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09版) 一、学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均系全国重点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部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首批被列入"世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和设立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重点建设学科点。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60余名,其中包括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徐祖耀院士、周尧和院士、阮雪榆院士和潘健生院士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依托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加工及材料改性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镁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先进热处理与表面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焊接技术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以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工原理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和分析测试新技术,长期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横向课题,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定期选派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际交流的方式前往美、英、法、德、日、韩等国的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短期交流。 二、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系统、深入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总学分≥30,其中学位课≥19(核心课程≥6,数学≥5),英语授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年内完成。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工程型——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及项目简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已逾百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 本专业目前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体现强弱电、软硬件相结合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和控制、电工技术应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人才。本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大量进入电力公司等国企、世界五百强企业,约1/3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件引导下,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此,从2009级开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每年有35名本科生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其三个特点为:1)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依托于上海交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及上海电气、上海电力、施耐德电气等企业和其他研究所。其特色为:1)学科基础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师资力量雄厚,电气工程系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院士2人,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项目的中青年专家,并有一大批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该专业学位硕士点还依托教育部重点“电力传输与功率转换”实验室、高电压试验设备研究开发中心、风力发电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上海市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给学生们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机会。

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界面及界面改性方法 界面结合强度低,则增强纤维与基体很容易分离,在材料的断面可观察到脱粘、纤维拔出、纤维应力松弛等现象,起不到增强作用;但界面结合强度太高,则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应力无法松弛,形成脆性断裂。 在研究和设计界面时,不应只追求界面粘结而应考虑到最优化和最佳综合性能。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 界面结合有机械粘接与润湿吸附、化学键结合等。 大多数界面为物理粘结,结合强度较低,结合力主要来自如色散力、偶极力、氢键等物理粘结力。 偶联剂与纤维的结合(化学反应或氢键)也不稳定,可能被环境(水、化学介质等)破坏。一般在较低温度下使用,其界面可保持相对稳定。增强剂本身一般不与基体材料反应。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原则: 1)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中,首先应考虑如何改善增强材料与基体间的浸润性。一般可采取延长浸渍时间,增大体系压力、降低熔体粘度以及改变增强体织物结构等措施。2)适度的界面结合强度 3)减少复合材料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4)调节界面内应力和减缓应力集中 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改性方法 1、颗粒增强体在热塑性聚合物基体加入两性相溶剂(增容剂),则能使液晶微纤与基体间形成结合良好的界面 2、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改善 a)纤维表面偶联剂 b)涂覆界面层 c)增强体表面改性 2、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 金属基体在高温下容易与增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界面反应,金属基体多为合金材料,在冷却凝固热处理过程中还会发生元素偏聚、扩散、固溶、相变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方式有化学结合、物理结合、扩散结合、机械结合。总的来讲,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界面以化学结合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几种界面结合方式共存。 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界面有3种类型:第一类界面平整、组分纯净,无中间相。第二类界面不平直,由原始组分构成的凸凹的溶解扩散型界面。第三类界面中含有尺寸在亚微米级的界面反应物。多数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界面反应。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控制研究方法: 1)对增强材料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在增强材料组元上预先涂层以改善增强材料与基体的浸润性,同时涂层还应起到防止发生反应的阻挡层作用。 2)选择金属元素改变基体的合金成分,造成某一元素在界面上富集形成阻挡层来控制界面反应。尽量避免选择易参与界面反应生成脆硬界面相、造成强界面结合的合金元素 3)优化制备工艺和参数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程度主要取决于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因此优化制备工艺和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是优化界面结构和控制界面反应的有效途径。 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陶瓷基体复合材料指基体为陶瓷材料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包括金属和陶瓷材料。界面结合方式与金属基体复合材料基本相同,有化学结合、物理结合、机械结合和扩散结合,其中以化学结合为主,有时几种结合方式同时存在。 陶瓷基体复合材料界面控制方法

