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何谓IP(防护等级)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IP X X)。其中: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1。第一位表示防固体侵入的级别:

表一: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一数字图例防护等级定义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防护

1 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

固体物体侵入

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接触到电器内部的

零件。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

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固体物

体侵入

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防止中

等尺寸(直径大于12mm)的外物侵入。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

物侵入

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

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

零件。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

物体侵入

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或

类似的细节小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

零件。

5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并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

6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

2.第二位表示防防水侵入的级别:

表二: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一数字图例防护等级定义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防护。

1 防滴——防止滴水侵入垂直滴下的水滴不会对电器造成有害影

响。

2 15°防滴——倾斜15时仍可

防止滴水侵入

电器倾斜15时滴水不会对电器造成有害

影响。

3

防淋水——防止喷洒的水

侵入

防雨,或防止与垂直<60方向所喷洒的水

侵入电器造成损坏

4 防溅水——防止飞溅的水侵

防止各方向飞溅的水侵入电器造成损坏。

5 防喷水——防止喷射的水侵防止各方向喷射的水侵入电器造成损坏。

6 防海浪——防尘大浪侵入防止大浪侵入安装在甲板上的电器造成损

坏。

7 防浸水影响——防止浸水时

水的侵入

电器浸在水中一定时间或在一定标准的水

压下,能确保电器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8 防潜水影响——防止沉没时

水的侵入

电器无限期的沉没在一定标准的水压下,

能确保电器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电气设备防爆等级和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防爆等级和防护等级 防爆:在危险区域使用电气设备的等级。 防护:防水防尘 第,(,(,条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应按引燃温度分组,并应符合表,(,(,的规定。一、防爆: 仪表的防爆标志 Ex(ia)?C T6 的含义 : 标志内容符号含义 防爆声明 Ex 符合某种防爆标准,如我国的国家标准 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 气体类别 ?C 被答应涉及?C 类爆炸性气体 温度组别 T6 仪表表面温度不超过 85? I.E.C.: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N.E.C.: 美国电气规程(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U.S.A.)) 2、电气元件防爆分类 1、一般保护 EN50.014 2、浸油保护 0 EN50.015 3、充压保护设施 p EN50.016 4、加充粉末 q EN50.017 5、阻燃壳体 d EN50.018 6、提高安全系数 e EN50.019 7、本安保护 i EN50.0120 8、气密保护 h 未统一 9、压力花保护 n 未统一 10、非凡措施 s 未统一

二、仪表壳体防护等级的划分 作为应用于易爆危险区的仪表,对其外壳的保护等级亦应作出规定,赋予一定的代码,即IP等级号。 IEC144规定的壳体保护等级由一个对应其抗外界物体冲击与穿刺能力及防水能力的代码表示。 例如:本安型仪表测量电路板不应从其壳体中取出,否则会违反IP40所提出的最低要求。保护等级由两位数字组成,在其前加上IP字样。 GB4942.1-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EC34-5 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代号IP xx,含义见下表。 第一位表征数字 第一位表征数字 防护等级 简述 含义 0 无防护电机 无专门防护 1 防护大于50mm固体电机 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但不能防止故意接触)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2 防护大于12mm固体电机 能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80mm的类似物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电机绝缘等级与防护等级

电机绝缘等级与防护等级 2009-10-28 15:11 一.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二.防护等级 1.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GB4942.1-85《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EC34-5 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代号IP xx,含义见下表。 第一位表征数字 第一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 简述含义 0 无防护电机无专门防护 1 防护大于50mm固体电机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但不能防止故意接触)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2 防护大于12mm固体电机能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80mm的类似物体触及或接

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安装规范

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安装规范 1.术语 1.1 外壳 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 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 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 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 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拆除的部件除外)。 1.2防护等级 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 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1.3 IP符号 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 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 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 第一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 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 护等级越高。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作为应用于易爆危险区的仪表,对其外壳的保护等级亦应作出规定,赋予一 定的代码,即IP 等级号。 IEC144 规定的壳体保护等级由一个对应其抗外界物体冲击与穿刺能力及 防水能力的代码表示 1.4防止 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 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 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 1.5危险部件 对接近或接触有危险的机械部件或导体或导电部件。 1.6符号、代号

