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概论往年试题.

包装概论往年试题.
包装概论往年试题.

商品包装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份,共20分

1.对PVC产品加热时会产生有毒物质而污染内装物,该污染发生在包装材料的【】

A生产阶段B 使用阶段C 运输阶段D 废弃物处理阶段

2.下列可用于药片或胶囊包装技术的是【】

A 泡罩包装技术

B 贴体包装技术C热收缩包装技术D拉伸包装技术

3. 只针对包装件在航空运输时才做的试验是【】

A 跌落试验

B 滚动试验C低气压试验D 压力试验

4.包装分为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的分类依据是【】

A 包装件所处的空间位置

B 包装的使用范围C包装容器的使用对象D包装适用的市场情况

5.把固体商品装入容器内的包装机械是【】

A充填机B 灌装机C 裹包机D 封口机

6.包装机械的核心部分是【】

A动力部分B 传动部分C 工作部分D 控制部分

7.轮转印刷机的干燥方式是【】

A热风干燥B 紫外线干燥C 红外线干燥D 烘干

8.下列印刷方式中属于间接印刷的是【】

A 平版印刷

B 凸版印刷

C 凹版印刷

D 柔性版印刷

9.用来衡量颜色含色量饱和程度的色彩要素是【】

A 明度

B 纯度

C 色相

D 亮度

10.下列能百分之百除掉容器内的氧气的包装技术是【】

A 真空包装

B 充气包装

C 脱氧剂包装

D 干燥剂包装

11.下列需借助塑料薄膜自身粘性才能完成包装的包装技术是【】

A 泡罩包装

B 贴体包装

C 拉伸包装

D 收缩包装

12.下列属于包装造型形态要素的是【】

A 点

B 图案

C 文字

D 色彩

13.下列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包装的技术材料是【】

A 低碳薄钢板

B 镀锌薄钢板

C 镀锡薄钢板

D 铝合金板

A PE

B PP

C PVC

D PET

15.下列属于包装综合基础标准的是【】

A 包装机械标准

B 包装术语标准

C 包装材料标准

D 产品包装标准

16.商品包装条形码不能采用的印刷颜色是【】

A 蓝色

B 黑色

C 黄色

D 红色

17.下列印刷机中含有给水装置的是【】

A 凹版印刷机

B 凸版印刷机

C 平版印刷机

D 丝网印刷机

18.给人一钟锋利、失稳、动态感觉的造型形态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圆形

D 菱形

19.关于纸和纸板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量在225g/㎡以上或厚度在1mm以上的为纸板,反之为纸。

B 定量在225g/㎡以上或厚度在0.1mm以上的为纸板,反之为纸。

C 定量在250g/㎡以上或厚度在0.1mm以上的为纸板,反之为纸。

D 定量在250g/㎡以上或厚度在1mm以上的为纸板,反之为纸。

A A型

B B型

C C型

D D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可用于产品的防潮包装的包装技术有【】

A 真空包装

B 充气包装

C 泡罩包装

D 拉伸包装

E 贴体包装

22.用来测试包装件耐冲击性能的试验有【】

A 跌落试验

B 滚动试验

C 冲击试验

D 压力试验

E 倾翻试验

23.瓦楞纸板按瓦楞的形状分为【】

A U型

B V型

C UV型

D A型

E B型

24.以低碳薄钢板为基材的金属包装材料有【】

A 白铁皮

B 马口铁

C 镀铬薄钢板

D 铝合金板

E 铝箔

25.影响包装件性能的环境因素有【】

A 气候因素

B 机械力因素

C 运输条件因素

D 生物因素

E 化学因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色料三原色分别为黄、____和____。

27.包装的基本功能包括保护功能、______和______。

28.包装材料的阻隔性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29.商标的种类主要包括文字商标、______和______三种。

30.包装中铝材的主要使用形式有铝箔、_______和______三种。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绿色包装材料

32.真空包装

33.瓦楞纸箱

34.平版印刷

35.企业形象识别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泡罩包装与贴体包装的异同。

37.简述包装设计的基本过程。

38 简述包装容器的概念和分类。 39.简述防虫包装的基本方法。 40.简述包装机械的基本类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5 分) 41.试述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如何在装潢设计中正确使用这些构成要素。

商品包装概论试题二(最新整理)

