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计算题演示教学

现代管理学计算题演示教学
现代管理学计算题演示教学

计算题

1.设某企业固定成本3万元,单位可变成本140元/件,单位销售价为200元/件,

问:(1)应按什么规模生产销售才能盈利?

(2)如若实现100000元利润,应该实现多大销售量?

(3)如销量达到1000件,企业能盈利多少?

解:

①x=a/(p-b)=500(件)

②X=(s+a)/(p-b)=2167(件)

③s*=(p-a)x-a=30000(件)

2.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每台产品销售价400元,计划期内固定成本24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250元,求保本点总产量为多少台,若计划利润为60万元,年销售应为多少?

2.解:

①保本点产量=a/(p-b)=2400000/(400-250)=16000(台)

②年销售量应为:(s+a)/(p-b)=20000(台)

3. 某企业生产产品,产品单位可变费用5元,单价12元,每年固定费用7万元。

(1)预测该企业盈亏平衡点产量。

(2) 该企业生产能力24000件,预测年获利多少元。

(2)现为满足生产需要,预购一生产线,每年增加固定费用3

万元,可节约电动费用1元/件,同时为扩大销路计划降价10%,预测方案是否可行?

3.解:①q0=a/(p-b)=1(万件)

② q=24000 r=pq-(a+bq)=9.8万元

③ a=10万元 b=4 p=12×90%=10.8 q=a/(p-b)=14706

(件)

维持产量r=pq-(a+bq)=6.32万元<9.8万元

若r=9.8 则q=(a+r)/(p-b)=29118件

产量必须>29118件才可以。

5..某企业准备生产某种产品,但对市场销量不能确定,经估算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三种方案如下:

方案一:改建原有罐头生产线,投资不多,风险不大,损益值一

般;

方案二:新建一条生产线,投资大,可能收益高,促风险大;

方案三:和某大厂搞联合,利润分成投资少,收益少,风险小。

表 2 某企业准备生产产品的三种备选方案的损益值单位:万元

分别运用最大最小损益值法、最大最大损益值法,折衷法(a =0.3,a为乐观系数)、后悔值法、最大平均收益值法、选出最优方案。

5.解:

最大最小损益值法:

①找出各方案的最小损益值:-1000 -3200 -1500

②从最小损益值中选择最大损益值:-1000

方案一为所选择答案。

最大最大损益值法:

①找出各方的最大损益值:6000 8000 5000

②从最大损益值中选择最大损益值:8000

方案二为所选择答案。

折衷法:

a=0.3 1-a=0.7

E1=0.3×6000+0.7×(-1000)=1100

E2=0.3×8000+0.7×(-3200)=160

E3=0.3×5000+0.7×(-1500)=450

方案一为所选方案。

后悔值法:方案一:

①计算后悔值

方案一:2000 2500 0 0

方案二: 0 0 1000 2200

方案三:3000 1000 500 500

②找出各方案中的最大后悔值:2500 2200 3000

③从最大后悔值中选择最小值,方案二为最优方案。最大平均收益值法

①计算各方案的算术平均值:

(6000+3000-500-1000)/4=1875

(8000+5500-1500-3200)/4=2200

(5000+4500-1000-1500)/4=1750

②方案二为最优方案。

6. 表 3

分别用乐观法、悲观法、折衷法选择最优方案。(α=0.6)

6解:乐观值法:扩建规模120万吨

悲观值法:扩建规模80万吨

折衷法:扩建规模120万吨.

7.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对未来三年市场预测资料如下;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即新建一车间,需要投资140万元;扩建原有车间,需要投资60万元,协作生产需要投资40万元。三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年收益见表2。要求:

(1)绘制决策树;(2)计算收益值;(3)方案选优

表 4 单位:万元

7. 解:①略。

②按三年计算不同方案综合收益值:

新建车间:

〔0.3×170+0.5×90+0.2×(-6)〕×3=284.4(万元)

扩建车间:

〔0.3×100+0.5×50+0.2×20〕×3=177(万元)

协作生产:

〔0.3×60+0.5×30+0.2×10〕×3=105(万元)

③净收益:

新建净收益值:284.4-140=144.4(万元)

