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号文件附件1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

45号文件附件1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
45号文件附件1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

附件1

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

一、总则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文件和《关于印发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辽爱卫办〔2017〕7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一)监测目的

用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相关生物学资料,分析、解释、发布监测结果,为城乡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二)监测对象

鼠类、蚊虫、蝇类、蜚蠊、蜱类和臭虫等病媒生物。

(三)监测的组织、分工和职责

1.监测网络

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以各市(包括绥中县、昌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单位,建立区域性监测中心,由区域性监测中心根

1

据病媒生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选择代表性生境设立监测点。

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丹东市和葫芦岛市5个市承担国家级监测任务,其余9个地级市(包括绥中县和昌图县)承担省级监测任务。

取得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在其建成区(主城区)内,应全面开展蚊、蝇、鼠、蟑的监测工作。

2.分工和职责

(1)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技术培训、督导考核及数据分析、信息反馈和异常情况处置等工作。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辖区监测实施细则(包括对各县区的培训、分工和检查等详细计划),对下级监测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考核;按时收集、分析、上报监测结果;建立辖区内病媒生物监测标本档案,撰写《病媒生物标本名录》,设立标本室与病媒生物处置鉴定室,并制作足量的病媒生物标本。常见种病媒生物标本,啮齿类动物每种至少保存5只以上,蚊蝇蟑蚤蜱螨等节肢动物每种至少保存30只以上,稀有种全部保留。必要时直接承担部分监测任务。

(3)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市监测实施方案制定本区监测实施方案,方案中应详细确定监测地点,设立足够的备用监测点,监测方案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按时开展工作,上报数据,保留现场工作记录表归档管理备查;建立辖区内病媒生物监测标本档案,设立标本柜

与动物处置鉴定室,并制作足量的病媒生物标本,常见种病媒生物标本,每种至少保存5只以上,稀有种全部保留。

(4)数据上报与综合信息反馈,各级疾控监测数据均采用网上传送的方式上报,绥中、昌图县疾控中心监测数据直接上报省疾控中心。省、市以及相关县疾控中心应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上报本级爱卫办。上报内容与时间见附表1。

(5)绥中、昌图县疾控中心与各市疾控中心同为区域性监测中心,应按全省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实施辖区监测工作。鉴于2县人力财力所限,只开展农村鼠类和蚊虫监测即可,蝇类和蟑螂监测依据实际情况酌定。

(6)监测工具的购置:省疾控中心负责提供监测工具供应商信息,各市自行采购。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鼠类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1)夹夜法监测点:城镇设置居民区和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2个类型监测点,农村设置村内和村外2个类型监测点。各市结合本地情况,选择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为监测点,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

3

提下,国家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省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1个。

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5km。城镇居民区生境应选择当地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较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适宜鼠类生存的地点。

(2)路径法监测点:此项监测要求国家级监测点、已取得和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开展。应随机选择公共绿地/公园、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大型超市、窗口单位7种类型生境,进行城区外环境鼠密度监测。每次监测选择1个区,每区开展7种类型生境的监测,每类型不少于3个。每次监测尽量选择不同的区、不同的监测地点。此项监测结果主要取决于监测人员的现场工作经验,建议有条件的市/县CDC本级承担此项监测工作。

2.监测工具

中号板夹(120mm×65mm)、生花生米、应急灯或手电筒、塑料袋、收鼠紧口布袋、塑料桶、消毒药。

3.监测时间

(1)夹夜法: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1-12月),每两个月监测一次,在单数月份的中旬进行监测,以月为统计单位。

(2)路径法:每年监测2次,于5月和9月中旬进行监测。

4.监测方法

(1)夹夜法:暮布晨收。每个监测点(生境)月累计布夹数不少于100有效夹,室内按15m2布夹2只,小于15m2的房间布夹1只;室外沿障碍物布夹,5m-10m左右布夹1只。每次监测必须进行鼠种鉴定,准确填写现场工作记录表,并归档备查。春秋两季配合流病科完成流行性出血热病原监测的鼠类样本采集工作。

(2)路径法:沿选择生境道路行走,仔细搜索并记录行走距离内发现的鼠洞、活鼠、鼠尸、鼠粪、鼠道、鼠爪印、鼠咬痕等鼠迹的处数,填写记录表。每次总调查路径2000m以上。

5.统计与计算

(1)夹夜法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捕鼠总数是指捕获鼠类数量的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5

(2)路径指数法:鼠密度以每千米发现的鼠迹数量,即路径指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6.注意事项

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宠物;鼠尸就地深埋或焚烧,需解剖的鼠类,应装入紧口布袋带回室内,并用冷冻或麻醉的方法除虫,防止死鼠的体外寄生虫游离而叮咬监测人员,同时也便于进行体外寄生虫的调查;监测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必须注射出血热疫苗;配备工作服、胶鞋、手套、口罩和消毒剂。

(二)蚊虫监测

1.成蚊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①诱蚊灯法

城市选择居民区、医院和公园等3类适合蚊虫栖息活动的场所为监测地点,农村选择稻田种植区(水网湿地)的村屯猪圈(无猪圈可用牛马圈代替)和非牲畜养殖户院落等2类场所为监测点,监测点一旦设定不应变动。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提下,城区监测:国家级监测点每类型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省级监测点每类型监测点的数量不少

于1个;农村监测:国家级和省级均应选择2个村屯进行监测。

②双层叠帐法(伊蚊监测)

此项工作只在沈阳市和大连市开展。在城区内选择居民区、公园、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建筑工地(或当地认为伊蚊分布较多的其他场所)等3类生境各1处,每处做1个帐次。

(2)监测工具

采用中国疾控中心确定的光催化蚊虫诱捕器(诱蚊灯)和双层叠帐。

(3)监测时间与方法

①监测时间

诱蚊灯法:每年均应监测1个消长周期,即从5月上旬起至l0月份连续两次蚊密度指数为零时止,每月监测2次,即当月3-5日和18-20日各监测1次,遇风雨天气顺延(风力五级以上)。

