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_石晓枫

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_石晓枫
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_石晓枫

第42卷 第6期2003年11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Xia 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42 No.6Nov.2003

#研究简报#

文章编号:0438-0479(2003)06-0821-04

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2-09-28

作者简介:石晓枫(1960-),男,副教授.

石晓枫1,许一婷2,戴李宗2

(1.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战略环境评价是环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必须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

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战略环境评价方法的目的在于拓展环境评价的领域.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战略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同时从社会、经济、环境高度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和特点,提出了/综合协调效益法0,对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X 828

文献标识码:A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 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概念的提出和实施,近几年来逐渐得到发展,在欧美国家最为成熟,特别是英国[1~4].加强SEA 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对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SE A 仍面临着一些方法和程序上的限制,需着力发展战略性评估的工具和技术,鼓励公众参与,加强与完善对SEA 的实践性实施措施[5].

1 战略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

SEA 是针对战略制定及执行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其中包含的政策、规划、计划又有

一定的层次和分工,同一层次的战略也有等级上的差别,如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等不同层次[6].它们最终都是通过经济行为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战略缺陷造成一系列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环境破坏、环境占用、环境污染、环境功能改变、资源浪费和破坏社会经济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制定和发展战略时应考虑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经济学的观点指导战略活动,才能使环境向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1.1 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SEA 包括:政策发起者、监督监管部门、SEA 参

与者、受影响的区域与公众、SEA 咨询和评审专家、决策的政府部门与权力机构等[7].支持系统操作的基础应是国家的法规、环境标准体系、技术方法体系(如识别、筛选、预测模型等);理论体系(如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范畴,如图

1.

图1 SE A 系统结构 Fig.1 SEA system structure

1.2 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1)环境影响行为

从战略制定到识别环境影响行为,可将SEA 划分为:宏观政策的SEA 、经济调整型的SEA 、发展规划的SEA 、年度计划的SEA 等.

2)经济发展行为

从促进经济发展或衡量经济发展步伐角度考虑,将SEA 划分为:经济发展政策或经济发展规划草案的SE A 、促进科学进步的SEA 、重点发展项目的SE A 、相关产业制定与发展的SEA 、区域经济开发的SE A 和产业政策调整的SEA 等.

3)人口控制行为

人口与环境资源存在尖锐的矛盾

[8]

.为控制人

口增长,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将SEA 分为:人口政策的SEA 、教育或职业培训政策的SEA 、人力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的SE A 、人口流动与消费性政策的SE A 等.

表1 SE A 等级分类一览表Tab.1 Results of the SEA classifying

分类SE A 1类SEA 2类SE A 3类

SEA 4类影响程度对环境无影响或很小

对环境产生轻微影响

对某一环境要素造成影响

对环境影响严重

评价要求

不评价

简评

专项评价

专题评价

4)生活政策行为

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消费政策的SEA,住房政策的SE A,交通政策的SEA,工资、奖金、补贴政策的SEA 及医疗保险政策的SE A 等.

5)环境政策行为

从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角度出发,将SE A 划分为:环境保护政策的SE A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SEA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SEA 、国际间环境合作协定的SEA 等.

2 战略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2.1 评价等级的划分

对SE A 等级的划分要结合不同层次的战略环境影响行为和时效性,确定出不同的评价等级(表1).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筛选

1)评价指标体系及基准的建立

SEA 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将其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并将其再分成若干个具体的指标并划分成三类,可用表2表示.第一类是战略实施后的最佳效果,二、三类则稍差.

2)评价指标的筛选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对于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我们原则上不能够进行筛选,因为任何一个战略性评价的核心内容都要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相互协调;对于二级以下的指标的筛选则必须遵循必要性、可行性和时效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评价指标筛选的方法可根据各项指标对战略实施的综合影响程度来考虑,可采用矩阵列表法,层次分析法及相容性分析法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不是简单的运用上面

某一方法中的某一种,而是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筛选.

3 应用评价方法

SE A 的实质就是对某一战略和其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判断,从而提出或修正那些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战略,达到即定的战略目标.对于没有替代方案的战略,可以同现有的发展趋势(即零替代方案)

进行比较,评价战略是否有必要实施.

根据战略的作用及其特殊性,采用综合协调分析法.该法是通过运算判别某一行动实施后,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达到的协调程度,协调程度愈好,说明其实施的必要性越高,反之效果则差.