扩建净收益值:177-60=17(万元)

协作方案净收益值:105-40=65(万元)

④方案选优:新建方案为最优

8.某农场耕地15万亩,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三种作物,由于轮作的要求不能只种一种作物,根据轮作的需要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根据有关资料,三个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值如表五所示:

表 5 单位:万元

要求:①计算收益值;②方案选优

8. 解:①计算三种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净收益值:

方案一:0.3 ×100+0.2×60+0.1×150+0.4×250=157(万元)

方案二:0.3 ×120+0.2×100+0.1×60+0.4×200=142(万元)

方案三:0.3 ×80+0.2×30+0.1×200+0.4×300=170(万元)

②方案选优:方案三最优

9.某企业在下一年生产某产品需要确定产品批量,据预测该产

品市场概率畅销0.3,一般0.5,滞销0.2,产品分生产大、中、

小三批量,问如何决策使生产利润最大。

表 6 单位:万元

9.解以中批量进行生产,可获利16.8万元。

10.某房地产公司有A、B两项目进行投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制

能参加一项工程投标或不投标,据资料与经验,投标采用两种策略,

①投高标中标率30%。②投低标中标率50%.若投标不中将影响相关项

目承担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A项目损失50万元,B项目损失100万

元,各项目和利润损益如表七所示:

表7 单位:万元

问:企业投不投标?若投标投哪个项目低标还是高标?解:应选择B项目投低标。

高考物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教学案

专题15 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考纲解读】 【高考题型示例】 1.看题 “看题”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一定要全面、细心,看题时不要急于求解,对题中关键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其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要用着重号加以标注;不能错看或漏看题目中的条件,重点要看清题中隐含的物理条件、括号内的附加条件等. 2.读题 “读题”就是默读试题,是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不管试题难易如何,一定要怀着轻松的心情去默读一遍,逐字逐句研究,边读边思索、边联想,以弄清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和过程,排除干扰因素,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还原各种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3.思题 “思题”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全面、快速思考,清楚各物理过程的细节、内在联系、制约条件等,进而得出解题的全景图. 【例1】某工厂为实现自动传送工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传送装置,由一个水平传送带AB和倾斜传送带CD组成.水平传送带长度L AB=4 m,倾斜传送带长度L CD=4.45 m,倾角为θ=37°.传送带AB和CD通过一段极短的光滑圆弧板过渡.AB传送带以v1=5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CD传送带静止.已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将一个工件(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A点处.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工件从A端开始第一次被传送到CD传送带上,工件上升的最大高度和从开始到上升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2)要使工件恰好被传送到CD传送带最上端,CD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的速度v2的大小.(v2

浅谈初中学生解物理计算题常见的错误

浅谈纠正初中学生 解物理计算题常见的错误 四川省通江县毛浴中学:张述胜 邮政编码:636758 [摘要]:初中学生在解物理计算题时,常出现公式应用正确,但代物理量时单位不统一和物理量运用混淆,从而造成计算结果错误,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对物理“规律”、“性质”、“定理”、“定律”等概念掌握较牢固的特点,把学生常犯的这两种错误归纳成“两性”——“统一性”和“同一性”,让学生利用这一原则自我检验计算题的计算结果,从而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解题中出现这两种错误。 [关键词]:纠正计算题错误 对初中生来讲,物理学科中计算题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公式应用正确而计算结果错误。其根本问题,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不统一;二是各物理量不属于同一范畴。 我在二十几年教学中,根据“规律”、“性质”、“定理”、“定律”等概念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计算题中容易出错的原因,总结为“两性”,即“统一性”和“同一性”,来防止学生出错。 “统一性”即是说每到一个计算题,在判断准利用什么原理和公式后,在演草纸上将公式中应用的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换算成国际基

