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纳米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纳米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纳米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班级:高材10902 姓名:闵骏学号:200803432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了人类可以像排列积木一样排列原子,这是人类关于纳米的最早梦想。

从此以后纳米飞速发展。199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碳纳米管,并发现其质量仅为同体积的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十倍,因此称作超级纤维,超级纤维的发现标志人类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发掘达到了新的高度。至1999年,纳米产品的年产值达到500亿美元。

纳米材料主要由纳米晶粒和晶粒界面两部分组成,其晶粒中原子的长程有序排列和无序界面成分的组成后有大量的界面(6×1025m3/10nm晶粒尺寸),晶界原子达15%~50%,且原子排列互不相同,界面周围的晶格原子结构互不相关,使得纳米材料成为介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结构状态[1]。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9(10亿分之一)米。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科技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一门体现多学科交叉性质的前沿领域。若以研究对象或工作性质来区分,纳米科技包括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其中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纳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应用程度是人类是否进入纳米科技时代的重要标志;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是纳米科技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和理论与实验的重要基础。纳米科技的最终目的是以原子、分子为起点,去设计制造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纳米技术的内容:(1)纳米材料包括制备和表征。在纳米尺度下,物质中电子的放性(量

子力学学性质)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将受到尺度大小的影响,如能得到纳米尺度的结构,就可能控制材料的基本性质如熔点、磁性、电容甚至颜色。而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成份。(2)纳米动力学主要是微机械和微电机,或总称为微型电动机械系统(MEMS),用于有传动机械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光纤通讯系统,特种电子设备、医疗和诊断仪器等。MEMS使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集成电器设计和制造的新工艺。特点是部件很小,刻蚀的深度往往要求数十至数百微米,而宽度误差很小。这种工艺还可用于制作三相电动机,用于超快速离心机或陀螺仪等。在研究方面还要相应地检测准原子尺度的微变形和微摩擦等。虽然它们目前尚未真正进入纳米尺度,但有很大的潜在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3)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如在云母表面用纳米微粒度的胶体金固定DNA的粒子,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叉指形电极做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试验,磷脂和脂肪酸双层平面生物膜,DNA的精细结构等。有了纳米技术,还可用自组装方法在细胞内放入零件或组件使构成新的材料。新的药物,即使是微米粒子的细粉,也大约有半数不溶于水;但如粒子为纳米尺度(即超微粒子),则可溶于水。(4)纳米电子学包括基于量子效应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电子材料的表征,以及原子操纵和原子组装等。当前电子技术的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快”是指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是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但是“更小”并非没有限度。

纳米涂料一般由纳米材料与有机涂料复合而成, 更严格地讲应称作纳米复合涂料。纳米复合涂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至少有一种材料的尺度在1 ~100 nm 之间, 二是纳米相使涂料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增加了新功能, 二者缺一不可。广义上讲, 纳米涂层材料包括两种: 金属纳米涂层材料和无机纳米涂层材料。金属纳米涂层材料主要是指材料中含有纳米晶相, 无机纳米涂层材料则是由纳米粒子之间的熔融、烧结复合而得。通常所说的纳米涂料均为有机纳米复合涂料。

现阶段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主要为两种情况:(1)纳米材料经特殊处理后,添加到传统涂料中分散后制成的纳米复合涂料,使涂料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将纳米离子用于涂料中所得到的一类具有抗辐射、耐老化、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涂料称为纳米复合涂料。(2)完全由纳米粒子和有机膜材料形成的纳米涂层材料,通常所说的纳米涂料均为有机纳米复合涂料。目前,用于涂料的纳米粒子主要是某些金属氧化物(如TiO2、Fe2O2、ZnO等)、纳米金属粉末(如纳米Al、Co、Ti、Cr、Nd等)、无机盐类(CaCO3)和层状硅酸盐(如一堆的纳米级粘土)。

