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本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本
《统计学》实验报告范本

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_____统计学实验_

指导教师: ______吴东晟

专业班级: _物流2 班___

学生姓名:孟凡雨、陈艳茹、吴秀荣、杨含放、易星星____ 学生学号: 2009042215 2009042223 2009042222

实验内容

1、利用数据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最值、求和等。

第一步:根据实验要求输入50个数据(某人的收入);

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击“数据分析”,选中“描述统计”,进行“区域选择”,单击确定进行计算;

第三步:输出分析结果如下:

收入

550 列1

844

650 平均557.38

标准误

30.10858 130

440 中位数635

450 众数654

640 标准差212.8998 660 方差45326.32 630 峰度-0.18661 490 偏度-0.45063 468 区域821

654 最小值123

654 最大值944

312 求和27869 123 观测数50

654 最大(1) 944

512 最小(1) 123

置信度

60.50545 654

(95.0%)

857

812

356

942 265 656 156 944 321 655 550 844 650 130 440 450 640 660 630 490 468 654 654 312 123 654 512

2、利用所给数据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柱形图、散点图、圆形图

实验步骤:

第一步:引用实验一数据

第二步:在“工具栏”单击“数据分析”,再选中“直方图”,制作直方图第三步:自编数据,依次制作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圆形图

第四步:按要求完成后生成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如附表所示

1.直方图

收入

550

844

650

130

440

450

640

660

630

490

468

654

654

312

123

654

512

654

857

812

356

645

561 直方图

942 分组上限

265 123 656 328.25 156 533.5 944 738.75 321 944

655 分组上

限频率累积%

550 123 4 8.16% 844 328.25 11 30.61% 650 533.5 17 65.31%

130 738.75 11 87.76% 440 944 6 100.00% 450 其他0 100.00% 640

660

630

490

468

654

654

312

123

654

512

654

857

812

2.折线图

年份甲公司年收入乙公司年收入

1991 216 136

1992 266 188

1993 346 268

1994 466 334

1995 586 409

1996 678 566

1997 747 645

1998 456 785

1999 445 788

2000 899 445

3、条形图(仍以甲乙公司数据为依据)

4.散点图(仍以甲乙公司数据为依据)

3、增长量、发展速度、长期趋势、季节指数的计算。

实验步骤:

第一步:根据实验要求输入相应数据

第二步:根据数据逐个计算出逐期增长、累计增长的相应数值

第三步:以前面的数据为依据,按公式计算出环比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

第四章:仍以前面数据为基础,按相应的公式算出长期趋势中的四项移动平均数值和修正后的T并列表

第五步:根据表中的数据算出Y/T,季节指数的数值

第六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增长量

2004-2010年长兴公司销售额

年份销售额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

2004 445 0 0

2005 468 23 23

2006 524 56 79

2007 615 91 170

2008 689 74 244

2009 786 97 341

2010 845 59 400

发展速度

年份销售额环比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2004 445

2005 468 1.051685393 1.051685393 1.112797436 2006 524 1.11965812 1.11965812 1.236584568 2007 615 1.173664122 1.173664122 1.054685463

2008 689 1.120325203 1.120325203 1.125486575 2009 786 1.140783745 1.140783745 1.156849574 2010 845 1.075063613 1.075063613 1.254698753 长期趋势

年份季别销售收入四项移动平

均修正后T

2006 1 894

2 654 582

3 215 604.5 593.25

4 56

5 569.25 586.875 2007 1 984 679 624.125

2 51

3 662.25 670.625

3 65

4 570 616.125

4 498 653 611.

5 2008 1 615 648.25 650.625

2 845 712.75 680.5

3 635 769.5 741.125

4 756 754.7

5 762.125 2009 1 842 807.25 781

2 786 754.75 781

3 845 684.5 719.625

4 546 734 709.25

2010 1 561 684.25 709.125

2 984 793.75 739

3 646

4 984

季节指数

4、抽样平均估计、极限误差、区间估计

实验步骤:

第一步:以实验一资料为样本数据

第二步:根据公式依次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第三步:按要求求出并填写数据

收入

550

844 n 49 count() 650 均值552.1837 average() 130 标准差211.8783 stdev() 440 平均误差30.26832 G4/sqrt(G2) 450 概率(1-a)0.95 0.95