本单位,再代入公式计算,则可避免公式正确计算结果错误的问题。 “同一性”即是说在使用公式时,公式中的各物理应是相关的 同一范畴的量,应分清各有效量和无效量,不能混淆,这样就可避免 公式应用正确但代入的物理量不正确而造成的错误。 例: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的Array质量为10克,底面积S A为100平 方厘米,物体B的质量为150克, 底面积S B为200平方厘米,桌面C 的面积S C为250平方厘米。求物体 B对桌面C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g=10N/㎏) 本题所求压强应根据公式P=F/S计算,其中压力F是由物体 重力产生的,即F=G=mg。学生容易出现下面几种计算错误: 错解一:F=G=G A+G B=m A g+m B g=10g×10N/㎏+150g× 10N/㎏=1600N,P=F/S=F/S B=1600N/200㎝2=8pa。这是没有把各物理量单位统一后再代入公式计算的错误。 错解二:F=G=G A+G B=m A g+m B g=0.01㎏×10N/㎏+0.15 ㎏×10N/㎏=1.6N,P=F/S=F/S A=1.6N/0.01㎡=160pa(或P =F/S=F/S C=1.6N/0.025㎡=64pa)。这是把无效量S A和S C代 入公式计算的错误。 错解三:F=G=G B=0.15㎏×10N/㎏=1.5N,P=F/S=F/ S B=1.5N/0.02㎡=75pa。这是不能把物体A与物体B看成一个整体, 压力只等于物体B的重力的计算错误。

现代管理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管理概论 一、是否题 1、一个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具备人际技能。 2、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3、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 4、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管理、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 5、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 6、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管理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 答案:××√××√ 二、单选题 1、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对于以上三种技能按其重要程度的排列顺序为: A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2、()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把经理们的角色分为10种角色 D 明茨伯格 3、管理者在作为组织的官代表对外联络时,他扮演的角色是以下哪一面()。 C 人际关系面 4、有人说在管理中经常是“外行领导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管理者来说( )C人际沟通比技术更重要 5、美国一公司总裁说:“如果我一年做出12个决策;那必定是重大的一年。我所做的决定是设定向和挑选直接向我报告的人。但是,我的工作不是耗在做多决定,而是花在认定组织将来必须处理的重要课题,帮助其他管理者区别哪类问题应由他来做决策,以及进行组织设计这类高层管理工作上。”这种认识反映了哪种管理原理?( )B.例外管理原则 三、多选题 1、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决策 2、管理原理体系包括() A 人本原理 B 科学原理 C 系统原D效益原理 E 发展原理 3、明茨伯格提出了管理者的10种角色,这些角色可以分成3类,以下属于决策角色的有() A 领导者 B 监控者 C 企业家D谈判者 E 危机处理者答案:ABCDE AC D CDE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其性质有哪些? 2、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成功的管理者吗?说明理由。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 隆回县鸭田镇苗田中学范庆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最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但是实验课上,若学生精力不集中,或者学生没有搞清楚要研究的内容,往往只是看到实验的表面现象,而达不到教学预期的效果;或教者由于现象不明显;或者实验过程比较短暂,学生不仅不会理解这个实验,甚至还会得出相反的结论。若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加上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物理实验和信息技术教学。给物理实验教学插上理想的翅膀,就会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对于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学习效率有极大帮助。 一、利用日常生活中已成定论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坚定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我们农村中学,硬件设施还没有跟上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很多的演示实验的器材没有配备,给日常实验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果只是老师在讲台讲得天花乱坠,下面的学生基本上也就是昏昏欲睡了。但是我们如果说善于发掘生活中印入学生脑子的物理现象并重现,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了。如在讲声音的产生时,我会让我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用手去感觉声带的振动。学生就能够真正的体会

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这个结论就会铭记于心了。又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讲到音调和响度时,每个同学都用尺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会什么是音调、什么是响度。并且知道频率如何影响声音音调,振幅如何影响声音的响度。最让我有印象是的在讲音色时,我让几个比较熟悉的人演了一个短剧。甲同学演大灰狼,乙同学演小白兔,丙同学演兔妈妈,重现了每个同学在儿时就知道的故事。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感觉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动静结合、化小为大。 有些物理实验在平时做起来,过程太快,导致效果并不理想。如在讲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讲到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时,用压缩空气起火器做实验时,整个实验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就完成了。实验成功的机率不高,就算成功了,也很很难让学生得出结论。我就采用了FLASH课件,将该实验制作成动画,在缓慢的压缩过程中,同时显示出温度的变化和内能的变化。这样动静变化结合得当,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很小,由于可见度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由于实验室没有演示用天平,直接讲学生不能理解其使用方法,很难正确使用天平。所以我利用电脑将它放大,先讲清它的构造,再一步一步讲天平的用法并附图说明。结果教学效果显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操作使用天平。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办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合当代国际先进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或实际操作的管理人员。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现代管理专题》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54学时,3学分,一个学期开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本课程的教学对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学员。 四、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免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准确地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最后一门课程,其前续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技术性课程,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企业信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六、教学环节 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使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配合主教材讲授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肋学员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自学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各级电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

