促进社会生产,保证经济的稳步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能源短缺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石油开采率,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采油技术的研究。先进的采油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石油开采率,而且能够稳定油田的产量。本文主要从三次采油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三次采油技术及应用现状,对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三次采油;内涵;优缺点;展望

一、三次采油技术的内涵

所谓的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是针对石油开采的特点采用的一种能够提高采收率的采油技术。石油开采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形成了三次采油技术。简单一点来说,三次采油技术指的是油藏经过两次采油之后,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改变油藏气体的性质,从而首先采收率的提高。具体来说,三次采油技术指的是先利用油层的原始能量实现石油的自喷开采,然后在石油地层能量得到释放之后,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比如利用注气或注水,使得油藏能量得到补充,让地层压力得以维持,以此来实现石油的连续开采。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原油将会以油块圈的形式存在于油藏砂岩的空隙中,这时采取的油气的含水率比较高,因此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处理实现开采,即为三次采油。

二、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我国,对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尤其重视。不仅加大了三次采油技术的室内研究工作,还开始进行多种现场实验,经过我国的不懈不利,当前,我国部分三次采油技术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按照三次采油技术驱油机理的不同,主要分为四种三次采油技术,即通过化学方法驱油的化学驱、通过热力作用驱油的热力驱,通过注气进行驱油的气驱以及通过微生物进行驱油的微生物驱。这四种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四种采油技术,有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采油工业中。

三、四种常用三次采油技术的机理、应用现状分析

(一)以化学方法驱油为代表的化学驱

1、化学驱分类。化学驱被广泛应用在稀油油藏的开采中。根据所使用化学方法的不同,化学驱也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常见的有碱驱、聚合物驱和ASP驱油法。原油中含有石油酸,如果使用碱,就可以让二者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可以生成表面活性剂,通过其可以改变油水界面的张力,并能够达到驱油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碱驱。在原油采收中,如果能增大水的波及系数,那么也可以提高

浅谈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浅谈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发表时间:2017-11-13T10:35:57.6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侯小宾 [导读] 摘要:在油田采油技术分析,使用的是水驱采油法,而油藏采收率不高,特别是在资源较少情况下,实行更新技术运用就更为重要了。 新疆敦华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在油田采油技术分析,使用的是水驱采油法,而油藏采收率不高,特别是在资源较少情况下,实行更新技术运用就更为重要了。在采油过程中,不断创新技术,从多方面运用新技术,为油田整体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采油工程;新技术;研究;展望 一、新技术于采油工程中的应用及问题 1.采油工程发展过程极其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技术成面存在着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的采油工程一直处于技术比较低下,石油开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往往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之后,得到的采油量很少。经过努力我国进一步采用化学驱油与注水开发的技术,但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结果。近些年来,我国采油工程采用完井,人工举井,低渗透油藏压裂酸化工业技术等等,并对此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与推广。可因为地表石油被开采到了极致,采油工程将面临着更大的问题,故而采用了高新科技的一些手段进行突破。效果比以往进步了许多,尽管如此,可还是达不到世界顶尖的地位,包括我国如今的钻井设备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油层保护方面与美国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采油工程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必须从高新科技方面下手研究。 2.采油工程副导致环境污染及生命安全巨大问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所有国家面临着比较重要的问题,我国自然也不列外,而石油占据着能源开发极大的比重。可随着石油开发事业的发展,也渐渐的产生了一种副作用,即对于环境问题的污染,这种问题不具备短暂性,而是有着极其大的持久性与破坏性。采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诸如采油工程中破坏污染地下河流,工业废气无处排放而污染大气层等问题。除此之外,采油工程相当一部分的人力支持,而每年都会有因为采油工程问题而导致采油工人发生伤残事件,严重的还会导致采油工人工作中丧失性命,这皆是因为高新科技的不发达而导致一系列能够尽量避免的问题。 二、采油工程新技术的运用分析 1.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运用 在采油技术的运用中,微生物采油技术也是一种理想的技术模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生物运用,最主要的是融入细菌模式,在原理运用中,将在油田中注入某一种细菌,形成油层的发酵反应,在细菌发酵的过程中,形成与其他生命活动方式,并推动井下油藏的开采,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油藏的开采效率。在这种技术中的运用,主要是对于一些含水相对较高的油田进行开采,对于一些老油田井进行技术创新,能为整个技术运用提供有效的技术帮助。 2.水力振动采油技术的运用 这种技术是一种新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油田的套管进行整体控制,将油管与井下的激振器进行安装,形成井矿中的振动脉冲,在这种综合方式中,形成脉冲驱动水力的作用,并进行地下油层中传波的方式。在这种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水利波的方式,对井底的一些杂质以及泥浆进行及时的清理,形成地下盐类沉积发生和谐的振动,并构成不规则的缝隙或者不闭合的孔洞。在周期性的脉冲作用下,形成整体的冲击力,并产生网络裂缝,并形成脉冲波在油藏中进行交变反应,形成一定的变应力,可以有效的改变原油的流动性能,对于其分子构造、表面张力等都能形成一定的改变。因此,在整个技术控制中,水力振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原油的采收效率,对于地质对原油的渗透力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并减少原油中水分的综合含量,形成声波对原油的综合效果。 3.纳米材料的采油技术运用 在目前,纳米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运用模式,主要是采用MD膜的驱动效应,形成驱动剂的运用功能,并形成分子控制的整体模式,对于原油的一些分子模式,可以有效的形成多种管理方式,在多种成分随意组合的状态下,对基本原料进行水溶液的聚集混合物处理,尤其是一些平面的环形分子、生物内的酶类物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微小的粒子等,在水溶液的作用下进行流态化的处理,并构建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油层表面的成分组合,形成一张相对坚韧与坚固的MD膜,可以有效的减少油层对岩石的粘附效用,并综合原油与水溶液的流动性对比,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增强整个携带能力,更好的提升整个采油的效率,并对原油的驱动效应与地面开采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4.热超导采油技术 热超导是指让一定物质经过特定处理处在生产所需状态下,此时该物质热阻减小为零或近似于零。该技术实现方法是把配置混合好一定化学物质压到密闭管柱中,并通过加热使该管柱两端的受热不够均匀,此时化学物质立即出现化学相转变,激发气态分子,并增强运动,发生了不规则碰撞,产生非常大能量,并以声波形式传热。热超导技术目前可以分成两种:能耗自平衡稠油采油技术和超导加热热洗技术。能耗自平衡稠油采油技术原理把超临界导热液体通过中空抽油管线注到井底,并借助超临界导热液体对热量传导性能把井底自身热量传到地面。此技术不用配备加热设备即可提升地面井口生产出的温度,从而清除井筒结蜡、降低流体粘度,提高了采收率,为油井稳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三、采油工程技术运用的发展趋势 在采油技术的创新之路上,尤其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采油新技术的整体运用提供了更多的帮助,通过在生物工程技术、材料技术以及各种勘测技术的创新,将会形成更大的发展前景。一是出现向集合加成与智能控制方向发展;二是向信息技术与数字模拟方向发展;三是向即时性与自动化方向发展;四是向低污染低能耗与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五是向勘察、探测、开采一体化综合新概念方向发展。这些综合开发技术的运用,对于提升整个采油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在针对一些油田发展较晚底子薄的实际状况,在整个技术创新中,形成多种综合模式的运用,尤其是结合地理因素、地质因素等多样化的条件中,对于勘探技术不断要求高,开采技术也呈现出更大的技术发展空间,因此,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整体运用,更好的满足多方

