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课程简介

科学活动课程简介
科学活动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三个方面入手介绍第一方面是科学游戏环境的创设,第二个方面是科学区域游戏的内容及指导,第三个方面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着三个方面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幼儿园科学环境的创设,科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以及科学游戏区的指导策略,同时也从幼儿园角度出发利用仿佛的案例形式介绍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形势与内容,将课程的课件支持、教师的指导容还会贯通的进行行管的介绍。

本次讲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幼儿园软科学活动的开展和指导,通过课程的讲解,教师们可以对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有一个较为全新的认识与了解,有许多鲜活的实例可以让听课的老师进行借鉴。

【学习要求】

1.通过讲座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2.在讲座后能够受到启发并进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工作;

3.针对家园共育的开展科学教育进行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4.对于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生成性问题的组织与指导方式有所了解;

5.在进行幼儿园科学环境的创设的时候能够进行借鉴与尝试;

6.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课程介绍,可以开拓自己的设计思路。

专题讲座

科学活动与科学区域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王宇凡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从九五开始进行科学活动的教育研究工作,在环境创设,区域游戏的指导以及科学教育活动中都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今天就将我们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使我们通过这次交流活动都能够产生新的思考,从而得到共同的提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幼儿园科学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二、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及指导;

第三、科学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们共同进入幼儿园科学游戏环境的创设的旅程。

一、幼儿园科学游戏环境的创设

在科学游戏环境创设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 .互动性原则

首先鼓励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师幼共同收集材料,为活动提供开放式的环境。

其次,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内容进行有效地内化形成可动、可摸、可响的环境中的玩具材料,使幼儿有效地与环境产生互动从而更好的提升科学互动环境的有效指导作用。

2 .整合性原则

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不仅仅拘泥于科学区进行,要把目光投射的更为宽广,幼儿园的整体布局,班级环境中更为广泛的渗透发现探索的内容,从而把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的更为到为有效。

所以在幼儿园科学环境的创设这个问题上我将从如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室内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二、公共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第三、室外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1 .室内科学游戏环境的创设

在室内科学换件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有这样一些方法:

( 1)结合主题内容生成科学环境

案例 1:中班主题活动“风”中孩子和老师们共同讨论风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想探索的问题来引发活动,灵活地调整预定的积极主动教育内容,在环境中出现了距离孩子生活比较远的“鼓风机”、“仿真篝火”,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来了解自己身边的风。

案例 2: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的动物朋友”中大树的后面,树洞的里面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利用杠杆原理孩子们拉起绳子小动物就会从树后面,树洞里面出现,既符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让幼儿能够感知到操作中的科学。

案例 3:在大班主题活动“神奇的太空”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感知到地球、月亮、太阳的运动形式,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搜集相关资料,拜访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得到了正确而答案,画出草图,请来师傅帮忙,进行制作,最终一个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的地球、月亮、太阳的运动形式的简单电动模型就这样跃然墙壁,孩子们超级喜爱。

( 2 )墙饰、操作材料与科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案例一:设疑激趣,墙饰引发幼儿探索。在《地图的秘密》的探索活动中,幼儿因为把假期出游的门票带回到幼儿园里,和小伙伴分享交流时发现,门票的背面都有公园的地图,孩子一下子就议论纷纷,自己都见过什么地图?怎么看地图?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我都去过那里?……因此教师就和孩子们开始对地图的秘密进行深入的探究。

案例二:经验分享相互启迪,活动支持幼儿互动。互动教学将幼儿经验分享作为重要一环,在相互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的经验,促进其“善学”。如大班活动《有趣的收纳》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一般采用教师提问引领回忆、借助实物回忆、现场操作讲述、主题展示板等四种方式,支持幼儿开展互动交流,在环境中体现出我们外出旅行需要带什么?我带来的旅游物品都有哪些特点,这是我设计的收纳图纸,我打算如何整理收纳箱?让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收纳经验吧!这个活动在幼儿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开展。教师也是幼儿探索的合作者,启发幼儿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资源,帮助幼儿在研讨与交流的过程互相帮助,调整自己与人交往的策略,在相互启动的学习氛围中,分享探索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三:收获成功,体验快乐,情景支持幼儿互动。在幼儿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的一个小版块就是如何整理自己的房间,此时环境中体现出四付扑克牌混到了一起该如何分好,孩子们不断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个奇妙的办法,有“看扑克牌的背面、按花色分、”等等方式,这样既丰富了主题的内容同时有为幼儿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生活经验。

2 .公共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我们幼儿园在公共环境中也非常注重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互动环境我们有以下几种方式:

( 1)建立科学走廊

我们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与幼儿产生有效地科学互动活动,我们建立了优美的科学走廊,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声、光、电来感知电话、电影、计算机、照相机的发展史,所有的声效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录制的,每隔10秒钟就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介绍,孩子们漫步在科技的长廊中,吸收着科学的光辉。

