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35·

35

农业科学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向 辉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国华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 广元 628216)

摘 要: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农技推广对四川脱贫攻坚工

作产生的巨大作用不能低估。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落后、增收缓慢的情况,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希望对农业技术推广和扶贫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技推广;脱贫攻坚;农业科技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4-0035

1.引言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距离实现“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宏伟目标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此之前要达到和国家脱贫工作实现同步存在一定的困难,制约四川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要想四川脱贫攻坚工作获得更大突破,必须在现有推广体系上大胆创新才能让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2.农技推广在精准扶贫进程中的作用

2.1农技推广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加快农技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普及、信息技术传播、销售服务、技术交流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保证农民群众能够借助农业科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收致富,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2.2农技推广是精准扶贫的纽带

四川省的广大农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导致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一步发挥农业技术的培训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扫除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障碍。

3.四川农业科技扶贫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四川现有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有40余所,涉及农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有41个,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相关人员共计2000余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12000多个,推广人员高达6万人。截止到2017年,四川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前沿科技

成果转化应用率为74%,农村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高达95%,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达到了80%,农作物综合机械化耕种水平超过一半,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4%左右。当前四川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促农增收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4.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

4.1创新农业科技助力精准脱贫要坚持普惠要求和政策倾斜相结合

要将市场培育和公益属性结合在一起,农业科技研发源头动力蓄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机制和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寻找创新驱动和脱贫攻坚两大战略的交集点,释放政策红利,充分调动农业科技扶贫的所有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服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服务好贫困地区最真实的发展情况,支撑起农村经济发展。

4.2要将农业科技扶贫纳入未来三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中

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趋势,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对现有农业科技公共政策在目标、手段和力度等几个维度上不断调整和提高,体现农业科技政策的普惠性,给与可能成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对象和行业一定的政策红利并降低门槛,鼓励更多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鼓励广大农业科研人员深入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引导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进程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业科技推广和扶贫开发的共进。

4.3要将服务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放在首位

进行农业科技扶贫要将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降低到最低,将科技扶贫对贫困农户增收增效的释放作为检验工作开展成效的第一原则。不管是农业科技扶贫

实施方案:县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县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省财政厅政府金融办××保监局关于做好××省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县油茶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的意义 开展油茶特色农业保险,是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战略部署,有利于实现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益于防范油茶产业发展风险,帮助农户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 二、基本原则 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建立健全我县特色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一)政府引导原则。县财政、林业、扶贫办、保险经办机构等职能部门,利用财政保费补贴和其它支农惠农政策,引导和鼓励农

户、大户、专业合作、企业(以下统称油茶经营主体)等参加油茶特色农业保险试点,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增强地方特色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工作顺利推进。 (二)市场运作原则。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以保险经办机构市场化运作为依托,由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自身能力,建立经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自主自愿原则。油茶经营主体、保险经办机构等有关单位,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意愿、承受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自主投保和承保。 (四)协同推进原则。参与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工作的相关部门,要将保费补贴政策同农业信贷、其它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要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高度出发,加强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工作的宣传、承保、查勘、定损、理赔和防灾防损等各项工作的支持,积极稳妥地开展油茶特色农业保险工作。 三、主要内容 ××县油茶特色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原则上可按程序先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先行试点,县林业局负责反馈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质量,如服务质量不合格,县林业局有权按程序重新选定保险经办机构。为保证油茶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在我县得以持续发展,保险合同每年一签。保险经办机构本着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每年将根据油茶特色农业保险的实际风险情况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工作是当前各地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要紧紧围绕“以扶贫抓党建、以党建促脱贫”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集中精力,高质量、高标准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贫困村发展的“造血”功能,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配强班子,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内力”。注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服务群众意识强、担当履职能力强的贫困村党组织班子。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建立转化升级工作责任制,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转化时间表。切实提升贫困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 抓好队伍,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能力”。要注重选派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着力解决班子不团结、干事能力弱、集体经济发展慢等问题,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教育管理,培养扶贫攻坚“领头雁”。加强专题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