双层叠帐法:每年监测4次,于6-9月每月上旬进行监测。

②监测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时,应在日落后20分钟开灯,连续捕蚊2小时后关灯,诱蚊灯应悬挂于远离光源、避风、空旷、黑暗之处,距地面高度1.5米。将捕获蚊虫密闭于捕虫网中,用乙醚熏杀或冷冻的方式处死蚊虫,分类计数。准确填写现场工作记录表,并归档备查。

采用双层叠帐法时,在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15:00-18:00),

7

选择避风遮荫处支好蚊帐,诱集者进入内部封闭蚊帐并暴露两条小腿10分钟后开始收集,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在两层蚊帐之间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伊蚊,连续收集30分钟,将捕获蚊虫用乙醚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填入记录表。收集者着长衣长裤,必要时戴好防蚊帽,但监测过程中不使用蚊虫驱避剂。

(4)统计与计算

①诱蚊灯法:

密度指数[ 只/(台·小时)]=捕获雌蚊数(只)/ [捕蚊时间(小时)×灯数(台)]

②双层叠帐法:

帐诱指数[只/(顶·小时) ]={捕获雌蚊数(只)/ [帐数(顶)×30分钟] }×60分钟/小时

2.幼虫(蛹)监测

此项工作建议市本级组织协调区CDC并参与完成调查工作。

(1)监测地点与方法

①路径法(查小型水体)

此项监测要求国家级监测点、已取得和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开展。

在城区内以人居环境为核心,选择居民区、单位(有独立院落)、建

筑工地、道路4类生境,每次监测每类型不少于3个,总调查路径4000延长米以上。调查时依据监测人的步幅设定好计步参数,随身携带计步器等沿监测路径以均匀步伐前进,并记录沿途所有积水容器及小型水体(如水生植物、废弃容器、功能性积水容器、管井及下水道口、竹筒/树洞、轮胎、绿化带垃圾、喷泉、叶鞘积水等)中发现的幼蚊(蛹)阳性容器数和小型积水处数,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并填写记录表,结束后记录路径长度。

②勺捕法(查大型水体)

首先掌握城区内河流、湖泊、水渠、大型景观水池等大型水体的分布与数量,各种类型水体均应调查,总体数量不超过10处时,应全部调查。调查时,沿着大中型水体岸边,每隔10m选择一个采样点,每个水体共捞10勺(水体面积确实不足捞10勺时,记录实际捞勺数,但不得少于5勺),用水勺在水体边缘或有水草缓流处迅速从水体中舀起一勺水,吸出幼蚊(蛹)并放入已编号的采样管中,进行种类鉴定并填写记录表。

③布雷图指数法(伊蚊监测)

此项工作只在沈阳市和大连市开展。按照《辽宁省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实施细则》(辽疾控函字〔2015〕52号)执行。

(2)监测工具

9

手电筒、捞勺、吸管、蚊虫收集装置、标签纸等。

(3)监测时间

①路径法:每年监测2次,于7-8月每月中旬进行监测。

②勺捕法:每年8月中旬监测1次。

③布雷图指数法:每年监测4次,于6-9月每月中旬进行监测。

(4)统计与计算

①路径法

路径指数(I),单位为阳性水体数每千米(阳性水体数/千米)

②勺捕法

采用幼蚊(蛹)阳性勺指数,单位为阳性勺/100勺;勺舀指数(I),单位为条/勺。

③布雷图指数法

(三)蝇类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1)笼诱法

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公园)、露天农贸市场4类适合蝇类孳生或活动的场所为监测点,监测点一旦设定不应变动。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提下,国家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省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1个。

(2)目测法

此项监测要求国家级监测点、已取得和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开展。

①室内,选封闭农贸大厅、大型超市、公厕3类场所为监测点。

②室外,选居民区垃圾站(点)、封闭农贸大厅垃圾收集处、大型超市垃圾收集处、公共厕所4类场所为监测点。

每个市选2个区,每区室内、外生境类型不应缺失,每类生境选择不少于3个(每个县室内、外生境类型不应缺失,每类生境选择不少于3个)。

2.监测工具

标准捕蝇笼,规格为25cm×25cm×40cm的方圆或圆形铁纱笼,铁纱

网眼大小为1.5mm×1.5mm。

11

3.监测时间与方法

(1)笼诱法,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即从5月中旬起至10月中旬止,每月中旬监测1次。白天放置蝇笼6小时(9:00—15:00),每处放诱蝇笼1个,捕蝇笼着地放置。农贸市场监测环境内的捕蝇笼为避免农副产品对蝇类的引诱干扰,可将捕蝇笼设置在距离农贸集市50-100m的绿地内。诱饵采用混合型诱饵(腐鱼和发酵豆饼各12.5克)。准确填写现场工作记录表,并归档备查。

(2)目测法,8月中旬进行1次监测。室内监测成蝇密度和防蝇设施完好率,室外监测蝇类幼虫孳生率,具体方法见GB/T 23796-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和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蝇类》。根据GB/T 27772-2011《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蝇类》要求,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因此厨房、熟食间、非包装即食食品橱柜应设置防蝇设施如纱门、纱窗、门帘、风帘(风幕机)、纱罩,一个整体空间为一个应设置防蝇设施间数,有一处不合格即为该间防蝇设施不合格;其它场所则根据A、B、C级标准允许有一定比例的房间有蝇,但每个房间蝇数不得超过3只。检查时以实际检查区域面积除以15m2标准间折算检查标准间数,以查见总蝇数除以3折算阳性标准间数。为保证房间阳性率和密度在C级标准之内,鼓励各类单位设置防蝇设施。

记录检查间数、阳性间数、蝇数、防蝇设施合格数、孳生物和阳性

孳生物数。

4. 统计与计算

(1)捕蝇笼蝇密度(根据国标添加小时)

(2)室内成蝇侵害率、成蝇密度、防蝇设施合格率和蝇类孳生率

(四)蜚蠊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1)粘捕法,选择居民、宾馆、餐饮、医院、农贸市场5类场所为

监测点。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提下,国家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

13

数量不少于2个,省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1个。

(2)目测法,选择宾馆、餐饮、医院、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学校、窗口单位7类场所为监测点。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提下,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3个。

