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各种的“原则”问题

●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制改革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与高度的思想性相结合

2、要以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3、直观性原则①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启发性原则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5、循序渐进性原则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6、巩固性原则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③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7、因材施教原则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相统一的要求②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教学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小学德育的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原则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原则●教育研究遵循的原则

伦理原则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教学法要求相统一

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5、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6、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

7、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各种“功能”问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或作用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学评价的功能或作用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情绪情感的功能

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社会态度的功能

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课堂管理的功能

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动机的功能

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各种“分类、类型”

●课程的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5、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功能:①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②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③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的功能:①改进学生的学习②强化学生的学习③给教师提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的功能:①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②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③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④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⑤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3、按对教学评价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4、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分为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记忆的类型

1、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和程序性知识记忆

5、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想象的种类

1、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3、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言语的种类

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情绪的分类

人的基本情绪可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

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性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学习的分类

1、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2、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学习、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3、按学习的意识水平,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4、按学习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5、根据学习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迁移的类型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5、根据迁移的程度,可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6、根据迁移的路径,可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备课的类型

1、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多少,可把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2、根据备课的内容,可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

3、根据备课的时间先后,可将备课分为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

●说课的类型

课前说课课后说课评比型说课主题型说课示范性说课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试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再发展,原来旧的生产关系即成为桎梏。当旧的生产关系本身不能调整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新的生产关系将以革命的方式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而取代之……如此反复,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们便总结得出并根据这一规律,不断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趋向,为适应和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陈旧部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叫做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得革新举措,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改革又是同社会形态对某些不适应方面和环节的调整,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我国基础学制改革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科学道德(就业指导) 课程论文题目:试分析当前我国学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佟超 学号:2016300132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原理 任课教师:温恒福

2016 年 12 月 1 日 试论当前学制对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出现,学制也逐渐形成。学制体现了一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状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近代学制的构建是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前进的,总体上经历了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近代三大学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在20世纪初期,美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其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仿效建立起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基本完成,其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今。这三部学制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学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到渐趋成熟。特别是壬戌学制的诞生在我国中学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壬戌学制的确立到如今,中国的学制经过了几次改革,现在基本确定为“六三三”和“五四三”并行的学制体系。但我国目前的学制体系让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六三三”学制与“五四三”学制实施混乱,当前学制并不能完全完全适切与当前社会状况与新时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等。我国一直持续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在新时期进行必要的学制改革,使其能更加适应当前中国的现状和新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重视的。 关键词: 学制;中小学学生;教育改革;学校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的学制基本延续了1922年确立的壬戌学制的基本框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目前在中国,实行的是在“六三三”学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产生的“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并行的学制制度。“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相比较之下虽然区别不大,但因为其教材所使用不同,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也不同,所以对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目前的我国的部分地区,“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实施的情况较为混乱,有的地区的学制在“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之间频繁进行切换,这种情况必然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的平稳发展和教师的对教材的熟悉,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初级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腾飞,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我国的现行学制却与当代的社会形态产生了许多不适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年龄提前,“六三三”学制和“五四三”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不适切;第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年龄提前,我国当前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情况不适切;第三,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发展不均衡的社会现状要求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学制体系来予以适应。第四,当前中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教育发达程度,部分地区都与沿海发达地区具有较大差距,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学制上也不应采取相同的对待态度。 对比美国与日本的学制历史发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与日本“六三三”学制都根据各自国情作出了调整。其中,世纪年代开始,美国的初级中学逐渐走向衰落,中间学校兴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问答 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适合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各自岗位规律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改革用人制度。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合同制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管理人员职员制、工人岗位(等级)聘用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市事业单位特点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制度。 ⑵完善聘后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施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职员培训,坚持辞职辞退和退休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后管理。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有了基本规定的情况下,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就成为关键性的制度。因此,一个国家的学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该国教育的育才方向、育才质量和育才速度,即是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研究我国的现行学制,就会发现: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偏大;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学习年限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一、现行学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小学入学年龄偏大 我国小学的入学年龄普遍是6岁或7岁,这种入学年龄制度是否科学?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 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他主张应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很显然,他认为4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廖其发教授也主张“一般儿童大约4岁左右入学。”尽管古今中外已有不少世人皆知的4岁左右入学并成为名人的成功范例,特别是近年来这方面的范例连连见诸报端,但往往被人们认为这些皆为“神童”,而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因而6岁、7岁入学的学制一直得以沿用。人们甚至不去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越来越优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明显地提前,这种一直被沿用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却始终不变化,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吗? 2.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 有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如一个学生从3周岁入幼儿园,7周岁入小学,然后不间断地上学读书,高中毕业时是19周岁,本科毕业时是23周岁(四年制本科)或24周岁(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6或27周岁,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9周岁或30周岁。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1]。这说明,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3.学制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 人才的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我国现行学制追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试卷;教师按照一定标准讲课,试题力求是标准化试题,教师按标准答案和统一标准阅卷。林德宏教授对这种高度统一的同步化学制作了如下描述,“人们几乎在相同的年龄上小学、中学和大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改革开放试题

