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9103-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AS9103-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AS9103-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要求。本标准提出了关键特性波动管理的总要求,并提供了达到这些要求的过程。

本标准要求对零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评定,其主要目标是控制过程所产生的特性波动并使其最小。

本标准具体规定了:

a)了解影响关键特性的过程要素;

b)使用合适的控制和减少波动的分析工具,科学地确定过程的关键特性,以满足顾客要求;

c)控制和能力评定以确保对波动的充分了解;

d)过程控制文件,该文件对关键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规定了具体的控制办法。

本标准不:

a)强制拒收符合工程规范的任何零件;

b)限制在生产过程能力评定期间产品的发运或使用。

虽然本标准关注关键特性的生产和波动控制,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模式用于其他特性,例如影响成本和交付的那些特性。

关键特性的波动管理

1 范围

1.1 目的

本标准通过充分策划以及对关键特性波动的有效管理来推动制造过程的改进。零件特性的波动对最终产品的形成、装配、性能、使用寿命和可制造性具有重大影响,关注关键特性是为了提高零件特性的可靠水平。

1.2 适用性

本标准主要针对新制零件,也适用于在制零件。本标准应在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所有生产过程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组件及组件中所有层次的零件,包括铸件和锻件,并适用于负责实现产品设计特性的组织。各生产方及其供方应负责将本标准的适用版本的要求向下传递到实现设计特性的供方,并确保关键特性符合顾客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B 9100——2003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HB 9102 航空产品首件检验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关键特性(KC)key characteristic

其波动对产品的装配、性能、使用寿命或可制造性产生重大影响的材料或零件的特性。

该定义进一步解释如下:

——零件、组件或系统的关键特性是那些选取的几何特性、材料属性、功能和/或装饰特性,这些特性是可测量的,其波动控制对于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是必要的;

——过程的关键特性是那些选取的可测量的过程参数,控制这些过程参数对于零件或系统的关键特性波动管理是必要的;

——当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在生产过程中不容易测量,而且为了保证符合性可能需要控制其他特性时,可以确定替代的关键特性。

生产方producer

实施影响零件制造的任何过程的组织。

顾客customer

通过工程图样、规范或采购订单/合同要求提供零件或系统关键特性的组织。例如,对于一个具有设计权限的公司,顾客除了是规定系统关键特性的外部顾客外,还可以是公司内部的工程部门。

关键特性所有者key characteristic owner

关键特性所有者是确定关键特性并能认知选择理由的人或职能部门。一般地,这些职责由内部或外部顾客的设计部门、质量部门或制造工程部门承担,并应当由一个跨职能小组来确定。

关键特性过程的所有者key characteristic process owner

关键特性过程的所有者是使用关键特性数据来保持和改进过程的人或职能部门。

过程控制文件(PCD)process control document

过程控制文件是为了控制关键特性的波动所编制的制造计划的书面说明。它是一个动态的文件,并可以随时更新以反映关键特性的添加和删除。

特殊原因special cause

可查明原因assignable cause

造成质量特性或过程水平变化的可查明的因素。

[GB/T 3358.2-1993]

4 总要求

不管采用何种波动管理的方法都应满足本章给出的总要求。

4.1 应对已确定的关键特性和过程开展波动管理活动,直至其处于受控状态并具备了过程能力。此后可采用适当的监控方法以确保持续的过程业绩。

4.2 生产方应保持关键特性和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制造过程要素、控制技术和测量方法的适宜的文件。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应编制该文件:

a)顾客规定了关键特性或关键过程参数;

b)需要采用低一级的或替代的关键特性来控制高一级的关键特性的波动;

c)为达到HB 9100——2003要求的质量目标,通过过程改进活动分析识别出了新的关键特性

或过程。

4.3 如果选择统计过程控制作为关键特性的控制方法,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a)对关键特性应建立其过程能力。只有使用可靠的统计方法和/或合适的控制图来表明过程是

稳定的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情况下,才可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例如Cp和Cpk);

b)过程应具备Cpk≥1.33的能力,或按顾客的规定;

注:如果关键特性的Cpk超过1.33,则认为是有能力的。可采用其他类似的过程能力测量方法。如果过程不满足能力要求,生产方可以采取本章所述的其他措施。

c)将不同产品相似的关键特性组合在同一控制图上时(一个零件或产品系列,或过程输出控

制方法),这些特性应具有相似的变异性并可追溯到具体的零件或产品;

d)如果用过程能力判定减少的检验频次,则应采用工业标准统计方法计算过程能力或等效的

不合格比率;

e)当采用的是放宽检验方案来检验产品特性时,如果过程不再受控和/或不具备能力,应重新

恢复最终的正常检验来验收产品特性,直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且过程重新受控并具备

了过程能力。

4.4 可采用其他的波动控制方法来保证过程稳定和过程能力,例如工装、过程参数设置控制、过程标准化及防错。但是必须以可测量的证据表明此类控制是有效的。

4.5 关注关键特性并不免除生产方满足所有图样特性、规范和其他顾客要求和/或引用标准的责任。

4.6 在有些情况下,满足本章有关过程稳定性和过程能力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或费用过高。生产方必须记录这些例外,并可请求顾客批准。