三次采油的原理、方法和在油田中的应用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研究生综述性课程成绩单 学生姓名高春云类别博士 专业油气田地质与开发年级2014 课程名称现代油藏工程任课教师孙卫 学时36 学分 2 课程成绩(百分制)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师注意事项: 1、课程总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2、若有两种(及以上)方式进行综合考核,需明确各部分所占比例; 3、评语中应指出该份作业的特点与不足。

三次采油在油田中的应用、方法和进展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化工能源,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继续发现大的油气田越来越困难,因此,提高采收率成为油气发展永恒的主题。20世纪40年代以前,油田开发主要是依靠天然能量消耗开采,一般采收率仅5%-10%,我们称为一次采油。它反映了早期的油田开发技术水平较低,使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留在地下被废弃。随着渗流理论的发展,达西定律应用于油田开发。人们认识到油井产量与压力梯度呈正比关系,一次采油采收率低的主要因素是油层能量的衰竭,从而提出了人工注水(气),保持油层压力的二次采油方法,使油采收率提高到30%-40%。这是至今世界上各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是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大飞跃。但二次采油仍有60%-70%的油剩留地下。为此,国内外石油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逐步认识到制约二次采油采收率提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三次采油新方法。 1.提高采收率原理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常称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采油方式为一次采油。而在一次采油后,通过注水或非混相注气提高油层压力并驱替油层中原油的驱油方式称为二次采油。三次采油是针对剩余油而进行的,指油田在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和传统的用人工增补能量(注水、注气)之后,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新技术进行尾矿采油的开发方式。这种驱油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化学物质、注蒸汽、注气(混相)或微生物等,从而改变驱替相和油水界面性质或原油物理性质。 采收率地质储量 最终累计采油量=η,最终累计采油量一般以油田含水量在98%以上为止。与采收率有关的两个参数是波及系数E V 和洗油效率E D 。E V 是指被工作剂驱 过的体积与油藏体积之比。E D 是指从波及区中洗出的油的体积与原始含有体积之 比。二者与采收率的关系是D V E E ?=η。各种提高采收率的原理都可由这两个参数来分析。 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储层非均质性和流度比。流度比

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6629924.html, 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研究 作者:刘文习贾林刘金修邓新红王桂霞赵晓胜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8期 【摘要】在进行油田的实际开发中,采油工程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主要是对于我国在采油工程中一些新兴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其采油工程相关技术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于我国的实际采油工程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采油工程发展研究高新技术 我国一直都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问题,在我国进一步经过化学驱油和注水开发之后,我国石油的实际平均采收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低下。但是采油工程的相关技术依旧是我国油田开发相关工作中的关键性的工作。在面对我国目前是有开发严峻的形式,更需要对于是有的实际采用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和探寻,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开发油田的实际竞争力。 1 新兴技术在采油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采油工程相关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其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探寻以及进一步分层开采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突破采油技术的相关阶段以及其采油工程相关系统不断形成以及发展的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推动了采油工程有了更大的完善与改进,其主要体现于:采油过程中对其工程进行长期性的规划,处理好基础性研究与短期应用技术的关系,攻克了多项采油工程的相关技术难题,为以后开采油田相关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作为代表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并且也同样给我国的采油工程相关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1.1 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以及微生物勘探技术是采油工程中主要进行应用的生物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于化学驱、混相驱、热力采油之后的三采技术,同时又被称作是细菌采油,他是通过应用生物技术来进行采油工程的开创性的使用和开发,在一些含水量和面临干涸的老油田中能够表现出非常顽强的活力。微生物勘探相关技术其自身的重复性非常好,操作也非常便捷,速度快、成本低,已经渐渐被很多的有公司所应用。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里面,石油行业是对于信息技术有着很强依赖,最早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行业。在我国计算机最早发展的时候,采油工程在进行石油勘探相关资料的解释与处理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的,成为计算机实际主机时代的一项最为主要的公户。现在信息技术