上交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解答

各章例题、习题以及解答 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 1.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 答案: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称为同位素。由于各同位素的含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正整数。 2.已知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若100g的Si中有5×1010个电子能自由运动,试计算:(a)能自由运动的电子占价电子总数的比例为多少?(b)必须破坏的共价键之比例为多少? 答案:原子数=个 价电子数=4×原子数=4×2.144×1024=8.576×1024个 a) b) 共价键,共有2.144×1024个;需破坏之共价键数为5×1010/2=2.5×1010个;所以 3.有一共聚物ABS(A-丙烯腈,B-丁二烯,S-苯乙烯),每一种单体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求各单体的摩尔分数。 答案:丙烯腈(-C2H3CN-)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3; 丁二烯(-C2H3C2H3-) 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4; 苯乙烯(-C2H3C6H5-) 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设三者各为1g,则丙烯腈有1/53mol,丁二烯有1/54mol,苯乙烯有1/104mol。 故各单体的摩尔分数为

1. 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四个量子数来决定?答案 2.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性质如何递变?答案 4. 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答案 5. 铬的原子序数为24,它共有四种同位素:4.31%的Cr 原子含有26个中子,83.76%含有28个中子,9.55%含有29个中子,且2.38%含有30个中子。试求铬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 6. 铜的原子序数为29,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它共有两种同位素Cu 63和Cu 65,试求两种铜的同位素之含量百分比。答案 7. 锡的原子序数为50,除了4f 亚层之外其它内部电子亚层均已填满。试从原子结构角度来确定锡的价电子数。答案 8. 铂的原子序数为78,它在5d 亚层中只有9个电子,并且在5f 层中没有电子,请问在Pt 的6s 亚层中有几个电子?答案 9. 已知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2,根据原子的电子结构知识,试指出它属于哪个周期?哪个族?并判断其金属性强弱。答案 10.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答案 11. 图1-1绘出三类材料—金属、离子晶体和高分子材料之能量与距离关系曲线,试指出它们各代表何种材料。答案 12. 已知Si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若100g 的Si 中有5×1010个电子能自由运动,试计算:(a)能自由运动的电子占 价电子总数的比例为多少?(b)必须破坏的共价键之比例为多少?答案 13. S 的化学行为有时象6价的元素,而有时却象4价元素。试解释S 这种行为的原因。答案 14. A 和B 元素之间键合中离子特性所占的百分比可近似的用下式表示: [ ] 1001%2 )(25.0?-=--B A x x e IC 这里x A 和x B 分别为A 和B 元素的电负性值。已知Ti 、O 、In 和Sb 的电负性分别为1.5,3.5,1.7和1.9,试计算TiO 2和InSb 的IC%。答案 15. Al 2O 3的密度为3.8g/cm 3,试计算a)1mm 3中存在多少原子?b)1g 中含有多少原子?答案

上交材料科学基础各章例题、习题与及解答

各章例题、习题与及解答 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 1.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 ????答案: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称为同 位素。由于各同位素的含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正整数。 ????2.已知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若100g的Si中有5×1010个电子能自由运动,试计算:(a)能自由运动的电子占价电子总数的比例为多少?(b)必须破坏的共价键之比例为多少? ????答案:原子数=个 ????价电子数=4×原子数=4×2.144×1024=8.576×1024个 ????a) ????b) 共价键,共有2.144×1024个;需破坏之共价键数为5×1010/2=2.5×1010个;所以 ????3.有一共聚物ABS(A-丙烯腈,B-丁二烯,S-苯乙烯),每一种单体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求各单体的摩尔分数。 ????答案:丙烯腈(-C2H3CN-)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3; ????丁二烯(-C2H3C2H3-) 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54; ????苯乙烯(-C2H3C6H5-) 单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4; ????设三者各为1g,则丙烯腈有1/53mol,丁二烯有1/54mol,苯乙烯有1/104mol。 ????故各单体的摩尔分数为 1.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四个量子数来决定?答案 2.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 么区别?性质如何递变?答案 4.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答案 5.铬的原子序数为24,它共有四种同位素:4.31%的Cr原子含有26个中子,83.76%含有28个中子,9.55% 含有29个中子,且2.38%含有30个中子。试求铬的相对原子质量。答案 6.铜的原子序数为29,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它共有两种同位素Cu63和Cu65,试求两种铜的同位素之含量 百分比。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中国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样题)科目:中国概况及世界近现代史(文科) 建议用时:_60_分钟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计25分) 1. 中国古代与阿拉伯和欧洲进行丝绸贸易的一条陆上通道被称为。 2. 1984年,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的方针。 3. 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西安最著名的名胜是,它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5.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6.在中国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都由司法机关中的负责。 7. 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和以炎帝为首的部落结盟,形成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 8. 1989年国家宣布开发,通过开发这一地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以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9. 亚洲地区国家自古以来受中国历史文化影响很大,从而逐渐形成了地球上的。 10.明朝李时珍写的《》记载了近2000余种药物,是中医经验总结性著作,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1.1905年,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并成功地发动了,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12. 提出“仁政说”,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当时具有十分进步的思想意义。 13. 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 14.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附近发生了“”,中国军队奋勇抗战,标志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 15. 由于季风周期性变化和地势等因素影响,中国的气候具有、雨热同季的特征。