配电柜防护等级.doc

配电箱的IP 防护等级依据是GB/T4942.2-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根据不同的配电箱应用技术要求, 选择不同IP 防护等级配电箱, 避免因配电箱箱体防护能力差引起配电箱使 用不够安全的缺点,配电箱的IP 防护等级要先知道什么是IP (防护等级)? IP(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 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 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 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一个标示数字: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IP0- 1 防止大于 50mm 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 件。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 )的外物侵入 IP1- 2 防止大于 12mm 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 12mm ,长度大于 80mm )的外物侵入 IP2- 3 防止大于 2.5mm 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 2.5mm 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IP3- 4 防止大于 1.0mm 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 1.0mm 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IP4- 5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的灰尘的量并不会影响灯 具的正常操作 IP5- 6尘密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侵入IP6-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二个标示数字: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IP-0 1 防止滴水侵入,垂直滴下的水滴(如凝结水)对灯具不会造成有害影响IP-1 2 倾斜 15 °时仍可防止滴水侵入,当灯具由垂直倾斜至15 °时,滴水对灯具不会造成有害影响 IP-2 3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防雨或防上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 °之方向所喷洒的水进入灯具造成 损坏 IP-3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坏IP-4 5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来自各方向由喷嘴喷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坏IP-5 6 防止大浪的侵入,装设于甲板上的灯具,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浸水造成损坏IP-6 7 防止浸水时的水侵入,灯具浸在水中一定的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能确保不因进 水而造成损坏 IP-7 8 防止沉没时的水侵入,灯具无限期的沉没早指定水压的状况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 损坏 IP-8

电机防护等级

电机的防护等级和绝缘等级 电机防护等级(第一位数字)的分级和定义防护等级第一位数简称定义 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 1 防护大于50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地接近这些部分。 2 防护大于12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3 防护大于2.5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4 防护大于1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壳内带电或运转部分。 5 防尘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6 尘密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壳内,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电机防护等级(第二位数字)的分级和定义防护等级第二位数简称定义 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 1 防滴垂直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2 15o防滴与铅垂线成15o角范围内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3 防淋水与铅垂线成60O角范围内的淋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 4 防溅任何方向的溅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 5 防喷水任何方向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标准为1米处。 6 防海浪或强加喷水猛烈的海浪或强力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影响。 7 浸水电机在规定的压力和时间下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 8 潜水电机在规定的压力下长时间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 电机常用的防护等级有IP23、IP44、IP54、IP55、IP56、IP65。 电动机的热分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C、N、R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温度等级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C级 N级 R级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30 155 180 200 220 24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5 125 135 150 170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155 170 190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根据GB 755-2008,F级绝缘下绕组温升限制应为105K,而不是100K。一般电机的绝缘等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第1讲]——何谓IP(防护等级) 提供:中国工控网 作者: 浏览次数:7892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电器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电器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电器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娄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表一: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表二: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电气设备基础标准及防护等级[第2讲]——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电磁兼 容性标准 提供:中国工控网 作者: 浏览次数:5934 目前,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领域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意识到电磁兼容对产品的质量影响,电力用户对入网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像许继、四方、南瑞和南自行业领军企业以及ABB、施耐德、Sel等国际公司都在自己的企业标准中提出了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提高

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让电力用户及电力制造企业对目前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出版发行的《电磁兼容测试导则》,下面简单介绍相关标准的内容。 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简称EMS)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其中EMS 包括: 1)振荡波抗扰度(IEC 60255-22-1:1988(GB/T 14598.13-1998)) 2)静电放电(ESD)抗扰度(IEC 60255-22-2:1996(GB/T 14598.14-1998)) 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IEC 60255-22-3:1989(GB/T 14598.9-1995)) 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IEC 60255-22-4:1992(GB/T 14598.10-1996)) 5)浪涌(冲击)抗扰度(IEC 60255-22-5:2002) 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 60255-22-6:2001) 7)工频抗扰度(IEC 60255-22-7:2003) 8)工频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8:1998(GB/T 17626.8-1998)) 9)脉冲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9:1993(GB/T 17626.9-1998)) 10)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IEC 61000-4-10:1993(GB/T 17626.10-1998)) 11)电压暂停,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IEC 61000-4-11:1994(GB/T 17626.11-1999)) 12)谐波和谐间波抗扰度(IEC 61000-4-13) EMI 包括:

电机的性能参数指标

一、旋转电机有哪些性能参数指标? 1.异步电动机主要数据 1)、相数 2)、额定频率(Hz) 3)、额定功率kW 4)、额定电压V 5)、额定电流A 6)、绝缘等级 7)、额定转速(极数)r/min 8)、防护性能 9)、冷却式 2.异步电机主要技术指标 a)效率η:电动机输出机械功率与输入电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b)功率因数COSφ:电动机输入有效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c)堵转电流IA: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从供电回路输入的 稳态电流有效值。 d)堵转转矩TK: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转子堵住时所产生转矩的 最小测得值。 e)最大转矩TMAX: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运行温度下,转速不 发生突降时所产生的最大转矩。 f)噪声:电动机在空载稳态运行时A计权声功率级dB(A)最大值。 g)振动:电动机在空载稳态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mm/s)。

3.电动机主要性能中分为:一是起动性能;二是运行性能: 起动性能有:起动转矩、起动电流。一般起动转矩越大越好,而起动时的电流越小越好,在实际常以起动转矩倍数(起动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Tst/Tn)和起动电流倍数(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Ist/In)进行考核。电机在静止状态时,一定电流值时所能提供的转矩与额定转矩的比值,表征电机的起动性能。 运行性能有: 效率、功率因数、绕组温升(绝缘等级)、最大转矩倍数Tmax/Tn、振动、噪声等。 效率、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倍数越大越好,而绕组温升、振动和噪声则是越小越好。 起动转矩、起动电流、效率、功率因数和绕组温升合称电机的五大性能指标。 二、电动机计算常用的公式 1、电动机定子磁极转速n=(60×频率f)÷极对数p 2、电动机额定功率P=1.732×线电压U×电流I×效率η功率因数COSΦ 3、电动机额定力矩T=9550×额定功率P÷额定转速n 三、防护型式IPXX (GB/T 4208 外壳防护分级(IP代码)) 防护标志由字母IP和两个表示防护等级的表征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带电部分和触及壳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表示防水等级)。 对特殊应用和适用于规定气候条件的电机,其外壳防护等级的表示法由表征字母、两位表征数字和补充字母三部分组成。 IP 4 4 □ 补充字母 第二位表征数字 第一位表征数字 表征字母 1、第一位表征数字表示外壳对人和壳部件提供的防护等级。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最新版)

电气装置安装规程(GB50169-2006 ) 电气设备安装标准规范1、总则 1.1 本规范适用于 1.2 本规范引用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安装与验收标准》(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GB 501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有关设备出厂说明书 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 1.3 所有电气项目施工人员应熟知并严格执行本规范,确保电气 安装工程质量。 1.4 本规范与上级的有关规程、规范相低触时应按上级规程、规范执行。 1.5 当现场设备、系统结线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本规程。 1.6 所有电气技术人员及公司相关 领导应熟悉本规范。 1.7 本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上级规定和现场实际的部分 进行修订。 1.8 本规范由负责解释。第一节变压器安装规范一、主控项目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浸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 2. 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可靠。 3. 变压器的相关电气试验必须合格。 4. 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正确操作及联动试验正确。 5. 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线、相色清晰、安装合理。二、一般项目 1. 分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运行要求。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远方操作应动作可靠,指示位置正 确。 2. 绝缘件应无裂纹、缺损和瓷件瓷釉损坏等缺陷,外表清洁,测温仪表指示准确。 3.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部件固定。 4. 检查变压器铭牌上所 列各项技术参数及产品附件与图纸上的型号、规格等相符;出厂资料、文件需齐全。 5. 变压器本身不应有机械损伤,箱盖螺栓应完整无缺,密封衬垫要求严密良好,无渗油现象。 6. 易损部件如套管、油位表、呼吸器、信号温度计、气体继电器等有无损坏现象。7. 变压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8. 储油柜、冷却装置等油系统上的阀门均应打开,且指示正确。9. 变压器的基础轨道应水平;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 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安装坡度除外)。10. 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 管中心线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等。11. 油漆应完整、相色标志正确。三、应具备基本要求1. 变压器在运行情况下,应能安全的查看储油柜和套管、油温、气体继电器,必要时应装 设固定梯子。 2.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应有足够的通风,避免变压器温度过高。 3. 变压器的门应采用阻燃材料并上锁,门上应标明变压器的名称、编号及标示牌。 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应按有关设计规程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 5. 大中型变压器应有永久或临时性起吊钟罩设施及场地。第二节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安装规范 一、主控项目1、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线连接,且有标识。2、低压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屏、台、 箱、盘)内保护导体应用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屏、台、 箱、盘)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附表 5 的规定。3、高压成套配电柜必须交接试验 合格。4、中置柜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2) 开关进出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相同型号的开关应能互换。3) 开关在工作位置,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紧密,符合产品要求。4) 开关和柜体间的二次 回路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5) 安全隔离板应开启灵活,随开关的进出而相应动作。6) 开关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应接触紧密。7) 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等安装接线完毕、