高中物理计算题得分技巧浅谈

论文题目 高中物理计算题得分技巧浅谈 姓名:段素敏 单位: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中物理计算题得分技巧浅谈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段素敏 摘要在高考中,计算题难度较大,得分不易。本文通过四步规范化计算探究,即:审题规范化、思维规范化、答题规范化、书写规范化,进行大题小做,大题细做,巧妙得分。 关键词:大题小做规范化 在高考中,两个必考计算题在全国课表卷中,通常占32分,在25题中若有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一般大多数同学都能驾驭,第三问题可能让分数拉开档次。其实,学生的物理分数也常常在计算题中来开差距。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计算题的得分呢?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结出了“大题小做”的解题策略,现分享给大家,以期交流斧正。 “大题小做”策略应体现在整个解题过程的规范化中,具体来说可以分四步完成:审题规范化、思维规范化、答题规范化、书写规范化。 第一步:审题规范化 审题流程:通读→细读→选读 技法1 第一遍读题-----通读 读完后,脑海中要有物理图景的轮廓。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立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技法2 第二遍读题------细读 读完后脑海中要出现较为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无力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势。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技法3 第三边读题------选读 通过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之后,对题目要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定本体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审题时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研究对象。 2、注意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 3、搞清楚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 4、注意括号里的文字。 5、抓住图像上的关键点。 6、看清物体是在那个面内运动,是竖直面还是水平面。 7、注意是否要考虑重力。有些题目明确说明重力不计,但是有些题目需要自己分析判断。 8、不要读错或没看清文字。如位移和位置,时间和时刻,直径和半径,轻绳或轻杆,物体在圆环的内侧或外侧、圆管内或套在圆环上等现象。 9、看清关键词。如缓慢、匀速、足够长、至少、至多、刚好、最大、最小等,接触面粗糙、光滑等,物体是导体、绝缘体等,物体与弹簧连接还是接触等,电池计内阻还是不计内阻等。 10、注意挖掘题目中关键词的隐含条件。如“刚好部相撞”表示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表示两个物体仍然接触,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

现代公司管理学综合练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商品经济 2.国家 3.有限责任制 4.特许主义、许可主义、准则主义 5.公司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C 2.A B 3.A B C D E 四、其它重点内容 1.公司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 (2)必须是一个组织体或组织机构; (3)必须独立承担责任。 (4)我国《公司法》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公司的特征: (1)公司具有盈利性; (2)公司具有法人性; (3)公司具有社团性; (4)公司具有依法认可性。 3.公司产生的必然性: (1)公司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公司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2)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资本迅速集中,从而使公司成为商品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社会组织形式。 (3)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 4.公司产生的经济根源: (1)散单个资本所承担的经济风险; (2)满足大规模资本需求; (3)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 5.股份公司立法史经历哪几个阶段: (1)特许主义阶段; (2)许可主义阶段; (3)准则主义阶段。 6.现代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1)跨国经营和生产国际化趋势;