16. 中国两个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和洞庭湖都地处平原。 17. 根据中国国的行政区划,全国共有各省级行政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18 .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变革剧烈,思想活跃,形成了著名的“”局面,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学派。 19. 对美国废除黑奴制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的发表。 20.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的爆发。 21. 的广泛使用是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22.俄国总理普京曾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这一悲剧发生的时间是 年。 23.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通过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团结力量。 24. 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发现自由落体理论、证明新天文学正确性的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科学家。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中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从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政策调整 B.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C.北方多次的动乱 D.对外贸易的发展 2.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学习、传播佛教文化都体现了唐朝文化的特点。 A.影响巨大 B.世界领先 C.高度繁荣 D.兼容并蓄 3. 我国著名的“五岳”中,位于河南省的是。 A.恒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4.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造技术令人称赞和感叹,从以下几张图片可以看出,当时的青铜器 主要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摘自课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针对的是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是最早用来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之一。所谓的溶胶-凝胶工艺过程是将前驱物在一定的有机溶剂中形成均质溶液,均质溶液中的溶质水解形成纳米级粒子并成为溶胶,然后经溶剂挥发或加热等处理使溶胶转化为凝胶。溶胶-凝胶中通常用酸、碱和中性盐来催化前驱物水解和缩合,因其水解和缩合条件温和,因此在制备上显得特别方便。根据聚合物与无机组分的相互作用情况,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将可溶性聚合物嵌入到无机网络中把前驱物溶解在形行成的聚合物溶液中,在酸、碱或中性盐的催化作用下,让前驱化合物水解,形成半互穿网络。(2)嵌入的聚合物与无机网络有共价键作用在聚合物侧基或主链末端引入能与无机组分形成共价键的基团,就可赋予其具有可与无机组分进行共价交联的优点,可明显增加产品的弹性模量和极限强度。在良好溶解的情况下,极性聚合物也可与无机物形成较强的物理作用,如氢键。 (3)有机-无机互穿网络在溶胶-凝胶体系中加入交联单体,使交联聚合和前驱物的水解与缩合同步进行,就可形成有机-无机同步互穿网络。用此方法,聚合物具有交联结构,可减少凝胶的收缩,具有较大的均匀性和较小的微区尺寸,一些完全不溶的聚合物可以原位生成均匀地嵌入到无机网络中。 溶胶-凝胶法的特点是可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使两相分散均匀,通过控制前驱物的水解-缩合来调节溶胶-凝胶化过程,从而在反应早期就能控制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性能,产生结构极其精细的第二相。存在的问题是在凝胶干燥过程中,由于溶剂、小分子、水的挥发可能导致材料内部产生收缩应力,从而会影响材料的力学和机械性能。另外,该法所选聚合物必须是溶解于所用溶剂中的,因而这种方法受到一定限制。 2、层间插入法 层间插入法是利用层状无机物(如粘土、云母等层状金属盐类)的膨胀性、吸附性和离子交换功能,使之作为无机主体,将聚合物(或单体)作为客体插入于无机相的层间,制得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层状无机物是一维方向上的纳米材料,其粒子不易团聚且易分散,其层间距离及每层厚度都在纳米尺度范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真题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卷[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分,我当10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 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 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卷[回忆版] 5 个大题,每个大题20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9个。 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 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2 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种。 3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 4 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 5 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 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 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 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M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分,每个2分)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 -4 3]晶向。 三简答 1 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分) 2 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分) 四简答 1 忘了。。。(8分) 2 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分) 五相图题(20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 理科).doc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录取人数及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理科) 选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后半生的生活方向和轨迹,很多考生因为高考填志愿时没有足够重视,要么浪费了不少分数;要么学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感觉“痛不欲生”。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正是说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选大学应主要考虑哪些指标?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今日将带你一起了解关于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专业目录等相关知识。 注: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人数截至发稿前官方暂未公布,所以小编先整理了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招生计划专业的信息。考生务必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只作参考!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招生计划人数和招生专业 在上海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计划类型层次科类计划数工商管理类非定向本科文史1法学非定向本科文史1经济学类非定向本科文史1英语非定向本科文史1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定向本科理工1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本科理工1电子信息类 (交大密西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含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1经济学类非定向本科理工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IEEE试点班)非定向本科理工1机械工程 (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非定向本科理工1海洋工程类非定向本科理工1电子信息类 (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含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非定向本科理工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精彩试题

