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2010年12月18日集体备课通过,自2011年1月起施行)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02110011 课程总学时45(理论总学时33/实践总学时12)学分 2 课程性质必须课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类(包括妇产科、儿科、听力方向、专升本)、眼视光学、麻醉、法医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建立在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初步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眼科最常见、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对急重眼病急诊初步处理,熟悉全身性疾病的眼病表现和需相互会诊的眼病、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包括: 绪论、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及各种眼病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眼和全身病的关系。

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眼科疾病既具有专科性,又与全身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眼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眼的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免疫、遗传以及眼的各种特殊检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瞿佳主编.眼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第一版.

赵堪兴, 杨培增主编. 眼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参考书目:

褚仁远主编.眼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理论集体考试:70%

实验分组考核:20%

平时成绩:10%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眼科学见习教学时间为12学时,包括眼视力检查、视野检查、光具座实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四个部分。在每一单元的临床见习中,先由老师进行眼科理论课总结,然后进行病例或者模型示教,教学讨论相结合,使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历史阶段以及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3.熟悉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

4.熟悉:眼科发展简史中先进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及眼科发展新进展。5.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眼视光专业学生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的原因。

2.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眼视光专业学生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3.了解转化医学理念、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转化。

三、自学内容:

1、转化医学的成功范例-抗VEGF药物的研发转化医学目前的状况。

2、纳米生物技术在眼科的转化与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角膜中的转化研究。

四、教学内容结构

1、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理念

2、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3、眼科转化医学研究的独特性

4、眼科转化医学提出的背景

5、如何转化

6、转化医学的成功范例-抗VEGF药物的研发

7、转化医学目前的状况

8、纳米生物技术在眼科的转化

9、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角膜中的转化研究

10、眼科转化医学之光学成像与医疗器械研究

11、眼科转化医学之光学诊疗系统研究开发

12、如何做好转化医学

第二章屈光不正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屈光不正的分类。

2、掌握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的概念。

3、掌握屈光不正处理的一般原则;近视、远视、散光处方的基本原则,掌握不同年龄段患者近视处理方法;不同年龄段患者屈光参差的配镜处方原则;屈光手术的分类。

4、熟悉青少年、成年人的处方原则;无晶体眼的处方原则;术前检查和评估。

5、熟悉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各种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规律。

6、不同年龄的屈光状态变化。

7、了解各类手术方式的治疗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屈光手术的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球面屈光不正与非球面屈光不正。

2.重点讲解近视眼、远视眼和散光眼的光学特性。

3.重点讲解屈光不正处理的一般原则;不同年龄患者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青少年、成年人的处方原则和无晶体眼的处方原则;屈光手术的定义和分类。

4.一般讲解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特点,讲解人眼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

5.一般讲解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的治疗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化的术

前检查及其对手术的影响;屈光手术的发展史以及各类手术的分类和手术步骤。

三、自学内容:

1.熟悉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各种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规律。

2.不同年龄的屈光状态变化。

四、教学内容结构:

1、屈光不正概述

2、近视

3、远视

5、屈光不正处理的一般原则

6、不同年龄患者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的处方原则和处理方法

7、屈光手术

第三章拓展课程1(神奇的眼睛)

自学

第四章拓展课程2(眼睛一老一少)

自学

第五章拓展课程3(未来眼镜)

自学

第六章眼的解剖与生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2.熟悉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眼的动、静脉血液循环系统。

3.了解眼的胚胎发育学、遗传学概况及眼科流行病学。

4.了解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眼球壁、眼球内容结构特点

2.重点讲解眼球壁三层结构生理功能、眼球内容生理功能,瞳孔光反射的神经支配规律。3.一般介绍眼各附属及视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

三、自学内容:

1.眼遗传学概况

2.眼科流行病学

3.眼科用药的概述

四、教学内容结构:

1、眼球壁

2、角膜

3、巩膜

4、角巩膜缘

5、虹膜

6、睫状体

7、脉络膜

8、视网膜

9、眼球内容

10、眼内腔

11、眼内容

12、循环途径

13、晶状体

14、玻璃体

15、视路

16、视神经

17、瞳孔光反射路

18、瞳孔近反射路

19、眼附属器

20、血液循环

21、眼部神经

第七章眼表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表疾病的概念,泪膜的结构。

2.熟悉干眼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方法。

3.了解眼表疾病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眼表疾病的概念及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干眼症病的表现与治疗。