商品包装概期末论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纸与纸板是按厚度和【 B 】分的 A 重量 B 定量 C 面积 D 颜色 2.具有原料充足价格低廉、重量轻、具有良好印刷性、无毒卫生一次性使用并可回收利用无公害等特点的包装容器是【 A 】 A 纸制包装容器 B塑料包装容器 C 玻璃包装容器 D 陶瓷包装容器 3.金属罐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组合罐、与【 B 】 A 一片罐 B 两片罐 C三片罐 D四片罐 4.泡罩包装最初发明并推广应用于【 D 】 A 美国 B 英国 C法国 D德国 5.H型木箱又称【 B 】 A花格木箱 B 缩角木箱 C 框架组合箱 D 钉板箱 6.低温防虫害包装技术中,害虫的临界致死点温度是【D 】 A -2℃ B -4℃ C -6℃ D -8℃ 7.化学药剂防虫害包装技术的杀虫剂所含的除虫菊酯是一种【 A 】 A神经毒剂 B 血液毒剂 C 神经血液混合毒剂D 化学毒剂 8.为了有效保证某些贵重易损物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损害,把物品用吊环、弹簧等支撑件作为弹性阻尼器吊在坚固的外包装中不与四壁接触,这种方法叫【 C 】 A 全面防震法 B 部分防震法 C 悬浮式防震法 D 联合方法 9.含水分高的商品和微生物能“吸收”高频电能转变为热能杀菌,利用该杀菌机理进行防霉的技术是【 D 】 A 红外线防霉包装技术 B 微波防霉包装技术 C 远红外线防霉包装技术 D高频电场防霉包装技术 10.空气中水分对金属生锈的影响是【 A 】的大小 A 相对湿度 B 相对温度 C 绝对湿度 D 绝对温度 11.受积聚在金属表面的盐粒、盐雾数量、盐的沉积量距离海面高度远近和暴露时间影响而发生的锈蚀是【 C 】 A 氧气锈蚀 B 二氧化硫锈蚀 C 氯化钠锈蚀 D 灰尘锈蚀 12.采用挥发性缓蚀剂,在密封包装条件下对金属表面进行防锈的技术是【 B 】

西南大学12级农经《农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 1.怎样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双重风险”性?(区别与小农经济、工业及商业): “双重风险性”即自然和市场的风险:(1)多变的自然环境,致使农业生产面临着其他非农产业不可比拟的自然风险;(2)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运行体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获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由农业实质来看发展农业(动植物生产)的3条基本途径?发展农业的三条基本途径: A :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B:增加物质、能量的投入(改变生产条件,化 肥、灌溉、农药和新的生产资料投入);C:A、B同时使用,如“绿色革命”的成功。 3.农业与工业的区别? 农业: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很长,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差别特别显著,农业的对象是生物,而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外界环境多变而不稳定。 工业: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几乎为零,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较小,工业是对无生命的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生产环境稳定。 4.怎样理解在我国的国情条件下,农业生产结构、膳食结构的基本趋势与发展趋势?动植物性食品的 区别?现代农业4大投入是什么?(与发展农业的3条基本途径结合理解,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点是对工业化产品依赖性愈来愈强,对农业内部循环产物依赖性愈来愈弱。) 国情: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量少;人均水资源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土地减少。 农业生产结构基本趋势: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为主,畜牧业为辅。 发展趋势:种植业三元结构的逐步形成,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比例加大,农业产业化,加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农产品的非农用途化。 膳食结构基本趋势:以植物性食物(素食)为主,植物性蛋白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发展趋势:新鲜的蔬菜、水果消费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人均口粮消费下降。 四大投入:现代农业的辅助能投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一)引进新品种和新的作物类型、畜禽等基因性投入,用于改善农业生物的遗传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转化能力。(二)施肥、浇水等资源性投入,用予改善水分、养分等生活必须资源的供应,保证有机生产的顺利进行;(三),农业机械和工程(道路、厂房、水利设施等)设施性投入,用于为农业生物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特别是土壤环境,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资源和农时等;(四) 农药、防治、医疗技术等保护性投入,用于控制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发展,提高农业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显示了人工辅助能投入对促进农业增产的巨大潜力。 5.(补充)为什么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动物生产)都呈现明显的区域化专业化

