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Journal of Advances in 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进展, 2015, 4, 66-7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journal/japc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10.12677/japc.2015.42009

Self-Assembled Growth of Ordered CuPc

Nanostructures

Li Song, Xuan Wang, Lu Chen, Huanhuan Song, Yongping Zhang*

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zhangyy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

Received: May 8th, 2015; accepted: May 23rd, 2015; published: May 2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opper Phthalocyanine (CuPc) has been fou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gas sensors, photoelectric transistors and solar cells due to its uniqu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hotoelectrical properties. The molecular alignment and orientation in the organic layer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devices to a great ext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elf-assembly growth of CuPc layers on metal and graphite surfaces an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s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The ordered CuPc monolayer is readily obtained and well characterized in ultra-high vacuum; while the self-assembled growth of ordered molecular layer in ambient environment remains a chal-lenge.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ways to achieve stable CuPc layers at ambient environment.

Keywords

CuPc, STM, Self-Assembly, Molecular Devices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宋礼,王轩,陈露,宋欢欢,张永平*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重庆

Email: *zhangyy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

收稿日期:2015年5月8日;录用日期:2015年5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5月29日

*通讯作者。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摘要

酞菁铜(CuPc)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独特的光电性质而广泛地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光电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机薄膜中分子的排列和取向会显著影响分子器件的使用性能。本文评述CuPc分子及其衍生物在金属和石墨表面的自组织生长,和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其分子结构和性质。CuPc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容易形成有序单分子层,而在大气环境下生长分子膜较为困难。但是,通过增加烷烃链,或者与稳定性好的分子混合都能在大气下得到稳定的自组织形貌。

关键词

酞菁铜,扫描隧道显微镜,自组织生长,分子器件

1. 引言

酞菁铜(CuPc)属于芳香族分子,是由酞菁(H2Pc)分子和铜(Cu)离子形成酞菁配合物,结构如图1所示,其分子由Cu、C、N、H原子组成,中心为二价铜原子,分子4h对称,有195个价电子。CuPc为电子活性分子,结构与叶绿素相似[1]。CuPc的稳定性、光敏性和光电导性等[2] [3]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4]、光电晶体管[5]、有机太阳能电池[6] [7]等薄膜器件;此外,CuPc还可以用于信息的存贮以及电极催化剂[8]。同时,在分子器件中,CuPc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特殊的光电性质而占有一席之地[9] [10]。

2. 分子排列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提高酞菁的成膜技术,以得到有序的薄膜形态和结构。这将为CuPc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开拓新的前景[11],CuPc光电晶体管有机层表面的有序排列能提高其性能。分子层的垂直结构能够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优化性能,所以CuPc分子膜的有序程度显得极其重要。具有与CuPc结构相似的PbPc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表明薄膜中分子结晶度和取向对太阳能电池外部量子效率的影响[12](如图2所示)。文中指出,在薄膜层数高于20的时候,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大于分子与基底间的作用,在相同层的PbPc薄膜的研究中表明,与基底夹角较小的薄膜层的光吸收率要高于与基底夹角大的薄膜层,这说明自组装薄膜取向对于太阳能电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薄膜厚度、薄膜中分子的排列和取向对分子器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自组织技术生长单层分子和多层膜是提高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关键[13] [14]。

3.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

1982年G. Binnig和H. Rohrer共同研制了世界第一台新型的表面分析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简称STM) [15] [16]。STM的发明使得对表面研究有了新突破,研究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完成对单个原子的操控。对表面物理、表面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科学界公认为分析技术的又一次飞跃[17]-[19]。

STM根据探针和样品之间产生的隧道电流进行成像[20] (图3)。针尖顶部只有一个原子,在针尖与样品间加上一个偏压,由于隧道效应,针尖与样品会产生隧道电流。这个电流与针尖同样品的距离成指数关系,电脑将这个信号吸收并形成图形。根据这个原理,扫描便有两种模式:

1) 恒高模式:保持针尖与样品的高度不变,通过记录隧道电流的值来反应形貌的高低;

2) 恒流模式:保持针尖与样品间隧道电流不变,通过改变Z轴的高度进行扫描。记录Z轴高度起伏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Figure 1.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CuPc

图1. 酞菁铜分子结构示意图

Figure 2.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affected

by the Molecular alignment and crystalline in PbPc thin film

图2. PbPc 薄膜中分子结晶度和取向对太阳能电池外部量子效

率的影响

Figure 3.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STM principles

图3.

STM 原理示意图

变化值在电脑中形成图像。

STM 拥有极高的分辨率(Z 向0.01 nm, X/Y 向0.1 nm),可得到表面原子层的局域结构图像。对样品几乎为零损伤,对样品制备技术没有特殊的要求,除此之外,STM 具有表面修饰功能,利用针尖原子对表面原子的作用力能做到对表面原子(分子)进行单个的操控[21]。STM 可以适用多种环境:大气环境,真空环境,低温环境[22],固液界面[23],溶液环境,电–磁场环境等等。

Templating

Functionality Structure

20 nm PbPc E Q E (%)30

2010

0400 600 800 1000

Wavelength (nm)Cul substrate FDTS substrate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4. 酞菁铜分子真空环境的自组织

20世纪末提出的分子自组织技术,是研究纳米粒子的一种新方式,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的作用(氢键、毛细力、表面张力、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吸附、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 [24]自发的结合成为结构确定、热力学稳定、性能特殊的聚集体的一个过程就是分子自组织的过程。在真空利用热蒸发可以得到有序CuPc的自组织形貌[25]。在真空环境下扫描出的CuPc分子像[26] (图4),通过图4,可以看出CuPc的形貌比F16CuPc的要亮很多,说明F16CuPc与石墨的结合比CuPc与石墨要稳定。

CuPc分子在HOPG上的自组织结构是平铺而非站立,通过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理很容易解释,酞菁分子平铺时分子与基底的接触就越大,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使得结构非常的稳定。每一列都是整齐排列,分子间排列的也很紧密,每一列上分子非常紧密,因为CuPc分子与CuPc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吸引力比静电吸引力要大,所以CuPc分子所受的横向阻力要小,分子排列紧密。CuPc分子在HOPG 表面的单层生长优于多层生长,也就是说在HOPG表面CuPc分子总是倾向于一层分子的排列。原因是,在CuPc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石墨引力弱很多,所以在石墨表面容易形成单层分子。CuPc分子中心为铜原子,每个CuPc分子都是很亮的,但是在每个亮点中心都有一个较为暗的小孔,小孔为铜原子所在的位置[27]-[37]。

Shi Chen等人[38]报道在SiC基底上的CuPc形貌图(图5),CuPc分子的尺寸为1.4 × 1.4 nm2,对角线长度为1.68 nm。但是在SiC基底上临近两个CuPc分子Cu原子的距离为1.95 nm,可以得知在SiC基底上CuPc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在SiC基底上自组织的CuPc有序程度和分子间紧密程度都比在石墨上的差一些。选择基底材料对于自组织成膜也是有较大影响的,良好的基底材料可以使自组织体呈有序结构,或者是根据材料性能的要求在某个方向呈优势取向。

在高定向热解石墨上生长PTCDA分子,再在PTCDA分子上生长CuPc有序结构层。Wei Chen等人[39] [40]报道在PTCDA (图6)上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出清晰的CuPc高度有序结构形貌,CuPc分子与分子间紧密排列存在弱的相互作用力,图6(b)中能清晰的分辨出CuPc分子平铺于PTCDA分子层上,由于中心铜原子吸附能力强而表现为小孔形状。图6(c)可以看到CuPc之间有周期性的由于CuPc覆盖层与PTCDA底层形成的位错造成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基底的条件对自组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CuPc 之间相互的作用力比CuPc与PTCDA层间作用力弱,也是形成这种结构的因素之一。这种具有强烈取向的自组织结构,能够形成pn有机异质结构,这在有机电子工业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J.H. Park [41]报道了CuPc分子的铜分子吸附NO的STM形貌(图7)。先在低温高真空中组织一层CuPc 薄膜,再吸附NO。图中标尺为10 nm,白圈表示NO吸附在了CuPc上,图7(a)与图7(b)相比较,在Au 表面的形貌要清晰,而且同一层中空缺的CuPc分子少,同时间(10 min)在Au表面吸附的NO也要多于HOPG。但是,同一标尺下分子个数的比较,在HOPG上组织的CuPc要密集一些,显示出金表面与CuPc 分子间作用力比HOPG表面与CuPc分子间作用力强。可以通过器件的需要,在自组织的时间上进行控制,达到性能需要的结构。