第一章 聚合物合金的概念、合金化技术的特点? 聚合物合金:有两种以上不同的高分子链存在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 合金化技术的特点:1、开发费用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2、易于制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材料。3、有利于产品的多品种化和系列化。 热力学相容性和工艺相容性的概念? 热力学相容性:达到分子程度混合的均相共混物,满足热力学相容条件的体系。 工艺相容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剥离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相容的共混体系。 如何从热力学角度判断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 1、共混体系的混合自由能(ΔG M )满足ΔG M =ΔH M -TΔS M <0 2、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 12 为负值或者小的正值。 3、聚合物分子量越小,且两种聚合物分子量相近。 4、两种聚合物的热膨胀系数相近。 5、两种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相近。 *思考如何从改变聚合物分子链结构入手,改变聚合物间的相容性? 1、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极性基团。 2、对聚合物分子链化学改性。 3、通过共聚使分子链引入特殊相互作用基团。 4、形成IPN或交联结构。 5、改变分子量。 第二章 *列举影响聚合物合金相态结构连续性的因素,并说明分别是如何影响的? 组分比:含量高的组分易形成连续相; 黏度比:黏度低的组分流动性较好,容易形成连续相; 内聚能密度:内聚能密度大的聚合物,在共混物中不易分散,容易形成分散相;溶剂类型:连续相组分会随溶剂的品种而改变; 聚合工艺:首先合成的聚合物倾向于形成连续性程度大的相。 说明聚合物合金的相容性对形态结构有何影响?

共混体系中聚合物间的工艺相容性越好,它们的分子链越容易相互扩散而达到均匀的混合,两相间的过渡区越宽,相界面越模糊,分散相微区尺寸越小。完全相容的体系,相界面消失,微区也随之消失而成为均相体系。两种聚合物间完全不相容的体系,聚合物之间相互扩散的倾向很小,相界面和明显,界面黏接力很差,甚至发生宏观的分层剥离现象。 什么是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如何控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 微相分离:由化学键相连接的不同链段间的相分离 控制溶剂、场诱导、特殊基底控制、嵌段分子量来控制 *简述聚合物合金界面层的特性及其在合金中所起的作用。 特性:1、两种分子链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相区到界面形成一浓度梯度;2、分子链比各自相区内排列松散,因而密度稍低于两相聚合的平均密度;3、界面层内易聚集更多的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分子量较低的聚合物分子。 作用:力的传递效应;光学效应;诱导效应。 第三章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形变机理及形变特点。 形变机理:银纹化和剪切带形变 特点:1、橡胶的存在有利于发生屈服形变;2、力学性能受形变机理影响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形变机理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形变机理的因素。 定量研究:高精度的蠕变仪同时测定试样在张应力作用下的纵向和横向形变 影响因素:树脂基体;应力和应变速率;温度;橡胶含量;拉伸取向 简述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多重银纹化增韧理论:在橡胶增韧的塑料中,由于橡胶粒子的存在,应力场不再是均匀的,橡胶粒子起着应力集中的作用。(脆性玻璃态高聚物受外力作用发生银纹形变时材料韧性很差) 银纹-剪切带增韧机理:银纹和剪切到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ABS 拉伸过程中既有发白现象,又有细颈形成) 试比较橡胶增韧塑料和刚性粒子工程塑料的异同点。 1、增韧剂种类不同; 2、增韧的对象不同; 3、增韧剂含量对增韧效果的影响不同; 4、改善聚合物合金性能的效果不同; 5、增韧机理不同; 6、对两相界面黏结强度的要求是相同 第四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摘要: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其特有的性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简单的介绍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描述了其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性能特点,并详细描述了其发展历史及应用。 关键词: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历史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理相,包括粘接材料(基体)和粒料纤维或片状材料所组成的一种固体物。 (1) 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虽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各组分材料性能的简单加和,而是有着重要的改进。(2)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3)分散相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两相之间存在着界面。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是以有机聚合物(主要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为基体,连续纤维为增强材料组合而成的。聚合物基体材料虽然强度低,但由于其粘接性能好,能把纤维牢固地粘接起来,同时还能使载荷均匀分布,并传递到纤维上去,并允许纤维承受压缩和剪切载荷。而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使它成为理想的承载体。纤维和基体之间的良好的结合,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充分展示各自的优点,并能实现最佳结构设计、具有许多优良特性。 实用PMC通常按两种方式分类。一种以基体性质不同分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另一种按增强剂类型及在复合材料中分布状态分类。如: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俗称玻璃钢)、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碳纤维增强塑料、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增强塑料、碳化硅纤维增强塑料、矿物纤维增强塑料、石墨纤维增强塑料、木质纤维增强塑料等。这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上述共同的特点,同时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能。通常意义上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一般就是指纤维增强塑料。 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一般都具有以下特性: 1. 比强度、比模量大。比强度和比模量是度量材料承载能力的一个指标,比强度越高,同一零件的自重越小;比模量越高,零件的刚性越大。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都比较大,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是钢的

