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

一、高层管理者 x总、管理者代表

4.1QMS总要求

(1)组织于何时,以什么方式决策采用GB/T19001-2000标准建立QMS的?(知道决策时间和方式)

(2)如何识别和确定了QMS所需的基本过程和相关子过程。如:

a、QMS包含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实现过程的总体流程是什么?

(回答:从接受合同开始、进行设计、形成图纸及工艺、有工艺流程图,采购部进行采购,生产部配备设备设施、人力、物力,按工艺文件组织生产加工、质量部进行检验、实行自检、专检、交接检、巡检、必要时进行首件检验、期间如发现有不合格品,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b、流程中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是否明确?依据标准有无删减的过程?有无外包的过

程?(记录总体流程、删减的过程与理由及外包的过程及理由)

回答:输入、输出明确。有删减过程,为电力杆的设计过程。有外包过程,为镀锌、喷塑、喷漆等过程)

c、QMS的文件要求(标准4.2)、管理者职责(5章)、资源管理过程(6章)、测量分析

和改进过程(8章)与标准的规定要求有否不同?在识别和确定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记录所阐明的不同点,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思路,留待现场审核中关注与核查)

回答:2000版标准遵循PDCA的循环过程,本公司的手册描述与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遇到过资源问题,如人力资源

d、是否明确了每个大小过程的“所有者”(管理的责任者)?

5.1管理承诺

(1)是否明确与理解管理承诺的内容? (即: 建立、实施QMS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否明确与理解如何为管理承诺提供证据?(即:实施“四个确保”。确保向组织的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止目示;确保适时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资源的获得)

(3)围绕以上内容为实现管理承诺列举证据,

(4)采取了哪些措施掌握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又如何向员工传达这些要求?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最高管理者是否理解并做到一切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

(2)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力求掌握顾客的需求?

(3)如何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 (与7.2.1有关)

(4)怎样将顾客的要求转换为组织自身的要求? (与7.1、7.3有关)

(5)组织是否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的程度? (8.2.1)

(6)组织是否对顾客的满意程度追求持续的改进? (与8.4、8.5有关)

(7)管理者代表是否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5.5.2)

(8)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否关注并做好员工这种意识的培训? (6.2.2)

5.3 质量方针

(1)最高管理者对质量方针内涵的说明;

(2)询问最高管理者组织的宗旨或运营的总方针是什么? 质量方针是否与之相适应?

(3)质量方针如何体现出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4)如何在适当的层次上进行了质量方针的沟通并使其理解,达成共识?

(5)如何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使之受控?

5.4.1质量目标

(1)组织总的质量目标是如何设定的?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得到了适宜的分解和落实?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考核管理办法》中有分解目标。)

(2)质量目标的分解或展开是否与质量方针给出的框架一致?怎样体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

内容? 怎样确保是可测量/可衡量的?

(必须知道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其含义是什么?)

(3)Q MS运行以来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如何?

(由质量部定期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应知道设定的目标值是否实现,如不能实现,应采取什么措施?)

5.4.2QMS策划

(1)在建立QMS(或在94版体系基础上调整)中,对组织结构、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及测量

分析和改进过程,做了哪些重要的调整? 突出强调了哪些过程与活动?

(2)为适应和满足QMS的需要在资源提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在QMS的调整、变更的过程中有哪些对策确保QMS的完整性?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1) 随着新的QMS的建立是否对部门/组织单元的职责和权限作了相应的调整?规定在什么文件上? (5.5.1)

(2) 问与会高层管理者分管的部门及其质量职责,核对是否与相应文件的规定相符? (5.5.1)

(3) 问并查证组织对管理者代表的授权;

(4) 问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其证实履行职责的情况: (5.5.2)

a. 从管理者代表的职务抓了哪些工作?

b. 如何向最高管理者就QMS的业绩和改进需求进行报告?

c. 就提高组织(全体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采取了哪些措施和行动?

(5)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理解关于内部沟通的两个“确保” ? (确保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确保对QMS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5.3)

(6) 内部沟通的过程是否已确定? 如: (5.5.3)

a. 是否对信息沟通的职责作了规定?

b. 是否对需沟通的信息内容作了规定?

a.是否明确了信息沟通的渠道、方法和工具?

b.是否能确保有关QMS有效性的信息的及时沟通?

c.影响QMS有效性有利与不利信息能否被充分重视和利用

5.6 管理评审

(1)询问最高管理者管理评审的职责及实施管理评审的目的作用;

(2)要求与会的高层管理者结合自身分工,谈管理评审的作用与体会。

(3)管理评审具体输入了那些信息?