升他们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要强化对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严格落实日常驻村请销假、工作在村等制度,把“第一书记”年度考评纳入评先表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精准扶贫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主赛场、主战场和主考场,帮助贫困村制定实施脱贫计划,选准好发展路子,落实好扶贫项目,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建好阵地,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动力”。要大力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着力解决无办公场所和办公场所破旧狭小问题,逐步改善村级党组织办公条件。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结合贫困村实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贫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建好管好用好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作用,做到功能齐全化、办事高效化、服务快捷化,真正把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为脱贫攻坚增添不竭动力。 狠抓发展,增强脱贫攻坚的“活力”。通过典型带动发展、区域联动发展、保障推动发展,着力解决贫困村发展基础差、发展制约因素多、发展后劲不足

新形势下工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工业扶贫助力乡镇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何丽芳 (大理州工信委经济运行科科长、驻洱源县牛街乡福田村第一书记) 关键字:工业扶贫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品牌 摘要:当前,脱贫攻坚作为大理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摘贫穷之帽,奔小康之道,是大理全州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笔者结合驻村扶贫的工作经历和单位职能,从工业行业参与扶贫的角度提出了“3张牌”、“7条路径”、“5条建议”的工业扶贫思路,为“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镇走出一条扩量提质、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的脱贫出列道路提供了参考。 前言 “企业下乡拓宽致富路,工业扶贫带动产业兴”。2015年8月以来,大理州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投身精准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素质,捐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等方式参与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悄然形成了“工业扶贫”的氛围。实践证明,工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州贫困乡镇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程度低。二是缺乏农业产业龙

头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四是与外界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缺乏了解和把控,老百姓抗风险能力弱。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业资金不足。 而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通过工业扶贫加以解决,也就是要通过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户的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提供帮扶,让贫困户走上“贷款入股、带地合作、打工分红、自我创业”的良性脱贫轨道,真正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一、工业扶贫应打好三张牌 (一)打好规划布局牌。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而工业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以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应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 (二)打好特色产业牌。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摘帽,甚至弯道超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地由于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优势产业必然不尽相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产业重点,真正培育和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特”的特色产业。 (三)打好绿色生态牌。守住生态底线,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创新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发表时间:2020-04-09T01:43:55.340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40期作者:谢文涛张地[导读] 潜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就富有“皖国古都、安徽之源、黄梅之乡”的美誉,潜山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 潜山市农业农村局 246300摘要:安徽省是我国重点产茶大省之一,而位于安徽省的潜山市,是安徽省重点产茶的地区,潜山市全市人口共59万,其中茶农的数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多年来,潜山市大力发展茶产业,为产业精准扶贫推波助澜,同时,也为潜山市的茶产业进一步做强、做 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直接带动潜山市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关键词:创新;茶产业;脱贫攻坚 引言: 潜山市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就富有“皖国古都、安徽之源、黄梅之乡”的美誉,潜山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空气质量更是连续多年达到国家一级的空气质量标准,且于2019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潜山市盛产优质茶叶,多年来潜山市一直坚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链,致力于将茶产业继续做强,发展成为潜山市最具优势的产业,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助推脱贫攻坚进一步深入。 1创新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产业呈现“小、弱、差、散”的局面 “小”所描述的是茶产业的规模小,潜山市每年茶叶的产量较高,但是其中优质的茶叶却是较少的,无法形成较大的茶产业规模。除优质茶叶产量较少之外,“小”也体现在加工茶叶的企业规模小,茶叶公司每年茶叶产量更是少之又少,无法将潜在的生产力进一步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弱”的意义体现在茶叶的品牌较多,但是影响力却都较弱。潜山市茶叶的生产规模较小,但是茶叶的品牌却是较多的,往往存在着一个企业同时拥有着较多的茶叶品牌,茶叶的品牌过多,导致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主导品牌,也就使得茶叶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 “差”代表的是茶叶的效益差,现今茶园的效益远远低于全国茶园的平均效益。茶叶的效益差,导致茶农不愿意对其进行过多的投入,导致其效益低下,进而影响了整个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散”即生产的资源较为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潜山市现存茶叶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和茶叶小厂加工,缺乏规模化与系统化的生产与销售方式,仅以小生产商面对大市场的营销模式进行茶叶的销售,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 1.2缺乏相应管理机制 潜山市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还未形成健全的体制机制,缺少权威的机构与协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引导与制约,茶农自发的加工与销售容易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茶叶的销售市场环境混乱,以及茶农私自以坏茶冒充好茶、恶意杀价,使得茶叶市场口碑降低,难以获得良好的收益。 2潜山市茶产业发展优势2.1政府大力支持 潜山市政府已经连续六年将茶叶列为潜山市六大特色之首,并且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与帮助,每年拨款120万元用于茶产业的专项扶持计划,并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潜山市茶产业的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助推茶产业的发展,扩大茶叶加工基地的规模,使我市茶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2.2产品优势突出 天柱剑毫名茶是安徽省扁型茶叶中的代表,也是中国的名茶,天柱剑毫名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特级的天柱剑毫生长在海拔500米人迹罕至的深山之中,茶叶原料要采摘谷雨前后的一芽一叶,再加以炭火烘制,极大程度上的保留了茶叶的原味,近几年深受省里的重视,政府与主管部门也鼓励恢复其传统的加工工艺,丰富市场茶叶的供应。 2.3产能增长空间广阔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区县)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工作安排,为解决农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引领型龙头企业少、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贫困村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提升、主体带动和产销对接,引深完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二、重点任务 (一)发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切实把“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按照xx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两年见效”的总体安排和“提质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发展思路,全县铺开15个农业产业园区、100个村级种养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年内完成以上创建任务。 (二)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杂粮、旱地瓜菜、食

