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实践课实验报告书(车削零件)-武汉理工大学 (2)

CAD实践课实验报告书(车削零件)-武汉理工大学 (2)
CAD实践课实验报告书(车削零件)-武汉理工大学 (2)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CAD/CAM及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践开课学院机电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CAD/CAM及数控加工技术综合实践

图3

最后一步车螺纹,采用扫描切除画法。首先按照插入-曲线-螺旋线,画一个螺旋线;其次按照插入-参考体-参考面建立一个参考面,要求其按照垂直于螺纹线起点的方式建立;再次,在参考面上画出螺纹的牙形;4.最后,进行切除-扫描特征,切除曲线选择参考面上

图4

图7

粗车外圆,粗加工参数和刀具路径参数如图8和图9。

图8 图9

第三步车退刀槽,粗、精车参数如图10和图11。

图10 图11

第四步车弧形外圆,刀具路径参数和粗、精车参数与第三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第五步精车外圆,刀具路径参数和精车参数与第二部,在此不再赘述。

图12 图13 第七步切断,刀具路径参数和截断参数如图14和图15。

图14 图15 (2)生成刀具轨迹,如图16

图16

)仿真程序代码

图17 图18

武汉理工大学微机原理接口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22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何业兰 学生姓名高胜洋 学生专业班级计算机1404 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一部分: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1.熟悉接口试验箱的使用环境。 2.体会接口电路通过外部总线与处理器连接原理。 3.掌握可编程芯片8253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环境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将 8254 的计数器 0 和计数器 1 都设为方式 3,用信号源 1MHz 作为 CLK0时钟,OUT0 为波形输出 1ms 方波,再通过 CLK1 输入,OUT1 输出 1s 方波。 2、编写程序,将 8254 的计数器 0 设为方式 3,计数值为十进制数 4,用单次脉冲 KK1+作为 CLK0 时钟,OUT0 连接 MIR7,每当 KK1+按动 5 次后产生中断请求,在Wmd86程序运行结果栏上显示字符M 。改变计数值,验证 8254 的计数功能。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1)8254的功能 ?8253具有三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0#~2#通道); ?每个通道有6种工作方式; ?可以进行二进制或十进制计数,计数方式为减1计数。 (最高计数频率2.6MHZ) (2)8254 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 图1.1 8254内部结构图1.2 8254外部引脚 (3)8254 的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到0 结束输出正跃变信号方式。 ●方式1:硬件可重触发单稳方式。 ●方式2:频率发生器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操 作 系 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软件工程 2014 —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Linux键盘命令和vi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年月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 Vi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UNIX下的编辑器有ex,sed和vi等,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vi。 1.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例如:$ vi myfile 有一点要注意,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要切换到“插入模式”才能够输入文字。 2. 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3. Insert 的切换 处于“插入模式”,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能够删除文字。 4.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myfilename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 三、主要实验工具、仪器设备及耗材 安装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在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记忆整个Vi命令。在查阅资料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实验结果描述 1.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图1 vi主界面 2.切换至插入模式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 3.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输入w filename 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这次实验让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掌握了一些Linux系统常用的命令。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编程实例概要

实训项目四轴类零件的加工 模块一外圆轮廓加工 课题一单一指令加工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运用单一指令,掌握轴类零件的外圆轮廓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 2.掌握零件加工程序的调试和图形校验 二、实训难点与重点 1.掌握数控车床外圆轮廓车削加工的单一指令的应用 2.能够正确地对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3.通过对轴类零件外圆轮廓车削的加工,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技巧 三、实训内容 (一)实训内容 编制如图4-1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零件图上的螺纹和切槽不加工。材料为尼龙棒或45钢,毛坯尺寸 40×90mm。 图4-1 (二)工艺分析 1.刀具设置 1号刀:机夹车刀(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 2号刀:机夹车刀(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 2.工艺路线 (1)棒料伸出卡盘外约90mm,找正后夹紧。