连续抽油杆起下作业指导书

钢质连续抽油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胜利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连续杆分公司 2005年8月

目录 一、起连续杆操作 二、下连续杆操作 三、相关知识 第一节,拔游梁式抽油机驴头 第二节,安装抽油井防喷盒 第三节,安装井口装置 第四节,测量、计算油补距和套补距 第五节,常用井下作业地面工具及井口有关知识 1.管钳 2.扳手 3.井口装置相关知识 四、常见事故处理 1.井喷 2.井漏 3.沙卡 4.井下落物 5.解卡 6.打捞 五、检泵

第一节起连续杆操作 1.平整场地,支车立腿,确保作业车平稳、牢固。 2.调整作业机,保证连续杆能对准井口中心(误差≤10mm)。 3.充分了解管柱结构、抽油杆结构、泵型和附属配套的井下工具的型号、规格、尺寸、结构、操作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4.卸驴头负荷拔游梁抽油机驴头操作。 5.装抽油杆胶皮自封器或扶正胶皮。 6.了解检泵原因及采取相应的注意事项,了解压井、洗井的情况。 7.起抽油杆,由于拔出活塞、杆式泵、螺杆泵转子时负荷较大,所以速度要慢,特别是刚开始前20米时。若遇有砂卡现象应上下活动几下,慢慢的往上提,注意负荷表的变化。若有脱节器,应了解是什么结构的,解脱节器的方法要得当才行,光杆接头要是镦粗的要防止挂油管挂。 8.提出全部抽油杆及尾部带的柱塞、杆式泵、螺杆泵转子等,卸下,清洗干净。并检查提出全部抽油杆偏磨、腐蚀等缺陷作详细的记录。 9.对起出的活塞、脱节器上体,杆式泵本体、螺杆泵转子等物件交友甲方处理或进行检查,有无损坏、偏磨、腐蚀现象,并作好记录。 第二节下抽油杆操作 1.调整起下设备,保证大钩对中,使抽油杆能对准井口中心。 2.充分了解下杆目的,管柱结构、下井设备及工具的型号、规格、尺寸、结构和具体深度,按甲方设计书要求将杆柱下到指定深度。 自上而下 泵深=油补距+光杆方入长+抽油杆长+脱节器上体长+安全接头长+柱塞长 核对管柱试压否? 3.下井前最后一次对活塞、转子、杆式泵、脱节器上体(安全接头)进行检查,确保无误,上扣拧在抽油杆下部接头上,并达到规定扭矩。 4.抽油杆下入井内,要保证速度均匀,下放平稳,避免遇阻时发生杆柱跳动。在活塞进入泵筒时一定要放慢速度,以防碰伤活塞。活塞进入泵底部后,做好记号,应上下活动几下,其幅度不大于一个冲程长度,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并校对深度,确定活塞进入泵筒或与活塞对接上。 5.装采油树油管头上法兰,法兰的钢圈槽和钢圈事先要清洗干净并抹上黄油。上法兰时要对角上螺栓,保证两法兰之间的间隙大小一致。螺栓上紧至规定扭矩。具体操作见P70 6.安装光杆并按每100m泵挂调防冲距50~100mm的原则调好防冲距,但要注意在活塞不撞击固定阀的前提下防冲距越小越好。 安装光杆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光杆的方入,二是光杆的方余。光杆的方入要大于深井泵的最大冲程。若方入短,光杆在上行时挂井口(已调好防冲距后)会使防喷盒损坏。光杆方余要保证在调好防冲距后,驴头在下死点时,井口防喷盒以上裸露1.5m左右。若方余过短,在检泵后,不能进行碰泵操作,或负荷方卡未卡紧,光杆溜入防喷盒后造成井口污染的环境。 (有的井口高度较高如有的加有闸门的应去掉;有的抽油机安装较低,方余过大,抽油机装的较高方余过小,要是具体情况而调方入和方余。) 除上述外还要求光杆保持垂直、无弯曲、无划痕并与防喷盒密封良好。 7.试抽 装好光杆防喷盒,拨正驴头,挂好毛辫子,起动抽油机,试抽正常后,即可交采油队。 第三节相关知识 一)拨驴头抽油机 一、准备工作 选好工具、用具及材料:900mm管钳1把,375mm、450mm活动扳手各1把,方卡子1只,白棕绳20m,大榔头1把。 二、操作步骤 1.将抽油机停在上死点,刹紧抽油机刹车。 2.用方卡子把光杆卡在采油树防喷盒以上0.1~0.2m处。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为了研究油田增产、稳产相关技术与手段。通过对我国油田开发现状进行梳理,有针对性的提出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水力震动采油技术和纳米膜驱油技术的现场实际运用进行分析。为采油工程新技术发展提供合理参照,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标签:石油;采油工程;开发;新技术 1 引言 石油作为决定国家战略意义的一种化石能源具备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意义。当前我国现有大多数油田都属于开发中后期,含水高、可采储量低、吨油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解决油田开发问题我国很早就开始使用注水开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艺的完善,现阶段油田老区治理主要通过地质与工程的有力结合,并在采油工程上进行技术创新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2 油田开发现状 我国石油工业历史悠久,且大多油田于60、70年代开始注水开发。经过多年开采油藏纵向上经常出现单层突进或者平面展布上的舌井。很多油井含水直线上升甚至水淹。个别油井水淹层在长期注水冲刷下岩石物性发生变化,造成水淹层胶结物与细致沙砾被冲走形成了人为的特高渗透率条带区,致使注水不受效,剩余油残留附集在油藏某处。严重影响了原始地层水动力场,造成部分初期地质勘探资料与现在相比发生变化,且成动态变化。约制了老区开发深入挖潜工作。所以急需针对剩余油的油藏精细描述。 油田分为不同区块,且根据勘探年代总体地质情况掌握程度不一,很多区块断层多小层变化复杂,开发风险大。在前期勘探开发中若井网部署及井下工具配套不完善性,还会造成后续增油措施效果不好。以压裂为例,若油层过薄,且井下封隔器等工具配伍性不好会导致压裂失败,甚至压窜水层引起淹井最终致使油井报废。而随着油田进入老区开发,各种增油措施反复集中使用,最终导致油井甚至整个区块的含水高、注采系统不完善、平面、层间、层内矛盾突出、井况复杂,油井含水上升,注水效果变差,地下情况变的复杂,工艺措施效果逐渐变差。甚至导致一些单井由间抽改为捞油,经济效益直线下降。所以在增油工艺上,油田中后期开发应立足于井网,在经济核算可行的前提下先进行层位调整(堵水、合采)和采油工艺上的优化(调冲刺、换大泵、调参)。 3 采油工程新技术应用 针对当前油田开发普遍处于中后期阶段,单井含水高、层间矛盾突出、个别油井水淹严重等实际情况提出以堵水、调水为目的的采油工程新技术。