2.监测工具

粘蟑纸,规格为170mm×100mm。

3.监测方法和监测时间

(1)粘捕法,每年监测1个消长周期,即从1月份起至12月份止,每两个月监测1次,单数月份上旬开展监测。监测时统一用粘蟑纸。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20张粘蟑纸。记录粘捕到的蟑螂种类,以及雌、雄成虫和若虫数,并记录有效粘蟑纸数;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蟑纸必须更新。

(2)目测法,此项监测要求国家级监测点、已取得和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开展。国家级监测点每年监测2次,5月和9月上旬各1次;其余监测点于5月上旬监测1次。参照GB/T23795-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中目测法进行。在监测

房间内选择蟑螂栖息活动的场所,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并记录每个场所3分钟内观察到的蟑螂种类、数量、活卵鞘数和蟑迹(空卵鞘壳、死尸、残尸等)数。

4.统计与计算

(1)粘捕法

(2)目测法

(五)蜱类监测

1.监测生境与数量

各市首先查阅相关疾病流行及蜱类分布资料,实地走访不同地理景

15

观的村屯(包括开放式公园、绿地或景区),询问百姓、查找、调查有蜱类孳生、寄生、高发的地区,确定地区后,设立监测生境。

(1)寄生蜱:选择农村居民区和城镇居民区2个类型为监测生境。农村选择10-30头放养牲畜(宠物),城市选择宠物(以狗为主)20只,调查寄生蜱。

(2)游离蜱:选择农村居民区(村屯内街巷、院落)、农村外环境(田埂、荒坡、林缘等人和牲畜行走的小路两旁)2个类型的监测生境各不少于3个。选择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地/景区的小路两旁为监测场所。

2.监测工具

(1)采集工具:白布旗(推荐用白色摇粒绒,90cm×60cm)、眼科镊子(弯头、直头)、离心管、防水记号笔。

(2)防护用品:驱避剂、白色光面连体防护服、防蚤袜、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

(3)标本储存工具:冰箱、超低温冰箱、冻存管、带盖玻璃小瓶。

3.监测时间

(1)寄生蜱:国家级监测点开展此项监测,在蜱类活动高峰监测不少于1次。

(2)游离蜱: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蜱类的生物学特性,在其活动高峰,4月下旬至9月初开展监测,每年监测不少于3次,有条件的

地区最好定点连续监测一个完整的消长周期(一年)。

4.监测方法

(1)寄生蜱

采用体表检蜱法开展监测。重点检查动物的耳朵、眼睛周围、口鼻周围、脖子、腋窝、胸脯、乳房、大腿根、阴囊、肛周、会阴、尾根等部位,毛较长的动物需用手触摸,收集和记录蜱的种类和数量,动物可适当固定。

(2)游离蜱

采用布旗法开展监测。在选择的样地均匀的拖或挥旗,以每人每500m所捕获蜱数进行密度指数统计(单位只/布旗100m)。一般每一样地拖旗不能少于500m,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记录捕获蜱的种类和数量。

拖(挥)蜱方法:用白色或浅色布旗,窄的一边两端用绳子固定,将旗子平铺地面,拖拉绳子前进,每步行10m停下检视附着的蜱数,根据调查地段内植被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定距离拖蜱。如是较平整的草地,可拖拉布旗在草地上行走;如是灌木丛则手持木杆在灌木丛和杂草上来回挥动布旗。将附着在布旗上和拖蜱者身上的蜱用镊子捡起装入管内,立即旋紧管盖或塞紧塞子。每一样地的蜱放入同一管内或做一致编号,带回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分类鉴定、计数和检测。

17

5.统计与计算

(1)动物(家养动物)体表蜱:采用蜱指数统计,单位:无。

(2)游离蜱:以每人每100m每小时所捕获蜱数进行密度指数统计,单位:只/(布旗100m·h)。

注:s1,s2,…sn分别为各布旗拖蜱距离,单位:米(m);t1,t2,…tn分别为各布旗相应拖蜱时间,单位:分钟(min);x1,x2,…xn分别为各布旗采获蜱数,单位:只。

6.标本保存

分类用标本使用70-80℃的热水将蜱烫死,然后放入70%的乙醇保存,酒精内放入硫酸纸标签,用铅笔注明采集时间、地点、生境、鉴定种类,如寄生蜱,要注明动物种类。注意保存容器的密封,定期检查添加乙醇。

监测点在鉴定和计数后应将捕获的蜱标本送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情况进行种类复核和其他相关工作。

7.个人防护及其他注意事项

(1)如有可能,提前注射相关的疫苗。

(2)最好穿白色连体防护服,特别是进入林区,如是不连脚防护服,需加穿防蚤袜,套于裤腿外,并扎紧收口。进入林区采蜱时务必带好防护帽。操作时带上橡胶手套。

(3)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含有避蚊胺(DEET,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的市售驱避剂或花露水,可以持续保护几个小时。

(4)每天的调查活动结束后,调查人员应仔细检查自己或相互检查对方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5)一旦发现有蜱已咬钻入皮肤,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易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应尽快找专业医疗机构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相关部门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6)尽量不要接触蜱的体液,如不小心接触,及时做消毒处理。(六)臭虫监测

1.监测生境的选择

臭虫监测调查的环境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集体宿舍(工地、工厂、

19

学校等)、旅馆、养老院、电影院、交通工具、居民区等。

2.监测时间

根据当地的臭虫发生情况,随时开展监测。集中监测时间在每年4月或9月,至少开展1次,监测数据上报时间为每年10月31日之前。

3.监测方法

(1)查找线索

①调查PCO公司是否做臭虫防治业务及数量、地点。建议每城市调查所有的PCO公司,填写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哪些地方和建筑可以进行臭虫调查。

②对于居民电话咨询臭虫,或其他途径获得的臭虫发生信息,也填写到调查表。

③如果未发现有臭虫报告的信息,可考虑每种环境类型随机抽查一定数量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工地宿舍、工厂宿舍、学校宿舍、旅馆、电影院、养老院等环境类型。每种类型不少于3个,每次调查不少于30家企事业单位,每家单位检查不少于10间标准间(房间数按15m2/间折算)。