3.一般介绍眼表疾病的类型。

三、自学内容:

睑板腺功能异常

四、教学内容结构:

1、眼表病概述

2、流行病学调查

3、泪膜(tear film)

4、干眼(dry eye)

第八章结膜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诊断、并发症及防治原则。

2.熟悉常见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传染途径。

3.了解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急性、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重点讲解沙眼诊断及其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和防治原则,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与治疗。

3.一般介绍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自学内容:

1.免疫性结膜炎

2.结膜肿瘤

3.结膜下出血

四、教学内容结构:

1、结膜炎总论

2、细菌性结膜炎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3、衣原体性结膜炎

4、病毒性结膜炎viral conjunctivitis

5、变应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

6、变性性结膜病

第九章眼睑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倒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睑缘炎、接触性睑皮炎、睑内外翻、上睑下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3.了解其他眼睑疾病和眼睑先天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睑缘炎、睑板腺病、睑腺病、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重点讲解睑缘炎、睑板腺病、睑腺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一般介绍眼睑肿瘤、其他眼睑炎症和部分眼睑先天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自学内容:

某些眼睑先天异常疾病

四、教学内容结构:

1、眼睑

2、眼睑炎症

2、眼睑位置与功能异常

3、眼睑良性肿瘤

4、眼睑恶性肿瘤

第十章泪器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慢性泪曩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危害。

2.熟悉泪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泪道阻塞或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其他泪器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慢性泪曩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重点讲解泪器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泪道阻塞或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一般介绍泪溢的主要原因及相关病变。

三、自学内容:

1.泪腺炎症

2.泪腺肿瘤

四、教学内容结构:

1、泪器病概述

2、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3、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眼外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外伤的分类、检查和各种眼外伤急诊处理原则。

2.熟悉常见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眼外伤的重要性和预防。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眼外伤概述、眼球穿通伤、眼异物伤及酸硷化学伤的临床表现与急诊处理。

2.重点讲解眼外伤的检查和前房积血、电光性眼炎、视神经挫伤、泪小管断裂伤的临床表现与急诊处理原则。

3.一般介绍其他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自学内容:

1.眼附属器伤

2.其他类型的眼外伤

四、教学内容结构:

1、眼外伤概述Ocular trauma危害、特点、分类

2、眼外伤病史特点

3、眼球钝挫伤(blunt trauma)

4、眼球破裂伤 rupture of the eyeball

5、眼球穿通伤 penetrating injures

6、眼球穿通伤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7、眼外异物伤 foreign body眼外异物伤:

8、眼内异物:introcular foreign body

9、眼化学伤( chemical burns)

10、辐射伤:紫外线损伤:电光性眼炎

11、热烧伤:thermal burns

12、病例讨论

第十二章晶状体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及检查方法。

2.熟悉白内障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3.了解其它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检查方法、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2.重点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手术目的。

3.一般介绍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三、自学内容:

1.其它类型白内障

2.晶状体异位和脱位

四、教学内容结构:

1、晶状体病

2、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PCO

3、先天性白内障

4、发育性白内障Developmental cataract

5、外伤性白内障

6、代谢性白内障

7、并发性白内障

8、晶状体位置异常

9、病例讨论

第十三章青光眼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紧急处理原则。

2.熟悉青光眼的发病机理,认识青光眼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

3.了解常用降眼压药物。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青光眼概念、房水循环途径、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与急救处理。

2.重点讲解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3.一般介绍常用降眼压药物的作用。

三、自学内容:

1.高眼压症

2.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

四、教学内容结构

1、青光眼概述

2、青光眼分型

3、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PACG

4、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

6、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

7、激素性青光眼

8、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9、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0、睫状环阻滞青光眼

11、晶体源性青光眼

12、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

13、病例讨论,小结

第十四章角膜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角膜炎的临床基本症状、发展规律及治疗原则。

2.熟悉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3.了解角膜软化症的临床表现,角膜接触镜的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角膜病概述、各种角膜炎的病因、病程经过、基本症状、后遗症、诊断及防治原则。