目前, 用于涂料的纳米粒子主要是某些金属氧化物( 如TiO 2 、Fe 2 O 3 、ZnO 等) 、纳米金属粉末( 如纳米Al 、Co 、Ti 、Cr 、Nd 、Mo 等) 、无机盐类( 如CaCO 3 ) 和层状硅酸盐( 如一堆的纳米级粘土)。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四种: (1) 溶胶凝胶法, 由纳米粒子在单体或树脂溶液中的原位生成; (2) 原位聚合法, 指纳米粒子直接分散在单体中, 聚合后生成纳米涂料;(3) 共混法, 指纳米粒子和树脂溶液或乳液的共混复合;(4) 插层法, 通过单体或聚合物溶液进入无机纳米层间, 制得纳米涂料, 但这种方法只适合蒙脱土一类的层状无机材料。

首先是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稳定分散问题。由于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和表面张力都很大,容易吸附而发生团聚,在溶液中将其有效地分散成纳米级粒子是非常困难的。寻找合适的分散剂来分散纳米材料,并采用合适的稳定剂将良好分散的纳米材料粒径稳定在纳米级,是纳米技术在涂料改性中获得广泛应用必须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其次,纳米材料加入量的适度问题。一般而言,纳米材料的用量与涂料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曲线近似于抛物线,开始时随着纳米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涂料性能大幅度提高,到一定值后,涂料性能增幅趋缓,最后达到峰值:之后,随着纳米材料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涂料的性能反而呈迅速下降的趋势,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做好对比试验,选好纳米材料添加量也十分关键。最后,

必须开展纳米涂料施工工艺的研究。纳米涂料就本身而言只是一个半成品,只有施工完毕后才真正成为最终产品,而现实情况是人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纳米涂料产品本身,而忽略了施工工艺的研究,致使纳米涂料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国外在纳米涂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早, 尤其美国与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国研究开发成功并已进行产业化的有豪华轿车面漆、军事隐身涂料、绝缘涂料等, 另外还开展了光致变色涂料、透明耐磨涂料、包装用阻隔性涂层等纳米涂料的研究, 目前已有3 个公司供应商业纳米复合涂料产品。日本则在静电屏蔽涂料、光催化自清洁涂料的研究开发方面, 取得了成功并实现了产业化。

国内纳米涂料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主要集中在改善建筑外墙涂料的耐候性和建筑内墙涂料的抗菌性方面, 且基本上已研制成功, 目前正准备走向产业化, 而在工业用涂料、航空航天涂料以及功能性涂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则落后于发达国家。纳米技术在涂料领域应用的方向有两个: 一是改善传统涂料性能, 利用涂料的流变性与填料的粒径存在的一定关系, 引用纳米技术可制得施工性能优良的纳米涂料, 纳米粒子由于比表面积大, 与有机树脂基质之间存在良好的界面结合力, 从而可提高原有涂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刮伤性等力学性能, 而且由于其对可见光可透, 还可保证涂层的透明性, 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高耐刮伤性汽车涂料、家具漆等纳米涂料; 二是制备出新的功能性纳米涂料, 如军事隐身涂料、静电屏蔽涂料、纳米抗菌涂料、纳米界面涂料等。

总的来说, 目前纳米涂料尚处于初步阶段, 商品化的纳米料生产也刚刚起步, 而目前有些商业媒体的宣传对纳米科技有一定的炒作嫌疑, 科技工作者对此应该保持严谨求实的态度, 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们最终会克服纳米涂料的研制中存在的上述许多问题, 随着纳米技术和涂料研究的深入, 涂料工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纳米涂料的前景也将是无限光明、辉煌的。

综上所述纳米技术是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性与综合性交叉的新学科,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迅猛发展将引发21世纪新的工业革命。纳米涂料便是纳米技术的产物,现在国内外对纳米涂料的需求量也注定纳米涂料的迅速发展。纳米涂料必将使世界更为绚丽。