(2)现场调查

采用目检法,派人到现场做目视检查。尽量检查建筑内所有房间,如人力有限,至少已知臭虫发生房间的左、右、上、下房间需检查。在可能有臭虫的地方,搜索10分钟,检查臭虫侵害的粪迹、血迹、蜕皮、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病媒生物防制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巩固我市成为省级灭鼠、灭蚊、灭蝇、灭蟑先进城区的成果,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按照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和有关病媒生物防制国家标准,制订本方案。 一、病媒生物防制目标 坚持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病媒生物综合管理,将病媒生物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预防病媒生物对人群造成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与流行的危险性降到最低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病媒生物防制标准及评价方法 按照全爱卫发(1997)第5号《灭鼠、蚊、蝇、蟑螂标准》和全爱卫办发(1997)第28号《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结合日常监测,进行定期考核。 (一)灭鼠标准 1.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2.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二)灭蚊标准 1.居民住宅、单位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2.用500ml收集勺采集城区内大中型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1只。 (三)灭蝇标准 1.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其它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2.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灭蟑螂标准 1.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2.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3.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三、病媒生物防制策略 病媒生物防制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重点,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法规防制等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 环境治理是城市病媒生物有效防制的基础和关键,应当结合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统一进行。包括合理规划建设垃圾收集站和垃圾中转站,垃圾上门分类收集、实行密闭转运,封闭社区垃圾通道,食品和餐饮业卫生管理和卫生设施建设,密封排水沟、下水道、电线电缆等市政管线沟井,疏通河道、排水

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宣传资料

病媒生物危害和防制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叫四害? 四害具体是指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在我国被称为“四害”。 二、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老鼠可通过寄生蚤、尿、血液等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苍蝇通过体毛、爪垫、边吃物边吐等形式,传播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症、菌痢、霍乱、伤寒、蛔虫病、沙眼等疾病; (3)蚊子通过吸叮人血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疾病;(4)蟑螂体内外携带多种病原体,可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各种胃肠炎及寄生虫病。 此外,老鼠尚消耗人类大量粮食,啮咬衣服物品,损害造林、堤围,咬坏电线等,造成各种灾害。 三、如何杀灭老鼠? 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 1、物理捕杀: 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 (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 (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四、如何防制苍蝇? 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五、如何防制蚊子? 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和间接改变孳生环境,使之不适宜蚊虫的孳生,从根本上清除蚊虫孳生条件,从而达到蚊虫不能生长繁殖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填平塘、洼、坑、沟;翻缸倒罐防积水,防制幼虫孳生;改造排水系统和市政设施,使用渠变成密封暗渠,完善防蚊设施等。 六、如何防制蟑螂? 环境防制是提高和巩固化学防制效果、防止蟑螂侵入和孳生的根本措施。主要办法有收藏好食物,保持环境清洁,消除垃圾、杂物,修复破损房屋和设施,补堵墙洞,清除孳生条件;经常检查居家家具、抽屉、厨房,清除蟑螂及卵鞘等。 七、宣传标语:

病媒生物监测记录簿表格

表 1-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夹夜法 / 粘鼠板法) 调查时间:年月日;诱饵: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街道(乡) 调查生境:□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其他: 室布夹(粘鼠板)总数:;室有效夹(粘鼠板)数: 室外布夹总数:;室外有效夹数: 捕鼠数:;鼠密度:% 注:每个生境填写1表格。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2.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路径法) 监测时间:年月日 监测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 1. 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年月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监测单位:填表人:审核人:

表2-1. 成蚊(CO2)诱蚊灯法监测记录表 诱蚊灯法□ 监测方法:诱蚊灯法□ CO 2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区)乡镇(街道)气温:℃,风速: m/s,天气:晴□多云□阴□ 环境类型: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养殖场□ 监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人:_____ __ ___ 审核人:__________

表2-2. 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气温:℃,最高℃,最低℃,相对湿度:%,风速: m/s 天气:晴□阴□雨□ * 请填环境类型序号:1.居民区;2.公园/竹林;3.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4.其他。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表2-3. 布雷图指数法监测记录表 注:a水体类型:每种水体类型填写一条记录;b幼蚊种类存在情况:对应的部分请打“√”,伊蚊请按C要求填写; C 请填写伊蚊种类序号:1. 白纹伊蚊; 2. 埃及伊蚊。 监测单位:监测人:审核人:

传染病工作实施实施方案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城市传染病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你想知道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怎么写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吧! 传染病工作实施方案一一、高度重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防控是一项长期任务,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乙肝、手足口病、出血热等6种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已成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全面落实防控措施 (一)艾滋病防控认真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五扩大六加强”等政策,重点推行艾滋病防控“三个全覆盖”措施,即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覆盖我辖区学校。医务人员开展“一对一”关怀覆盖全体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免费安全套覆盖宾馆可留宿场所。设立县医院为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 (二)结核病防控县医院为结核病定点医院,负责结核病诊断、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方案的确定。我院负责患者发现、转诊、督导、随访、服药管理、追踪;并将肺结核筛查纳入学校和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建立高中阶段新生入学学

生查验筛查(结核菌试验)证明制度。 (三)狂犬病防控县医院、蔡家坡医院为定点狂犬病医院,提高犬伤人员72小时内及时处置能力,积极宣传倡导养犬户主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做好个人防护,从源头上减少狂犬病发生。 (四)手足口病防控我辖区托幼机构和小学为重点场所,加强 宣传教育,同时,落实5岁以下儿童家庭逐户宣传制度,下发“全民齐动员积极预防手足口病”宣传单,推行“84化”规范消毒流程,改善环境卫生,倡导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我院为手足口病治疗定点医院,按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五)乙肝防控加强助产机构管理,强化乙肝母婴阻断,重点做好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24小时内和后续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通过各种体检筛查出的成人乙肝病毒易感者、职业暴露人群和高危人群按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六)出血热防控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和灭鼠为主的结合防控策略。我院做好病媒消杀投入,健全长效病媒生物消杀机制,为群众提供干净卫生的就医环境,同时做好病例上报及流行病调查。 三、落实工作责任