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与参数研究 荆克尧裴建武刘洪波张在旭 (胜利油田,东营,257001)(华东石油大学,东营,257062) 结合聚合物驱三次采油项目评价的实际工作,对该类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力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三次采油聚合物驱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石油工业提供越来越多的石油产品。但近年来较少发现大型油田和新的储量,一次和二次采油又不能提供充分的石油储备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原油资源消耗的需要,原油生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各国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量的需求,一方面加强勘探寻找新储量,一方面努力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积极进行三次采油。聚合物驱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方法,它能在常规开采后期,使油藏采收率提高达8%左右。但由于聚合物驱的药剂费用较高,且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驱的效果相差较大,因此,对该类项目的经济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聚合物驱在国内外是一项较新的采油技术,其投入产出也不同于一般类型的建设项目,目前尚无成熟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所以探索研究适合于聚合物驱项目特点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十分必要。 1 聚合物驱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 聚合物驱是一种典型的化学驱油法。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由成千上万个单体的组成,分子量可高达200万以上,其溶液具有增大水的粘度的性能,特别是水溶性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排驱油时能使粘度明显增大。所以注入聚合物,就是先注入一个或几个聚合物溶液段塞,用驱动水来排驱,通过降低流度比来改善排驱效率,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要求。一般说来,只有当注入液体流度比高,油层非均质严重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时,聚合物驱才是经济的。 “八五”期间,包括聚合物驱技术在内的三次采油试验已在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聚合物驱作为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新技术,具有其独特的经济特点,与常规原油开采相比,注聚项目药剂费用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其应用效果如何进行经济评价,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具体问题。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6T16:16:37.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田永宏马建明 [导读] 文中对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陕西西安 745708 摘要:目前,随着石油能源的不断枯竭,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要在采油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发展采油技术,提升采油工作的工作效率。在采油工程进行的时候,我们为了有效的提升石油的开采效率以及回收效率,我们要对采油新技术进行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在面对油藏含量较为复杂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利用先进的开采技术进行石油开采。文中对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采油工程;新技术;发展趋势 1 采油工程技术措施应用的现状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产量逐年递减,注水开发的油田,随着注水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多的油井见水,严重的情况甚至被水淹,需要采取最佳的堵水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开采出更多的油流,降低油田油气集输处理的成本,影响到油田开采储量的开采程度,通过对油田实施精细的地质研究,重新认识油藏,解决剩余油的开采问题。将更多的薄差油层的油流开采出井,才能作为油井产能的补充,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性。油田开发后期不断完善油田的开发方案,结合储层的渗透性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注水开发的模式,对低渗透油藏实施强化注水,才能达到水驱的开发效率。而高渗透储层实施控制注水,避免注入水发生窜流的现象,而影响到注水油田开发的效果。 重新部署注采井网,改善油田注水开发的状态,钻探出更多的水平井筒,实施水平井开发的技术措施,将更多的剩余油流开采到地面上来。降低了钻探井筒的成本,一口水平井的钻探,能够将水平井段的油流全部开采出来,减少了打井的数量,相应地节约钻井的资金投入。 