涂料中添加了纳米材料的好处

涂料中添加了纳米材料的好处 现在的油漆涂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质,可以说是脱离了低碳环保的要求,而纳米涂料作为目前唯一的一种新型环保涂料其通过纳米粒子之间的熔融、烧结复合,弥补了这一缺点同时使涂料性能得到明显进步或有新功能。现纳米涂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将领导建筑涂料行业新潮流,成为装饰行业新时尚。现新研发的几款新的纳米涂料,因组成的纳米粒子不同其性能各不相同。 1.UGC纳米涂料由纳米氧化钛VK-T30, 纳米氧化铝VK-L30,纳米氧化锆VK-R30等全无机纳米氧化物材料组成不含有机成分,所以高耐候。不故意破坏涂层漆膜,漆膜可以几乎永久不老化、不粉化。由于是全纳米材料,涂层具有极高的渗透性,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钛等会渗透到金属、陶瓷、水泥等纳米尺寸孔径内,渗透到各个细孔,继而固化封闭这些空隙。所以会起到很强防腐作用,防腐防酸防碱作用比一般防锈漆强10倍。且为水性体系,所以以不燃烧、不冒烟,可以作为优异的防火涂料;涂层低温固化成陶瓷般坚硬物质表面,硬度高,可以达到7-9H,远非一般的涂料科比。涂层更加耐磨、耐刮擦,耐划伤。由于纳米氧化钛VK-T30, 纳米氧化铝VK-L30,纳米氧化锆VK-R30和基材可以有原子力的结合,所以UGC比一般涂料有更强的结合力。如岩石板结实。附着力远强于一般涂料。 2.UGT纳米涂料由是由纳米氧化钛VK-T30, 纳米氧化铝VK-L30, 纳米氧化锆VK-R20 等组成的一种多功能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碱、抗腐蚀、耐候性和摩擦系数小、憎水、憎油、抗粘、抗污染等优异性能。室温固化,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和盐雾性能,已通过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的技术鉴定。 3.UGL纳米涂料由是纳米氧化钛VK-T30, 纳米氧化铝VK-L30, 纳米氧化锆VK-R20, 纳米氧化硅SPM30 等组成的一种多功能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盐酸、耐硫酸、耐硝酸、耐氢氧化钠、耐碱、耐腐蚀、耐热能力。由于纳米材料的加入,使附着力、致密度、强度等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主要特点是:耐高温(T<450℃)、防腐蚀、不燃烧、耐酸碱、耐盐雾、防水。用于酸碱、腐蚀物多的场所。 由于纳米涂料采用纳米级单体浆料及纳米乳液、纳米色浆、纳米杀菌剂、纳米多功能助剂等系列纳米材料生产,与现有乳胶漆所用原料相比有无可比拟的超细性和独特性,其产品综合性能和质量大大优于其同类产品,且成本低于传统产品。将纳米技术应用于传统涂料产业目前全球化工业努力的方向之一。优锆纳米漆除了比一般的乳胶漆耐擦洗,也比一般的乳胶漆抗污抗碱。综合一下纳米漆的特点就是无毒无害,防霉耐擦洗,施工方便,耐化学侵蚀。可见纳米技术的厉害,可以说是涂料行业的佼佼者,是非常好的。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磁性纳米颗粒是一类智能型的纳米材料,既具有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质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偶连容量高,又具有良好的磁导向性、超顺磁性类酶催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殊性质,可以在恒定磁场下聚集和定位、在交变磁场下吸收电磁波产热。基于这些特性,磁性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分离和检测等方面。 (一)生物分离 生物分离是指利用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配体与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如抗原-抗体和亲和素 -生物素等)来实现对靶向性生物目标的快速分离。 传统的分离技术主要包括沉淀、离心等过程,这些纯化方法的步骤繁杂、费时长、收率低,接触有毒试剂,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磁分离技术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超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下纳米颗粒被磁化,一旦去掉磁场,它们将立即重新分散于溶液中。因此,可以通过外界磁场来控制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能,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细胞分离、蛋白质分离、核酸分离、酶分离等,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能够高效、可靠地捕获特定的蛋白质或其它生物大分子。此外,由于磁性纳米材料兼有纳米、磁学和类酶催化活性等特性,不仅能实现被检测物的分离与富集,而且能够使检测信号放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通常磁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将要研究的生物实体标记于磁性颗粒上;(2)利用磁性液体分离设备将被标记的生物实体分离出来。 ①细胞分离:细胞分离技术的目的是快速获得所需的目标细胞。传统的细胞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以及密度差异进行分离,如采用微滤、超滤和超滤离心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特异性差,而且纯度不高,制备量偏小,影响细胞活性。但是利用磁性纳米材料可以避免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磁性纳米材料表面接上具有生物活性的吸附剂或配体(如抗体、荧光物质和外源凝结素等),利用它们与目标细胞特异性结合,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细胞分离、分类以及对数量和种类的研究。 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不溶性载体,在其表面上接有生物活性的吸附剂或其它配体等活性物,利用它们与目标细胞的特性结合,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将细胞分离。 温惠云等的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材料 Fe3O4 的引入对地衣芽孢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Kuhara等制备了人单克隆抗体anti-hPCLP1,利用 anti-hPCLP1 修饰的磁纳米颗粒从人脐带血中成功分离了成血管细胞,PCLP1 阳性细胞分离纯度达到了 95%。 ②蛋白质分离:利用传统的生物学技术(如溶剂萃取技术)来分离蛋白质程序非常复杂,而磁分离技术是分离蛋白分子便捷而快速的方法。 基于在磁性粒子表面上修饰离子交换基团或亲和配基等可与目标蛋白质产生特异性吸附作用的功能基团 , 使经过表面修饰的磁性粒子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从生物样品中快速选择性地分离目标蛋白质。 王军等采用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寸磁性Fe3O4粒 子进行表面修饰改性 , 并用其对天然胶乳中的蛋白质进行吸附分离。结果表明 , 乙二胺四乙酸通过化学键合牢固地结合在磁性粒子表面 , 并通过羰基与蛋白质反应, 达到降低胶乳氮含量的目的。 ③核酸分离 经典的DNA/RN分离方法有柱分离法和一些包括沉积、离心步骤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缺点是耗时多,难以自动化,不能用于分析小体积样品,分离不完全。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 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 **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 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 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 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 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 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中的神奇作用