640 自由度

(n-1)48 G2-1

660 t值 2.010635 tinv(1-G6,G7) 630 极限误差60.85854 G8*G5

490 区间差上

限491.3251 G3+G9

468 区间下限613.0422 G3-G9 654

654

312

123

654

512

654

857

812

356

645

561

942

265

656

156

944

321

655

550

844

650

130

440

450

640

660

630

490

468

654

654

312

123

654

512

654

857

812

5、相关系数回归分析

第一步:输入数据

第二步:“工具栏”单击“数据分析”选“回归”计算第三步:按要求进行填写

20.1 5.23

23.1 5.36

21.5 5.24

26.5 5.29

28.3 5.95

27.5 5.64

29.3 5.18

24.5 5.75

249 5.84

23.6 5.86

28.5 5.66 SUMMARY OUTPUT

回归统计

Multiple R 0.349791 R Square 0.122354 Adjusted R

Square 0.024838 标准误差66.67502 观测值11

方差分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 回归分

析 1 5577.86 5577.86 1.254704 0.291656

残差9 40010.02 4445.558

总计10 45587.88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t Stat P-value Lower

95%

Upper

95%

95.0%

Intercept -406.457 404.0981 -1.00584 0.340769 -1320.59 507.6764 -1320. X Variable

1 81.5234 72.7799

2 1.120136 0.291656 -83.1162 246.16

3 -83.11 RESIDUAL

OUTPUT

观测

值预测Y 残差标准残差

1 19.91035 0.189653 0.002998

2 30.50839 -7.40839 -0.11712

3 20.72558 0.774419 0.012243

4 24.8017

5 1.69825 0.026848

5 78.60719 -50.3072 -0.79533

6 53.33494 -25.8349 -0.40844

7 15.83418 13.46582 0.212887

8 62.30251 -37.8025 -0.59764

9 69.63962 179.3604 2.835581

10 71.27009 -47.6701 -0.75364

11 54.96541 -26.4654 -0.4184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SPSS因子分析实验报告.doc

实验十一(因子分析)报告 一、数据来源 各地区年平均收入.sav 二、基本结果 (1)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考察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是否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借助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反映像相关矩阵、巴特利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原有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correlation matrix 表1显示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各变量呈较强的线性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 and Bartlett's Test 由表2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182.913,p值接近0,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 0.882,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提取因子 进行尝试性分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大于1的特征值。具体结果见表3:可知,initial一列是因子分析 初始解下的共同度,表明如果对原有7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所有特征值,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以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事实上,因子个数小于原有变量的个数才是因子分析的目的,所以不可以提取全部特征值。第二列表明港澳台经济单位、集体经济单位以及外商投资经济单位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大于83%)可被因子解释。但联营经济、其他经济丢失较为严重。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不理想。 表3因子分析中的变量共同度(一) 重新制定提取特征值的标准,指定提取2个因子,分析表4:可以看出,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比较理想。 表4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二)

直流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3.6直流电路设计性实验 3.6.4实验数据的记录、电路分析及数据处理 1将微安表改装成为多量程电流表。 改装电路为图3.6.1 ①用惠斯通电桥测i R并求i R ?。设计电路如图3.6.2 lim 0.2%(500)0.2%(2130500) 5.26 E CR C =+=?+= 6.55 Ri ?===Ω () 21307 Ri ∴=±Ω ②用数字电压表及电阻箱测量微安表满偏时实际电流值Im。见图3.6.3

当微安表满偏时,数字电压表和电阻箱上的示值如下: ③ 根据Ri 、M I 估算出12R R 、的值 由()4 221/10 M M R R I R I ++= ()312/10i M M R I R R I ++= 可得:() 33 1/10102130100.67/10(10100.67)23.8i M M R R I I =-=?-=Ω 219214.6R R ==Ω ④ 对改装好的量程进行初较。见图3.6.4(a )(b ) 每个量程均在20、40、60、80、100等5格刻度处进行校准,根据数据判断改装后的双量程是否符合1.5级标准。(R 为精密电阻,视校正量程而定 测量数据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装后的双量程表符合1.5级标准 2用多种方法测微安表内阻 ① 比较法。见图3.6.5 双置开关分别放于C1、C2上即可分别测出电阻箱和微安表两端电压。比较如下 注:i i R R R i i R U R U U R R R U ?=?= 不确定度推导:ln ln ln ln i i R R R U U R =-+ ln ln 11 ,i i i i R R R R i i R R U U U U R R ??? ==-???? =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财务报表分析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XXX 实验地点理工大学 实验成绩 二〇16 年 4 月二〇16 年 5 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 (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金,股票代码(600547),2000年1月由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经招金集团公司、黄金集团,莱州黄金等五家法人单位发起设立的,主要从事黄金开采和选冶加工。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生存发展,对影响这三项能力的相关指标的分析,是全面分析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理工学院实验报告(样本) 二OO 年月日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实验名称电位、电压的测定 班级姓名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名称】电位、电压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一)实验内容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 2、测量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二)实验原理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四、实验条件】