(4)核查的要点是:

a.最高管理者是否理解管理评审是自己的职责? 必须亲自主持?必须亲自签署, 发布管理评审

报告?

b.管理者代表、体系主管部门是否“越俎代庖”,把最高管理者“架空” ?

管理评审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实施,但不得超过12个月。

6.1 资源提供

1.询问组织资源投入/配备的总体思路、政策、原则如何?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2.建立和运行QMS后,是否明确要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以及为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而投入资源?

3.询问最管理者(或主管领导)关于资源提供的职责分工与工作程序,如何识别和确定资源需求?如何实现策划、提出、批准的程序?

4.QMS建立以来组织确定和配备了哪些资源(人力、设施、设备、监测装置、技术、技能、运输与服务及环境条件等),资金投入如何?

5.依据组织下步已确定的规划、资源投入的前景如何?

8.1 (测量、分析和改进) 总则

1.询问并评价高层管理者有关下列内容的思路:

(1)测量、分析和改进的总体思路(如:QMS产品或服务提供的监测思路;对数据分析的

认识和思路;对持续改进QMS的思路等);

(2)为了什么目标或目的考虑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过程或活动;

组织已确定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的适用方法(包括统计技术在内)有哪些?

8.2.1 顾客满意

1.如何监控顾客的满意度?

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7.2、5.2、5.3、5.4.1、5.5.3、7.5.4、)8.2.1、8.4、8.5

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5.1、5.2、5.3、5.4.1、5.5.1、5.5.3、5.6、6.1、8.1、)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5.5.1、6.2.2、8.2.2)

4.过程方法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7.1、7.2.2、7.3.1、7.4、7.5.2、7.6、)

5.管理的系统方

质量管理体系一二三方审核的步骤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 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种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 1.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 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审核步骤通常如下: 1.1.1 审核策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它们主要有: a) ISO9001标准; b)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 c) 合同要求; d) 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 e) 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 1.1.2 审核实施 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1.1.3 跟踪审核 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在任何组织中,从审核得到的真正益处最终均来自“自身”的审核。 1.2 第二方审核的步骤 第二方审核是由顾客对供方进行的审核。审核结果通常作为顾客购买的决策依据。 第二方审核时应先考虑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质量或使用的影响程度后确定审核方式、范围,还应考虑技术与生产能力、价格、交货及时性、服务等因素。 第二方审核方式有:采购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采购产品质量审核、采购产品过程质量审核和采购产品特殊要求审核等。 第二方审核范围由审核方式决定,可以包括与采购产品有关的所有过程、场所、部门。 第二方审核的典型方式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被列入供应链中。其基本流程如下:1.2.1 供方调查比选 第二方应先调查市场上所有同类产品的供方,并进行初步比选。比选时应考虑产品价格、交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现场审核记录要点 现场审核记录作为审核证据的信息载体,记录了审核中所收集到的、已经证实的与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有关的适当信息,表明了审核所取得的结果,并提供了审核所完成活动的证据。充分、适宜的审核记录是形成审核发现和得出可信的审核结论的基础,与审核实施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3 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体系现场审核表

ISO9001:2000 审核检查表 申请号: 委托方: 审核组:

审核检查表(2000版) 使用说明 为保证审核工作质量,满足要求,确保认证的权威性,现就2000版审核检查表使用方面的有关事宜与各位审核员沟通如下: 1.所有审核工作文件的文字记录起证据作用,要求审核组所提交的所有审核文件均应采用中文 表格、用中文填写。 2.审核组长负责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分配审核检查工作,并负责对全部审核检查表进行复核, 复核无误后方可提交; 3.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应非常注重客观证据的收集,客观证据一般采用抽样审核的方式进行收 集。通常情况下对公司的所有文件、过程和表格都应纳入审核覆盖的范围,对同一表格形式的多个记录可进行抽样审查; 4.2000版审核检查表中的“客观证据”栏应填写所抽样的文件名称、编号、记录名称、编号(注 意抽查记录时通常应记下流水号或日期,否则不宜作为客观证据)、设备名称编号、状态、检测设备校准日期及有效期、校准合格证编号、所询问或抽查的人员姓名(或员工号)以及现场观察所确认的具有可追溯性的客观证据等,收集上述客观证据时注意适当的抽样数量(1—3个,在①、②、③的标题下填写)。 5.客观证据符合标准要求的在“结果”栏中写“A”表示可接受;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在“结果” 栏打“×”,并对该不符合项的客观证据进行描述;对于被删减的标准要求,在“结果”栏中写“N/A”表示不适用。 6.由于审核检查表是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所填写的工作笔录,因此可完全不考究语法及句子的 完整性,只需将具有可追溯性的客观证据填写至表中即可。 7.审核记录可采用电脑制作,检查表中的审核员签名部分不需手签,审核完成后,请审核组长 将审核检查表及时上报。谢谢! 感谢各审核员的辛勤工作! 此致! 1