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中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涂料中可提高涂料的耐擦洗性、强度、硬度等。在涂料中添加少量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 涂料的抗紫外线老化试验性能可由原来的250h 提高到 600h 以上, 耐擦洗性提高10倍以上,干燥时间大幅度降低, 而且原料存在的悬浮稳定性差、触变性差、光洁度不高等问题也得到很好的解决。添加纳米二氧化硅的涂料的开罐效果也明显地改善, 涂料不分层、防流挂、施工性良好, 抗污性大大提高, 并具有优良的自洁性和附着力。 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在涂料中的应用特性: 1、耐洗刷:耐洗刷性由几千次提高到上万次。 2、耐候性:耐候性可提高3倍左右,添加一定量的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可使传统涂料产品的抗紫外老化性能由原先的250h提高到600h以上。 3、耐玷污性和自洁性:研究表明,通过如下途径可提高涂膜的耐沾污性和自洁性,一是利用纳米氧化硅的多微孔结构,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段在涂膜表面形成纳米尺度范围内几何形状互补的(如凸与凹相间)界面结构,使其吸附空气而在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气体阻隔膜;二是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呈现双亲性或双疏性,有效改善雨水对建筑涂料涂膜表面的润湿以及粉尘的附着性,提高涂膜的耐沾污性和自洁能力。 4、抗菌性:在涂料中,当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的添加量超过0.5%时,涂料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效果。 5、疏水防腐性: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的疏水防腐蚀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而且具有高的致密性及抗离子的渗透性。 6、透明性: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可保证纳米改性涂料的透明性。利用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可制得高耐磨透明涂料,使其耐磨性比原来提高10倍以上。 7、硬度:当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粒子在有机材料中呈均匀而单个颗粒分散时,纳米粒子如同刚性链条一样对有机材料起增强作用,从而提高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涂膜硬度,最高可达2.5倍以上。 8、热稳定性: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万景纳米二氧化硅能提高涂膜的玻璃化温度。 9、粘度: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涂料的粘度 添加量: 经实践证明,在涂料中加入2%的纳米二氧化硅(VK-SP30T),涂料的硬度、附着力、耐候性能, 以及涂料的粘度和防沉能力及涂料的稳定性等达到最佳。建议用量为0.5-2% ,个别产品体系可到10%以上,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班级: 学号:20 姓名:黄松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区域和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域为旅游对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以保护自然和人文旅游环境为宗旨,并能使当地居民受益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年增长率达到25%~30%,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以下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进行前景分析。 内容: 一、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风景名胜资源,系指富集着以独特自然景物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取胜,以景物环境为载体,人类实践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优秀财富。我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 依托丰富的风景名胜旅游资源,以下几种主要模式适合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开发:(1)科学考察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旅游。可以开展此类旅游的有黄龙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等。(2)历史古迹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古长城、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3)文化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的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属古石窟艺术文化的,如我国的麦积山、龙门、云冈、敦煌等风景名胜区。(4)自然类风景名胜旅游,如桂林漓江山水、庐山、秦皇岛北戴河、承德避暑山庄、海南三亚等。(5)民族风情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内蒙古草原风光、海南黎族村寨等。(6)现代工程观赏类风景名胜旅游,如长江三峡大坝、南京长江大桥等。 二、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国家大力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等。围绕着“红色旅游”线路开发与挖掘沿线的旅游资源,可以形成上下一线的旅游链条,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的整体联动,进而促进本地旅游经济上档次、上水平,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民俗旅游 民族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它主要是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及支系,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各地区、各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宗教、节庆、婚丧、礼仪、集市等都具有特色,并富有极为强烈的可视性和独有的观光魅力。 根据资源的特点,民俗旅游开发方式应该采取多种模式:(1)集锦荟萃式,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的中华民族园等;(2)复古再现式,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均属于此类;(3)原地浓缩式,如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集中呈现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寨风情园均属此类;(4)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典型、交通也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赵红 联系方式: 准考证号:9 专业:旅游管理 2011年8月15日