机关单位街道病媒生物防制模板

(机关单位、街道模板) 病媒生物防制资料 单位名称: 日期: 目录 1.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1) 2.XX年XXX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的通知……3.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4.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5.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总结…………………………………(以上5项均为红头文件) 6.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7.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责任分工……………………………8.XXX病媒生物防制药品管理制度…………………………………9.XXX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要点………………………………………10.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登记表………………………11.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检查记录…………………………12.XX年XXX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会议记录…………………………13.XX年XXX病媒生物孳生场所统计表……………………………14.XX年XXX灭鼠毒饵站布放示意图………………………………15.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XXX: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创城指挥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我单位病媒生物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开展病媒生物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全体干部职工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经单位研究决定成立我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X同志兼办公室主任,XXX同志具体负责单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年月日 XX年XXX单位 关于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的通知 为切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经研究决定,成立XXX单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抗药性 China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Vectors Surveillance—Insecticide Resistance 通过抗药性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我们了解病媒生物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掌握抗药性的发展变化趋势,合理选择、使用有效杀虫剂;通过抗药性治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保护杀虫剂的有效性,提高病媒生物的防控效果。 1.监测病媒生物种类 蚊虫(当地优势蚊种或重要媒介蚊种至少一种,一旦选定,就持续监测)、家蝇和德国小蠊。 2.监测生境 每个监测县(区),选择辖区内不同方位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城乡结合部、农村等生境采集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移入实验室饲养,进行抗药性测定。不同年度间抗药性监测试虫采集点应相对固定。 3.监测频率和时间 每类病媒生物至少每两年开展一次抗药性监测。各类试虫应在其活动高峰期采集。 4.待测杀虫剂 选择当地防控蚊虫、家蝇和德国小蠊的常用杀虫剂不少于3种。监测必须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统一标定的杀虫剂原药。 5.监测方法 (1)蚊虫抗药性测定 用WHO推荐使用的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参考GB/T26347-2010)分别测定 。成蚊用诊幼虫和成蚊的抗药性。幼虫测定3龄末至4龄初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 50 断剂量测定其24h死亡率。 1)蚊虫的采集和饲养 在当地有代表性的区域(如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或者某一个特定区域),根据蚊虫的吸血活动、栖息和孳生环境采集蚊虫。按表8-1中列出的项目,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经纬度、采集数量和虫态等信息。试虫采集后,根据蚊虫的孳生习性、成蚊或4龄幼虫形态学特征,鉴定种类,进行常规饲养。

-医院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 2015 年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督导为重点,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网络建设,以全面提高消杀(消毒、杀虫、灭鼠)应急能力为目标,强化突发事件消杀应急技能培训,基本建立“本底明晰、设置合理、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消杀应急网络科学实施省专题监测项目,推动我院消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做好我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与管理,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健全完善本底材料。 二、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体制建设。一是建 立突发事件应急消杀(消毒、杀虫、灭鼠)互动网络,全面提高应急消杀能力;二是开展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三、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消毒质量检测工作,加 强医院感染因素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消毒流程,规范消毒监测操作行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四、按照市创卫办的具体要求,适时在院内广泛开展鼠、蚊、蝇、蟑螂四种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院内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五、加强职工灶管理,对职工灶的餐饮具、熟食盛 器、毛巾、桌椅、手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

六、切实做好消杀应急药械储备工作,使消杀药械储 备的数量、规模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相适应,制定消杀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反应迅速、机动灵活、保障有力”消杀应急机制。

病媒生物的防治宣传资料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 病媒生物密度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三倍。那么病媒生物密度必须达到:鼠密度达到外环境2功力长的距离发现鼠迹不得超过5处;在15平米的房间内布粉块一夜后有鼠迹粉块不得超过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得超过2%。苍蝇密度: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一般单位不超过3%,平均每有蝇房间不超过3只苍蝇;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安装纱窗、门帘等);加工和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凉菜间、水果间、糕点房操作间内);蝇类孽生的蛆和蛹检出率不超过3%。蚊密度:在居民住宅、单位内处环境的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特殊场所白天人诱蚊30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蚊不超过1只(在公园、废品收购市场、水塘边等处)。蟑螂密度:发现有活蟑螂的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成虫不超过5只,幼虫不超过4只;有蟑螂粪便、蜕皮、卵鞘壳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老鼠的危害及防制 一、老鼠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危害? 工业、交通、通讯方面,由于老鼠咬坏电缆防线,造成精密仪器损坏、交通瘫痪、通讯中断、引发火灾。农业方面,每年生产的粮食约有5%被老鼠夺去,全世界每年损耗的粮食有5000万吨,损失上亿美元。老鼠携带多种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史以来死于鼠传染疾病的人数,远远超过历次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 二、老鼠传播哪些疾病老鼠传播哪些疾病?

老鼠能携带细菌、病毒、立克氏体、寄生虫等200余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有57种,对人类危害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森林脑炎、蜱回归热、地方性斑疹伤寒、野兔热等。 三、防鼠的方法有哪些? 搞好防鼠设施,封堵一切老鼠可能进出的通道、孔洞。控制好食物的存放,断绝老鼠的食源和水源,让老鼠无食物可吃。收藏好中各类食物存放,尤其是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 四、常用的灭鼠方法有哪些? 除搞好环境治理和设置防鼠设施外,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灭鼠: 物理灭鼠法:它包括使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电鼠器等。②药物灭鼠法:使用抗凝血剂类慢性鼠药,如溴敌隆、大隆等。严禁使用急性鼠药。 蟑螂的危害及防制 蟑螂,俗称偷油婆、灶蚂子。目前全世界已定名的蟑螂种类约5000种。最常见的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蠊等种类。目前一些市民所说的“外国蟑螂”,其实就是我国最常见的“德国小蠊”。 一、蟑螂的习性有哪些特点 蟑螂是夜行性和喜温性的爬行昆虫,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阴暗、不受惊扰、接近水源和食源的地方。其主要特点:见缝就钻、昼伏夜出、耐饥不耐渴、边吃边拉边吐、繁殖速度快等。蟑螂无所不吃。能吃各类

