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传概括

米开朗基罗传概括

【篇一:米开朗基罗传概括】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

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

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

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

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

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

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

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

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

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

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

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

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

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篇二:米开朗基罗传概括】

1、《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主要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画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2、《贝多芬传》:贝多芬 1770 年 12 月 16 日生于波恩,他的性

格和他祖父最像。他的一生都很不幸。

亲情方面:父亲失意哥不聪明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幼时父亲为开

拓他的音乐天分,用暴力的方式来迫使贝多芬学习音乐,最爱他的

母亲又在他 17 岁时得肺病死去,17 岁时贝多芬做了一家之主。1527 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

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

1537 年 9 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

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

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1564

年 2 月 12 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 日他开始发烧,18 日下午 5 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与贝多芬一样,米开朗琪罗终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同时他的一生除了被迫为教皇服务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

3、代表作:(1)、先知者形象,曾被不懂行的人指手画脚的裸体照的雕像是《大卫》;(2)、为教皇修陵墓时米开朗琪罗创作了一生中最完美的作品是《摩西》和《奴隶》,其中《奴隶》被收藏在卢浮宫;(3)、现收藏在国家美术馆的作品是《胜利者》,这部作品就是米开朗基罗自己,是他生命的象征;(4)、临死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最后的审判》;(5)、临死前还在雕塑却没有完成的作品是《哀悼基督》。

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托尔斯泰悲剧的最直接根源是他与妻子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解。

3、他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4、作品:(1)、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2)、发刊于 1863 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泰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3)、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