包装材料学课后题答案

绪论 1.包装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包装材料?如何学习? 答:包装材料是指作包装容器和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包装材料的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包装和包装方法,提高包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学习、研究包装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入手,认识和掌握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最佳的技术比和经济比。 2.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有哪些? 答: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第二章塑料包装结构 1.名词解释 填料:填料又称填充剂,是塑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合成树脂呈现惰性的补充材料。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塑料: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经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塑制成型或制成薄膜的材料。 2.塑料一般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在塑料中作用是什么? 答:树脂:黏合剂的作用。填充剂:增量、降低成本、改变塑料的硬度、冲击强度等。增塑剂:增强塑料的柔韧性、搞冲击性、弹性等。稳定剂:抑制塑料的降解。固化剂:提高塑料硬度。着色剂:使塑料着色。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各种式样的长短支链使它不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LLDPE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性能与LDPE相近;HDPE分子中支链很少,且主要呈线形结构,使它分子堆积较密,致使其密度较大。 4.BOPP薄膜与CPP薄膜相比,在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答:BOPP的厚度较小,抗张强度经CPP大得多,延伸率比CPP要小,透湿度和氧气透过度都比CPP要小。 5.PVC和PVDC都是由相同的元素C、H、Cl构成,而PVC 为典型的非晶体塑材,PVDC为结晶塑材,为什么?并分析性能上的差别。

包装概论试题参考

(一多项选择题 1.包装设计属于什么类型的设计?( D A.工业设计 B.环境设计 C.动画设计 D.视觉传达设计 2.包装是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有哪些学科知识?(ABCD A. 社会学 B. 心理学 C.经济学 D.管理学 3.包装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它是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艺术处理过程。(ABCD A.造型 B.材料 C.印刷 D.视觉传达设计 4.包装的功能有哪些?(ABCD A. 保护功能 B. 运输功能

C.促销功能 D.美化功能 5.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自然的包装?(C A.空间包装 B.身体包装 C.信息包装 D.物品包装 6.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按包装的形态分类?(B A.单个包装 B.内包装 C.中包装 D.外包装 8.公元300年,玻璃容器在哪国的普通家庭中使用,成为最早的玻璃包装?(C A.美国 B.中国 C.罗马 D.埃及 9.下面哪个性质不属于包装视觉表达语言的特征?(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寓意性 D.竞争性 10.包装设计定位有哪些?(ABCD A. 产品性能定位 B.品牌定位 C.文案定位 D.造型定位 11.包装的构思的开展从那些方面进行(BCD A.包装的造型 B.消费层 C.消费地点 D. 包装的内容物 12.包装的设计构思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ABCD A.表现重点 B.表现角度 C.表现手法 D.表现形式 14.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哪些?(ABCD

A.纸材料 B.塑料材料 C.金属材料 D.玻璃材料 15.纸包装材料的特点有哪些?(ABCD A.原料来源光,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安全卫生 D.绿色环保 16.常用的纸张材料有哪些?(ABCD A. 瓦楞纸 B. 玻璃纸 C. 铜版纸 D.卡纸 17.环保包装主要体现在哪?(ABCD A.包装材料的节约 B.包装材料回收和再生率提高 C.包装能源的节约 D.包装材料销毁便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1.(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2.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3.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 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4.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5.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6.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7.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8.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9.*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霜冻害冷害高温害p74)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做有效温度 活动积温: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温室效应:主要由CO2\CH4\N2O等气体含量增加引起。 *酸雨;ph小与5.6的大气酸性化学组分通过江水的气象过程进入到陆地水体的现象. (改错)在作物生产上有效积温一般毕活动激吻更能反映作物温度的需求 2简述水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品的影响 (略)