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产业。以xxx、xxx为重点,发展xx1.5万亩,带动全县xx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以xx、xx、xx为重点,发展食用菌50万棒; 以xx、xx、xxx为重点,发展瓜菜0.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13.6万亩,各乡镇要至少建设一个300亩以上的高标准、有特色、园区式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三)发展特色养殖业。以xx、xx、xx三个新型养猪场为龙头,推行生猪养殖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年内新增生猪养殖规模3万头。稳定发展肉牛、肉羊、蛋鸡等养殖产业。重点打造规模化健康养殖小区6个。支持4户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提升。 (四)强化龙头带动。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村和产业园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倾斜支持参与“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合作社创建示范社。鼓励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跨区域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的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形成“一个联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9年度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动员布置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增收的重要抓手。 我市紧紧牵住绿色产业这个“牛鼻子”,立足X特色资源,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为全市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别是在市农委X月中旬和X月下旬二次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专项督查后,我市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到位。现将我市X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概况 (一)组织领导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市扶贫开发领导组下设一个产业扶贫工作组,组长由农委一名副主任兼任,农委抽X人、林业局X人、中药材发展局X人、茶蚕办X人组成工作组成员,并设有专门办公室,有X名同志常驻办公。同时又成立了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农委主任兼任,在农委内下设一个专门扶贫办公室,抽二名同志专