质量体系外审检查表

质量体系外审检查表. 页第 1 ISO19001审核检查表 标录记查检检查内容准 条款

页29共. 管理体、与领导层交流获悉,该组织建立了文件化的QMS是否建1织14.1 、了解组;并于4.2.1条款记录)立文件化的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详见日正式发布、实施。月年2009QMS?录记检标准查检查内容体系覆盖的范围: 2、QMS 款条号路 2、了解组织的QMS ——组织的地理位置:位于省市

体系覆盖的范围?——产品的范围: 、该组织对外包过程进行识别。确定;电镀、热处理为外包 3 3、了解是否 对外包过过程。章节的程7.4.1 是否对外程进行识别、对外包过程的控制类 型、程度和方法,在 。序文件中作出规定(详见该程序)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作出规定? QMS经交流和查看组织的体系文件包括有:4.2.1 页);、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见手册体系了解组织的QMS 1 次修改);、形成文件的质量手册(文件的结构是否满足A版02个程序,个,包 括标准要求的标准的要求? 6 3、形成文件的程序(共有次修改); A版0 个; 4、建立记录 规/ 5、为组织的体系运行和控制所需的作业文件、管理规定个。程等

文件共有体系文件部分是以纸质为媒介,另一部分为 QMS 组织的电子为媒介。体系文件结构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组织的 QMS 组织提供的《质量手册》经文审,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4.2.2 查质量手册是否符合不足之处已纠正。7.3标准要求?质量手册对体系的 覆盖范围进行描述。删减标准的 条款的细节进行描述,其理由基本正当、充分。手册覆盖了程序文件。 手册中对体系的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见职 。能分配表、组织机构图、产品实现过程图等)组织质量手册基本符合标准的要求。 页第2 ISO19001 审核检查表29共 4.2.3 查文件的控制 1、编制有《文件控制程序》,其编号为:程序文********** 1、是否编制件?检查检查内容标准记录款条2 2、从《受控文件清单》中抽查:、抽查文件充分、适

质量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

质量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 内审,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 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是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1. 年度内审策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确定内审的实施月份。 内审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 如下特殊情况时可增加内审频次: a) 当合同要求或客户需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 b) 当机构和职能有所重大变更时; c) 发现严重不合格而需要审查时; d) 第三方审核认证或监督审核前; e) 最高管理者提出要求时。 2. 成立内审小组 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日程安排,最高管理者授权成立内审小组。 内审人员资格条件: a) 内审人员应是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 b) 内审人员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 合格内审员应有符合内审员资格的相关说明文件。 内审组长职责: a) 协商并制定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组成员工作; b) 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 c) 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 内审员职责:

a) 根据审核要求编制检查表(通常是体系部门制作); b) 按审核计划完成审核任务; c) 将审核发现形成书面资料,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d) 协助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 3. 编制内审实施计划 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安排的月份,编制内审日程计划,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时,编制人应与各内审员及被审核部门负责人确认时间的安排是否合理,如有问题,及时调整计划。 审核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内审的目的、范围、起止日期; b) 依据的文件;关注公众号:质量教育学堂。 c) 本次审核的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 d) 内审员分工。 4.编制内审检查表 审核前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检查表要求: a) 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选择典型关键的质量问题应覆盖质量管理方面的全部职能,包括本公司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 b) 使用一段时间后形成相对稳定内容,作为标准检查表,为以后内审提供参考 5. 通知内审 内审前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审部门,内审实施计划应得到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6.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前应召开首次会议,由审核组全员和受审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与会人员应签到,会议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首次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 a) 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分工;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