2.重点讲解细菌性、病毒性及真菌性角膜炎的基本症状及防治原则。

3.一般介绍其他类型角膜炎的病因、基本症状及防治原则。

三、自学内容:

1.角膜变性及营养不良

2.角膜肿瘤

3.角膜先天异常

四、教学内容结构:

1、角膜病

2、细菌性角膜炎

3、真菌性角膜溃疡(fungal keratitis)

3、HSK

4、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

5、角膜变性

6、角膜营养不良

7、病例讨论

第十五章视网膜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熟悉视网膜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病理表现。

3.了解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视网膜病概述、视网膜动脉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中浆、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一般介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三、自学内容:

其它视网膜疾病

四、教学内容结构:

1、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2、视网膜病概述

3、视网膜血管病

4、黄斑疾病

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6、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7、黄斑囊样水肿

8、黄斑和色素上皮营养不良

9、Stargardt病、Best病

10、黄斑裂孔

11、黄斑视网膜前膜

12、视网膜脱离

13、视网膜色素变性

14、临床病例分析题6题

第十六章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3.了解神经科疾病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重症肌无力的眼部表现。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性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改变。

2.重点讲解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妊娠的眼部表现。

3.一般介绍神经科疾病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重症肌无力的眼部表现其他眼外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自学内容:

1.其他疾病在眼部表现

2.眼与全身性免疫异常

3.药源性眼病

四、教学内容结构

1、内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2、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3、儿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4、神经与精神疾病的眼部表现

5、妇产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6、口腔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7、耳鼻喉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8、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的眼部表现

9、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眼部表现

10、药源性眼病

12、病例讨论

第十七章弱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斜视常识、斜视分类、斜视诊断原则;弱视概念、弱视分类、弱视的临床表

现和诊断

2、理解斜视和弱视发病机制。

3、了解Bielschowsky test和Parks三步法。

4、掌握:弱视处理原则及视觉训练、矫正弱视眼的屈光不正;传统的遮盖治疗原理及目的、分类及方法、设施、适应症、注意;同视机训练法

5、熟悉:提高弱视眼视敏感训练中:弱视的增视疗法(光刺激训练、生理基础疗法)、双眼脱抑制训练、双眼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家庭视功能训练原理及目的、分类及方法、设施、适应症、注意。

6、了解:压抑疗法;单眼脱抑制训练。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弱视处理原则及视觉训练、矫正弱视眼的屈光不正;传统的遮盖治疗

2、重点讲解:提高弱视眼视敏感训练中:弱视的增视疗法(光刺激训练、生理基础疗法)、双眼脱抑制训练、双眼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家庭视功能训练

3、一般介绍:压抑疗法;单眼脱抑制训练。

4、详细讲解:斜视弱视临床表现,诊断原则。

5、重点讲解:斜视弱视发病机制。

6、一般介绍:Bielschowsky test和Parks三步法。

三、教学内容结构:

1、斜视概论

2、弱视概论

3、弱视处理原则及视觉训练

4、矫正弱视眼的屈光不正

5、提高弱视眼视敏感训练

6、去抑制训练

7、促进相关双眼视觉训练

第十八章拓展课程4(怎样防止弱视)

自学

第十九章低视力

一、目的要求:

1、掌握WHO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

2、熟悉各国低视力的流行病学。

3、熟悉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和低视力与视野的关系。

4、了解低视力康复的意义。

5、掌握非光学助视器的概念、种类;辅助设备的种类与使用;低视力助视器的放大原理、分类;近用助视器中最常用的高倍正镜片的放大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远用助视器:两种望远镜的原理、特点;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视力残疾对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影响;儿童早期心理康复领域及要点。

6、熟悉不同非光学助视器的运用;其他近用助视器:望远镜、手持放大镜、台式放大镜等的特点;成人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康复策略。

7、了解非光学助视器。

二、教学内容:

1、WHO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

2、详细讲解WHO和中国对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各国低视力的流行病学。

3、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和低视力与视野的关系:详细讲解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和低视力与视野的关系。

4、低视力康复的意义。

5、详细讲解:非光学助视器;辅助设备;低视力助视器:近用助视器、远用助视器:两种望远镜;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对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影响;儿童早期心理康复领域及要点。

6、重点讲解:望远镜、手持放大镜、台式放大镜等的特点;成人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康复策略。

7、一般介绍:非光学助视器。

三、教学内容结构:

1、WHO低视力与盲的定义和分级标准

2、法律盲的概念

3、各国低视力的流行病学

4、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和低视力与视野的关系.

