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

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

A.民为贵

B.隆礼重法

C.性善论

D.仁与礼

2.《庄子》散文的特点是( )

A.汪洋恣肆,纵横捭阖

B.雄辩滔滔,说服力强

C.含蓄隽永

D.博大精深

3.“春秋笔法”的含义是( )

A.大同思想

B.礼制思想

C.微言大义

D.儒家思想

4.《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5.下列哪篇作品是贾谊的( )

A.《过秦论》

B.《七发》

C.《谏逐客书》

D.《教战守策》

6.《史记》的史学价值在于首创了(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语录体

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是( )

A.谢灵运

B.陶渊明

C.孟浩然

D.杨万里

8.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的文学批评著作是( )

A.《诗大序》

B.《典论·论文》

C.《太史公自序》

D.《文赋》

9.《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诗句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最能够继承杜甫格律诗成就的唐代诗人是( )

A.杜牧

B.柳宗元

C.韦应物

D.李商隐

11.“气盛言宜”出自韩愈哪篇文章( )

A.《原道》

B.《谏迎佛骨表》

C.《送孟东野序》

D.《答李翊书》

12.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洵

D.苏轼

13.宋诗与唐诗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A.宣扬儒学

B.描摹山水

C.向词靠拢

D.以文为诗

14.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是( )

A.笔记体

B.传奇

C.话本

D.章回体

15.被称为“词中老杜”的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温庭筠

D.辛弃疾

16.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主人公是( )

A.关羽

B.赵云

C.周瑜

D.鲁肃

17.《天净沙·秋思》景物描写的主要顺序是( )

A.由上到下

B.由下到上

C.由近及远

D.由远及近

18.《红楼梦》中向王夫人暗示宝黛之间情感的人是( )

A.王熙凤

B.赵姨娘

C.贾环

D.袭人

19.鲁迅哪篇小说具有“出走—返乡—再出走”的深层结构( )

A.《狂人日记》

B.《阿 Q 正传》

C.《故乡》

D.《药》

20.郭沫若“五四”时期具有“狂飙突进”风格的作品是( )

A.《屈原》

B.《蔡文姬》

C.《瓶》

D.《女神》

21.巴金反思“文革”的作品是( )

A.《家》

B.《憩园》

C.《寒夜》

D.《随想录》

22.下列作品哪篇不是海子的( )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B.《坠落的声音》

C.《五月的麦地》

D.《亚洲铜》

23.下列哪篇作品是莫言的( )

A.《许三观卖血记》

B.《檀香刑》

C.《黄金时代》

D.《活着》

24.“谁能告诉我?我是谁?”出自莎士比亚的( )

A.《李尔王》

B.《哈姆雷特》

C.《尤利西斯》

D.《百年孤独》

25.戏仿《奥德修纪》“奥德修斯”返乡结构的作品是( )

A.《变形记》

B.《荒原》

C.《尤利西斯》

D.《百年孤独》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6.子曰:己所不欲,。

27.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泣涕涟涟。

28. ,车错毂兮短兵接。

29.胡马依北风,。

30.欲为圣明除弊事,。

31.庄生晓梦迷蝴蝶,。

32.山回路转不见君,。

33.鲁迅先生说:“自有《》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34.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35.《第六病房》的作者是。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6.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主。

以为:

37.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

38.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节:

39.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讲:

40.以为凡.是州之山水皆我有也。

凡:

4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涴:

42.上穷碧落

..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碧落:

43.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具:

44.可怜

..白发生。

可怜:

45.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

怖:

四、翻译(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将下列各题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6.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7.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48.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4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5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五、理解与分析(每 51、53、55 题各 7 分,第 52 题 8 分,第 54 题 6 分,共 35 分)

51.阅读下面的文字: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焉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入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请回答:

(1)“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三句话是这篇文章反驳的观点。而这三句话轻重不同,中心是什么?(1 分)这三句之间是什关系?(2 分)哪些词语显示了这种关系?(1 分)