( 2)建立科学互动墙式

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创建了好玩的科学操作内容,有齿轮的运转、火车活塞的工作原理、颠倒画、视觉图,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对科学进行触摸。

( 3)建立高端的科技产品的互动

我们还利用目前较为先进有趣的多媒体技术让幼儿体验科技所带给人们的乐趣,动感传媒,让孩子的小手,小脚变成了鼠标,控制图像的变化,孩子们通过这个游戏能够感觉自己很强大,另外利用数码技术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利用这种行为艺术的方式然孩子们在环境中体会着活动的快乐,同时一把这份快乐带给周围的人们。

( 4 )建立了幼儿电子图书馆,拓宽幼儿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新渠道

我们幼儿园在今年创办了星星宝贝电子图书馆,馆内藏书两千余册,图书品种丰富。为了扩大幼儿的阅读量,在星星宝贝电子图书馆中还拥有近千册的的电子图书,孩子们可以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来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在馆内进行电子阅览,为了捕捉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孩子可以参与电子图书的创作和配音工作,以不断增加孩子的兴趣与自信。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幼儿根据图书《胡萝卜爷爷的胡子》的配音。

在图书馆中定期根据幼儿所关注的图书内容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创设能够与幼儿互动的主题环境,比如近期我们发现很多来图书馆阅读的孩子都对海洋方面的图书非常感兴趣,我们追随着孩子的兴趣,布置了有关

海洋的环境,师生共图参与,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促进孩子的成长,可爱的孩子们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比如:为什么章鱼有很长的手、为什么海马是爸爸生的、珊瑚是不是活的、螃蟹为什么横着走。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孩子们展开了辩论,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孩子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3 .室外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是孩子们最乐于活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了丰富的科学探索环境,让幼儿在自由的游戏中进行科技的探索。我们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风力能带给我们什么?

(2)机械的力量

(3)有趣的电能

(4)重回远古

(5)神奇的观测

风力能带给我们什么?里面涵盖了幼儿园大门口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风车,在风力的作用下孩子们可以观察到风车由于大小的不同大的转动的慢,而小的转动的快。另外还有风力发电,别看这个小风车不起眼,但是我们幼儿园传达室的日常照明全靠它,他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去,只要世界上存在风那么这个小风车就可以进行发电工作。

机械的力量

颜色的变化:其实这就是用一个自行车的链条改装的东西,但是他现在的力量可不一样了,只要转动这个摇臂,你看到了吗?色板飞快的旋转了

起来,到达一定的速度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白色,让孩子们知道七彩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成为白色。

压水机:如何把水井里的水抽上来,是一个难题,但是有了这个压水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中的原理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孩子们亲历了这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成长。

畅游沙海:沙池每个幼儿园都有,但是我们这里非常的与众不同,孩子们不断可以挖沙子,还可以带着沙子像蜘蛛侠一样攀登到高处,把沙子倾泄下来,让下面的小沙轮飞速的旋转。

投掷大王之一:在这个机械器材中蕴藏的奥妙可是不少,通过孩子的投掷,可以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如:平衡、重量、滑动等等,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让孩子知道不少的科学原理。

有趣的电能:

太阳能收集板:幼儿园使用了太阳能收集板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班级中的充电设备供电,使电动玩具的充电电池随时补充电能。

投掷大王之二:这个机械中也是利用太阳能所发的电能进行游戏的,当孩子的投掷物触及到铁球的时候这个大玩具就会奏响音乐并且闪烁灯光庆祝孩子的成功。

重回远古:在幼儿园中我们设立了农耕园,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农具、什么是

整整的播种。

丰富的观测:

在这类游戏中我们体现了天气预报、温湿度观察记录等内容,让孩子向科学

家一样进行观测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展示,孩子们知道了风力歌、节气歌、了解每天日的天气,是孩子们参与互动的好场所。另外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大型的潜望镜,从一层到三层的景像通过这个装置尽收眼底。

通过互动的科学环境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感受了科学的现象促进了孩子对于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下面我们进入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及指导的介绍。

二、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及指导

(一)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及指导的原则

我们幼儿园在建立科学区域游戏的时候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的。

1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从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看,幼儿认识事物具有直观形象特点,认识事物多信赖于感知觉,而幼儿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物体的形、色、声、味等为幼儿感知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材料要体现所学概念的属性特征,能把幼儿所学的概念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使幼儿对概念属性获得的较为丰富感性经验。

其次,材料有时属于集体教学的继续、补充,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并配合集中教育活动的进度拟订益智区的具体教育目标,安排活动内容,适时增加操作材料。