职负责日常工作。 二是抓好谋划,立足产业这个脱贫之基,统筹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政策设计、工作布署,为市委政府当好参谋。出台了《X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与《实施细则》,编制了X市特色种养业X年度扶贫工作重点与分月工作计划,协助X个贫困村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逐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稳定和深化产业扶贫政策。 三是抓好调度,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四是抓好协调,对于产业扶贫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争取各相关部合支持与配合,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 X年上半年全市召开了二次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X月份还专门开展了产业扶贫工作专项检查。X月下旬和X月下旬,针对市农委二次督查反馈情况进行了二次专项整改。 (二)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X年,全市完成三批贫困户到户产业项目验收共有X户,实施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X户(X年、X年已脱贫户发展产业项目只统计没有验收给予奖补)占全市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中的X.X%(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覆盖率)。 其中从事种植业发展X户、X人;从事养殖业X户、X 人;从事加工、休闲农业的X户X人。X年脱贫户发展产业X户X人;X年拟脱贫户发展产业X户X人。全市贫困户(不

扶贫调研报告:关于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

扶贫调研报告:关于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对策 为深入了解全州自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产业扶贫的成效,州委政研室围绕州委、州政府产业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砚山、丘北、广南等县部分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对全州产业精准扶贫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格局全面形成 按照州委、州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统一部署,各县(市)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通过抓好试点示范引领带动,深入推进“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积极推进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各县(市)加强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对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村民住房财产权、林权等“三权三证”抵押担保融资工作。目前,全州农村“三权三证”抵押贷款62.91亿元。在抓好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已开展农业科技培训3848期,培训36.4万人次。通过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以实用技术培训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实现就业创业,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实现脱贫致富。 (二)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州参与精准扶贫的农业龙头企业216个,涵盖特色种养、农副产品加工、旅游、电商等产业,通过联户带动、入股分工、劳务输出、托管代养等方式,带动90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2017年每户贫困

户可实现增收3702元。如广南县围绕八宝米等县内优势产业,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全县八宝米种植面积14.54万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26户种植3675亩,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增收308.76万元。有658户贫困户参与企业贷款入股分红,已兑现分红80.8万元。砚山县者腊乡采取“土地流转扶贫+基地务工扶贫+订单经营扶贫”的“三位一体”的模式,引进中康食品有限公司、兴裕牧业有限公司、砚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户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目前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1万亩,标准化烤烟种植基地7000亩,生态经济林果基地1万亩,林下种草养畜基地4万余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46户,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作利益机制全覆盖,年可促进户均增收1.5万元左右,人均增收3400元左右。 (三)探索了一些助农增收扶贫路径。各县(市)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抓好产业扶贫路径设计,每一个产业都有一套精准“施工方案”和“作战路线图”。如砚山县者腊乡宏贸蔬菜合作社以贫困户扶贫贷款1500万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偿还贷款、支付利息,并对社员进行保底分红,贫困户年均分红4000元,带动了40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全州按照产业、资金、区域、对象、时限“五个精准”,分别为烤烟、辣椒、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定制脱贫工程。各县(市)还通过园区辐射、合作带动、电商激活等办法,大胆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村电商平台+贫困户”等帮扶联接模式,形成产业精准扶贫的大合唱。 (四)投入了一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积极争取金融融资、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了扶贫资金投入增长长效机制。设立产业发展担保基金,按照每户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设立了产业精准扶