5 过程模式及输出

本标准给出了一个用于实现本标准要求的模式,如图1所示,并对此模式进行了说明和解释。附录A给出了一个实现该模式的管理指南。

该模式由7个步骤组成,从关键特性的定义开始,到监控产品制造过程业绩结束。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或过程以达到符合性。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生产方必须表明与第4章要求的符合性以及获得符合性的方法。

6 说明事项

本标准采用如下约定:

a)“应或必须”表示强制性要求;

b)“应当”表示符合方法允许有一定灵活性的要求。生产方选择其他方法满足“应当”规定

的要求时,必须表明其采用的方法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意图;

c)“典型”、“例子”、“供参考”或“例如”仅作为指导性建议给出;

d)“注”用于附加说明;

e)本标准中特有的词或词组在第3章中定义。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步骤解释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满足关键特性波动管理要求的指南

A.1 步骤1:评审关键特性及要求的业绩表现

生产方组建一个适宜的跨职能小组,该职能小组充分了解顾客要求及生产方的制造过程。跨职能小组评审顾客的要求——尤其是产品的关键特性(如果有)。

关键特性及要求的业绩表现记录在过程控制文件或等效的文件中。

步骤1的输出:

——记录顾客关键特性的文件

A.2 步骤2:制造过程的策划

生产方通过编制一个新的或评审一个现有的制造过程流程图来确定一个制造过程,其中包括对影响关键特性波动的关键要素的识别。这里要考虑现有的过程能力及顾客对能力的要求。

生产方通过因果分析识别所有的过程关键特性。如果使用了替代的关键特性,生产方要说明替代的关键特性与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每个关键特性,生产方要确定一个最小的、可接受的过程能力值。

生产方确定每个关键特性的过程所有者。过程所有者负责保持和改进形成关键特性的过程业绩表现。对形成关键特性的每个过程进行严格有效的评审,以识别波动源和潜在的风险。编制风险管理计划。编制对波动源进行管理的详细工作说明书和测量说明书。

生产方在完成本步骤的工作后,更新过程控制文件(PCD)。(见附录B,PCD样例)

步骤2的输出:

——制造过程流程图或等效的文件

——因/果分析

——关键过程要素及其与关键特性的参照关系

——过程关键特性

——替代关键特性及其与顾客定义的关键特性之间的关系

——过程所有者的识别

——潜在的波动源

——工作说明书

——测量说明书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3 步骤3:过程试运行以产生数据

生产方针对所有关键特性编制反映波动源的数据采集计划。该计划规定由谁采集数据、采集什么数据、在何处采集、采集频次、包括多少个零件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采集数据。生产方确定所采用的控制图类型。

生产方按既定的工作说明书生产零件。测试件应在有代表性的生产环境下制造。

生产方按数据采集计划采集数据描绘在控制图上。记录任何与计划的偏差。

在本步骤中可进行首件检验(FAI)。(参见HB 9102)

需要时生产方更新过程控制文件。

步骤3的输出:

——数据采集计划

——控制图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4 步骤4:分析数据以采取措施

生产方对控制图进行判断以确定过程是否稳定。生产方计算过程能力并提供除计算方法以外的、表明统计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的证据。只有当过程稳定时,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如Cp和Cpk)。

如果过程不稳定,生产方应采用适宜的问题解决工具来调查确定根本原因。记录调查结果。

如果过程稳定,但过程能力不满足顾客要求,生产方应对造成波动的各种普通原因进行排序,以识别影响最大的波动源。随后调查确定该波动的根本原因。如果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则不必对过程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完成过程控制文件(PCD)。

基于对观测到的过程表现的理解重新评定过程的关键特性,以确定是否有增加关键特性的需要或原有的关键特性不再适用。

生产方更新过程控制文件,包括相关文件的参考文献。

步骤4的输出:

——过程能力,包括计算方法

——对失控点的调查结果

——波动源的调查结果

——已确定的新的或更改的关键特性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5 步骤5:通过研究关键特性的业绩表现采取措施

当过程不稳定且已知特殊原因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永久消除特殊原因或使其影响最小。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当过程能力不足或特殊原因持续存在时,生产方调查量具的波动。如果已经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M SA),生产方要对结果进行验证。

如果过程稳定,但仍然能力不足,生产方要调查过程的分布中心。

如果过程持续稳定但能力不足,生产方对影响过程业绩表现的波动源采取适宜的措施。

如果采取了以上措施后过程仍不稳定或能力不足,生产方要执行产品/过程保护计划直到证实过程有能力并稳定为止。

除非在步骤3之前已进行了首件检验且过程没有变化,否则要进行首件检验(FAI)(参考:HB 910 2)。

无论何时采取了改变制造过程的行动,生产方应采取步骤2至步骤5中的适当措施。

一旦过程稳定且具备能力,最终定稿过程控制文件。

步骤5的输出:

——对失控点的纠正措施记录文件

——测量系统分析

——对波动源的纠正措施文件

——产品/过程保护计划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6 步骤6:持续监控过程

关键特性满足过程能力要求后,生产方要定期对过程进行验证,以确保过程保持受控状态并具有能力。生产方应当持续测量过程的业绩表现,以识别减少波动的过程改进机会。如果通过过程监控发现需要对制造方法进行改变,生产方应执行步骤7。