病媒生物监测开展情况

病媒生物性疾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引起的一类疾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西尼罗河病、黄热病、东方马脑炎、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一定影响。按照鹤岗市病媒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及《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围绕“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科学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结合我中心实际,紧扣《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制定了2013年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坚持防灭结合的科学防制原则,较好地完成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开展常见重要病媒生物的监测,为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方法,参照《2013年鹤岗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制定《银萝北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在全县统一方法、统一调查工具、专人、定点、定时进行调查监测工作。坚持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汇总,每月及时反馈监测结果,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的评估分析,保证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资料的完整性。 通过合理选择监测点,认真组织监测,详实记录监测数据,掌握全市重要病媒生物种群结构、季节消长变化规律,为制定我县病媒生物防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蚊虫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按照萝北县蚊虫活动规律,监测时间5-10月份,分别设立了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等五类调查点,按照要求每月监测2次,采用诱蚊灯,每处放置一个日落后20min开始,连续诱集12小时。2012年调查捕获蚊虫514

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43只/h。2013年调查捕获蚊虫563只,蚊密度年平均为1.565只/h。 2014年5-7月份调查捕获蚊虫364只,蚊密度半年平均为2.022只/h。 (2)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按照萝北县蝇类活动规律,蝇类密度监测时间5-10月份,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蝇笼43个,捕获蝇虫75只,年平均蝇密度1.74只/笼〃天。2013年布蝇笼40个,捕获蝇虫62只,年平均蝇密度1.55只/笼〃天。2014年5-7月份布蝇笼20个,捕获蝇虫29只,平均蝇密度1.45只/笼〃天。 (3)蟑螂密度监测:采用粘捕法,蟑螂密度监测为全年监测,各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1处、宾馆1处、医院1处、居民区1处,每月中旬监测一次。2012年布粘蟑纸72个,捕获蟑螂351只,年平均密度4.875只/张〃夜。2013年布粘蟑纸74个,捕获蟑螂326只,年平均密度4.41只/张〃夜。2014年1-7月份布粘蟑纸42个,捕获蟑螂188只,平均密度4.476只/张〃夜。 (4)鼠类监测鼠密度全年监测,采用夹夜法,选择居民区、特殊行业、农村自然村三类场所,每月监测一次,2012年布放鼠铗7200只,有效铗数7175只,捕鼠247只,年平均鼠密度3.44%。2013年布放鼠铗7400只,有效铗数7351只,捕鼠308只,年平均鼠密度4.19%。2014年上半年布放鼠铗4200只,有效铗数4180只,捕鼠294只,年平均鼠密度7.03%。

模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一项 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我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有效和及时、全面地反应我市病媒生物密度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方案提 供依据,评估城乡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制。 (二)、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三)、为全面掌握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生境的选择 夹(笼)夜法的监测中每个县(区),城镇选择居民区、公园,重点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建筑工地、屠宰场、酿造厂等)、农村居民区3个类型的监测生境各1个。各地可根据本地鼠传疾病流行情况和本地实际情况增加农田、林地等生境。城镇居民区应选择居住卫生环境相对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适宜鼠类生存的地点,包括室内和室外。由于夹(笼)夜法也是灭鼠措施,在一定实际内,降低监测点的鼠密度,影响监测结果,所以各地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地点的方位,不同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进行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因此,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以月做统计单位,两次监测时间间隔不少于30天。 3.监测方法采用夹(笼)夜法:建议统一选择中型钢板夹(规格:12CMX6.5CM),以各地便于获得的材料为诱饵长期使用,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笼)1只,超过100m2 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笼)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 重点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居民区室内外均匀布放。室外布放在鼠类出没的地方。农田沿直线或田埂、沟渠等自然地形每5m布放1只,行间距不 少于50m。每一监测生境每月布夹累计不少于200有效夹(笼)夜。 粘鼠板法:居民区室内外环境布放鼠夹有困难时,可使用粘 鼠板法。粘鼠板胶面15X20cm 民房室内每15m2放1张,每户 不超过3张,监测居民不少于35户。 4.计算:(1)夹(笼)夜法鼠密度以每百只鼠夹(笼)捕获鼠数量,即捕获率标示,计算公式如下: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X100 有效夹(笼)总数(只)有效夹(笼)=布夹(笼)总数-无效夹(笼)数无效夹(笼)是指 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笼)。 捕鼠总数是指鼠夹(笼)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 完整或鼠头、鼠皮、鼠毛、鼠尾、鼠爪等部分肢体的定为捕到鼠,计入捕鼠总数。 (2)粘鼠板法鼠密度以每百张粘鼠板捕获鼠数量,即捕鼠 率标示,计算公式如下:捕获率(%)=捕鼠总数(只)X100 有效粘鼠板鼠(板)捕获鼠数要求同夹(笼)夜法。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知识 1、什么是病媒生物?主要有哪些?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有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即通常所说的“四害”。 2.、蚊子能传播哪些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 3、防治蚊虫的方法有哪些? (1)及时清除各种闲置容器中的积水,不常用的缸、盆、罐等积水容器应倒置存放。要经常疏通各种排水沟渠,使水流通畅。实行沟渠硬底化、暗渠化,排水沉污井盖要密封。 (2)供观赏的喷水池可放养食蚊鱼或观赏鱼,备用蓄水池和种养水生植物的水体要每周换一次水,水生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要清洗干净。 (3)根据蚊虫消长的不同季节,每月烟熏下水道,单位室内外喷洒化学杀虫剂1~2次,杀灭成蚊。 (4)办公室及居住场所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 4、苍蝇可以传播哪些疾病? 苍蝇可以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 5、防治苍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清除垃圾、粪便。(1)及时清理垃圾,每天将垃圾袋装后放入统一设置的垃圾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2)及时清除粪便,厕所是旱厕的要进行无害化改造。 6、蟑螂能传播哪些疾病?

