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本学期所有珠算算式

一年级数学本学期所有珠算算式
一年级数学本学期所有珠算算式

2—1 3—2 4—35—46—5 7—6 8—7 9—8 10—9 (直减)(直减)(直减)(双上6)(直减)(直减)(直减)(直减)(减10加1)3—1 4—25—3 6—4 7—5 8—6 9—7 10—8

(直减)(直减)(双上7)(双上6)(直减)(直减)(直减)(减10加2)4—15—2 6—37—4 8—5 9—6 10—7

(直减)(双上8)(双上7)(双上6)(直减)(直减)(减10加3)

5—1 6—2 7—3 8—49—5 10—6

(双上9)(双上8)(双上7)(双上6)(直减)(减10加4)

6—1 7—2 8—3 9—4 10—5

(直减)(直减)(直减)(直减)(减10加5)

7—1 8—2 9—3 10—4

(直减)(直减)(直减)(减10加6)

8—1 9—2 10—3

(直减)(直减)(减10加7)

9—1 10—2

(直减)(减10加8)

10—1

(减10加9)

注:双上8就是减5加3. 双上7就是减5加2. 双上6就是减5加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直加)(直加)(直加)(双下6)(直加)(直加)(直加)(直加)(加10减1)

2+1 2+22+3 2+4 2+5 2+6 2+7 2+8 2+9 (直加)(直加)(双下7)(双下6)(直加)(直加)(直加)(加10减2)(加10减1)

3+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直加)(双下8)(双下7)(双下6)(直加)(直加)(加10减3)(加10减2)(加10减1)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双下9)(双下8)(双下7)(双下6)(直加)(加10减4)(加10减3)(加10减2)(加10减1)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直加)(直加)(直加)(直加)(加10减5)(加10双上6)(加10双上7)(加10双上8)(加10双上9)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直加)(直加)(直加)(加10减6)(加10减5)(加10双上6)(加10双上7)(加10双上8)(加10减1)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直加)(直加)(加10减7)(加10减6)(加10减5)(加10双上6)(加10双上7)(加10减2)(加10减1)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直加)(加10减8)(加10减7)(加10减6)(加10减5)(加10双上6)(加10减3)(加10减2)(加10减1)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加10减9)(加10减8)(加10减7)(加10减6)(加10减5)(加10减4)(加10减3)(加10减2)(加10减1)

注:1.红色为下学期的内容,本学期不学。

2.双下6就是加5减1. 双下7就是加5减2. 双下8就是加5减

3. 双下9就是加5减

4.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以内).doc

45-35=29+24=72+7=87-72=48+27=60-29=21+55=62+26=1+35=31-20=71+25=75+24=94-25=23+41=20+55=24+43=43+1=68+6=57-44=74-55=97-7=50+23=83-22=1+18=25+58=49+25=46-28=100-57=47-6=5+91=66+34=76-65=61-55=15+77=29+68=75-14=60+6=2+61=50+20=10+32=29+71=12+17=86-38=62+32=51-33=68+20=92-58=78-15=94-39=47-29=11+87=50+16=41-11=86-73=91-73=76+4=97-38=97-34=44+5=100-56=11+66=73+26=41+34=36+49=9+57=94-54=20+20=45+13=97-62=2+81=65+24=13+55=44-37=43+53=4+20=59-54=69+31=8+6=45+40=4-1= 55-54=87-34=49+49=84+1=73-37=62-3=25+45=3+67=84-50=79-68=84-71=54+46=

13+84=17+46=80-66=52-11=13-4=39+55=80-70=33-9=16+71=74-33=33+25=58-8=94-81=94-47=93-68=12+7=51-11=64-11=31+27=58+16=76-14=65-50=99-71=53-4=90-38=88-10=51-3=23-10=43+23=65+12=99-14=21+35=62+3=43+41=4+76=48+7=63-24=20+33=20+53=2+55=56+14=92-49=75-6=44-31=81+1=19+76=9+23=59+3=19+10=98-86=52+28=16-14=96-41=65+2=37+47=30+41=25+10=80+1=61-48=67+12=100-89=84-10=7+36=65-21=61+9=57-19=33-15=23+24=9+16=75+13=61-25=8+72=4+35=66-45=52-5=9+54=12+2=21+25=27+68=51-49=16+68=27+34=62-61=32-1=46-4=83-35=90-89=92-83=58-33=71-58=16+84=39-13=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概念 公式部分 1、加数 + 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 和–加数 2、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被减数 - 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中国数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中国数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少几的问题 比多比字前面是大数,比少比字前面是小数,多或少的后面都是相差数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求差用减法 6、钟面上时针短,分针长。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同学们,请记住,钟面数字有十二个。