(2)用1号刀,进行零件的轮廓粗加工。 (3)用2号刀,进行零件的轮廓精加工。 3.加工工艺卡片 1.FANUC0i mate-TC系统 (1)粗加工程序 O1000 程序名 G54G98G21;采用G54坐标系,分进给,公制单位S600M3;主轴正转,600r/min T0101;换1号外圆粗加工刀 G0X42Z0; G1X-1F100; 车端面 Z2; G0X39; G1Z-80F100;粗车Φ39外圆 X45; G0Z2; G1X31F100;粗车Φ31外圆 Z-40; X45; G0Z2; G1X23F100;粗车Φ23外圆 Z-20; X26; X31Z-40;粗车螺纹右倒角 X45; G0Z2; G1X19F100; G3X23Z-2R11;第一次粗车R11圆弧 X35; G0Z2; G1X15F100; G3X23Z-4R11;第二次粗车R11圆弧 X35; G0Z2; G1X11F100; G3X23Z-6R11;第三次粗车R11圆弧 X35; G0Z2; G1X7F100; G3X23Z-8R11;第四次粗车R11圆弧 X35; G0Z2; G1X3F100; G3X23Z-10R11;第五次粗车R11圆弧 X35; G0X100;快速退刀

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电子科技大学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日 期: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工程训练中心114实验时间: 一、 实验室名称:工程训练中心 二、 实验项目名称: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实验学时:32 三、 实验原理: 将工艺文件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车床,加工出零件。 四、 实验目的: 1.熟悉、认识、并掌握基础Mastercam 软件操作及设计工艺流程; 2.了解典型轴类零件的特点、生产过程与工程应用; 3.学习工程制造工艺,学习工程手册的使用,掌握典型零件的毛坯制造、热处理、机 加工方法,将传统加工与现代制造技术有机结合,合理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正确使用数控设备及刀夹量具; 4.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轴类零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科学的研究和创 造能力。 五、 实验内容 (一)数控车床的整体介绍与功能演示; (二)运用Mastercam 进行传动轴的设计; (三)制定毛坯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碰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

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外形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 1)尺寸精度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2)几何外形精度 轴类零件的几何外形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公差。 3)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4)表面粗糙度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四)制定毛坯热处理工艺; 1. 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2. 轴类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

车削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

车削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 摘要;通过对典型数控车削轴类零件加工分析,以数控加工工艺为主线,从数 控加工设备,刀具与夹具的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主要是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质量、尺寸、公差的要求。到切削用量的设置,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理刀具.确定切削用量.阐述了数控车的工艺特点,工艺技巧典型零件工艺对比分析及加工工艺的制定,最终确定加工方案,保正加工零件的精度.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尺寸精度装夹 1、零件工程图及其分析 图1 零件工程图 1.1 确定零件与车削加工方案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工艺方案--确定工步顺序--确定加工的顺序--确定进给路线--确定所用刀具--确定切削参数--编写加工程序。 1.2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采取以下措施:

1)零件图分析是制定数控车削工艺的首要任务,主要进行尺寸的标注方法分析、 轮廓几何要素以及精度和技术要求的分析,此外还应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 合理性、选择工艺基准。 2)分析零件图纸主要进行尺寸标注方法的分析。尺寸标注方法适用数控车床的 加工特点。即便于编程又便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 3)该零件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圆锥面、顺圆弧、外螺纹等表面组成,毛坯为45# 材料,尺寸为φ120*55 的材料。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 线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要求。零件图尺寸标注完整, 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的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 理和硬度要求。根据以上分析采取以下几点的措施: ①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 取平均值,全部取其基本尺寸即可 ②如图所示:根据分析零件图,应该先夹持毛坯的左半部分,车削零件的右半部分,然后调头装夹加工左半部分加工的外圆和内孔。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数控加工刀具 卡片代号零件名称材料零件图号001 轴类零件45# 001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刀尖半径备注1 T01 930外圆车刀 1 加工端面、外圆和椭圆R0.4 自动 2 T02 4mm外割槽 刀 1 割4×3mm槽和5× 1.5mm槽 手动 3 T03 螺纹退槽刀 1 4mm割槽刀自动 4 T04 60°外螺纹刀 1 车削M30×1.5外螺纹R0.4 自动 5 T05 30°劈刀 1 手动 6 T06 A3中心钻 1 打中心孔手动 7 T07 Φ25麻花钻 1 加工深孔手动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0121210680117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周兰采 学生姓名柏扬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1201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名称获取网卡的MAC地址实验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内容:编程获取以太网适配器的MAC地址。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实验原理: 在系统的cmd命令提示符中,我们输入ipconfig/all就可以看到本机上所有的适配器的具体内容如媒体状态、连接特定的DNS后缀、描述、物理地址、DHCP 已启用、自动配置已启用信息。本实验是运用匹配的思想,先通过,在寻找匹配字符串物理地址,找到了就将:后面位置的内容赋值给mac,作为MAC地址,然后再主函数中输出即可。