5、低视力康复的意义

6、非光学助视器的概念

7、低视力辅助设备的类型

8、低视力助视器的放大原理

9、常用低视力助视器分类

10、远用助视器

11、近用助视器中最常用的高倍正镜片的放大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2、手持放大镜的光学特点

13、台式放大镜等的光学特点

14、近用望远镜助视器的光学特点

15、非光学助视器

16、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影响

17、视力残疾对个体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影响

18、视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19、视力残疾儿童早期心理康复的领域及要点

第二十章眼遗传性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多基因遗传病的规律与计算方法、眼科群体遗传学中群体调查方法(包括家系调查,基因频率计算)、眼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几种重要眼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及咨询。

2、熟悉眼科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眼代谢病、眼科药物遗传学、眼科免疫性遗传病。

3、了解眼遗传病的一般概念、染色体畸变与眼遗传病、其他较常见的眼遗传病。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眼科多基因遗传病、眼科群体遗传学、眼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红绿色盲、近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遗传规律及遗传咨询。

2、重点讲解眼科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眼代谢病、眼科药物遗传学、眼科免疫性遗传病。

3、一般介绍眼遗传病的分类和发病率,遗传性、家族性、先天性疾病的概念,眼遗传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染色体畸变与眼遗传病。

三、教学内容结构:

1、遗传学基本知识

2、染色体畸变与眼遗传病

3、遗传性眼代谢病

4、眼科药物遗传学

5、眼科免疫性遗传病

6、遗传规律及遗传咨询

7、眼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

8、眼遗传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十一章视力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上视力检查的方法和步骤,视标的增率: 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的计算;视力记录法的记录方法。

2、熟悉关于视力专业名称的定义、临床意义。

3、理解几种不同视力表的区别和各自特点。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操作:临床上视力检查的方法和步骤,视标的增率: 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的计算;视力记录法的记录方法。

2、一般讲解关于视力专业名称的定义、临床意义;几种不同视力表的区别和各自特点。

三、教学内容结构

1、中心视力VA及视力表:

2、裸眼视力(unaided vision )SC

3、矫正视力(corrected vision )CC

4、戴镜视力(vision with glasses )

5、远视力和近视力(distant vision & near vision)

6、对比敏感度视力(contrast sensitivity vision )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学时数48 学分3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结合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等系列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精细化工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难点:精细化工定义及其应用 第一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内容:物料、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发展策略。 难点: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物料衡算。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学时18)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表面活性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况,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之胺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和工艺路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介绍。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7、磷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 难点: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 第三章合成材料助剂(学时12)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合成材料助剂的定义、类别。3、增塑剂的定义、分类、增塑机理、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4、阻燃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类别及生产工艺介绍。5、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生产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合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6、增塑剂的主要品种特点。7、阻燃剂、抗氧化剂的应用。8、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分类、应用。 难点:增塑剂的增塑机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阻燃剂、抗氧化剂、