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一时是六十分,六十分是一时。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 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求总数、求和、求原来的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求还要、求还剩、剩下、求其中的、求差,用减法计算。- 9、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0、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1、1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1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14、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15、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16、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17、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18、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 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19、两个相同 的数相减,差是0。 20、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立体图形

小学生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电子版),孩子做作业必备!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 数学数位公式: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数学加减法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差 = 被减数 - 减数 和 - 加数 =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和 - 加数减数 = 被减数 - 差 差 + 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公式: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两位数加二位数(进位) 公式: 44+28= 凑整十: 1、第一个加数凑整十 44差6变50 此时将第二个加数28变成6+22 44+6=50 此时还有2没有加 50+22=72 2、第二个加数凑整十 28差2变30 此时将第一个加数44变成42+2 28+2=30 此时还有42没有加 42+30=72

“十几减九”的计算公式: 1. 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 摆一摆小棒 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是一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整捆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数学应用题的公式: 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和为十的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红领巾是()形;课桌面是()形。 (6) 从左往右数第()个是圆形,第()个是正方形,一共有()个长方形 二、 有()有() 三、给涂上颜色。 四、给涂上颜色。

五、给△涂上颜色。 六、给○涂上颜色。 七、涂一涂。 八、计算。 如果△=2,○=3,□=5,那么 □+○+△=()△+○-□=()△+△-○=()□+□-□=()九、想一想,数一数。 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十、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个长方形十一、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个正方形 十二、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个三角形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二、请在下面图形中找一找,是长方形的打“√”,是正方形的画“△”,是圆的画“☆”。 ()()()()()()() 三、我会填。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3、硬币是()形;红领巾是()形;课桌面是()形。 4、长方形相对的边();()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5、 从左往右数第()个是圆形,第()个是正方形,一共有()个长方形。 四、我会判断。 1、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2、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 1、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图形。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圆形 2、下图是小男孩用手中的长方体和笔,最多可以画

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2019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2019年小学一年级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可以融入珠心算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可以融入珠心算教学 算盘是我们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但是古老的算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一批打算盘的高手。使用算盘和珠算,除了运算方便以外,还有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因为打算盘需要脑、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锻炼大脑的一种好方法。 我在教学一线已经十六年了,从事珠心算教学也有十年了,现在我们的珠心算学习一直是放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课外进行的,而且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学过珠心算的孩子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往往有重复,通过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一个大轮回的教学,我认为,珠心算教学完全可以融入数学教学中去,而且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学的启蒙教学很有帮助,能使更多的孩子受益,使更多的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我曾经实验了一个学期,效果很好,孩子们一听说要上珠心算,就很兴奋。 现在,刚跨入一年级的孩子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认识十以内、二十以内的数及学习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在课改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针对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这个教学要求,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用数珠代替小棒来认数。 算盘是我们中国人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有这么好的教具,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起来呢? 孩子们进入学校的第一节数学课,就可以让他们认识算盘的基本结构,知道一个下珠代表1,一个上珠代表5后,引发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了解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在进行10以内数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具是计数器,学生主要的学具是小棒,一节课下来,地上总是可以找到很多小朋友们掉下来的学具,如果使用算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2020小学一年级数学看图列算式练习题

【文库独家】 看图列算式练习题1

(2)小乐投了15个,中了9个。没中的有几个? 看图列算式练习题2 1、看图列式并计算. 2、按要求填数。计算15-9=( ) 法1:算减想加:想:9加(6)等于15,所以15减9等于( 6 )。 法2:破十法: 先用10-9=(1),再用(5)+( 1 )=(6) 法3:连续减(平10法):9可以分成(5)和(4),先用15-(5)=(10)再用(10)-(4)=(6)当计算13-8=( )时 法1: 算减想加: 想: 8加( )等于13,所以13减8等于( )。 法2:破十法: 先用10-2=(),再用()+()=() 法3连续减(平10法):8可以分成()和()先用13-()=(),再用()-()=() 3、一本书有18页, 方方看了9,还有几页没看? 4、小华做了15朵花, 送给幼儿园8朵, 他还有几朵?