实验代码如下: package socke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public class SystemTool { /** *@return mac地址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WindowsMACAddress() { String mac = null; BufferedReader bufferedReader = null; Process process = null; try { process = Runtime.getRuntime().exec("ipconfig /all");// windows 下的命令,显示信息中包含有mac地址信息 buffered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process.getInputStream())); String line = null;

第二章车削轴类工件

课题二车削轴类工件 一、是非题(是画√非画×) 1、900车刀(偏刀),主要用来车削工件的外圆、端面和台阶。() 2、为了增加刀头强度,轴类零件粗车刀的前角和后角应小些。() 3、不通控车刀的主偏角应大于900。() 4、切削运动中,速度较高、消耗切削功率较大的运动是主运动。() 5、车刀在切削工件时,使工件上形成已加工表面、切削平面和待加工表面。 6、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新表面,叫加工表面。() 7、车刀上与工件上加工表面相对着的是副后面。() 8、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称为基面。() 9、在副截面内,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副后角。() 10、用负刃倾角车刀切削时,切屑排向工件的待加工表面。() 11、车外圆时,若车刀刀尖装得低于工件轴线,则会使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12、为了使车刀锋利,精车刀的前角一般应取大些。() 13、车端面时,车刀刀尖应稍低于工件中心,否则会使工件端面中心处留有凸台。 14、增大切断刀的前角有利于降低切削力,能有效防止振动。() 15、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 16、车刀的基本角度有前角、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17、车刀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摩擦。() 18、当用刀尖位于主切削刃的最高点的车刀车削时,切屑排向工件待加工表面。 19、当车削的工件为软材料时,车刀可选择较大的前角。() 20、车刀前角增大,能使切削省力,当工件为硬材料时,应选择较大的前角。 21、粗加工时,为了保证切削刃有足够的强度,车刀应选择较小的前角。() 22、粗加工时,余量较大,为了使切削省力,车刀应选择较大的前角。() 23、粗加工时切削力较大,为了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间的摩擦,应取较大的后角。 24、精车时,刃倾角应取负值。() 25、主偏角等于900的车刀一般称为偏刀。() 26、用偏刀车削外圆时,作用于工件的轴向切削力较小,不容易顶弯工件。() 27、左偏刀只能用来车削左向台阶和工件的外圆。() 28、450车刀常用于车削工件的端面和450倒角,也可以用来车削外圆。() 29、用偏刀车端面时,采用从中心向外圆进给,不会产生凹面。() 30、用左偏刀车端面时,是利用副切削刃进行切削的,所以车出的表面粗糙度较大。 31、用右偏刀车端面时,如果从中心向外圆进给车削,由于切削力向里,所以不会产生凹面。 32、450车刀的主偏角和刀尖角都等于450。() 33、主偏角为750的车刀与主偏角为450、、900的车刀相比较,750车刀的散热性能最好。 34、精车刀的前角和后角不能取得太小。() 35、粗车刀的主偏角愈小愈好。() 36、车刀的主偏角愈大,它的刀尖强度和散热性能愈好。() 37、精车刀的副偏角应取小些。() 38、车削硬度高的金属材料时,应选取较大的前角。() 39、精车刀的后角应取小些。() 40、一般外圆粗车刀的后角的数值大约在80~120。() 41、外圆精车刀的后角的数值大约在50~80。()42、车刀的前角、后角和主偏角选得太小,会使工件的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 43、黄铜硬度低,车削黄铜工件时,车刀的前角应当选大些。() 44、车外圆时,如果毛坯在直径方向上余量不均匀,车一刀后测量时会出现圆柱度超差。 45、车床主轴与轴承间隙过大,车削时会产生圆柱度误差。() 46、车床主轴前顶尖跳动,车外圆时,会产生圆柱度误差。() 47、车削较长的轴,由于工件刚性不好,车出的工件会产生圆柱度误差。() 48、车削短轴可直接用卡盘装夹。() 49、一夹一顶装夹,适用于工序较多、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 50、两顶尖装夹,适用于装夹重型工件。() 51、两顶尖装夹粗车工件,由于支承点是顶尖,接触面积小,不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所以该方 法不好。() 52、用卡盘装夹工件,夹紧力大,可提高切削用量,装夹和测量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 53、精车时,必须保证床鞍、中、小滑板包括刀架无间隙松动现象,才能使背吃刀量稳定可靠, 以控制轴向尺寸精度。() 54、中心孔是轴类工件的定位基准。() 55、中心孔根据工件的直径(或工件的重量),按国家标准来选用。() 56、中心孔上有形状误差不会直接反映到工件的回转表面。() 57、轴类工件各回转表面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全靠中心孔的定位精度保证。 58、用两顶尖装夹车光轴,经测量尾座端直径尺寸比床头端大,这时应将尾座向操作者方向调整 一定的距离。() 59、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圆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如果前顶尖跳动,车出的工件会产生圆度误差。 60、用两顶尖装夹车光轴,车出工件的尺寸在全长上有0.1mm锥度,在调整尾座时,应将尾座按正 确的方向移动0.05mm。() 61、车床中滑板刻度盘每转过一格,中滑板移动0.05mm,有一工件试切削后尺寸比图样小0.2mm,这时应将中滑板向相反方向转过2格,就能将工件车到图样要求。 62、车床中滑板刻度盘控制的背吃刀量是工件的2倍。() 63、车外圆时,圆柱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车刀材料耐磨性差而造成的。 64、车外圆装夹车刀时,刀尖低于工件轴线,这时车刀的主偏角增大,副偏角减小。 65、车外圆时,车刀刀杆的中心线与进给量方向不垂直,这时车刀的前角和后角都发生变化。 66、钻中心孔时不宜选择较高的机床转速。() 67、中心孔钻得过深,会使中心孔磨损加快。() 68、工件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69、适当增大刀具的前角,减小切削层的金属变形,可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 70、高速钢切断刀切断中碳钢时的前角比切断铸铁时的前角应大些。() 71、高速钢切断刀切断实心工件时,切入深度应等于工件半径。() 72、高速钢切断刀的主切削刃宽度与工件的直径成正比。() 73、横向切削时,背吃刀量等于切断刀的主切削刃宽度。() 74、精车铸铁材料时,应在车刀的前面磨断屑槽。() 75、精车塑性金属时,车刀前到面应母出较浅的断屑槽。() 76、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最容易产生积屑瘤。() 77、外圆沟槽的槽深不等于它的切入深度。() 78、切断刀以横向进给为主,因此主偏角等于1800。() 79、切断实心工件时,切断刀的刀头长度应比工件半径长2~3mm。()