3.1 评价基准的确定

在综合协调分析法中,对评价基准的确定原则是: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环境质量能得以改善,有利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和永续利用(如表2).

3.2 评价方法

1)分项指数的计算

分项指数系指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分项指数,它的计算可分为以下几步:

a.确定指标权重:就是要确定各项指标对各分项指数的贡献程度.这里所指的指标是经过筛选以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赋权可通过专家调查法(DELP 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b.评价指标的赋值:根据现有指标、监测数据、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参照SE A 基准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赋值根据5分法进行,即达到一类基准为5分,达到二类基准为3分,达到三类基准为1分.对于在两类基准之间的数值可以采用内差法对其进行赋值.

c.分类指标综合指数(P i )的计算

#822#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表2 SEA 评价指标及基准的分类

Tab.2 Evaluating indicator and criteria classifying of the SEA

指标类别一类

二类

三类

社会指标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水平达到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水平

生活质量水平达到中等地区水平

生活质量水平处于低等地区水平

教育程度高等教育占本地区总人数比重较大

高等教育占本地区总人数比重一般

高等教育占本地区总人数比重很少

就业率本地区每万人就业率\90%本地区每万人就业率>50%本地区每万人就业率<50%移民该项战略没有任何移民活动该项战略有少数移民活动该项战略有较大移民活动通勤该战略有利于提高交通水平该战略区交通基本畅通该战略造成区域内交通拥挤居住人群住房宽敞且质量较高人群住房基本满足需求量人群住房不足需求档次较低医疗水平该战略区医疗保障水平较高该战略区医疗保障一般该战略区医疗保障较低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完成该战略区的经济计划基本该战略区的经济计划与该战略区经济计划有差距人均收入人均收入较高,达到小康水平人均收入一般人均收入较低万元资金利税率万元资金利税率较高万元资金利税率一般万元资金利税率较低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较高

固定资产投资一般

固定资产投资较低

环境指标

环境质量的改善在相应功能区规定标准之内基本满足相应功能区的标准难以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标准资源的利用

该战略区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该战略区资源基本达到可持续利用

该战略区资源难以作到可持续利用

生态建设与恢复生态建设与恢复程度较高生态建设与恢复程度一般生态建设与恢复程度较低废物的资源化对可再生资源完全资源化对可再生资源作到资源化对可再生资源没有资源化环保资金的投入环保资金的投入较高

环保资金的投入一般

环保资金的投入较低

R i =E 3

i =1

(I i @E i )E i =E m

j =1

F j

P i =

F i R i

式中:R i :分类指标的得分值(i =1,2,3);

I i :第i 类指标的权重;E i :第i 类指标的基准累积值;

F j :第j 类指标分类指标基准得分(j =1,2,m);

P i :分类指标综合指数.

计算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项指标的总指数(R i ),然后再经归一化处理,就可得出各分类指数的综合指数(P i ).

2)协调度的计算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项综合性指标越协调,其评价指数就越接近[9],只有当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效益相对值以相似的比例发展时,才反映它们的协

调度高.为此定义协调度A 为:

A =1-S

P 式中: P :为三个分项指数的平均值

图2 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度评价示意图

A:低水平协调;B:不协调;C:高水平协调

Fi g.2 The deagrammatic sketch of assessment of social,e -conomic and environ mental coordinated degree

( P =P 1+P 2+P 3

3

)S :为相应的标准差,即:S =

0.5@E 3

i =1

(P i - P )2

#

823#第6期 石晓枫等: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和方法

3)评价结果的判别

把各分项的综合指数P i 和协调度A 放入图2

中,即可清楚的看到实施战略后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情况.当各分项综合指数和协调度均在C 的区域时,表明战略实施效果最好.

System and Way of Strategically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HI Xiao -feng 1

,XU Y-i ting 2

,DAI L-i z ong

2

(1.Research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Xiamen University,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is a main c omponent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Its theoretical

system,evaluating indicator and appraisal approach must m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e with environmental pro -tection and insisting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Research for SEA approach is under taken with the purpose of broaden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field.This paper discussed comparatively in detail the establishment of SE A sys -tem.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substance of society,economy and environment highl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it also discussed the charac teristic and substance of SEA and put forward a kind of synthesize coordinative benefit technique with guiding meaning on promo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ubject.

