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护理查房记录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护理查房记录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护理查房记录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在我科进行一次教学查房,今天参加查房的人员有:护理部。。。急诊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学生。。。。本科年轻护士。。。。,本次查房的内容是: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查房病例是18床糖尿病病人。我们知道,很多糖尿病病人患者往往关注高血糖,却忽视了低血糖的危害性,其实,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的,逐渐发生的,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对人体的侵袭所造成的损害是即刻的,持续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增加心脑血管的危险性,所以本次查房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习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更好地减少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及更正确的处理低血糖,下面由实习护士介绍病人病情:

学生:病情介绍

带教老师补充:病情介绍较详细,到病房查房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低血糖反应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请问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学生:3.9—6.1mmol/l

老师:血糖一般低于多少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呢?

学生:<2.8 mmol/l

老师:好,这只是一个参考值,但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其实也有个体差异,有些人即使血糖值降到很低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些人可能血糖值不低于2.8 mmol/l,但已发生低血糖反应,如18床病人,血糖5.1 mmol/l,已出现低血糖症状,这要结合病人症状和血糖值来判断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还有,同学们是否知道,测血糖时,血糖仪显示LO或HI时,各表示什么?

学生:LO表示血糖值过低,HI表示血糖值过高

老师:低于多少?高于多少?

学生:最低低于1.1 mmol/l,最高高于33.3 mmol/l

老师:那低血糖反应会出现哪些症状?

学生:轻度低血糖表现出汗,心慌,脸色苍白,手抖,饥饿,乏力等

中度低血糖表现进食,饮水困难,头晕头痛恶心等

重度低血糖表现无法站立,肢体面部痉挛,甚至昏迷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对于低血糖反应有了基本的了解,那现在请大家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查体及评估,回来后讨论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低血糖反应该如何预防及处理。

老师查体评估:

评估完毕回办公室

老师:病人现在血糖控制的较好,,但我们要知道,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主要有哪些?从而更好地去预防再次发生低血糖反应

学生:吃饭时间太迟或进食量不足,引起空腹和饥饿性低血糖

老师:好,这是低血糖反应的常见原因,还有呢?

学生:降糖药,如胰岛素,口服药等剂量过大,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药量。

老师:这也是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还有呢?

学生:活动量明显增加而未相应增加餐或减少降糖药用量

学生:进食减少,而没及时相应减少降糖药

老师:嗯,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总结一下,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用药不当二,吃的不够三,动得太多,他们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如果胃肠功能不好,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过多,都会造成体内能量不足。好,既然我们都知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预防它的发生呢?

学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药物剂量要准确

老师:对于使用降糖药物,此病人他使用的降糖药是门冬胰岛素30,也是诺和灵30R,它是预混胰岛素,它是将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30%和诺和灵N70%预先混合的胰岛素,它是根据病人早餐后及午餐后血糖值水平来决定早餐前一次剂量皮下注射,根据病人晚餐后及次日早餐前血糖值水平来决定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所以此病人要监测餐前及三餐后2H的血糖值,还有,大家知道如何使用诺和灵胰岛素笔不?

学生:先更换笔针,用前我们要将胰岛素摇匀,横搓数次,竖摇数次,调节剂量,比将用的剂量多调一个单位,用于排气,见一滴水泡出来便排气成功,消毒皮肤,捏起肚皮,皮下注射,停留至少6秒后拔针按压。

老师:好,能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准确剂量给药很重要,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病人的血糖值。

学生:劳动量增加或活动特别多时,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及时加餐。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查房