武汉理工操作系统实验报告(DOC)

学生学号0121110680125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刘军 学生姓名李帅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1101 2013 —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Linux键盘命令和vi实验成绩 实验者李帅专业班级软件工1101 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Linux键盘命令和vi 1.要求: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1. 使用mkdir命令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 2. 使用cat或more命令查看file1文件的内容。 3. 将date命令的用法附加到文件file1的后面: 4. 利用ls -l file1命令列出文件file1的较详细的信息。 5. 利用rm fa命令将文件fa删除。再利用ls -l命令查看工作目录内容。 6. 运行mv file1 file_a命令,然后用ls命令查看这两个文件是否都还在工作目录中 2.vi操作 1.了解vi编辑器的作用和功能 2.熟悉vi的操作环境和切换方法 3.掌握vi操作的方式(几个常用键) 4.了解常用的快捷键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 者算法描述) VI编辑器的常见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一行首 vi +/pattern filename: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个与pattern匹配的串处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键盘命令: 1. cat,more,less命令 2. Is命令 3. cp命令 4. rm命令 5. mv命令 VI命令: 1.vi进入vi缓冲区 2.vi file1:进入文件file1 3.退出vi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过程及编程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工艺过程及编程分析 院(系):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以北京凯恩帝数控系统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的优势,对零件形状、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材料和热处理等技术要求的分析。针对上述对零件的分析,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加工顺序、加工路线、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量参数等,进行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通过确立坐标系计算零件粗、精加工各运动轨迹,得到刀位数据及轨迹图,进行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写。 关键词: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工艺程序编写