湖南工大包装材料学课后答案

1.包装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包装材料?如何学习? 答:包装材料是指作包装容器和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包装材料的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包装和包装方法,提高包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学习、研究包装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入手,认识和掌握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最佳的技术比和经济比。 2.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有哪些?答: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第二章塑料包装结构 1.名词解释 填料:填料又称填充剂,是塑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合成树脂呈现惰性的补充材料。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塑料: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经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塑制成型或制成薄膜的材料。 2.塑料一般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在塑料中作用是什么? 答:树脂:黏合剂的作用。填充剂:增量、降低成本、改变塑料的硬度、冲击强度等。增塑剂:增强塑料的柔韧性、搞冲击性、弹性等。稳定剂:抑制塑料的降解。固化剂:提高塑料硬度。着色剂:使塑料着色。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各种式样的长短支链使它不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LLDPE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性能与LDPE相近;HDPE分子中支链很少,且主要呈线形结构,使它分子堆积较密,致使其密度较大。 4.BOPP薄膜与CPP薄膜相比,在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答:BOPP的厚度较小,抗张强度经CPP大得多,延伸率比CPP要小,透湿度和氧气透过度都比CPP要小。 5.PVC和PVDC都是由相同的元素C、H、Cl构成,而PVC为典型的非晶体塑材,PVDC为结晶塑材,为什么?并分析性能上的差别。 答:由于PVC线性大分子链上氯原子的存在,破坏了结构的对称性,因此其为非晶体塑材;而PVDC分子上不存在这种现象,故为结晶塑材。PVC化学稳定性好,热软化点低,而PVDC耐燃、耐腐蚀、气密性好,极性强,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且光、热稳定性差,加工困难。 6.常用乙烯共聚物有哪几种?简述其功能、特点及应用。 答:聚乙烯:机械强度、透光性、透湿性、耐溶性均较差,但伸长率、耐冲击性、柔软性均较高,广泛用于包装袋。聚苯乙烯:透光性好、不易燃、燃烧时发出带烟的火焰,主要用于透明包装容器、容器盖、真空镀铝、蒸镀容器等。聚氯乙烯:耐酸耐碱,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不易降解,广泛用于容器制造、工业塑料包装袋、管道等。聚偏二氯乙烯:密度较大、熔点范围窄、质硬、不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复合薄膜、黏合剂、涂料、食品包装膜等。聚乙烯醇:透明度高、黏合强度大、抗老化性、耐执性优良、吸水性强,广泛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防气剂之类的升华性物质的包装。 7.试从PA类塑料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主要性能特点。 答:聚酰胺链段中,重复出现的酰胺基团中有一个带极性的基团,这个基团上的氢能与另一个酰胺基团链段上的给电子的羰基(C=O)结合形成相当能力的氢键,使结构晶体化,这样会导致熔点升高,使成品具有良好的韧性、耐油脂和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优异。 8.什么叫聚酯?为什么说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答:聚酯(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它是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缩聚物。聚酯的耐低温性能很好、线膨胀系数小、成型收缩性低、气密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机械性能尤其卓越!故称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9.排列下列聚合物的性能顺序:PE、增塑PVC、PA66、PC。(a)按抗热能力的强弱排序;(b)按强度的大小排序;(c)按韧性的优良排序

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版面编排设计是 ( B ) A、一维设计 B、二维设计 C、三维设计 D、四维设计 2、点、线、面是版式设计中的 ( C ) A、基本样式 B、非基本样式 C、基本元素 D、非基本元素 3、可以产生平静、安详感的线是 ( B ) A、直线 B、水平线 C、斜线 D、折线 4、线框在版面设计中常起的作用是 ( A ) A、强调作用 B、夸张作用 C、装饰作用 D、时尚作用 5、曲线视觉流程的形式微妙而复杂,通常可概括为 ( A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6、近年来国内流行的排版趋势是 ( C ) A、曲线视觉流程 B、反复视觉流程 C、散构视觉流程 D、重心视觉流程 7、对比是强调版面元素间的 ( B ) A、单纯性 B、差异性 C、秩序性 D、统一性 8、在版面中,为求视觉心理上的静止稳定感,通常会用 ( B ) A、节奏与韵律 B、对称与均衡 C、虚实与留白 D、对比与和谐 9、世界流行的计算字体的标准制度是 ( A ) A、号数制 B、磅数制 C、级数制 D、点数制 10、在版式设计中,行距在常规下的比例为 ( C ) A、6:8 B、8:10 C、10:12 D、12:14 11、文字围绕图形的编排设计是指 ( B ) A、图标设计 B、文字的互动性 C、文字的整体编排 D、文字的图形编排 12、文字信息的跳跃率与阅读率 ( D ) A、没有关系 B、没有比例 C、成反比 D、成正比