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宾哲源吴雨婷李姝毅赵莹婕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0期 广西地区盛产茶叶且茶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当地销量可观,但全国范围来看优势并不突出,目前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广西地区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阶段,如何利用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巩固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果成为一大问题。以下内容将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探讨该地区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一、控制新建茶园面积,防止产业盲目扩张 国家对茶叶产业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多数茶农第一时间会扩大茶园面积,这种做法并不正确,无法从根本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茶叶产业的目的有二,第一是满足市场需求,第二是增加茶农收入。盲目扩张产业,可能会导致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差距过大,造成茶叶滞销的局面,从而影响茶农收入。因此,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应控制好茶园面积,防止产业盲目扩张。根据广西地区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控制茶园面积并非禁止建设茶园,而且少建茶园、精建茶园,结合农村形式和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条件良好的区域建立茶园,从而帮助农户更好地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在建设茶园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茶树种苗的选择、机械设备的购进等问题,应选择符合产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的种苗和机械化设备,提高茶园的机械化水平,从而打造优质高标准的茶园。另外,可用新型高标准茶园逐步取代传统的低产老茶园,从而进一步避免茶叶产业的盲目扩张,为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可能性,为广西地区巩固精准脱贫工作成果提供产业推动力。 二、打造当地特色茶叶,把握独有竞争优势 广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都有小有名气的茶叶品牌,如桂林毛尖、梧州六堡茶、横县茉莉花茶、三江茶等茶叶品牌,这也是广西地区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突破口。茶户和茶企可以寻找景区进行合作,制作景区衍生品或是景区与茶叶的联名产品,从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为茶叶积累更多消费客户。同时,广西地区的茶企可以根据当地特点、把握当地特色资源,制作当地特色的茶叶品牌,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具有独特风格是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绝佳武器。目前,广西地区茶叶产品缺乏亮点,在全国范围内声誉较低,提到茶叶,消费者会首先想起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只有具备鲜明的竞争优势、打造独特风格,才能在广大茶叶市场上脱颖而出,取得长远发展。精准脱贫工作本身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为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而打造当地特色茶叶风格与精准扶贫工作原理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可巩固精准扶贫工作在广西地区的成果。 三、借助茶叶历史文化,高低端品牌同时发展

茶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茶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的乡—位于遂川县西南边陲,是遂川县茶叶种植第二大乡镇。近年来,依托茶叶产业优势,按照“引龙头、育大户、建基地、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茶叶产业种植规模,致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努力探索依托优势产业加快脱贫的新路子。目前,全乡茶园面积X万亩,产量X余吨,产值X余万元,全乡近X余人从事茶叶相关行业,X余户贫困户发展茶产业,户均增收X余元。 一、基本情况 一个良好的生态。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湘赣边界,地势起伏,峰峦叠翠,昼夜温差大,气候湿润多雨,常年云雾缭绕,有山地面积X多万亩,土壤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微酸性麻沙泥土,疏松肥沃,PH值在X之间,有机含量丰富,极有利于茶叶生长中茶素、芳香物质及各种氨基酸的合成,是得天独厚的宜茶之地。 一个悠久的历史。XX是XX传统产茶区,种茶、制茶及品茶的历史久远。当地人工种茶始于明末,盛于清初,至清乾隆时已有规模,晚清的淋洋茶叶专业市场,XX茶叶交易量千余斤。目前全乡茶园面积已发展至X万X千余亩。 一个独特的品牌。本乡特产XX牌绿茶具有“外形翠绿披毫、香气清高纯正、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厚特甘、回味悠长耐泡”等优异品质,曾多次评为XX省优质名茶,XXXX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是XX最具名气的传统名茶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是新建茶叶基地。XX至XX年,省农业厅帮扶工作组考察我乡地理条件后提出在XX新建X亩茶叶基地,提供扶助资金X万元,并从省茶科所引进技术指导、茶叶新品种,茶叶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农户种植热情高涨。我乡乘此时机采取农户自建、干部领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与县直单位合建和吸引外商投资兴建等多种形式扩大茶叶基地建设。重点在XX公路、XX公路和XX公路沿线,南风面景区建设高标准、高产示范基地。新建集中连片X 亩以上基地X个,其中久营、大淋公路可视范围内分别建立基地X个、X个。新建集中连片X亩以上茶叶基地X个,其中久营公路可视范围内X个。茶园面积由X年代的X千余亩增长到X万XX千余亩。 二是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大企业,引进了XX食品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XX 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等四个龙头企业,创立了“XX”、“XX”、“XX”等XX品牌。通过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较完善的销售网络,成功扩大了茶叶销售市场,强烈增加了茶农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的信心。如梦圆春茶叶有限公司通过“线上+线下”电商扶贫的方式,线上年销往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X余斤销售额达X余万元,线下通过品牌连锁店的形式年销售量达X万余斤X余万元。 三是组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拓宽产业基地建设模式,组建X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其中县级X个,乡级X个。如阡陌村世宝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当地零散茶山汇聚成片,形成X亩茶产业基地。利用干部领建、农户自愿的形式,由政府提供X元扶助资金入股产业扶贫基地组建合