5. 酞菁铜在大气环境下自组织

CuPc这类小分子在大气环境下难以扫描出清晰的以石墨为基底的STM形貌,小分子在石墨基底上通过弱的物理吸附作用形成有序结构,在大气环境下影响因素太多,加之STM在扫描过程中针尖分子与CuPc分子间形成的电流会改变原有的结构,同时STM扫描所产生的机械扰动也会有干扰。目前,还没有人报道过在大气环境下清晰的CuPc自组织形貌。

长链烷烃分子能与石墨基底形成氢键,从而增强分子的吸附能力。CuPc分子与烷烃链结合后,能在大气环境下扫面出清晰的STM形貌,烷烃链越长,分子在石墨上就越稳定。由此,在大气环境下研究者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a) (b)

Figure 4. STM images of self-assembled F16CuPc and CuPc. (a) Two

F16CuPc in CuPc, (b) a CuPc in F16CuPc

图4. F16CuPc和CuPc自组织结构的STM像。(a) CuPc中有两个

F16CuPc,(b) F16CuPc中有一个CuPc

Figure 5. STM image of self-assembled CuPc on SiC

图5. 在SiC表面上CuPc的STM形貌

Figure 6. STM images of self-assembled CuPc on PTCDA

图6. 在PTCDA上自组织CuPc的STM形貌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a) (b)

Figure 7. STM images of NO adsorption of CuPcon (a) Au surface and (b) HOPG surfaces

图7. NO吸附在CuPc的STM形貌(a) Au和(b) HOPG表面

做了大量关于基团取代CuPc分子氢的自组织研究,包括全氯取代(Cl16CuPc)[42],全氟取代(F16CuPc) [43]-[45]以及各类烷基链取代的分子。这些分子由于取代基团与石墨的结合力增强,因此能在大气环境下稳定的自组织生长。

除了增加基团增强与基底结合力以外,CuPc分子与其他分子混合自组织生长也可以使其在大气环境下稳定生长。与CuPc分子混合的分子起到固定支架的作用,将CuPc分子或CuPc分子链固定在石墨基底上。

CuPcBu8和C18I分子在石墨表面交替的以链状结构排列,在石墨基底上CuPcBu8和C18I的自组织形貌如图8所示[46],在标尺25 mn的尺寸里能清楚的数出分子列数,通过图8(b)放大形貌图可以清晰的看到CuPcBu8和C18I单个分子的形貌,CuPcBu8和C18I通过范德瓦尔斯力相互作用,分子比例为CuPcBu8:C18I = 1:4,分子排列相当紧密,所以此类分子能自组织稳定的结构。实验表明,两种不同分子可以同时在石墨表面形成有序的交替链式结构,而这种结构可以给材料带来新的性能。

在此之前,S.B. Lei [47]还报道过在大气环境下CuPc和C18SH的自组织形貌如图9所示,亮区为CuPc 分子链,暗区为C18SH分子链。组成分子比为CuPc比C18SH为1:3,CuPc分子间为C18SH分子,长链C18SH分子垂直CuPc分子排列,这种支架型的结构非常稳定。实验证明,CuPc分子与链烃分子的自组织结构能够稳定的抵抗大气中各种影响因素和STM扫描带来的机械干扰。CuPc分子以长链形式排列,具有高度选择性,这种特殊的性质在半导体材料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殷淑霞[48]等人报道了CuPcOC8在大气环境下的高分辨STM形貌,如图10所示。图的尺寸为14 × 14 nm2,图中能明显的看出酞菁部分,即亮的区域;烷基部分则相对较暗。烷基势能较低,能与石墨较为紧密的吸附,使得CuPcOC8分子也较为稳定,所以在大气环境下能扫描出高分辨的高度有序的形貌。如果小分子加上烷基链还是表现出该分子的性质,那么在自组织就可以被替代,在大气环境下能够自组织成有序结构更易于工业化生产。同时结构更加稳定带来的是器件寿命的延长,所以这个方向也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前面报道真空下CuPc在Ag表面自组织结构,是规则的链式排列组合。而最近根据G. Antczak [49]报道,在大气环境下CuPc在Ag表面自组织结构与真空下有所不同,如图11所示,根据图11(a)可以,可以清晰的看见CuPc分子之间有小点,而该小点就是金属Ag。G. Antczak解释Ag可以轻松的吸附在CuPc分子排列后留下的空隙里,这种吸附行为能增加CuPc分子间的联系,把单个CuPc分子联系在一起形成如图11(b)所示的(CuPc)4Ag和(CuPc)6Ag2结构。Ag的吸附,增加了CuPc结合力和稳定性。通过对表面的轰击处理,改变表面状态,自组装生长结构也会改变。

基底表面的原子结构对CuPc的生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CuPc/ATO晶体管的性能要优于CuPc/SiO2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Figure 8. STM images of CuPcBu8/C18I on HOPG. (a) Large scanning area and

(b) high-resolution

图8. CuPcBu8/C18I的STM形貌,(a) 大扫描范围和(b) 高分辨

Figure 9. STM image of CuPc/C18SH on HOPG

图9. CuPc/C18SH的STM形貌

Figure 10. STM image of CuPcOC8 on HOPG

图10. CuPcOC8的高分辨STM形貌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Figure 11. (a) STM image of CuPc on Ag, and (b) STM image of (CuPc)4Ag and

(CuPc)6Ag2

图11. (a) CuPc在Ag的STM形貌和(b) (CuPc)4Ag和(CuPc)6Ag2的STM形貌

[50]。因为在相同薄膜层数的CuPc/ATO晶体管的掺杂浓度要低于CuPc/SiO2,同时CuPc在ATO表面测得的流动性也高于SiO2;在MoS2表面上,CuPc分子平行于基底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单分子层和薄膜[51]。薄膜的厚度和沉积的温度对薄膜的形貌影响较大,在沉积层数较少的情况下,温度在330 K以下,CuPc 分子以站立方式沉积,温度在450 K以上,CuPc分子以平铺方式沉积。

6. 结论与展望

CuPc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以及特殊的光电性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晶体管、气体传感器及分子器件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分子的排列方式以及有序化程度对器件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CuPc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容易形成有序单分子层,而在大气环境下生长分子膜较为困难。

在大气环境下自组织结构不稳定,需要通过取代增加烷烃或者与其他分子混合组织增加其稳定性。另外,选择合适的基体表面和表面修饰对形成稳定有序CuPc薄膜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在大气环境下能得到稳定的CuPc自组织薄膜,将会使得CuPc太阳能电池、光电晶体管等的生产工艺简单和器件造价降低,对于纳米材料和能源应用有重大的影响。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XDJK2015D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u, X., Hipps, K.W., Wang, X.D. and Mazur, U. (1996)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f metal phthalocyanines:d(7)

and d(9) Ca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0, 7197-7202.

[2]Claessens, C.G., Hahn, U. and Torres, T. (2008) Phthalocyanines: from outstanding electronic properties to emerging

applications. Chemical Record, 8, 75-97.

[3]Jiang, N., Foley, E.T., Klingsporn, J.M., Sonntag, M.D., Valley, N.A., Dieringer, J.A., Seideman, T., Schatz, G.C.,

Hersam, M.C. and Van Duyne, R.P. (2012) Observation of multiple vibrational modes in ultrahigh vacuum tip-en- 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molecular-resoluti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Nano Letters, 10, 5061-5067.

[4]Bohrer, F.I., Colesniuc, C.N., Park, J., Ruidiaz, M.E., Schuller, I.K., Kummel, A.C. and Trogler, W.C. (2009) Compar-

ative gas sensing in cobalt, nickel, copper, zinc and metal-free phthalocyanine chemiresisto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 478-485.