第七章题库 一、填空题 1.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 2. 社会主义的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 3. 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具有特点。 5.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 6. 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中国的改革是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9. 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10.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邓小平在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标准。 11.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12.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和两个重要观点。 13. 我们始终要把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 15. 加入,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6.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 17. 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8.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19. 1980 年,在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二、单选题 20.“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 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21.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2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 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DG A010240) [收稿日期] 2004-01-11 [作者简介] 廖其发(1952-),男,四川三台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 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 2004年4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VO L.20,NO.2 第20卷第2期 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 Apr.,2004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廖其发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 400715) [摘 要] 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认为新 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学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新学制的奠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制改革的大起大落;“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缩短;新时期学制的迅速延长和稳定。每个历史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教训,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学制改革存在严重问题,现行学制存在严重弊端。我国今后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学制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各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高效率的、富有弹性或灵活性的学制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历程;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4)02-0009-08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制的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研究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学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试做回顾与剖析。 一、建国初(1949-1956)共和 国新学制的奠基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教育制度包括学制进 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早在1949年9 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1](P.426) 与民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教育甚至某些时期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相比,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总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实现这一根本的教育任务,《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和教学法。”[1](P.426) 根据这一精神,人民政府自成立以后就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改革学制。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三层含义:第一,注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注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协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注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但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注重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协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下面,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所以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这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持续实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内容持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2、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与生成。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但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注重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A、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B、新课程突破学科领域的束缚,强调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三、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中国近代五种学制(简约版)

中国近代五种学制(简约版)