5、有10个大人带13个小朋友去公园玩,小男孩有7人,小女孩有几人? 看图列算式练习题3 班级:姓名: 注意:看清哪些条件是有用的,哪些条件是没关系的! 1、有13只鸡和6只鸭,其中有5只公鸡,有几只母鸡? 玩具店新进了三种玩具。布娃娃15个,叮当猫7个,小熊4个。布娃娃比叮当猫多几个? 2、小丽和小新一共做了15朵花,其中黄色的有6朵,小丽做了8朵。小新做了几朵? 3、三年级一班有18人,其中有9人参加了美术班,每周美术班3节课,没有参加美术班的有几人? 4、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8人,我们踢进了4个球。还有几人没来? 5、树上有20只小鸟,先飞走了7只,又飞走了6只,一共飞走了多少只?

6、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的件数。小东做了13件,小芳做了9件,小云做了6件。(1)小东比小云多做几件?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 看图列算式练习题4 班级:姓名: 1、圈一圈(用虚线),算一算。 15-8=() 14-9 = () 2、现在有6个人,有13把椅子,一人坐一把椅子,多了几把椅子? () 3、一列队伍共16人,小明从前数排在第8名,他后面有几人? () 4、同一本书,小明比小华多看了17页,小红比小华多看了8页,小明比小红多看了几页? ()

小学数学公式一年级到六年级知识大全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完整)一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100以内的数

专项练习——100以内的数 (1)24里面的2在()位上,表示()个(),4在()位上,表示()个()。 (2)81里面的1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3)66这个数,左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右边的6在()位上,表示()个()。 (4)个位是3,十位是7,这个数是(),读作(),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十位上的数是5,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这个数是(),读作()。(6)个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比它大6,这个数是(),它在()和()之间。(7)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数是(),再添上1是()。(8)个位和十位相同的数有()。 (9)十位比个位大7的数有()。 (10)个位比十位小6的数有()。 (11)个位和十位相加的和是8的两位数有()。 (12)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它们相差()。(13)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14)100里面有100个()或者有10个()。 十位个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位 个 位 十 位 个 位 (14)用8个○可以表示的两位数有()。 (15)按百数图填数。 (16)70、71、72、()、()、()、76、()、()、79、() 77更接近70还是更接近80? 72更接近70还是更接近80? (17)用2、5、8组成不同的两位数。并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8)用3、4、9组成的不同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如何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在一起

如何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在一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珠心算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把珠心算与小学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提高珠心算教学效益,还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进而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直观操作,合理利用 在教学生识数时,充分利用算盘以珠示数的直观优势,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由于儿童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先采用物——珠——数的数学过程,增强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进行拨珠(相应指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又将拨珠指法融入了拨珠的训练中,为珠算教学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数珠互译训练,使学生从珠码中抽象出数的概念,从抽象的数中形象出珠码来,经过反复训练,数珠融为一体,为心算教学奠定了基础。把抽象的数字与直观的数珠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数译珠,珠译数的训练,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为轻松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例如:教学8的相应计算时,直加类(1+7,2+6,3+5,7+1,6+2,5+3),选好个位档,直接拨上后一个加数即可,可以双档练,全盘练等形式

加强练习。满5加类(4+4),选好个位档,利用加5减凑的方法(在本档加5的同时,减去下珠1),即可得出,同样可以双档练、全盘练等形式加强练习,通过学生操作,达到手动珠动数出的效果,比起普通教材“几和几组成8”等空洞的思维过程要轻松易学得多。 二、同步教学,大胆创新 就拿表内乘法这一节来说吧,教材采用小九九进行教学,旨在考虑句数少,容易记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也符合我国多数地区的习惯。我们认为,小九九无法去与学生学习珠心算结合起来,所以改用大九九教学。学生在一年级时,珠算基本功训练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对定数连加、减训练比较熟练,可以达到心算水平。模拟拨珠又为学习大九九打下了基础。根据乘法的含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引入大九九口诀教学,恰恰在算盘上演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实质上是定数连加的过程。改小九九为大九九教学,与学生的珠算基本功结合起来了,学生立刻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教学2的乘法口诀时,教师提问,一个2是几?(学生回答边拨上得数2)再加上一个2就是二个2,二个2又是几?依次到九个2,学生边回答边实现拨珠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