土壤学教学大纲+教案-2007

土壤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发生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土壤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基本理 化形状及如何进行利用改良的科学。 《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学等农学类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 划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过硬。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掌握土壤基本组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形成因素与形成过程、土壤耕作与管理、土壤污染 与防治、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及土壤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区划及 丰富和发展土壤科学理论奠定坚实基础。是农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土壤学》课程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且长期与农业、资源和环境等多学科间相互渗透,具有较强的系 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系统性:以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为线索,阐述土壤圈与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的物质迁 移与能量交换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强调土壤学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综合性:除了讲授土壤圈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外,还讲授它与其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及其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特征、土壤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土地退化机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实用性:内容前后呼应,脉络清晰,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与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 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生易于掌握和融会贯通。 《土壤学》紧紧围绕土壤肥力讲授土壤组成(矿物质和有机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水、气、热、 肥状况;土壤形成、分类与分布;主要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课程主要讲解土壤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近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 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能鉴别主要的岩石、母质类型和地形地势。能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划分及土壤剖面观察。 2、系统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能分析各种肥力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主要土类的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剖面特性、基本理化性状及利用改良的途径和方法。 4、了解土壤的主要类型,并且能进行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壤资源调查工作。 (二)能力、技能方面: 掌握土壤资源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及常规的土壤分析方法,并且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能力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属于《分析测试系列试验Ⅰ》的内容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6 学时,课堂讲授为32 学时,另有教学实验14 学时。 在教学中以土壤的形成、演化为线索,系统讲解土壤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介绍土壤的形成及土壤 剖面;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分布规律及主要土类别,土壤学研究的动态。 土壤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土壤是绿色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质,主要 来源于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而土壤是农、林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士壤管理是农业生产的 3 个主要的组成环节。植物生产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Ophthalmology (供临床、影像等专业使用) 前言 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医学临床课程,它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眼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在眼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还要适当介绍眼科学的一些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眼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能有所了解。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斌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为2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2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2 第三章眼睑病与泪器病2 第四章结膜病2 第五章角膜病与巩膜病2 第六章葡萄膜病自学 第七章青光眼2 第八章晶状体病2 第九章玻璃体病自学 第十章视网膜与视神经疾病2 第十一章眼外伤2 2 第十二章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 视、弱视 第十三章眼眶病自学 第十四章防盲治盲自学 合计20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目的要求 掌握眼球的解剖,掌握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掌握视路的定义及组成。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生理功能。了解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吉大15春《技术经济学》大作业答案

技术经济学大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技术 2、经济增长 3、价值工程 4、经济性贬值 5、折现 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为什么强调可比原则?有哪些可比原则必须考虑? 2、试分析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全投资财务效果评价与自有资金财务效果评价有何不同? 3、简述内部收益率的经济涵义。 三、计算题 1、某公司有闲置资金60万元准备对外投资,请在以下4个独立的投资方案A、B、C、D 中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组合。各方案寿命期均为5年,基准收益率为8%,各方案投资额与年净收益见下表。(注:投资发生在第0年,收益发生在每年年末)(P/A,8%,5)=3.993 A B C D 投资额(万元)30 15 25 45 年净收益(万元)11.25 6.375 8 15.75 2、某企业为了生产某种产品而筹建新厂,已知设计生产能力为30000件,单件产品售价为3000元,总成本费用为7800万元,总变动成本与产量成正比关系,现有两种工艺方案可以满足要求,方案A固定成本3000万元,方案B固定成本4000万元。 (1)分别求两个方案以生产能力利用率和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2)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两方案的经营风险。 3、某公司INTRANET网络中心2年前以60万元购置了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年运营成本9万元,寿命结束后无残值;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新一代服务器及相关设备,购买价值30万元的新设备可以实现与原有设备相同的功能,年运营成本5万元,设计使用寿命3年,寿命结束后无残值。已知旧设备现在转手出售价值10万元。请就该网络中心现在是否应该更换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决策。(基准收益率为10%))(P/A,0.1,3)=2.487, (P/A,0.1,5)=3.791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总结

教学大纲执行情况总结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的 设施园艺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农学科植物生产类园艺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适用于其他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大纲。课内学时72,共计4学分。 设施园艺学是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涵了生物、环境和工程三个交叉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已经学习了园艺植物栽培学、农业气象学等相关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园艺学科学生的专业背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侧重讲授园艺设施在园艺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因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目前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园艺设施的主要类型及环境特点,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环境的影响,如何通过温、光环境调控和水肥管理满足园艺作物生产的要求,实现高产、高效目的。掌握目前设施栽培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介绍设施园艺的定义和内涵,设施园艺在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设施园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等,使同学了解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几种主要园艺设施的结构、类型、性能的讲授,使同学了解不同设施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覆盖材料性能的讲