Key words: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ystem and way

4 结 语

SEA 是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SEA 体系和方法的研究,能够避免战略失误,减缓其环境影响,有助于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建立合理的SEA 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综合协调效益法进行计算更能体现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

参考文献:

[1] Fischer T B.Benefits arising from sea application-a com -parative review of north west England,Noord -Holland,and

Brandenburg -Berlin [J ].Environ mental Impact Assess Re -view,1999,19:143-173.

[2] Feld mann L,Vanderhaegen M,Pirotte C.The E U .s SEA

Directive:status and links to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 -velop ment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1,21:203-222.

[3] Therivel R.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plans in great Britai n[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1998,18:39-57.

[4] Noble B F.The Canadian experience with SEA and sustain -abili ty[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2,22:3-16.

[5] Che X Z,Shang J C,Wang J H.S 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i ts development in China [J].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2002,22:101-109.[6] 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J].环境导报,

2000,(6):4-6.

[7] 包存宽.战略环境评价中战略筛选研究[J].环境与开

发,2000,(2):31-33.

[8] 李建新.人口与环境的理论研究及意义[J].市场与人

口分析,2000,6(3):50-56.

[9] 陈玉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J].重庆环

境科学,1999,(5):1-3.

#824#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

质量环境体系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计划编号:QMS 2016年03 月5日计划评审时间会议地点: 在本公司 会议室评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有效性、适宜性,评价质评审目的量方针的 适合性、质量、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评审 参加人员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 责人、内部审核员评审内容: 1对质量、环 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 评价; 2对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 环境目标是否需要更改进行评估; 3对审核结 果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有效性进行评审; 4各 部门的体系运行情况及产品的符合情况; 5顾 客反馈的意见,包含投诉; 6影响质量、环境管 理体系的计划的变化; 7对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8.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执行情况。 9.内 外部审核情况 10.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进措施。评审准备的输入资料及要求: 1.参加评审的 各部门按以上七条向管代总结汇报本部门体 系运行情况 2.管代根据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汇

报,安排综合部编写的评审输入资料,评审前完 成 3.参加人员在会议上进行总结汇报发言,评 价体系运行情况和公司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4. 管理者代表向会议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情况和存在问题 5.管理者代表汇报内部审核 情况,内审中不符合项的纠正情况 6.参加人员 按时到会 7 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编制 XXX2016/03/审核 XXX2016/03/批准日期 05 日期 05 日期 管理评审签到表编号:QMS 会议日期时 间 2016/03/05 地点公司会议室序号部门职务签到签名 1 行政部/管代主管 XXX 主管 2 采购部XXX 主管 3 行政部邹家发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编号: QMS 汇总人:XXX 评审内容: 1对质量、环境管理 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2对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是 否需要更改进行评估; 3对审核结果和采取纠正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 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文档资源★★★一、现行战略评价理论的评析 传统的战略评价理论认为战略评价包括三项基本活动:考察企业战略的内在基础、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和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行动与计划的一致。 现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主要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是从战略的适应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构造指标体系,在战略选择阶段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价;第二种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评价,适用于战略制定后实施前;第三种是战略业绩评价,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对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这三种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价,然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只是在战略选择阶段进行评价,或者只能在战略实施结束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不能对战略进行连续的评价。(2)没有结合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或者完全是数量指标,造成评价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或者完全是质量指标,评价结果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影响评价质量。(3)评价指标过于简单,很难对战略进行全面的评价。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的每一阶段对战略进行连续的、不定期的评价,以指导企业有效实施技术发展战略。 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技术发展战略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评价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属于一定的评价目标体系。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旨在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发展状态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为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技

某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 长虹企业战略分析 战略是企业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在对自身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关于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体现,是一系列战略性决策的结果,又是制定中长期计划的依据。正确的战略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战略制定后,投诸实践,并取得成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层次支持。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如下图: 为了说明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行战略管理,我们选择我国彩电业的“雁头”——四川长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战略分析。 一.彩电行业分析 1.行业竞争分析(PEST方法,市场结构描述与分析,集中度分析,基本竞争力量分析) 2.彩电业的出路 3.对未来彩电业的展望 二.长虹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1.资源分析 2.能力分析 3.核心竞争力分析 4.价值链分析 5.SWOT分析 三.长虹多元化发展战略(公司战略) 1.产品、市场的扩张 2.企业边界的扩张 3.扩张途径 四.长虹的竞争战略----既总成本领先又差异化 1.从长虹的生产运营活动看其竞争战略 2.长虹作为成熟产业的竞争战略 五.长虹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1.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 2.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调研