一壬寅学制 1 1901《教育世界》近代最早的教育刊物,系统的介绍了日本重要教育法 2 1902张百熈主持《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3 学制规定了(学堂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4学制主系列划分三段七级,蒙学堂和寻常学堂共7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此学制并没有施行) 二癸卯学制 1近代中央政府第一个颁布并得到实行的学制 2 1903张百熈,张之洞,荣庆《揍定学堂章程》1904年施行 3这个章程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有学校管理法,教授法 4该学制划分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初等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将蒙养院纳入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纳入国家规划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中等教育(中学堂-----一级5年 第三阶段:高等学堂(三级11-13年) 另设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三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 1《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校令》《实业校令》 2学制主系列划分三段四级 3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共7年,不分设男女学校(但设专门女子学校 4高等:预科,本科,大学院17 -18年另设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5小学前蒙养园和大学本科以后的大学院不计入学制年限6此学制仍以保持小学-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四壬戌学制(1922新学制) 1922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学制会议,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教育系统改革案》这就是壬戌学制 1参照美国式六三三学制(实用主义) 2此学制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 3新学制不订教育宗旨,而以七项标准为指导 (1)适应社会进化需要 (2)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我国司法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司法改革/基本原则 内容提要: 我国司法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实质性的成效不甚明显。从理论上提出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则并用以指导司法改革的实践,乃保障司法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确立司法改革的基本原则,阐述具体原则的内容、依据等就成为文中应有之意。 司法改革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应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回顾和总结这些年来我国司法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就我国司法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作如下探讨。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司法改革领导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据此,笔者认为,党对司法改革的领导主要应当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总揽全局,就是坚持党中央对司法改革全局工作的领导。集中精力抓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在总体上对司法改革工作予以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出发,保证改革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协调各方,就是从实现司法改革的方案和推进司法改革进程的要求出发,统筹兼顾,规范并协调人大、政府、政协、司法、人民团体以及地方党委、国家专门的司法改革机构等组织在司法改革中的地位、职责及关系,使其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意味着:一方面,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领导,对各项具体改革工作不能随意干涉,要从以前习惯于依靠政策转向依法执政。另一方面,党不应陷入纷繁琐碎的改革事务之中,包办代替司法改革职能部门的工作。而是要支持各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确保改革依法进行。 第二,党要充分引导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认识司法改革的必要性,调动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对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理应有参与权。而且,实践也证明,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的任何工作都将一事无成。事关全社会的司法改革更应如此。我们必须看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司法改革的热情,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司法改革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改革思想影响群众。收集、反映群众对司法改革的要求,使司法改革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同时注意纠正和消除社会中存在的对司法改革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司法改革观。 第三,党在领导制定司法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应注意通过立法程序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法律,使司法改革有法可依。应该认识到,司法改革的方案是由党领导人民制定的,严格执行司法改革的方案本身就是坚持了党的领导。司法改革就是让包含着党的正确主张在内的既定的司法改革方案充分发挥功能,而不是在改革中随时接受党临时提出的各种主张。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无不希望影响司法,问题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考察各国的情况,不难发现,目前较为通行的方式是政党通过议会等立法机关对司法进行牵制。议会通过立法规定司法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并通过法律的实施贯彻议会的政治意图。而这一切都是由政党来控制的。虽然西方国家的宪法为了显示司法的权威,一般都赋予了司法机关以司法审查权。但宪法同时又规定,议会拥有修改宪法条文的最后权力。如果司法审查权一旦成为了阻止议会法案生效或实施的障碍,议会在必要时则会行使最后的权力,以此来制约司法权,确保议会法案的通过、实施。应当说,这种政党对司法领导的国家化不失为第四,注重司法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实司法队伍的领导层。这事关司法改革的目的能否实现以及改革后成果能否巩固。 二、坚持司法改革系统性的原则 在司法改革系统性问题上,当前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创立一套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司法改革理论。这是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2.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3.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新学制的主要特点: a.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b.体现学校面向工农的原则。 c.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

d.体现了重视在职干部再教育的原则。 e.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与方法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三个结合”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六个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及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a.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b.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c.中等教育改革 d.高等教育改革 e.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 a.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b.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c.改革办学体制 d.改革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制 度 e.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5.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a.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b.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c.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 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核心考点梳理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核心考点梳理 最近发现很多同学在备考时,对于教育学中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部分的知识点掌握的不是特别的牢固。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备考,让大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今天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这部分的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的备考有些帮助。 在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里面,考的比较多的就是这几个学制的特点和地位,经常是反选的形式进行考察。 一、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1.特点:注重国民教育和注重实业教育: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 2.地位: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我国现代学制的开端。第一部颁布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二、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特点: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班级授课制在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后,才在全国广泛推广。重视读经,封建性明显。 2.地位: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这一学制。标志着近代体育课程登上历史舞台。 三、壬子癸丑学制 1.特点:设置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系统。设补习科、专修科、讲习所。它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2.地位: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承认女子有受教育权的现代学制。 四、壬戌学制 1.特点: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准备。别称:“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2.地位:近代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学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一)建国以前的学制改革 1. 壬寅学制 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形势的压迫下,开始实行“新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学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支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由于不够完备,所以只是公布没有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 2.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现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 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学院、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设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外国语等课程;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通儒院,属于研究院性质。