[5]Gao, D.M., Zhang, X., Kong, X., Chen, Y.L. and Jiang, J.Z. (2015) (TFPP)Eu[Pc(OPh)8]Eu[Pc(OPh)8]/CuPc two-

component bilayer heterojunction-based organic transistors with high ambipolar performance. ACS Applied Materials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and Interfaces, 4, 2486-2493.

[6]Priya, J.J., Aseema M., Jason S., Lee, J.Y. and Baldo, M.A. (2011) Singlet exciton fission in nanostructured organic

solar cells. Nano Letters, 4, 1495-1498.

[7]Dutton, G.J. and Robey, S.W. (2012) Exciton dynamics at CuPc/C60 interfaces: Energy dependence of exciton dissoc-

i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36, 19173-19181.

[8]Shrestha, N.K., Kohn, H., Imamura, M., Irie, K., Ogihara, H. and Saji, T. (2010)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phtha-

locyanine in organic solutions containing trifluoroacetic acid. Langmuir, 22, 17024-17027.

[9]Berkelaar, R.P., Sode, H., Mocking, T.F., Kumar, A., Poelsema, B. and Zandvliet, H.J.W. (2011) Molecular bridg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5, 2268-2272.

[10]Heitzer, H.M., Marks, T.J. and Ratner, M.A. (2014) Maximizing the dielectric response of molecular thin films via

quantum chemical design. ACS Nano, 12, 12587-12600.

[11]Su, Y.R., Ouyang, M., Liu, P.Y., Luo, Z., Xie, W.G. and Xu, J.B. (2013) Insights into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low-voltage CuP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11, 4960-4965.

[12]Vasseur, K., Broch, K., Ayzner, A.L., Rand, B.P., Cheyns, D., Frank, C., Schreiber, F., Toney, M.F., Froyen, L. and

Heremans, P. (2013) Controlling the texture and crystallinity of evaporated lead phthalocyanine thin films for near-

infrared sensitive solar cel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17, 8505-8515.

[13]Yamada, T., Shibuta, M., Ami, Y., Takano, Y., Nonaka, A., Miyakubo, K. and Munakata, T. (2010) Novel growth of

naphthalene overlayer on Cu(111) studied by STM, LEED, and 2PP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31, 13334-

13339.

[14]Pomerantz, M., Aviram, A., McCorkle, R.A., Li, L. and Schrott, A.G. (1992) Rectification of STM current to graphite

covered with phthalocyanine molecules. Science, 2, 1115-1118.

[15]Weiss, P.S. (2009) Nanoscience challenges. ACS Nano, 4, 753-754.

[16]Chan, W.C.W., Gogotsi, Y., Hafner, J.H., Moehwald, H., Hammond, P.T., Mulvaney, P.A., Hersam, M.C., Nel, A.E.,

Javey, A., Nordlander, P.J., Kagan, C.R., Parak, W.J., Khademhosseini, A., Penner, R.M., Kotov, N.A., Rogach, A.L.,

Lee, S.T., Schaak, R.E., Stevens, M.M., Willson, C.G., Wee, A.T.S. and Weiss, P.S. (2014) A year for nanoscience.

ACS Nano, 12, 11901-11903.

[17]Swart, I., Sonnleitner, T., Niedenfuhr, J. and Repp, J. (2012) Controlled lateral manipulation of molecules on insulating

films by STM. Nano Letters, 2, 1070-1074.

[18]Shapir, E., Sagiv, L., Borovok, N., Molotski, T., Kotlyar, A.B. and Porath, D. (2008) High-resolution STM imaging of

novel single G4-DNA molecul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31, 9267-9269.

[19]Yang, Y.C., Taranovskyy, A. and Magnussen, O.M. (2012) In situ video-STM studies of methyl thiolate surface dy-

namics and self-assembly on Cu(100) electrodes. Langmuir, 40, 14143-14154.

[20]Tersoff, J. and Hamann, D. (1983)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5, 1998-2001.

[21]Hansma, P.K., Elings, V.B., Marti, O. and Bracker, C.E. (1988)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

croscopy: Application to biology and technology. Science, 8, 209-216.

[22]Zhang, Y.F., Isshiki, H., Katoh, K., Yoshida, Y., Yamashita, M., Miyasaka, H., Breedlove, B.K., Kajiwara, T., Takai-

shi, S. and Komeda, T. (2009) A low-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investigation of a nonplanar dyspro-

sium phthalocyanine adsorption on Au(111).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32, 14407-14410.

[23]Feyter, S.D. and Schryver, F.C.D. (2005) Self-assembly at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STM reveal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 4290-4302.

[24]Whitesides, G.M., Mathias, J.P. and Seto, C.T. (1991) Molecular self-assembly and nanochemistry: A chemical strate-

gy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s. Science, 254, 1312-1319.

[25]Zang, C.Y., Jia, Z.X., Chen, Q.Y., Zhang, L., Si, Z.J., Song, J., Wang, X.W. and Lu, J.W. (2008) Self-assembled

growth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leaf-like Zn/ZnO microstructure by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6, 945-949.

[26]Zhong, J.Q., Qin, X.M., Zhang, J.L., Kera, S., Ueno, N., Wee, A.T.S., Yang, J.L. and Chen, W. (2014) Energy level

realignment in weakly interacting donor acceptor binary molecular networks. ACS Nano, 2, 1699-1707.

[27]Yin, S.X., Wang, C., Xu, B. and Bai, C.L. (2002) Studies of CuPc adsorption on graphite surface and alkane adlayer.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6, 9044-9047.

[28]Wang, S.D., Dong, X., Lee, C.S. and Lee, S.T. (2004) Orderly growth of copper phthalocyanine on HOPG at high sub-

strate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8, 1529-1532.

[29]Ogawa, Y., Niu, T.C., Wong, S.L., Tsuji, M., Wee, A.T.S., Chen, W. and Ago, H. (2013) Self-assembly of polar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phthalocyanine molecules on graphene grown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7,

21849-21855.

[30]Otsuki, J., Kawaguchi, S., Yamakawa, T., Asakawa, M. and Miyake, K. (2006) Arrays of double-decker porphyrins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Langmuir, 22, 5708-5715.

[31]Ikeda, T., Asakawa, M., Miyake, K., Goto, M. and Shimizu, T. (2008)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observation of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f strapped porphyrins. Langmuir, 24, 12877-12882.

[32]Zheng, Q.N., Wang, L., Zhong, Y.W., Liu, X.H., Chen, T., Yan, H.J., Wang, D., Yao, J.N. and Wan, L.J. (2014) Adap-

tive reorganization of 2D molecular nanoporous network induced by coadsorbed guest molecule. Langmuir, 30, 3034- 3040.

[33]Ahlund, J., Schnadt, J., Nilson, K., Gothelid, E., Schiessling, J., Besenbacher, F., Martensson, N. and Puglia, C. (2007)

The adsorption of iron phthalocyanine on graphite: A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udy. Surface Science, 601, 3661-3667.

[34]Antczak, G., Kaminski, W. and Morgenstern, K. (2015) Morgenstern stabilizing CuPc coordination networks on

Ag(100) by Ag atom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3, 1442-1450.

[35]Xiao, K., Deng, W., Keum, J.K., Yoon, M., Vlassiouk, I.V., Clark, K.W., Li, A.P., Kravchenko, I.I., Gu, G., Payzant,

E.A., Sumpter, B.G., Smith, S.C., Browning, J.

F. and Geohegan, D.B. (2013) 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control of

CuPc molecules for the epitaxial growth of highly ordered organic crystals on graphe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9, 3680-3687.

[36]de Oteyza, D.G., Garcia-Lastra, J.M., Goiri, E., El-Sayed, A., Wakayama, Y. and Ortega, J.E. (2014) Asymmetric re-

sponse toward molecular fluorination in binary copper-phthalocyanine/pentacene assemblie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32, 18626-18630.

[37]Sumpter, B.G., Liang, L.B., Nicolai, A. and Meunier, V. (2014) Interfacial properties and design of functional energy

material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11, 3395-3405.