3.长虹选择的进入战略 4.对长虹全球化战略的分析与展望. 第一部分彩电行业分析 彩电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属于最早放开、最早引进技术、最早进行国产化的行业之一,曾经对我国电子工业和国民经济作出过巨大贡献,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而2001年统计则显示我国彩电业已经陷入困境。几家主营彩电的生产企业业绩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彩电业遇到的困境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困境,它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呢?价格战是罪魁祸首吗?不可否认,导致彩电业利润率普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炮声不断的价格战,据估算,5年来6次大幅度降价使全行业减少利润150亿元。但是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存在证明经济体的内部有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的自然要求。而价格战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价格战“后的中国彩电业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 2001年是彩电业变幻莫测的一年,普通彩电市场的饱和及利润率的下降,加入WTO 的巨大压力,技术与产品创新需求的增大,这一切让彩电业不堪重负。家电行业已步入了微利时代,整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正在逐步衰竭,转型已经成为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重大问题。 几年前,长虹、康佳、TCL等国内品牌曾联手以价格优势在国内彩电市场上占了先机,中国彩电业由此迅速崛起。但如今,价格优势已无法弥补中国彩电业核心技术不足的致命弱点,中国彩电业不得不吞食着价格恶战带来的苦果。4000万台的生产能力与2000万台的需求量严重脱节,全行业库存600万台的天文数字发人深省。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彩电企业突出重围的必由之路。 下面,我们将综合运用PEST方法,市场结构理论,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分析我国彩电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行业竞争分析 (一)、用PEST方法分析彩电业 P(政治):从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是供大于求的失衡,这以为人们所熟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已经从供给扩张转换为需求拉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启动了一系列扩张需求、刺激消费的政策。一方面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庭已不满足一台彩电,这就增加了彩电的需求量;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废除和修订了一些经济法规,使投资环境改善,众多国外厂商纷至沓来,企图分得一杯羹。 E(经济):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国民经济总值年增长率7%的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众多国外企业都瞄准了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国际知名彩电品牌都在中国投资或者合作建厂,这无疑会给我国彩电业带来严峻挑战和沉重压力。另一方面,外贸的发展和外资的引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特别是加入WTO后,欧盟对我国彩电业的贸易歧视和贸易壁垒将逐渐被打破,而巴西、印度等中国彩电出口潜力极大的市场在入世前关税水平达到50%以上,加上贸易壁垒,可达100%;而在入世后,关税和贸易壁垒都会大幅降低,彩电出口将会进一步增长。 S(社会):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更趋个性化,多样化.对彩电行业来说,收入水平较低的,房屋面积较小的,可能要求21、29英寸的彩电就够了;收入水平较高的,房屋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1、分级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2014年9月1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1]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2]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2]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2] 2、区别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别。 AQI常识普及版 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老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

战略管理的四种分析方法

战略管理的四种分析方 法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I F E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IFE矩阵),是一种对内部因素进行分析的工具,其做法是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找出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权数,再按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对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最后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通过IFE,企业就可以把自己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汇总,来刻划出企业的全部引力。 IFE矩阵建立的步骤 IFE矩阵可以按如下五个步骤来建立: (1) 列出在内部分析过程中确定的关键因素。采用10~20个内部因素,包括优势和弱点两方面的。首先列出优势,然后列出弱点。要尽可能具体,要采用百分比、比率和比较数字。 (2) 给每个因素以,其数值范围由(不重要)到(非常重要)。标志着各因素对于企业在产业中成败的影响的相对大小。无论关键因素是内部优势还是弱点,对企业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就应当得到较高的权重。重之和等于。 (3) 为各因素进行评分。1分代表重要弱点;2分代表次要弱点;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重要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优势的评分必须为4或3,弱点的评分必须为1或2。评分以为基准,而权重则以产业为基准。 (4) 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它的评分,即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 (5) 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无论IFE矩阵包含多少因素,总加权分数的范围都是从最低的到最高的,平均分为。总加权分数大大低于的企业的内部状况处于弱势,而分数大大高于的企业的内部状况则处于强势。IFE矩阵应包含10~20个关键因素,因素数不影响总加权分数的范围,因为权重总和永远等于1。 下表是对瑟克斯.瑟克斯公司(Civcus-civcus Enterprises)进行内部评价的例子。 瑟克斯.瑟克斯公司IFE矩阵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运行体系的构建

