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基础知识

蒸馏基础知识
蒸馏基础知识

序号试题内容选项A 1(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液相回流

2(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

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浮阀板

3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进料的( )位置

4操作中的精馏塔,F、q、x D、x W、v 1不变,减小x

F

,则有

( )。

D增大,R减小

5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进料量F、进料组成x F、进料热状

况参数q、塔釜加热量Q不变,减少塔顶馏出量D,则塔顶

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 )

变大

6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 F、q和提馏段气相流量V'不

变,减少塔顶产品量D,则变化结果是( )。

x D增加,x W增加

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 )不能操作

8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 )倍最小回流比R min 1.1

9从温度一组成(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当温度增加

时,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会( )增大

10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

力应采用( )

加压

11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 )

逐渐减少

12对于难分离进料组分浓度底混合物,为了保证x D,采用下

列哪种进料较好()

靠上

13二元连续精馏操作中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

的变化

平衡线和对角线

14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物料的进料状态变化将引起( )

的变化

相平衡线

15回流比R的大小对精馏操作影响很大,在达到一定的分离

要求时()

当R增大时,操作

线偏离平衡线越

远,理论板增加

16回流比的( )值为全回流上限

17回流比的计算公式是( )。回流量比塔顶采出

18降低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可以( )降低操作温度,改

善传热效果

19精馏操作时,若其他操作条件均不变,只将塔顶的泡点回

流改为过冷液体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x D变化为( )变小

20精馏操作中,饱和液体进料量F,精馏段上升蒸汽量V与

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ˊ的关系为( )

V= Vˊ+ F

21精馏操作中,当F、x F、x D、x W及回流比R一定时,仅将进

料状态由饱和液体改为饱和蒸汽进料,则完成分离任务所

需的理论塔板数将()

减少

22精馏操作中,料液的黏度越高,塔的效率将( )越低23精馏操作中,其它条件不变,仅将进料量升高则塔液泛速度将( )

减少

24精馏操作中,全回流的理论塔板数( )。最多

25精馏操作中液体混合物应被加热到()时,可实现精

馏的目的。

泡点

26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理论板假设

27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R/(R+1),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

( )。

28精馏分离操作完成如下任务()混合气体的分离29精馏过程设计时,增大操作压强,塔顶温度( )增大

30精馏过程中采用负压操作可以( )使塔操作温度提高

31精馏塔操作时,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关系是( )回流比增大时,理

论塔板数也增多32精馏塔的操作压力增大( )气相量增加

33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产品组成x D、x W。当进料

为时x F1,相应的回流比R1;当进料为时x F2,相应的回流比

R2。若x F1< x F2 ,进料热状态不变,则( ) 。

R1 < R2

34精馏塔釜温度过高会造成( )。轻组分损失增加35精馏塔釜温度指示较实际温度高,会造成( )轻组分损失增加

36精馏塔回流量的增加,( )塔压差明显减小,塔顶产品纯度会提高

37精馏塔热量衡算包括()冷却水用量和塔釜

再沸器蒸汽耗量38精馏塔塔底产品纯度下降,可能是( )提馏段板数不足

39精馏塔提馏段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20Kmol/h,则精馏

段的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

25Kmol/h

40精馏塔在x F、q、R一定下操作时,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一层

塔板,此时塔顶产品浓度x D将( ),塔底产品浓度x W将( )

变大变小

4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l、n、n+1层塔板,其气相组成

关系为( )

y n+1>y n>y n-1

42精馏塔中自上而下( )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个部分

43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

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

进入汽相

44可用来分析蒸馏原理的相图是()p-y图

45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塔顶气相

46连续精馏,提馏段操作线位置一般与( )无关。进料量的多少47连续精馏中,精馏段操作线随( )而变回流比

48两股不同组成的料液进同一精馏塔分离,两股料分别进入

塔的相应塔板和两股料混合后再进塔相比,前者能耗( )

后者

大于

49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 )容易

50两组分液体混合物,其相对挥发度α越大,表示用普通蒸

馏方法进行分离()