为了解决单井含水高,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油田开发后期,实施稳油控水的技术措施,以堵水、调剖为基础的采油工程技术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油田生产中。采取最佳的堵水技术措施,利用封隔器等机械设备进行堵水操作,降低了油井的含水率。应用选择性的化学堵水剂,对出水层位进行堵水,相应地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及时调整注水井的注水剖面,对油井的产液剖面进行调节,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使其满足油田开发对产量的要求。 2 采油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2.1 信息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采油工程的发现油层和勘测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更为准确的勘测出油层,可以精确地确定合理的油井位置,并且勘测出油藏的深度,这比传统的人工测试要精确的多,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油田开采的速度,同时提高了钻井成功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信息化技术可以勘测油井周围地势样貌,对采用哪种钻井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模拟地形和油藏,为油田开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2 生物技术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勘测技术,二是微生物采油技术,其中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应用也比较广泛。微生物采油技术又称为细菌采油,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一种。微生物采油技术通过繁衍微生物,微生物的活动来改变油的位置以及分布状态,它在含其他杂质或者快干涸油田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且微生物采油成本低,而且过程简易,故被广泛应用。而微生物勘测技术同样是成本低,而且科学技术含量高,准确率高,勘测速度快,因此应用微生物勘测技术的公司也很多。 2.3 新材料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与工业生产中,新型材料应用于管道运输中,增加管道的韧性,防止管道开裂,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过程中,对相应的管道进行防开裂处理。还有很多其他类似的应用,比如在金属和金刚石的连接处使用新型材料,可以提高其采集效率等。新型材料是很好的耐磨材料,它包含着高耐性的磨土层,金刚石复合片,还有很多韧性高的有关硬性质的合金等。新型材料还可以应用在材料的防腐上,比如把新型材料作为涂层,可以有效防止腐蚀,还有就是监测材料的腐蚀率等。 3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明确目前采油工程新技术措施的应用现状,采取最佳的科技投入,不断提升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态势,增加更多的技术含量,促进油田生产的健康发展,满足数字化油田发展的需要。采油工程新技术中的纳米材料和新型合成材料的应用,降低了油田开发的成本,提高了油田采油生产的效益。利用纳米材料进行管道的涂层技术,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延长油气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相应地降低油田生产的成本。也可以利用纳米膜技术,实施油气水三相的彻底分离,提高分离处理的效果,达到油田生产的产能指标。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纳米材料的优势,解决油田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问题。 开发和研究新型的材料,如防腐蚀的材质的研究和应用,解决油田生产中的严重腐蚀的问题。耐磨蚀材料的试验和应用,提高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动力的快速传递,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结合新型的阴极保护措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将油气输送管道作为阴极保护起来,才能降低管道的腐蚀穿孔的几率,提高管道的承压能力。 加大科研力度,研究采油工程新技术措施的发展趋势,对微生物采油技术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的方式,对微生物菌群进行优化,使其适应不同油藏区块的驱替作用的要求,对微生物驱油的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评价微生物采油的效果。避免由于微生物菌群选择不当,而影响到地层流体的配伍性,给油田储层带来二次的污染,增加挖潜增产的工作量,而导致油田生产成本的增加。 研究更多的驱替能量,借助于二氧化碳泡沫驱油技术措施的应用,将井下油层中的更多的剩余油驱替出井,扩大剩余油的开发效果。利用螺杆泵采油的技术措施,解决抽油机采油过程中的抽油泵泵效下降的技术难点问题。对采油工程新技术进行研究,对振动采油技术进行优选,选择最佳的振动源,对井下的震击器进行革新改造,减少电能的消耗,进而降低油田生产的成本,对水力冲击波的产生过程进行优化,应用先进的震击器,降低井下油层的油流阻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油井的产量,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需要。 优选最佳的堵水技术措施,对高含水的油井的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管理,结合自动化的控制技术措施,优化稳油控水的采油工程新技术措施,控制油井的含水率,提高单井的产油量,才能满足油田开发对产量的基本要求。对油田实施挖潜增产的技术措施,并选择水力