78-29= 37+18= 47+19= 46-19= 76-18= 36+27= 46-38= 65-26= 25+8= 55+17= 45-16= 42-19= 74-18= 44-17= 38-16= 34+58= 53-29= 63+28= 36+17= 53+16= 43-25= 73+14= 36-27= 22+18= 40-17= 52+16= 62-59= 52-34= 82-33= 61-39= 32-17= 91-17= 36+16= 91-25= 40+13= 67-28= 84+9= 29+35= 45+9= 72-17= 58-29= 47+18= 47+29= 76-19= 76-38= 46+27= 56-38= 75-26= 45+8= 75+17= 35-16= 42-29= 74-68= 64-17= 48-36= 24+58= 53-39= 43+28= 56+17= 53+36= 63-25= 73+24= 56-27= 22+28= 42-37= 27+16= 62-49= 62-34= 62-35= 63-49= 52-17= 91-37= 36+26= 81-35= 42+13= 77-28= 84+19= 39+35= 35+19= 82-37= 68-39= 47+28= 67+29=

84-29= 40+39= 40+33= 61+16= 15+68= 14+19= 18+43= 11+69= 83+6= 21+14= 33+21= 56+11= 25+43= 23+21= 6+32= 33+60= 15+25= 40+45= 80-3= 17+33= 76-2= 33+23= 12+60= 66+29= 63+24= 64+7= 52-9= 11+77= 10+67= 68+15= 48+17= 31+65= 29+56= 67+14= 35+26= 33+58= 80-8= 18+67= 59+35= 60+33= 24+23= 6+84= 11+68= 21+67= 21+24= 25+45= 65+20=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识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 等于号< 小于号>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6+5= 55-50= 30+3= 26-6= 8+3= 24-4= 7+70= 2+80= 12-7= 30+2= 50+50= 20+30= 98-40= 66-6= 80-30= 60+10= 70+30 -40= 43-3+20= 100-50-10= 40+2= 18-9= 3+42= 19-6= 7+27= 38-8= 12+6= 45+60= 90-20= 48-8= 82+3= 8+30= 4+24= 30+8= 50-20= 15-9-3= 9+7-8= 14-7+8= 10-5+5= 2+5+9= 70-20+9= 90+7-60= 10+2-3= 88-8-80= 13-9= 16-9= 15-9= 17-9= 12-9= 18-9= 11-9= 14-9= 17-9= 16-9= 19-9= 9+6= 8+9= 14-9+7= 15-9-5= 6+7-9= 13-9+8= 17-9= 5+9= 9+8= 3+9= 9+6= 14-9= 17-9= 7+5= 8+4= 8+8= 12-7= 12-8=

12-8= 16-7= 15-8= 17-7= 11-7= 13-8= 18-8= 11-8= 12-7= 13-7= 12-8= 11-9= 4+2= 8-3= 3+6= 9-4= 40+20= 80-30= 30+60= 90-40= 10+3= 7+30= 5+70= 2+10= 30+7= 70+5= 12-2= 37-7= 75-5= 12-10= 37-30= 75-70= 70+4= 46-6= 33-30= 17-7= 58-50= 9+60= 20+5= 50+1= 30+5= 30+6= 70+3= 21+70= 46+20= 30+14= 21+7= 46+2= 3+14= 41+7= 30+28= 46+2= 46+20= 3+55= 53+5= 46+3= 6+62= 19+70= 4+32= 50+49= 63+6= 30+28= 40+12= 45+4= 33+40= 56+30= 3+34= 38+20= 20+38= 3+56= 20+78= 25+30= 25+30= 25+3= 31+23= 54-30= 68-40= 93-20= 39-20= 77-40=

