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手册

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手册
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手册

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手册

一、森林草原火灾常识

1.森林火灾。指失去人为控制的,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森林燃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最大的敌人。

2.草原火灾。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山、草地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除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外,还将破坏草原生态环境,降低畜牧承载能力,导致草原退化。

3.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条件。一定森林草原火险天气条件下,如果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和火源,森林草原就会着火,蔓延成森林草原火灾。由此可见,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是管住野外火源,千万不要让火源与可燃物接触。

4.森林草原火灾主要原因。烧荒、烧地草、烧田埂、烧灰积肥、烧牧场、烧甘蔗叶、烧秸秆等农事用火,以及在林区内,吸烟、乱丢烟头,野炊、烧烤,上坟烧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小孩弄火等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主要原因。

二、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预防

1.森林草原防火期。每年12月1日至次年6月15日,为省森林草原防火期。每年3月1日至4月30日为省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2.森林草原火险天气。按照危险程度,将引发森林火灾的天气划分为五级,等级越高的天气,发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越大。各级森林草原防火管理部门会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多媒体等途径,

实时发布森林草原火险警报,发布橙色(四级)、红色(五级)火险警报信号时,表示森林草原处于高火险状态,是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的高危时段。

3.签订森林草原防火户主责任通知书。按规定,每户林农须与村民小组签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责任书》,采取具体措施预防和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尽到防灭森林草原火灾有关责任。

4.积极消除火灾隐患。--积极清除、割除林间及林缘、林区路两侧及重要设施、屋舍周边的枯木、灌木、杂草等易燃可燃物,可以消除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截断连续可燃物,有效防止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构建防火隔离带。提前在林区重要保护设施、村庄等周边开防火隔离带,断开连续的可燃物,一旦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可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三、严禁野外用火根据《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通告》,全省范围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禁止烧灰积肥,烧地(田)埂、甘蔗地、秸秆、牧草地,烧荒烧炭等野外农事用火。禁止在林区及周边吸烟、烧纸、烧香、烧蜂、烧山狩猎、烤火、野炊、使用火把照明、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焚烧垃圾等非生产性用火。清明祭扫,改上坟烧香烧纸的习惯,用献花、植树祭奠先辈。

四、安全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安全处置森林草原火灾,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第一时间报告森林草原火情。一旦发现森林草原起火,要立即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森林草原火情报警电话12119,向当地森林草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