2 .丰富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去探索、去发现,因为在活动中提供数量充足的各种材料,可以给幼儿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并有效地减少幼儿“无所事事”及相互争执等现象。在提供材料中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能力不同,使活动材料允易度上体现出层次性。在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选择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及方法进行操作、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 .趣味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天生好奇,在材料提供上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地对材料产生兴趣,能使幼儿探索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活动中配以设计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会使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促进幼儿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进而为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是否理解,会影响他们对材料的最初探索。有的材料操作方式明显,幼儿能很快进入探索过程。也有些材料幼儿不知道怎样玩,就容易放弃或用做与探索活动无关的手法。通过材料,使幼儿在作作玩玩中学到了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性得了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

5 .摆放合理性和安全性相结合原则

利用把多样化的材料分类放在开放性的较矮的木柜的格子里,或者用透明的容器分类摆放,并用文字或图来表示物品摆放的位置,这样,既帮助幼儿轻松顺利地联放材料,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便于教师管理。另外,材料在材质上应体现安全性原则,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操作前,我们要详细的给幼儿讲述操作的规则,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安全等。在科学区、益智区的材料摆放上,我们除坚持材料投放的原则性外,还更注意材料摆放的艺术性。因为材料是区域活动灵魂,幼儿依靠材料为载体,在与材料相互中发展。在突出材料摆放的艺术性中,我们注意师幼互动、师生共同设计作品;注意家园互动,利用家长资源,参与材料收集;注意把道具的形象设计、美丽的色粉、有趣的名称和可操作性、可探索性容入到材料的艺术制作中。

(二)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

我们设计科技区域活动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首先,我们按幼儿的活动方式创设了相对独立

又相辅相成的活动区,将科学区进行分类:其中包括探索类、制作类、生活实践类、阅览类及资源类五的类。

通过分类可以看出区中包含图书区、自然角、益智区和科学区着几项,各区域之间即独立又相融,其次,为支持和帮助幼儿的主动探索,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创设每个活动区并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学习动机。

下面介绍科学区域活动的分区:

1 .材料区:通常类似班级游戏中百宝箱。但是,他的意义远比百宝箱大,

材料要成为支持幼儿“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鼓励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提供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以支持、帮助幼儿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我们的材料中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如:各种纸盒、绳子、瓶罐、管子、木块、钉子、布等等,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潜在地渗透给幼儿一种“爱惜资源、变废为宝”的思想,发挥孩子的创造意识。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小工具,如:剪刀、胶水、笔、尺、螺丝刀、榔头、起子、等,为了让幼儿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我们给每样工具配上使用介绍(照片形式),并在较危险的工具上做上标记,提醒幼儿小心使用。材料的投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体验成功、不断创新的强烈愿望。

2 .实验活动:这是是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的内容。这里摆放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操作材料:如秤、小电珠、磁铁、三棱镜、醋、小汤勺、大中小玻璃杯、各种废旧的纸盒、剪刀、胶水等,在活动中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观察、自由动手、自主表达,使幼儿学会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掌握物体的各种特性,初步学会选择、判断、迁移,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素养。

结合科学领域的内容与幼儿身边的科学,我们设计了并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探索的活动,如:“奇妙的蜡烛”、“奇妙的电”、“会变的颜色”、“桥面与承重”、“自制缆车”等等。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成层次各异的科学小实验、科技制作活动。结合多彩的民间活动主题中,蜡染活动引起了幼儿的兴趣,看到蜡烛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蜡染活动中感知的经验,孩子们对新年多彩的蜡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依据幼儿关注的热点,一起收集了造型各异的蜡烛,在欣赏、感受蜡烛工艺品的精美同时,孩子们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小蜡烛;蜡烛的受热融化,由固体变为液体,加入容器中受冷变成固体,再加入其他的颜色蜡烛,两者之间发生的变化,我们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的启蒙。原先提供的酒精灯,考虑到幼儿活动的安全,我们购买了电磁炉,在细小的改变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 .制作活动:我们依据主题活动开展的特点,以及主题活动进入和发展的顺序不同 , 允许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科学活动。如:大班的科学探索:会发亮的小灯泡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磁铁、棉线、铁丝等,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体验,积累对电的经验。幼儿的发展走向是不同的,有的幼儿对各种“线”发生兴趣,于是,他就探索各种线的通电问题《如成人知道的导电与绝缘的材料》,有的幼儿对电线的连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似乎孩子的注意力,是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不同幼儿的关注点的不同,在科学区域游戏中,孩子可以在材料区中选择选择需要的各种绳子、线、麦管等材料,也可以在制作区中,动手制作会亮的小灯泡。更可以在阅读区中,查看相关的资料。

为孩子提供各种有趣的科技小制作。如中国人主题中的制作灯笼、旅行去的缆车制作、多彩的民间活动中的风筝制作等科技活动,通过孩子们的设计图纸、选择材料、使用相应的小工具等,了解科学小知识,体验科学的秘密。

4 .生活实践活动:生活实践区就象我们家中的生活,它体现了“让孩子在生活中学科学,让科学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种植的工具,在计算机中建立参考连接,让幼儿了解多种的种植方式:土培、水培、温室大棚、植物的向光性、耕种各样的叶子等,体验了劳动中的快乐和其中蕴涵的科学知识。