13、平面设计是以印刷的形式出现,我们通常的颜色模式为 ( B ) A、RGB B、CMYK C、Lad D、HSB 14、就图版率而言,商业性的读物适合 ( A ) A、高图版率 B、中图版率 C、低图版率 D、10%的图版率 15、在用于传达抒情或运动的图版时,应用较多的是 ( C ) A、角版 B、挖版 C、出血版 D、都可以 16、从图形与文字的传播速度上讲,它们的传播速度为 ( D ) A、一样快 B、一样慢 C、文字快 D、图形快 17、在研究版面的同时,不可忽略对图像视觉“角度”的研究,可以给版面带来崭新的视觉形象和张力的是 ( D ) A、平视 B、仰视 C、俯视 D、逆向的视觉角度 18、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有相似也有不同处,不同处是指 ( B ) A、组织结构 B、互动性 C、版式布局 D、空间表现 19、骨骼设计是 ( A ) A、理性的 B、感性的 C、自由的 D、无序的 20、单项视觉流程的方向关系表现为 ( C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二、多项选择 21、面在版面设计中概念可以理解为 ( BDE ) A、版面 B、线的重复 C、表面 D、点的密集 E、点的放大 22、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是指 ( ABC ) A、点 B、线 C、面 D、黑 E、白 23、在版面设计中,常会采用图标设计的形式。图标设计的特点是 ( ACE )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 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出缘生长。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4.简述根的种类 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 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 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 5.* 简述叶的形态 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 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总而言之。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CO2mg/dm2/h 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包装概论试题参考83215

(一)多项选择题 1.包装设计属于什么类型的设计?( D ) A.工业设计 B.环境设计 C.动画设计 D.视觉传达设计 2.包装是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有哪些学科知识?(ABCD) A. 社会学 B. 心理学 C.经济学 D.管理学 3.包装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它是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艺术处理过程。(ABCD) A.造型 B.材料 C.印刷 D.视觉传达设计 4.包装的功能有哪些?(ABCD) A. 保护功能 B. 运输功能 C.促销功能 D.美化功能 5.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自然的包装?(C) A.空间包装 B.身体包装 C.信息包装 D.物品包装 6.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按包装的形态分类?(B) A.单个包装 B.内包装 C.中包装 D.外包装 8.公元300年,玻璃容器在哪国的普通家庭中使用,成为最早的玻璃包装?(C) A.美国 B.中国 C.罗马 D.埃及 9.下面哪个性质不属于包装视觉表达语言的特征?(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寓意性 D.竞争性 10.包装设计定位有哪些?(ABCD ) A. 产品性能定位 B.品牌定位 C.文案定位 D.造型定位 11.包装的构思的开展从那些方面进行(BCD ) A.包装的造型 B.消费层 C.消费地点 D. 包装的内容物 12.包装的设计构思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ABCD ) A.表现重点 B.表现角度 C.表现手法 D.表现形式 14.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哪些?(ABCD) A.纸材料 B.塑料材料 C.金属材料 D.玻璃材料 15.纸包装材料的特点有哪些?(ABCD ) A.原料来源光,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安全卫生 D.绿色环保 16.常用的纸张材料有哪些?(ABCD) A. 瓦楞纸 B. 玻璃纸 C. 铜版纸 D.卡纸 17.环保包装主要体现在哪?(ABCD) A.包装材料的节约 B.包装材料回收和再生率提高 C.包装能源的节约 D.包装材料销毁便易 18.下面哪个不属于新型环保材料?(C) A. 木粉塑料 B. CT材料 C. 吹塑薄膜 D.侦菌薄膜 19.绿色包装应具备的功能是什么?(ACD) A.易回收 B.绿色材料制作而成的 C.燃烧时不污染空气 D.材料可降解 20.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平衡标准是什么?(ABCD) A.包装废弃物的体积减少率 B. 包装废弃物的清洗,干燥,再利用性 C.包装废弃物在焚化时所能回收的热能 D. 包装废弃物作为材料资源的回用性 21.塑料包装的特点是什么?(ABC) A.质轻,机械性能好 B.化学稳定性好 C.光学性能优良 D.卫生环保 22.塑料在包装上的主要应用有哪些?(ABCD) A.薄膜 B.容器 C.防震缓冲材料 D.密封材料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广义: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 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 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 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 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 论述分析题: 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7) 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名词解释 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 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 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

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 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 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 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 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 论述分析题 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 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2.试述世界10大农区的特点 答: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 第四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 名词解释 1、作物的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2、作物的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表现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成。 3、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4、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5、作物生育期:在作物声场实践中,把作物从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 6、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7、作物的温光反应: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征。 8、顶端优势:作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的现象。 9、叶面积指数: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10、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11、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 12、经济系数:指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13、生物产量:指作物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总量,一般不包括根。 14、经济产量:指所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 15、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类,并释放氧的复杂过程。 16、作物群体:指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17、源:制造营养并向其他器官提供营养的器官或部位。 18、库:消耗利用或储藏营养的接受部位或器官。 19、光能利用率: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化学能占光能投入量的百分比。 20、作物品质:指作物生产中目标产品的质量,具体包括其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商品包装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1)