糖尿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代谢病,是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糖尿病(DM)是人类第四大危害性疾病,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教育,以减轻或避免糖尿病远期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界所面临的挑战。今天护理查房以x床病员xxx为例,讨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史。 护士长: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呢? 护士一:糖尿病无论I型或Ⅱ型均由遗传因素决定,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病。目前提出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如病毒和/或化学毒素作用于I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者(携带与I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HLA相关抗原,如HLA-DR3/DR4、ICA、IAA等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标志的个体),使其胰岛B细胞表面异常地表达HLA-DR抗原,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自身抗原结构的改变,引起T淋马细胞的自身激活。如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活性减低,即可诱发细胞的自身免疫过程,早期有胰岛素属感染性或中毒性反应,后期继以免疫反就。I型糖尿病常因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害或完全缺如,导致内源胰岛素的产量减少或消失。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胰岛素细胞损害轻,甚而增生,所以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或升高的,但经糖刺激后,与相应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相比,胰岛素分泌是低的.表达了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的潜在不足,即胰岛素活性的相对不足.特别见于Ⅱ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和超重者,表达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刺激病人的B细胞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其次是胰升血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但这种情况仅见于胰岛素缺乏较严重的病人,或控制甚差的酮症酸中毒病人,若应用足够胰岛素时,胰升血糖素受抑制,因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胰岛素的缺乏。 护士长:请xx回答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护士二: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②有糖尿病症状,任意时候血糖≥11.1mmol/L 可诊断为糖尿病。③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 护士长: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护士三:患糖尿病病程长,如控制不好,易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心血管疾病2、脑血管意外3、糖尿病性肠病。4、白内障5、糖尿病足6. 难于控制的肺结核。7. 肝肾病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9、性功能障碍等等护士长:在糖尿病的教育宣传中,通常都会提到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和教育。而这五驾马车在糖尿病治疗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下面大家分别说说。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病史 患者沈尊芳27床女67岁因“感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十余天”于2016年9月1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视物模糊,无脱水征,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皮肤无破溃、食欲良好,两便正常。体检T 37°c,P88次/分。R22次/分,BP140/90mmhg。身高153cm,体重61kg,入院时血糖:19.9mmol/l,血酮:0.3mmol/l。 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流行病学: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群中的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的0.9%上升至2012年的9.5%,另外还有3.2%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根据WHO 的预测,中国到2025 年将会有 1.5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 分型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4.其他类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综合征 即常说的“三多一少” 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还有其它症状 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包括:1) 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2)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3) 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4) 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 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③感染

消渴病的护理查房

(一)主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糖代谢障碍、蛋白质过多分解消耗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二)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①三餐热量分配 ②食物的选择 2.运动治疗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3)作用及其预防: 1)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2)副作用的预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卫人网原创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 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3.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 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4.预防感染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5.并发症的护理 (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l~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 (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

最新糖尿病人护理查房

糖尿病护理查房 主讲人:傅晓玲 基本资料:姓名:周文祥,年龄:69岁,性别:男,职业:退休教师,婚姻:已婚。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视物模糊3年余。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视物模糊,无明显四肢麻木,无间歇性跛行,伴逐渐消瘦,诊断糖尿病,先后予格列齐特、唐力降糖, 在家未监测血糖,自述门诊检查时示血糖控制不佳,目前予拜糖平降糖。 患者近期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病 程中,患者精神胃纳可,睡眠差,大便正常,尿频、尿急、尿不尽、夜 尿增多,无尿急,近1年体重下降10斤。 既往史:2001年有心肌梗死病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平素服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 入院体检:T:36.0℃,P:11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Wt:58.5Kg,H:173cm; 一般情况:身高173cm ,体重58.5 Kg ,BMI 22.95Kg/m2,无特殊体型,无特殊面容。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无紫纹,无溃疡,无痛风结石。眼:眼 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晶体无混浊。甲亢眼征:无突眼,无上睑挛 缩,眼裂增宽,Mobius征(-),Stellwag征(-),Von Graefe征(-),Joffroy 征(-)。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 入院诊断:1、糖尿病 2、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 护理问题: P1、营养失调:抵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P2、疾病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不足有关。 P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足),与高血糖,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P4、潜在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感染及各种应激反应有关;②底血糖,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有关。③视力模糊,与血糖控制不好,眼底血管病变有关。④潜在出血,心力衰竭,猝死,心律失常与治疗用药有关。