如包饺子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面粉加水和面,感知面粉从粉状到面团的变化过程,初步掌握了水与面粉的配比;而在揉面、制作皮子及包饺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分工合作、社会性与坚持性等也得到了发展。

5 .阅读区:我们还在阅览区内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科技图书(图片)、标本等,拓展孩子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提供了多媒体的课件,如 Discovery 、幼儿园主题探索等等,让孩子们通过多媒体,了解科技的发展,我们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源,让孩子们可以在书中领悟带科学的无处不在。

(三)幼儿园科学区游戏的内容及指导的实践案例

科学教育活动应当是开放的,是来源于幼儿生活经验,又是幼儿生活经验的提炼与补充,是将日常的科学现象通过一个个的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

案例一:科技制作“大观览车”的活动是在科学区域游戏中进行的,活动开始之前幼儿来到了这里,看见了前几天大家一起用纸浆制作的两座大山被钉在了教室的墙上,在大山上面还安装了两个轱轳和长长的两根绳索,许多幼儿都觉得很好奇,就议论开了:“瞧!这里装了两根绳子,这是干什么用的呀?”“我知道!这是挂衣服用的。”“这里又不洗衣服,你说得不对!”还有的幼儿忍不住就直接来问老师:“老师这绳子干什么的?”这时有一个孩子突然想到了,大声地叫到:“哦,我想起来了!上次我跟爸爸妈妈旅游时见过,这是挂缆车用的!”经他一提醒,孩子们恍然大悟:“老师真聪明!把缆车都造到教室里来了,这样我们在科技探索室就能玩缆车了,真棒!”……对于幼儿来说原来离他们很遥远的缆车器材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简直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充分利用了教室的空间将室外一些复杂环境下需要的器材放进了室内,使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更进一步了解缆车的性能及缆车与绳索关系,很好地体现科学探究的特征。活动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思维更具体化、明朗化和针对性,同时又给幼儿的思考留有一定的空间,激励幼儿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幼儿的参与的意识明显增强了,表现也更出色,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幼儿更乐意学习。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个因素。为幼儿的观察创造条件,物质环境是实现科技教育的具体保证,它会吸引幼儿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在科技探索室里,我们让周围充满了可供观察的元素,我们给予幼儿良好的探究环境。

案例二:“风筝”的活动的产生,源于幼儿在春天都有放风筝的经验,他们表现出对风筝极大的兴趣。有幼儿问:“风筝是怎样在天上飞的?为什么不掉下来?为什么风筝都有尾巴?风筝的身上有什么?”于是,便产生了“风筝”这个主题。之后老师、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图书、网上下载的资料、买来的风筝等等,于是我们通过归类,将风筝的图片、照片、资料及实物都在教室里展示出来,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对风筝的构造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风筝有骨架、面、连接点等几部分组成;也知道了风筝有各种好听的名字。无论是对风筝特点的了解还是幼儿对知识探究的兴趣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探究性及自主性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案例三:同样是水的主题,我们在探索室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让不同年龄的幼儿开展主题活动。如:小班幼儿的年龄小,知识经验较弱,我们为幼儿提供一些常玩的玩具,有小汽车、玻璃球、海洋球、彩色积木、塑料小篮、小纸船,让幼儿在与水的嬉戏中发现水的流动等特征,进而发现不同玩具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激起了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和愿望。中班的幼儿喜欢亲自尝试,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在 " 溶解 " 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杯子、固体饮料、热水、凉开水、小勺等。活动时,孩子们自制饮料——在冲冲泡泡喝喝中,领悟“冲饮料”的方法,发现溶解的现象。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善于感觉到周围事物变化的规律,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探索“沉与浮”的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通过“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在几多的操作、探索中,幼儿初步理解了物体沉与浮的现象。

互动对话

【参与人员】

王宇凡: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张颖: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王晓青: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何颖: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话题】

1 .如何家园互动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精神

主要观点或内容

一、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为开展幼儿科学探索活动奠定基础;

二、家、园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幼儿科学活动的兴趣,共同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三、发动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创设一个自由探究的小天地。

2 .科学活动中的生成内容很多,如何把握孩子们的预成问题并进行有效地指导呢?