[38]Chen, S., Chen, W., Huang, H., Gao, X.Y., Qi, D.C., Wang, Y.Z. and Wee, A.T.S. (2010) Template-directed molecular

assembly on silicon carbide nanomesh: Comparison between CuPc and pentacene. ACS Nano, 2, 849-854.

[39]Chen, W., Huang, H., Chen, S., Gao, X.Y. and Wee, A.T.S. (2008) Low-temperatur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d 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of molecular orientation of copper(II) phthalocyanine thin films at organic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2, 5036-5042.

[40]Huang, Y.L., Li, H., Ma, J., Huang, H., Chen, W. and Wee, A.T.S. (2010)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investiga-

tion of self-assembled CuPc/F16CuPc binary superstructures on graphite. Langmuir, 5, 3329-3334.

[41]Park, J.H., Choudhry, P. and Kummel, A.C. (2014) NO adsorption on copper phthalocyanine functionalized graphit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9, 10076-10082.

[42]Lei, S.B., Deng, K., Yang, D.L., Zeng, Q.D. and Wang, C. (2006) Charge-transfer effect at the interface of phthalocya-

nine-electrode contact studi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3, 1256-1260. [43]Zhang, K.H.L., Li, H., Mao, H.Y., Huang, H., Ma, J., Wee, A.T.S. and Chen, W. (2010) Control of two-dimensional

ordering of F16CuPc on Bi/Ag(111): Effect of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5, 11234- 11241.

[44]El-Sayed, A., Mowbray, D.J., Garcia, L.J.M., Rogero, C., Goiri, E., Borghetti, P., Turak, A., Doyle, B.P., Dell, A.M.,

Floreano, L., Wakayama, Y., Rubio, A., Ortega, J.E. and de Oteyza, D.G. (2012) Supramolecular environment-de- pendent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etal-organic interfac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7, 4780-4785.

[45]Hasegawa, Y., Yamada, Y. and Sasaki, M. (2014) Reordering and disordering of the copper hexadecafluorophthalo-

cyanine (F16CuPc) monolayer by K doping.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42, 24490-24496.

[46]Lei, S.B., Yin, S.X., Wang, C., Wan, L.J. and Bai, C.L. (2002) Modular assembly of alkyl-substituted phthalocyanines

with 1-iodooctadecan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14, 2837-2838.

[47]Lei, S.B., Wang, C., Yin, S.X. and Bai, C.L. (2001) Single molecular arrays of phthalocyanine assembled with nano-

meter sized alkane templat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5, 12272-12277.

[48]Qiu, X.H., Wang, C., Yin, S.X., Zeng, Q.D., Xu, B. and Bai, C.L. (2000) Self-assembly and immobilization of metal-

lophthalocyanines by alkyl substituents observed with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5, 3570-3574.

[49]Antczak, G., Kaminski, W. and Morgenstern, K. (2015) Stabilizing CuPc coordination networks on Ag(100) by Ag

atom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9, 1442-1450.

[50]Su, Y.R., Ouyang, M., Liu, P.Y., Luo, Z., Xie, W.G. and Xu, J.B. (2013) Insights into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low-voltage CuP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5, 4960-4965.

酞菁铜(CuPc)分子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长

[51]Alvarez, L., Fall, F., Belhboub, A., Le Parc, R., Almadori, Y., Arenal, R., Aznar, R., Dieudonne-Geroge, P., Hermet, P.,

Rahmani, A., Jousselme, B., Campidelli, S., Cambedouzou, J., Saito, T. and Bantignies, J.L. (2015) One-dimensional

molecular crystal of phthalocyanine confined into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9, 4217-4223.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一.系统概述 本系统通过调查从事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等工作的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设计医药销售管理系统。医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需要建立在调查的数据基础上,系统完成后预期希望实现药品基本信息的处理,辅助个部门工作人员工作并记录一些信息,一便于药品的销售和管理。通过此系统的功能,从事药品零售和批发等部门可以实现一些功能,如:基础信息管理,进货管理,库房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统计,系统维护等。 二.概念结构设计 1.员工属性 2.药品属性 3.客户属性 4.供应商属性 5.医药销售管理系统E--R 图 三.逻辑结构设计 该设计概念以概念结构设计中的E--R 图为主要依据,设计出相关的整体逻辑结构,具体关系模型如下:(加下划线的表示为主码) 药品信息(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类别,规格,售价,进价,有效期,生产日期,产地,备注) 供应商信息(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负责人,) 员工 姓名 家庭地址 E-maill 电话 员工 编号 年龄 帐号

四.系统各功能模块如何现(数据流实图);1.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 药品信息员工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2.库存管理子系统 库存管理子系 统 库存查询库存信息出入库登记库存报表3.销售管理子系统 销售管理 销售登记销售退货销售查询 4.信息预警子系统 信息预警 报废预警库存预警 5.财务统计子系统 财务统计 统计销售额打印报表 6.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系统帮助 五.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库表结构) 1.药品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药品编号 药品名称 药品类别 规格 进价 有效期 生产日期 售价 产地 备注 2.员工基本信息表 列名字段数据类型可否为空说明员工编号 性别 身份证号 员工年龄

聚合物纳米粒投送药物新方法

聚合物纳米粒投送药物新方法 发布日期:2007年6月27日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将多聚纳米颗粒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后,可以显著延长这些纳米颗粒的体内代谢周期。该研究发表在7月7日的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这将为药物的投送和体内循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 聚合物纳米粒是良好的药物投送载体,可以保护药物免于在到达作用部位前的降解,保持药物的持续释放。然而,聚合物纳米粒一个主要的限制是它们很快被从血液中被清除,有时只需数分钟时间,最终导致通过纳米聚合物给药效果并不理想。 化学工程教授Samir Mitragotri和博士研究生Elizabeth Chambers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将纳米颗粒附着在红细胞上后,纳米颗粒可以持续存留在循环系统中,在最后受到剪切力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才从红细胞上脱落,并被肝脾从循环系统中清除。整个过程中,红细胞的循环不受影响。Mitragotri称,红细胞存活寿命较长,数量充足而聚合物纳米粒比较稳定,聚合物纳米粒和红血球相连后,将这两者的优势合二为一。由于红细胞存在一种对巨噬细胞的逃避机制,粘附在红细胞表面的颗粒可以逃脱吞噬作用。这种策略并不新鲜,一种立克次氏体Hemobartonella通过附着在红血球表面,可以随其在血液中循环数周。理论上,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如果聚合物纳米粒和红细胞的连接足够强,聚合物纳米粒同样可以在血液中存留相当长的时间。 Mitragotri认为这种模式在药物投送技术方面影响深远,可能推动许多疾病的治疗,如癌症、脑血栓和心脏病等。杂志主编Steven R. Goodman博士认为这是一项纳米科学、细胞生物学和血液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现代技术。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表征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本实验是以苯酐-尿素法合成酞菁钴,以邻苯二甲酸酐、无水CoCl2、尿素为原料,以(NH4)2MoO4为催化剂,采用金属模版法合成酞菁钴,用浓硫酸再沉淀法提纯产物,纯产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行表征。 关键词:苯酐-尿素;酞菁钴;合成;光谱测定 1 引言 酞菁类化合物是四氮大环配体的重要种类,酞菁是一个大环化合物,环内有一个空穴,可以容纳铁、钴、铜等金属元素,并结合生成金属配合物。金属原子取代了位于该平面分子中心的两个氢原子。由于与金属元素生成配位化合物,所以在金属酞菁分子中只有16个π电子,又由于分子的共轭作用,与金属原子相连的共价键和配位键在本质上是等同的。故酞菁类化合物具有高度共轭π体系。它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金属酞菁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式如图。这类配合物具有半导体、光电导、光化学反应活性、荧光、光记忆等特性。金属酞菁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经典金属类大环配合物中的一类,其基本结构和天然金属卟啉相似,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金属酞菁在光电转换、催化活性小分子、信息存储、生物模拟及工业染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金属酞菁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模版法,即通过简单配体单元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然后再结合成金属大环配合物,金属离子起模版作用。 金属酞菁的分子结构