较容易

51馏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16,则操作回流比为

( )。

0.75

52某常压精馏塔,塔顶设全凝器,现测得其塔顶温度升高,

则塔顶产品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将( )升高

53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条件下x n=0.3,y n-1=( )0.9

54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l00kmol/h,x F=0.6,要求塔顶

x 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60kmol/h

55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当液相组成

x 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为y A=0.7,

与该y A=0.7的汽相相应的露点为t2,则t1与t2的关系为( )

t1=t2

56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组成x A为0.45,相应的泡点温度为

t1;气相组成y A为0.45,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则( )t l

57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

则实际塔板数为( )块34

58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是50kmol/h,回流比是2,则精馏段

的回流量是( )

100kmol/h

59某精馏塔的塔顶表压为3atm,此精馏塔是( )精馏减压精馏

60某精馏塔精馏段理论塔板数为N1层,提馏段理论板数为N2

层,现因设备改造,使精馏段理论板数增加,提馏段理论

板数不变,且F、x F、q、R、V等均不变,则此时( )

x D增加,x W不变

61气液两相在筛板上接触,其分散相为液相的接触方式是(

)鼓泡接触

62区别精馏与普通蒸馏的必要条件是()相对挥发度大于1 63溶液能否用一般精馏方法分离,主要取决于()各组分溶解度的差

64若仅仅加大精馏塔的回流量,会引起以下的结果是( )塔顶产品中易挥发

组分浓度提高

65若进料量、进料组成、进料热状况都不变,要提高x D,可

采用( )

减小回流比

66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较纯的两个组分,则应采用(

)

平衡蒸馏

67塔板上造成气泡夹带的原因是( )气速过大

68塔顶全凝器改为分凝器后,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所需理

论塔板数( )

增多

69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画梯级开始点是()(x D,x D)70下列精馏塔中,哪种形式的塔操作弹性最大()泡罩塔

7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精馏设备的主要部分( )精馏塔

72下列哪种情况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液、气负荷过大7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塔板上的非理想流动()液沫夹带

7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上升气速过大引起

漏液

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回流比增大时,操作线偏离平衡线越远越接近对角线

76下列塔设备中,操作弹性最小的是( )筛板塔

7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板式塔内以塔板作为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基本构件

78下面( )不是精馏装置所包括的设备。分离器 79下述分离过程中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萃取分离

80已知q=1.1,则加料液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 ) 0.1:1

81已知精馏q线如下:y=2x–0.5,则原料液的进料状况为(

)

过冷液体

82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x+0.24,则该塔顶产品浓

度x为()

0.9

8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冷液进料q=1

84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NT为8(包括再沸

器),若全塔效率ET为50%,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16层

85有关灵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操作条件变化时,塔内温度变化最大的那块板

86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环乙烷的沸点为80.73℃,欲

使该两组分混合物得到分离,则宜采用( )恒沸精馏

87在多数板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从总体上是( )流,而

在塔板上两相为( )流流动。逆错

88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蒸馏方式为( )简单蒸馏

89在精馏操作中,若进料组成、馏出液组成与釜液组成均不

变,在气液混合进料中,液相分率(q)增加,则最小回

流比R min( )

增大

90在精馏操作中多次部分气化将获得接近纯的( )难挥发组成

91在精馏过程中,当x D、x W、x F、q和回流液量一定时,只

增大进料量(不引起液泛)则回流比R( )增大

92在精馏过程中,回流的作用是提供( )。提供下降的液体

93在精馏塔的计算中,离开某理论板的气液相温度分别为t1

与t2;它们的相对大小为( )

t1=t2

94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

精馏段

95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只进行传质作用

96在筛板精馏塔设计中,增加塔板开孔率,可使漏液线( )上移97在四种典型塔板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型泡罩

98在相同的条件R、x D、x F、x W下,q值越大,所需理论塔板

数( )

越少

99在一定操作压力下,塔釜、塔顶温度可以反映出( )生产能力

100在一二元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进料量及组成不变,再沸

器热负荷恒定,若回流比减少,则塔顶低沸点组分浓度

升高

101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

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部分冷凝

102在蒸馏单元操作中,对产品质量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 )压力103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压力( )由高到低