三次采油

三次采油—CO2驱油技术研究 摘要 油藏经过二次采油后,仍有大量的原油存留于地下,经过三次采油后,储层的含油饱和度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EOR(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田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主要有化学驱,微生物驱,气驱,热力驱。随着人类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CO2,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二氧化碳,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的采收率。 本次作业主要介绍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室内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开展现场试验的情况。在现场应用中二氧化碳吞吐、混相驱和非混相驱都可有效提高采收率,合适的注CO2工艺需根据油藏条件选择。并指出了注CO2技术目前面临的腐蚀、气源、气窜及高投资等问题。 关键词:最小混相压力;二氧化碳气驱;提高采收率;(非)混相;腐蚀; 1概述 随着世界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石油作为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再发现大油田的几率越来越小,已开发的油田正在不断老化,未开采的多为稠油、超稠油油田,非常难于开发。这就迫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提高老油田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上。 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近年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逐年增大,以及石油价格的急剧攀升,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我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目前,三次采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稳定老油田的原油产量方面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后期,必须进行三次采油。近几年,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又以注CO2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 如今,人类大量排放的CO2温室气体量越来越巨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幅度已经超出了地球本身自然变动的范围,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CO2的地质处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入油气田,不但封存了二氧化碳,而且还可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国外很多油田已成功地进行大规模CO2驱