(2)作者认为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1 分)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证?(2 分)

52.阅读下面的文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

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李白《关山月》)

请回答:

(1)这首诗歌属于什么体裁?(1 分)

(2)边塞诗的内容一般包含三方面:异域风光、怨恨战争、思念家乡。分别指

出哪些语句表达了上述内容。(3 分)

(3)李白诗歌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分)这首诗歌哪些部分最能显示李白

诗风?简要说明。(2 分)

53.阅读下面的文字:

C.《故乡》

D.《风波》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众”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C.《故乡》 D.《风波》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容忍与自由》)

请回答:

(1)郑玄注以公输般作例子、孔颖达以孔子诛少正卯为例子是提倡宽容还是主张专制?(1 分)

(2)胡适把“四诛”的禁锢自由的作用概括为哪几个方面?(3 分)

(3)这段话中胡适反复说自己“完全没有懂得”“完全没有想到”“完全没有注意到”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2 分)这段话的中心是什么?(1 分)

54.阅读下面的文字:

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梁实秋《谈时间》)

请回答: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段话的主旨。(2 分)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哪本书?(2 分)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 分)

55.阅读下面的文字: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集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雪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不论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儿来,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光亮、不停的喧嚣、熙攘的行人的漩涡当中来,那他就不会不想心事……(契诃夫《苦恼》)

请回答:

(1)概括第一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3 分)

(2)描写小马对姚纳这个形象有何作用?(1 分)

(3)哪些地方表现了姚纳的社会状况?(3 分)

六、诗词赏析(10 分)

5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短文。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七、作文(50 分)

57.阅读下列材料:

……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我同意他的意见: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种。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王小波《工作与人生》)

所谓“心胸”可以理解为“境界”、“人生规划”等,王小波主要是从个人选择的角度立论的,也可以从家庭、社会等方面来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2014年大学语文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精析】D孔子讲究以“仁”治天下,以“礼”规范社会秩序。“仁”与“礼”是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

2.【精析】A庄子散文的特点是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辞藻瑰丽,并多用寓言,善作连类比喻,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3.【精析】C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以一字为褒贬”(杜预《左传序》),含有“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后世遂称此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4.【精析】C“赋”是《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一,即铺陈直叙的描写。在《氓》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兼用。“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二句直观地描写了两人年少时谈笑的欢乐场景,运用的是“赋”的表现手法。A、B、D三项运用的是比兴的表现手法。

5.【精析】A《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著名的政论文章,《七发》的作者是枚乘,《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教战守策》的作者是苏轼。

6.【精析】C《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

7.【精析】A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专心致力于山水诗创作的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陶渊明与谢灵运并称“陶谢”。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8.【精析】B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的文学批评著作。《诗大序》也称《毛诗序》,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专论。《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9.【精析】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从物我关系的角度,将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做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10.【精析】D李商隐的律诗创作,模仿杜甫,并能够推陈出新:李商隐的七律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关注国运、感伤时事的传统,创造了以咏史方式反映时事的新手段,显著提高了七律的讽刺艺术;创造了七律“无题”这种特殊的抒情诗,极大地提高了七律抒写心灵的艺术,从而在内容和艺术上对七律作了重大的开拓与创新。

11.【精析】D在《答李翊书》中,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12.【精析】A欧阳修以天下为己任,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公认的文坛领袖。

13.【精析】D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在描绘意象,通过意象的描绘来表现情感思想。宋代的诗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侧重于直接表现情感、思想,“象”的描绘是次要的,倾向于议论化、散文化、才学化。

14.【精析】C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是话本。话本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体裁名,属于我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

15.【精析】D“词中老杜”曾被用来评价不同的词人,被推崇为词如老杜的有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等。现在学界普遍认同的观念是,从精神实质、总体成就和地位综合考量,此评语比拟辛弃疾最为恰切。