GB4942.2-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 4942.2—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4—20批准1993—12—01实施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947—1(198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般规则》,并参照采用IEC 529(1989)《外壳防护等级》等标准中有关低压电器的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和要求。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器(下简称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分级、标志、定义、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外壳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不适用于电器对机械损坏、易爆、腐蚀性气体或凝湿(例如由凝露所引起的)、霉菌、虫害等条件下使用的防护。 本标准不适用于短路运行时所产生的应力效应。 2 引用标准 GB 2900.18 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3 术语、符号、代号 3.1 术语 3.1.1 外壳enclosure 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 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能拆除的部件除外)。3.1.2 防护等级degree of protection 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3.1.3 1P符号IP code 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3.1.4 足够的间隙adequate clearance 指试验器具(试球、试指、金属线棒或探针等)应不能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的距离。 3.1.5 防止excluded 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 3.1.6危险部件hazardous part 对接近或接触有危险的部件。 3.1.7 危险带电部件hazardous live part 有触电危险的导体或导电部件。 3.1.8 危险的机械部件hazardous mechanical part 除光滑旋转的轴外,对接触有危险的运动部件。 3.1.9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或家畜与带电部件的接触。 注:①“带电部件”是指危险带电部件。 ②“接触”指不包括接近小于适当电气间隙的高压带电部件。 3.1.10 用外壳防止直接接触的保护protection provided by anenclosure against direct contact 防止人直接接触外壳内危险的带电部件的保护。 注:保护由外壳本身提供或作为外壳一部分的栅栏、与外壳的间距提供。 3.1.11 防止直接接触的适当的电气间隙adequate clearan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direct contact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技术标准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技术标准 一、技术内容及要求: 1、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源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细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必须有保护接地。 2、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有总接地网相连。 3、主接地极应浸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 4、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0.75m2、厚度不得小于5mm。 5、下列地点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 1) 、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铜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三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变压器电缆连接装置。

6、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7、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8、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相连,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 9、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10、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 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上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小于0.75m。 11、接地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12、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峒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扁钢。 13、连接导线,接地导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

电机的防护等级详解

电机的防护等级详解 电机常用的防护等级有IP23、IP44、IP54、IP55、IP56、IP65。这些电机的防护等级IP代表的意思?电动机防护等级有什么意义?有怎样的评判标准?本文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IP分类体系通过一个数字来表明外壳对抵抗冲击和粉尘及水侵入的保护. 电动机防护等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IP××等级标准,不同的安装场所,等级是不一样的,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电器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所说的“IP44”,具体可参照下面的说明选定。在等级标准中,“××”是两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对固体的防护等级,第二位表示对液体的防护等级。固体防护等级有7个等级,用0-6分别表示;液体防护等级有9个等级,用0-8分别表示。具体说明如下: 电机防护等级IP后面第一位数字的意义 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 1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机壳内,能防止人体的大面积(如手)偶然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的接近这些部分。 2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机壳内,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3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机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的工具、金属等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4 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机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1MM的工具、金属等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5 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6 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电动机防护等级IP后面第二位数字的意义 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 1 防滴,垂直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产品内部。 2 15゜防滴,与铅垂线成15度角范围内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产品内部。 3 防淋水,与铅垂线成60度角范围内的淋水应不能直接进入产品内部。 4 防溅水,任何方向的溅水对产品应无有害的影响。 5 防喷水,任何方向的喷水对产品应无有害的影响。