(2)股份公司的联合控制趋势; (3)国有公司私有化趋势; (4)公司经营多样化趋势; (5)公司管理“民主化”趋势; (6)公司的小型化和专业化趋势。 7.我国企业集团组建的主要方式有: (1)行政组合型; (2)名优产品生产型; (3)科企联合型; (4)跨地区协作型; (5)优势企业扩张型。 第二章现代公司的特征、功能及类型 一、填空题 1.法人资格 2.独立财产 3.2 4.不取得 5.法人自然人 6.企业 7.无限清偿有限清偿 8.无限责任有限责任 9.必备条件基本法律文件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A 6.D 三、多项选择题 1. B C D 2. A B C D E 3. A B C 四、其它重点内容 1. 独资企业与公司的区别: (1)设立的主体不同; (2)财产关系不同; (3)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 (4)承担的责任不同; (5)法律地位不同。 2.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1)成立的基础不同; (2)信用关系不同; (3)财产关系不同; (4)承担的责任不同; (5)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物理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与学的方法,也是物理思想。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可把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理解掌握。演示实验具有生动形象真实有趣便捷的特点,给学生创设—个直观的物理情景,给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作业直观的印象。学生实验可以有效地训练他们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学会—定的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学习研究物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十个方面来理解物理实验的学习要领: 一、三种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1、对比观察法 2、归纳总结法 3、反证法 二、物理实验常用的测量仪器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秒表、温度计、量筒、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会看仪器说明书并操作,物理测量仪器要熟悉其名称、用途、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如何读数,不当操作的现象后果。认识仪器规格的三方面(量程校零分度值) 三、物理实验分类 1、按知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实验,其中力学、光学、电学是中考的重点实验。 2、按实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物理作用、条件、性质类和相互关系类(定量关系类:成正比、成反比、其他关系,定性关系类) 3、按相互影响关系的表达形式不同可分为:物理量公式类和非物理量文字类,定量类和定性类。 4、按实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测量性、测定性、探究性实验 测量性实验: 序号物理量仪器 1 长度刻度尺 2 体积刻度尺,量筒 3 时间秒表 4 温度温度计 5 质量天平 6 力弹簧测力计 7 电流电流表 8 电压电压表 9 电功电能表 测定性实验: 序号实验名称原理 1 测什么的平均速度V=S/t 2 测金属(植物油)的密度(06) P=m/v 3 测浮力的大小(称重法、排液法) 4 测人(或搬东西)上楼做功的功率(07) P=W/t=mgh/t 5 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6 怎样测未知电阻(多种方法)(06等效替代) R=U/I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计算题汇总(附答案) 1密度计算: 1、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粒 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 2、一个质量为232g 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 ,铜的密度为ρ铜=8.9g/cm 3,铝的密度为ρ铝=2.7g/cm 3 , 求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 二速度计算: 3、一座桥全长6.89Km ,江面正桥长为1570m ,一列长为110m 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 ,则 火车速度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三、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4、 长lm 的杠杆水平放置,支点在距左端0.8m 处,现在左端挂20N 重的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应在杠杆的最右端挂的重物是多重。 5、一把杆秤不计自重,提纽到秤钩距离是4cm ,秤砣质量250g .用来称质量是 2kg 的物体,秤砣应离提纽多远,秤杆才平衡?若秤杆长60cm ,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 的物体? 四、压强计算: 6、学生课桌质量为9千克,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10 -4 米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4米2 、容量为1升、装满水后水深为18厘米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3)杯对桌面的压强。(不计塑料水杯的质量) 7、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kg 的水,若水深h =18cm ,容器底面积S =50cm 2 ,不计容器的质量。 求: (1)离容器底8cm 处有一个A 点,A 处受到水的压强和方向;(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图7 图8 图9

浅谈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物理实验可以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现在就如何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首先说教师演示实验。 一、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要做到精心选择。 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但教师不必一一演示,而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 例如,为使学生建立大气压的概念,可选择用“厚纸片顶住一杯水”的演示实验,不必将马德堡半球、针筒抽水等演示实验都端到学生面前,以致罗列了许多现象而忘却了所要表达的主题,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反而达不到建立大气压这一物理概念的目的。 二、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三、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分析实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例如,进行电功率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做演示,将“220v, 25w”“220v,60w”的两只灯泡分别串联和并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上,观察它们能否正常发光?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往往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四、演示实验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 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提问学生,让学生边思考,边通过演示实验来分析,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边演示边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连通器的特点。 下面再谈学生演示实验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习惯 初中学生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又没有实验基础,有的甚至认为实验只是玩玩而已,学生实验较难组织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我们一开始做学生实验就强调实验室规则并制定合理的纪律,要求学生做到:(1)实验前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必须按分好的实验组坐到相应的实验桌前,不得乱动器材;(3)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实验完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5)不能随意将器材带出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 二、制订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 学生实验教学应制订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实验教学和考核有章可循,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依据物