104在蒸馏生产过程中,从塔釜到塔顶。()的浓度越来越高。重组份105蒸馏分离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浓度

106蒸馏生产要求控制压力在允许范围内稳定,大幅度波动会

破坏( )

生产效率

107蒸馏塔板的作用是( )。热量传递

108正常操作的二元精馏塔,塔内某截面上升气相组成Y n+1和

下降液相组成X n的关系是( )Y n+1>X n

109只要求从混合液中得到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采用只有提

馏段的半截塔,则进料口应位于塔的( )部顶

110最小回流比( )回流量接近于零

111n块理论塔板的汽液相平衡关系指的是________。yn+1

112 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越容易

113.将苯-甲苯混合液经精馏后,塔顶冷凝液中( )。苯-甲苯的含量都较114有三块理论塔板,板上气-液相组成分别如图1-2-64所y3~y2

115.理想溶液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 )。两组分饱和蒸气压之116常压下松节油沸点为185℃,水为100℃,采用水蒸气蒸

> 185℃;

117蒸馏的传质过程是( )。气相转向液相;

118将3kg水从10℃加热变在120℃水蒸气,所需的热为( Q=3×C水×(120-1 119.由Ⅰ、Ⅱ两层不同材料组成的保温层(厚度相同),测Ⅰ>Ⅱ;

120有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传热壁Ⅰ、Ⅱ(厚度一样),如图

R1>R2

121在沸腾传热过程中,随着壁面温度与液体温度差的增加

核状沸腾→膜状沸腾122若某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16,则操作回0.75

选项B选项C选项D标准答案进料侧线抽出产品提纯A

喷射板理论板分离板C

热状态组成进料量D

D不变,R增加 D减小,R增加D减小,R不变C

变小不变不确定B

x D减小,x W减小

x D增加,x W减小x D减小,x W增加C

x D、x W均增加x D、x W均不变x D减少,x W增加D

1.3 1.72A

增大及减少减少不变C

减压常压不确定B

逐渐增多不变无法判断B

与平常进料一样靠下以上都可以C

平衡线和进料线精馏段操作线和

平衡线

提馏段操作线和

进料线

D

进料线和提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

相平衡线和操作

线

B

当R增大时,操作线偏离平衡线越远,理论板减少当R增大时,操

作线偏离平衡线

的状态不能确定

理论板增加与减

A

下限平均混合A

回流量比塔顶采出量加进料量回流量比进料量

回流量加进料量

比全塔采出量

A

降低操作温度,改善分离效果提高生产能力,

降低分离效果

降低生产能力,

降低传热效果

B

不变变大不确定C V<Vˊ+ F V= VˊV>Vˊ+ F C

不变增加以上答案都不正

C

有微小的变化不变越高A

不变增加以上答案都不正

A

最少为零适宜B

露点泡点和露点间高于露点C 理想物系塔顶泡点回流恒摩尔流假设D 1∞-1B

气、固相分离液、固相分离溶液系的分离D 减小不变不能确定A

使物料的沸点升高使物料的沸点降

适当减少塔板数C

回流比增大时,理论塔板数减少全回流时,理论

塔板数最多,但

此时无产品

回流比为最小回

流比时,理论塔

板数最小

B

液相和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都增加塔的分离效率增

塔的处理能力减

B

R1= R2

R1 > R2无法判断C

塔顶馏出物作为产品不合格釜液作为产品质

量不合格

可能造成塔板严

重漏液

B

塔顶馏出物作为产品不合格釜液作为产品质

量不合格

可能造成塔板严

重漏液

B

塔压差明显增大,塔顶产品纯度会提高塔压差明显增

大,塔顶产品纯

度会减小

塔压差明显减

小,塔顶产品纯

度会减小

B

进入精馏塔的热

量和离开精馏塔

的热量

以上两者的和B 精馏段板数不足再沸器热量过多塔釜温度升高A 20Kmol/h15Kmol/h以上都有可能D 变大变大变小变大变小变小C y n+1=y n=y n-l y n+1