6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业车

目录 1 绪论 (1) 1.1碳纤维杆的发展情况 (1) 1.1.1 碳纤维杆的国外发展 (1) 1.1.2 碳纤维杆的国内发展 (1) 1.1.3 碳纤维杆的结构特点 (2) 1.2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业车的发展及特点 (4) 1.2.1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业车的发展情况 (4) 1.2.2 碳纤维杆作业车的结构特点 (5) 2 碳纤维杆作业车夹持装置方案对比分析 (9) 2.1齿轮组方案对比 (9) 2.2动力方案对比 (10) 3 碳纤维杆作业车夹持装置设计分析 (10) 3.1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 (11) 3.2链传动设计 (12) 3.2.1 夹持块整体结构受力分析 (12) 3.2.2链条设计 (12) 3.2.3 链轮设计 (14) 3.2.4 链传动的张紧与润滑 (16) 3.3齿轮组设计 (16) 3.3.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和齿数 (16) 3.3.2 齿轮扭矩 (17) 3.3.3 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17) 3.3.4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8) 3.3.5计算齿比高 (18) 3.3.6 载荷系数 (18) 3.3.7 齿形系数 (18) 3.3.8 比较选择系数 (19) 3.3.9 尺寸计算 (19) 3.3.10 齿轮零件图 (19) 3.4链轮轴设计 (20)

3.4.1 基本参数 (20) 3.4.2 链轮上的力 (20) 3.4.3 初步确定轴直径 (20) 3.4.4 轴结构设计 (20) 3.4.5 力分析简图 (23) 3.4.6 求轴上载荷 (23) 3.4.7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26) 3.5液压马达选择 (26) 3.5.1 功率计算 (26) 3.5.2转速 (26) 3.5.3扭矩 (27) 3.5.4选择 (27) 3.5.5连接 (27) 3.6液压缸选择 (27) 3.6.1夹紧缸的选择 (27) 3.6.2 张紧缸 (29) 3.6.3 缸体材料及固定 (29) 3.7夹持块支架设计 (30) 3.8张紧链轮支架设计 (32) 3.9整体架设计 (32) 3.10横向位移、纵向位移德设计 (32) 3.11传送链移动边位移设计 (33) 4 碳纤维杆作业车下放作业的平衡分析和设计 (34) 5 碳纤维杆作业车起下夹持装置经济性评价 (37) 6 结论 (39) 参考文献 (40)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1期 37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孙玉超 大庆市采油一厂四矿中六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我国石油需求量非常巨大,而现存石油储量随着开采深度地不断增加,开采难度愈来愈大,使用新型的采油工程技术对我国石油开采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当前采油工程新技术及其发展的趋势展开讨论分析。 关键词:采油工程新技术;发展趋势;运用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99(2016)01-0037-01 前言 我国大部分油田处于地形地势、地层结构较为复杂的地带,开采难度日渐增大,传统石油开采工艺已经不能适应我 国当前的石油开采的要求[1]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应用及时地解决了这一开采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开采的效率。 1 采油工程新技术分析 1.1 热超导采油技术 热超导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其作用原理是对某种物质进行特殊的处理,即将其与配置好的化学物质共同压入密封管柱内,然后加热使管柱的两端不均衡受热,引发化学物质的化学相变化,气态分子运动受到激发而成不规则碰撞运动状态,由此产生的巨大能量会通过声波向该物质传递热量,使其热阻趋于0或者减小至0,进而满足生产所需的条件。该项技术应用在采油工程中主要有超导加热热洗技术和能耗 自平衡稠油采油技术两种技术措施[2] 。前者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专用的超导加热设备,将原油加热,从而清除油井内壁的石蜡结晶,具有成本投入低、耗能少、稳定性好、不污染油层的优点;后者技术原理是将超过临界点的导热液体注入井下,再利用导热液体的良好导热性能将油井下的热量传到地面,该技术的特点是不需要使用专门的电力加热设备就可以起到清除井壁石蜡、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提高采油的效率。 1.2 水力振动采油技术 水力振动采油技术主要利用高压水射流的振动脉冲起 到提高采油效率的效果[3] 。该技术主要通过对整个油井套管进行控制,在井下和油管装置激振器,在井底形成振动脉冲,利用水利波清除井底的泥浆等原油中参杂的杂质,同时使低下沉淀的盐类产生和谐振动,在振动中形成不闭合的孔洞或者性状与排列均无规则的缝隙。振动脉冲的周期性在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使地底缝隙变化成网络裂缝,同时形成的脉冲会在油藏中发生交变反应,产生一种变应力,最终起到改变原油表面张力、分子构造的作用,从而使原油的流动性能得到改善,降低原油开采的技术难度。由此可见,在该项技术的控制过程中,水力振动能够加强地质对油层的渗透作用,清除杂志,减少水分占原油的比例,提升原油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采油工作的效率。 1.3 纳米材料采油技术 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非常先进的一项技术,并且已运用在多个领域,在采油工程中纳米材料采油技术的主要 技术措施是纳米MD 膜驱动原油技术[4] 。其技术原理是分解纳米级别的微型驱动分子,使其由原始的胶合形态朝分散心态变化,通过这一分散技术促进采油的效率的提高。纳米MD 是一种微小粒子,主要是由形态不同的多种混合物分子随机组成的,首先经过流态化处理,分子的电荷作用使其能够在油层表面粘附,经过一定的积累就可形成一层MD 膜,且MD 膜的韧性很强,十分的坚固,可以有效地减少原油附着于地底岩层、油井壁的现象,从而使地面开采工作更加顺利,提高采油效率。 1.4 热处理油层采油技术 热处理地层采油技术主要利用热能对油田进行一系列处理,从而起到提高采油效率的技术。该项技术原理是通过热能加热使原油温度增高、降低其浓度,减弱原油粘性,加热会增加波及系数,原油就会不断的膨胀,原油的排除动力就会大大增强,从而降低采油的难度。利用该项技术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蒸汽驱采油法,该方法通过蒸汽吞吐对井筒 周边地层的原油加热,但是这一方法在粘稠度较大的井筒原油中效果不明显,采油效率比较低,因此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是火烧油层采油法,该方法首先将大量氧气注入井筒内油层中,然后点燃使其燃烧,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采油的驱动力,虽然这一方法的操作复杂性较高,但是效果较好,因此应用范围较第一种方法广泛。三是蒸汽吞吐采油法,首先在油田内注入大量的蒸汽并密封好,然后对其数天的连续加热,然后再开井采油,这种方式操作十分简便,且成本投入低,因此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1.5 微生物采油技术 在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微生物采油技术相比以上几项技术而言是最新型的全新技术,该技术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细菌的活性及其发酵作用得到提高采油效率的效果。首先将某类微生物细菌注入油层,原油层会在该细菌的活性和发酵作用综合作用下产生酵化反应,在微生物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下,井底原油得以快速往上方流动,大大降低了原油开采的难度,开采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一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成本投入低,并且十分环保,在采油工程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油田和含水量较高的油田应用优势更高,应用前景广阔。 2 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地提升,现代科技更新换代越来越来快,因此采油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我国的采油工程新技术将会朝着以下方向发展:①朝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原油的开采会得到更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②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优化资源的配置;③朝着实时性发展,原油的开采过程会得到全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为开采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保障;④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⑤朝着探勘与开采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原油开采的流程会更加规范化和简易化。同时,技术研究的重点在高效、低成本的宗旨下积极发展复杂结构经、水平井的采油技术,并反复研究已有的技术,在高效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开采的成本,包括整体压裂技术、三维压裂技术、弱冻胶调驱技术、液流转技术和深部调剂技术等等。 3 结语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作为我重要经济命脉之一,油田生产的效率、经济效益与我国国民经济关系密切。在传统工艺不能适应当下原油开采难度的情况下,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采油工程新技术将会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油田生产的成本投入会越来越低、效率与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常定军.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化工管理,2015(01):159. [2]那旭.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硅谷,2015(03):2-3. [3]郑文源.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展望[J].科技与企业,2013(19):171. [4]齐丽丽.探究采油工程新技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5):167-168.