为确保识别出有效的生产方关键特性,适当时,生产方应当连续地对经营指标进行评审。这样可以去除一些生产方关键特性和增加其他特性。所有增加的生产方关键特性应遵循本标准步骤2及其后步骤的要求。

步骤6的输出:

——关键特性的持续控制

——经营指标的持续分析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A.7 步骤7:过程更改的管理

生产方记录所有制造过程的更改。

对已批准的制造过程的任何影响到关键特性的更改,在实施前,生产方要遵循A.1至A.5的要求。步骤7的输出:

——过程更改的记录文件

——更新后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或等效文件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本附录中图B.1给出的过程控制文件(PCD)是完成本标准记录要求的首选方法,也可以采用其他等效的记录方法。

1.过程控制文件(PCD)编号——填入用于追溯的过程控制文件编号。该编号可以是字母和/或数字的任意组合。

2.零件号/零件系列号/最新更改版次——填入被控制的组件号或零件号。适当时此栏可以填写过程名称/规范号和零件系列号。填入最新的工程更改版次。

3.零件名称/说明——填入被控制零件/过程的名称和说明。

4.生产方/工厂——填入公司以及准备过程控制文件的相应分部/工厂/部门的名称。

5.制造商代码——按采购组织的要求填入标识号。例如,此代码可以是生产方代码、卖方标识代码、制造商标识号等。

6.过程所有者——填入使用关键特性数据以保持和改进过程的人员姓名。

7.编制了流程图吗?——回答是或否。

8.生产方批准及日期——填入负责编写和批准制造计划的人员姓名并签署日期。

9.顾客批准及日期——要求时,获得顾客组织的批准(如工程部,SQA等)。

10.日期(初始的)——填入编制初始过程控制文件的日期。通常是步骤1结束的日期。

11.日期(更改的)——填入过程控制文件的修改日期。

12.关键特性(KC)号——填入唯一识别关键特性的KC号。

13.KC名称——填入关键特性的名称,如直径、温度等。

14.过程标识——通过唯一的生产方给定的编号(或名称)识别制造过程的类型。

15.工序号——填入工作说明中的工序号。

16.工作说明号/更改版次——填入工作说明号及更改版次。

17.Cp和Cpk的最低要求——填入顾客要求的Cp和Cpk值或生产方确定的最小值。

18.KC来源——填入以下KC源:顾客给出、生产方或生产方制造中给出。

19.识别波动源了吗——如果已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可提供支持,回答“是”;否则回答“否”。20.规定缓解措施了吗——如果需要并完成了风险分析,回答“是”;否则回答“否”。

21.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本栏确定了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的详细的方法。该研究可基于历史信息,也可以对指定零件进行新的研究。历史研究仅供参考,但如果需要可提供。

22.历史/新的——如果是历史研究填入“历史的”,如果是新的研究填入“新的”。

23.日期——填入进行研究的时间(月/年)。

24.量具——填入量具的类型。

25.量具号——填入量具的号码。

26.MSA%——填入测量系统分析(MSA)研究的结果。根据MSA的类型,填入相应的百分比、类别或可能性。

27.n ——填入要进行研究的关键特性的观测数量。通常将其称为样本量。如果第22项填入的是“新的”,则此处必须填写。

28.频次——填入进行观测的频次。如果第22项填入的是“新的”,则此处必须填写。

X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IX-MR] 29.控制图类型——填入控制图的缩写(如均值极差控制图[R

等)。

30.稳定性——如果控制图显示稳定,则填入“是”,如果出现失控状态或非随机现象,则填入“否”。31.计算——填入计算的平均值(X)、标准差(S、或R/d2)、Cp和Cpk。如果过程不稳定,在

Cp和Cpk一栏中填入“不适用”。

32.研究后的措施——如果研究表明需要采取措施,则填入“是”,否则填入“否”。

33.在线监测方法——本栏确定监控过程的方法,并规定监测的频次:

——类型:填入监测过程的方法(例如,控制图)

——频次:填入数据采集的频率

——过程能力评审频次:填入过程能力再评估需要的时间周期或间隔的零件制造数量。(例如:年或零件数量)。

图B.1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图B.1 过程控制文件样例

I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HM-JS-002-201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 5.3.5关键特性

a)是指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满意,可体现在性能、尺寸和外观特性上。 顾客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例如:可能影响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尺寸、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设计计算基准、定位基准、装夹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b)关键特性标识用“*”标识。 5.4 特殊特性内容 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g.重要制造过程参数

特殊特性控制程序(含表格)

特殊特性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ATF16949-2016) 1.0目的 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以保证产品关键、特性的质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 3.0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组织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在相关的文件中进行标明。 3.2销售部负责协助技术部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 3.3质量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负责对所有特殊特性(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并保存记录。 3.4生产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特殊特性进行管理。 4.0术语和定义 4.1特殊特性: 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其影响到安全性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影响到产品的配合和功能以及后续生产过程,或者是由顾客要求的,在验证活动中要求特别关注的特性。 4.2产品特性: 指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等特性。 4.3过程特性: 指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亦称过程参数。