蟑螂主要传播病毒性肝炎、伤寒、寄生虫病。 7、蟑螂的环境防治与检查方法主要有哪些? (1)封六缝:对墙壁、地板、门框、窗台(框)、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孔洞和缝隙应用油灰、水泥和其他材料加以堵塞封闭。 (2)堵三眼:堵塞沟缝孔隙,尤其要注意堵塞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等管道通过的孔眼。 (3)“八查”:一查桌、二查柜、三查椅、四查口(下水道口)、五查池(洗涤池)、六查案(厨房案板)、七查缝、八查堆(杂物堆)。 8、鼠类能传播哪些疾病? 鼠类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9、鼠类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1)杜绝鼠类隐藏和筑巢的条件。要清除垃圾、杂物,保持环境整洁,使老鼠无处躲藏,无处做窝。 (2)彻底断绝老鼠的食源。要贮藏好粮食、食品、饲料,特别是剩饭剩菜要加盖保存。 (3)完善防鼠设施。①室内下水道和排水沟要完整无缺,其间距不大于1.5厘米。通向外环境的管道要有挡鼠网,防止老鼠进入。②门窗要严实,间隙要小于0.6厘米,食品库房的门和厨房操作间朝外开的门应在下部镶铁皮踢板,高度为30~60厘米;③室内所有孔洞、缝隙以及各类管道和电缆进出室内的孔洞要用水泥等材料封堵。④位于地下室或第一层楼的厨房操作间窗户及通气或排气孔要加装铁丝网,网眼为13×13毫米。 (4)药物灭鼠。灭鼠药必须选用具备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和国家发改委生产许可证的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毒鼠强。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附件8: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试行)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 (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活动方案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宣传 活动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为了认真做好2017年我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控制因“四害”传播的疾病发生和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宣传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目标,采取以防制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方位开展消杀,责任到人,保证资料设施完备,四害密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落实病媒生物防制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安排落实好消杀灭鼠等工作,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要实行责任追究。 三、工作内容 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药物消杀相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消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一)深入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制定除“四害”工作计划,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窗、阅报栏等媒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维护全体师生身体健康。 (二)积极开展防制工作 1、认真组织好春秋两季大规模灭鼠活动和夏季灭“四害”活动。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时间、统一投药。 2、坚持每日一次的清扫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3、坚持每月一次大扫除,剔除卫生死角。 4、完善排水系统,平整坑洼、清除办公楼内外的各类积水。 5、切实做好学校内外环境、储存间的杂物清理工作,消灭“四害”栖息场所。 四、计划安排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 (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

苍蝇的危害及防制 1、苍蝇可传播哪些疾病? 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疾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肉中毒、沙门氏菌痢等;病毒性疾病:脊髓灰质炎、肝炎、沙眼、天花等;创伤性疾病:炭疽、破伤风、坏疽、化脓性球菌感染等,还可以传播原虫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另外,成蝇还可以叮刺吸血传播锥虫、马来丝虫等疾病;蝇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症。 2、苍蝇是怎么传播疾病的? 苍蝇可取食各种食物,包括人的食物,人、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垃圾等。苍蝇取食时先将唾液吐在食物上,将食物分解后再食入。苍蝇饱食后即可排粪,由于它排粪频繁,失水较多,又促使它频繁取食,因而它在人们的食物上边吃、边吐、边拉,给食物造成严重污染,人吃了苍蝇污染的食物就可能被染上多种疾病。 3、苍蝇有哪些生活习性? 苍蝇是在白天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苍蝇的活动受温度影响很大。它在9~10℃时仅能爬行, 12℃时可以飞翔,15℃以上才能摄食、交配、产卵,30~35℃时尤其活跃。 4、灭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消灭苍蝇最根本的方法是有效控制苍蝇孳生的孳生场所和孳生物。 ①环境治理 包括及时清运垃圾粪便,消除卫生死角,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等,从而使蝇类不能孳生繁殖。 ②器械防治 可采用纱窗纱门、风幕、风道、水帘和水道等防蝇设施阻挡苍蝇进入;也可使用捕蝇瓶、捕蝇笼和灭蝇灯、粘蝇条等捕捉消灭苍蝇。 ③药物灭蝇 常用的杀虫剂有菊脂类、拟菊脂类、有机磷类等,可采用喷洒、涂抹粉刷、自制毒饵、毒蝇绳等方式使苍蝇接触杀虫剂面中毒死亡。家庭中也可配备杀虫气雾剂进行喷雾灭蝇。

蚊虫的危害及防制 1、蚊虫主要传播哪些疾病? 蚊虫通过叮刺、吸血可传播80多种疾病,已知有蚊虫380余种。其中能传播疾病的主要有按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三个属的蚊类。主要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等。2、蚊虫为什么吸血?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3、蚊虫的栖息地有哪些?喜欢叮咬哪种人群? 一般讲蚊虫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 4、灭蚊方法有哪些? 最根本的方法是控制蚊虫孳生场所,彻底清除蚊虫赖以生存的积水等。 其次是采取化学药物实施空间喷洒、熏杀、室内滞溜喷洒、浸泡蚊帐等杀灭成蚊。 5、夏天怎样才能不招引蚊子? ①穿浅色的衣服,如黄色或白色,勤洗澡、多吃大蒜 ②在衣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口服维生素B ③涂抹驱蚊露,驱蚊霜等,可以达到8小时的驱虫效果。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资料

汉中经济开发区鑫源中学 病媒生物防制监测 一、目的 准确地掌握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病媒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蚊、蝇、蟑螂和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鼠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垃圾池、食堂设监测点。 2.监测时间 每月中旬监测一次,雨天顺延。 3.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超过100m2的房间沿墙根每5m布夹1只。特殊行业各类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室外直线布夹,每5m布夹1只。三个类型监测点每月室内外分别布放100个有效夹(夜)。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动物。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用《鼠密度监测记录表》记录鼠种、性别、体重,并记录布夹总数、回收夹总数、无效夹总数、捕获鼠数等。 4.鼠密度统计 鼠密度(捕鼠率)(%)=捕鼠总数(只)/有效夹总数(只)

×100%; 有效夹数=布夹数-无效夹数。 上列公式中,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 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 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有效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二)蚊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教师宿舍楼、水房附近。 2.监测时间 每月监测二次,两次的监测间隔不得少于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 顺延。 3.监测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每处布放诱蚊灯1个,监测时间从当地日落20分钟后开始,诱集6小时以上,第二天,将集蚊盒从诱蚊灯中取出,对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并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并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 4.成蚊密度统计 成蚊密度(只/小时)=捕获蚊虫数/(捕蚊时间×灯数) (三) 蝇密度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鑫源中学食堂。 2.监测时间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2017年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总体指导思想是以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督导为重点,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网络建设,以全面提高消杀(消毒、杀虫、灭鼠)应急能力为目标,强化突发事件消杀应急技能培训,基本建立“本底明晰、设置合理、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消杀应急网络,科学实施省专题监测项目,推动我院消杀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按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做好我院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与管理,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健全完善本底材料。 二、加强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体制建设。一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消杀(消毒、杀虫、灭鼠)互动网络,全面提高应急消杀能力;二是开展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三、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消毒质量检测工作,加强医院感染因素调查和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消毒流程,规范消毒监测操作行为,建立医院感染控制信息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四、按照市创卫办的具体要求,适时在院内广泛开展鼠、蚊、蝇、蟑螂四种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院内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蚊、蝇、蟑螂、鼠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依据。 五、加强职工灶管理,对职工灶的餐饮具、熟食盛器、毛巾、桌椅、