16.【精析】A《单刀会》全名《关大王单刀会》或《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

17.【精析】C《天净沙·秋思》中描写了十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从眼前之景写到远处之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日图景。18.【精析】D《红楼梦》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向袭人追问宝玉挨打的缘由,袭人趁机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妺,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趁机向王夫人暗示了宝黛之间的情感。

19.【精析】C鲁迅的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体现了“出走一返乡一再出走”的深层结构。

20.【精析】D郭沫若的《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抒发了“五四”时期青年个性解放、争取圆满人格的强烈要求,是对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沉眷恋与无限热爱。

21.【精析】D《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对“文革”的反思之作,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

22.【精析】B诗歌《坠落的声音》的作者为于坚。其余三项均为海子的作品。

23.【精析】B《檀香刑》为莫言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的作者为余华,《黄金时代》的作者为王小波。

24.,【精析】A题干中的句子是莎士比亚《李尔王》中李尔王的诘问,既道出了人认识自我的需要,也暗示出实现自我认识的特殊困难。

25.【精析】C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时,有意识地将《奥德修纪》作为小说的神话原型,使两者形成平行对应关系。神话史诗不仅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用荷马史诗的原型意义和原型结构,表达了一个现代人寻找失落的自我的故事,并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

二、填空题

26.勿施于人 27.不见复关

28.操吴戈兮被犀甲 29.越鸟巢南枝

30.肯将衰朽惜残年 31.望帝春心托杜鹃

32.雪上空留马行处 33.红楼梦

34.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35.契诃夫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36.以为:即“以之为”,把……作为。 37.绝:横渡。

38.节:节操,气节 39.讲:议论

40.凡:但凡,凡是。 41.浣:洗。

42.碧落:道家称天界 43.具:具备,具有。

44.可怜:可惜 45.怖:吓唬,恐吓。

四、翻译

46.把怨恨埋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对人亲近友好的样子。

47.天下成为一家一姓所有

48.既然让自己的内心被形体役使

49白若茫的云雾,在回望中连成一片,青青的雾气迷茫,走进山中却又不见烟

50.白雪拥塞住蓝关关口,雪满山路,连马都不肯向前挪动一步。

五、理解与分析

51.【参考答案】(1)孟尝君能得土。递进关系。以故、卒

(2)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从“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和“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两方面来论证。

52.【参考答案】(1)乐府旧题诗。

(2)异域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怨恨战争:“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思念家乡:“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雄奇飘逸,想象奇特。首四句描写异域风光的部分最能体现李白的诗歌风格。诗人以明月起兴,描写西北边地寥廓高远的景色,将高悬的明月与雄伟磅礴的天山、浩渺苍茫的云海融为一体,仅用二十个字,便展现出一幅包含关、山、月在内的万里边塞月夜图。在高远中寓有飞动之势,境界苍莽雄壮,显示出他人难以企及的笔力和气魄。

53.【参考答案】(1)提倡宽容。

(2)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杀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3)对于当年激进态度的反省,对于容忍之难的真切体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54.【参考答案】(1)时间难得而易失,要珍惜时间

(2)《论语》。

(3)类比论证。

55.【参考答案】(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写出了车夫姚纳在等待乘客时的呆滞情形。

(2)小母马的呆板瘦小,生动地折射出了人物悲惨的处境

(3)这段文字通过景物和肖像描写,表现出了姚纳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景物描写渲染了

一个阴冷、昏暗的氛围,这同当时俄国的社会气氛、姚纳悲惨的生活和孤寂的心情相一致。肖像描写突出了姚纳的呆滞麻木,生动地折射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

六、诗词赏析

56.【参考答案】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腐儒”是自嘲,而前面冠以“乾坤”,又不无自负、倔强之意。“片云”二句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的“思归”之情表现得尤为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样。“落日”二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诗人漂流

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古来”句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诗人以“老马”自况,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利用它的日行千里的功力,而是采用它的智慧。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跟老马一样,并非一无用处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诗人虽年近六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却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

七、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