主要观点或内容

一、努力挖掘幼儿本身所蕴藏的课程资源

( 一 )应趣而生——妙用幼儿的兴趣资源;

( 二 )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幼儿的经验资源;

( 三 )与生活接轨———活用幼儿的生活资源。

二、大力开发教师所蕴涵的课程资源

( 一 )“挖掘”教师的生活经验资源;

( 二 )“激活”教师的教育经验资源。

三、善于捕捉师幼互动过程中的偶发性课程资源

( 一 )临场应变 ,适时利用;

( 二 )筛选重组 ,合理利用。

3 .咱们幼儿园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已经非常普遍了,在进行科学领域的教学中课件制作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主要观点或内容

一、要把握住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

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 一 )虚拟情景;

( 二 )图示表达;

( 三 )突出结论。

三、师幼与课件的互动要体现。

案例评析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会转的钟表》

讲课教师:王晓青(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评析教师:王宇凡(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儿园)

【课堂实录】

【案例评析】

一、首先教师能认真研究教育活动,真正把握中班孩子的特点

这节教育活动大体有以下特点:

1 .选取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科学。

2 .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 .学习内容直观形象,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4 .重要的科学概念与思想逐步深入。

5 .重视培养幼儿的数感,尊重幼儿的个性。

6 .介绍有关钟表背景知识,注意科学活动与其他领域的联系与综合。

7 .给予足够空间,着力改善幼儿的学习方式。

8 .重视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

9 .安排操作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我们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认识钟表”这一节教育活动,王老师对教育目标把握拿捏得恰到好处。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大体上安排了悟、( 认识钟表即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 、说、实践 ( 操作 ) 、课外延伸等这几个教学流程。即首先在教师的引领下感悟,幼儿在大脑中初步建立了钟表这个表象。然后通过幼儿的说,把初步建立的钟表的形象思维转化成了直观思维,最后通过幼儿认识时针或分针等多种思维的训练,巩固了本节教育活动的知识,转移了难点,淡化了重点,幼儿学得轻松,也提高了兴趣,这是一堂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课。

二、联系生活,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幼儿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幼儿发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科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我们今天听的王老师的“认识钟表”这一节家育活动,活动一开始,教师运用课件的导航人物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聆听钟表的声音,这时王老师又适时表扬了小朋友,把课堂气氛一下子推向了高潮,幼儿的学习兴趣也都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三、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幼儿思维

思维始于动作。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对科学概念、定理、法则等抽象的内容,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学过程中加强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们今天听的王老师的“会转的钟表”这一节教育活动,有这样一个环节,就是让幼儿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拽、链接功能让幼儿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和特点,并引入感受 30 秒钟有多长的环节,让幼儿通过对时间的感受激发其珍惜时间的情感。这些环节安排得非常好,它通过演示、画等亲历实践的训练,培养了幼儿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刻意求新的好习惯。幼儿也把本节教育活动所学的知识深深烙印头脑中,一辈子不会忘记,因而动手操作,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四、立足于生活,引导幼儿亲历科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教育就是科学活动的教学。简言之,就是我们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等以成人化的描述方式硬塞给幼儿,而要让幼儿在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探究出结果。

我们今天听的王老师的“会转的钟表”这一节课,有这样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幼儿对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进行组装,形成一个真正的钟表,这一环节的安排的目的是让幼儿自己通过运用学具,亲历组装钟表的实践的过程,进一步感悟、领会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体现了《纲要》要求,符合幼儿的学习实际,一一化解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得愉快。

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教育活动,理解幼儿的特点,才能真正体《纲要》的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幼儿对科学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我们今天听的王老师的“会转的钟表”这一节课,有这样几个环节,即由幼儿的感悟到幼儿的说,再到幼儿亲历实践 ( 操作 ) 等几个环节,教法新颖,示范性强,匠心独运,师生关系和谐、合作,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效果显著。

六、组织高效的小组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我们应该组织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幼儿自主、合作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

今天听的王老师的“会转的钟表”这一节教育活动,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己的课件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并问你是怎么认识几时的,你发现了什么 ?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找一找,并适时进行表扬。这一环节的安排过渡自然,层次分明,坡度适中,思想明晰、结构紧凑,分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授课中心明确,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思考与活动

1 .针对班级的科学区域进行环境传设,体现区域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 .设计一份您所在年龄班的科学教育活动;

3 .开展一次家庭科学教育指导的工作,指导家庭中开展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

参考资料

【相关资源】

1.在农村幼儿园大班中开展科学游戏的实践与体会(pdf)

2.幼儿园科学活动内容设计与指导(pdf)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设计(pdf)

4.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策略(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 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 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 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 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 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 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 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人文性.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 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 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 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 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

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课教学主题课例研究报告20

《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活动课》主题课例研究 【课例主题】初中思想品德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观课要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2.主题活动的设计对目标达成的效用 3.教学资源的整理和运用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从逻辑结构上来分析:先阐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仅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关键还要靠自身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材从较轻和较严重两个角度分析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应对? 较轻:可以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和调解等方法解决。在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后,用法律的威严震慑违法分子,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较重:能将其制服时将其制服,不能制服时用“呼救法”“报警法”“周璇法”“正当防卫”“两害相权取其轻”。 此时,在从各角度探讨如何应对侵害时,最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