温度依次降低易挥发组分浓度

依次降低

蒸汽质量依次减

C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液相中易挥发组

分和难挥发组分

同时进入汽相,

但其中易挥发组

分较多

液相中易挥发组

分进入汽相和汽

相中难挥发组分

进入液相必定同

时发生

D

x-y图p-x-y图p-x图C 塔顶液相塔底气相塔底液相B 进料的热状况釜残液的组成回流比A 进料热状态残液组成进料组成A

小于等于有时大于有时小

B

困难完全不完全B 较困难很困难不能够A

30.216 1.5B

降低不变以上答案都不对B

0.30.8540.794D 66.7kmol/h90kmol/h100kmol/h B t1t2不一定A t1=t2t1>t2不能判断A 313332D

50kmol/h25kmol/h125kmol/h A 常压精馏加压精馏以上都不是C

x D增加,x W减小x D增加,x W增加x D增加,x W的变

化视具体情况而

B

喷射接触泡沫接触以上三种都不对B

操作压力小于饱和蒸气压操作温度大于泡

点温度

回流D

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大小是否遵循拉乌尔

定律

以上答案都不对B

塔底产品中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提高塔顶产品的

产量

减少塔釜产品的

产量

A

增加提馏段理论板数增加精馏段理论

板数

塔釜保温良好C

一般蒸馏精馏无法确定C 气速过小液流量过大液流量过大C 减少不变不确定B (x F,x F)(x W,x W)(1,1)A 填料塔浮阀塔筛板塔C

塔顶冷凝器再沸器馏出液贮槽D 过量雾沫夹带塔板间距过小过量漏液D 降液管液泛返混现象气泡夹带B

上升气速过大造成过量雾沫夹带上升气速过大引

起液泛

上升气速过大造

成大量气泡夹带

A

全回流时所需理

论板数最小,生产中最好选用全回流操作全回流有一定的

实用价值

实际回流比应在

全回流和最小回

流比之间

B

浮阀塔泡罩塔舌板塔A

安装出口堰是为了保证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有充分的接触时间降液管是塔板间

液流通道,也是

溢流液中所夹带

气体的分离场所

降液管与下层塔

板的间距应大于

出口堰的高度

D

再沸器冷凝器 精馏塔A 吸收分离精馏分离离心分离D 1.1:1 1:1.1 1:1D

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饱和蒸气A

0.960.980.72B

汽液混合进料0

q=O

饱和液体进料q

12层14层无法确定C

板上温度变化,物料组成不一定都变板上温度升高,

反应塔顶产品组

成下降

板上温度升高,

反应塔底产品组

成增大

A

普通精馏萃取精馏水蒸气蒸馏C 逆并错逆并逆A 平衡蒸馏精馏特殊蒸馏C 不变减小无法判断C 难挥发组成和易

挥发组成

易挥发组成A 减小不变以上答案都不对B 提供上升的蒸汽提供塔顶产品提供塔底产品A t1>t2t1

只进行传热作用同时进行传热传

质作用

C

不动下移都有可能A 筛孔浮阀舌C

越多不变不确定A

产品质量操作条件不确定B 下降不变不确定B

全部冷凝部分气化全部气化C

温度塔釜液位进料量B 由低到高不变都有可能A

轻组份混合液各组分

B 挥发度温度溶解度B 产品质量气-液平衡不确定

C 质量传递热量和质量传递停留液体C Y n+1

在生产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不能用公式计算

是一种极限状

态,可用来计算

实际回流比

D

yn与xn yn-1与xn 1、

B 困难 完全 不完全 B 甲苯的含量较高苯的含量较高C

y3~x3;y3~x2B 两组分摩尔分率之两组分气相分压之比A <100℃;100~185℃之间B 液相转向气相;两者同时存在C .Q=3×C水×(100Q=3×C水×(100-10)+3r汽+3C水

B Ⅰ<Ⅱ;不能判断A

R1<R2;.无法判断A 自然沸腾→核状沸自然沸腾→膜状沸腾→核状沸腾B

0.2163C

单选类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