5.0管理办法 5.1 特殊特性分类 5.1.1本公司特殊特性分类及标识及对照见附件1 《特殊特性分类和标识对照表》 5.2 特殊特性的识别 5.2.1在项目开发或合同评审时销售部/技术部负责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及标识方法,并反馈给技术部。 5.2.2 技术部/项目组组织项目成员进行特殊特性的识别,识别时应: 5.2.2.1 识别顾客设计资料中有关产品特殊特性及其标识,并作为公司的产品的特殊特性。 5.2.2.2 除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外,根据特殊特性定义进行识别: 1)与车辆运行安全性相关的;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相关的;与操作安全性相关的应识别为产品的关键特性。 2)与顾客的配合尺寸、产品的外形尺寸、产品内部零部件配合尺寸、功能、性能等应识别为产品的重要特性。 3)在过程控制中的关键/重要加工参数应识别为过程的关键/重要特殊特性。 4)FMEA分析的结果: 1)严重度S为9~10定义为关键特性(CC); 2)严重度(S)为5-8同时频度(o)在4-10时的特性定义为重要特性(SC);3)产品或过程特性超出公差范围时,就会严重影响影响过程本身的操作或后续操作(不需要特别控制措施)可定义为严重影响特性(HI); 5.3特殊特性的评审

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符号管理规定 编制部门技术开发部审核:王明贵批准:刘运海生效日期:2007/02/12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 B/0 2007/02/12 创建 1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 定义和术语 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它包括产品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 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 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 级,将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 最关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 特性的依据。 4.3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方法是依据零部件失效对整车安全性、法规符合性以 及行驶功能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判定其是否属于关键件或重要件,然后确定关键件或重要件中的关键特性(关键项)或重要特性(重要项)。 4.4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应考虑以下信息: a、国家、地方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b、产品潜在的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c、项目小组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工艺、装配调整、售后服务人员以 及有关专家的经验。 d、特殊顾客的特别要求等。 4.5关键件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关键项,需要时可以指定重要项。 4.6重要件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指定重要项,但不能指定关键项。 4.7一般件不能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关键顶和重要项。 5 关键项与重要项内容 关键项与重要项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装配、使用、维修过程中的下述技术特性: a、与顾客、法规、强制性标准有关的特性; coefficient not greater than 1.3;

特殊特性分类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的识别与标识管理办法 1 目的 识别产品和过程安全问题,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并加以控制避免产品责任风险。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的特殊特性识别、确定、标识和控制的实施。 3 术语 3.1产品责任:由产品原因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材料损失,该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负责赔偿的责任。 3.2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我公司的产品特殊特性指由顾客确定的,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的产品特性,以及虽然不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但对产品的配合/功能有重大影响的产品特性。过程特殊特性指对产品特殊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性,如工艺参数等。 4职责 4.1多方论证小组负责识别和确定产品的特殊特性与过程特殊特性。 4.2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实施监控。 4.3生产部负责本过程产生记录的归档和保管。 5工作流程 5.1特殊特性的识别 5.1.1技术质量部在接收顾客的产品图纸和标准等相关产品技术文件后,必须根据顾客技术文件和其它相关文件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组织多方论证小组对产品图纸、标准等进行评审,识别和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 5.1.2通过试验和风险分析,如果某一特性未被顾客列为与安全有关的特性,但通过过程策划阶段的风险分析发现该特性与安全有关,则该特性也应列入产品特殊特性。 5.1.3对于影响产品装配或功能的特性也应识别。 5.1.4多方论证小组负责对识别和确定后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列入〈特殊特性清单〉。 5.2特殊特性的标识和体现 5.2.1根据产品特殊特性清单,必须对涉及特殊特性的文件和记录进行标识。 5.2.2根据不同的顾客要求,应针对产品按顾客要求对特殊特性进行标识。如顾客无特殊要求,则根据本公司规定对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进行标识:过程特殊特性用“☆”

品质管理规定

品质管理规定 目的: 为保证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提前发现品质异常,迅速处理改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保证品质,减少不良的发生;预防因品质问题导致能率恶化以及影响组立停线的事件发生。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工序材料半成品成品试作品和检测设备。 职责: 作业员对负责各工序品质检查,及标示区分定位摆放。 各班组班长负责对领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成品试作品作抽检确认。 作业长负责对班长的抽检工作进行确认,对工序的不良实物进行确认和原因分析,并制定对策。制造长负责对不良原因总结,确认对策的可行性后班长作业长检讨后,提交课长确认和承认,并对策实施进度进行确认。 课长负责对最终原因和对策进行确认和承认,并进行最终效果。 规定内容: 1 设备点检 1.1早(晚)会班长根据工作交接对现场的设备状态和问题点对全员进行说明,对修理未完成的设备在早会结束后5分钟内联络设备课修理。 1.2作业员在设备启动前必须对设备进行点检确认,发现异常设备禁止启动,报告班长由班长决定是否自行处理,发生重大异常时必须及时联络作业长及以上管理人员。 1.3点检项目:设备气压各齿轮部润滑成型机液压油位安全装置;DC马达需要在设备投入生产进行不良品样品投入确认 1.4点检完成后启动设备,确认设备无异常后投入生产使用 2作业标准: 2.1作业员上岗前必须熟练的掌握作业标准书要求或生产工艺表。 2.2开机前必须对生产工艺确认无误后 4 发生异常时必须按照设备品质异常管理流程实施。 开机中 1 作业员对现场的不良品进行分类确认。2小时/次。 2 班长对带有检测仪器的设备必须安装作业标准,定期定时点检。 3 班长在每天的10点前对设备点检项目进行确认。 4 作业长每天对现场设备点检项目及重要点检工序进行检查2次/天,点检时间:11:00 16:00。 5 制造长对现场各设备点检项目及重要点检工序进行不定时检查,但不能少于3次。 停机后 1 作业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停机,并做好设备的2S。 2 班长对现场停机设备确认无误后方才允许下班。 品质异常定义: 一般品质事故:不影响产品性能,偶然发生,设备能检查出来,不良不会流出,不影响组立。重大品质事故:影响产品性能,批量发生,设备能检查出来,不良有流出可能,影响组立。特大品质事故:影响产品性能,批量发生,不能设备能检查出来,不良不会流出,影响组立,