认识到,预防更为重要,所以接下来探讨如何预防生活中容易受到的侵害。 二、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在研究被侵害前如何预防受到侵害和在受到侵害过程中如何机 智应对以后,再探讨如何在被侵权后应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找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机构寻求帮助。其次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再次,采取诉讼途径维权。最后指出如果有经济困难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本节内容较多,为了便于学生理清思路、找出线索,我按照侵害前——侵害中——侵害后的线索引导学生探索效果更好。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但基于这方面的经验比较简单,对于面对较重的侵害和受到侵害后如何维权的问题,课前调查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教学中设计各种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探讨、应用,以缩小理论与现实的距离,顺利完成本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自觉守法、护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服务意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1.遵循《初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及初中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原则和要求,体现内容上的联系性和实施上的独立性。 2.课程编排应立足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课程编排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等。 4.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 (一)学生层面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比较丰富经验。 2.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关爱和责任感。 3.初步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民主、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师层面 1.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学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传统学科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主题活动中的策划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确立,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断提升。 3.改善教师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形成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进教学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改进我校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具体目标: (一)研究性学习活动: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学会观察与发现,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4.养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社区服务: 1.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时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小学美术兴趣活动方案

小学美术兴趣活动方案 一、活动方案的目的意义 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推动全校的美术学习、美术活动以及为培养美术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 二、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与活动时间 1、适用于1—6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员除了自愿以外还应是美术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学生。 2、活动时间:每周的大活动时间 (一)准备阶段: 1、制订实验计划 2、学习有关理论 3、探索教学形式 4、研究教学内容 (二)实验阶段 1、进行理论讲解 2、探索教学模式,开设美术知识讲座、观摩活动 3、实验阶段性测试,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三)实验总结阶段 1、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美术绘画的兴趣 2、撰写实验论文 3、举办绘画比赛,专栏展出学生的美术绘画作品,评出优秀绘画作品等。 4、实验教学成果汇报 四、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和活动步骤 (一)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装饰画、自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二)活动步骤: 1、组织健全美术兴趣小组。 活动要固定,通常每周一次,活动制度化。遇到有特殊情况择日进行,不轻易暂停。参加成员坚持自愿报名,任课教师筛选,确保参加学员的水平,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精心制定活动计划,保证兴趣小组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小组活动主要有三方面:⑴重视基础训练,对素描、色彩、速写、工艺美术,抓住难点强化训练,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⑵指导学生参加与校园环境布置,重点辅导学生设计艺术节、运动会的徽标,设计海报、黑板报、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 农村初中生视力影响因素及改善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蓝慧珍 一、活动背景 近视眼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妨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近几年来,保护学生视力,积极预防近视,防止视力低下(视力不良)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呼声很高,并给予了密切关注。通过对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其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农村中学生近视现状及近视的影响因素,掌握在日常生活改善视力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的思维方法,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具体方式,并按照教学要求,遵循教学程序开展实践活动。 (2)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以及研究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验调查过程,激发学生走进社会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 (3)养成用眼卫生的好习惯,关爱生命,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三、活动形式网络搜索、视力测试、问卷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准备 1、技能准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能撰写调查小报告。 2、器材准备笔记本、视力测试表等。 3、组织准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以7-8人组成小组开展活动;进行调查访问、谈话记录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五、活动过程 1、拟定计划,分工合作 围绕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的子课题,拟定活动计划。(即确定本小组调查研究的对象,拟定从哪几个方面收集信息,如何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标准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标准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板块构成。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与实施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三种关系的整体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情况、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选择切入点。 1、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时代使命感,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断的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 2、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值得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让学生开放性的主体体验实践,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3、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创新教育内容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在指定领域之外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包括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创节、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学生同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以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相结合,共同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二、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七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识能力,以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置疑、乐于探究、用于实践勤于求知、积极向上的精神。

小学课外兴趣活动方案

小学课外兴趣活动方案 导语: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外兴趣活动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把创新还给师生,让校园充满智慧与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校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二、目的意义 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郑江涛 副组长:李协山张建民 组员:吕文美杨德军赵建霞杨黎明孙勇强李宁甘卫华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三、四下午第三节 四、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目标: 1、通过合唱、舞蹈、绘画、书法、折纸等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其艺术素质。 2、通过“足球、乒乓球”等各项体育活动,掌握简单的体育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增强其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3、通过“阅读与习作、数学、诵读”兴趣小组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巩固与提高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交流的能力。 4、通过“计算机、棋类、摄影”等兴趣小组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兴致,培养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动手的能力。 五、具体要求以及奖惩措施: ①开学初,辅导教师要制定好学期辅导计划,一定要按计划进行活动。 ②辅导教师每次辅导前要认真备课,确保辅导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克服老师们在辅导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③每次辅导时,教师要先点名,若出现无故不到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弄清学生的去向。辅导时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活动,不得出现空堂现象。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今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隆重举行“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活动”。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秀教师经过充分准备,为全市品德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使广大老师深受启发。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美”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在听课中要不断汲取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要力求避免别人出现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综合11节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有: 1.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2.教学设计新颖实用。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