【五、实验过程】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按图接线。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 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1-1中。 图1-1 2、测量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图1-1中,测量电压U AB:将电压表的红笔端插入A点,黑笔端插入B点,读电压表读数,记入表1-1中。按同样方法测量U BC、U CD、U DE、U EF及U FA,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六、实验结果】 表1-1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数据(单位:V)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spss中的实现过程。 2.体会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 因子分析得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的综合变量来表示。其模型为: x1=u1+a11f1+a12f2+a13f3…..a1m f m+e1 x2=u2+a21f1+a22f2+a23f3…..a2m f m+e2 x3=u3+a31f1+a32f2+a33f3…..a3m f m+e3 x p=u p+a p1f1+a p2f2+a p3f3…..a pm f m+e p 矩阵表示:x=u+A f+e 假设:E(f)=0; E(e)=0; V(f)=I; V(e)=D=diag(,…..); Cov(f,e)=E(fe T)=0. 其中:(x 1,x 2 ,x 3 (x) m )T为P维可观测随机变量; u=(u 1,u 2 ,u 3 ….u m )T为可观测变量的均值; 为协方差矩阵; f=(f 1,f 2 ,f 3 ….f m )T为公因子向量; e=(e 1,e 2 ,e 3 …..e m )T为特殊因子向量; A=(a ij )p*m为因子载荷矩阵。 三:因子分析步骤 (1)对数据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 (2)计算样本的相关矩阵R。 (3)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根据系统要求的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的个数。 (5)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6)确定因子模型。 (7)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2、设计直流稳压电路,要求输入电压:220V 市电,50Hz ,用单变压器设计并制作能够输出一组固定+15V 输出直流电压和一组+1.2V~+12V 连续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两组输出电流分别I O ≥500mA 。 3、了解掌握Proteus 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1、实验原理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 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基本框图如下: 图2-1 直流稳压电源的原理框图和波形变换 其中: 1)电源变压器: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 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n ,式中n 是变压器的效率。 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 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3)滤波电路: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滤波电路滤除较大的波纹成分,输出波纹较小的直流电压U1。 4)稳压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稳压管两端的电压稍有变化,会引起其电流有较大变化这一特点,通过调节与稳压管串联的限流电阻上的压降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2)整流电路 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2-2所示。在u2的正半周,二极管D1、D2导通,D3、D4截止;u2的负半周,D3、D4导通,D1、D2截止。正负半周部都有电流流过的负载电阻RL ,且方向是一致的。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2-3所示。 t

财务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0121103920912 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财务分析 开课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方强 学生姓名李培媛 学生专业班级财务管理1103班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财务分析--上机实验综述 实验者李培媛专业班级财务管理1103班 同组者实验日期2014.04.10—2013.05.10 一、实验目的、意义 财务分析上机实验目的在于综合所学知识,了解当代财务分析信息的基本来源,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为手段,掌握一套系统有效的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进行具体财务分析,完成财务分析报告。这对于培养和提升同学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借助现代信息收集和整理手段和技术,使用Excel等分析和计算工具,对某一上市公司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处理,完成上市公司深度分析报告。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解了解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演示性) 2、了解金融数据库的种类、结构和信息的内容,掌握使用金融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验证性) 3、根据财务分析的要求,对采集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同期化、同质化、综合 等统计整理,为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对其处理创造前提条件;(综合性) 4、了解Excel财务分析模板的基本构成、编制原理及表现形式,对教师提供的Excel 财务分析模板进行调整,使之能应用于特定的上市公司;(验证性) 5、选一上市公司应用前述原理和方法进行具体财务分析,完成财务分析报告。(综 合性)