上海交通大学特色专业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特色专业简介 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历经几十年,逐渐形成 了各具特色、实力雄厚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 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工程力学。此外,生物力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力 学学科,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 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 材料科学与工程: 前身是冶金系。下设三个二级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上海交大的传统优势学 科和国家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 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认定 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 在百年交大的成长过程中,机械工程学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了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实业 家和管理专家,为国家繁荣和科学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交通 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并设立博士 后流动站的学科之一,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 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汽车设计与制造”上海市重点学科,整个学科的实力都非常强大,自然是好多优秀学子们的首选喽!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由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张钟俊院士于1958年亲手创建的。学科以 其科研覆盖面宽、综合实力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培养高层次人 才数量多、质量高而列居国内同类学科前茅。也是我国最早具有博 士学位授予权、最早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取得一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所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二级学科于1987年开始就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实力不容小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创立于1943年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伴随祖国的日益强盛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内首创并率先建成众多重大研究设施,在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学科,造就了一批以院士为核心的著名学科带头人,成为了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综合研究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科研和教学基地,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2005_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827材料科学基础试题真题版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 回忆版] 材料科学基础: 8选5。每题两问,每问10 分,我当10 个题说吧,好多我也记不清是那个题下的小问了。 1。填空。你同学应该买那本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了吧,看好那本此题就没多大问题,因为重复性很强。 2。论述刃位错和螺位错的异同点 3。画晶面和晶向,立方密排六方一定要会,不仅是低指数;三种晶型的一些参数象原子数配位数之类的 4。计算螺位错的应力。那本习题也有类似的,本题连续考了两年,让你同学注意下此题 5。置换固熔体、间隙固熔体的概念,并说明间隙固熔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区别。那本习题上有答案、 6。扩散系数定义,及对他的影响因素 7。伪共晶定义,还有个相关的什么共晶吧,区分下。根据这概念好像有个类似计算的题,这我没做,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共晶后面有点内容看下 8。关于固熔的题,好像是不同晶型影响固熔程度的题,我就记得当时我画了个铁碳相图举例说明了下还有两个关于高分子的题,我没做也没看是啥题 总之,我觉得复习材科把握课本及习题,习题很重要,有原题,而且我发现交大考试重基础,基本概念要搞清楚,就没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材料科学基础考博试题[回忆版] 5个大题,每个大题20 分。下面列出的是材料科学基础的前五个大题,其中第一大题有几个想不起来了,暂列9 个。 其实后边还有三道大题,一道是关于高分子的,一道是关于配位多面体的,还有最后一个是作为一个材料工作者结合经验谈谈对材料科学特别是对材料强韧化的看法和建议,我都没敢选。 一填空(20 分,每空1 分)