如何制定质量管理规定

如何制定质量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逐步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二质量管理的权责 (一)总经理室为本厂质量管理的领导部门。工艺部门为全厂质量管理的技术部门。 (二)本厂实行“部门内部控制,相关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原则。 (三)各项质量标准与检验规范由工艺部门制订,由总经理室发布。 (四)部门内部质量控制措施由各部门制订、发布。报总经理室备案。 (五)总经理室制订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考核措施并组织落实。 (六)质量异议的最终裁决由总经理负责。 三工艺部门应制订下列质量文件: (一)原材料及外协加工配件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二)在制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三)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 (四)工序操作标准; 四质量文件的修订 (一)各项质量文件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流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二)工艺部门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质量管理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各项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进行修订。 五产品质量确认 下列情况要求质量确认:

(一)批量生产前的质量确认。 (二)客户要求质量确认。 (三)客户来图来样。 六质量管理作业实施要点 A 进料检验作业实施要点 (一)需用部门依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商、品名、规格、数量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二)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合格",办理入库手续。 (三)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示"不合格",填妥检验记录表及验收单内检验情况。并即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部门,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 1.不需特采,即将进料加以标示"退货",并于检验记录表、验收单内注明退货,由仓储人员及采购单位办理退货手续。 2.需要特采,由综合部经理批准,将进料加以标示"特采",并于检验记录表、验收单内注明特采处理情况,办理入库或扣款等有关手续。 (四)检验时,如无法判定合格与否,则请工专业人员会同验收,会同验收者需在检验记录表内签章。 (五)检验时,抽样应随机化,并不得以个人或私人感情认为合用为由,予以判定合格与否。 (六)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将供应商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登记于该供应商交货质量记录卡内,每月汇总制作供应商质量月报表报总经理室。 B 制程质量管理作业实施要点

IATF16949特殊特性管理程序(可编辑修改word版)

1 目的 规定了公司汽车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识别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3 术语 3.1 特殊特性: 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2 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强度、寿命等特性。 3.3 过程特性:被识别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也称为过程(工艺)参数。过程特性仅能在它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常见的过程的特殊特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电压、速率等。 4 职责 4.1 技术部是特殊特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确定,并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在各类文件中的标识(产品图纸、控制计划、FMEA、过程流程图、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 4.2 APQP 小组负责在工艺过程设计、控制计划中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殊特性通过技术文件加以明确,并在过程FMEA 中对特殊特性进行重点分析。 4.3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直接相关的特殊工序、特殊特性参数进行控制。 4.4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在开发、试生产及生产全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检测、监控。 5工作程序 5.1初始特殊特性的识别 在APQP 第一阶段,技术部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确定顾客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要求(如适用,可以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 和特性矩阵图),或根据公司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初始特殊特性,建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5.1.1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安全特性或者法规特性。 5.1.2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重要特性。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模板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 卫生部令第79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已于 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经过, 现予以发布, 自 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 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 坚持诚实守信,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 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 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 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 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 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 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 一) 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 二) 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 三) 管理职责明确; ( 四) 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 五) 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 六) 确认、验证的实施; ( 七)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 八) 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 九) 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1.0目的 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 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 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 识别条件 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识别方法 来自顾客的指定。 来自法规的要求。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特殊特性符号标识 标示重要特性: 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着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标识表示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着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标识表示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设备的重要参数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特性。 在其所涉及的产品资料中,应将特性符号进行一致性标识。 以上为公司特性通用表示符号,如有顾客指定的符号例外,必须使用顾客指定的符号进行标识。并建立顾客符合与公司等同符合的对照表。 在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完成后填写《特殊特性检查表》,并由多方论证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顾客图纸特殊特性符号 .4识别流程与办法

IATF16949特殊特性管理程序 (2)