实验项目名称财务分析实验--分析信息的统计整理 实验者李培媛专业班级财务管理1103班 同组者实验日期2014.04.17 一、实验目的 1、根据财务分析的要求,对采集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同期化、同质化、综合等统计整理,为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对其处理创造前提条件。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按照统计分析工具对财务分析信息的要求,对采集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同期化、同质化、综合等,为使用对其处理创造前提条件。 1、实验器材准备 安装好的Excel详细版,或EViews 软件,或spss 软件 准备实验用数据 2、相关知识参见上课的电子讲义和教材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利用用友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验证和转换 1、了解基本统计分析工具对财务信息的基本要求; 2、对采集后的信息按年度、半年度、季度进行调整、归类、排序; 3、对采集后的信息按年度、半年度、季度同期化、同质化处理 1. 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2.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1)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 (2) 详细记录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结果。 (3) 根据实验数据做好采集工作,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你对审计数据转换原理的理解。 (4) 总结本章内容和实验内容对你的意义。 3. 遵守机房及上课纪律,爱护实验设备。 4. 在1次实验课也就是2节课程内完成 四、实验方案或技术路线 1.对采集后的信息按年度、半年度、季度进行调整、归类、排序; 2. 对采集后的信息按年度、半年度、季度同期化、同质化处理 \ 五、实验原始记录 Excel 记载并上交,由于数据量过大,无法在此打印列示,但在下一实验中应用。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通过对绿景地产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下分析和个人观点。

电路实验报告二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二、器材设备 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路单元板(TS-B-28),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或流出)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0 I (2-1) i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 电路中任意时刻,沿着任一节闭合回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0 U (2-2) i 电路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中假定一个方向为参考,称为参考方向。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单元板(TS -B-28)上进行,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X1、X2、X3、X4、X5、X6为节点B的三条支路测量接口。 4.1、验证KCL定律 测量节点B的某支路的电流时,可假定流入节点B的电流为正,并将另外两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将电流表的负极接到B点上,电流表的正极接到该支路的接口上(如图2-2)。

1. 按图2-2(a)接好实验电路,再将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旋钮沿逆时针方向调到底,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输出,使U1=10.00V,U2=18.00V,测出AB支路的电流I1值,并在表2-1中记下测量值。 2.将电路转换成图2-2(b)形式,测出并记录BC支路的电流I2值。再将电路转换成图2-2(c)形式,测出并记录BE支路的电流I3值.。 3. 计算∑i I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正确性。利用电路中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I1、I2、I3值并与测得的I1、I2、I3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2、验证KVL定律 当要测量电压时,应将三个支路的测量接口短接,再取ABEFA回路为回路I,BCDEB 回路为回路II,可选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依次测量两回路各支路的电压值。 1. 将电路转换成图2-3形式,仍保持U1=10.00V,U2=18.00V取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依次测出回路I中各支路电压U AB、U BE、U EF、U FA和回路II中各支路电压U BC、U CD、U DE、U EB,并在表2-2中记下测量值。 2. 计算∑i U数值,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正确性。利用已知的电阻及电源电压值,应用电路定律计算出上述各支路的电压值并与测得的值比较,求出各测量值的相对误差。 表2-2(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数据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一、利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及回路Ⅰ、回路Ⅱ各支路的电压值。 设图2-3电路的节点B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如图,取流入节点的电流方向为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1+I2=-I3 (2-3)另I4=I1、I2=I5(2-4)取顺时针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则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 回路Ⅰ:R1×I1-R3×I3+R4×I1=U1(2-5)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实验报告--SPSS

对2009年我国88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 表1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637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398.287 df 45 Sig. .000 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398.287,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 (取0.0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637,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可知原有变量不算特别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公因子方差 初始提取市盈率 1.000 .706 净资产收益率 1.000 .609 总资产报酬率 1.000 .822 毛利率 1.000 .280 资产现金率 1.000 .731 应收应付比 1.000 .561 营业利润占比 1.000 .782 流通市值 1.000 .957 总市值 1.000 .928 成交量(手) 1.000 .858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表2为公因子方差,即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它表明,对原有10个变量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所有特征根(10个),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原有变量标准化后的方差为1)。事实上,因子个数小于原有变量的个数才是因子分析的目标,所以不可提取全部特征根;第二列是在按指定提取条件(这里为特征根大于1)提取特征根时的共同度。可以看到,总资产报酬率、成交量、流