★★★文档资源★★★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规划的重视,也是近两年企业界的趋势,无论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还是各行业目前激烈程度不同的竞争现状。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面临的决策焦点。 从目前业界流行的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等话题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仅仅重视常规的业务投资与运营管理,已经难以确保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日益意识到企业自身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要素的重要性。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发掘和培育企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构建自身在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呢?这就取决于企业战略运行系统的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等问题。进一步讲,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对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市场空间、自身资源与业务能力等要素进行前瞻性的、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出企业明确可行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运营目标与事业发展方向,而这种分析、评估、预测与计划的过程就是所谓发展战略规划。而只有拥有系统的战略规划,才能确保企业在日常运营与决策的连续性及目标一致性。 可见,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逻辑关系:企业要想达到持续的增长盈余,必须在产业领域里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自身独特的战略竞争力,企业只有保持运营与管理的一贯性、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才有可能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否则企业今天干这项机会业务,

明天又干那种赚钱的业务,似乎靠这种利润机会就可以获得眼前满意的利润。但关键的是,明天是否还具备这些机会?明天其他人是否没有发现这些机会(行业新进入者)?明天的机会您能否抓住(自身的资源能力是否匹配)? 要知道,缺少时间与行业经验的积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何培育?没有核心能力,何谈战略竞争力?因此,做企业还得做长远打算,这种长远“打算”就是发展战略规划!只有基于明确的事业方向指引下,实实在在地发展和培育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行业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才有可能确保自己基业常青!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运营与管理决策”这个环节比较重视,毕竟,这个环节直接可以给企业带来“眼见为实”的“真金白银”,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生存!为此,不少企业管理人员说“我们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还跟我谈什么战略?”,显然是一种“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究其然,难道还会认为战略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吗?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就说明企业在这个行业没有战略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而企业一旦不清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哪里的时候,也就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规划了。要知道,所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要围绕企业的自身独一无二的资源与能力这个灵魂来进行规划。否则,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只是一些图有其表的分析文字或者是一些强词夺理的数据的文本而已。 在这里,企业决策者或管理者有必要理清一些观念误区:战略并不是“空

2012国家环保部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文件 环发[2012]11号 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和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部批准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现就分期实施该标准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新时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 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迫切需要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任务。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及《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完善空气质量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工作要求。 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公众需求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增加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更好地表征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当前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完善了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努力消除公众主观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二、分期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差异较大,新增指标监测需要开展仪器设备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确保各地有仪器、有人员、有资金,做到测得出、测得准、说得清,确保按期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现提出如下要求:

2020年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2020年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2) 第一条目的 (2) 第二条适用范围 (2) 第三条定义 (2) 第四条部门职责 (2) 第二章发展战略制定的程序 (3) 第三章发展战略的内容 (4) 第四章发展战略的实施、评估和调整的程序 (5) 第五章附则 (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促进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公司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和加快发展的需要,规范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程序,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并实行实质性管理的子公司参照执行。 第三条定义 发展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 第四条部门职责 (一)董事会 1、负责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方案的审议; 2、负责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总体监控工作。 (二)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具体职责范围和议事规程详见《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

则》。 1、组织开展研究公司的战略问题,就发展战略、投资战略等问题向董事会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公司发展战略和有关战略规划、重大投资项目方案或战略性建议等进行研究论证,向董事会提交议案,提供书面参考意见; 3、跟踪审查由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的经营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董事会提出调整建议。 (三)企业管理部 1、负责对公司内外环境的充分调研、分析、收集各种相关信息,为领导的宏观战略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2、负责向战略委员会提供公司有关战略方面的资料; 3、负责拟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草案)》; 4、将发展战略规划按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及战略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 (四)董事会办公室 1、作为战略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联络和会议组织等工作; 2、负责战略委员会决策的前期准备。 第二章发展战略制定的程序 第五条公司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应综