“ 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刘焕敏、张发芹、 孙雪春等老师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 系,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究学习;李敏、李立伟、李莹等 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 3.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育 人价值更加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学生的发展核心素 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 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 养。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在深刻领 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使用 教材提供的情境和活动,又创造性地进行补充鲜活的材料,使课堂充 满时代感和新鲜感。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 发学生的思维。 5.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课堂评价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情 怀”,及时恰当的评价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机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的人文关怀。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及时扑捉学生的 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 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如孙雪春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 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老师不断鼓 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可以从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两个维度来理解:一为狭义的概念是指这门新设的研究型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自然、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选择、确定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为广义的概念则泛指一种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里所说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主要就是前者的课程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格局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受既定认知目标的制约,接受性学习的思维方式、教学行为以根深蒂固,要在各科中自如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还有一定的难度。作这新课程体系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对第二个维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型课程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研究性学习没有大纲和教材,没有可依赖的“本本”,也没有现成熟悉的套路规范。因此,虽然从设置上来看,化是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可是在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更多的层面上看,它强调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发挥本校传统优势,成为一种个性化校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 (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是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个体、小组、班集体亲历亲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实践探究,体验、表现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参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才是有效果的。 (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学生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起点。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组织广泛、灵活、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形成“课堂教学活动化,课外活动课程化,闲暇活动教育化”的开放式活动课程。

小学生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英语角”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听、说逐渐成为学习英语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水平以增强学校的综合业务素质。我校在英语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很高,然而缺少一定的听、说英语的环境。为了给同学们构建一个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英语角。 二、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交际能力,提高英语水平,为不敢开口说英语而感到苦恼的同学提供一个免费的英语交流平台。通过特色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开口,用丰富的多彩的游戏、对话、竞赛来提高小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把阶段性的英语知识加以总结,为英语语言的信息加工提供机会。 三、活动设计 要办好英语角,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依据小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年龄、学习规律等特点来开展活动。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英语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让生活走进英语角,在活动中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找准交谈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交谈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的作用,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运用新颖多样的方法,从视觉、听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所学致于所用,让生活走进英语角。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准课,这样才能保证英语角活动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2、实现生活化的再扩展 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教学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活动前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的说英语氛围。这样做,不仅活跃了活动气氛,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空,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3、日常生活英语化,生活再现英语 日常生活“英语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英语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开展英语每天一句训练活动,创设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 四、实现目标 通过英语角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英语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学英语的信心,便他们有更高的求知欲。 五、活动安排 时间:每周三 地点:操场旁边的小花园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标签: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法;应用 在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身体素质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传统基于知识讲授的授课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发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活动教学法则是一种基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强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1.开展经典朗诵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中化民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期间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这些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初中生切实体会到中华文化和自身成长之间的联系,从小就建立起特有的中华文化基因,增强初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亲切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对优秀文化的喜爱之情,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从而可以自觉承担学习、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这对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朗诵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家的意味”这部分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在课下借助互联网来为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家”的故事、诗词或广泛流传的“家训”和“家规”等等。比如,其中关于“家”的故事主要包括“百里负米”“孟母三迁”和“卧冰求鲤”等;关于“家”的常见诗词主要包括《回乡偶书》和《游子吟》等;关于“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诫子书》(诸葛亮)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这些优秀的文化阅读知识,引导他们进行朗读以及思考这些内容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这种活动教学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关于家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厚意味,有助于强化他们对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提升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2.重视生成资源开发,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除了阅读资料外,还包括漫画、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有计划地为学生选择一些教学资料。然而,课程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生成性资源,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那么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爱在亲人间”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学生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实践活动课桐梓县第五中学全文结束》》年10月 【教学流程图】 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方法拓展练习修改设计情境设问想一想确定设计要求收集分析资料学习构思方案认识绿豆设计种植方案讨论种植方法种植绿豆流程设计作品交流与评价活动主题种植绿豆历经时间活动一:种植绿豆(2课时)活动背景: 《绿色食品探密》活动的设计是在学生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绿色”进行研究,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研究的方法。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设计意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初中生而言,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他们在自主选择、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次活动在设计时注重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体验,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生豆芽》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以种植绿豆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J "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各种植物的名称、特点、生长过程,