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物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及现场记录表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及现场记录表 受检部门:公司领导层(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 涉及过程:▲4.2、5.1—5.6、6.1 △7.2、8.2.1 日期:年月日 序号标准条款 检查要点 (按部门职能过程提问) 检查方法现场记录 评 价 1 4.1 总要求是否按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 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并保持改进其有效 性。 询问。 2 5.1 管理承诺1.如何在组织内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 重要性; 2.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否确定了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什么? 3.是否进行管理评审? 4.能够确保产品实现所需资源的获得。 询问。 3 5.2 以顾客为关 注焦点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和“人性化管理” 的经营理念是否在组织员工中树立?是否放在顾 客身上,特别是放在不满意的顾客身上? 2.通过哪些方式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 满足? 询问,查阅与公司领导有 关的会议记录、内部刊 物、宣传资料、培训资料 并询问有关的情况。 4 5.3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及其含义在组织各层次员工中是否得到 充分沟通、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 询问,现场抽检2名员工 进行验证。 5 5.4.1质量目标组织的质量目标有无分解和落实,在支持性文件 中是否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 询问,查相关记录。 序号标准条款 检查要点 (按部门职能过程提问) 检查方法现场记录 评 价

65.4.2质量管理 体系策划 组织架构发生变化时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相 应变更策划和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询问,查相关体系文件。 7 5.5职责、权限 和沟通 1.组织的架构设置及职能职责划分是否做了相应 的规定并满足组织发展需要?内部关系是否确定 并给予沟通? 2.最高管理者是否对指定的管理者代表进行授 权?明确的职责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自上而下沟通过程中,组织有哪些沟通方式?在 自下而上沟通过程中,组织有哪些沟通方式?在内 部沟通过程中,是否存在主要障碍? 1.询问,请领导层针对各 部门的职责,说明沟通渠 道和方法(例会、报告、 通报)。 2.询问,查阅相关记录。 3.询问,现场抽问公司2 名员工。 8 5.6 管理评审组织是否按计划的时间进行管理评审?评审是否 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 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查看记录。 9 6.1 资源提供公司为实施、改进QMS过程并达到顾客满意,是 否及时确定,并确保提供所需的资源?关键过程、 岗位的资源是否充分、适宜? 询问、抽查。 注:评价采用符号表示:√符合;×不符合;O不适宜;?疑点。 审核员:审核组长: 年月日年月日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