电工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电工直流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时间: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电工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电工电子实验 实验名称:高级电子实验一、二、三 姓名:蒋坤耘

学号: 班级:安全 指导老师: xx Axx0920 1101 刘泾 年12月23日 实验一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测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掌握输出电阻、输入电阻、最大步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 2.理论计算公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照图用专用导线接好电路(2)静态工作点测试 接通电源,并按实验电路图接好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函数发生器调整为 1kHz,4V左右。用实验法调好静态工作点,使Vi?0,测试并记下VB,VE,VC及VRb2?RW。填入表一中(3)放大倍数测试 在上一步基础上,用示波器或毫伏表分别测量RL?OO及RL?2.4k Ω时输出电压Vi和输出电压V0,并计算放大倍数,填入表二中(4)观察工作点对输出波形V0的影响 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增大和减小RW,观察V0波形变化,测量并记录

表一 表三 四、实验设备 1.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型号DH1718) 2.调节输出电压+12V 3.低频信号发生器 4.双踪示波器 5.交流毫伏表 6.数字万用表 7.晶体三极管 8.电位器 9.电阻、电解电容器 五、误差分析 下面从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基准电压Vb太高,使得Ve=Vb增高而使Uce相对的减小了,因为影响实验。输入输出电阻选择不够合理,导致实验误差,影响实验。 温度的升高使得偏置电流Ib能自动的减小以限制Ic的增大。

股票基本面分析实验报告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ST大荒股票基本分析 学生姓名:许清霞专业: 13金融学专升本学号: 实验地点: C347 实验日期: 2014 年 10 月 26 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网上的相应资讯和股票行情软件,对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宏观分析。 二、实验内容 1. 知道K线图的构成并会看K线图 2.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模拟炒股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利用K线图进行分析 五、实验条件 1.系统软件:Windows 7? 2.工具:同花顺证券投资专用软件 六、实验步骤 我选的股票是*ST大荒,股票代码 600598, 1998 年 11 月 27 日,黑龙江垦区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将优势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组成了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由具有 60 年发展历史的中国 500 强企业,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注册资本为万元。 2006 年 5 月 16 日,中国证券报“2005年度上市公司百强评选结果”揭晓,“北大荒”列“2005 年百强主榜单”第 90 名。2006年5月29 日,“北大荒”入选中证 100 指数样本股,北大荒股份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进一步提升。“2008 年中国蓝筹种植企业十强”荣誉称号。特别是 2009 年,公司在沪深两市 1573 家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荣获“2009 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排序第 21 名的殊荣,如今势头也强劲。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我选这只股票的原因:? (一)、基本面分析 1、本年度业绩回顾

净利润82232 营业总收入 营业收入 营业总成本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其中:联营企业和合 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1163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 所得税 综合收益总额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 综合收益总额82232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 合收益总额 2、行业对比 2014-09-30 2014-6-30 3、财务分析摘要 科目\时间2014-09-30 2014-06-30 2014-03-31 2013-12-31 2013-09-30 2013-06-30 基本每股收益 净利润82232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2020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Contract Template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

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 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水浴锅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支持电解质为1MKCl); 砂纸;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在玻碳电极上蘸一些去离子水,然后轻轻在细砂纸上打磨至光亮,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也用砂纸轻轻打磨 2.在电解池中加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至其1/2体积,将玻碳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并固定好,将两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好,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3.点开电化学工作站控制软件,点击setup―技术(technique)―开路电压―时间,设置记录时间为5min,记录数据时间间隔为0.1s,开始进行数据记录,完成后以txt形式保存实验结果。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SPSS相关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spss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并能分析其结果。 二.实验原理 相关性分析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更精确地说,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如何变化,此时就需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做深入的定量考察。P值是针对原假设H0:假设两变量无线性相关而言的。一般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5,你只需要拿p值和0.05进行比较:如果p值小于0.05,就拒绝原假设H0,说明两变量有线性相关的关系,他们无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小于0.05;如果大于0.05,则一般认为无线性相关关系,至于相关的程度则要看相关系数R值,r越大,说明越相关。越小,则相关程度越低。而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过程,其检验过程与相关分析相似。 三、实验内容 掌握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求与人均食品支出密切相关的因素。 (1)检验人均食品支出与粮价和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