授,使同学们了解各种覆盖材料在生产中的选用原则;通过对设施内温、光、湿、气和土壤环境特点的介绍,使同学们掌握设施性能与调控技术;简单介绍园艺设施的选址要求、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最后介绍园艺植物设施栽培的特点及主要蔬菜、花卉和果树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通过以上内容的讲授,使同学们初步掌握设施园艺相关理论与技术。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设施园艺学综合性很强,从知识内容上涉及到园艺植物栽培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工程力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设施园艺学属于实用技术,应用性很强。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方法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 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 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 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 编写时间:2012年

《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内容提要 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 (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 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 (三)考核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 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 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 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 第一节:调解幅度 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 2、掌握其方法

技术经济学习题和答案--总练习

《技术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设备更新的时期,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2.政府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效率目标,另一是公平目标。 3.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4.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5.企业费用主要由投资、销售税、经营成本构成。 6.设备更新的时期,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7.技术进步可分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两类。 8.项目建设投资最终形成相应资产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9.经济效果评价是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 10.资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筹措与资金的使用安排。 11.规模成本法主要用于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是较为粗略的评估方法。 12.政府之所以应该成为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主体,一方面是由政府的性质和职责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由其效率所决定。 13.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发生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14. 进行资金等值计算中使用的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参数称为基准折现率 . 15.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临界值,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16.工业项目运营过程中的总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与核算层次可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17.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动态评价指标则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18.估计重置成本的方法有:重置核算法、功能成本法、规模成本法、物价指数法等。 19.净现金流序列符号只变化一次的项目称常规项目。 20.基准折现率不仅取决于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未来的投资机会,还要考虑项目风险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21.企业常用的计算、提取折旧的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产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等。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门勇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403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教材:胡鸣刘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董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是在本科生公共外语学习基础上,围绕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前沿领域等专业知识,着重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的表达、写作和翻译技巧。在学习中,特别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理解。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工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化工专业科学研究所需信息。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化学工业”、“化工工艺简介”、“化学工程”和“化工前沿领域”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包含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一些常用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初步熟悉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相近词义的辨析,英译汉方法,长句的分析和理解。 工业催化剂概述 (二)化工工艺简介(Chemical Technolog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概论,结合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介绍有机和无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工艺方法,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及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特殊的句子和语法现象,英译汉方法。 (三)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定义、历史,化工单元操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资源环境分析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土壤、植物、农产品品质、肥料、环境污染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样品的采集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剂配制与测试操作技术、操作的要点难点,方法的误差产生与干扰的克服方法、常规分析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分析质量的控制、分析数据的处理与评价应用知识。为学生开展SRT课题的研究,参与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在实际生产中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施肥、食物和饲料的检定、环境评价与环境修复、有机绿色农业生产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水、试剂、器皿 1.水的制备与检验 2.试剂的规格、标准、选用与配制 3.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使用与洗涤 习题要点:水的检验方法与要求,试剂的规格与配制方法,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和洗涤方法。 第四节分析误差的控制与数据处理 1.分析误差的来源 2.分析误差的表示方法 3.系统误差的控制 4.偶然误差的控制 5.允许误差的范围 6.可疑数据的取舍 习题要点:分析误差的类型与表示方法,如何控制分析误差和进行数据的取舍。 本章重点、难点:实验室用水的检验、试剂的选用与配制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减免。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实验用水的检验指标和检验方法,试剂的规格、选用、配制与保存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检验与减免。 理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方法、试剂的标准,分析数据的统计与检验。 了解:特殊用水的制备方法,标准试剂的要求和前处理方法,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土壤样品的采集 2.土壤样品的制备 3.土壤样品的保存 习题要点:如何使土壤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特殊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要求。 第五节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植物组织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2.瓜果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3.籽粒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 习题要点:根据研究的要求采集制备与保存植物组织。 第六节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1.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2.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习题要点:比较肥料样品、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的异同。 第五节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1.常压烘干法 2.减压烘干法 3.共沸蒸馏法 4.卡尔·费休法 习题要点:根据样品的特性选用其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要点。 本章重点、难点: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水分测定的烘干法。 理解:特殊土样、诊断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水分测定的减压烘干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原理。 了解: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选择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第三节概述。 1.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意义 2.土壤有机质的形态与含量 3.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关系 4.有机碳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选用