阳光城集团战略指标评价体系最新版

阳光城集团战略评价 指标体系
有阳光,有梦想
阳光城集团战略指标评价体系 (2017 年版)
时间:2017 年 3 月 5 日
1 / 12

阳光城集团战略评价 指标体系
有阳光,有梦想
一、 二、
三、
目的 为推进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高效营运与利润导向,特制定本战略评价指标体系。 适用范围 (一) 适用于地产开发板块各区域公司,不含商业体系、物业体系及平台公司。 (二) 适用区域公司编制内所有人员(置业顾问除外)。 区域公司奖金池 (一) 计算公式及指标说明
1. 区域公司奖金池= A × B × C + D + E + F + G,红框内每年一次性发放,阳光共赢 奖金每半年发放一次。
2. 指标说明 1) A——结算净利润 2) B——净利润提取系数 3) C——平衡计分卡得分对应系数 4) D——单项奖惩 5) E——持有物业奖金提取 6) F——销售任务奖励 7) G——阳光共赢奖金
3. 指标 A 计算规则(结算净利润) 1) 结算净利润指地产销售收益,不包括物业服务收益、持有物业营运收益及增值, 不扣除少数股东权益部分,不操盘合作项目的权益结算净利润(须分回股东方) 计入结算净利润基数。 2) 期末结利部分的应收帐款按 50%的结算净利润计入当年的奖金池。 3) 结算净利润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提报,经审计后为准。 4) 新公司成立首年奖金按加权员工人数基本薪酬总和*30%从集团当年奖金池计提, 后续不再扣除。 5) 新公司成立首年除外,没有结算的前两年,结算利润提取的奖金按当年回款额预 提后乘以平衡计分卡得分对应系数,标准为:在售项目启动会净利润率≥10%,预 提当年回款额千分之 2;在售项目启动会净利润率<10%,预提当年回款额千分之 1.5 。 6) 新公司在进行首次正常结算计奖的当年减去之前年份已预提发放的奖金,同时其 结算净利润应扣减之前年度的期间费用。
2 / 12
4. 指标 B 计算规则(净利润提取系数)

雀巢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雀巢集团战略分析报告 雀巢集团的相关简介 (一)背景分析 雀巢咖啡这个名称,用世界各种不同的语言来看,都给人一种明朗的印象,和消除紧张、压力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而在汉语中,“雀巢”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和“家”有强烈的相关性)。70年代在日本,“了解差异性的男人”的广告运动表达这样的概念:“雀巢金牌咖啡所具有的高格调形象,是经过磨炼后的'了解差异性的男人'所创造出来的”。广告营造了“雀巢咖啡让忙于工作的日本男人享受到刹那的丰富感”的气氛,至今让许多日本人印象深刻。 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哥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而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奶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二)雀巢集团的愿景和使命陈述 雀巢集团是致力于营养、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世界领先公司。作为拥有140多年历史的世界着名奶品和营养专家,雀巢一直致力于食品尤其是乳制品前沿领域的研发,包括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在所有食品和饮料企业中,雀巢有着庞大的研发网络。雀巢毫不妥协地严格管理“从奶牛到消费者”的乳品供应,20多年来为中国家庭提供世界水平的优质、营养和美味的产品 功能定位的实质就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新价值,强调与同类商品的不同之处及其优越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大利益。“雀巢”奶粉、咖啡具有“雀巢”的内涵和,带来了婴儿哺育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众多消费者的“舒适”、“安逸”。情感定位则突出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味,利用它唤起消费者同情、信任、爱等感情的共鸣,适应消费者或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雀巢”品牌名称及图形所注入的情感及意象,树立了品牌和企业良好的形象。

空气质量指数AQI详细评价准则

空气质量指数详细评价准则 目录 1概念定义 2有关信息 3指数超限 4内容规定 5区别 6评价方法 介绍 AQI计算与评价过程 7发展现状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2011年12月,位于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监测到高达522ug/m3的PM2.5瞬时浓度,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已经超过上限值。这也是继2010年11月21日后,美使馆监测到的PM2.5瞬时浓度的第二次“爆表”。 1概念定义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就越大。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六项。[1]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定义为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简称IAQI)。 [2]利用空气质量指数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 2有关信息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如何制定公司战略管理办法

*******公司战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下称“公司”)的战略管理,提高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和战略执行力,防范战略风险,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对公司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战略研究工作、战略规划的内容、规划编制流程和周期、战略规划的执行和战略绩效管理、战略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与规划调整等重要事项做出规定,是公司开展战略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以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2008年5月颁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颁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号—发展战略》为依据,制定本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公司战略发展和管控要求。 第二章战略管理机构 第四条公司战略管理机构包括公司董事会、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及公司管理层。 第五条公司董事会战略管理职责包括: 1、决定公司战略规划;

2、审议公司战略规划方案和战略规划年度修订方案; 3、审议有关战略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4、决定重大战略事项等。 第六条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是董事会战略管理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对公司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按照《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工作条例》开展工作。战略委员会主要战略管理职责如下: 1、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2、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3、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第七条公司管理层的战略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向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汇报; 2、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调整方案,向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汇报; 3、对公司战略管理的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形成意见; 4、组织实施公司战略规划及战略决策。 第八条公司战略管理的牵头工作机构为投资发展部。 第三章战略研究 第九条战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环境和政策研究,行业研究,公司自身资源能力研究,标杆企业研究,专题研究等等。 3