2020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2020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产业扶贫(特色种养业)三大行动的意见》和《关于印发X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深入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帮扶指导,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截止X月底,全市自种自养贫困户达标X万户;贫困村产业发展达标X个,达到一村一品标准的贫困村X个;全市累计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X个,累计为村集体分红X万元;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带动X万贫困户参与特色种养业发展;全市已累计在X个贫困村和X万贫困户实施产业扶贫到村项目X个,到户项目X 万个。年度农业特色产业扶贫考核指标和“四带一自”民生工程任务已超额完成。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明确年度目标。在认真落实巡视整改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X年度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年度目标:全市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到X%以上具备条件的贫困户,每个自种自养贫困户培训X次以上,农业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并保持达标水平以上;每个贫困村成立或引进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建成X个以上特色种养业扶贫

基地,每个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分红X万元以上;所有有条件的贫困村主导产业持续稳定达标,在X%以上的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推进行动,主导产业产值占本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X%以上。 二是完成巡视整改。在X年X—X月中央巡视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题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清单中,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整改“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及“营造宣传氛围用力过猛”两个问题。根据市委整改办统一部署,我局详细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细化工作举措,形成整改方案,其中就产业扶贫全覆盖问题,提出了X条具体整改措施,就宣传氛围“用力过猛”问题,提出了X条具体整改措施,并于X月底全面完成整改任务,X月X日前按照规定程序完成销号。今年X月,对照上半年省扶贫办第一轮暗访发现产业扶贫问题清单,认真组织各县区对照整改,并及时上报了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发展主体带动。将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作为特色种养业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完善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造血扶贫,全市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X万贫困户参与特色种养业发展。

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8542821.html, 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 作者:刘芳震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06期 恩施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近年来,恩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政治工程”“头号工程”,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121+X”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即“一村一品+一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金融扶贫工作站+对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 2017年,恩施以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建 设为载体,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烟叶、茶叶、高山蔬菜、魔芋、中药材、柚类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富硒产业集群。全州特色农产品基地超过500万亩,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州”,恩施硒茶成功进入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恩施推动贫困村建立覆盖贫困户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投入劳务得薪金、出售产品得现金,实现了多渠道增收目标,提高了贫困户抗风险能力。现已基本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户户都有增收渠道”的产业扶贫发展格局,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 当前,恩施州要实现全面脱贫,在农业创新发展方面,面临产业块头不大、龙头企业不强、产品品牌不响等困难。应加大对恩施农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指导恩施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支持恩施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恩施具有全面发展硒产业、提供安全健康补硒途径的优势。已建成富硒特色产业基地300多万亩,富硒产品产值400多亿元。但目前还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研究滞后、地区间产业协同不够、优势发挥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建议将硒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健康产业,在恩施州建设全国硒产业发展示范区,把恩施州建设成为辐射中部、联动全国、面向世界的硒产业发展前沿高地,并在国家层面强力推动硒标准体系建设,支持恩施硒标准升级为国家硒标准。建议国家将安全补硒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出台重要食品硒添加强制性措施和标准,并建议成立硒研究国家实验室,为我国硒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并在恩施州建立硒研究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乡镇脱贫攻坚典型做法----务实苦干、奋力前行,推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接地气经验)