丰富学生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的重要 作用。学习绿豆种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用"水生法"或"播种 法”种植绿豆,初步了解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 力和实践能力,也为掌握种植技术奠定基础;过程与方法:了解对比 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在观察实 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及随时记录的学习习 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调查、种植、成果展示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活动,使学生热爱植物、爱惜植物,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讲解、演示”水生法"种植绿豆和”播种法”种植绿豆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展示绿豆的发芽成果,养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态度和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实践方法的改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用心体会农民的辛苦。活动准备: 1、教师教会学生写体验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2、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3、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4、搜集各类制作方法。 5、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活动过程设计教师指导设计 一、准备阶段 (一)引出主题 1、导入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 活动教学目标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活动教学方法 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 问卷调查 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 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哪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 的?爸爸妈妈是否满意,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 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 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 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 (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果你身处其中,你会怎样做? 2.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小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学生兴趣小组组织指导、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县局关于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实施精神,切实推进我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决定大力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兴趣、发展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依据小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学生兴趣小组”工作,促使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特长,从而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统筹安排,确定课程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要求必须“六定”:一定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活动课程;二定兴趣小组活动目标,重点针对兴趣小组活动成果进行考核,纳入期末评定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每周安排固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辅导教师要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选择教学内容,开学初制定计划,认真备课;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校场地和师资的具体情况,开设好兴趣小组活动。 四、活动时间:

每周四课外活动。 五、兴趣小组组名 书法组知道教师: 口风琴组指导老师: 朗诵组指导老师: 六、具体措施 1、宣传到位:做好各项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班主任要利用班会向学生宣传,兴趣小组要本着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由兴趣组的教师和班主任商议选取有特长的学生参加训练,其余的学生分流安排。 3、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兴趣小组的一切活动,包括兴趣小组的组织、计划、教案、评价、总结等工作。保证学生如数准时地到达训练地点,活动开展前,指导教师要先清点人数再开展活动,缺勤的学生要弄清去向并记录在册。 3、加强安全保障工作,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等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成果展示:学期末各校兴趣小组交学生优秀作品3份至教委,学校每学期须举行兴趣小组成果展示,可采用表演、展览、比赛以及各兴趣小组的特有方式进行。 5、各兴趣小组应积极完善档案资料。兴趣小组全名、指导老师、成员名单、兴趣小组简介、活动计划、教案、总结、学生作业、活动记录、活动影像等。 6、注重管理:学校每学期将对各兴趣小组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兴趣小组和指导老师,学校还将给予奖励。 附:1、学生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记录表; 2、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3、学生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上报电子表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 活动主题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 活动教学目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活动教学方法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探究,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 总结性问题 1.什么是责任 2.中学生如何承担责任,学做负责人的小公民 教学过程 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 问卷调查 1.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作解释说明) 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4.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哪些?这些事情中那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 是否满意,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5.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 的?自己觉得怎样?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成长体验,学生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确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 1.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被赋予责任,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 不同的责任 学生观看四川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视屏,讨论 (1)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

小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三个代表”精神,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特长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及道德情感教育,掌握技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地参加科学、技术、体育、文艺等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和参加多种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课外知识,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3、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 4、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5、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使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1 / 9

三、活动措施 1、定好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制定活动计划。 2、做好各种兴趣小组的动员选拔工作,成立兴趣小组。 3、定期检查活动情况,并且有训练任务,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4、举办各种类型的集合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形成活动特色。 5、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每组每月评选“校园之星”,每次活动评选优秀作品,出作品专栏等,提高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及巩固活动成果。 6、各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在班主任的协助下选取学生,制订各组的辅导计划。 7、作品内容为制作、学生习作或心得体会、日记、活动感受和收获等。 四、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各组名称、负责人及活动地点 1、英语活动组: 2、体育活动组: 3、音乐活动组: 4、信息活动组: 5、美术活动组: **年月 小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达标课活动总结

发扬优点思不足,展望未来待花开 初中道德与法治达标课活动总结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星级达标活动,活动告一段落了。深思之后,有些许惊喜,亦有不少遗憾。现总结如下: 本次达标教师八年级讲的课是:《诚实守信》,七年级讲的是:《深深浅浅话友谊》。 参与达标课的老师精心准备,各显神通,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道法教师敬业、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本次达标课的优点有: 1.态度决定高度。讲课的老师我在入校调研时多数听过他们的课,部分教师所讲的课总是不尽人意,而这次听课时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比较大的进步,究其原因,准备充分。 2.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或图片,或视频、或音频等手段都能有效辅助教学,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提升,通过初步认识到理解感悟再到情感升华,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匠心。 4.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阶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5.课堂的探究活动或用教材上的或老师精心挑选的,都能够精心策划,组织到位,师生互动的效果较好。 6.绝大多数老师都有板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7.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 当然也有很多缺点,针对不足特对今后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研读课标,学习目标制定必须精准、精炼,极易操作。 2.根据课标要求,必须把立德树人扎扎实实落实于每一节课中。 3.真正重视教材上设置的小栏目,对个别栏目不是很新颖的材料可以换上紧扣时代的同类型材料,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比如在讲《深深浅浅话友谊》友谊特质中友谊是平等的,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讲清楚“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真正朋友之间的友情,就像水一样,虽然平淡但却自然,会被人一直需要,并且像流水一样长长久久。形容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是纯粹的因为性情相投而交的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更要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友谊是平等的,不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