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

【原创】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 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 摘要生产制造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生产车间又是主产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第一现场。 正确把握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对于有效实施质量审核,确保生产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消除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不断达到保持和改进产品质量加强现场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生产车间办公室和生产现场两个方面阐述了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旨在抛砖引玉,与质量及生产管理界的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 生产制造过程是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质量变异一般发生在生产现场,生产车间是生产制造过程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环节,是控制生产质量的关键。生产车间在企业质量体系中一般都不是归口管理部门管理要素,但其质量活动却基本覆盖了ISO9000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大部分要素。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既是企业各管理部门质量职能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又是综合体现企业管理素质的“窗口”和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把握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有效实施现场审核,对于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消除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不断达到、保持和改进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车间审核一般可分为办公室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组成部分,现将其审核要点分述如下。 车间办公室审核要点 车间办公室审核主要涉及车间领导、质量管理员和部分主要管理人员,审核内容是了解车间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通过交谈、查阅文件资料,了解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贯彻情况、质量职责落实情况、文件资料控制情况和现场管理综合情况,确定现场审核的具体产品和关键工序,记录一些需要在现场核对、验证的一些管理规定、质量特性、工艺参数、主要安全要素操作规程和其它重要事项,为现场审核作好准备。车间办公室审核要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l、向车间领导和管理人员询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的内容、宣传贯彻方式和宣传贯彻效果,询问质量方针、目标的内涵看是否与宣传贯彻文件一致。了解企业质量目标在本车间怎样落实,有哪些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及发展趋势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这是生产车间认证的切入点,也是车间认证的第一步。 2、向车间领导了解本车间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情况含物流流程,了解本车间主要承担哪些质量体系要素,还涉及哪些要素,这些活动是否和怎样具体落实到本车间哪些岗位,岗位职责是否涵盖了这些要素并形成了文件。对照岗位职责文件,看涉及本车间的质量活动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有无漏项。询问现场的有关人员看是否熟悉本人的质量职责、工作接口和相关的体系文件。 3、要求车间提供受控文件清单和收发文记录,了解本车间受控文件的种类和范围,看车间所有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各场所是否都能够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从受控文件清单中抽查3—5种体系文件、管理文件、产品图样和工艺规程,看是否有受控标识(如:文件编号、部门标志或受控印章),编、审、批手续是否完整。查阅图纸看有无标注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和验收准则,工艺文件的要求是否与图纸的要求一致并能有效指导生产。看文件有无更改,是否按规定的程序由授权人更改。看有无受控文件清单外的其他过期失效文件。对临时工艺和工艺更改通知,看是否经过批准和有无批次或期限要求。了解有无留作参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的三个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的三个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从外部审核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的准备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实施的准备是指现场审核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包括组成审核组、文件审查、确定审核范围、初访(必要时)、制定审核计划、编制检查表等活动,以确保现场审核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2)现场审核阶段; 现场审核的目的,是为了查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实际执行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作出判断,并据此对受审核方能否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作出结论。所以现场审核是工作量最大,涉及的人员和部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审核活动。 现场审核需做好如下工作: a、召开审核会议。 b、进行现场检查。 按审核计划的日程安排,通过现场观察、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与受审方人员交谈和提问,必要时经实际测定等调查,抽取一定的样本,查证发现问题和获取证据。 c、审核过程的控制。 d、不合格项判断和不合格报告编写。 e、编写审核报告。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纠正措施跟踪和监督阶段。 a、纠正措施的跟踪 审核组通过现场审核,对审核记录的客观证据汇总整理,确定不合格项,由审核方确认后,审核组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受审核方应针对不合格项制订纠正措施计划并加以实施,审核组对实施情况进行纠正措施的跟踪。 纠正措施的跟踪原则:

①所有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都必须由受审核方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并由审核组进行跟踪验证。 ②根据不合格的性质或程度,可采用不同的跟踪验证方式。 纠正措施验证的内容: ①纠正措施计划是否按规定的日期完成? ②计划中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 ③完成后的效果如何?自采取纠正措施以来,有否类似的不合格再发生? ④实施的过程是否有保存的记录可查? ⑤引起体系文件的修改,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发放及记录,并按照执行。 b、认证后的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受审核方在证书有效期内(一般三年)定期实施监督和复审(其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以验证其是否持续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促使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保持正常运行并不断改进。 监督审核和管理中对所发现问题,视轻重程度有如下三种处置方式: ①认证暂停。②认证撤销。③认证注销。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 (3)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而认证需要颁发认证证书。 (4)当审核报告发出后,审核即告结束;而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并未终止。 (5)纠正措施的验证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而对于认证来说,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只是第三方审核,而对于认证来说,所进行的审核就是—种第三方审核。

最新版国际质量体系 质量审核知识2016-6

2016年审核员注册质量审核知识(06月份) 一、单项选择 1、当获得审核证据表明不能达到审核目标时,审核组长应向审核委托方理由以确定适当的 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A.重新确认或修改审核计划 B.改变审核目标、审核范围 C.中专审核 D.受审方提交审核证据 2、将手机的审核证据对照()进行评价的结果是审核发现 A.ISO9001标准 B.法律、法规要求 C.审核准则 D.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依据有() A.审核方案 B.ISO9001标准 C.审核员的审核经验 D.专业知识 4、审核方案时() A.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B.就是对审核进行策划后形成的文件 C.是审核检查方案 D.时审核计划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首次会议也能够确定审核计划 B.审核组长应该能够知道实习审核员进行审核 C.审核方案中的目的应当考虑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D.现场审核过程中,由审核组长确定审核范围 6、审核员在某企业机加工车间下料工序审核,操作工没有提供该工序作业指导书,审核员该()加以处理 A.开具不符合报告 B.作出“未发现不符合”的结论 C.就此问题进一步追踪 D.结束该工序的审核 7、在某部门审核时,审核计划的时间为2小时,部门经理说必须要处理一件急事,需要2个小时后才能回来,你应当如何处理?() A.先休息,等他回来后审核 B.先看资料,在他回来后,在澄清相关情况 C.与组织和管代沟通,考虑调整时间 D.告诉经理时间紧,最好不要离开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审核组可以由一名或多名审核员组成 B.至少配备一名经认可具有专业能力的成员 C.实习审核员可在技术专家指导下承担审核任务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要点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审核员手册 (试行) 2011年12月26日