企业战略 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 一、现行战略评判理论的评析 传统的战略评判理论认为战略评判包括三项差不多活动:考察企业战略的内在基础、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和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行动与打算的一致。 现行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要紧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是从战略的适应性、可行性与可同意性构造指标体系,在战略选择时期对可选方案进行评判;第二种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等方面构建评判指标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评判,适用于战略制定后实施前;第三种是战略业绩评判,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对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判。 这三种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技术进展战略进行了评判,然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没有形成系统的评判指标体系,或者只是在战略选择时期进行评判,或者只能在战略实施终止对其结果进行评判,不能对战略进行连续的评判。(2)没有结合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或者完全是数量指标,造成评判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或者完全是质量指标,评判结果中主观因素阻碍较大,阻碍评判质量。(3)评判指标过于简单,专门难对战略进行全面的评判。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操纵的每一时期对战略进行连续的、不定期的评判,以指导企业有效实施技术进展战略。 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

1.技术进展战略评判的目的和内容。评判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一定的评判指标体系从属于一定的评判目标体系。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旨在通过对企业的技术进展水平、技术进展状态及技术进展趋势进行评判,为技术进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技术进展战略的实施进行监控,并按照评判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的目的不但要判定该战略的优劣,而且要发觉战略实施过程中显现的咨询题,进而采取纠正措施,调整战略实施方案甚至战略目标,使战略治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从技术进展战略的特性和作用动身,技术进展战略评判体系应包括战略适应性评判、战略实施过程评判和战略业绩评判三个部分。由于技术进展战略的特性和作用不受行业、企业等因素**** ,据此建立的评判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应具有普遍意义。 2.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我们在设计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时除了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等一样原则,还按照技术进展战略的特点,考虑了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所设计的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能力要求不同,对技术的治理程度也不同,然而,技术进展战略评判关于所有企业差不多上必要的。我们设计的是一样意义上的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不同的企业在应用时能够按照行业特点增加部分指标,但评判框架都适用。第二个原则是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简单易行,即评判指标要能全面反应出技术进展战略的优劣,考虑科学性的同时兼顾有用性。尽管它不可能绝对准确,但若能采纳少数几个或至多十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得出70%~ 80%准确的评判结论,那么,如此的评判体系也是有价值的。 三、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对技术进展战略评判内容的分析,设计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如下:

集团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福建和盛集团有限公司 进展战略 (征求意见稿)

二○○四年九月1 / 2

第一部分集团背景 福建和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盛集团)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9月的福建和盛实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完成集团化组建。 现有注册资本金3亿元,是以集体资产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紧经营范围包括:1、能源开发;2、电力工程设计、施工、监理;3、电气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4、电力技术咨询与服务;5、输变电工程融资建设与租赁电力产品和设施;6、物业治理、旅游业等。 集团公司本部现有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控股子公司10家,包括福建和盛高电压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和盛正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福建亿力电锅炉有限公司、福建和盛旅游有限公司、福建和盛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福建兴闽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闽能经贸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市泉港德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泉州市泉港德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参股子公司5家,包括大唐宁德发电有限公司(6×600MW)、国电福州发电有限公司(4×600MW)、上海国电投资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阳光进展(000671)等,协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100亿元。 1 / 2

第二部分战略分析 2-1外部环境分析 2-1-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电力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其进展历来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不是随着近期电力短缺情况的加重,以及能源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战略地位的提升,电力产业的进展更受到了多方关注,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巨大的进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政府宏观政策层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为电力产业的进展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 (2)经济环境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打算纲要》中指出,“十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同时,居民生活质量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我国的电力进展弹性系数一般在1.1左右,因此国家经济的快速进展将极大地促进电力消费,从而带

经营发展战略规划

经营发展战略和规划 报告 西藏农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二章经营目标及机制 第三章目标市场 第四章业务规模 第五章盈利能力与利润分配预案第六章内控机制及控制目标 第七章经营团队