乡镇脱贫攻坚典型做法----务实苦干、奋力前行,推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乡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各挂包部门的鼎力帮 扶下,真抓实干、克难奋进,以“帮、扶、稳” 为抓手,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一、主要做法 “帮”。 (一) 针对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的瓶颈问题,×乡通过增加投入、扩大补助等形式,进一步夯 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逐步缩小与脱 贫出列标准和实现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 一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 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201×年,×乡继续在项目建设 上下工夫,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储备、建设力度。公 路项目建设方面:落实投资×万元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村内户外道路硬化×个小组,硬化道路* 公里,村组 公路扩修*公里,项目于201×年8 月开工,计划201×年11 月30 日前竣工并按要求完成验收工作;完成涉及201×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 3 条*

公里公路和*座桥工程量核验工作,稳步推进投资×万元 的*条*公里农村人居环境通村道路改建及硬化工程。水电项目建设方面:完成 201×年度×易地扶贫 搬迁水利工程项目核验工作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 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个电力农网改造项目。 互联网项目建设方面:完成×户农户农村“互联网+” 工程,实现×个小组光纤入户,新增×户网络宽带用户,全乡村组实现4G 网络覆盖达×以上。 二是精准发展特色增收产业。紧紧围绕全乡“一廊四带”的产业发展布局,抓好传统农业,培育特色产业,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推广×村“以奖代补”产业帮扶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201× 年 , × 乡 持 续 发 展 壮 大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期实现县“摘帽”脱贫目标,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X农业产业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立县,着力绿色崛起,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 二、发展目标 立足绿色、生态、富X、有机等特色优势,围绕X、核桃、茶叶、金银花、道地X药、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产业推进工作组,着力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基地规模、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发力,推动适度规模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到X年,建成五条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全县新发展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30万亩;新培育、引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新发展专合组织200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4000户;建成X交易中心并规范运行;

订单农业面达到40%以上。农业产业实现“5265”目标,即全县生态农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县2个“国字”品牌;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X集团有限公司、X林业公司等企业集团上市,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面达到60%以上;实现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全面提升特色产业经济效益,建成全域产业示范乡镇3个以上,特色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四小”(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经营)扶贫增收产业,实现“县有支柱产业、乡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长”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 三、建设重点 (一)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长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圈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打破区域界限,强化区域联动,优化产业布局,用好用活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农业担保基金,着力打造五条百里特色产业长廊。 百里核桃产业长廊:以“三园五片”为总体布局,主要建设三大核桃产业园(高塔核桃科技示范园、X核桃丰产示范园、X核桃观光体验园),建设五个核桃产业片。百里茶叶产业长廊:围绕“一核两带三中心”总体布局,即以X茶场为核心,建设X生态茶业休闲园,X现代茶叶科技示范园;以X镇、X镇、X乡、X镇、X乡、X镇、X 镇、X镇为主的茶叶产业重点带,以X镇、X镇、X乡、X镇、X镇、

心得体会: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最新)

心得体会: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最新) 近年来,X市X区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立足农村实际,统筹优势资源,采取“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快带慢、抱团发展、携手脱贫”的方式,探索开展示范村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组织联建凝聚合力,形成雁阵效应。通过组织联设、队伍联建、发展联手、事务联商,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组织耦合形成齐飞“雁阵”,在保持行政区划、村民自治主体、集体资产产权、党支部隶属关系、干部配置和村级干部待遇“五不变”和财务管理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收支“三独立”的基础上,以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为联结点,筛选确定12个示范村与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打破区域界限,采取“跨村联建”方式,成立12个联合党总支,坚持服务不干预、帮办不包揽、到位不越位,统筹研究解决两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等问题,建立了纵向细化、横向契合,自我控制、外在协同的耦合式党建“雁阵”。强强联合构筑团队“核心”,实行示范村支部委员与贫困村支部委员交叉任职机制,由示范村党组