1?目的? 规定了公司汽车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识别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3?术语? 3.1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3.2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强度、寿命等特性。 3.3过程特性:被识别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也称为过程(工艺)参数。过程特性仅能在它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常见的过程的特殊特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电压、速率等。 4 职责 4.1 技术部是特殊特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确定,并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在各类文件中的标识(产品图纸、控制计划、FMEA、过程流程图、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 4.2 APQP小组负责在工艺过程设计、控制计划中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殊特性通过技术文件加以明确,并在过程FMEA中对特殊特性进行重点分析。 4.3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直接相关的特殊工序、特殊特性参数进行控制。 4.4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在开发、试生产及生产全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检测、监控。 5 工作程序? 5.1 初始特殊特性的识别? 在APQP第一阶段,技术部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确定顾客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要求(如适用,可以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和特性矩阵图),或根据公司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初始特殊特性,建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5.1.1?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安全特性或者法规特性。? 5.1.2?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重要特性。 5.1.3 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和公司内部识别的特殊特性。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尺寸、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f) 外形、外观要求(外观件)

品质管理要求

测量监视管理要求 1.0 总体要求 1.1 针对《服务礼仪规范》或《物业服务规范》或《CCPM 标识规范》要求以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质量要求的符 合程度,定义合格(A)、不完善(B)、不合格 (X); 1.2 针对物业服务相关管理要求的符合程度,定义符合 (A)、不完善(B)、不符合(X); 1.3 测量监视对象为顾客服务、秩序服务、工程服务、保 洁服务和园艺服务等工作内容; 1.4 物业管理处通过工作记录、工作检查、品质检验三个 维度进行测量与监视; 1.4.1 工作记录:任务执行人/专业主管对工作过程/结果 及工作对象的情况进行现场记录; 1.4.2 工作检查:经理/专业主管依据管理要求对工作情 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由相应的管理要求确 定,并应能反映响应时间、提供能力、投入产出 比、可信因素、人员效率和能耗等因素; 1.4.3 品质检验:品质主管依据规范要求对物业服务质量 进行检验。检验内容主要由相应的规范要求确定, 并应能反映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程度的因 素; 1.5 检查/检验表内外的事项应区分重大项、一般项和观 察项; 1.6 任务执行人应依据工作记录表单的内容及时记录, 并录入公司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1.7 经理/品质主管/专业主管应当依据《服务礼仪规 范》、《物业服务规范》和《CCPM标识规范》要 求,以及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日常巡查,并将巡查情

况及本工作范围发生的其它事情记入《工作日记 本》; 1.8 工作日记应对发现的问题现状、因应措施、处理结 果(当时/事后的验证)进行描述; 1.9 专业主管依据检查的内容进行周/月例行检查,同 时,管理处经理可适时组织专项检查; 1.10 品质主管依据品质检验的内容组织周/月例行检验, 同时,配合分公司物业管理部/品质管理部进行例行 或专项检验; 1.11 品质检验结果判定时,不完善项原则上不得多于不 合格项; 1.12 除内部例行测量监视外,更应关注顾客声音(顾客 满意度测评、顾客投诉、建议、业主论坛等)、媒 体报道等相关方对物业服务满意程度的反映; 1.13 物业服务测量监视应客观、真实、及时和全面。 2.0 工作记录(任务执行人要求) 项目要求 2.1顾客服务1、 《物业服务中心记录本》记录值班受理的投诉、 建议、报修等相关信息; 2、 《顾客信息记录表》记录顾客及其物业的基本信 息; 3、 《收费记录表》记录顾客资费信息及票据使用信 息; 4、 《物业装修登记表》记录顾客物业装修信息; 5、 《车位租赁登记表》记录车位使用信息; 6、 《顾客搬出/搬入登记表》记录顾客搬迁信息; 7、 其它:《银行委托收款协议》《车位租赁协议》

质量管理规范

质量管理规范 版本:1.0 编制: 审核: 批准: -------------------------- 受控印戳 如果受控印戳不是红色,则本文件只是非受控的副本。只有受控的副本才会自动更新。本文件是港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IT质量服务管理体系文件,未经批准,任何对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的复制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1.目的 按计划的时间间隔检查项目实施管理规范、项目开发管理过程、运维管理规范过程的充分性、规范性、合理性。并依据公司的年度目标及各部门的分解目标对其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开发管理过程质量、运维管理过程及规范性进行检查。以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开发过程管理、运维过程管理达到综合的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研发产品的开发管理过程规范检查、项目实施过程规范检查、运维实施过程规范检查。 3.职责 3.1 高级经理负责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协调QA与项目之间产生分歧的问题;根据QA人员汇报不符合性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决策。 3.2 QA执行人员负责执行QA计划,对不符合性问题进行处理,并上报高级经理,跟踪问题直到解决。并定期向高级经理报告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汇报。 3.3 项目经理及运维负责人为QA工作提供支持,收集并提供QA检查工作所需的资料,负责对QA检查中不符合项问题进行纠正并给出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 4.术语 QA: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审计过程的质量,保证过程被正确执行;是过程质量审计者。 5.QA实施办法 QA依据公司的《年度管理目标》作为质量管理目标。部门目标是