糖尿病护理查房

糖尿病护理查房 一、时间:2016年6月20日 二、地点:护士办公室 三、主持人:李英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全科护士 五、查房内容:糖尿病护理查房 主讲人:徐一主管护师 李英护士长:今天是组织护理查房,本次进行的内容为“糖尿病病护理查房”。首先由徐一主管护师讲解糖尿病的定义、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总结提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一)糖尿病的定义:中医上消渴因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口渴引饮为上消,易饥善食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在肺胃肾。西医上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 (二)糖尿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10版)。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三)糖尿病的西医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 (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糖负荷(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HPG)≥ll.lmmol/L (200mg/dl);或随机血糖≥ll.lmmol/L (200mg/dl)。 (四)主要病因:高血糖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存在缺陷。 (五)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 (六)并发症: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1心血管病变。2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3 、糖尿病眼病。4. 糖尿病足--脱疽。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糖的护理查房

8月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 2019.8.16 地点:护办室 查房老师:宋文婧责任护士:赵阳 宋文婧:请责任护士汇报病情: 赵阳: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患者的基本病史:患者,男,44岁,去年因乏力纳差不适四个月入外院就诊,查肾功能异常;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予以保肾排尿非透析法治疗。2019年1月29日患者自觉乏力纳差症状较前加重,于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查肾功能示:肌酐764.4mmol/L。随后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内静脉置管术,开始接受透析治疗。现已转入我院行规律性透析治疗,每周3次。患者不仅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还有糖尿病,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实验室检查:铁蛋白88ug/L,血糖13.5mmol/L.患者近期透析中常发生低血糖,同时血压也较低,医嘱于50%GS 40ml静推后,低血糖症状缓解,血压也趋于正常。由于低血糖时患者患者会出现出汗,心慌,痉挛等不适症状,所以患者一透析就感到非常恐惧和焦虑。 宋文婧:请责任护士简述一下患者此刻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赵阳:患者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实施的护理措施: 低血糖(1)对患者及家属行用药健康宣教,透析前需要口服降血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的患者,应暂停服用或减量降糖药物剂量(2)透前向患者及家属行饮食健康宣教,鼓励患者根据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行饮食,同时遵守定时定量的原则,进餐 1 h 以后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中应备好软食,如面包等小零食。(3)上机前监测手指血糖数值,低于 4.5mmol/L 上机时给于静脉推注 50%葡萄糖 40-60ml,在治疗中每小时除了监测血压及血糖的变化外,还需时刻注意患者意识变化、触摸患者肢体皮肤温度及湿度,询问患者自身感受。透析 1 小时后主动询问患者有无进食需求。(4)勤于巡视,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汗、心慌、四肢发冷无力及目光呆滞等症状,一旦发现患者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在排除低血压的情况下,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使患者血糖尽快恢复正常水平。 2、焦虑/恐惧(1)在患者透析过程中评估其对低血糖的认知情况,然后发放有关低血糖症的宣传册、一对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及如何预