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从结对村党支部委员、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党员大学生“村官”中推选出联合党总支班子成员,选优配强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构筑起示范村结对帮带贫困村的核心团队,兼收并蓄各方智慧,统筹用活各类人才,为破解难题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取长补短激活发展“潜能”,按照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的思路,采取以联合党组织为头雁,两个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示范村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攀穷亲”“结富对”等活动,通过引项目、带人才、传技术等“造血”式帮扶,带动贫困村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实现两村在支部建设上以强带弱,在经济发展上优势互补,在干部治理上相互促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取长补短。 产业集聚抱团发展,形成倍增效应。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坚持地域相邻巧打产业“复制牌”,组织示范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实体,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指导、资源共享等方式,将优势产业复制到贫困村,实施一体化管理、捆绑式发展,实现实用人才、种养经验、市场销售等资源互联互通,有效解决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沿河村

脱贫攻坚镇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X镇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为了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培育和提升特色扶贫支柱产业,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打赢脱贫攻坚战,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镇村两级干部与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全镇概况 X镇位于县城以西X公里处,下辖X个村、X个村民组、X户、X人,辖区域面积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X亩。X 年底,全镇生产总值X万元,农业总产值X万元,财政总收入X万元,粮食总产量X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大豆为主,其中玉米X万亩,土豆X万亩;经济作物种植以油菜、核桃、中药材为主,其中油菜X万亩,核桃X万亩;畜牧生产以猪、牛、羊、禽养殖为主,现有牛X头,猪X头,羊X只,鸡X万余羽。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传统产业,形成镇有特色,村有重点,户有产业的格局和市场牵龙头(集体经济组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的发展体系,达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三、总体目标 到X年底,全镇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效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覆盖率X%以上,每个贫困村都要形成X个主导产业,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X家以上,确保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四、发展原则 X.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产销对路、经济效益好、能使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X.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把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结合起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X.坚持服务引导原则。既要依法保护农户经营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要用政策和市场信心服务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X.坚持科技引领原则。实施科技兴农、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集约经营的路子,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X.坚持规模发展原则。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总要求,以重点村、重点项目为依托,连片发展,整体推进,形成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X.坚持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原则。围绕支柱产业开发,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产业开发效应。 五、总体思路及规划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省、市2020年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工作安排,为解决农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引领型龙头企业少、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做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助力我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持特色农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贫困村为重点,突出抓好产业提升、主体带动和产销对接,引深完善五有产业扶贫机制,扎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二、重点任务 发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切实把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按照xx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两年见效的总体安排和提质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发展思路,全县铺开15个农业产业园区、100个村级种养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力争年内完成以上创建任务。 发展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杂粮、旱地瓜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

特色优质产业。以xxx、xxx为重点,发展xx1.5万亩,带动全县xx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以xx、xx、xx为重点,发展食用菌50万棒; 以xx、xx、xxx为重点,发展瓜菜0.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13.6万亩,各乡镇要至少建设一个300亩以上的高标准、有特色、园区式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 发展特色养殖业。以xx、xx、xx三个新型养猪场为龙头,推行生猪养殖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年内新增生猪养殖规模3万头。稳定发展肉牛、肉羊、蛋鸡等养殖产业。重点打造规模化健康养殖小区6个。支持4户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提升。 强化龙头带动。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贫困村和产业园区集聚,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创优工程,倾斜支持参与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合作社创建示范社。鼓励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跨区域联合与合作,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的一体化产业联合体,形成一个联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好态势。 推进产销对接。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组织企业和合作社参加xx市农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省农博会等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持续做大做强区域公共品牌。搭建企业扶贫对接平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者:李芳琴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21期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的重大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业扶贫;特色产业;脱贫攻坚 产业不兴旺,脱贫无希望。产业扶贫是现阶段巩固扶贫成果的重要内容,农村特色产业又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源泉依靠,是贫困山区农民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对于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的重大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特色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产业扶贫中利用当地优势,突出特色产业的发展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扶贫新格局,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真正拔掉“穷根”,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取得长远发展和进步。 (二)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道路上其他扶贫举措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农民长期稳定就业增收,产业发展中唯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才是长久之计。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脱贫增收支柱产业,有助于提高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