a.打开spss软件,输入“回归人均食品支出”数据。 b.在spssd的菜单栏中选择点击,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C.在对话窗口中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21,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人均食品支出与粮食平均单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0,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1,拒绝零假设,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也显著相关。 (2)研究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偏相关关系。 读入数据后: A.点击系统弹出一个对话窗口。 B.点击OK,系统输出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偏相关系数为0.8665,显著性概率p=0.0000.01,说明在剔除了粮食单价的影响后,人均食品支出与人均收入依然有显著性关系,并且0.86650.921,说明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关系稍有减弱。通过相关关系与偏相关关系的比较可以得知:在粮价的影响下,人均收入对人均食品支出的影响更大。 三、实验总结 1、熟悉了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熟悉其操作过程。 2、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数据结果并能够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解决实际问题。 3、充分理解了相关性分析的应用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材料参考直流

R V R 实验报告参考(直流部分) 实验一 基本实验技术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电路实验的各类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阻的测量方法及仪表误测量误差的计算。 3. 掌握线性、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4. 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二、需用器件与单元: 三、实验容: (一) 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A 、基本原理: 通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具有一定的阻,分别用R V 和R A 表示。如图2-1所示,测量电阻R 2两端电压U 2时,电压表与R 2并联,只有电压表阻R V 无穷大,才不会改变

A R A m I I R I A I R 图 2-2 S 可调恒流源V R V m U R + -U + -V U R U + -S 图 2-3 可调恒压源 电路原来的状态。如果测量电路的电流I ,电流表串入电路,要想不改变电路原来的状态,电流表的阻R A 必须等于零,。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一般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它们的阻不可能为无穷大或者为零,因此,当仪表接入电路时都会使电路原来的状态产生变化,使被测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来的实际值之间产生误差,这种由于仪表阻引入的测量误差,称之为方法误差。显然,方法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我们总是希望电压表的阻越接近无穷大越好,而电流表的阻越接近零越好。 可见,仪表的阻是一个十分关注的参数。 通常用下列方法测量仪表的阻: 1.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阻 设被测电流表的阻为R A ,满量程电流为I m,测试电路如图2-2所示,首先断开开关S,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I,使电流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I =I A =I m。然后合上开关S, 并保持I 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满量程位置,即 2m S A I I I == 则电流表的阻R R =A 。 2.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阻 设被测电压表的阻为R V ,满量程电压为U m,测试电路如图2-3所示,首先闭合开关S,调节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 ,使电压表指针达到满偏转,即U =U V =U m。然后断开开关S, 并保持U 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在1/2满量程位置,即 2m R V U U U = = 则电压表的阻R R =V 。 图2-1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阻R V 不为无穷大,在测量电压时引入的方法误差计算如下:, R 2上的电压为: U R R R U 212 2+= ,若R 1=R 2,则U 2 =U /2 现用一阻R V 的电压表来测U 2值,当R V 与R 2并联后, 2V 2 V 2 R R R R R +=',以此来代替上 式的R 2 ,则得 U R R R R R R R R R U ?+ ='2 V 2 V 12 V 2V 2++ 绝对误差为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doc

电位电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电极电位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位的意义及主要影响因素 2. 熟悉甘汞参比电极的性能以及工作原理 3. 知道电化学工作站与计算机的搭配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极和溶液界面双电层的电位称为绝对电极电位,它直接反应了电极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但绝对电极电位是无法测量的。在实际研究中,测量电极电位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而测量电极电位所用的参考对象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φ待测-φ参比 上述电池电动势可以使用高阻抗的电压表或电位差计来计量 在该实验中,采用甘汞电极为研究电极,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为测量电极。在1mol的KCl支持电解质下,分别用10mM摩尔比1:1和1:2的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在常温(27℃)以及45℃下测量,收集数据,可得到相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相同浓度不同温度的两条开路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讨论温度