财务管理教学大纲完整版

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财务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英文名称:Financial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课 相关课程:现代管理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开课院系:经管学院 每学期学时:7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财务管理的含义,目标和特点,认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懂得各种财务活动的联系以及财务活动同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在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业务方法,具有一定的财务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经营决策服务,并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悉营运资本项目管理、投资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能力;熟悉金融市场。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具有从事经济管理所必须的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基本达到会计师、经济师所应具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水平。 学习本课程要紧密联系实际来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并以有关理论问题为指导研究各种业务方法问题,要虚实结合,防止单纯注意具体方法的倾向。对业务理论问题要求加深理解,防止浅尝则止,对业务方法问题要求熟练掌握,独立完成案例分析与常规作业,防止以看懂教材中的实例为满足。 二、本课程内容提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共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了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价值观念以及财务管理的环境;第二章介绍了筹资决策,资本成本的计算以及资本结构理论问题;;第三章介绍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第四章介绍了项目投资管理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对外投资的管理与决策方法。第六章介绍了收入与利润管理问题。第七章介绍了财务预算的概念、内容与编制方法;第八章介绍了财务控制的概念与方法,以及责任会计控制制度。第九章介绍了财务分析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三、各章节授课学时分配 课程计划课内学时为43课时。课时分配如下:

大学物理计算题

第3大题: 计算题( 分) 3.1 (10分)如图所示,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与一轻柔绳相连接,该绳跨过一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I 的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开始时,弹簧无伸长,物体由静止释放。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当物体下落h 时,试求物体的速度v ? Mg-T1=ma (T1-T2)R=I β T2-kx=0 a=βR 联立解得a=(mg-kx)/(m+I/R2) d )(1 d 0 2 ??-+= h v kx mg R I m v v 解得v=genhao (2mgh-kh2)/ (m+I/R2) 3.2 (10分)一皮带传动装置如图所示, B A,两轮上套有传动皮带。外力矩M 作用 在A 轮上,驱使其转动,并通过传动皮带带动B 轮转动。B A,两轮皆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盘,其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半径分别为1R 和2R 。设皮带在轮上不打滑,并略去转轴与轮之间的摩擦。试求B A,两轮的角加速度1β和2β。解 12 111212 1)(βR m R T T M = -- (1)……………………….2分 22222212 1)(βR m R T T = - (2)………………..2分 由于皮带不打滑,切向速度相同,其变化率即切相加速度相同: 2211ββR R = 由式(2)(3)得 2 1211)(2R m m M += β 代入式(3)得2 1212 )(2R R m m M += β 3.3 (10分)如图所示,一根细棒长为L ,总质量为m ,其质量分布与离O 点的距离成正比。现将细棒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棒可绕过其端点O 的竖直轴转动。已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棒的初始角度为0ω。求: (1) 细棒对给定轴的转动惯量 (2) 细棒绕轴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矩; (3) 细棒从角速度0ω开始到停止转动所经过的时间。 解 (1)由题意可知细棒的质量线密度为 kr =λ 式中k 为常数。由于细棒的总质量为m ,所以 m r kr L =? d 0 … 由此得 22L m k = 故 r L m kr 22= =λ ……… 得一并代入式得由式得由式)1()3(21)2(1 21 222221???? ???== -βββR R R m T T

浅谈物理习题课的教学

浅谈物理习题课的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以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练习为主的课叫做习题课,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在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十分集中的积极状态,这时,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聚精会神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科学的想象、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求得解答。所以,处理物理中习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的过程。物理的习题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想,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要上好物理习题课,就要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要根据认识规律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2 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35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老师7∶3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笔者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 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计算复习题班别姓名成绩 比赛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 3×10= 80×40= 18×5= 40×60=30÷10= 13×4= 25×20= 160×4=300÷5= 720÷9= 16×6= 720÷0=180÷20= 0÷90= 10×40= 12×50=85÷5= 57÷3= 0+8= 32×30=70÷5= 25×4= 15×6= 630÷9=450÷5= 12×40= 240÷6= 16×60=84÷42= 600-50= 500×3= 0×930=27×30= 84÷12= 420÷3= 910÷3=91-59= 11×70= 1000÷5= 75÷15=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72÷4=8000÷2= 102+20= 4000÷50=125-25×2= 50×0×8= 75+25÷5= 32÷47×12=45+55÷5= 70×(40-32)= 90÷5×3= 10÷10×30=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计算复习题班别姓名成绩