合成反应途径如下(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 2 实验内容与步骤 2.1仪器与试剂 仪器:台秤、研钵、三颈瓶(250ml)、空气冷凝管、圆底烧瓶(100mL)、铁架台、玻璃棒、抽滤瓶、布氏漏斗、可控温电热套(250mL)、电炉、温度计、抽滤瓶 DZF-III型真空干燥箱 SHZ-III型循环水真空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邻苯二甲酸酐、尿素、钼酸铵、无水CoCl 煤油、无水乙醇、2%盐 2、 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 2.2 酞菁钴粗产品的制备 称取邻苯二甲酸酐3.69g,尿素5.95g和钼酸铵0.25g于研钵中研细后加入0.85g无水氯化钴,混匀后马上移入250ml三颈瓶中,加入60ml煤油,加热(200℃)回流2h左右,在溶液由蓝色变为紫红色后停止加热,冷却至70℃左右,加入10到15ml无水乙醇稀释后趁热抽滤。并用乙醇洗涤2次,丙酮洗涤1次,得粗产品。 2.3 粗产品提纯 将滤饼加入2%盐酸加热煮沸后趁热抽滤,再将滤饼加入去离子水,煮沸后趁热抽滤,滤饼再加入适量氢氧化钠碱液煮沸抽滤,重复上述步骤2次,直至滤液接近无色。 将产品放在表面皿上在70℃真空干燥8h。 2.4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干燥好后取少量样品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做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 结果和讨论 3.1 数据处理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一种用1,4-二甲氧基苯作为反应的起始原料,用氢气作为还原剂,在金属钯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直接生成产物对苯二酚。此工艺简单方便易行,副产物少,反应条件相对比较温和。本文对反应的催化剂的种类进行了帅选并且对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优化的结果可以使得对苯二酚的产率达到90%。 【关键词】 1,4-二甲氧基苯对苯二酚氢气 对苯二酚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酚主要用于制取黑白显影剂、蒽醌染料和偶氮染料、合成气脱硫工艺的催化剂、橡胶和塑料的防老剂单体阻聚剂、食品及涂料清漆、橡胶和汽油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石油抗凝剂、洗涤剂的缓蚀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等,还用于化妆品的染发剂。 目前世界上生产对苯二酚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苯胺氧化法;(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3)苯酚丙酮法;(4)苯酚羟基化法。 路线1:苯胺氧化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仍沿用苯胺氧化法,这是对苯二酚最早的生产方法,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该法反应过程为:在硫酸中(将138g的1,4-二甲氧基苯和5%不同的催化剂加入烧瓶中,往体系中加入氢气,在压力10mpa和120℃的温度下反应,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产率。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共四种催化剂,pd/sio2-al2o3和pd/al2o3的催化效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分别为81%和80%,但是在产率上都低于催化剂pd/caco3和pd/deloxan apii。pd/caco3 和pd/deloxan apii的催化效果都非常好。下面对催化剂的用量进行了一些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实验结果看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产率得到了提高,但当用量达到5%的时候,再增加用量,产率基本上没有变化,使用6%pd/caco3为催化剂的产品最终产率为96%,使用6%pd/deloxan apii为催化剂的最终产率为93%。 2.4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将138g的1,4-二甲氧基苯和5% pd/caco3催化剂加入烧瓶中,往体系中加入氢气,在压力10mpa和120℃的温度下反应,取样分析对苯二酚的产率,研究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在2小时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苯二酚的产率渐渐的提高,当反应时间大于2小时的时候,对苯二酚的产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反应时间规定在2小时。 3 结语 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此反应的影响,确定以pd/caco3或pd/deloxan apii 为反应的催化剂,并且经过对pd/caco3和pd/deloxan apii的用量进行对比实验,确定pd/caco3 和pd/deloxan apii的用量比为5%,并对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1. pd/caco3的用量比为5%;2.反应的温度为120℃;3.反应的压力为10mpa;4.反应的时间2小时。

聚合物表面银纳米颗粒的大面积均匀沉积及其应用

物理学报54卷 径可控制在5nm以下(约3.25nm,见表1,样品3) 图2银纳米颗粒的HRTEM照片(a)及其傅里叶变换图(b) 剥离CTA薄膜表面层,可以通过HRTEM得到银纳米颗粒在聚合物表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尽管金属银颗粒的粒径大小会因AgNO,溶液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见表1),但聚合物基片上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均匀性都较好,没有通常制备方法中出现的颗粒聚集效应(图3是样品1表面银纳米颗粒分布的HRTEM照片). 复性好的大面积光敏胶片,制备工艺和设备要求较复杂.我们曾实现在CTA基片上直接生成非银盐光敏介质并成功记录了各种全息光栅∽1,其成像机理是通过交联聚合引起的折射率调制口0|.而直接在该聚合物基片上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形成的全息光栅,迄今为止,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图4为通过接触拷贝方式在CTA基片上复制的振幅型全息光栅,光栅面积大小约2cm×2cm.由图可看见,光栅明暗相间,条纹对比度较高,分布均匀性良好.这为大面积均匀简化制备聚合物基片光存储材料,为廉价、快捷加工各种轻便、高性能衍射光学元器件,以及光加工聚合物.金属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如金属.电介质光子晶体等n1’120创造了一条新途径. 图4金属纳米银颗粒在CTA基片上形成的光栅条纹分布 4.结论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制备大面积均匀分布的纳米银颗粒.聚合物复合膜的简单制作方法.通过控制化学浸润和光还原过程中的实验条件,成功获得了颗粒直径在5nm以下,颗粒密度和直径大小分布 图3 cTA基片上银纳米颗粒分布的HRTEM照片(样品1) 均匀的纳米银颗粒一CTA复合膜?该制备方法不仅适用于本文所用的CTA基片,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聚 3?3?光存储结果 乙烯醇(PvA),聚苯乙烯(PS)等各类常用聚合物衬CTA是普通照相和全息记录材料的一种基底材底,因此在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纳米结构表面,料.通过在该基底上涂布各种光敏介质,即可获得各光电信息功能结构材料的制备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种记录胶片.很显然,通过涂布技术获得均匀性、重 应用前景.

金属酞菁

金属酞菁 金属酞菁配合物是一类独特的二维p-π共轭大环体系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酞菁由于其比较特殊的结构特点,显示出良好的二阶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3,4],以酞菁为母体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目前,酞菁环内已经和70 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结合而得到不同中心原子的酞菁配合物[5],而且,在酞菁的苯环上也能方便地引入多种取代基,从而通过对内部中心原子和外围取代基的化学修饰,可以得到不同光学性能的新材料。 紫外-可见光谱由于金属酞菁配合物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很差,研究选择浓硫酸来溶解它们。通过表3 可以知道,所有合成的金属酞菁配合物300~900 nm 的紫外-可见区内都有两个较强的吸收溶剂不仅会影响酞菁的π-π* 跃迁能级,还会影响到金属离子内层电子的跃迁能级。溶剂不仅会影响酞菁的π-π* 跃迁能级,还会影响到金属离子内层电子的跃迁能级。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影响酞菁的π-共轭时涉及一些电荷转移机理。其中包括金属离子-配体(d-π) 电荷转移机理、配体-金属离子(π-d)电荷转移机理和金属-金属(d-d)电荷转移机理。这些电荷转移机理将在HOMO-LUMO 之间产生新的能级差,从而改变酞菁的光电性能[15,16]。铁,钴,镍,铜作为过渡金属元素,也存在上述电荷转移机理,由于本研究用溶液法测量,所以可以不考虑d-d 电荷转移机理。但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离子的d 电子也相应增加。在电荷转移过程中,原子序数大的金属离子与酞菁环之间的d-π电子共轭水平也要比原子序数低的金属离子的共轭水平高一些。所以随着金属的原子序数的增加,酞菁环的紫外吸收也会发生红移。金属离子与酞菁环平面的扭曲程度、即非共面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酞菁环上电子云的流动,从而更容易使电子发生跃迁。 d 轨道的电子与酞菁环上的大π共轭电子之间的再共轭。所以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过渡金属离子的d 电子也会增加,从而加强了整个金属酞菁体系的电子共轭程度、提高了其非d 轨道的电子与酞菁环上的大π共轭电子之间的再共轭。所以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过渡金属离子的d 电子也会增加,从而加强了整个金属酞菁体系的电子共轭程度、提高了其非线性光学系数。而主族元素铝为中心的酞菁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大小则处于这四个过渡金属为中心的酞菁配合物的中间,即大于酞菁亚铁(II)和酞菁钴(II)的三阶非线性系数而小于酞菁镍(II)和酞菁铜(II) 的系数。这是因为分子构型呈金字塔锥型的酞菁铝的酞菁环平面受Al3+离子的影响发生扭曲、非共面程度比较高,这种构型有利于酞菁环上电子云的流动,所以酞菁铝同过渡金属铁、钴等d 电子较少的金属离子为中心的金属酞菁配合物相比时,扭曲的平面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促进作用大于 d 电子与酞菁环共轭造成的对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提高效果;当与d 电子数目较多的镍、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酞菁配合物比较时,扭曲平面的作用就小于再共轭的效果。