1密排六方晶体有()个八面体间隙,()个四面体间隙 2晶体可能存在的空间群有(230)种,可能存在的点群有(32 )种。 3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取决于(),而正离子的配位数则取决于()。(鲍林第一规则) 4共价晶体的配位数服从()法则。 5固溶体按溶解度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那么()固溶体永远属于有限固溶体。6 空位浓度的计算公式:()。 7 菲克第一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菲克第二定律描述的是()扩散过程。 8 原子扩散的动力是(),物质由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过程称为()。9 一次再结晶的动力是(),而二次再结晶的动力是()。 二在立方晶体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20 分,每个2 分)各有三个晶面、两个晶向,别的不记得了,就记得一个在密排六方中画[2 2 -4 3] 晶向。 三简答 1写出霍尔佩奇公式,并指出各参数的意义。(8 分) 2说明什么是屈服和应变失效,解释其机理。(12 分) 四简答 1忘了。。。(8 分) 2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12 分) 五相图题(20 分)这个就是个送分题,Pb-Sn 相图,分析w(Sn)%=50%的平衡凝固过程,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室温下α相的含量。(见交大第三版材科第268、270 页) 感言:可以看出,上交今年的材科题目比较简单,偏重于基础知识。这次考材科感觉像是上当了,复习的方向完全不对,那么多计算公式一个也没用到,像是一拳打出去扑了个空,而 空间群有多少种、共价晶体配位数服从的8—N 法则这种基础知识却没看到!所以以后要考 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课本要细细看一遍那,太难的题目基本不用做的。 英语部分:(没有听力~~)最后,附上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Some people argue that one can succeed by taking risks or chances, however, some other people advocate that careful plan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e two opinions? Use specific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view. (300 words)感言:今年的英 语题目类型跟2008 年的题型一样,第一大题40 个选择题(20 分),第二大题6 篇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学业指导手册

1 陈 赓(15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刘赛靓(16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 王耀萱(16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张海扬(16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周思安(17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 朱德昊(16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本科生学业指导手册 主 编 编 者 (按姓名汉语拼音排序) 顾 问 梅文瀚、钮晓音 审 校 沈 理 封面设计 朱德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联合会

本手册使用说明 1.本手册适用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日制在读 本科生,也可供教职工参考。 2.本手册收集了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共性 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同学们的个性化修业问题则可向教务处或所在院系教务部门进行咨询。 3.本手册仅供参考,其问题及解答内容可能会随 相关规定和培养方案等内容的变更而进行相应修改。 4.本手册中如若出现错误或不足,欢迎指正。 2

目录 一、培养方案 (4) 二、课程修读与选课 (6) 三、学生评教 (10) 四、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 (11) 五、成绩管理 (13) 六、学籍管理 (15) 七、海外游学 (16) 八、考研与保研 (18) 九、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19) 十、长学制专业 (21) 十一、证明与证件办理 (23) 十二、其他 (25) 3

一、培养方案 1. 什么是培养方案?有什么作用? 培养方案是在学校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认定和学位授予、课程设置等内容。 学生可通过查阅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了解本专业的修读课程及教学安排。 课程设置为计划内容,如有变化,以实际教学安排为准。 2. 如何查询专业培养方案? 登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后简称医学院)教务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e3199299.html,/jwc/)→专业设置,根据所在专业与入学年份查看“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3. 本科期间修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要求? 各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学分要求不同,视专业而定,具体参考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选修课学分要求参照《关于选修课程修读的说明》(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e3199299.html,/jwc/info/1081/3045.htm)执行。 4

上海交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2017上海交通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扩展】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上 海市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 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 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 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 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5年,学校 迁往西安,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两部分独立 建制,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 院并入学校;2005年,学校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为新的上海 交通大学。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6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共有28个学 院/直属系,21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 12个直属单位;有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195人、研究生(国内)30270人,学位留学生2401人;有专任教师2835名,其中教授89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6名(含双聘);有本科专业 6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6个。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