商品包装概论 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代码填写在下面的表框中。错选、多选、未选均无分。 1.包装按产品形态分类可分为【 】 A .固体、液体、混合体包装 B .金属、木料、纸张、塑料包装 C .液体、气体、流体包装 D .复合材料包装 2.包装按包装风格分类可分为【 】 A .普通包装、时尚包装、情调包装 B .金属、木料、纸张、塑料包装 C .传统包装、怀旧包装、情调包装、卡通包装 D .普通包装、复合材料包装 3.只针对包装件在航空运输时才做的试验是【 】 A .跌落试验 B .滚动试验 C .低气压试验 D .压力试验 4.能够100%隔绝氧气的包装是【 】 A .真空包装 B .脱氧剂包装 C .充气包装 D .压缩包装 5.钙塑箱的主要填料是【 】 A .氯化钙 B .硫酸钙 C .氢氧化钙 D .碳酸钙 6.以下属于柔性包装材料的是【 】 A .瓦楞纸 B .木材 C .铝箔 D .钢板 7.塑料封合袋的封合方式是【 】 A .热合 B .结扎 C .束扣 D .粘贴 8.以下材料中废物处理较为困难的是【 】 A .纸 B .塑料 C .金属 D .玻璃 9.不适于堆码的包装技术是【 】 A .泡罩包装 B .贴体包装 C .收缩包装 D .拉伸包装 10.纸盒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 】 A .摇盖至纸盒和套盖至纸盒 B .固定纸盒和折叠纸盒 C .开窗至纸盒和陈列式纸盒 D .吊挂式纸盒和抽拉式纸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以下几种材料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有【 】 A .PE B .PP C .PVC D .PS 12.瓦楞的形状主要有【 】 A .U 形 B .V 形 C .UV 形 D .B 形 13.贴体包装的优点是【 】 A .透明 B .模具简单 C .不需加热 D .可包装任何形状的产品 14.包装材料或容器的加工制造机械设备主要有【 】 A .胶印机 B .充填机 C .制瓶机 D .塑料机械 15.标准化活动的主要任务包含有【 】 A .制定 B .发布 C .实施 D .重复 E .规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6.纸制包装 17.透湿度 18.视觉识别 19.标准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 简述包装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包装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纸包装材料与制品(习题集) -------------------------------------------------------------------------------- 第一章概论 思考题: 1.纸包装为什么在包装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2.为什么提倡绿色包装? 3.简述纸包装种类及主要性能。 第一章 1. a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加工储运方便; d印刷装潢适性好;e安全卫生; f绿色环保,易于回收处理; g复合加工性能好。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重视。包装材料作为原料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压力。使人们在开发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要将包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绿色包装是实现包装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在使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制品时,要考虑到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再生(Recover),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Degradable),减少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3. 包装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包装纸、包装纸板、加工纸和纸板等大类。作为包装材料,纸和纸板应该具备各种包装适性,以满足不同商品包装的要求,如外观性能、强度性能、抗弯曲及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透气与吸收性能、光学性能、适印性能、卫生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包装纸和纸板

思考题: 1.简述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物理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2.简述纸和纸板的生产工艺。 3.怎样才能制造出质量良好的纸和纸板? 4.试样测试前为什么要进行予处理? 5.总结纸和纸板物理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6.怎样评价纸和纸板质量的优劣? 第二章 1. 纤维是造纸原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植物细胞,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个部分。根据形成顺序,次生壁可分为外层(S1)、中层(S2)和内层(S3)。次生壁是细胞(纤维)的主体。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他化学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纸和纸板的强度;保留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对于提高纸张的裂断长、耐折度、吸收性和不透明性是有利的;保留少量木素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过多则使纸张发脆,影响白度;其他成分为树脂、果胶质等,它们在纸和纸板中保留较少。 2. 原料――料片――纸浆――打浆――调料――抄造――纸张 3. 首先制浆过程中保留适量的木素,在保证纸张挺度的同时使纤维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次适度打浆,提高纸张强度的同时保证纤维具有一定长度。调料要适当,适度施胶、加填、加入化学助剂。抄造时,控制流浆箱的速度,使纸页质量均匀,网部速度决定纸页厚度和定量均匀,控制压榨部压力,使纸幅脱水均匀,在干燥初期要避免高温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否则要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成纸出现强度差、松软、施胶度低、收缩不均匀、翘曲等纸病。压光,使纸页紧密、表面平整,尽量消除两面差。 4. 纸和纸板的含水量对其物理性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和比较各种纸包装材料的性能,除了测试纸和纸板的水分外,其它性能指标的测试一般都要在恒温恒湿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5. 纸和纸板的物理性能包括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挺度、环压强度等。他们分别可用拉力机、耐破度仪、撕裂度仪、耐折度仪、挺度仪和环压机等。