酞菁铜有机半导体调研报告

实习(调研)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907 年Braun和Tchemiac两人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得到了一种蓝色物质,当时他们两人正在研究邻氰基苯甲酰胺的化学性质,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物质加热后得到了微量的蓝色物质,这就是现在被人们称为酞菁的化合物。1923 年Diesbach等人发现可以用邻二苄溴与氰化亚铜反应制得邻二苄腈,于是他们想用邻二溴苯与氯化亚铜反应来制备邻苯二腈。可实验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并未得到所期望的邻苯二腈,而是得到一种深蓝色的物质,并且产率达到 23%。这种蓝色物质就是现在被称为酞菁铜的化合物。至此,酞菁和金属酞菁化合物被发现。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酞菁类物质性质 1929年,在英国的ICI公司的资助下,伦敦大学的Linstead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开始进行这类新物质的结构测定工作。1933 年他们用综合分析法测定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后,便用phthalocyanine一词来描述这类新化合物。1935 年Linstead教授和他的合作者采用 500℃以上的高温和低气压,用CO2作载气制得了酞菁化合物的单晶,Robertson教授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酞菁及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单晶进行结构分析,至此,酞菁自正式被发现到首个单晶生成共经历了12 年。根据他的报道,酞菁及金属酞菁分子组成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 P2/a。每个晶胞中有两个分子,每个分子都呈现出高度平面的结构。所得分子结构的结果与Linstead教授的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酞菁的化学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酞菁分子的这种结构使得它具有非常稳定的特性,耐酸、耐碱、耐水浸、耐热、耐光以及耐各种有机溶剂。一般酞菁化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在 500℃以上,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并且几乎不溶于水。相对而言,铜酞菁在冷的浓硫酸中较稳定,它可以溶解在其中,并且当硫酸浓度降低时又可从中析出来。铜酞菁的这种特性常常被用来提高它的纯度。由于上述代表性的工作,酞菁及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才为世人所知,从此,酞菁及金属酞菁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酞菁铜(CuPc)最早由瑞士化学家Diesbach等[1]制得,其优越的耐光耐辐射、光/暗电导比、热稳定和化学稳定等特性,预期在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器件、光记录存储、化工染料、静电复印感光鼓、气敏传感器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基于酞菁环面的共轭π-π*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域的强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背景: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商业材料,广泛应用于交通、电气电子、航空航天、流体输送以及包装等领域。然而,随着技术标准的提高,传统的聚合物微米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已经难以满足要求。纳米技术的出现使复合材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与聚合物微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奇特的性能:质量分数为10-4的纳米Ag 粒子可以使聚乙烯醇(PVA)的常温介电强度提高2倍;O .05m %的碳纳米管可以使环氧树脂的电导率提高7个数量级。 定义: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定义为通过一定方式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至少在一个维度上是纳米尺度的填充物所组成的材料。这种材料通常具有3个特性:第一,少量的纳米填充物即可以引起聚合物性能上大的变化;第二,当填充物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时,填充物彼此之间具有更短的距离;第三,填充物与聚合物基体之间具有非常大的接触面积。正是由于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这些特征给研究者设计、制备先进电介质材料提供了机会。已经发现,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导,介电强度,介电损耗,空间电荷和局部放电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电导:填充剂和聚合物本身的电学性质、填充剂之间距离以及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等是决定聚合物复合体系电导的主要因素。对于颗粒填充的聚合物复合体系,颗粒与颗粒之问的距离l 可用下述公式表示:1/3[(4/3)2]l r v π=-,r ,v 分别是填充颗粒的半径、体积分数。根据该式,在填充剂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纳米复合材料中颗粒之间的距离比微米复合材料要小得多;填充剂的电学性质与自身的尺寸有关,当微粒子的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组成颗粒的原子、分子数嚣大幅度减步,颗粒本身的电学性质可能会发嫩一些奇异的变化。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具有高介电常数、高介电强度、低介电损耗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绝缘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均匀电场和储能的作用,可应用于电缆终端,集成电容器以及电机绝缘中。这类材料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聚合物中加入高介电常数的钛酸钡,钛酸锶钡、铌镁酸铅.钛酸铅等无机粒子以及金属、碳纳米管、炭黑等导电、半导电颗粒是获得高介电复合材料的重要手段。这些体系是典型的逾渗体系。对于这类体系,理解与把握逾渗理论对于高介电复合材料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逾渗体系的有效介电常数可表示成:1()c p p βεε-=-。其中,ε、ε1分别为复合材料、聚合物的介电常数,p 为孤立分散相的体积分数,p c 为逾渗阈值,且p

比拉斯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比拉斯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17-10-30T17:35:09.5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作者:徐连德1 徐琪琪2 徐英明2 [导读] 比拉斯汀(Bilastine),中文化学名为2-[4-(2-(4-(1-(2-乙氧基乙基)苯并咪唑-2-基)哌啶-1-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酸。(1沂水县第一中学山东临沂 276405) (2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17) 【摘要】α,α-二甲基-4-(2-溴乙酰基)苯乙酸甲酯[2]经过还原反应制得α,α-二甲基-4-(2-溴乙基)苯乙酸甲酯[3],3与1-(2-乙氧基-乙基)-2-哌啶-4-基-1H-苯并咪唑[4]发生烷基化反应,再经水解得到比拉斯汀[1],总收率约76%。 【关键词】比拉斯汀;组胺H1受体拮抗剂;合成 【中图分类号】R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353-01 比拉斯汀(Bilastine),中文化学名为2-[4-(2-(4-(1-(2-乙氧基乙基)苯并咪唑-2-基)哌啶-1-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酸,是西班牙FAES制药公司开发的第2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2012年欧盟批准其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1]。本品安全性良好,无常用抗组胺药物存在的镇静作用及心脏毒性,口服给药吸收迅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2]。 已有文献报道了1的合成路线[3-5]。本文选择以下路线α,α-二甲基-4-(2-溴乙酰基)苯乙酸甲酯[2]经过还原反应制得α,α-二甲基-4-(2-溴乙基)苯乙酸甲酯[3],3与1-(2-乙氧基-乙基)-2-哌啶-4-基-1H-苯并咪唑[4]发生烷基化反应,再经水解得到比拉斯汀[1],并进行了工艺优化。 文献[5]报道了由2制备3的过程,用三乙基硅烷-三氟乙酸进行还原,反应时间长达72h,收率91%。本研究通过调整三乙基硅烷-三氟乙酸的用量,控制回流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收率90%。文献[5]由3制备1的过程中,3依次与2-(4-哌啶基)-1H-苯并咪唑和2-氯乙基乙醚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后,水解得比拉斯汀,反应步骤长,且操作繁琐,且3在与2-(4-哌啶基)-1H-苯并咪唑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时,咪唑环上的氮-氢不可避免的会与哌啶基上的氮-氢进行竞争,生成副产物,影响收率和纯度。本研究在文献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3直接与4进行烷基化反应,再进行水解,一锅法制备1,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收率及产品纯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总收率为76%,适合工业化生产。 图1 1的合成路线 Fig.1 Synthetic Route of 1 1.实验部分 1.1 α,α-二甲基-4-(2-溴乙基)苯乙酸甲酯[3]的制备 冰浴冷却下分别向反应瓶内加入20mL二氯甲烷、α,α-二甲基-4-(2-溴乙酰基)苯乙酸甲酯(30.0g,100.7mmol,采用文献方法[5]制得,纯度99.1%)、三氟乙酸(36mL,484.6mmol)、三乙基硅烷(18mL,112.7mmol)。冰浴下搅拌30min后,升温至60℃回流反应20h。反应结束,滴加饱和碳酸溶液(约150ml),加入乙酸乙酯(100ml*2)萃取,有机相浓缩干燥,得无色油状物(25.7g,90%)(文献:91%[5])。ESI-MS,m/z(%):307[M+Na]+,283[M-H]+。元素分析:C13H17BrO2,实测值(计算值)%:C54.96(55.00);H6.02(6.04);Br28.11(28.14);O11.27(11.27)。 1.2 比拉斯汀[1]的合成 在反应瓶中加入3(99.36g,0.35mol)和4(82.01g,0.3mol,购自:江苏弘和药物研发有限公司,纯度98%),搅拌下加入10ml聚乙二醇-400和45ml水,在冰水浴的冷却下慢慢加入混合碱(0.25molNaOH+0.1molNa2CO3),于40℃下快速搅拌3.5小时后放置,使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3N丁二酸溶液2.1L,加热回流24小时,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至pH=7,用乙醚(450ml*2)萃取,旋出溶剂,得到固体1(116.83g,84%),mp291~293℃(文献:295-296[5])。纯度为99.8% [HPLC归一化法:同文献[5]。ESI-MS,m/z(%):487[M+Na]+,463[M-H]+。元素分析:C28H37N3O3,实测值(计算值)%:C72.50(72.54);H8.01(8.04);N9.07(9.06); O10.38(10.35)。 【参考文献】 [1] Corc6stegui R,Labeaga L,Inneririty A,et a1.Pre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bilastine,a new selective histamine Hl receptor antagonist:receptor selectivity and in vitro anti-histaminic activity[J].Drugs R D,2005,6(6):371-384. [2] Carter NJ.Bilastine:in allergic rhinitis and urticaria [J].Drugs,2012,72(9):1257-1269. [3] Lee CH,Khoo JH,Kwon KC,eta1.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2-methyl-2-phenylpropio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novel intermediate compounds:WO,2009102155[P].2009-02-12. [4]王蕾,李科,王倩,等.2-(4-卤乙基)苯基-2-甲基丙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合成比拉斯汀的方法:中国,102675101[P].2012-09-19. [5]孔昊,耿海明,梅玉丹,等.比拉斯汀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7):677-679.