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是怎样标志的

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是怎样标志的?? 2P------防护标志。1-------前附加字母。2-------第一位数字。3--------第二位数字。4-----后 附加字母。 第一位数字表示第一种防护形式等级。仅考虑第一种防护时,另一位数字用X代替。前附加字母是电机产品的附加字母。W表示气候防护式电机,R表示管道通风式风机。后附加仔密也是电机产品的附加字母,S 表示静止状态下进行第二种防护型试验的电机。M表示在运转状态下进行的第二种形式的试验电机。

低压电气设备IP防护等级 IP防护等级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娄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害。 5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 防止来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害。 6 防止大浪的侵入 装设于甲板上的灯具,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进入造成损坏。 7 防止浸水时水的侵入 灯具浸在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8 防止沉没时水的侵入 灯具无限期的沉没在指定水压的状况下,能确保不因进水而造成损坏 表一: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标示数字 防护等级 定义 0 没有防护 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 的固体物体侵入 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的零件。防止较大尺寸(直 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

电动机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

电动机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 来源:湘潭电机厂 https://www.360docs.net/doc/ad7851768.html,/ 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 1、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 A、E、 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 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 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IP防护等级说明

防护等级IP54,IP为标记字母,数字5为第一标记数字,4为第二标记数字,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防水试验1、范围防水试验包括第二位特征数字为1至8,即防护等级代码为IPX1至IPX8。 2、各种等级的防水试验内容 (1)IPX1 方法名称:垂直滴水试验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见2.11 试样放置:按试样正常工作位置摆放在以1r/min的旋转样品台上,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 试验条件:滴水量为1 0.5mm/min; 试验持续时间:10min; (2)IPX2 方法名称:倾斜15°滴水试验试验设备:滴水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见2.11 试样放置:使试样的一个面与垂线成15°角,样品顶部至滴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每试完一个面后,换另一个.....面,共四次。试验条件:滴水量为3 0.5mm/min;试验持续时间:4×2.5min (共10min); (3)IPX3 方法名称:淋水试验试验方法: a.摆管式淋水试验试验设备:摆管式淋水溅水试验装置(装置图形及其试验方法见本书2.14) 试样放置:选择适当半径的摆管,使样品台面高度处于摆管直径位置上,将试样放在样台上,使其顶部到样品喷水口的距离不大于200mm,样品台不旋转。试验条件:水流量按摆管的喷水孔数计算,每孔为0.07L/min。淋水时,摆管中点两边各60°弧段内的喷水孔的喷水喷向样品。被试样品放在摆管半圆中心。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60°,共120°。每次摆动(2×120°)约4s。 试验时间:连续淋水10min。 b.喷头式淋水试验试验设备:手持式淋水溅水试验装置,装置图形及其试验方法见本书2.14 试样放置:使试验顶部到手持喷头喷水口的平行距离在300mm至500mm之间试验条件:试验时应安装带平衡重物的挡板,水流量为10L/min 试验时间:按被

电机的绝缘等级和防护等级划分

电机的绝缘等级和防护等级划分 一.绝缘等级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 最高允许温度(℃)105 120 130 155 180 绕组温升限值(K)60 75 80 100 125 性能参考温度(℃)80 95 100 120 145 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绝缘材料尤其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加速老化并损坏。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有区别,采用不同绝缘材料的电气设备其耐受高温的能力就有不同。因此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规定其工作的最高温度。

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因此,B级绝缘说明的是该发电机采用的绝缘耐热温度为130℃。使用者在发电机工作时应该保证不使发电机绝缘材料超过该温度才能保证发电机正常工作。 绝缘等级为B级的绝缘材料,主要是由云母、石棉、玻璃丝经有机胶胶合或浸渍而成的。 二.防护等级 1. 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IEC34-5 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代号IP xx,含义见下表。 第一位表征数字 第一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 简述含义

0 无防护电机无专门防护 1 防护大于50mm固体电机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但不能防止故意接触) 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2 防护大于12mm固体电机能防止手指或长度不超过80mm的类似物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3 防护大于固体电机能防止直径大于的工具或导线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能防止直径大于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4 防护大于1mm固体电机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体 5 防尘电机能防止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进尘量不足以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 6 尘密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进入 第二位表征数字 第二位表征数字防护等级