中医眼科教学大纲学

《中医眼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中医眼科学》属中医学外科系统的临床学科。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既系统地体现中医学理论,又反映中医眼科学特点和最新的学术发展,同时包括重要的现代眼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近展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的知识。通过运用中医眼科学理论阐明眼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临床学科。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对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并且具有西医学关于眼的解剖生理和眼病防治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岗位需要的中医眼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术诊治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 《中医眼科学》课程是考察课,理论考试形式是开卷,理论课考试成绩占100%。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眼科学发展的概况及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中医眼科发展的概况。 2、中医眼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各临床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解剖与生理,以及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3、了解:视路、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1、眼球壁的解剖与生理、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2、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及眼球内容物与视路。 3、眼球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4、专业进展:动物眼球解剖。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眼与五脏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熟悉:眼与胆的生理关系。 3、了解: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眼与肝、心、脾、肺、肾在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 2、眼与胆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3、眼与小肠、胃、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生理方面的关系。 第四章眼与经络的关系 【目的要求】 1、掌握:眼与足厥阴肝经的关系。 2、熟悉:眼与手少阴心经和手足三阳经脉的关系。 3、了解:眼与督脉、任脉、阴阳跷脉、阳维脉、手少阴之正及足少阳之正等的关系。 【教学内容】 1、眼与足厥阴肝经的关系。 2、眼与手少阴心经和手足三阳经脉的关系。 3、眼与奇经八脉、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第五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2、熟悉:七情、饮食失宜、劳伤、外伤、先天及衰老及其他因素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3、了解: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发生眼病的病机。 【教学内容】 1、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常见眼部症状。 2、七情、饮食失宜、劳伤、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因素伤目的特点。 3、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功能紊乱发生眼病的病机。 第六章眼科诊法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四诊中的问诊、望诊及五轮辩证的内容和方法。 2、熟悉:辨外障与内障及辨眼科常见症状与体征内容。 3、了解:闻诊、切诊的内容和方法,眼科特殊检查及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闻诊的内容、范围,望诊的范围和方法及五轮辨证的内容。 2、眼病的外障与内障分属范围和特点及眼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辨证。 3、闻诊、切诊的内容和方法,扼要讲述特殊检查及临床应用。 第七章眼科治疗概要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科常用内治法、外治法和方剂。 2、熟悉:眼科局部用药剂型及用法。 3、了解:传统外治法、眼科常用中药及加减、常用针灸穴位的主治和激光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技术经济学作业 1

本答案是基于吴添祖《技术经济学·第二版》所做,希望对小伙伴们有用。 6、求表4-18所列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表4-18 习题六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年0123456 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 解:静态现金流量表为: 年0123456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累计净现金流量-60-100-70-203080130由静态投资回收期公式 得:=3.4年 动态现金流量表为: 年0123456净现金流量-60-403050505050净现金流量折现值-60-36.424.837.634.431.528.3累计净现值-60-96.4-71.6-340.435.563.8 由动态投资回收期公式 得: 7、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表4-19所示: (1)试用净现值指标判断项目的经济型; (2)计算该项目方案的净现值率( 年限(年) 项目 01234~10 投资30750150 收入6751050 其他支出450675 净现金流量-30-750-150225375 解: (1)NPV(10%)=-835.79+225*(P/F,10%,3)+375*(P/A,10%,7)=-930+169.04+1825.65=704 .91 故此方案可行。 (2)===0.84