Abstract NC machining is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undation, this invention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Beijing emperor Kaine CNC system as the basis, make full use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 CAD / CAM ) advantage, the part shape, size, accuracy, surface roughness,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n requirement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o the spare parts, selection of process scheme, process sequence processing route, clamping, cutting tools and cutting parameters, CNC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rdinate calculation of parts rough, finishing the movement track of cutter location data, receive and track diagram, NC programming. Keywords: CNC Machining NC machining programming

武汉理工大学 统计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

3,在对话框中选择描述统计、选择确定 4,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输入试验项目的数据范围A2:A31,在输出区域输入 D3,选择汇总统计,选择确定。 (三)动态数列长期趋势预测 1,进入Excel系统,输入实验项目的有关数据 2、建立直线趋势方程:Yc=a+bt,利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和b的参数 3、将参数代入直线趋势方程,Yc=a+bt,预测所需年份的产量 (四)抽样调查区间估计(从一批灯泡中随即抽取40只进行检查,并对该批全部 灯泡的平均使用时间的可能范围) 1、进去Excel系统,输入实验项目的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指标、计算公式 2、利用各公式计算相应的指标 3、利用区间估计的方法计算区间估计 五、原始数据记录 (一)制作次数分布图表(直方图) 某班40名学生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成绩:66 45 99 56 88 99 84 81 76 94 79 77 99 82 65 73 74 77 98 65 60 79 67 66 82 97 59 83 60 78 72 63 89 95 84 79 86 78 98 87 答:首先,打开Excel并新建一个工作簿,输入试验项目的所有数据;然后,点击工具菜单栏的【数据】,并选择【数据分析】;再在对话框中选择【直方图】并点击确定;然后,在对话框的【输入区域】输入试验项目的数据范围(A2:A41),在【接收区域】输入分组的范围(B2:B6),在【输出区域】输入D2,并勾选【累计百分比】和【输出图表】,点击确定。最后得到次数分布图表如下图所示: 图1 在Excel中制作次数分配图表 由上述图表可知,该班学生考试成绩在50分及以下的有1人,50分(不包含50分)到60分(包含60分)之间的有4人,60分(不包含60分)到70分(包含70分)之间的有6人,70分(不包含70分)到80分(包含80分)之间的有11人,80分(不包含80分)到90(包含90分)分之间的有10人,90分以上的有8人。 (二)计算描述统计量(某煤矿6月份的燃煤产量,单位:万吨) 30个产量的原始数据如下: 产量:2010 2200 2400 1965 2010 2025 2042 2050 2080 2101 2103 2130 2152 2193 1100 2230 2280 2282 2300 2338 2342 2345 2361 2382 2390 2424 2450 1560 1980 1900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发表时间:2013-12-03T10:54:32.420Z 来源:《赤子》2013年10月下总第292期供稿作者:江灵智[导读]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江灵智 (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温岭 317507) 摘要:在机械运动装置传递运动形式中,轴类零件是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各传动件不仅通过轴类零件传递扭矩带动运动,另外也通过其承受载荷。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决定着它在机械运动中的性能,本文就轴类加工工艺规程予以讨论,以求获得更为完善的产品,提高其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轴类零件是机械装置中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不仅是传动零部件的载体,还具有扭矩和运动形式传送的作用,实现机械装置间连续运动。