在主系列之外,主要有实业类、师范类等。 3.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成立教育部,教育部仍以日本学制为基础,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并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中学。高等教育不分级,设立大学。大学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其外,有师范类和实业教育类。壬子癸卯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4.1922年学制由于原有学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美国影响的日益扩大,1922年民国教育部又制定和实行了一个新的学制,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的分量,更加注重中等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作者:来源:时间:2004-5-28 11:05:47 阅读次【大中小】 1.“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反映了现代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不仅表现为高新利.技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家用电器、电脑、新材料产品、各种通讯手段、数字化生存方式,使得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需要各种科学知识,适应与享受现代生活,而且更需要人类理智地认识这一现象,知道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如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情感丧失、生态破坏等。这些负面效应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需要每个人在享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关注可能伴随而来的各种问题,自觉地防止与减少负面影响的出现。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必须知道,并付之于行动的。因此,要让每个人具有科学素养,必须实施面向全体的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必须提高每个人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一个国家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国民生产能力,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美国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日本提出了“全体国民教育”,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策,充分反映了科学教育面向全体的思想。 2.怎样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井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则是由大纲与课程事先规定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教师通过设计教案,组织上课,指挥与控制着课堂教学,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学制改革

一、新学制的建立 解放后,人民政府针对国民党政府时学制存在的种种弊病,决定建立新的学校系统,并于1951年10月1日,以政务院命令正式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从而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正式在全国施行的第四 个学制。 这个学制包含着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从纵的方面看,分四段六级:第一阶段为幼儿教育四年;第二阶段为初等教育五年,第三阶段为中等教育六年,分初、高中各三年,均得单独设立;第四阶段为高等教育二到五年,在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研究部,修业年限为二年以上。从横方面看与小学平行的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系统等教育有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与中学平行的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及业余初、高级中学等。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以及各级各类的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与特殊学校等。 这个学制与国民党时代的学制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首先是工农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新学制不仅把工农和干部教育及各类业余教育在学制中获得了正式地位,而且把教育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学校,按其程度,分别列入正规的学校系统之内,并使其相互衔接,同时对入学年龄,都不作统一规定,以便于他们受到 各级各类的教育。

2.技术教育受到重视。在取消原有职业教育系统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并明确规定技术学校、专门学院、专科学校和专修班的适当地位和制度,以适应培养新中国急切需要的大量国家建设人才,首先是技术人才的需要;明确规定把高等学校分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规定了专科学校和专修科的地位与制度,这样就给了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药等高等专业教育以极有 利条件。 3.特立了一项“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和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使在整个教育系统上保证了各级工作人员,包括一切青年知识分子和原知识分子,都有受到政治和业务的再教育的机会。 4.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改四、二分段制为五年一贯制。 新学制是根据当时国家各方面的需要以及长期我国教育工作的经验,特别是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而制定的,它基本上是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相适应的。新学制改革了旧中国学制的资产阶级实质,奠定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标志着人民教育走上了有计划有系统发展的新阶段。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教材师资等条件准备不足”,全国一律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困难较多。到1953年11月,政务院决定:小学五年一贯制一律暂停推行,仍沿用四·二制。所以实际上新学制对普通教育六·三·三的弊病未得到根除。 二、学制的改革 我国中小学沿用“六·三·三”学制,在教育界的意见一直很不一致。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国掀起了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的浪潮。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验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指定个别小学、普通中学进行改革学制的试验。此后,各地都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到1960年3月,各地曾试验过的学制形式有:中学四年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三·二制,中学四·二制,中小学五·四·二制,中小学九·二制,高中二年制分科,高中三年制分科,初中三年制,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一贯制等等。据27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进行学制改革的中学,总计达3495所,占这些地区中学数的18.6%①。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改革原则,试验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展望将来“新的学制……将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愿望,的确反映了我国人民立志突破外国模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学制的雄心壮 志。 但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中,教育不可能幸免于“左”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试验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不恰当地过分缩短年限,目的不明确地过多增加劳动,不适当地逐级下放教学内容等等,影响了学制改革的试验。所以到1961年就适当缩小了试验面,并停止了九年一贯制的试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