8、某项目初始投资为8万元,在第年末现金流入2万元,在第二年末现金流入3万元,在3、4年末的现金流入均为4万元。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金率、内部收益 率、动态投资回收期(。 解: NPV(10%)=-8+2(P/F,10%,1)+3(P/F,10%,2)+4(P/A,10%,2)=2.04万元 NAV=NPV(A/P,10%,4)=2.04*0.31574=0.644万元 NAVR==0.255=25.5% 经试算可得:NPV(15%)=0.925 NPV(20%)=-0.0359 由内插法可以得到 IRR=15%+ *5%=19.8% 年01234净现金流量-8000020000300004000040000净现金流量折现值-8000018181247933005227320累计净现值-80000-61819-37026-697420364 3.26 10、某工业公司可以用分期付款来购买一台标价为22000美元的专用机械,订金为2500美元,余额在以后五年末均匀的分期支付,并加上余额8%的利息。但现在也可以用一次支付现金19000美元来购买这台机器。如果这家公司的基准收益率为10%,试问应该选取哪种方案?(用净现值法) 解:设第一种购买方式为A,第二中购买方式为B 年度012345 净现 金流 量折 现值 2500 =21056.18元 因为NPA(A)NPA(B)故选择方案B,选择一次性支付。 11、某厂可以用40000元购置一台旧机床,年费用估计为32000元,当该机床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7000元。该厂也可以60000元购置一台新机床,其年运行费用为26000元,当它在第4年更新时残值为9000元。两种机床收益相同。如基准利率为10%,问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解:设第一种方案为A,第二种方案为B。 PV(A)= 40000+32000*(P/A,10%,4)-7000*(P/F,10%,4) =-136655.8 AC(A)=136655.8(A/P,10%,4)=136655.8*0.31547=43110.81 PV(B)=60000+26000*(P/A,10%,4)-9000*(P/F,10%,4) =136270.4 AC(B)=136270.4(A/P,10%,4)=-42989.22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2015级植物保护学概论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一)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农业昆虫识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熟悉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正确识别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在田间能正确诊断植物主要几大类病原的病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基本具有对当地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初步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方面:培养学生植物保护意识;从事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中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在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虫等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病、虫致害机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机理,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讲授1) 主要讲述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和趋势。 1.基本要求

视力保健培训大纲

视力保健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了解中医眼科发展的概况。 【内容要点】 第一节中医眼科学发展史简况(简述) 第二节学习眼科的重要性 1.学习眼科是临床实际的需要2.学习眼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时分配】1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目的要求】掌握眼球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 熟悉视路及眼附属器结构和生理功能。 了解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内容要点】 第一节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球壁。2.眼球内容物。 第二节视路 1.视神经2.视交叉3.视束4.外侧膝状体5.视放射6.视皮质 第三节眼球的血循环与神经分布 1.血管及血液循环2.神经分布 第四节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 1.眼眶2.眼睑3.结膜4.泪器5.眼外肌 第五节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1.眼珠2.胞睑3.两眦4.泪泉、泪窍5.眼带6.眼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及结合模型及动物实验课示教。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教学图片等。 第三章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 【目的要求】掌握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了解眼与六腑的关系,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内容要点】主要从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及脏与腑相表里等方面叙述。此外,尚需说明胆与眼中神膏、瞳神的关系密切。 第一节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1.眼与肝的生理关系 为重点叙述内容。主要围绕“肝开窍于目”、“肝藏血”、“肝受血而能视”与“肝主疏泄”以及“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等方面叙述。 2.眼与心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心藏神”及“心主血脉”等方面叙述。

3.眼与脾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脾主运化”、“脾统血”等方面叙述。 4.眼与肺的生理关系 主要从“肺主气”方面叙述。 5.眼与肾的生理关系 主要围绕“肾藏精”、“精生髓”、“肾主水”等方面叙述。 第二节眼与六腑的生理关系 1.眼与胆的生理关系2.眼与小肠的生理关系 3.眼与胃的生理关系4.眼与大肠的生理关系 5.眼与膀胱的生理关系6.眼与三焦的生理关系 【课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教学图片等。 第四章眼与经络的关系 【目的要求】了解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主要叙述经络与脏腑相通,而十二经脉又直接或间接与眼有关系,脏腑是依靠经络将精气上输于目的。 【内容要点】 第一节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1.起止,交接及循环与眼内眦的经脉。 2.起止,交接及循环与眼外眦的经脉。 3.与目系有联系的经脉。 第二节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 1.眼与督脉的关系2.眼与任脉的关系 3.眼与阳跷脉的关系4.眼与阴跷脉的关系 5.眼与阳维脉的关系 第三节眼与经别及经筋的关系 1.眼与经别的关系2.眼与经筋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 第五章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眼病病因及其致病的临床特点。 2.了解眼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内容要点】 第一节病因 1.六淫。 介绍外感六淫为眼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并分别说明六淫致病的临床特点。 2.疠气。 说明疫疠之气引起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 3.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