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研究

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研究 蒋小余 王 鹏 (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804) 摘 要: 综述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乳液聚合法、有机合成法-合成树枝状聚合物、自组装法、聚合物单分子链交联法。最后,展望其可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粒子;乳液聚合;自组装;应用 中图分类号:04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420014-01 0 引言 1.4 聚合物单分子链交联法 在以上的几种制备方法中,虽然乳液聚合虽然适用性广,但制备的纳纳米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研究是当前国际前沿研究课题之一。纳米聚米粒子粒径较大,达五十至数百纳米,并且粒径分布不均匀;而微乳液聚合物是指至少一维尺寸在100 nm 以内的聚合物,包括球状、线状、管状、合方法虽然能制备较小的纳米粒子,但该方法要加入大量的乳化剂与助乳棒状、层状等各种形态的结构。而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纳米聚合物材料的化剂,制备的粒子后处理比较困难;有机合成法主要是合成树枝状大分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既异于原子和分子又异于宏观样品的性质,其高子。虽然该方法能制备大小在5-10nm 左右的纳米粒子,但有机合成树枝大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形态结构,良好的加工性能,并易于通过化学或物理分子步骤复杂,通常在反应到4-5代就很难继续控制。自主装法目前研究的方法进行改性,使其在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的同的比较热门,体系较多,可制备20-200nm 的纳米粒子。但如果想要制备大时,还具有其它特定功能,如光、电、磁、催化及生物活性功能。在医学小在20nm 以下的纳米粒子还是很困难的。因此,利用带某些可交联基团的免疫、生物工程、高效催化、航天能源以及微电子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聚合物单分子链在稀溶液中自交联的特性,可以制备尺寸大小在20nm 以下用前景。 的聚合物纳米粒子。例如,Hawker[4]等以乙烯基苯并环丁烯(BCB )为交1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联单体,将其与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再通过苯并环丁烯在加热1.1 乳液聚合法[1] 条件下开环交联制得粒径大小在5-10nm 的单分子纳米粒子。Hawker[5]等单体在水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的聚合称为乳液聚合,聚合也通过RAFT 聚合合成带(NCO )基团的共聚物,然后加入带二胺的单体,体系的基本组成是单体、水、引发剂、乳化剂。乳液聚合法是制备聚合物通过(NCO )基与(NH 2)基的反应,在室温下,实现分子单链内交联,成的主要方法之一。同其它聚合技术相比,乳液法具有许多优点:粘度低、功的合成大小在5-15nm 大小的纳米粒子。 易散热、以水为介质、生产安全、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廉。这些宝贵的特 2 展望 点赋予乳液聚合方法以强大的生命力。采用不同的乳液聚合方法,如超声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新兴的功能材料,其制备与应用已渗透到生物医波、微波加热、辐射聚合以及半连续的乳液聚合等方法可以合成纳米级聚学、电磁学、光学、化学、机械学、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领域之中。目前,合物。吴奇[2]等利用微波加热合成粒径小于100nm 的聚苯乙烯微粒,与传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不断更新,通过将乳液聚合与RAFT 、ATRP 结统乳液聚合相比,聚合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粒径分布窄。 合;模板法与自组装法结合、单分子交联法与活性聚合技术相结合等,许1.2 自组装法[3] 多具有新特性、新用途的聚合物纳米粒子被合成。此外,将不同功能性组自组装法是指聚合物分子在氢键、静电吸引、范德华力和疏水缔合等分组合到聚合物纳米粒子中,将赋予纳米粒子特殊的功能,具有的特殊应作用下,自发的构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纳米结构的用前景。 自组装体系的组成有两个重要条件:1)是有足够的非共价键或氢键存在;2)是自组装体系能量低。 参考文献: 两亲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在水介质中自组装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1]徐祖顺、易昌风,聚合物纳米粒子[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纳米粒子,粒子内核由共聚物中憎水链段聚集而成,外壳则由亲水链段形[2]Zhang WM ,Gao J ,Wu C. Macromolecules ,1997,30:6388-6390.成,亲水链段通常具有生物相容性并对粒子在水中起立体稳定作用,在亲[3]沈艳华,湖北大学硕士论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自组装研究水链末端还可引入活性基团,以连接其它功能性组分。 [D].2005,06. 1.3 有机合成法-合成树枝状聚合物[1] [4]J.Benjamin Beck.,Kato L. Killops.,Taegon Kang ,Kulandaivelu 改进的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可方便制得聚合Sivanandan.;Andrea Bayles.;Michael E. Mackay.;Karen L.Wooley.;物乳液纳米粒子,但难以制得大小均一的聚合物乳液纳米粒子。通过有机Craig J. Hawker.Macromolecules ,2009,42,5629-5635. 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单分散纳米级尺寸的大分子,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就[5]Harth.E.;Horn. B. V.;Hawker.J.C.;Lee. V. Y.;Germack.D.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S.;Gonzales .C.P.;Miller. R. D.;Hawker.C. J. J.Am.Chem.Soc.2002,树枝状大分子亦称树形大分子或树形聚合物。树形大分子结构规整、124,8653-8660. 精致、高度对称;分子体积、形状及功能基种类、数目都可精确控制;分子量分布可达单分散性;表面功能基团密度很高;球状分子外紧内松,内作者简介: 蒋小余(1987-),男,四川南充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部空腔可调节。树形聚合物分子可在分散相中分散成1-10nm 大小且单分散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过点击化学合成聚合物纳米粒子。 的纳米粒子。 参考文献: 555定时器功能简单但是可以构成的电路有很多种。本文电路由简单[1]汪红等,《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到复杂,意在培养学生对于电路的分析能力,加强对于基础的深刻理解。[2]陈兆仁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研究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进而可以设计出更多实用和功能复杂的电路。 2000年1月 . (上接第31页)