目录 一、内部审核要求 (1) 二、QMS现场审核要点 (2) 三、EMS现场审核要点 (9) 四、OHSMS现场审核要点 (12)

一、内部审核要求 1、基本要求: 1)审核检查记录必须认真、清楚,审核记录要有序号和页码编号,要有审核员的签名; 2)既要记录良好的证据,也要记录问题和不符合,以便于以后作为跟踪,如作为开具不符合的出处; 3)审核过程检查到的资料、问题、不符合,以及抽样的具体情况都要做好记录。 2、审核过程要求 1)审核检查记录要按照审核计划安排的要素(或条款)进行,不得漏掉或忘记审核某个要素(或条款)以及该要素(或条款)的分条款,使审核既 有深度又有广度,达到通过审核促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国际标准认识的 目的。 2)审核过程中要注意明确抽样的项目和样本量,做到合理到位。 3)生产分场、后勤及实业公司等有工作现场的不能遗漏现场检查,而且要有检查的记录(包括好的证据以及问题、不符合)。如燃运分公司的煤场、输煤皮带、工器具仓库,化水分场的水处理、仓库、化验室等,物资公 司的仓库,维护分场的加工车间、实业公司的铸造厂、开关厂,饮食公 司的工作间、仓库等。 3、不符合项要求 各内审员在开具不符合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一项不符合包括不符合事实描述,不符合的性质(是轻微不符合还是严重不符合)、不符合条款(具体地说就是要写明不符合哪个要素以及哪个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的哪个条款)等内容。 2)不符合开具建议以审核组名义开具,审核组内部要统一,每个单位至少1项不符合,尤其是生产后勤单位。 3)判定不符合的准则: a.以客观证据(文件、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经验证的主管领导说的话)证实的事实为依据,是文件内容不符合、记录不符合,还是所观察到的现场实际与文件规定不符、还是领导说的话与文件规定不符。 b.就近不就远的原则,就是开具不符合时要开到与不符合标准条款最接近的。 4、各位审核员在每个单位审核时,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审核结束后必须当场指出受审核单位存在的问题,让受审核单位清楚扣分原因,避免事后争议。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新版】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流程及现场审核技巧 导读:内审,也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审核的对象是组织自己的管理体系,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的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是对所策划的体系、过程及其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审核,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一、年度内审策划 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确定内审的实施月份。内审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 如下特殊情况时可增加内审频次: a) 当合同要求或客户需要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 b) 当机构和职能有所重大变更时;

c) 发现严重不合格而需要审查时; d) 第三方审核认证或监督审核前; e) 最高管理者提出要求时。 二、成立内审小组 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日程安排,最高管理者授权成立内审小组。 内审人员资格条件: a) 内审人员应是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 b) 内审人员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 合格内审员应有符合内审员资格的相关说明文件。 内审组长职责:

a) 协商并制定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组成员工作; b) 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 c) 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 内审员职责: a) 根据审核要求编制检查表(通常是体系部门制作); b) 按审核计划完成审核任务; c) 将审核发现形成书面资料,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d) 协助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 三、编制内审实施计划 按照年度内审计划安排的月份,编制内审日程计划,在

最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内部审核检查表 过程审核内容审核发现(包括时间、地点、事实)结果 Q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1.是否建立了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机制(文件)。 2.在策划管理体系时有无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信息渠道等(外部因素)。 3.如何收集、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 4.是否持续地识别、分析、评审内外部因素,动态更新。 注意:该条款宜结合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是否建立了识别相关方及其需求的机制(文件)。 2.如何识别、评价相关方;所识别的相关方是否适宜。 3.是否收集并确定这些相关方的需求及期望。 4.是否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监视和评审。注意:该条款宜结合条款风险的识别和应对一起审核。 Q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规定了明确的边界和范围。 2.公司在确定体系范围时是否考虑了内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风险及其应对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等因素。 3.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在什么文件中进行明确。 4.若体系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公司是否进行了声明,声明是否适宜。

