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

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
朗朗读书声  浓浓语文味

朗朗读书声浓浓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8-11-21T17:32:18.3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作者:张秀荣

[导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感情充沛的朗读会将倾听者带入到朗读者的世界,一起去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必不可少。笔者从朗读训练的意义出发,探讨了朗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以及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朗读训练的技巧,作为训练方法的补充,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文章中所展现的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展现出来。

张秀荣安徽省蒙城县双涧中心小学 233524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感情充沛的朗读会将倾听者带入到朗读者的世界,一起去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必不可少。笔者从朗读训练的意义出发,探讨了朗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以及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朗读训练的技巧,作为训练方法的补充,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文章中所展现的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展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62-02

朗朗读书声是校园里最响亮也是对动人的声音,每当听到朗朗读书声时,不禁会经常让人回忆起自己在校园时无忧无虑的生活。朗朗读书声已经成为校园生活的符号,特别是小学校园,经常回荡着孩子们那稚嫩却感情丰富的朗朗读书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朗读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一、朗读训练的意义

朗读,不仅仅让别人欣赏到自己的声音,同时自己也会欣赏到自己的声音。朗读时,读者必须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到阅读材料的每一个字,会提高学生注意力。同时,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大声朗读,在大家一起读的情况下,内向的学生会放下心理包袱,跟着大家一起读,提升他们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朗读可以培养语感,提升语言能力。与默读不同,默读不需要运用感情,但是在朗读过程中会随着文章的内容不由自主的在语气中渗透自己的感情。当然,在初读文章时,同学们不熟悉文章,感情不充沛也很正常。但是当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和思想感情后,感情自然而然就充沛起来,只有在反复朗读之后,才会累积出这样的情感。也就是说,朗读可以增强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此外,大声朗读可以提升课堂氛围,通过大声朗读刺激大脑皮层,使其变得更加活跃,这样孩子们就能够精神百倍地完成课堂的学习。总之,加强朗读训练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力集中、文章的理解和性格的培养均有益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当加强朗读训练,让朗朗读书声响彻校园,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语文的韵味。

二、朗读训练的主要内容

在探讨朗读训练的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确朗读训练的内容有哪些,针对训练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朗读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将纸上的文字读出来那么简单,朗读训练包含如下的要素:

首先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吐字清晰,读音准确。朗读不能够含糊不清,应该学会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在朗读时特别要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防止朗读时出错。其次是语音语调的训练,语音语调就蕴含着读者对于文章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语音是指在朗读时什么时候用轻音,什么时候用拖音,而语调是指朗读时的感情基调,通过声调、降调、平调等反应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再次就是朗读文章时的语气,是高兴的语气还是悲伤的语气等等。最后还有朗读节奏的训练,朗读节奏体现的文章的整体风格,是舒缓还是轻快。除此之外,还包括重音、停顿等技巧。在朗读训练中,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才会朗读出最动听的文章。

三、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学生自读,纠正读音

前文提到过,动人的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对所朗读的文本十分熟悉,因此需要学生先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试读。只有在试读过程中学生才会发现问题所在,默读会将问题忽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课文过长,朗读的时间将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因此,这一部分应该作为课下预习完成。教师们担心同学们在课下不会完成,毕竟不是纸质作业,无法全部检查。教师可以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们自行朗读,在学生自行朗读的过程中听学生们的朗读效果,也可以同桌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纠正错误。将读音读规范,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有时读错会闹出很大的笑话,甚至曲解文章的含义。

(二)示范朗读,学生模仿

学生在试读之后了解了文章大意,准备工作做充分之后就可以开始朗读的正式训练了。学生在少儿时代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让学生朗读之前,教师可以做片段示范朗读,让学生一齐模仿教师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在反复的模仿中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或者,教师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录音或录像,让学生们跟着录音或录像模仿朗读。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或者录音带及录像带中所使用的一些语气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自己朗读的过程中就会加以运用。

(三)分析原因,详解技巧

在模仿朗读之后,学生知道这背后的道理,因此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朗读中都运用了哪些技巧。比如,在朗读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语音语调,哪些字词加重的读音,为什么要加重读音,朗读的节奏是怎样的,为什么,哪些地方使用了停顿,为什么要进行停顿等等。在分析朗读方法的同时就是在分析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们对文字理解得更加深刻,才能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饱含深情,感情充沛并且恰到好处。

(四)单读点评,齐读修正

在讲解朗读的技巧和原因后,教师首先应该请个人进行朗读,个人朗读可以让朗读者的优缺点体现得十分直接,一目了然,找一两个人朗读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哪些地方读的好,希望同学们学习。主要是了解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老师讲解的朗读技巧。然后要求学生齐读,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朗读中来,特别是内向的同学,也可以在朗读中提升自信。教师在同学们齐读后指出不足。这样做的原因是鼓励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心,如果一开始就齐读的话水平参差不齐,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如果学生单独朗读结束后就给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