轴类零件根据外形的差异,有直轴、曲轴和软轴之分,这里讨论的主要以直轴为主。其包括有光轴、阶梯轴等。由于轴类零件在机械传动中至关重要,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需符合使用标准,因而其加工工艺流程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规程。无论是加工光轴、阶梯轴或是空心轴等其他轴类零件,其加工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针对不同的结构,只需要在细节上做些处理。 一、毛坯及材料的选择 加工轴类零件之前,首先应该挑选使用哪种材料的毛坯。毛坯是否选取适当,将决定后期加工难度和工作量。轴类毛坯根据轴类现场使用场合、加工制造分类、加工预期成本、现有加工车床的限制等而定,一般常使用棒料、锻件等,棒料适用于阶梯不太明显趋近于光轴的轴类零件,相反地,若是外圆间变化较大的阶梯轴或是起到关键作用的轴类,通常是选取锻件毛坯。另在选择毛坯时,优先选择外形形状和大小贴近于制造零件的毛坯,这样可减少零件加工所需的冗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毛坯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使用中轴类零件工作而定,如其支承的传动件的重量,其传递的扭矩等。因而,在选择毛坯材料时,其抗变形能力、抗弯曲能力、耐磨度等是重要参数,并需经过不同的热处理来强化这些参数。[1] 二、定位及装夹方式的确定 待选定使用哪种毛坯后,需通过定位和装夹装置标记最优的加工点。基准表面及装夹方式的确定,决定着零件经过车削后其大小和切削位置与理论上的偏移程度。在选择参考平面用作基准时,主要有粗基准和精基准类型,根据零件各位置不同功能而定的误差范围值,选取合适的基准。一般粗基准使用可加工范围广、表面平滑、较为重要的未加工表面;优先使用已加工处理的表面作为精基准的参考面,尤其是其他未进行修改的面都能以此为准的表面。在一些情况下,也可采用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方式确定基准面。[2] 毛坯零件的装夹方式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形状而定,针对矩形的零件,使用合适的平口钳夹住固定;针对圆状零件,使用三爪卡盘压在铣床床面上;针对特殊形状的零件,可制作专用的铣床夹具。 三、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加工遵循的原则与其他加工类似,切削工艺安排严格按照“先攻基准、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执行。使用数控车床车削误差变化范围较小的零件时,起始位置点选择为轴的最右端。 1.首先分析零件样图。 零件图样中给出的一些使用参数,以及表面粗糙度、平行度、同心度等数值要求,是我们在作加工工艺的指导依据。 2.加工路线的拟定。 对零件图分析后,可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根据加工工序中“基准先行”的规则要求,在设计中作为基准使用的外围面需优先进行,方便其他表面的加工。此加工可采用外圆车削的方式,包括有粗车、半粗车、精车等阶段;其次,根据“先主后次”的原则,优先处理尺寸接近于理想状态约束较多的零件外围部分。而轴上的矩形键槽、花型键槽及螺孔等在外围表面加工到某个精度后执行;再次,当零件要求钻孔时,需先加工端面,然后再钻孔,这样就可确保一些情况下指定的同心度、平行度等条件,提高孔的加工精度。 四、工艺过程 确定了轴类零件的主要基准面和实施方案,待毛坯正确地装上和固定时,其操作流程可开始执行。轴类零件常用的加工方法为车削和磨削。前者适用于粗加工场合,相反地,后者则在精加工上占有优势。零件成型历时三种时期,即预加工处理、半精加工处理、精加工处理时期,若是对零件的尺寸等有更严格限制,可再加上光整加工工序。[3] 1.毛坯的预加工。 在选择毛坯时,其与成品是有差别的,通过粗加工切除毛坯上的多余存量,使得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接近于成品,为后续加工提供便利,节约生产成本。预加工主要包括有对毛坯的校正,主要针对毛坯在各种条件下产生的变形弯曲等情况;另有当使用棒料时,应切除毛坯与实际成品相比的多余部分;当一些零件需要钻孔时,需先切端面然后钻孔;若是使用锻件或是尺寸较大的铸件,还需拉荒处理,除去其表面的氧化层,减少加工余量。 2.轴类零件的半精加工。 半精加工方案实施在粗加工之后,进一步缩小与理论上的差距,使成品更接近于要求。在使用半精方式加工前,需添加一道工序,即对零件实行调质,改变物理结构,进而改善其抗弯曲和抗变形能力。 3.精加工。 零件经过半精加工后还会存在较小范围的误差,此时需要通过精加工处理零件,以符合零件图样中的指标。同样地,在进行精加工前,其物理结构也需改变,对零件的一些部分需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并通过对外圆表面和一些锥面进行精磨,以确保主轴中最重要表面的精度要求。精加工一般选择使用磨具,其对零件的切除操作影响甚微,可实现趋近与理想状态下的成品。 4.光整加工。 对一些适用于特殊场合、对其加工条件及方式存在多种限制的零部件,可对其进行此操作。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标准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 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