<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该文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领域,即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考察/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湖泊湿地旅游、山(岳)地旅游、草原旅游和森林旅游等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生态旅游业得竞争力提供借鉴。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踢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目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2)草原风情生态游………………………………………………………………… (3)湿地观鸟生态游………………………………………………………………… (4)沙漠探险生态游…………………………………………………………………. (5)农业体验生态游…………………………………………………………………. (6)海洋度假生态游………………………………………………………………… 四、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六、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GKN重防腐纳米涂料简介及施工工艺

GK-N06重防腐纳米陶瓷涂料简介 (常温管道、管架防腐工程) 特点 该重防腐涂料是由纳米浆、纳米TiO 2、SiO 2、纳米助剂、改性无机陶瓷粉末、催 化剂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该涂料成膜物质呈致密的网状结构,致密性和屏蔽性好,附着力强,抗渗透性能优异,且耐油、耐硫酸、耐碱、耐盐雾、耐老化,并有较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优良的介电性,尤其适用于化工、沿海等重度腐蚀的特殊环境。 用途 作为长效防腐纳米陶瓷涂料是为有效解决高腐蚀环境下的外表面防腐和内表面 防腐而设计的。如海上设施、船舶、沿海钢铁及建筑物构件;桥梁、桥墩、涵洞、地下工程;化工、石油、天然气的常温储罐和管道的防腐;体育馆和简易厂房的室内钢屋架;室内一般罐体及管道的防腐等。 技术 参数