铜酞菁的生产工艺设计

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 1. 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铜酞菁的分子式为C32H16CuN8,相对分子质量为574。铜酞菁的热稳定性 分解温度高达400℃[3],其化学结构: 铜酞菁又名粗酞菁蓝,是生产酞菁蓝B、酞菁蓝BGs、酞菁绿、直接耐晒翠蓝等多种颜料、染料产品的基本原料,是重要的有机颜料中间体.酞菁蓝具有鲜艳的蓝色,高度的着色力和优良的牢度,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有机溶剂等稳定性极好的特点,广泛用于涂料、油墨、油漆、橡胶、塑料等方面,此外,在半导体、原子能、激光等工业中也有特殊的用途[1]。 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简介 目前生产铜酞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邻苯二腈法[6]和苯酐尿素法.前者是用邻苯二腈和铜盐,在触媒作用与饱和氨气的环境中加热得到;后者是以苯酐、尿素、氯化亚铜、钼酸铵等为原料加热制得,苯酐尿素法又有固相法[1]和液相法[7、9].液相法是将原料溶解在三氯化苯等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固相法是将原料加热至140℃熔化后再装入金属盘内在240~260℃下反应4-5h制得。 现在在原有的方法上通过改进有几个不同的方法。料浆法即采用加入少量溶剂和固体垫底物生产铜酞菁的生产工艺,结合了固相法和溶剂法的优点[6]。溶剂油法是以溶剂油和煤油代替溶剂法中三氯苯[8]。其中,溶剂油无毒、无异味,化学性质稳定,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对大气、地表不会造成污染,极微量的残留物质中不存在致癌物质,而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因此溶剂油完全可以代替现在生产所用的三氯苯或硝基苯,它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好溶剂。干法合成铜酞菁工艺是继烘焙法、固相法、溶剂法之后的又一合成铜酞菁的新型生产方法[17]。通过选用快速紊流混合及素流反应等专用设备和装置,提高传热传质效率,增加反应质点接触和碰撞机率,达到提高反应效率和铜酞菁合成品纯度之效果。 一.邻苯二腈法 铜酞菁的制备:称量计算量的邻苯二腈、氢氧化铜和酞菁在一定量的乙二醇中混和,先在100。C反应2 h,然后在160℃反应5 h。得到的固体产物与溶剂分离后,再在稀盐酸中于90℃处理l h,过滤,水洗涤后干燥得铜酞菁。

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理论 刘壮虎 北京大学哲学系,liuzhh@https://www.360docs.net/doc/ae12000626.html, 摘要 本文不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出发,而是将概念作为初始出发点,按照概念结构整体论的观点,在思想—概念—语言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建立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讨论其基本性质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若干相关的问题。 实际中使用的推理,比我们通常说的逻辑推理要更广泛,本文建立依赖于语言的相对于主体的推理,并根据这种相对的推理建立相对的一致的概念。通过这种一致的概念,讨论不一致信念集的特征。这种推理也可以部分地用于概念的分类上,本文通过两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词项的同义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按整体论的观点,比同义更一般的不可分辨性更为重要,本文给出了概念的不可分辨性的定义,并讨论其在语言中的表现。不同语言间的翻译也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概念结构的形式理论基础上的对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讨论。 本文只是在对最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讨论体现概念结构形式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框架。 §1前言 一、外延和内涵 概念有外延和内涵,是概念研究中的一个教条。我认为,这个教条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概念有不同类型的,如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十大范畴,而在三段论中使用的只是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在讨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时,也往往集中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与实体范畴和性质范畴相当),就算有所推广,也不是所有的概念。就是在个体、类和性质的范围内,概念有外延和内涵也是存在质疑的,如不可数名词的外延、性质化归为类等问题。 对外延和内涵的形式化的研究中,大多数说的是语句的外延和内涵,如各种内涵逻辑,它们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完全不同。 将内涵看作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数(或者在此基础上的修改),对于处理语句的内涵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将这种方法用于处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却带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刘 聪 东北大学理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羧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它的用途相当广泛 ,可用作香料、溶剂、增塑剂及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同时在涂料、医药等工业中也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1]。作为液晶化合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中心桥键之一,酯基的合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酯的合成主要是采用一些经典的方法,如酸催化、酰氯法、酯交化法等;随着对各种新的催化剂和有机反应机理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合成方法,如Mitsunobu 反应、Steglich 酯化法、CAN 催化法、Me 3SiCl 催化法、DBU 催化法等等[2]。对这些新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实验室推广采用更简单、更有效、更温和的方法合成羧酸酯,并进一步实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经典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机理: 羧酸与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酯。例如: CH 3COOH + HOC 2H 5 CH 3COOC 2H 5 + H 2O H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采取使一种原料过量(应从易得、 价廉、易回收等方面考虑),或反应过程中除去一种产物(如水或酯)。工业上生产乙酸乙酯采用乙酸过量,不断蒸出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的恒沸混合物(水6.1%,乙酸乙酯93.9%,恒沸点70.4℃),使平衡右移。同时不断加入乙酸和乙醇,实现连续化生产[3]。 羧酸的酯化反应随着羧酸和醇的结构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按照不同的机理进行。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脱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R C O O H HO R' R C OH H O O R' R ,R ’分别是烷基。(Ⅰ)是由羧酸中的羟基和醇中的氢结合成水分子,剩余部分结合成酯。由于羧酸分子去掉羟基后剩余的是酰基,故方式(Ⅰ)称为酰氧键断裂。(Ⅱ)是由羧酸中的氢和醇中的羟基结合成水,剩余部分结合成酯。由于醇 (Ⅰ) (Ⅱ)

贾平凹文学意象结构形态论_韩鲁华

第22卷 第2期2003年6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Xi an Univ.of Arch.&T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2 No.2 Jun.2003 贾平凹研究 贾平凹文学意象结构形态论 韩鲁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以文学意象世界的执著追求与创造,独立于中国当代文坛。就其文学意象的结构形态而言,主要有体验型、寓言型、梦幻性、民间意识原型等。本文通过对其文学意象类型及其个性的分析,从艺术建构角度来把握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整体特征,进而论述其文学意象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上的特异地位,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新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思路。 关键词:贾平凹;文学创作;意象结构;形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03)02-0024-07 On the stracture Formation of JIA s Literary lmagery H AN L u-hua (School of Humanities,Xi an U niv.of A rch.T ech.,Xi an710055,China) Abstract:China s contempor ar y writer JIA Ping-wa stands alone in the Literary world fo r his persevering pursait and creation of the literary imag er y All of his L iterary imagery could be classicficed into some types primarily conce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alleg ory,illusion and local consciousness auording to the structure fromation.T he thesis analy zes the type and the speictic char-acter of the literary imagery to grasp t he general features of hi s literar y cr eation from the angle of artistic construction so as to discuss the distinctive position of his liter ar y imagery creation on China 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he hoep of prov iding a r ef-erence T hought to condcut the new exploratory and develoment on China s contempor ar y literatur e. Key words:JI A Ping-wa,liter ature cr eation,I mage str ucture,Marp hological analysis. 作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表现方式不同,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结合的形式不同,造成作品的艺术建构形态上的差异。意象的创造也是如此。作家在构建意象时,基本结构视点不同,结构的主导要素不同,构成意象的核心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意象结构形态的类型。贾平凹文学创作中的意象,大体可以归结为这么几种类型:体验型、梦幻型、民间意识原型、意念结构型和寓言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家的艺术创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建构,在一部作品中,既可以以一种形态的意象作为整体意象建构,并在这一整体意象之下,去构建起一个意象的群落。也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创造出不同形态的意象,形成一个多种形态意象的群体。这是艺术创造复杂性的一种具体表现。我们所做的上述几种意象形态的分类,也只能是按照一定的理性思考,抽象之后进行归类划分,这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在论述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将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划归为 收稿日期:2003-04-21 作者简介:韩鲁华(1955-),男,山东鄄城人,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从事现代文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