三次采油技术及化学助剂进展

三次采油技术及化学助剂进展张达生 王宝(大庆东昊投资有限公司) 1 三次采油技术进展 (1)碱驱。碱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技术中研究应用最早的。但由于碱耗和其可操作碱浓度范围过窄,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应用。 碱驱油机理是碱水注入后,碱与原油中的极性物质(有机酸类物质)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而原油中存在的重质油如沥青质、胶质等所含的羧酸、羧基酚、卟啉等与之协同作用,使得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粘度降低,并产生润湿性反转形成水包油、油包水和多重乳状液从而改变了毛细管力、附着力和驱动力,使原来不流动的残余油通过夹带、聚并重新处于可流动状态,从而提高采收率。碱不仅改变了油水界面张力,而且也改变了岩石与油、岩石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碱驱后期,含油量很低,油相不连续,油珠被滞留成为碱驱残余油。 (2)聚合物驱。聚合物驱油技术对我国油藏的物化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经过多年的研究,矿场试验也已取得全面成功,至今该技术已在油田进行工业化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驱油效果,但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还不够高。 (3)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采收率,但矿场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驱成本太高,在经济上难以过关。这就为复合驱技术的出现打下了伏笔。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十分复杂,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稀表面活性剂体系,这是指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2%的低界面张力溶液体系。为了提高稀表面活性剂溶液渗流过程中抗吸附、抗二价离子沉淀的能力,常加入其它助剂,典型配方如石油磺酸盐1%+尿素4%+六偏磷酸钠0 2%,用1 3%NaCl水溶液配置成无醇体系。此稀表面活性剂体系驱油时,由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使水驱残余油乳化变形拉伸成长条状或丝状,形成油珠渗流,增加了油的流动性,易于聚并形成油墙。另一种是微乳液驱油体系,这是指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4种组分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稳定体系。微乳液与水驱残余油珠接触,改变了原来油水界面膜的性质,发生互溶作用,形成极易聚并的乳状液,推动水驱残余油流动,最后富集、聚并成高含油饱和带被采出。 (4)三元复合体系(ASP驱油体系)驱。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复合驱技术从三次采油技术中脱颖而出。由于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间的协同效应,使得各化学剂的使用浓度都很低,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原油采收率。目前一般使用的三元复合体系属于无醇的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复合驱油技术综合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单独驱油的优点,是一种效率高、适用油田广的驱油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三次采油化学助剂进展 (1)碱。碱是最早用于三次采油的。目前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的碱主要是:NaOH、Na2CO3和NaHCO3、Na3PO4和N a2HPO4等。在实际的驱油体系中多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碱复配使用,而且考虑到地层和复合体系影响,现在有向弱碱配方方向发展的趋势。碱浓度的大小对复合驱体系的性质影响很大。例如,碳酸钠浓度为0 8%的碱水与油的界面张力为0 73mN/m,当该碱液中再加入2000 10-6的聚合物时,与油的界面张力可达到0 002mN/m,而当该复合体系中的碱浓度提高到2%时,界面张力又升到0 63mN/m。而且随着碱浓度 的提高,复合体系粘度逐渐下降,这意味着在复合体系中加入少量碱,可以提高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 (2)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复合体系配方中,表面活性 剂品种很多,主要有石油磺酸盐(SPS)、烷基芳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羧酸盐等。石油磺酸盐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它以烷基苯基磺酸盐为主体,还含有茚和满等稠环芳烃磺酸盐。目前,石油磺酸盐和烷基芳基磺酸盐仍是三次采油研究和生产中应用最多的表面活性剂。但是,由于各地原油性质不同造成同馏分油的性质不尽相同,从而使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产品性能不稳定,给工业化生产带来麻烦,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对三次采油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适性的和单一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复合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均为两种或两种以上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目前,在国外一直受重视的研究领域是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的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由于木质素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因此由木质素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最有希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研究表明,高锰酸钾、高碘酸钠氧化法和浓硝酸氧化法都能获得高活性的木质素表面活性剂。 (3)聚合物。三次采油复合驱体系要求聚合物与其它化学 剂必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以增加采收率,同时,还需要对油藏和环境具有良好的亲善性,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近年来,三次采油聚合物基本上都是以丙烯酰胺为基础的均聚物、共聚物和改性聚合物。目前普遍使用高分子量的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均聚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结构缺陷,易发生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降解和损耗,引起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失去使用价值。特别是我国油藏条件复杂,加上复合驱技术要求高,因此提高此类聚合物的性能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需要从其化学结构上提高对水解作用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用强酸型离子基团(如2 -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盐)替代弱酸型离子基团(如羧酸基团),增加金属盐的解离度,同时增加联接离子基团的中间桥链的空间位阻,均能有效提高聚合物链上酰胺基团的水解稳定性。 3 三次采油化学助剂发展方向 (1)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合成。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原 料是从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黑液(碱法与硫酸盐法造纸)或废红液(酸法造纸)中分离出来的碱木质素或木质素磺酸盐,它们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这方面国内外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加上该产品性能稳定,在三次采油中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建议进行此课题研究。木质素表面活性剂最终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有望成为三次采油普适性表面活性剂。 (2)既有粘作用又有高表面活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 成。众所周知,在三次采油复合驱中既要求增粘作用又要求高的表面活性,采用超声波技术合成羧甲基纤维素(CM C)与表面活性大单体的共聚物可以获得既有增粘作用又有高表面活性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从而降低三次采油成本。 (3)耐温抗盐共聚物合成。以丙烯酰胺单体为主,辅以强 酸性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盐单体及丙烯酸单体可以合成耐温抗盐型聚合物。该聚合物耐高温抗盐,可使用油田污水配制、降低配注成本。 (4)既有增粘作用又有高表面活性的耐温抗盐型聚合物的 合成。在(3)课题的基础上,采用分子设计思想,在耐温抗盐共聚单体中引入具有表面活性的基团,合成出既有增粘作用又有高表面活性的耐温抗盐型聚合物。 (栏目主持 樊韶华) 51 张达生:三次采油技术及化学助剂进展

浅析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油气开发对当下的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采油技术,要 保证足够满足现实的需求,如今国内的采油技术,在诸多的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 加强,然而国内采油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很多的领域也 有一定的先进性,对于采油工程的发展来说,要不断加强对采油技术的研究以及 探索,技术创新关系到行业的未来发展,要积极加强对采油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提升采油工程的整体水平,这样国家的采油工程才会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创新 1 导言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创造出巨大经济 效益。石油生产环境一般都是比较恶劣的,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整个开采过程 中会涉及多个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石油事业发展,要加强新技术研究,才能满 足实际需求。技术研发要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运用,提升石油开 采水平。 2 发展采油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在其中的重要性便越来越凸显出来,在才有 工程当中,其所运用的采用技术在其中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石油开 采技术,不仅能够使石油开采工程的整个开采速率提升,还能够使一些棘手的问 题得到解决。在进行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油藏较厚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 问题,这样的情况便需要应用专业的才有技术来对其进行解决。同时,在石油开 采的过程当中,危险性较大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石油的开采过程当中, 针对于危险系数和较高的环境,便需要使用专业的石油开采技术来解决,通过现 金的石油开采技术,代替古老的工人作业模式,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一定 的保障,从而是采油过程当中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3 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3.1 萌芽时期 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我国的石油开采行业才刚刚起步,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从业者依然艰苦奋斗,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3.2 迅速发展时期 自从建国之后,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对于石油行业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分层开采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成了油田开采技术的核心。 3.3 系统化发展时期 进入到新世纪,我国石油开采技术融合了多项新型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未来发展形势来看,石油开采技术会朝着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从石 油开采技术发展历程来看,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取得良好 效果。 4 新时期采油工程技术的创新 在我国新时代的背景下,在我国的油田开采工程当中,其才有的技术开始慢 慢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了各种新 型侧采油工程技术,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之下,我国每年油田的采油量和才有速率 等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于环境的污染,贯彻落实了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