Q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公司是否确定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了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是否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的要求识别风险和机遇;是否有改进过程;是否对上述过程进行评价。 2.体系策划是否考虑了、条款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3.形成了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形成了哪些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Q 领导作用和承诺 Q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询问最高管理者: 1.是否清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职责。 2.如何组织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方针目标是否与公司战略方向、组织环境相适应;资源配置是否满足。 3.对管理体系融合业务过程是如何考虑的。 4.对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是如何运用的;对相关事务有无跟踪、落实和考核。 5.如何体现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6.如何理解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致力于顾客满意。 7.如何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 8.如何推动体系持续改进。 9.公司其他各级管理者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如何发挥。 Q 方针 1.现场抽查2—3人询问:公司质量方针是什么? 2.方针的制定、实施和保持情况如何;方针是否符合公司战略方向。 3.方针是否体现了公司的宗旨及承诺。 4.方针是否反映了顾客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求及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5.方针有无形成文件;如何对员工进行宣贯、传达。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范文

4.2.3文件控制 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符合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或质量手册 并附带转换矩阵表 ●文件控制清单或 等同物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文件,确定下列所需的控制? a)在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适宜性? b)必要时,文件评估及更新并得到再次批准? c)确保识别文件的变更和现行修订状态? d)确保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在使用现场可得?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和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它们因任何原因需要保留,则需加以适当的标识?●文件批准的授权●文件批准记录 ●不同场所文件的可得性 ●文件处所可知 ●文件可被理解 ●作废文件的贮存,处置 ●内外部文件通知/发放过程 ●修改文件的评审和批准 4.2.4记录控制 是否建立并维护质量记录,以证明符合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 ●记录维护体系,包括记录的处置

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可恢复?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清晰度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 ●环境和存放条件必须与文件的存储方法相协调(如:硬拷贝,软盘等) 是否建立书面程序,以明确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恢复、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依照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根据顾客/法规要求确定的保存期限 ●保存期满后记录的处理 ●包括作废文件的标识 ●残缺/ 过时文件的标识 是否把质量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根据问题4.2.7和4.2.8的要求进行控制? ●按照质量手册维护和控制质量记录 的证据 目标,包括那些为满足产品要求所需要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证据记录判定 4.2.3文件控制 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符合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或质量手册 并附带转换矩阵表 ●文件控制清单或 等同物 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文件,确定下列所需的控制? a)在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适宜性? b)必要时,文件评估及更新并得到再次批准? c)确保识别文件的变更和现行修订状态? d)确保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在使用现场可得?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和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它们因任何原因需要保留,则需加以适当的标识?●文件批准的授权●文件批准记录 ●不同场所文件的可得性 ●文件处所可知 ●文件可被理解 ●作废文件的贮存,处置 ●内外部文件通知/发放过程 ●修改文件的评审和批准 4.2.4记录控制 是否建立并维护质量记录,以证明符合要求和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 ●记录维护体系,包括记录的处置

证据 记录 判定 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可恢复?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清晰度 ●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 ●环境和存放条件必须与文件的存储方法相协调(如:硬拷贝,软盘等) 是否建立书面程序,以明确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恢复、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依照GB/T 19001-2008的质量 手册 ●根据顾客/法规要求确定的保存期限 ●保存期满后记录的处理 ●包括作废文件的标识 ●残缺/过时文件的标识 是否把质量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根据问题4.2.7和4.2.8的要求进行控制? ●按照质量手册维护和控制质量记录 的证据 目标,包括那些为满足产品要求所需要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值 ●质量目标包括在/与业务计划的联系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概念 (一)主要术语 1.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理解要点: (1)审核是收集、分析和评价审核证据的过程。 (2)审核是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3)审核是确定审核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的过程。 2.审核准则 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理解要点: (1)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 (2)审核准则亦称审核依据。 (3)审核准则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3.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理解要点: (1)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 (2)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 (3)审核证据是可证实的信息。 (4)审核证据可以是形成文件的,也可以不是形成文件的信息。 (5)审核证据是基于可得到的信息样本。 4.审核委托方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理解要点: (1)委托方可以是一个组织或某个人。 (2)审核委托方委托的事项是审核。 (3)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自己、顾客或被授权的独立的机构(如审核机构)。 5.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理解要点: (1)某一审核发现是对某一或某些审核证据进行评价的结果。