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理

一、常用公式一年级到六年级数学公式及定理 9 被除数÷除数=商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 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公式 1 正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a2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3 长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 =( 长 + 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 面积 C 周长 d 直径 r 半径(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三、重要公式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9 页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1、云云做了20朵红花,方方做了15朵红花。方方至少还要做()朵,才能超过云云。 2、1班折34只纸鹤,2班折50只纸鹤,1班至少要折()只纸鹤,才能超过2班。 3、每次选三个数,组成一道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3、1、5、9、7□□-□=8 □□-□=8 4、在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 5、用能画出()种不同的长方形。 6、东东去买公园的门票,他排在第35个,他前面有()人。 7、李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47号病人。李医生已经看过( )号病人了。 8、把()支笔放在两个笔筒里,能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 ⑴43支⑵28支⑶17支 第2 页共19 页

9、小方和小李看同一本童话书。几天后,小方还剩26页没有看,小李还剩31页。 ()看的页数多。 10、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张。 小红有24张邮票,小明有8张邮票,小红给小明()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了。 11、○△-○=37 ○=()△=()○△-○=91 ○=()△=() ○△-○=82 ○=()△=()○△-○=52 ○=()△=() 12、7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0个十是()。 59添上1是()个十,是()。和5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再添上()就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80比()小1,比()大1。比55小1的数是(),比78大1的数是()。 第3 页共19 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一年级是上学打基础的时期,孩子需要学会适应学习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公式,为大家提供参考! 最新小学生一年级数学公式 1、加数+加数= 和 2、被减数减数= 差 和= 加数+加数差= 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减数 另一个加数=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 差+ 减数= 被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4、?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5、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

页 1 第 数=大数小数 6、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7、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8、图文应用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9、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0、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学习技巧:加减法简单规律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一、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一年级数学专题小结

一年级数学专题小结 (一)圆的标准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圆的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已知圆心为(a,b),半径为r,则圆的方程为。 说明: (1)上式称为圆的标准方程。 (2)如果圆心在坐标原点,这时a=0,b=0,圆的方程就是。 (3)圆的标准方程显示了圆心为(a,b),半径为r这一几何性质,即圆心为(a,b),半径为r。 (4)确定圆的条件 由圆的标准方程知有三个参数a、b、r,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的方程,需三个独立的条件,其中圆心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型条件。 (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若点m(x1,y1)在圆外,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即 ; 若点m(x1,y1)在圆内,则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即 ;

3.几种特殊位置的圆的方程 (二)圆的一般方程 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① 将①配方得: ② 当时,方程①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 当时,方程①只有实数解,所以表示一个点(); 当时,方程①没有实数解,因此它不表示任何图形。 故当时,方程①表示一个圆,方程①叫做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地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形式上的特点: (1)和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0; (2)没有xy这样的二次项。 以上两点是二元二次方程表示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要求出圆的一般方程,只要求出三个系数d、e、f就可以了。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l)几何法: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300道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22-3= 12+16= 23-8= 14-7= 12-5= 8+15= 31-5= 24+7= 16-8= 19-5= 9+14= 22-9= 19-8= 14-9= 14-14= 24-9= 12-11= 25-6= 19-8= 22-14= 35+7= 12+8= 14+6= 14-9= 15+6= 18+10= 17+9= 50-3= 60-23= 30+16= 35+16= 42+38= 50-21= 35-30= 28+8= 36+20= 37+7= 57-8= 80-68= 17+80= 12+6= 29-7= 33+2= 3+40= 15+4= 23+5= 37+12= 25+50= 17+28= 41+28= 39+10= 50+21= 40+23= 22+11= 47+2= 5+34= 18+41= 11+20= 19+40= 12+17= 25+39= 12+20= 1+43= 29+16= 36+41= 19+8= 12+41= 19+40= 43+35= 33+33= 25+39= 22+27= 14+34= 36+8= 32+38= 1+26= 26+9= 45+7= 44+38= 39+38= 20+27= 16+34= 48+21= 34+21= 9+15= 19+36= 40+16= 3+16= 23+25= 36+12= 40+46= 12+17= 50+21= 1+19= 20+32= 43+12= 10+26= 50+11= 6+17= 20+17= 4+9= 49+33= 21+26= 28+24= 19+11=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三) 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 米?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6.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7.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8.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 多少人? 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10.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有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 11.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12.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13.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 1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 组? 15.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 多少钱? 16.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

17.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需要多少 钱? 18.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20.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2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2、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 在剩下多少个? 2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 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4.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 两种方法解答) 25.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26.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27.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 位? 28、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29、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30、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3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3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