手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 六、切实做好消杀应急药械储备工作,使消杀药械储备的数量、规模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相适应,制定消杀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反应迅速、机动灵活、保障有力”消杀应急机制。 2017年1月 xx医院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自查报告

石庙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自查报告 石庙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以除害防病、造福人民为出发点,以强化防害设施和集中消杀为着力点,以巩固提升国家级卫生县城成果为落脚点,经过常抓不懈和全镇人民的共同防制,我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显著,有效的控制和阻断了多种病媒生物疾病传播,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巩固了创卫成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夯实工作基础 病媒生物防制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卫生县城检查验收的一项硬指标。我镇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主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村委及镇直、学校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市政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镇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定下发《石庙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二、全镇动员,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一)全民动员,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一是对城乡居民对房前屋后、室内外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二是按照卫生县城标准,对镇区临时集贸市场、宾馆饭店、粮库、

食品加工行业、特殊行业的门店等进行清扫整治,完善防鼠、防蚊蝇设施,并免费为相关单位发放了对应防制药物;三是按照区域划分,落实责任,对城乡结合部、公共地段,永店路、永常路等路段沿线两侧的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共清理治理路段70多公里;四是积极开展化学防制集中消杀活动,努力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到卫生县城标准以内。据不完全统计,城区清理垃圾2千多吨,改造疏通沟渠、下水道80多处,铲除杂草44.6万平方米,使城区的孳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从源头上杜绝了有害生物的孳生与繁殖。 (二)、科学化监测,实现高效防制。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国家级卫生县城巩固提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及时补充监测设备,充实监测团队,并多次派业务人员参加相关培训班,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在全镇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多年来,各监测点监测人员按照《石庙镇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规范操作,每月月底将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及时上报镇办公室,按时完成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和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基本反映了全镇病媒生物现状。 (三)、专业化运作,实现科学防制。结组织多个部

病媒生物监测方法

附件5 病媒生物监测方法 因地制宜地开展蚊、蝇、鼠等病媒生物监测工作,蚊、蝇、鼠等至少各选一种监测方法,重点在居民安置点及其周围环境监测,监测点首选重灾区,每个区、县(县级市)至少按方位设2~4个有代表性的灾民安置点进行监测。 一、蚊虫密度监测 (一)成蚊密度监测 1、诱蚊灯法 将诱蚊灯悬挂于帐篷、临时住所等室外,悬挂高度离地面约1.5米,挂灯位置要远离二氧化碳源(厨房、火堆等)环境,避开强光源,周边5米内没有大的遮挡物,两个诱蚊灯之间相隔至少200米。于日落时开灯,次日日出时,收集蚊虫,计算密度指数。 蚊虫密度指数=诱蚊灯捕获蚊虫总数/灯数(单位:只/ 灯·夜) 2、人工小时法 每个灾民安置点选4个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定点定人,日落后1小时,用电动捕蚊器,室内分别捕蚊15分钟,收集蚊虫,计算密度指数。可以用电蚊拍代替电动吸蚊器。 蚊虫密度指数=捕蚊数目总和 (单位:只/人工·小时) 3、人诱停落法 每处生境选择避风遮荫处,在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

(15:00-18:00),诱集者暴露一侧小腿,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被引诱的伊蚊并持续30min,将捕获蚊虫用乙醚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 停落指数=捕获雌蚊数/(人数×30min)×60min/h[单位:只(人·小时)] (二)蚊幼密度监测 1、布雷图指数 随机抽样调查50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蚊孳生情况,收集阳性容器中的幼蚊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 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定义为一户。 布雷图指数=(伊蚊幼虫或蛹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 2、幼虫勺捕法 沿着大中型水体(河、湖、池塘、室内积水和建筑工地积水)岸边,每隔5米选择一个采样点,用水勺迅速从水体中舀起一勺水,计数其中蚊幼(蛹)的数量,计算幼虫密度。该方法用于洪涝灾害后的蚊幼密度调查。 幼虫密度(只/勺)=采集蚊幼(蛹)总数/总勺数。 二、蝇类密度监测 (一)粘蝇条(纸)法 每个监测点(灾民安置点)选10个帐篷(活动房、临时住所等)(以12平方米左右为一个房间计算),分别悬挂3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张洪镇2010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各村党支部: 为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检,巩固省市级卫生镇村创建成果,促进我镇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现将《张洪镇2010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引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张洪镇2010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张洪镇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5月11日 张洪镇2010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决定》和《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卫星城镇”工作任务,把“四害”繁殖密度控制在全国爱卫会【1997】5号文件和《国家卫生县城》规定的标准之内,给全镇城乡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为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检,特制定张洪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媒生物生栖特性为依据,以综合治理病媒生物(老鼠、蚊子、苍蝇、蟑螂)孳生栖息场所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手段,采取环境防制,标本兼治,群防群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方法,对全镇城乡病媒生物的孳生栖息地进行全面治理与环境改造,杜绝其孳生源头,力争在“国卫”复检前,使我镇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三项指标达到《全国爱卫会病媒生物防制达标标准》和《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另一项不超过标准三倍。镇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鼠密度达到国家标准,蚊、蝇、蟑螂有一项达到省级卫生乡镇标准,另二项不超过标准三倍。 二、工作任务 (一)爱卫办的职责任务 1、根据全国爱卫会[1997]5号文件和《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组织机构和基层工作网络,完善工作制度,落实消杀经费,配合专业防制人员。 2、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制(除“四害”)年度工作计划、技术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