GK-N06重防腐纳米陶瓷涂料 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法 一、工艺设计 二、设计规范 ①国际标准 ISO12944-1998 钢结构防腐蚀涂料的腐蚀与防护; ISO4628 1~6涂层使用寿命的判断。 ②国家标准 GB/T8923-199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与除锈等级; GB/T13288 涂装前钢材表面粗糙度的等级评定。 ③行业标准(化工部) SH3022-199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装防腐蚀; SY0007-1999 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工程设计规范。 三、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采用手动、电动带铜刷磨光机打磨除锈。施工前首先对管道及设备等进行酸洗磷化处理好,保证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水汽。钢材表面除锈等级、清洁度和粗糙度达到以下标准:除锈等级St2级;清洁度达到GB9823-1998的St2级;粗糙度达到GB/T13288标准面漆施工。 四、施工方法 1、由于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超细陶瓷粉末和金属粉末,出现沉淀属于正常现象,在涂装前须使用专用机械搅拌器充分搅拌使其均匀。 2、采用滚涂、刷涂或高压无气喷涂等。 3、金属表面除锈后4小时内,应尽快涂装第一道底漆。对于边、角、焊缝和切痕等容易产生膜厚不足的部位,应先刷涂第一道,然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涂装,以保证凸出部位的漆膜厚度。涂装24小时后,涂刷第二道底漆。 4、底漆实际干燥后涂刷第一道面漆,同样涂装24小时后,涂刷第二道面漆。

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认识这种材料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是许多材料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课题。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和研究开发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纳米材料的晶粒尺寸、晶界尺寸、缺陷尺寸均在100nm以下,随着晶格数量大幅度增加,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都大为提高,对材料的电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纳米材料有四个基本的效应,即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出现常规材料所没有的一些特别性能,如高强度和高韧性、高热膨胀系数、高比热和低熔点、奇特的磁性和极强的吸波性等,从而使纳米材料已获得和正在获得广泛的应用,如以纳米二氧化铁改性做成的陶瓷,其硬度和强度是普通陶瓷的3-4倍;以纳米碳管作为金属表面上的复合镀层,其耐磨性要比轴承钢高100倍,摩擦系数为0.06-0.1;用纳米材料制造电子器件,可使电子产品的体积大大缩小,电子元件信息存储量大为增加;以纳米材料做成的磁性材料在高频场中具有巨磁阻抗效应,已成为铁氧体用于功能变压器、脉冲变压器、高频变压器、扼流圈、互感器磁头、传感器等的有力竞争者。 以无机纳米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树脂复合,通过精细控制无机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高聚物基体中以制备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涂料是近几年的事,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正在不断增加。 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将无机纳米材料用于涂料中的一个最成功例子莫过于军事隐身涂料,用纳米级的碳基铁粉、镍粉、铁氧体粉末改性的有机涂料到飞机、导弹、军舰等武器上,使该装备具有隐身性能,因为纳米超细粉末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能吸收电磁波,同时纳米粒子尺寸远小于红外及雷达波波长,对波的透过率很大,因此不仅能吸收雷达波,也能吸收可见光和红外线,由它制成的涂层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可以逃避雷达的侦察,同时也有红外隐身作用。现在,隐身涂料作为隐身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已不仅仅用于飞航导弹等飞行器上,最新的发展是几个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军事强国已开始将隐身涂料技术应用于海军舰艇、隐身装甲车、隐身水雷、隐身火炮、隐身坦克、隐身车辆、隐身雷达、隐身通讯系统、隐身

纳米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纳米技术有着广泛的用途。 1、超微传感器传感器是纳米微粒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纳米微粒的特点如大比表面积、高活性特异物性、极微小性等与传感器所要求的多功能、微型化、高速化相互对应。另外,作为传感器材料,还要求功能广、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范围宽、选择性好、耐负荷性高、稳定可靠,纳米微粒能较好地符合上述要求。 2、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将纳米微粒用做催化剂,是纳米材料大显身手的又一方面。如超细硼粉、高铬酸铵粉可以作为炸药有效催化剂;超细的铂粉、碳化钨粉是高效的氢化催化剂;超细银粉可以作为乙烯氧化的催化剂;超细的镍粉、银粉的轻烧结体作为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和光化学电池中的电极可以增大与液相或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电池效率,有利于小型化。 超细微粒的轻烧结体可以生成微孔过滤器,作为吸附氢气的储藏材料。还可作为陶瓷的着色剂,用于工艺美术中。 3、医学、生物工程尺寸小于10纳米的超细微粒可以在血管中自由移动,在目前的微型机器人世界里,最小的可以注入人的血管,它一步行走的距离仅为5纳米,机器人进行全身健康检查和治疗,包括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脂肪沉积物等,还可以吞噬病毒,杀死癌细胞。这些神话般的成果,可以使人类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享用那取之不尽的财富。 4、电子工业量子元件主要是通过控制电子波动的相位来进行工作,因此它能够实现更高的响应速度和更低的电力消耗。另外,量