对于电极电势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 电化学工作站;电解池;甘汞电极;玻碳电极;水浴锅 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摩尔比1:1和1:2)(支持电解质为1M KCl); 砂纸;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 在玻碳电极上蘸一些去离子水,然后轻轻在细砂纸上打磨至光亮,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化学工作站的电极也用砂纸轻轻打磨 2. 在电解池中加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至其1/2体积,将玻碳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电解池中并固定好,将两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好,绿色头的电极连接工作电极,白色头的电极连接参比电极。 3. 点开电化学工作站控制软件,点击 setup—技术(technique)—开路电压—时间,设置记录时间为5min,记录数据时间间隔为0.1s,开始进行数据记录,完成后以txt形式保存实验结果。 4. 将电解池放入45度水浴锅中,再重复一次步骤2和步骤3。 5. 将电解液换成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溶液(1:2)后重复一次步骤2至4 6. 实验结束后清洗电极和电解池,关好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教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分析技术系列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刘晨飞学号:27 指导教师:高天鹏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政务可视化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因子分析 三、实验原理 使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 相关分析的原理: 步骤一: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主成分分析,将总量较多的因素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组合成几个因素,且这些因素之间相互独立。 步骤二: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 Analyse->Dimention Ruduction-> Fctor ->Extraction->勾选Correlation matrix可以输出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计算了变量之间两两的pearson相关系数。 步骤三:适用性检验 使用Bartlett球形检验或者KMO球形检验来检验样本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评价标准: 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否过小,一般情况下,当KMO大于0.9时效果最佳,小于0.5时不适宜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该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都是各自独立的。 步骤四:根据因子贡献率选取因子,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建因子载荷矩阵A。 处于简化和抽取核心的思想,一般会按照某种标准选取前几个对观测结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构建因子载荷矩阵,一般的标准是选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要求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 步骤五:对A进行因子旋转

因子旋转的目的是使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因子上有较大载荷。是将因子矩阵在一个空间里投影,使单个向量的投影在仅在一个变量的方向有较大的值,这样做可以简化分析。 步骤六:计算因子得分: 计算因子得分是计算在不同样本水平下观测指标的水平的方式。计算因子得分需要用到因子得分计算函数,这个计算的结果是无量纲的,仅表示各因子在这个水平下观测指标的值,这也是因子分析的目标,将不可观测的目标观测量用一个函数与可以观测的变量联系起来。 四、实验目的 理解因子分析的含义,以及数学原理,掌握使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的方法,并能对spss因子分析产生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次实验包含两个例子: 实验步骤: (0) 问题描述 实验一题目要求: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因子分析。 实验二题目要求:主要城市日照数sav为例,其中的变量包括城市的名称“city”、各个月份的日照数 (1)实验二步骤:执行analyze->dimention reduction->factor->rotation如下勾选

电路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三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 实验四受控源研究 实验六交流串联电路的研究 实验八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九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330口 R B 1— 1 2. 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图1 — 1中,测量电压U AB :将电压表的红笔端插入 A 点,黑笔端插入B 点,读电压表读数,记入表 1 — 1中。按同样方法测量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测量数据记入表1 — 1中。 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 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 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 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 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 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 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 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 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 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 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 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 2 .恒压源(EEL — I 、II 、III 、IV 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 1) +6V ( +5V ) , +12 V , 0? 30V 可调或(2)双路0?30V 可调。)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1 — 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 1用恒压源中的+6V (+5V )输出端, 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 +12V 。 U S2用0?+30V 可调电源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 以图1 — 1中的A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 B 、C 、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 A 点,红笔端分别插入 B 、C 、 以D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 D 、E 、F 各点的电位。 D 、 E 、 F 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 1 — 1 中。 1 — 1 中。 5100 S3 VCU 5100 5ion R4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662-30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范 本(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范本(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习验证定律的方法和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定律规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各支路电压之间必须服从的约束关系,无论电路元件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时变的或是非时变的,只要电路是集总参数电路,都必须服从这个约束关系。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

零,即∑i=0。通常约定: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节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沿任—回路有∑u=0。在写此式时,首先需要任意指定一个回路绕行的方向。凡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号;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者,取“一”号。 (3)KCL和KVL定律适用于任何集总参数电路,而与电路中的元件的性质和参数大小无关,不管这些元件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含源的、无源的、时变的、非时变的等,定律均适用。 三、实验仪器仪表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1)验证(KCL)定律,即∑i=0。分别在自行设计的电路或参考的电路中,任选一个节点,测量流入流出该节点的各支路电流数值和方向,记入附本表1-1~表1-5中并进行验证。参考电路见图1-1、图1-2、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