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安装规范

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及安装规范 1. 术语 外壳 能提供一个规定的防护等级,来防止一定的外部影响和防止接近、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的部件。 注: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而设置的栅栏、孔洞形状以及其他设施不管是否附于外壳或是封闭设备组成部分,均被认为是外壳的一部分(那些不用钥匙或工具就拆除的部件除外)。 防护等级 按标准规定的检验要求,对外壳能防止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或运动部件以及防止水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IP符号 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由表征字母“IP”和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及补充字母所组成。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 第一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 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作为应用于易爆危险区的仪表,对其外壳的保护等级亦应作出规定,赋予一定的代码,即IP 等级号。 IEC144 规定的壳体保护等级由一个对应其抗外界物体冲击与穿刺能力及防水能力的代码表示 防止 表示能防止人体的某部分,手持工具、金属线棒或探针进入外壳,即使进入,亦能与带电部分或有危险的运动部件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除光滑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以外)。 危险部件 对接近或接触有危险的机械部件或导体或导电部件。 符号、代号 IP:表示防护等级符号的表征字母。 W:表示在特定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 N:表示在特定尘埃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 L:表示在规定固体异物条件下使用的补充字母。 2 防护型式与要求 电器外壳具有以下两种防护型式 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的运动部件(光滑的转轴和类似部件等非危险运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器外壳内部。 防止水进入电器外壳内部而引起有害的影响。 对仅为人身安全而设置在外壳周围的栅栏等防护措施应不算作外壳的一部分;而对于为了防护外界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触及带电部分及运动部件而设的壳内栅栏(绝缘隔板),应

防护等级IP65

防护等级IP65,IP55 第一种学说: 看GB1498-79,电机、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什么是IP(防护等级)? IP(International Protection)防护等级系统是由IEC(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所起草。将灯具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两个标示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等级如表一及表二。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一个标示数字: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 IP0- 1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件。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IP1- 2 防止大于12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灯具内部之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12mm,长度大于80mm)的外物侵入 IP2-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 IP3-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物体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之工具、电线或类似的细小的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灯具的内部零件 IP4- 5 防尘,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的灰尘的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操作 IP5- 6 尘密完全防止外物侵入,且可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IP6-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第二个标示数字: 0 无防护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之防护 IP-0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精编版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标准名称: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 B4064-83标准编号:GB 4064-83 标准正文: 国家标准局1983-12-22发布1984-10-01实施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电气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不能独立使用的半成品。 本标准是各类电气设备安全标准的基础。其规定在有关各类标准中再具体化。电 气设备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以保证安全。 2 名词术语 2.1 电气设备 包括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器件,例如电机、电器、变压器、测量仪 表、保护装置、电气用具(以下简称设备)。 2.2 危险 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包括由于触电、噪声、辐射、高频、过 热,起火、弧光、污染和其它影响所造成的危害。

2.3 按规定使用 按照设备制造厂给出的条件使用。保持预定的运行和维护条件也属按规定使用。 2.4 安全技术措施 所有为了避免危险而采取的结构上和说明性的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的、间接的和 提示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5 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只具有改进和保证安全使用设备的目的而不带其他功能的装置。2.6 使用人员 2.6.1 专业人员 受过专业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识别出其所操作和使用的设备可能出 现的危险的人员。 2.6.2 受过初级训练的人员 受过与其所承担的任务有关的专业技术和安全技术训练,对不按规程操作可能发 生危险有足够了解的人员。 2.6.3 外行 非专业人员,又未受过初级训练的人员。 2.7 电气操作场所

主要用于电气设备运行,且只允许有关专业人员或受过初级训练的人员进入的房 间或场所。如开关室、控制室、试验室、发电机房、隔离开的配电设备、隔离开的试 验场等。 2.8 锁闭的电气操作场所 锁闭起来的用于电气设备运行的房间或场所(例如锁闭的开关和配电设备,变压器 房和电梯驱动室等)。只有受权的有关专业人员和受过有关初级训练的人员可以开锁进 入。 2.9 带电部分 处于正常使用电压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2.10 导电部分 能导电,但并不一定承载工作电流的部分。 2.11 外露导电部分 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和虽不是带电部分但在故障情况下可变为带电的部分。 2.12 直接接触防护 所有防止人接触电气设备带电部分而遭受危害的措施。 2.13 间接接触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