二、笔算。(乘法不用验算,除法要验算) 54×63= 25×38= 36×19= 774÷8=508÷2= 370÷5= 19×47= 900÷5=23×34= 392÷4= 360×5= 32×68=203÷9= 63×36= 26×38= 770÷5=696÷2= 882÷4= 809÷8= 56×79=64×28= 820÷3= 630÷6= 458÷4= 4+0.6= 7.3-2.9= 10-0.7= 8.2-5=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计算题分析题

计算题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 答: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180-150)=200000(件) 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6000000+300000)/(180-150)=210000(件) 产量为22万件时企业利润=220000×180-(6000000+220000×150)=60(万元)(4分) 2、结合所学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试分析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14分) 解答要点: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的交互作用,最终生成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4分)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它包括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育,也包括企业整体素质和各种资源的积累。 (2)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指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装备和技术规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企业技术系统通常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识别、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之形成别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常常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的管理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4)加快培育企业信息系统。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2分) (5)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无形因素,它如同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则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而消极的文化则往往会束缚员工思想,阻碍员工积极性发挥,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也是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从时代发展的角度

云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含答案)

密度的应用 1.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 2V 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212 1 V V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 为123ρ或23 4 ρ. 7.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解:空瓶质量0.24kg 1.2kg kg 44.120=-=-=水总m m m . 油的质量0.96kg 0.24kg kg 2.101=-=-=m m m 总油. 甲 乙 图21

浅谈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近几年来在初中物理考试中计算题的学生的得分越来越低,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难学难做的原因较多,有的记不准公式,有的不理解公式,有的单位换算不来,有的计算能力差,有的不会分析等等。我认为这是因为学生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缺乏必要的变式练习,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往往只注意到浅层次的认识,只做到表面的理解,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对,学生对解题没有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因而往往出现课堂上听“懂”了,课后做不起作业的奇怪现象。教师在平时要求学生要养成勤思,勤练,勤问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为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题解题能力,其做法是: 关键词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物理思维 一、审题 审好题是解题的关键,审好题,概括起来讲就是看懂题目表达的意思,找准对象,选对公式,分析解法。我要求学生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细品题。因此要求学生解题前要认真仔细看题、读题,记住重要词语,明白题目叙述的物理现象,找准研究对象。弄清已知条件及隐含条件和待求量,以及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或问题情境,知道不变量和变化量。 (2)要善于画图。要求学生有作图的习惯,要能准确的作图,反应出物理过程和物理模型,把抽象化为形式直观,便于弄清物理量间的等量关系,选准公式进行求解。有时读完题后,物理量间规律并不明显为了增加直观性,因此作图是必要的,如力学题常常要画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常常要加以简化,画它的等效电路图。 (3)会找出题目中的物理量。要求学生在解题前把题设的物理量包括已知和未知量用准确规定的符号表达出来,注意脚标区别,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而造成错误。 (4)要能准确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善于各物理量之间关系,找准关系善于分析。具体做法是:从物理现象入手,根据物质性质和规律,明确各物理量之间可用什么公式联系在一起,要从战略的高度能够利用已知条件用综合分析法选准公式,分步计算或建立方程求解,探求出待求的物理量。组织好解题的思路步骤,这一步是难点也是重点学生理不清思路往往无法解题。同时应该具备物理中的数学思维方法,如:①方程(组)法。②比例法。③函数法。④代数式运算比较法。⑤不等式法⑥赋值法。⑦几何法。⑧图像法。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思想方法,如:①直接公式法。②特殊公式法。③估算法。④整体法。⑤替代法。⑥辅助线法。⑦图示法。⑧平衡法。⑨守恒法。还必须具有一些逻辑思想方法,如:①比较法。②顺推法。③逆推法。④归纳法。⑤假设法。⑥比照法。 ⑦等效法。⑧极端法。⑨简答法。没有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就不能够很好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