商品包装概论 试题

名词解释(20分)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以及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的总称。 定量:单位面积纸和纸板的重量。 包装测试:用以评定包装产品和包装件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指标的一种手段,是对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包装件等的测试。 包装造型:依据特定产品包装的物质与审美功能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材料结构和技术手段创造包装的外观立体形态的活动过程,就是所谓的包装造型设计。 透气度:表示纸中空隙存在的程度,它是测定纸和纸板防潮性能的重要指标。 填空题(30分) 1包装的功能主要有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 2按形状不同,金属桶可分为方桶、圆桶、锥形开盖桶 3防震包装的三要素主要是内装物的包装特性、内装物的流通条件(或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受损害的原因与程度)、缓冲材料的特性 4内装物生霉的四个环节是霉菌孢子、温度、湿度、营养物 5当前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利用包括资源回收、能源回收两个方面 6纸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主要有再生造纸、开发新产品 选择题(20分) 1以下几种材料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有(ABCD ) A PE B EVA C PVC D PA 2瓦楞原纸的含水量为(B ) A 5% ~8% B 8%~12% C 12%~16% D 16%~20% 3瓦楞的形状主要有(ABC ) A U形 B V形 C UV形 D B形 4贴体包装的优点是(AD ) A 透明 B 模具简单 C 不需加热 D 可包装任何形状的产品 5包装材料或容器的加工制造机械设备主要有(CD ) A 胶印机 B 充填机 C 制瓶机 D 塑料机械 简答题(30分) 1包装的保护功能,具体讲主要有哪些功能? a保护产品的化学成分的稳定性;b保护新鲜产品的正常生理活动;c保护产品技术机能的可靠性;d 保护人、生物的流通环境的安全性。 2防潮包装的实质是什么? 防潮包装的实质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要保持内装物的干燥;其二是内装物本身需含有一定的水分,为了防止内装物脱水,需要防止包装件内的水分向包装外扩散。 3瓦楞原纸的特点是什么? 纤维组织均匀,厚薄一致,无突出纸面的硬块,纸质坚韧,具有一定耐压、抗张、抗戳穿、耐折叠的性能。所含水分应控制在8~12%。有较高的环压强度。 4PE(聚乙烯)的主要性能特点是什么? 5按计量原理和充填方法的不同,充填机主要有哪几种? 容积式充填机、称重式充填机、计数式充填机、灌装机、重力式充填机、推入式充填机、拾放式充填机等。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1 / 22 《农学概论》作业 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 xx: 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 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 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 3、农学基础的xx 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2 / 22 答: 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 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 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 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 论述分析题: 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 (7) 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名词解释 1.作物: 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 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答: 1、粮食作物: 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2、经济作物:

3 / 22 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 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 答: 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 1、xx大豆春麦xx甜菜区 2、北部xx小杂粮甜菜区 3、xx棉麦油烟果区 4、xx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5、南方xx双季稻茶柑橘区 6、xx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 7、xx稻xx烟草区 8、川陕盆地稻xx薯类柑橘xx 9、xx绿洲xx甜菜葡萄区 10、xx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 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 答: 4 / 22 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

包装工程07级包装材料学考试试题(B卷答案)