子元件还可以使元件的体积大大缩小,使电路大为简化,因此,量子元件的兴起将导致一场电子技术的革命。目前,风靡全球的因特网,如果把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机电系统设置在网络中,它们就会互相传递信息,并执行处理任务。不久的将来,它将操纵飞机、开展健康监测,并为地震、飞机零件故障和桥梁裂缝等发出警报。那时,因特网亦相形见绌。 5、“会呼吸”的纳米面料。 纳米是一种基于纳米材料的化学处理技术,纳米布料是用一种特殊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将纳米原料融入面料纤维中,从而在普通面料上形成保护层,增加和提升面料的防水、防油、防污、透气、抑菌、环保、固色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以及工业用纺织品。 经过纳米技术处理的布料及图示 * 将经纳米技术处理之布料覆盖在水杯口上. 将少量清水倾倒于布料表面. * 清水凝聚成水珠, 在布料表面流动. 清水不会渗入布料纤维内. 经瑞典纳米技术处理后的产品特点: 防水:未经处理的织物防水特性指标为1(完全湿透),而经过处理的防水特性指标为5(没有沾湿)。 防油:未经过处理的织物的防油特性指标为0,而经过处理的防油特性指标为6(最高为8)。 防污:经过瑞典纳米技术处理后的织物,在污渍附著上有非常明显的降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

涂料与涂装论文 材物(实验)1301 侯全刚 1309000208

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等方面概括了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纳米涂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纳米涂料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复合涂料;纳米 TiO;抗菌涂料;耐老化涂料; 2 引言: 纳米涂料是由纳米材料与有机涂料复合而成的,因此一般称为纳米复合涂料(Nanocomposite coating)。纳米涂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至少含一相尺寸在1~100 nm之间,二是由于纳米相的存在而使涂料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有新功能,两者缺一不可。 纳米涂料在常规的力学性能(如附着力、抗冲击、柔韧性)方面会得到提高,还有可能提高涂料的耐老化、耐腐蚀、抗辐射性能。此外,纳米涂料还可能呈现出某些特殊功能如:自清洁、抗静电、隐身吸波、阻燃等性能。 纳米涂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颜料是涂料的重要组成物,当颜料颗粒以纳米级的大小分布在涂膜中时,因为纳米粒子与树脂的比界面很大,结合力强,对有机涂层起到增强作用,从而提高硬度、抗冲击性,另外,纳米粒子的存在还可降低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残余内应力,从而提高涂膜的附着力。 根据研究表明,纳米 SiO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可明显提高涂膜的硬度与附 2 SiO表面含有大量羟基,亲水性较强,与树脂(4~5%)时,涂料硬度明显提高,着力。 2 原因是当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有机材料中时,与材料的比界面大,结合力强,对有机材料具有增强效应,提高了有机复合材料的硬度。 此外,纳米CaCO3在纸张涂料中的应用也提高了纸张的折曲性和柔软度,纳米建筑涂料的耐磨性、耐擦洗性都有明显改善。纳米改性的家具面漆、汽车面漆的耐磨性、硬度、耐刮伤性也极优越。 在纳米涂料机械性能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研究纳米CaC03、Si02.滑石粉、硅酸铝、铁系颜料等对涂膜耐擦洗、耐磨、附着力、抗冲击、柔韧性的改进。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探索纳米粒子与树脂界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混合机理,以期为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穿越**境内,省道以马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弥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X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亿元。XX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