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

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②当轴有圆柱孔时,可采用图 6—35a所示的锥堵,取1∶500锥度; 当轴孔锥度较小时,取锥堵锥度与工件 两端定位孔锥度相同; ③当轴通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 用带锥堵的心轴,简称锥堵心轴,如图 6—35b所示。 使用锥堵或锥堵心轴时应注意,一 般中途不得更换或拆卸,直到精加工完 各处加工面,不再使用中心孔时方能拆 卸。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该轴需进行调质处理。它应放在粗 加工后,半精加工前进行。如采用锻件 毛坯,必须首先安排退火或正火处理。 该轴毛坯为热轧钢,可不必进行正火处 理。 5.加工顺序安排 除了应遵循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 则,如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等,还应注

武汉理工大学算法分析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李晓红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302班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同组者实验日期2015年10月20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1、利用分治法,写一个快速排序的递归算法,并利用任何一种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同时 进行时间复杂性分析; 2、要求用递归的方法实现。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本次的解法使用的是“三向切分的快速排序”,它是快速排序的一种优化版本。不仅利用了分治法和递归实现,而且对于存在大量重复元素的数组,它的效率比快速排序基本版高得多。 它从左到右遍历数组一次,维护一个指针lt使得a[lo..lt-1]中的元素都小于v,一个指针gt 使得a[gt+1..hi]中的元素都大于v,一个指针i使得a[lt..i-1]中的元素都等于v,a[i..gt]中的元素都还未确定,如下图所示: public class Quick3way { public static void sort(Comparable[] a, int lo, int hi) { if (lo >= hi) return; int lt = lo, i = lo + 1, gt = hi; Comparable pivot = a[lo];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1、调试方法描述: 对程序入口进行断点,随着程序的运行,一步一步的调试,得到运行轨迹; 2、实验数据: "R", "B", "W", "W", "R", "W", "B", "R", "R", "W", "B", "R"; 3、实验现象: 4、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边界问题: 在设计快速排序的代码时要非常小心,因为其中包含非常关键的边界问题,例如: 什么时候跳出while循环,递归什么时候结束,是对指针的左半部分还是右半部分 排序等等; (2)程序的调试跳转: 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记住程序是对那一部分进行排序,当完成了这部分的排序后, 会跳到哪里又去对另外的那一部分进行排序,这些都是要了然于心的,这样才能准 确的定位程序。 二、实验结果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1、实验结果:

1轴类零件的功用

1 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一般由同心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和螺纹及相应的端面所组成。根据结构形状的不同,轴类零件可分为光轴、阶梯轴、空心轴和曲轴等。 轴的长径比小于5 的称为短轴,大于20 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1.1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1.1.1 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毛坯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大型轴或结构复杂的轴采用铸件。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可使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1.1.2 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材料常用45钢,精度较高的轴可选用40Cr、轴承钢GCr 15、弹簧钢65Mn,也可选用球墨铸铁;对高速、重载的轴,选用20Mn 2B、20Cr等低碳合金钢或38CrMoAI氮化钢。 45 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 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

武汉理工大学编译原理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课程实验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饶文碧 学生姓名徐强国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 1602 2018 —2019 学年第1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依次输入关键字,自定义标识符 BBBJKJL KJKJ4234,整数 3432,特 殊符号和其他符号:. {} []。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输出为:

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 通过这次的词法分析实验,我遇到了不少问题。对于输入字符串的直接处理,首先是分类情况的不完整(起初忽略了对关键字的判断),造成输出结果与预想有很大偏差。总结下:作为编译的第一步,词法分析将高级语言一步步分解,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严谨有十分有趣的过程。

核心代码: struct word //存储关键字,特殊符号 { int code; char T[max]; }; word important[5]; //结构体变量存储关键字 word num; //结构体变量存储数字 word identifier; //结构体变量存储标识符 word special_symbol[7]; //结构体变量存储特殊符号 int function(word* a, word b, word c, word* d, char* input, int k) { char getword[max]; int j = 0; if (input[j] == ' ') // 判断空格 { k = k + j + 1; function(a, b, c, d, input + j + 1, k); } else if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 input[j] == ')') //判断特殊符号 { if (input[j] == '*') { getword[j] = input[j]; j = j + 1; if (input[j] == '*') { } else { } else { } getword[j] = input[j]; cout << '(' << d[3].code << ',' << d[3].T << ')' << endl; j = j - 1; cout << '(' << d[2].code << ',' << d[2].T << ')' << endl; getword[j] = input[j]; for (int i = 0; i < 7; i++) { if (i == 3) contin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