2、瓦楞纸板的形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U形楞。结构富有弹力,弹性恢复力强;芯纸和粘合剂的使用量较大。 V形楞。坚硬,强度大,但是弹性小,瓦楞辊容易磨损 UV形楞。性能介于U,V之间。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多种形式的长短支链,这种支链结构使它不容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所以结晶度低,密度小,强度较低。 HDPE大分子中支链很少,主要呈线型结构,这种结构使它的分子容易堆切的较紧密,所以结晶度高,密度大,材料坚韧。 LLDPE的分子结构与HDPE一样呈线性直链状,但因单体中加入了-烯烃,致使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LLDPE的支链长度比HDPE的支链长,支链数目也多,其分子结构接近HDPE,而密度与LDPE相近,兼有HDPE和LDPE的性能。 4、熔制玻璃的主要辅助原料有哪些? 答:(1)澄清剂: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的澄清剂在高温时本身能气化或分解放出气体,以促进排除玻璃中的气泡。常用的澄清剂有白砒、三氧化二砷、硫酸盐、氟化物、氯化钠、铵盐等。 (2)着色剂:使玻璃着色。一般是一些过渡或稀土金属的氧化物。 (3)脱色剂:用来减弱铁化合物对玻璃着色的影响,从而使无色玻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有化学和物理脱色剂两种。化学脱色剂即氧化剂,主要有硝酸钠、硝酸钡、白砒、氧化锑等。物理脱色剂有二氧化锰、硒、氧化钴等。 (4)乳化剂:又称乳浊剂,使玻璃呈不透明乳白色。常用冰晶石、氟硅酸钠、萤石。 (5)碎玻璃:用作玻璃原料的助熔剂,用时要除去杂质。 5、简述镀锡薄钢板的结构、性能及用途 答:结构:镀锡薄钢板又称马口铁,是由钢基板、锡铁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和油膜五层构成。 性能:(1)机械性能,指镀锡原板即钢基板的机械性能,主要有钢基板的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和退货工艺来决定。 (2)耐蚀性:是镀锡板最重要的性能,中锡层及其表面处理情况是决定镀锡层的最重要的因素。 (3)表面性能:主要有涂饰性、涂膜附着性、锡焊性等。 用途:光亮表面、普通光亮表面的镀锡板用于生产食品罐和18L方罐的罐身、罐底盖; 粗面的镀锡板用于生产罐底盖; 无光泽表面的镀锡板用于制作包装啤酒、汽水等的王冠盖; 极粗面的镀锡板用于制作罐头以外的其他杂罐。 6、简述温度和湿度变化对阻隔层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答:温度的影响:对于H2、O2、N2等非凝聚性气体,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渗透性好,大多数气体都遵循这个规律。对于可凝聚气体,如水蒸气、有机化合物蒸汽等,在渗透过程中可能发生凝聚,渗透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复杂。 湿度的影响:对湿度敏感的材料如EVOH、PV A、PA、未涂覆玻璃纸等,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透氧系数迅速增加,即对氧的阻隔性能迅速下降。而PE、PP、硬PVC和PET的透氧率几乎不随相对湿度的变 化而变化。

包装概论复习试题二

包装概论复习试题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 每小题1 份, 共20 分) 1、纸与纸板是按厚度和【 B 】分的 A 重量 B 定量 C 面积 D 颜色 2.具有原料充足价格低廉、重量轻、具有良好印刷性、无毒卫生一次性使用并可 回收利用无公害等特点的包装容器是【A 】 A 纸制包装容器 B塑料包装容器 C 玻璃包装容器 D 陶瓷包装容器 3.金属罐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组合罐、与【 A 一片罐 B 两片罐 C 三片罐 D 四片罐 4.泡罩包装最初发明并推广应用于【D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 5.H 型木箱又称【B 】 A 花格木箱 B 缩角木箱 C 框架组合箱 D 钉板箱 6.低温防虫害包装技术中,害虫的临界致死点温度是【 D 】 A -2 r B -4 r c -6 r D -8 r

7.化学药剂防虫害包装技术的杀虫剂所含的除虫菊酯是一种【 A 神经毒剂 B 血液毒剂 C 神经血液混合毒剂 D 化学毒剂 8.为了有效保证某些贵重易损物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损害,把物品用吊环、弹簧 等支撑件作为弹性阻尼器吊在坚固的外包装中不与四壁接触,这种方法叫【C 】 A 全面防震法 B 部分防震法 C 悬浮式防震法 D 联合方法 9.含水分高的商品和微生物能“吸收”高频电能转变为热能杀菌,利用该杀菌机 理进行防霉的技术是【D 】 A 红外线防霉包装技术 B 微波防霉包装技术 C 远红外线防霉包装技术 D 高频电场防霉包装技术 10.空气中水分对金属生锈的影响是【A 】的大小 A 相对湿度 B 相对温度 C 绝对湿度 D 绝对温度 11.受积聚在金属表面的盐粒、盐雾数量、盐的沉积量距离海面高度远近和暴露 时间影响而发生的锈蚀是【C 】 A 氧气锈蚀 B 二氧化硫锈蚀 C 氯化钠锈蚀 D 灰尘锈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