依据公司年度总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各部门。在QA检查的过程当中,QA根据各部门的质量服务目标制定检查单,被检查对象需要收集并提供检查所需的资料。QA执行人员记录检查结果,并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上报,作为公司对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参考数据。 6.QA职能架构图 7.QA工作内容 5.1 QA计划制定 5.1.1 QA计划每年在年初的时候就必须要进行制定,后面的QA执行工作就依据QA计划来进行。QA计划必须经过高级经理的批准。 5.1.2 QA计划当中,必须要明确当年的QA质量目标,有了质量目标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1.0目的 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 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 5.1识别条件 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 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 5.3.1“A”标示重要特性: 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 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5.3.3“C”标识表示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设备的重要参数会影响最终的产品特性。 5.3.4在其所涉及的产品资料中,应将特性符号进行一致性标识。 5.3.5以上为公司特性通用表示符号,如有顾客指定的符号例外,必须使用顾客指定的符号进行标识。并建立顾客符合与公司等同符合的对照表。 5.4.1在特殊特性符号标注完成后填写《特殊特性检查表》,并由多方论证小组组长签字确认。 5.5 顾客图纸特殊特性符号

IATF特殊特性管理程序

I A T F特殊特性管理程 序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目的 规定了公司汽车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识别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汽车产品的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3术语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可装配性、功能、性能、要求或产品的后续处理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产品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强度、寿命等特性。 过程特性:被识别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也称为过程(工艺)参数。过程特性仅能在它发生时才能测量出,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常见的过程的特殊特性如:温度、压力、时间、电流、电压、速率等。 4 职责 技术部是特殊特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确定,并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在各类文件中的标识(产品图纸、控制计划、FMEA、过程流程图、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等)。 APQP小组负责在工艺过程设计、控制计划中对产品及过程的特殊特性通过技术文件加以明确,并在过程FMEA中对特殊特性进行重点分析。 各有关部门负责对产品特殊特性直接相关的特殊工序、特殊特性参数进行控制。 质量部负责对产品在开发、试生产及生产全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检测、监控。 5 工作程序 初始特殊特性的识别 在APQP第一阶段,技术部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确定顾客对产品特殊特性的要求(如适用,可以使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和特性矩阵图),或根据公司以往类似产品的经验识别产品和过程的初始特殊特性,建立初始《特殊特性清单》。 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安全特性或者法规特性。 若该质量特性的数值发生变化后将会显着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则确定该质量特性为重要特性。 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和公司内部识别的特殊特性。一般包括: a)法律、法规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mmi-支持-qa-质量管理规程-v1

质量管理规程

前言 此规程是在质量保证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为了满足组织和对高质量产品的需要及愿望。组织制定出当前的质量目标,各项目依据此,并结合本项目的要求,制定出本项目的质量目标和项目管理计划,在项目执行中,监控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状况,以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术语表 (1) 1.4 参考资料 (1) 第二章过程总体描述 (2) 2.1 过程概述 (2) 2.2 过程结构描述 (2) 第三章过程元素活动 (3) 3.1 制定和维护项目的质量计划 (3) 3.2 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 (3) 3.3 评审项目质量计划和为实现质量目标所作的对过程的变更 (3) 3.4 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确定、监控和修订项目的软件产品定量质量目标 (4) 3.5 当有子承包商时,应恰当地将项目定量的质量目标分配给他们 (4) 第四章附录 (5)

第一章概述 1.1目的 是建立对项目软件产品质量的定量了解和实现特定的质量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实施监控及在必要时调整软件计划、活动和质量目标,以满足顾客和最终用户对高质量产品的需要及愿望。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织所有研发项目; 1.3术语表 无。 1.4参考资料 无。

第二章过程总体描述2.1过程概述 2.2过程结构描述 图表1 软件质量管理流程图

第三章过程元素活动 3.1制定和维护项目的质量计划 1.搜集和理解组织和客户对软件质量的需求; 2.分析项目的软件需求,提炼出其质量需求,确定质量目标; 3.依据项目的定义过程,将质量分解到各个阶段工作与产品之中; 4.在项目开发计划中,编制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5.当项目软件需求重大改变时,更新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6.在项目执行中每个里程碑处检查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和目标的完成状况,必要时 更新计划; 3.2项目质量计划的内容 1.对软件产品有重大影响的质量目标:是以最少成本提供最大的客户满意度的质量 目标,或者是客户认为是“必须有”的内容; 2.在升级产品与版本上改进的质量性能; 3.确定产品研发过程中各个工作阶段的质量目标; 4.计划中针对质量活动如过程度量、评审、测试等活动的详细度量项目,详见度量 与分析规程中的附录; 3.3评审项目质量计划和为实现质量目标所作的对过程的变更

特殊特性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特殊特性管理程序生效日期2018-01-01 页次1/5 版本日期文件变更履历编制人1 2018-1-1首次发行Allen 会签部门签名日期 □制造部总监 □管理部经理 □财务处总监 □业务部经理 □采购部经理 □质量部经理 □研发部经理