糖尿病护理查房记录 - 副本

护理病例 XXX 48床女性71岁 诊断:1,2型糖尿病 2,高血压2级极高危 3,骨质疏松症 病情概述: 患者因“发现血糖高3+年,乏力,体重渐下降1+年”于2013年8月4日收入我科。 现病史:3年前,患者检查发现血糖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二甲双胍缓释片0.5qd治疗。血糖控制好,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乏力症状,食欲下降,体重渐下降,阵性觉多个关节疼痛,全身不适,无头昏不适,不伴视力下降,视力模糊,无肢体麻木感及针刺感,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等症状,未予以诊治。症状持续,逐日加重,,近一周出现解黄色稀便,每日约2次,有里急后重感。无黏液脓血,无腹痛,无发热。今为进一步治疗,遂入我院。病来,体重下降约10kg。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反复全身疼痛史。两年前诊断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胃体增生性息肉,治疗后复查好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疫区生活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疫区生活史及疫水接触史,否认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适龄结婚,G2P2育有一女一子,丈夫与子女身体康健。 家族史:其大哥和侄子均有“糖尿病”。 体格检查:T:37度,P:68次/分,R:18次/分,BP:112/71。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入病室,神志清,检查配合,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瘀斑、瘀点、红肿、结节、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毛发分布均匀,双侧瞳孔等大且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部未见异常分泌物,口唇未见发绀,口腔黏膜未见溃疡,扁桃体未见肿大,颈软、对称,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外形对称,未见畸胸、桶状胸,未触及胸膜摩檫感,叩诊清音,各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于左锁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以内1.0cm可见心尖搏动,未触及心包摩檫感及心前区抬举样搏动,相对浊音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及额外心音,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脊柱及四肢外形正常,未见畸形,活动度可,四肢肌力及肌紧张可,双下肢未见水肿。 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护理措施: (1)改善病人饮食结构,少量多餐,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护理查房记录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在我科进行一次教学查房,今天参加查房的人员有:护理部。。。急诊科护士长。。。带教老师。。。学生。。。。本科年轻护士。。。。,本次查房的内容是: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及预防,查房病例是18床糖尿病病人。我们知道,很多糖尿病病人患者往往关注高血糖,却忽视了低血糖的危害性,其实,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的,逐渐发生的,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对人体的侵袭所造成的损害是即刻的,持续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增加心脑血管的危险性,所以本次查房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学习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更好地减少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及更正确的处理低血糖,下面由实习护士介绍病人病情: 学生:病情介绍 带教老师补充:病情介绍较详细,到病房查房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低血糖反应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请问空腹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学生:3.9—6.1mmol/l 老师:血糖一般低于多少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呢? 学生:<2.8 mmol/l 老师:好,这只是一个参考值,但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其实也有个体差异,有些人即使血糖值降到很低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有些人可能血糖值不低于2.8 mmol/l,但已发生低血糖反应,如18床病人,血糖5.1 mmol/l,已出现低血糖症状,这要结合病人症状和血糖值来判断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还有,同学们是否知道,测血糖时,血糖仪显示LO或HI时,各表示什么? 学生:LO表示血糖值过低,HI表示血糖值过高 老师:低于多少?高于多少? 学生:最低低于1.1 mmol/l,最高高于33.3 mmol/l 老师:那低血糖反应会出现哪些症状? 学生:轻度低血糖表现出汗,心慌,脸色苍白,手抖,饥饿,乏力等 中度低血糖表现进食,饮水困难,头晕头痛恶心等 重度低血糖表现无法站立,肢体面部痉挛,甚至昏迷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对于低血糖反应有了基本的了解,那现在请大家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查体及评估,回来后讨论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低血糖反应该如何预防及处理。

糖尿病护理查房

护士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代谢病,是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的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糖尿病(DM)是人类第四大危害性疾病,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教育,以减轻或避免糖尿病远期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界所面临的挑战。今天护理查房以45床病员杜先珍为例,讨论糖尿病病员的护理。先请责任护士文××介绍病史。 护士长:请谁回答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黄亮: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诊断为糖尿病:①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②有糖尿病症状,任意时候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③OGTT试验2h血糖≥11.1mmol/L。 护士长:糖尿病发病机理. 朱丽美:糖尿病无论I型或Ⅱ型均由遗传因素决定,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病。目前提出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如病毒和/或化学毒素作用于I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者(携带与I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HLA相关抗原,如HLA-DR3/DR4、ICA、IAA等I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标志的个体),使其胰岛B细胞表面异常地表达HLA-DR抗原,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自身抗原结构的改变,引起T淋马细胞的自身激活。如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活性减低,即可诱发细胞的自身免疫过程,早期有胰岛素属感染性或中毒性反应,后期继以免疫反就。I型糖尿病常因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害或完全缺如,导致内源胰岛素的产量减少或消失。 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胰岛素细胞损害轻,甚而增生,所以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或升高的,但经糖刺激后,与相应体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相比,胰岛素分泌是低的.表达了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的潜在不足,即胰岛素活性的相对不足.特别见于Ⅱ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和超重者,表达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刺激病人的B细胞分泌过多的胰岛素。 其次是胰升血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但这种情况仅见于胰岛素缺乏较严重的病人,或控制甚差的酮症酸中毒病人,若应用足够胰岛素时,胰升血糖素受抑制,因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胰岛素的缺乏。 护士长: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谢丽怀:患糖尿病病程长,如控制不好,易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心血管疾病 2、脑血管意外 3、糖尿病性肠病。 4、白内障 5、糖尿病足 6. 难于控制的肺结核。 7. 肝肾病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9、性功能障碍等等 护士长:在糖尿病的教育宣传中,通常都会提到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和教育。而这五驾马车在糖尿病治疗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下面大家分别说说。 (一)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且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因此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应用饮食治疗。按患者的体重计算热量,按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提供饮食,发放各种食品热量等量交换表,为患者进行举例,督促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说到底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 1.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十大要点 (1)学会计算一天需要多少热量,如何将能量转换成你所想要吃的多种食物。 (2)忙里偷闲学点常吃食物的营养成分,生的变成熟的,重量应增加或减少多少?