(2)审核发现能表明审核证据是否符合准则。 (3)审核发现包括符合和不符合。 (4)审核发现能指出改进的机会。 (二)审核的目的和分类 1.审核目的 审核目的是确定审核应完成什么,包括: (1)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或其一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2)评价管理体系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的能力。 (3)评价管理体系实现特定目标的有效性。 (4)识别管理体系潜在的改进方面。 2.审核的分类 按审核委托方可将审核划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1)第一方审核,亦称内部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出于管理评审或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2)第二方审核由对组织感兴趣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组织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 (3)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如提供符合GB/T 19001标准和GB/T 24001标准要求的认证的认证机构。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除上述分类外,审核还可依其对象不同分为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体系审核又可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等。 依据审核的定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可定义为:为获得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程度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当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他管理体系一起接受审核时,这种情况称之为“一体化审核”。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审核机构合作,共同审核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之为“联合审核”。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 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包括: (1)审核的启动; (2)文件评审;

ISO9001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通用)

2015标准版本质量体系内审检查表9001条款检查内容检查记录及要求 4.1 理解Q:1、公司是否有企业简介,并能充分反应公司内部情况,组织及其如:背景、经营范围、财务表现、规模及设施、人力资源环境能力、技术优势、知识等(内部因素)及涉及法律法规和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主要合作伙伴及同行的影响、物理边界、信息渠道(外部因素)? 2、在工作例会或管理评审会上,公司是否对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价和更新?E:企业有无对这些内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E/S:有无文审组织的相关文件?行业地方的新的法规要求?E: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状况?有哪些需要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相关的会议纪要? 4.2 理解Q:公司是否收集相关方需求及期望(上级及主要供方及客相关方的户) 包括:?顾客对事物的要求,如符合性,价格,安全性需求和期?已与顾客或外部供应商达成的合同望?行业规范及标准?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法规法案?备忘录?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条约,公约及草案?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组织要求?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E:与QEOH有关的相关方是谁?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有哪些?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合规义务?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严格执行?有无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3 确定Q: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

并质量管理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体系的范和公司产品服务;围 2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E/S:组织有无界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的文件? E/S:确定的地理边界和管理边界有哪些,表述是否准确? S:有无满足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的文件? 4.4质量管Q: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理体系及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其过程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 4.4.1 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按照 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是否按实实施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是否有改进过程?E:企业如何保证EMS体系有效运行?是否考虑了4.1和4.2的内容?是否包括了变更的策划? 4.4.2 Q:1、公司是否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支持体系运行?2、公司是否保留各类记录以证明体系的正常运行? 5.1领导作Q:最高管理者是否能证实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用与承诺承诺?包括: 5.1.1总则 - 确保体系的方针、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确保体系所需资源的可用性; -沟通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确保体系实现预期效果; -促进、指导和支持人员为体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 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包括: (1)审核的启动; (2)文件评审; (3)现场审核的准备; (4)现场审核的实施; (5)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6)审核的完成; (7)审核后续活动(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 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包括: (1)认证申请与受理; (2)审核的启动; (3)文件评审; (4)现场审核的准备; (5)现场审核的实施; (6)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7)纠正措施的验证; (8)颁发认证证书; (9)监督审核与复评。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 (3)审核仅需要提交审核报告,而认证需要颁发认证证书。 (4)当审核报告发出后,审核即告结束;而颁发认证证书后、认证活动并未终止。 (5)纠正措施的验证通常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而对于认证来说,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6)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仅只有第三方审核,而对于认证来说,就是一种第三方审核。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内容 1.审核的启动 (1)指定审核组长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应形成文件。 审核范围规定了审核的内容和界限,例如:实际位置,受审核的部门,受审核的活动和过程以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 审核准则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可以包括所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审核目的由审核委托方确定。目的、范围和准则的任何变化应经原各方同意。 (3)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审核的可行性应通过考虑策划审核所需的充分和适当的信息、受审核方的充分合作以及充分的时间和资源予以确定。 当确定审核不可行时,应在与受审核方协商后向审核委托方建议替代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5.2.4策划 质量体系策划方案或质量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质量体系变更时是否策划,以保持质量体系的完整性。 5.5.1职责和权限 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职责是否有明确规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这种规定。 5.5.2管理者代表 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 5.5.3内部沟通 为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采取哪些内部沟通方式,如:会议、简报等。 5.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是否符合要求,管理评审的时间和主持者;管理评审的内容(评审输入);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评审输出);对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实施的改进、纠正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