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成绩 专业材料工程 课程名称、代码1512011080405 年级 姓名学号 时间年月 任课教师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 【摘要】界面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除增强材料和基体受力外,界面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无机刚性粒子增强复合材料、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及其改性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界面相容性。 【关键词】聚合物;复合材料;综述;增强 1 前言 界面是复合材料极为重要的微观结构,它作为增强体与基体连接的“桥梁”,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复合材料一般是由增强相、基体相和它们的中间相(界面相)组成,它们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结构、性能与作用,增强相主要起承载作用,基体相主要起连接增强相和传载作用,界面是增强相和基体相连接的桥梁,同时是应力的传递者[1]。目前对增强相和基体相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作为复合材料三大微观结构之一的界面问题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其原因是测试界面的精细方法运用起来较困难,描述的理论尚不完整,尤其从力学的角度研究界面的性质、作用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和破坏机理等方面的工作正在开展。界面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2],尤其是层间剪切、断裂、抗冲击等性能,因此随着复合材料科学和应用的发展,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力学行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复合材料的强度、刚性及韧性是代表其物理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复合材料进行界面改性使两相界面具有合适的粘附力,形成一个相互作用匹配且能顺利传递应力的中间模量层,以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3]。 2 无机刚性粒子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界面 无机刚性粒子增强聚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克服了以往用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增韧聚合物时在韧性提高的同时刚性下降的缺点。常用的无机刚性粒子[4]有CaCO3、SiC、BaSO4、滑石、硅石灰、蒙脱土以及煤灰等。欧玉春[5]等提出刚性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界面结构模型,即在均匀分散的刚性粒子周围嵌入具有良好界面结合和一定厚度的柔性界面相,以便在材料经受破坏时能引发银纹,终止裂缝的扩展。在一定形态结构下它还可引发基体剪切屈服,从而消耗大量冲击能,又能较好地传递所承受的外应力,达到既增强又增韧的目的。 在PP/CaCO3复合体系中用酯酸类偶联剂在刚性粒子表面引入柔性或弹性界面层,降低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含塑性研究院)硕士 研究生复试考生名单公示 一、获自主招生优惠政策考生:参加我院年自主招生,并获 得相应优惠政策。 学术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 王志平材料学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 李振坤塑性研究院夏令营优秀营员,免复试,直接录取 二、普通考生:已参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线标准。 学术型硕士: 序号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 课一 业务课 二 总分备注 1.张尧 2.侯雅男 3.王启祥 4.刘天文 5.韩盼文 6.李录凤 7.陈洪乾 8.蔡令令 9.刘文东 10.徐云松

11.林广源 12.储奔 13.汪超翔 14.海军 15.徐周 16.徐犟鹍 17.孙序成 18.崔洋 19.胡誉 20.唐晓玖 21.雷小娇 22.胡丹梅 23.陈文正 24.王水良 25.杨梅塑性研究院 26.何乃辉塑性研究院 27.罗帅塑性研究院 28.王阿蒙塑性研究院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序 考生编号考生姓名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备注号 1.王军寒 2.沙勇明 3.王日升 4.陈思议 5.王福林 6.秦莹 7.王靖超 8.张子扬 9.江毅 10.孙嘉 11.王汗群 12.陈旻骅 13.丁德华 14.吴嘉良 15.钟晓祥 16.谢怡彤 17.于建树 18.姚瑶 19.范昊天 20.刘家栋 21.黄成

22.张挺 23.杨帆 24.钟锦鹏 25.赵浩浩 26.李子晗 27.方涛 28.高源 29.程敬辉 30.徐仕豪 31.朱竞尧 32.訾鹏 33.安浩伟 34.张弛 35.承睿奇 36.孙瑞涛 37.陈悦琛 38.陈成 39.江浩宇 40.王亚东 41.朱正辉 42.邓秉浩 43.解启飞 44.李涛 45.雷爽 46.王雪柔 47.徐磊 48.廖光澜 49.杨会芳 50.李是捷 51.程实 52.张文雨 53.黄文帅塑性研究院 54.张煌塑性研究院 55.马进塑性研究院 56.蔡佰煊塑性研究院 57.刘珈汝塑性研究院 58.王元龙塑性研究院 59.车彩干塑性研究院 60.李林飞塑性研究院 61.刘欣梅塑性研究院 62.赵杰塑性研究院 63.赵晓杰塑性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