低血糖护理查房 - 副本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预防及急救措施 时间:2015年3月27日 参加人员:12人 主查人:黄妮娜 参加人员:王宁护士长赵晶高磊黄睿吕瑛蕾李盼盼王月仲亚辉任胜男 病人床号:7床 病人姓名:田秀清 诊断:糖尿病(2型)急性心力衰竭 黄妮娜:今天我们进行3月份护理查房,查房的病人是7床,诊断是肺炎(双侧)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糖尿病(2型)急性心力衰竭。我们查房主要内容是:针对病人主要护理问题进行讨论,掌握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措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病例。黄妮娜病例汇报:7床,田秀清,女,90岁。诊断为糖尿病(2型)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女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有脑血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主诉纳差、乏力一周。糖尿病病史10+年,自服拜糖平1#tid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祥。 入院查体:T:=36.2℃P:84次/分R:21次/分Bp:168/73mmHg 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神志清,主动体位,查体配合。口唇无发绀,呼吸尚平稳,双肺呼吸音粗。营养一般,体型为消瘦。2015-02-27 10:00 入院;2015-3-09出院 住院期间三餐前使用胰岛素、夜间使用优泌林N治疗。血糖波动2.8-28mmo/L住院期间共发生2次低血糖 辅助检查:2015.2本院急诊生化示酮体0.1g/l,肌酐170umol/l、血糖8.5mmol/l余指标未见异常;血常规示WBC3.75*109/L 初步诊断:糖尿病(2型)急性心力衰竭 诊疗计划:(1)I级护理,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监测血糖(2)治疗上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平喘,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营养等治疗。 床旁查体: 黄妮娜:家属你好,老人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无出汗手抖情况?看一下病人神志,皮肤是否出汗,有无手抖,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情况,爱护体贴病人。 回到护士站 黄妮娜:经过床边查体,我们看到,病人在住院期间,自行注射胰岛素皮下注射,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的现象,谁能说一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王玥: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食物摄入不足,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突然运动)肾功减退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饮酒过量,肾上腺、甲状腺或垂体功能衰竭 黄妮娜:低血糖会出现哪些反应? 李盼盼: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出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烦躁、恶心、呕吐 中枢神经系症状头痛、视力不清、精神病样改变、痴呆、昏迷 黄妮娜:老年人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吕瑛蕾:(1)轻者及重者无意识障碍能口服的可以口服高糖食品,一般口服果汁、可乐、雪碧等,约150ml;馒头、饼干等,约25g;水果糖、巧克力等,约2块。 (2)重者有意识障碍无法口服者则采取静脉补充治疗。一般静脉用50%葡萄糖40ml静推和10%葡萄糖静脉点滴,1mg胰高血糖素肌注或者皮下注射;5~10分钟后症状不缓解、血糖仍低于正常可以重复一次。 ?注意:如果短期重复使用胰高血糖素有可能使之失效;磺脲类降糖药物引起低血糖时,小心使用胰高血糖素;磺脲类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