程序文件特殊特性管理程序生效日期2018-01-01 页次2/5 1.用途 Purpose: 1.1本作业标准书详述了创建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单的作业流程。 This WI describe the process which how to create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list. 2.适用范围 Scope: 2.1本标准适用于盛旺公司创建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单的作业流程。 This WI apply to create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list in Kunshan plant. 3.职责和权限 Duty and Responsibility: 3.1APQP小组(由PW总公司工程部,SW研发部,SW质量部,SW生产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负责完成创建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APQP team who is formed by PW engineering, SW R&D, SW quality and SW manufacturing is responsibility to finish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list. 4.定义 Definition: 4.1Product & Process Critical Characteristic List (PPCCL):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清 单; 4.2CC/SC Characteristic:特殊特性(须经客户认可 Approval by Customer); 4.3Internal Characteristic: 盛旺特殊特性(由盛旺公司确定 Defined by SW); 4.4DFMEA: 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设计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4.5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4.6PFD:Process Flow Diagram过程流程图。

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标准

质量管理细则 1、目的 为实现我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信誉求发展”的经营宗旨,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使质量规范化,特制定本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洮南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 3、职责 3.1按照项目部质量职责每位员工对质量负责,实施质量责任制。 3.2每位员工都有权对质量实施监督。 3.3每位员工依照公司管理程序,各尽其职,保证工程质量,建立相应质量记录。 3.3.1项目部质量安全部对工程质量,实施全面监督与管理负责,质量体系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和业务指导,对质量体系运行实施有效监控。3.3.2项目部质量安全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的监督管理,对计量工作实施管理并负责监督。负责建立其主控要素的监控检查记录及对相关部门质量记录实施监督检查。 3.3.3项目部物资器材部对所采购物资及业主提供物资质量负责,质量安全部实施监督。 3.3.4项目部器材部对物资的贮存、保管、发放,以及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负责。

3.3.5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对工程分包,质量安全部对施工过程控制防护和交付实施主控,负责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施工产品状态的标识,负责工程的回访保修工作。 3.3.6综合办公室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3.7综合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为工程质量提供人力保证。 3.3.8建设公司经营处负责合同评审工作。 3.3.9全体员工有责任对违反本细则的人或事检举、揭发,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质检员有权对违反本细则的人或事进行处罚,报项目经理审核。 4、具体规定 4.1工程质量 4.1.1钢筋工程 ——钢筋进场必须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挂牌,原材料、半成品应码放整齐,不允许放在人走车压的地方,违章一次罚责任人5—10元。——钢材进场后按规定抽样进行二次试验,如未试验或未经质量安全部同意不准使用。 ——如资源紧缺,应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磋商,经同意后方可代换,钢筋有锈蚀现象,应先除锈再经监理检验后方可使用,如擅自做主,除工长认其损失外,罚责任人100—200元。——钢筋按图纸要求和规范加工,如发现返工,除人工及材料损失自负外,视情节严重程度,罚施工班组50—100元。 ——钢筋应按图纸要求垫好保护层和马凳,如因保护层未垫好而出现露筋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

质量特殊特性分级管理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市XX冲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受控状态: 2009-07-13发布 2009-07-13实施

质量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FR-QC-21-A1 1、目的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识别(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要求、职责及表示方法。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时对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 3、职责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 4、术语 4.1产品质量特殊特性:是顾客对产品的要求、用途、规格、性能和结构的决定,并影响产品的实用性,是产品设计和开发传递给过程设计和开发、加工制造、工艺参数、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等情况的要求。 5、管理内容 5.1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技术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关键工序-特殊特性值清单》,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5.2特殊特性识别,可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对产品实用性要求的影响及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3.2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安全特性、关键特性。 5.3.3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4 安全特性 a)即存档责任特性。其过大的变差会显著影响产品安全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必然会引起顾客申诉的特性。 b)安全特性按顾客指定的特殊符号进行标识,如“D”或“TLD”,详见《D/TLD管理控制程序》。 5.3.5关键特性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识别、明确产品的特殊特性和顾客的特殊要求,确保产品的特殊特性及顾客的特殊特性有效控制、实施,满足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与交付过程。 3定义 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产品特殊特性指由用户确定的或内部确定的,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的产品特性,以及虽然不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但对产品的配合/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特性。过程特殊特性指对特殊产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性。 4职责 2.1技术部负责特殊特性的识别、确定: 2.2品质部负责特殊特性的监控; 2.3技术部/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协调。 2.4技术部负责编制“特殊特性清单”,顾客在会签图中标注特殊符号时,按顾客的要求执行。 2.5技术部负责在FMEA、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上标识产品特殊特性符号。 2.6 生产部负责对新员工/在岗人员培训特殊特性。 5工作程序 5.1技术部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根据产品/过程据法规、顾客要求、设计经验、小组经验等来识别特殊特性。 5.2技术主管对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进行批准,必要时交给顾客确认。 5.3技术人员按《特殊特性符合对照表》对识别的特殊特性进行标识。如顾客指定特殊转性符号要求,直接引用。 5.4 工艺人员在内部的工艺文件中,如: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均予以标识。 5.5生产部对新进/在职人员进行特殊特性的培训,按照作业指导书实施。 5.6品质部监控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特殊特性,包括过程能力研究、MSA分析,过程控制/检验。 5.7技术部根据顾客反馈、FMEA更新、质量改进,及时更新特殊特性。 6 参考文件 6.1 技术文件管理程序 QP0403 6.2 APQP控制程序 QP0718 7记录与附录 7.1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