第一章基本情况 西藏农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全部股东由2个自然人股东和1个法人股东组成。地址位于拉萨市当热路52号。公司主营业务为:在西藏地区范围内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固定资产贷款担保,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个人消费贷款担保,履约担保,工程担保及其他担保业务(法律法规禁止和限制的项目除外);与担保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 第二章经营目标及机制 一、经营目标 公司以融资担保为主业,积极开展融资性金融服务业务,在政府部门支持和各金融部门的配合下全面提升、深入创新、有所作为,其主要经营目标: (一)融资性担保总额为人民币3亿元;银行授信担保额度运用率确保95%以上;各类担保业务收入1000万元;(二)其他金融类服务性收入200万元; (三)企业融资顾问、企业重组、企业兼并及企业上市辅导顾问类收入500万元; (四)担保业务合作银行不低于四家,小贷公司合作确保

两家; (五)企业信用等级达A级以上; (六)无重大违规和责任事故发生; 二、经营机制 (一)信用考评机制 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客户信用考评指标,包括个人客户信用考评指标和企业客户信用考评指标两个部分。个人信用考评指标主要应包括月收入、家庭财产、负担系数、学历、职业、职务、职称、户籍、年龄、过往信用记录等。企业信用考评指标主要应包括净资产、净利润、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贷款按期偿还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比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和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客户按信用考评结果分四个等级:得分在85分以上的为一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重点联系的业务对象;得分在75分以上85分以下的为二级客户,是担保公司需要积极争取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上75分以下的为三级客户,是担保公司可以接受的业务对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四级客户,担保公司对这类客户一般不予提供担保。 (二)风险防范机制 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 风险评估是根据对客户资信状况和反担保财产状况的调查,对担保项目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风险系数越小,担保的安全性就越高;风险系数越大,担保的安全性就越低。因

崇明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简介-上海崇明

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沪府[2010]15号)(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可落实、可评价、可持续的支撑保障体系。建立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正是其中重要的保障内容。 为了满足《纲要》中生态环境类相关指标的跟踪评估要求,并考虑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长远发展需要,更好地跟踪、监测和评估生态岛建设对崇明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及影响。2010年4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以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监测能力为基础,依据目前已经颁布的环境监测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等要求,共同编制了《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及评估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建立生态岛建设跟踪评估机制,开展系统全面的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格局、水文水质、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指标一年一评

价,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生态系统等指标三年一评价。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十个方面: 一、水环境质量监测 1、围绕“一环二湖十竖”的水系格局,设置26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其中市级河道8个,区县级河道10个,村镇级河道3个,明珠湖2个,北湖3个;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区域特征因子氯化物、悬浮物2项,明珠湖、北湖加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围绕饮用水源地安全,对涉及本岛的30个水厂设置29个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饮用水源补充因子5项,全年加测一次80项饮用水源特征因子。 2、为了及时跟踪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升水环境质量监测手段,在明珠湖和北湖各增加1个在线自动浮标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盐度和浊度等,在崇明西部(崇西水闸附近)、城桥水厂(老滧河取水口)各设置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待东风西沙水库建成后再增加1个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点,以监控水源水质,保障水源安全。 3、根据上海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及崇明岛水文网站建设规划,在现有5个水文监测站的基础上,改建堡镇、南门2个水文监测站,新建牛棚港、北沿、东滩、东风西沙、城桥、跃进水闸、北八滧7个

1.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主要拟定部门 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发展战略管理,规范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提升战略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规定了制定股份公司及子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发展战略是指公司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分解实施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等的活动。 第四条公司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三)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第二章发展战略管理机构 第五条股份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战略决策机构,负责明确提出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确定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定公司整体战略规划。

第六条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负责对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经营目标、发展方针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组织制定战略实施方案,对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提出适时调整战略的建议,并审核调整后的发展战略草案。 第七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参与公司发展战略管理,组织落实战略实施工作。 第三章战略制定 第八条公司要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状况、自身优势与劣势和能力现状等因素,充分调查研究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制定战略目标。 第九条公司应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应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第十条由总经理办公会根据董事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汇总各部门收集的公司所处内外部环境信息,并进行分析(国家对相关行业的政策与法规产业信息、公司所属行业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标杆企业等),并在与各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编制“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草案”。 第十一条总经理办公会将“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草案”上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总经理办公会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订。 第十二条战略委员会对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核通过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划草案”,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专业咨询意见;总经理办公会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订。 第十三条经修订,并由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形成“发展战略规划书”,上报董事会审核、股东大会审批。 第十四条总经理办公会将审核通过后的战略规划文件予以正式发布,并根据战略规划分解为年度经营计划与预算计划,严格落实到股份公司及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