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学号:2004101200 姓名:王佳 学科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指导教师:王昆欣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2007年04月30日

浅谈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措施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 of Anji eco-tourism 【摘要】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日趋成熟,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流。 在我国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探索的新课题,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生 态旅游实践的理论总结、理论探讨相对滞后,同时生态旅游人才的短缺、生态知识的缺乏成为各个 旅游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安吉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县,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 些问题,因而本文着眼于安吉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在着重对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安吉县生态旅游发展及其措施。 【关键字】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Abstract 】 With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eco-tourism as a practical for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s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is getting universal importanc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the 21st century tourism. In China,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new topic of tourism industry exploration, and is the fastest-growing part of this part. However, because of China's relatively stagnant of practical summing and theory of ecotourism, as well as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lack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ourist areas has been constrained. Anji, as a nationa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county has goo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but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o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Anji’s statu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its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ose Anji’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 【Key words】Anji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easures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分析 纲要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三、乡村旅游受到喜爱的原因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 五、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六、乡村旅游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的城市化是中国实现了从传统乡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跃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生产方式不断更新,生产率大幅提高,同时源源不断的消费需求被中国城市居民挖掘出来,为正在过剩的产能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出口。而在高歌猛进的中国城市化大潮之外展开的另一幅图景是:不堪负重的生态环境、渐行渐远的传统文明、凋敝破败的乡土社会,以及在快速发展中失去话语权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化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有城市居民希望逃离,至少是暂时逃离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不断有城市居民踏上一次又一次的旅程,去纵情山水,以寻找记忆中的田园牧歌;去休闲娱乐,以洗去工作的疲累;去探幽访古,以开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旅游小城镇应运而

生,这位城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为乡村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趋丰富,这也直接引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外出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甚至是最佳途径。在越来越热的旅游大军中,乡村旅游活动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小视的新的增长点。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有延续了千年历史的乡土文化,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那恬静安宁的田园风光,更有让当今社会每天面临激烈竞争和生活压力的现代都市人群梦寐以求、向往不已的“世外桃源”。来看一组数据:目前,全国已建成的2万多个旅游景区(点)有一半以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已有1000多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农、林、牧、副、渔等各种农业产业。在三大周期间,全国有70%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去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亿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乡村旅游在神州大地的发展方兴未艾,欣欣向荣。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改完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乡村旅游对带动山区、郊区发展,尤其是对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2016年是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所有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从而全面同步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由此,乡村旅游的发展自然成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迫在眉睫。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对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十分有必要。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在乡村地区开展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有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旅游,国外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比如,西班牙的乡村经济研究学者Gilbert and Tung持有这样的观点:乡村旅游在农户提供的乡村环境中进行休闲活动的旅游方。而来自世界经合组织的官方定义,则指出乡村经济是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中心和卖点的旅游形式。英国学者Bramwell and Lane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则是:乡村旅游是基于农业的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和健康等多层面的旅游形式。?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可搜索到的文献大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查阅不同文献可以了解到,国内研究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从基本内涵上来看是一致的,尽管其表述上略有不同,李立华和何景明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乡村旅游是这样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地点定位在乡村地区,其旅游吸引物是人文和自然客体要别具乡村性,乡村旅游包含的发生地为乡村地区和旅游吸引物是乡村性这两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都在不断的加快,乡村旅游在我国也开始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到了21世纪,乡村旅游则步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各地区先后建设农家乐、观光园、休闲度假村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基地,旅游景点在不断的增加,功能在不断的拓宽,分布范围日益扩大,规模也与日俱增,乡村旅游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乡村旅游为乡村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福利。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占总体旅游市场的1/3。全国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200亿元,接待景点200万家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全国有10%以上的人口脱贫是有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的,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互渗透,相互带动,在激励乡村产业转型的同时,把乡村文化的传播、乡村生活风貌的宣传运转起来。极大地加快了乡村经济发展、优化了乡村的产业结构、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